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就地热再生技术优点(2)

就地热再生技术优点(2)

就地热再生技术优点(2)
就地热再生技术优点(2)

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由于再生层与原路面下承层材料的结合是热粘结,两者挤嵌成为一个整体,避免了层间不良结合的问题。而铣刨摊铺的传统方法,其层间结合为冷结合,势必存在弱界面,界面的剪切强度远不如就地热再生的热粘结方式。此外,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施工时,纵向接缝均为热粘结,与传统铣刨摊铺施工工艺的冷接缝完全不同,彻底避免了接缝处雨水下渗而与层间界面脱离产生的病害。在整个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专用设备的行进速度、加热温度、耙松深度、再生剂用量、新料加铺的用量均采用电脑控制,质量控制简单、有保证,同时就地热再生技术规范齐全、检测标准全面,实验手段成熟。

该技术特别适合处治车辙、沉陷、桥头跳车、麻面、老化等沥青路面表层病害,以及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就地热再生技术是适合于沥青路面面层连续修复的一种经济的现代沥青路面维修技术。就地热再生(HTR)是指在原有沥青路面上通过加热软化,以机械方式翻松(刨铣)旧路面,对其进行搅拌(根据需要可添加沥青、再生剂、新混合料或新骨料),并将所形成的再生混合料就地重铺、压实,从而达到消除路面病害、恢复路面性能的道路维修过程。目前,随着技术标准的建立和规范的完善,就地热再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道路的修复及养护施工中。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比较分析: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比较分析:是一种在路面发生严重损坏前、道路表面质量出现较小程度下降时所进行的浅层(25~60mm)处治方法。与传统的冷铣刨--摊铺新混合料工艺相比较,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将老化的、破损的路面转化为新的、平整的和耐久的面层;2、重新利用原有路面的骨料和沥青,节省了原材料和材料费,就地再生还节省了材料运输费用;3、较好地处治路面裂缝,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4、可全面处治坑槽、车辙、搓板等路面病害;5、可解决排水问题;6、恢复路面横截面和坡度;7、选择适当的材料可再生老化沥青、校正骨料级配;8、可添加聚合物改善材料的弹性、粘性、强度和抗高、低温性能;9、就地热再生具有最小的交通占用时间,断路施工的时间最短;10、再生后的材料得到的效果很好;11、再生路面达到寿命期还可继续再生利用。就地热再生与厂拌再生技术的比较:就地热再生与厂拌再生技术的比较:从本质上讲,厂拌再生实际上是材料的再生。对于相同的路面维修工程而言,厂拌再生工艺的主要特点为:1、再生工艺过程、质量易于控制,可对不同旧料进行再生,可适用多中材料的再生;2、施工周期较长,对交通干扰大;3、需要较高的运输费用;4、材料利用率较低。就地热再生工艺的相应特点:1、施工周期短,对交通的干扰可减低至最小;2、100%利用旧沥青混合料,节省资源,经济性好;3、施工安全,环保性好;4、再生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其中,可完全利用旧材料、施工速度快和节省运输费用是就地热

再生的三大显著优点。各种就地热再生工艺比较:1、一步(综合)作业工艺:即用一台综合式再生重铺机组连续实现加热、耙松、再生剂添加、搅拌、摊铺等再生过程的工艺方案,必要时可选择预加热机一同工作。综合再生作业的特点是:再生机组系统复杂,技术水平要求高;一次性投资大;工艺柔性较差;不能利用现有摊铺设备与技术。综合作业再生机组的典型产品主要包括维特根的RX4500和芬兰的KM3000RS。2、多步(联合)作业工艺:即用多台不同功能的再生机组与常规摊铺机联合作业,连续完成加热、铣刨翻松、添加再生材料、搅拌、摊铺等再生过程的作业方案。多步作业方案的特点是:工艺柔性好;再生设备系统相对简单;工艺路线较长,可使再生材料充分加热与混合,可利用现有的摊铺设备与技术。多步作业工艺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多步作业工艺的再生机组主要有玛莲尼再生列车、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和马泰克AR2000型就地热再生机

组。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

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 1、就地热再生工艺的适用性:由于就地分子式处理的是路面表层部分,因此,路面结构和路基应当坚固并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旧沥青混凝土必须进行实验分析。再生添加料配比设计取决于原路面沥青含量、沥青的物理特性和骨料的质量与级配。正确的混合料设计可保证新再生路面的成本效益、平整度和耐久性。沥青路面到达服务期或发生早期破坏时,可对其实施各种再生工艺进行修复。选用何种再生技术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包地理位置、设备配置、路面宽度、道路条件、气候条件、交通量、旧路面材料质量、路面基层结构等。就地热再生技术适用于路基良好、路面结构坚固的道路维修。再生施工之前,应当处治好各种结构病害,并将路面不良材料清除干净。掌握路面结果和损害原因对于就地热再生工艺的选择十分重要,工程成功的关键是对现有条件的选择。由于就地热再生处治的是路面表层部分,因此,路面结构和路基应当坚固,并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旧沥青混凝土必须进行实验分析。再生添加料配比设计取决于原路面沥青含量、沥青的物理特性和骨料的质量与级配。正确的混合料设计可保证新再生路面的成本效益、平整度和耐久性。2、就地热再生的基本工艺:(1)路面整形工艺:将旧路面翻松后重铺,以便消除原有路面的车辙和病害等。同时改善路面的横坡度与排水状况。将翻松的材料经搅拌器搅拌可获得均匀的混合料,使路面得到良好的改善,因为搅拌器后面的刮板影响材料的混合及路面和坡度的改善。根据ARRA协会颁布的沥青再生标准,表面再生工艺最适合路面修整(整形)和改善行驶质量的养护作业,也能很好地适用于处治轻度坑槽、泛油、车辙、搓板就(皱纹)、推挤(拨量)、裂缝及其他路面病害。这一工艺不适合于解决抗滑性能、路肩塌落、边沿裂缝、疲劳裂缝,非连续裂缝或路面强度等问题。(2)路面重铺工艺:路面重铺该是将原路面翻松,同时在其上摊铺新材料层,然后将两材料层同时压实成型的一种工艺。此工艺用于恢复路面摩擦性,改善横坡度,消除车辙,提高路面强度。应用复拌设计,如二次螺旋布料、辅助整平,并与搅拌器结合可进一步改善重铺路面特性。

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一种崭新的路面养护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到2004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18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41万公里,而80年代和90年代修建的公路都已不同程度需要大修和维护。因此,公路修理和养护设备已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路面机械生产企业及施工单位的广泛重视。随着全球沥青路面原材料越来越短缺以及节能、环保等要求,利用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进行等级公路维修、养护

的课题得到公路管理和建设部门的高度重视,政府管理部门和生产制造、科研及施工企业开始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和施工技术进行探索和实施。

影响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经济、节能、环保、生态、法律法规甚至人文等方面的因素,也有相关技术(如:施工工艺规范、控制、加热、铣刨、再生剂等)的发展和成熟等因素。其中经济、节能、环保、加热、再生剂等方面的因素对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的推广使用和所采用的工艺起了很重要的影响作用。

1 就地热再生技术现状

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为了对废旧的沥青混合料直接回收利用,通过加热机和移动式再生列车加热并铣刨旧的沥青路面,添加沥青再生剂或少量的新混合料,拌和、摊铺、压实,形成新的路面,而通常沥青路面有三种维修方法:

(1) 冷铣刨——新料的重新摊铺。

这是传统的即目前普遍采用的维修方法。这种方法由于费用大,造成环境污染等,未来使用会受到限制。

(2)铣刨—场地再生+添加新混合料——重新摊铺。

(3) 这种方法可再生利用废料30%,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就地热再生,热铣刨+再生剂+就地搅拌、摊铺。

采用这种就地热再生的工艺方法,对废旧的沥青混合料直接回收利用,节约能源;解决了旧料的堆放处理,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减少了旧料的运输,缩短了道路开放时间,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世界各地开始逐步应用。

加拿大是北美的典型国家,热再生技术与设备发展很快。其再生技术的成就在全球范围内最受注目,并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就地再生翻修和维护领域。其中HIPAR公司的G5摊铺列车、Martec公司推出的AR2000超级再生机最具代表性。而HIPAR公司开发的G5摊铺列车提出了两级再生的含义,这种两级再生机的特点是指在一个连续的工作过程中、连续加热、分两次铣刨沥青面层。对于加热深度为50毫米或以上的路面,加热与软化路面这个不良导体,保证路面不会过度加热而烧焦路面,最佳的方式就是两级系统。这种方式增加了4倍的加热效率和工作速度,并因为底层(25mm而不是50mm)得到充分的加热,从而减少剥离时对骨料的破坏。

荷兰是欧洲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在荷兰几乎60%的新拌沥青混合料中都含有较高比例的回收旧料。这种现状是基于从原材料开始投入实际使用时已具备的闭环式再生循环的管理理念与沥青混合料本身的可追溯性相结合的必然结果。芬兰卡罗泰康公司推出的Roadmix热再生设备、德国维特根公司的Remixer 4500热再生设备、意大利玛连尼公司的M.H.R.120就地热再生列车等都是欧洲最典型的就地热再生设备。

近几年,我国的一些施工单位也先后引进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设备,有马泰克的AR2000、维特根Remixer 4500、卡罗泰康Roadmix PR0037RM等等。国内的制造企业已开始关注,中联重科推出的LR4500加热机、鞍山森远LRJ-1加热机也已开始做工地试验。西筑公司正在和加拿大Hipar公司就G5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引进进行合作。国内的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培育研讨阶段。

2 就地热再生基本工艺流程

沥青路面使用一段时间后,沥青路面面层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性能会下降,

路面出现车辙和微型裂纹,这时如果对沥青路面面层进行就地再生维修,将会大大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沥青路面就地再生维修就是就地恢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因此在再生维修(如加热,铣刨)时尽量减少对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和材料的破坏,同时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破坏程度适时的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和再生剂,使再生维修后的沥青混合料路面恢复路用性能。就地热再生的基本工艺流程如表1所示。

2.1 原沥青路面结构、混合料组成及损坏度分析

在沥青路面再生维修之前,首先要查阅并掌握原沥青路面结构、混合料组成,其次要分析现沥青路面的损坏情况,为后面制定再生工艺、确定再生剂和添加剂的种类及用量等提供必要的依据。

2.2 沥青路面加热

沥青路面加热是沥青路面再生的关键工艺流程之一,加热的目的是软化沥青路面,从而减少铣刨对沥青路面混合料组成的破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和效率是决定再生设备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加热温度的因素有:加热方式、路面温度、混合料含水量、环境温度、风速和风向等。而温度过热将会损坏沥青混合料中含有沥青的特性,因此也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加热温度,一般情况下,加热板离地面的距离为80~100mm,路面表层温度应控制在260℃以下。目前现有的加热方式有:火焰加热、红外线加热、热气加热、微波加热。加热的基本要求如下:

(1) 路面表层温度应控制在260℃以下,沥青表面加热、水汽蒸发、燃料燃烧等产生的烟气需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对人,环境、设备等造成伤害。

(2) 提高加热效率,节约能源,缩小沥青路面加热的温度梯度,避免表面过热烧焦而底部加热不透。

(3) 加热器加热与加热车行走速度应协调一致,使加热均匀,热交换效果最佳。

2.3 加热铣刨

沥青路面经过加热后已经软化,但由于加热条件因素和加热、铣刨装置的间隔使路面出现温度不均匀的现象,因此在铣刨耙松前进行再次加热,保证铣刨耙松的混合料接近原路面级配不被改变(破坏)的要求。铣刨装置的切削刀具成螺旋线形排列,转子以向下铣刨的方向旋转,在铣刨过程中可保证最均匀的拌合,并将铣刨后的混合料连续的向中间输送。铣刨装置通过油缸控制伸缩,改变铣刨的宽度和深度,宽度范围通常为3~4.5m,深度20~50mm。

2.4 补充添加剂和再生剂及新混合料

沥青路面经过加热铣刨后,由于这时的沥青混合料相对原级配有一定的改变,沥青的性能有一定的降低,因此根据再生混合料的要求经分析后,需在铣刨搅拌或强制搅拌时添加一定添加剂和再生剂及新混合料,以保证路面的沥青混合料达到规定的技术性能要求。一般的添加剂和再生剂有乳化沥青、水泥有机油、纯净水等,添加剂和再生剂的喷洒装置一般安装在铣刨装置上部或再生搅拌锅上部,当要补充再生剂和添加剂时,可打开喷洒系统,喷洒量受到设备前进速度及再生混合料量的控制,整个系统由电子计量装置控制。新混合料是通过倾斜的输送器被从料斗内输送到配料斗内,然后称量预设定的补充新混合料量,再通过输送器送至搅拌锅内。输送器速度由电子计量装置控制,随设备的工作速度变化而变化,即根据设备的前进速度自动调节输送器的速度和混合料流量。

2.5 再生混合料搅拌

再生混合料搅拌有就地铣刨搅拌和强制搅拌锅搅拌。现在的就地热再生设备多用搅拌锅搅拌,铣刨后的沥青混合料由布置在其后面的收料装置,输送到搅拌锅内,保证被铣刨的混合料进入搅拌器进行再生搅拌。搅拌锅一般为双轴搅拌锅,这种双轴搅拌锅长约2m,装有反转搅拌轴,可确保铣刨的混合料与新混合料和再生剂及添加剂具有良好,均匀的混合。通常再生的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在115℃以上。

2.6 再生混合料的摊铺

再生混合料经过一定的搅拌后被输送到螺旋布料器上面,螺旋布料器将料输送到熨平板前,经过熨平装置的摊铺、振捣、振动压实,经压路机压实后新的再生路面最终成型。如果需进一步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可在其上面加铺一层新的上面层。这种再生摊铺由于在热的表面摊铺,保证良好的热粘合。

现在,许多就地热再生设备都配有两个熨平板和螺旋,即在第一个熨平板后面再安装一个熨平板和螺旋,可实现双层摊铺,第一个熨平板摊铺再生料,第二个熨平板摊铺新混合料,摊铺新混合料通过一定输送装置输送到第二个熨平板及螺旋的前面,可在原有的再生铺层上面加铺新的磨耗层,磨耗层一般为20mm左右。采用这种工艺再生路面不但外形美观,而且可以改善路面结构,提高路面使用寿命,但会增加路面的标高。摊铺装置都配有自动找平仪,路面平整度完全可以达到标准要求。

3 就地热再生设备的技术特点

就地热再生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技术,国际上著名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都相继推出自己的产品,比如,HIPAR公司的G5摊铺列车、Martec公司的AR2000

超级再生机、卡罗泰康Roadmix PR0037RM、维特根Remixer4500、玛连尼MHR120就地热再生列车,这几种设备代表了当今最新的就地热再生技术和设备。下面就各设备的技术特点分别介绍。

3.1 HIPAR公司的G5摊铺列车

HIPAR公司开发的G5摊铺列车(见图1)提出了两级再生的含义,这最具有代表性。这种两级再生机的特点是指在一个连续的工作过程中、连续加热、分两次铣刨沥青面层。对于加热深度为50mm或以上的路面,加热与软化沥青路面这个不良导体,保证路面不会过度加热而烧焦路面,最佳的方式就是两级系统。这种方式增加了4倍的加热效率和工作速度,并因为底层(25mm而不是50mm)得到充分的加热,从而减少剥离时对骨料的破坏。

3.2 马泰克AR2000超级再生机

马泰克AR2000超级再生机(见图2)是一组自行推动的设备机车,包括两台预热机,一台加热铣刨机,以及一台加热/干燥/混合机,除此三台主设备,摊铺机,胶轮压路机以及振动压路机通常用作铺压设备,为达到更高的运行速度,通常需要两台预热机。预热机是一个综合热空气及低级红外线的加热机,运行原理是在燃烧室里利用轻油将空气加热到600℃,然后通过一个大的多支管置上的无数个小孔将热空气喷射到沥青路面上,未利用的空气被吸回,再加热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热空气的损耗及燃料消耗,这是其相对其它热再生机的一个优点。这种加热机加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污染小。加热铣刨机利用热能软化并铣刨路面,铣刨深度可以根据施工计划自动控制,铣刨宽度在3.2m至4m的范围内调节。加热/干燥/混合是使用一系列的装置将沥青拌和料进行混合、搅拌,并再次通过热空气及低级红外线的热能组合进行加热,此过程可去除混合料里的水份。回收材

料在达到要求温度后由传送带送往搅拌机(300t/h),经过此搅拌程序,回收材料及新料得到完全彻底的搅拌。沥青再生系统有新料的添加,新料包括再生剂和添加剂以及用于结构性改造和升级修复的热混合沥青或骨料。新料的添加,包括数量及配比度均由单片机进行精确的监测和控制。再生的混合料从搅拌机送往摊铺机进行摊铺,由压路机压实。

3.3 维特根Remixer 4500和卡罗泰康Roadmix PR0037RM再生列车

这两种再生列车都由两台加热机和一台再生机组成。加热机加热方式为火焰加热,施工时通过加热机及移动式再生列车加热并铣刨旧的沥青路面,添加再生剂或少量的新混合料,拌和、摊铺、压实,形成新的路面。所再生路面为一个车道,约4m宽,通常再生的深度为3.5~4cm,最后在再生的料上加铺约2cm的新料作为面层,施工速度为1.6~2.3m/min(与加热的温度有关),通常需要使搅拌锅再生的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在115℃以上,这种设备可提供三种不同的施工方法:(1)Remix单层再生,从搅拌锅处加入少量的新混合料,路面的高度不变,所加的新料用来补充面层的磨耗。(2)Stabililing 加新料于铣刨鼓前的单层再生。(3)Double Layer Remix 即双层再生。一般单层再生施工深度约4cm,双层再生施工深度约6cm(2=4),基层再生施工深度约8cm。

总的来说,采用就地热再生方案施工与传统方法相比,修补时间可节约5/6,作业人员可节约1/2,旧路的材料完全可以利用,新沥青混合料的用量可节省

1/2,成本可节省约1/3。但就地热再生还需解决因在短时间内对原路面沥青层加热,加热沥青层的厚度和温度以及油—石比难以控制等问题。

实践表明:合理使用再生设备所铺再生沥青路面,指标可以达到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规范的要求。

4 国内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展望

我国的就地热再生技术发展才刚刚起步,国内的一些施工单位引进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设备,并应用于路面的维修养护作业。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是保护环境、重复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公路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2005年4月到6月,京津塘高速公路大修选用该工艺施工(见图3),设备使用性能稳定,施工效果完全符合规范要求。

就地热再生设备因其具有环保性、工期短、费用省、效率高、质量能达到要求等特点,在国内已经初步得到用户和监理单位的认可,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如江苏、山东、河北、上海等省市已经开始使用,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就地热再生技术虽然在国内已经开始使用,但因其设备为全进口,资金投入太大,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该设备在我国的广泛使用还需要一个过程,这并不能否认其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我们认为国内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应抓住机遇,尽快掌握该技术,生产出国产的、售价适中、性能可靠的同类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目前,国内几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设备施工企业为就地热再生技术和设备的推广使用作了大量的工作,再生技术和工艺不断成熟,就地热再生设备运转良好。国内几家著名的筑路机械制造企业已开始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设备的开发工作。其中,由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承担的第八批国债项目——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设备的开发工作正在顺利进行。我们相信在施工企业、制造企

就地热再生技术简介2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简介 一、沥青就地热再生技术特点 就地热再生是一种预防性养护工艺,适用就地热再生的基本条件是路面基层的结构完好并有足够的强度和承载能力,路面破损深度小于60mm的沥青路面的维修。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可全面解决坑槽、车辙等路面病害;纵向接缝及层间连接的质量比较好;能更好地(100%)利用现有的旧沥青混合料,降低工程费用和维修成本(如原材料费、运输费用等),经济效益显著;单线施工方式,对交通的干扰比较小(使交通阻塞及危险降到最低);清洁环保,作业过程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小;再生路面达到使用年限时,还可以继续再生利用。 二、就地热再生设备组成 就地热再生设备主要由加热和再生两大系统组成。加热系统主要由燃烧装置、加热装置、燃料罐、液压装置、发动机、操纵装置和基础车等组成;再生系统主要由新料接料斗、供料装置、路面耙松装置、搅拌装置、添加剂喷洒装置、熨平装置、辅助加热装置及行走装置等组成。 预加热机的作用是就地加热沥青路面,使旧路面的材料软化并达到理想的施工温度。在将热能辐射到磨耗层的理想深度的同时,不会破坏骨料,不会燃焦沥青,因而也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污染。其燃烧过程是在全密封的装置内进行的,不存在任何明火。预加热机按结构不同可分为集中燃烧式和分散燃烧式,按燃料及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红外线辐射式、热风循环式和红外线热风并用式。 三、就地热再生工艺种类 综合式就地热再生工艺过程为:先把现有沥青路面加热软化,再将旧沥青层收集起来输送到该机组中的双卧轴连续搅拌机上,添加新骨料,补充新沥青,搅拌后输送到机组的摊铺器上,经摊铺、捣实、熨平,最后用压路机碾压形成新的路面。根据路面破损情况的不同和对修复后路面质量等级的不同要求,就地热再生的施工工艺主要有整形再生法、重铺再生法和复拌再生法等三种。 整形再生法:由加热机对旧沥青路面加热至一定温度后,用复拌机将路面翻松并用复拌机上的搅拌器把翻松的材料拌和均匀(可同时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恢复沥青性能),然后摊铺到路面上,再用压路机碾压成型。这种方法适合维修破损不严重、

就地热再生工程施工方案(复拌工艺)

就地热再生工程(复拌工艺)施工方案 1 技术方案 1.1 技术方案 路面病害主要是平整度差,泛油和麻面也比较普遍,这与路面材料级配和沥青含量离散性大有直接关系,热再生施工时需要对原路面材料配合比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通过对原路面的调查,选择路面代表弯沉值≤50(0.01mm),国际平整度指数IR I>2.3m/km,车辙深度RD>10mm,且基层无松散的路段,采用复拌再生工艺进行维修,施工后路面标高不变。 复拌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就是对出现上述路病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利用就地热再生机组进行加热、翻松,加入再生剂、热沥青及特定级配的新沥青混合料,充分拌和后摊铺碾压成型的一种工艺。施工工艺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复拌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示意图 2 英达就地热再生工艺特点 就地热再生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施工工艺简单,迅速方便快捷,施工时只占用一个车道,对交通干扰小,同时无扬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如图3至图4所示。

图3 热再生施工—无环境污染 图4 热再生施工-不影响交通 (2)、实现100%旧路面沥青材料的重新使用,符合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而传统工艺需要大量的新添加沥青混合料,对矿山、环境等有很大破坏,如图5至图7所示。 图5 开山采石前 图6 开山采石中 图7 开山采石后 (3)、沥青面层之间为热粘结,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路面维修质量,施工接缝为热接缝,避免了冷接缝由于雨水深入而发生的路面破坏,如图8、图9所示。 图8 传统工艺施工 图9 热再生工艺施工后 层 间弱界面 消除层间弱界面

和传统工艺施工后沥青层界面的抗剪强度对比,英达热再生工艺施工后路面的抗剪强度提高了2~3倍,如图10所示。 图10 层间抗剪强度试验结果 (4)、施工工艺科学合理,可恢复其中老化沥青的性能,恢复旧路面沥青混合料良好的路用性能。 英达就地热再生施工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1)、每台设备都为汽车半挂牵引式,具有无级变速慢速行走驱动功能的牵引汽车使得整个机组既可以像汽车一样在公路上高速行驶又可以在施工时以很低的速度匀速行走; (2)、采用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特殊陶瓷材料为热辐射体的沥青路面加热板。液化气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成辐射热能,加热效率与能源利用率高,比热风加热方式以及普通反射式红外加热器加热方式加热效率提高一倍以上; (3)、可折叠结构加热墙,在工作时展开宽度达 4.5m ,折叠后宽度不超过2.5m ,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汽车宽度的要求,可以在高速公路上高速牵引运输,机动灵活,转场迅速; (4)、横向多组多排液压、气压双控制升降的耙齿式沥青路面疏松耙,可以在需要的范围内自动适应路面高低变化,使得已加热路面被均匀耙松,确保被再生路面沥青混合料中骨料不被打碎, 以保证被再生路面沥青混合料级配不被改变, 经东南大学结构试验室检测,界面抗剪强度提高约2.4倍

三种基本就地热再生工艺

由于路面的破坏包含很多因素,如路面厚度、道路条件、交通量、设备配置、旧路面材料质量、路面基层结构等。因而路面热再生工程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对现有条件进行分析和对最佳材料配比的选择,然后根据路面质量的不同要求和不同的维修设计,确定最佳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如美国沥青再生协会认定的三种基本就地热再生工艺有:重铺再生法、表面再生法(整形法)、复拌再生法。下面对这三种方法进行简要概述: 表述适用 表面再生法用加热机把旧沥青路面加热 达到一定温度以后,使用复 拌机把路面翻松,然后将翻 松的路面材料放到复拌机的 搅拌器中拌合均匀(也可以 同时加入适量的添加剂用来 恢复沥青的性能),最后将搅 拌好的沥青混合料摊铺到路 面上,用压路机压实成型 主要适用于破损不严重、破损面积小 的路面维修,可使原有路面的龟裂、车辙 得到消除,用此法修复的道路表面横截面 如下图2.1所示。 重铺再生法在表面再生法的基础上,用 现场热再生设备的复拌机将 旧沥青路面材料翻松、搅拌 均匀并将其整平以后,然后 再在其上铺设一层磨耗层 (新的沥青混合料),最后使用 压路机压实成型 主要适用于维修翻新破损较严重的路面以 及升级改造旧路的施工。用此法修复的沥 青混合料路面具有较好的抗滑阻力、路面 平整、道路横坡得到改善、沥青路面强度 有了提高,用此法修复的道路表面横截面 如下图2.2所示。 复拌再生法使用现场热再生设备的加热 机(如热再生养护车的加热 墙)把旧路面加热到一定的 温度以后,使用复拌机把旧 沥青路面翻松,然后通过材 料输送装置把翻松以后的沥 青材料输送到搅拌器中,同 时将经过集配设计的新热沥 青混合料、沥青和可使沥青 恢复特性的再生剂按合适的 比例输送到搅拌器,经过搅 拌器,可使新旧沥青混合料 得到均匀拌合,从而得到新 品质的沥青混合料,最后摊 铺到路面上,使用压路机压 实成型 对中等程度破损的路面维修非常适用。并 且可以改善旧沥青路面的材料特性,使老 化和非稳定磨耗层得到修复,路面强度得 到提高,使用复拌法前后道路表面横截面 如下图2.3所示。

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情况的专报

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情况的专报 秦云总工程师: 根据您10月19日关于英达公司就地热再生工艺情况的批示,我委与英达公司进行了沟通,了解了相关工艺及设备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咨询了部分专家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专报如下: 一、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 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沥青路面维修工艺,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效的技术经济措施。上世纪七十年代其,欧美国家已经开发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并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也逐步引进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和有关设备。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是指使用就地热再生机组就地加热旧路面,耙松、收集旧料,增加适量的再生剂和新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机内热搅拌,随即摊铺、熨平、碾压,形成新的沥青混凝土表面层,从而恢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工艺。 二、上海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情况 上海率先在全国推广应用就地热再生技术。早在2002年,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斥资150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德国WIRTGEN现场热再生设备,该设备采用丙烷气体作为加热燃料,通过红外加热方法软化旧路面和加热再生新料。该技术在2003年6月在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养护工程中得到应用,施工方法为再生重铺法,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根据该工程现场取样实测结果,旧沥青

的三大指标中,针入度和延度明显改善,软化点无明显变化;马歇尔稳定度达14~15kN,车辙实验动稳定度达4000次/mm左右,这两项指标优于新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和表面摩擦系数与新沥青混凝土接近;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表面平整度平均值约为IRI=2.0m/km;由于加热再生的过程中,工作区域四周同时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因此路面纵、横接缝情况明显优于传统的铣刨加罩。相关研究成果与经验被编入原市政局《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试行)》(SZ-23-2002),成为全国最早的有关现场热再生技术的地方性施工及验收规程,是上海地区推广应用现场热再生路面技术的规范性文件。 三、英达公司的就地热再生技术特点 英达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程的企业,该公司曾参与编制交通部“就地热再生”技术指南;该公司的大型复拌就地热再生机组在就地面加热、再生剂洒布系统等方面作了重大改进,交通运输部的鉴定认为“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间歇式热辐射加热技术、多组多排疏松耙原路面疏松工艺、盘式再生剂洒布系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采用间歇式热辐射加热技术,确保加热深度可达4~6cm,且 不烧焦路表沥青。 2、采用多组多排疏松耙,对加热后的路面进行耙松,确保施工 中骨料不被打碎,不改变原路面级配。 3、盘式再生剂洒布系统只对旧料进行再生剂洒布,且洒布均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文章编号:1005-0574-(2011)02-0049-03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满都拉,银花,信志刚,张树文 (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摘要: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一种新的路面养护技术。文章从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原理出发,分析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以及判断是否适合就地热再生应注意的问题,比较了就地热再生与传统工艺的优势和差别,介绍了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U414.7+5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n-place hot recycling technology is a new pavement maintenance technology.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ble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theory,and some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in judging if suitable for hot in-place recycling technology,then compares the superio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is technology with traditional technology,.Finally intro-duces its application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asphalt pavement;in-place hot recycling technology;analysis of application status 我国公路及城市道路路面中的绝大多数是沥青路面。随着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的日益迫切,道路建筑材料价格上涨、交通流量日益增大,如何环保、安全、经济、高效地修复沥青路面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HIR)工艺是对旧沥青路面就地加热、翻松、拌和、摊铺、压实,一次性将旧沥青路面翻新成型的施工方法[1]。按工程需要来添加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和新HMA,以提高现有道路性能,HIR可处理的道路破损通常有松散、坑槽、泛油、摩擦系数降低、车辙、波浪、推挤、滑移,纵向、横向和反射裂缝,膨胀、壅包、凹陷和沉降引起的行驶质量差等。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研究和和分析HIR技术应用现状仅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1沥青路面的维修方式[2] 1.1传统维修方式 将破损的沥青路面用铣刨机冷铣刨,经清扫、喷洒黏结油,然后用全新的沥青混合料铺筑路面。 1.2再生维修方式 1.2.1集中再生 ①集中冷再生:将破损的沥青路面用铣刨机冷铣刨,经破碎、筛分,然后运至工厂,用冷再生设备进行集中冷再生。 ②集中热再生:将破损的沥青路面用铣刨机冷铣刨,经破碎、筛分,然后将可利用的合格骨料运至工厂,用热再生剂进行集中再生。 1.2.2就地再生 ①就地冷再生:利用就地冷再生机组在现场就地将破损的沥青路面铣刨、喷洒黏结剂,经搅拌、摊铺、压实成型。 ②就地热再生:利用就地热再生机组在现场将破损的沥青路面就地加热、翻松,添加再生剂、新沥青混合料或沥青,经搅拌、摊铺、压实成型。 2就地热再生的类型与工程机组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依据旧路面损坏程度通常使用整形型﹑复拌型﹑加铺型的三种技术方法[3]。 就地热再生机组目前国内常用的为两大类,热风循环加热方式(燃料为柴油)、红外线辐射加热方式(燃料为炳烷)。国内目前共有20套就地热再生机组。图1所示燃料为柴油的热风循环加热方式,图2所示燃料为炳烷的红外线加热方式。 3就地热再生工艺[4] ①对旧路面进行烘干和加热(采用热辐射和红外预热器)。 ②耙松加热软化后的沥青路面(气压或液压齿耙,耙松深度20 40mm)。

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就地热再生技术是适合于沥青路面面层连续修复的一种经济的现代沥青路面维修技术。就地热再生(HTR)是指在原有沥青路面上通过加热软化,以机械方式翻松(刨铣)旧路面,对其进行搅拌(根据需要可添加沥青、再生剂、新混合料或新骨料),并将所形成的再生混合料就地重铺、压实,从而达到消除路面病害、恢复路面性能的道路维修过程。目前,随着技术标准的建立和规范的完善,就地热再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道路的修复及养护施工中。 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比较分析:是一种在路面发生严重损坏前、道路表面质量出现较小程度下降时所进行的浅层(25~60mm)处治方法。与传统的冷铣刨--摊铺新混合料工艺相比较,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将老化的、破损的路面转化为新的、平整的和耐久的面层;2、重新利用原有路面的骨料和沥青,节省了原材料和材料费,就地再生还节省了材料运输费用;3、较好地处治路面裂缝,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4、可全面处治坑槽、车辙、搓板等路面病害;5、可解决排水问题;6、恢复路面横截面和坡度;7、选择适当的材料可再生老化沥青、校正骨料级配;8、可添加聚合物改善材料的弹性、粘性、强度和抗高、低温性能;9、就地热再生具有最小的交通占用时间,断路施工的时间最短;10、再生后的材料得到的效果很好;11、再生路面达到寿命期还可继续再生利用。 就地热再生与厂拌再生技术的比较:从本质上讲,厂拌再生实际上是材料的再生。对于相同的路面维修工程而言,厂拌再生工艺的主要特点为:1、再生工艺过程、质量易于控制,可对不同旧料进行再生,可适用多中材料的再生;2、施工周期较长,对交通干扰大;3、需要较高的运输费用;4、材料利用率较低。就地热再生工艺的相应特点:1、施工周期短,对交通的干扰可减低至最小;2、100%利用旧沥青混合料,节省资源,经济性好;3、施工安全,环保性好;4、再生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其中,可完全利用旧材料、施工速度快和节省运输费用是就地热再

就地热再生技术优点(2)

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由于再生层与原路面下承层材料的结合是热粘结,两者挤嵌成为一个整体,避免了层间不良结合的问题。而铣刨摊铺的传统方法,其层间结合为冷结合,势必存在弱界面,界面的剪切强度远不如就地热再生的热粘结方式。此外,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施工时,纵向接缝均为热粘结,与传统铣刨摊铺施工工艺的冷接缝完全不同,彻底避免了接缝处雨水下渗而与层间界面脱离产生的病害。在整个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专用设备的行进速度、加热温度、耙松深度、再生剂用量、新料加铺的用量均采用电脑控制,质量控制简单、有保证,同时就地热再生技术规范齐全、检测标准全面,实验手段成熟。 该技术特别适合处治车辙、沉陷、桥头跳车、麻面、老化等沥青路面表层病害,以及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就地热再生技术是适合于沥青路面面层连续修复的一种经济的现代沥青路面维修技术。就地热再生(HTR)是指在原有沥青路面上通过加热软化,以机械方式翻松(刨铣)旧路面,对其进行搅拌(根据需要可添加沥青、再生剂、新混合料或新骨料),并将所形成的再生混合料就地重铺、压实,从而达到消除路面病害、恢复路面性能的道路维修过程。目前,随着技术标准的建立和规范的完善,就地热再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道路的修复及养护施工中。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比较分析: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比较分析:是一种在路面发生严重损坏前、道路表面质量出现较小程度下降时所进行的浅层(25~60mm)处治方法。与传统的冷铣刨--摊铺新混合料工艺相比较,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将老化的、破损的路面转化为新的、平整的和耐久的面层;2、重新利用原有路面的骨料和沥青,节省了原材料和材料费,就地再生还节省了材料运输费用;3、较好地处治路面裂缝,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4、可全面处治坑槽、车辙、搓板等路面病害;5、可解决排水问题;6、恢复路面横截面和坡度;7、选择适当的材料可再生老化沥青、校正骨料级配;8、可添加聚合物改善材料的弹性、粘性、强度和抗高、低温性能;9、就地热再生具有最小的交通占用时间,断路施工的时间最短;10、再生后的材料得到的效果很好;11、再生路面达到寿命期还可继续再生利用。就地热再生与厂拌再生技术的比较:就地热再生与厂拌再生技术的比较:从本质上讲,厂拌再生实际上是材料的再生。对于相同的路面维修工程而言,厂拌再生工艺的主要特点为:1、再生工艺过程、质量易于控制,可对不同旧料进行再生,可适用多中材料的再生;2、施工周期较长,对交通干扰大;3、需要较高的运输费用;4、材料利用率较低。就地热再生工艺的相应特点:1、施工周期短,对交通的干扰可减低至最小;2、100%利用旧沥青混合料,节省资源,经济性好;3、施工安全,环保性好;4、再生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其中,可完全利用旧材料、施工速度快和节省运输费用是就地热

热再生技术施工方案

就地热再生 洋浦华宇路桥科技有限公司 石家庄市青园街热再生工程维修 技术及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石家庄市青园街,南起石栾路,北至中山路,全长4000延米,路面沥青结构层有效宽度9米。双向两车道。是石家庄城市生活区的一条重要道路。 路面维修工程量 需要维修路面工程为: 4000米×9米=36000平方米,可做313C 罩面另有沥青路面严重病害的挖补(数量调查中)路面园检查井需调高(数量调查中)灌缝处理(数量调查中) 路面调查及病害分析 经过现场初步勘察,该路段存在的主要病害形式如下: 1、龟、网裂为最主要病害,产生的原因:(1)已罩过面:一由于原罩面压实度不够造成加铺层与中面层没有形成有效粘结,透水造成开裂;(2)未加铺罩面龟网裂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表面层沥青层较薄,疲劳开裂后,透水造成上、中面层间不粘结,受剪切力的作用下形成大面积龟裂、网裂。 2、沉陷。该路段沉陷较严重的路段是由于面层开裂透水后造成基层

水毁,形成较深的沉陷;但较轻沉陷根据坑槽观察,基础层并无明显病害,但有较深层的发展趋势,不急时封住水下渗,也将行成较严重的沉陷。 3、脱落,坑槽是由于路面沥青上、下层粘结不牢,但中面层无较明显病害,只是面层开裂后逐渐松散,形成面层脱落;而坑槽形成的原因是面层脱落后,未能及时处理透水使中面层继续破坏进而形成坑槽。 4、纵横向裂缝的形成是由于多次挖补施工产生的施工缝,本路段很少有结构性纵横向裂缝,从钻芯取样观察,裂缝是V字型,说明裂缝是从上部逐渐向下部发展。因此,将原路面沉陷、坑槽根除处理以后,面层的病害经热再生处理后的沥青面层应能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将水封住后,基础的弯沉值逐渐能恢复到较好的性能。 5、本路段各段落结构不尽相同,特别是经反复多次挖补的同一路段结构也有不同变化: 主要结构型式为: (1)面层2.5-3原133-4厚的沥青稳定碎石+灰土基础 (2)面层3-4厚1320或25灰土基础或二灰基础 (3)面层6厚135-6厚的沥青稳定碎石+灰土或二灰基础 本次路况调查钻芯取样13个点,坑探逐层取样三块,坑探至基础层,从坑探及钻芯取样调查分析,不论是灰土基础,还是二灰基础,病害较轻的路段基础层无明显病害,沉陷较大的坑槽基础层以破坏,应挖除至病害根部,逐层回填。

就地热再生简介

就地热再生定义 地热再生是一种预防性养护技术。采用专用的就地热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铣刨,就地掺入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等,经热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对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的技术。它可分为复拌再生、加铺再生两种。 (1)复拌再生:将旧沥青路面加热、铣刨,就地掺加一定数量的再生剂、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经热态拌和、摊铺、压实成型。掺加的新沥青混合料比例一般控制在30%以内。 (2)加铺再生:将旧沥青路面加热、铣刨,就地掺加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拌和形成再生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一熨平板摊铺再生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二熨平板同时将新沥青混合料摊铺于再生混合料之上,两层一起压实成型。 沥青路面热再生采用道路石油沥青作为再生结合料,必要时掺加再生剂。同时,宜在10℃以上气温条件下进行施工。 就地热再生的适用场合 就地热再生适用于仅存在浅层轻微病害的高速公路及一、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表面层的就地再生利用,再生层可用作上面层或者中面层。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再生深度一般为20~50mm。 就地热再生的主要功能 1、修复沥青路面表层病害; 2、恢复沥青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 3、恢复沥青路面平整度,修复沥青路面车辙。 4、就地热再生的优缺点 就地热再生优缺点

优点: a、实现了就地沥青路面再生利用,节省了材料运输费用; b、施工对道路正常交通的影响小; c、修正了旧路面的级配组成,修正了表面破坏; d、改善纵断面、路拱和横坡。 缺点: a、再生深度通常限制在2.5-6cm; b、无法除去已经不合适进行再生的混合料,级配调整幅度有限。

就地热再生 设计流程工艺

6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 和新建路面施工一样,就地热再生施工也包括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和投入运营阶段。所不同的是,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有所差异。本章将就各阶段的工作流程进行介绍。 6.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基本设计思路与常规沥青混合料设计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与一般新建公路工程的沥青混合料设计存在着一些差异,主要应充分考虑到原路面混合料的性能状况和就地热再生施工的特点,必要时应参照原路面材料再生施工前的参数状况,对新拌沥青混合料的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保证满足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路用性能的同时,还要做到因地制宜,便于施工。 (1)取样 设计再生混合料,首先要对原路面进行取样,国际领先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沥青路面修补车模拟就地热再生施工的加热方式取样,条件不满足时也可采用钻取芯样、切块等方式。但是钻取芯样和切块取样的方法对原路面材料的试验结果会产生较大误差,会影响再生效果。混合料样品数量应不少于100kg,取样时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避免在修补不久的路面区域内取样。 (2)旧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级配测定 旧混合料中的沥青必须要回收,以测定其沥青的含量。一般采用离心分离法(T0722-1993)进行沥青含量的测定。并对矿料级配进行筛分检验(T0725-2000),检查对照原设计配合比和施工生产配合比的差异情况。 (3)旧沥青的回收与指标测定 抽提液中的沥青用阿布森法(T0726-2011)或旋转蒸发器法(T0727-2011)进行回收,回收时应尽量避免矿粉和三氯乙烯在沥青中残留,以免影响沥青三大指标的测定结果。回收后的沥青需要测定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粘度等指标,以检查沥青的老化程度。 (4)再生剂指标测定和选择 各种再生剂之间的性质差异较大,在使用之前需要对再生剂的有关指标进行

就地热再生技术施工设备 (2)

1就地热再生技术现状 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为了对废旧的沥青混合料直接回收利用,通过加热机和移动式再生列车加热并铣刨旧的沥青路面,添加沥青再生剂或少量的新混合料,拌和、摊铺、压实,形成新的路面,而通常沥青路面有三种维修方法: (1) 冷铣刨——新料的重新摊铺。 这是传统的即目前普遍采用的维修方法。这种方法由于费用大,造成环境污染等,未来使用会受到限制。 (2)铣刨—场地再生+添加新混合料——重新摊铺。 (3) 这种方法可再生利用废料30%,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就地热再生,热铣刨+再生剂+就地搅拌、摊铺。 采用这种就地热再生的工艺方法,对废旧的沥青混合料直接回收利用,节约能源;解决了旧料的堆放处理,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减少了旧料的运输,缩短了道路开放时间,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世界各地开始逐步应用。 加拿大是北美的典型国家,热再生技术与设备发展很快。其再生技术的成就在全球范围内最受注目,并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就地再生翻修和维护领域。其中HIPAR公司的G5摊铺列车、Martec公司推出的AR2000超级再生机最具代表性。而HIPAR公司开发的G5摊铺列车提出了两级再生的含义,这种两级再生机的特点是指在一个连续的工作过程中、连续加热、分两次铣刨沥青面层。对于加热深度为50毫米或以上的路面,加热与软化路面这个不良导体,保证路面不会过度加热而烧焦路面,最佳的方式就是两级系统。这种方式增加了4倍的加热效率和工作速度,并因为底层(25mm而不是50mm)得到充分的加热,从而减少剥离时对骨料的破坏。 荷兰是欧洲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在荷兰几乎60%的新拌沥青混合料中都含有较高比例的回收旧料。这种现状是基于从原材料开始投入实际使用时已具备的闭环式再生循环的管理理念与沥青混合料本身的可追溯性相结合的必然结果。芬兰卡罗泰康公司推出的Roadmix 热再生设备、德国维特根公司的Remixer 4500热再生设备、意大利玛连尼公司的M.H.R.120就地热再生列车等都是欧洲最典型的就地热再生设备。 近几年,我国的一些施工单位也先后引进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设备,有马泰克的AR2000、维特根Remixer 4500、卡罗泰康Roadmix PR0037RM等等。国内的制造企业已开始关注,中联重科推出的LR4500加热机、鞍山森远LRJ-1加热机也已开始做工地试验。西筑公司正在和加拿大Hipar公司就G5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引进进行合作。国内的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培育研讨阶段。 2 就地热再生基本工艺流程 沥青路面使用一段时间后,沥青路面面层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性能会下降,路面出现车辙和微型裂纹,这时如果对沥青路面面层进行就地再生维修,将会大大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沥青路面就地再生维修就是就地恢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因此在再生维修(如加热,铣刨)时尽量减少对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和材料的破坏,同时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破坏程度适时的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和再生剂,使再生维修后的沥青混合料路面恢复路用性能。就地热再生的基本工艺流程如表1所示。 2.1 原沥青路面结构、混合料组成及损坏度分析 在沥青路面再生维修之前,首先要查阅并掌握原沥青路面结构、混合料组成,其次要分析现沥青路面的损坏情况,为后面制定再生工艺、确定再生剂和添加剂的种类及用量等提供必要的依据。 2.2 沥青路面加热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经验

精心整理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 6月18日,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大中修工程首次采用国际先进的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进行表面作业,该设备和技术由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耗巨资从国外引进,并于去年年底在浦东的几条主要公路上得到了成功应用。据悉,采用国际先进的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设备和技术对高等级公路进行大面积表面再生作业,在国内尚属首次。 沪宁高速是京沪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是国内道路交通的黄金通道,保证它的高效安全运行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沪宁高速公路自1996年建成通车以来,其交通流量不断增大。目前,沪宁高速公路的日交通流量已达5万辆,大大超过了其设计通行能力。而且,在沪宁高速公路上通行的超载车辆越来越多,加之该路段又处于长江三角洲降水较多地区,道路受水损破坏较为严重。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出现了车辙、裂缝、麻面、泛油、坑槽、松散、沉陷、翻浆等病害,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和安全,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为改善现状,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上海市市政工程局和上海市公路管理处大力推行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的要求,对沪宁高速上海段的病害路面采用国际先进的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进行修复,全面恢复病害路面的外观和路用性能。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利用技术是浦东路桥公司耗巨资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等级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它经济、高效、快速、环保、节约,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沥青路面表面层出现裂缝、泛油、磨损、车辙、坑槽等病害或路用性能下降时,使用先进的现场热再生机组,就地加热旧路面,耙松、收集旧料(RAP),增加适当的新拌沥青混合料、再生剂进行机内热搅拌,随即摊铺,熨平,辗压,即可快速开放交通,是一种连续式的现场热再生作业方式。在沪宁高速上海段施工现场看到,浦东路桥先进的热再生机组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缓缓驶过待维修的旧沥青路面后,一条崭新的路面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两小时后就可以开放交通。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的优点在于:能保存骨料的的完好,保留沥青的组成及性能,100%地利

就地热再生养护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就地热再生养护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发表时间:2019-01-02T15:34:19.60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11期作者:胡敏舒 [导读] 就目前来说,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主要作用于原有沥青路面,该技术上的运用能够将原有沥青路面与新沥青材料进行二次融合,进而以全新的沥青路面投入运行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公路管理处江苏省常州市 213003 摘要:就目前来说,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主要作用于原有沥青路面,该技术上的运用能够将原有沥青路面与新沥青材料进行二次融合,进而以全新的沥青路面投入运行使用。此过程,原有公路路面沥青混合料的使用起主要作用,这就减少了新沥青原料的消耗,成功体现出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效果。与此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与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影响。作为一项应用广泛的技术内容,其能通过碾压与加热废弃沥青材料等操作处理,来使公路沥青路面实现再生目标。 关键词:就地热再生;养护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1就地热再生技术概述以及特点分析 1.1针对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介绍 就地热再生作为预防性养护技术之一,其通过采用专用就地热再生设备,来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铣刨等工序,并就地掺入一定比例的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以及温拌剂等材料,进而经过热拌和、摊铺和碾压等来实现一次性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该技术仅是针对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而非整个路面横坡。此技术按工序可大致划分为整形、复拌和加铺三种方式。首先是重新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其次就是通过添加再生剂手段来对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路用性能进行恢复,进而使之接近甚至达到新沥青的路用性能。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施工效率高、交通影响小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同时由于对现有沥青面层材料加以有效的再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施工材料成本。在对一些大型市政道路的维修以及改造过程当中,普遍采用传统工艺即以全新的混合料挖补方式为主,这种施工方式尽管也可以达到修复路面的效果,但是通常会造成资金的超额投入,同时使用新沥青混合料代替旧沥青混合料,沥青面层的冷铣刨产生大量烟尘及废料,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此同时,传统生产工艺中的新沥青混合料,需要通过大规模的石料开采以及运输的来获得,这种方式不但可以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支出,同时对我国所倡导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相违背。因此,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有效运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些问题,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 1.2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具有的几个特点 此技术可以做到100%对原有的沥青路面材料进行回收加工再利用,节约大部分的新沥青原料,可为企业节省开支、创造经济效益,施工过程不产生扬尘等污染。(2)此技术能够通过对层间衔接处的特殊处理,增强路面的抗剪强度。就地热再生技术对于新老沥青层间的处理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加热后的耙松、混合,依靠沥青间的独有的热粘结属性和骨料嵌挤作用保证各沥青层的整体性,能够很好防止雨水下渗到沥青层中,而产生接缝处裂开形成病变的问题。(3)在利用就地热再生进行施工时,不用像传统施工那样对路面进行整体或半封闭,而是只针对所施工车道进行隔离,这样道路仍然可以发挥其通行的功效。(4)能够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该技术能够通过热处理来有效改善沥青材料的组合形式,有效减少和降低材料之间的缝隙和毛孔,提高沥青的凝结度。 2地热再生施工技术 2.1对原有路面进行加热 在对原有的沥青路面进行加热之前,可以通过加热机对路面进行一定的预热,然后再把其放到道路上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让其保持在130℃左右,后面的车辆要一点点的升温,让其可以更好地衔接在一起。在加热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温度控制,这样才能使工程按照相应的要求完成。 2.2刨松机及再生剂的添加 利用刨松机,对其进行加热然后能够保证路面可以得到热度更好地被刨松。首先,对路面的侧面可以通过机器来完成,然后再对整个路面进行清理,结合路面的具体情况加入一些新的沥青材料,通过刨松机装置中把一些材料和沥青材料进行混合,这样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对其进行使用。 2.3复拌 把原来不好的路面刨除,然后加入一些沥青材料和再生剂,保证路面使用的材料能够和原来的路面相匹配。尤其是在添加材料方面,要注意使用复拌机的料斗进行,搅拌完之后再把这些材料铺上利用摊铺机均匀的覆盖,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搅拌,不要让其凝固这样会影响到铺设,对复拌机进行加热,然后把弄好的材料再进行加热,让其可以通过反复的搅拌保证性能。 2.4摊铺 在公路建设中,摊铺是为了让公路表面与地面进行高度的黏合,在进行摊铺工作时要把下承层温度调至90℃,然后利用非接触式的超声波进行路面基准梁的自动化找平。在摊铺这一环节中,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把控,恒温要保持在120℃左右,为了保证施工的高效性,还应该找一些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施工的监督与检测。在进行夯实锤动时要控制到它的力度,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里面的压实度,施工人员可以先进行计算,然后一次性完成工作。 2.5碾压 碾压的工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初压、二是复压、三是终压。在进行第一部分时,要使用双涡轮震动压路机对其进行匀速的碾压,然后根据相应的规定对其进行先快后慢、先低后高的方式来进行工作。在进行碾压时,要用到胶轮压路机一台、单钢压路机一台、双钢压路机一台,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缩短时间,这样才能够使搅拌的材料不至于凝结。可采用就地流水施工法,对其进行经济实惠的修复。在工程建设中,要做好压实工作的顺序,使材料能够更好地与摊铺机之间进行工作,这样可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减少不平整的可能性。 3地热再生养护控制关键点 (1)施工前旧路面的预处理。先清扫原沥青混凝土面层上的浮土及杂物清理干净,确保没有任何杂物;对可能收到影响的植物隔离带、数目、加油站等提前采取隔离措施;对于原有路面的标线、道钉也一并清除后再进行就地热再生的施工,其中标线应采用标线铣刨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