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舞弊三角理论透析帕玛拉特事件
- 格式:pdf
- 大小:20.94 KB
- 文档页数:3
案例:帕玛拉特事件及其分析帕玛拉特公司是意大利的第八大企业,以食品生产闻名于世。
2003年底,帕玛拉特突然申请破产保护,在意大利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欧洲的“安然事件”。
帕玛拉特事件的曝光,引起了世界各国及相关组织的关注,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就此事件呼吁对所有与财务信息生成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人员加强警惕,既包括公司的管理当局和他们的顾问,也包括审计委员会和会计师事务所。
一、帕玛拉特事件的由来、暴露出的问题帕玛拉特公司是意大利的第八大企业,向以食品生产享誉世界。
2003年底,帕玛拉特申请破产保护,在意大利引起轩然大波,导致全世界又将目光投向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行为,并探究问题的根源。
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1、帕玛拉特危机的爆发帕玛拉特成立于1961年,是一家拥有40多年历史的家族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牛奶、酸奶酪、果汁、冰淇淋、蔬菜罐头、烘烤食品以及番茄制品等。
它旗下的品牌很多,除Parmalat品牌外,还拥有其他著名的品牌,如Chef、Mr.Day、Beatrice、Blackdiamond等,并拥有AC米兰俱乐部。
帕玛拉特从意大利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起家,逐渐发展成为食品生产企业的跨国公司,在30多个国家建立了139家加工厂,雇员人数超过36,356名。
其创始人为卡利斯托.坦齐(Calisto Tanzi),坦齐对帕玛拉特的管理一直延续到2003年12月。
在公司出现危机后,其职务由重组专家恩里科.邦迪(Enrico Bondi)取代。
帕玛拉特在债券市场是一个重量级客户,过去一直对外负担巨额债务。
由于公司声称拥有雄厚的现金储备,不良信用并未引起投资者及有关方面的重视。
帕玛拉特危机的爆发是在2003年11月中旬。
由于公司突然宣布无法偿还到期价值1.5亿欧元的债券,从而引起了审计师和银行对其财务状况的警觉;而当宣称无法清偿在凯曼群岛大约5亿欧元的共同基金时,真正的恐慌开始了。
帕玛拉特的股票价格在几个星期内持续跌落,在12月份下跌了87%。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审计思考(一)简介: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从审计的角度剖析了帕玛拉特事件所暴露的问题:内部审计失效;审计委员会缺乏独立性;审计师缺乏独立性和职业谨慎;强制轮换流于形式等。
针对暴露的问题,结合当前审计理论和实务前沿。
提出应重新定位内部审计;增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加强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明确合并报表的审计责任等。
当安然事件的余波尚未平息之时,2003年12月又曝光了意大利帕玛拉特(Parmalet)事件。
帕玛拉特事件被称为欧洲版的安然事件。
帕玛拉特是欧洲大陆国家家族企业的典型。
帕玛拉特丑闻金额之大、时问之长都是非常罕见的。
帕玛拉特事件所暴露的问题牵涉到方方面面。
本文从审计的角度剖析了帕玛拉特事件所暴露的问题。
1帕玛拉特事件简介帕玛拉特成立于1961年,是一家拥有40多年历史的家族企业。
公司于1990年上市,其创始人卡利斯托??坦齐(calistoTanzi)及其家族是绝对的控股股东(坦齐家族占有51%的股份),企业控制权集中在坦齐家族手里。
帕玛拉特在其创始人坦齐的带领下从意大利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起家,逐渐发展成为食品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跨国公司,在30多个国家建立了139家加工厂,雇员人数超过3.6万名。
自1970年以来,帕玛拉特以年均超过50%的速度快速增长。
帕玛拉特公司是意大利的第8大企业,位居2003年全球500强的第369位,位居食品生产企业的前10名。
帕玛拉特的超高速发展曾经是意大利人的骄傲。
2003年11月中旬公司突然宣布无法偿还到期价值1.5亿欧元的债券。
继而公司宣称无法清偿约5亿欧元的共同基金。
2003年12月27日,帕玛拉特向帕尔马地方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并得到批准。
在初步调查之后,意大利检查人员表示,在过去长达15年的时间里,帕玛拉特管理当局通过伪造会计记录,以虚增资产的方法弥补了累计高达162亿美元的负债漏洞。
欺诈的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隐瞒公司因长期扩张而导致的严重财务亏空;二是把资金从帕玛拉特(其中坦齐家族占有51%的股份)转移到坦齐家族完全控股的其他公司。
下列属于舞弊三角理论[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下列属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下列属于舞弊三角理论(一)颖夣林随意吧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好友|i 贴吧查看文章从企业舞弊三角形理论透视会计舞弊2009-11-15 16:52企业舞弊是指企业的管理层在从事行政或者财务活动时,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会计舞弊指企业管理当局或者会计人员违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违规地进行会计处理,或者“真实地记录虚假的经济业务”。
对于会计舞弊现象,人们深恶痛绝。
然而,大家往往只是从表面现象来看待会计舞弊,很少从理论的高度去进行探讨。
本文尝试从舞弊三角形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会计舞弊,并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企业舞弊三角形理论概述企业舞弊三角形理论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的创始人艾伯伦奇特提出。
他认为,企业舞弊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压力、机会和籍口,就像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热度、燃料、氧气一样,缺一不可。
后来,斯蒂文博士对这些要素进行具体阐述,并在其舞弊学专著中,用三角形来形象比喻舞弊,生动地解释了舞弊现象的社会规律。
因此,他的舞弊学理论被称之为企业舞弊三角形理论。
三角形理论的主要观点:1. 企业舞弊的第一要素—压力。
压力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是直接的利益驱动。
事实上,任何类型的企业舞弊行为都源于压力,只是具体形式不同而已。
企业舞弊的压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经济压力、工作压力。
其中,经济压力是指企业管理当局或者个人由于经济上的困难而产生的舞弊动机,包括意外财产损失、高额负债、应急需要、贪婪以及虚荣等;工作压力包括失去工作的威胁、提升受阻、对领导不满等,它也会促使当事人通过舞弊的手段来应付考核或者从公司的资产中进行补偿。
2. 企业舞弊的第二要素—机会。
机会要素是指舞弊者既可进行企业舞弊,又能掩盖起来不被发现,或者能够逃避惩罚的条件。
机会要素的存在,使得舞弊动机的实现成为可能。
它主要有六种形成原因:(1)缺乏内部控制。
基于舞弊三⾓理论的帕玛拉特事件研究2019-08-15摘要:随着经济的多元化不断发展,商业竞争也⼀天天加剧,这也使得财务结构越来越复杂,舞弊⾏为也更难被⼈们发现。
从宏观上看,企业的财务信息对于国家⽽⾔⾄关重要,⽽它的失真在国家制定重⼤经济政策时也可能会产⽣误导。
所以,本⽂总结出新舞弊三⾓理论对企业财务舞弊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进⾏⼀次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三⾓理论;帕玛拉特事件;防范措施⼀直以来,财务舞弊都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社会的秩序。
其实,在⼀个信息化的时代,财务舞弊与反舞弊是⼀个长期存在的经济⽃争。
对财务舞弊进⾏防范、对财务信息的质量进⾏提⾼显得尤为重要。
⽽这⼀⼯作的完成依赖于对财务舞弊的分析识别并做好相应防范措施。
⼀、财务舞弊的含义及危害财务舞弊是舞弊⼈利⽤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的⼿段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从⽽造成他⼈受到伤害或遭受损失的⼀种故意⾏为。
财务舞弊往往开始于很⼩的错报或不起眼的造假⾏为,⽽最终“成长”为提供重⼤误导性年度财务报告和季度财务报告的盈余管理。
可以看出,财务舞弊不仅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也会危害投资⼈的利益,甚⾄破坏市场的经济秩序。
⼆、财务舞弊理论(⼀)舞弊冰⼭理论。
在“冰⼭理论”中,海平⾯以上的往往只是冰⼭⼀⾓,其庞⼤的危险部分总是隐藏在海平⾯以下。
在财务舞弊中冰⼭理论同样适⽤,⼀个公司如果发⽣会计舞弊,需要从它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公司的财务压⼒⽅⾯⽅⾯进⾏考察。
(⼆)舞弊三⾓理论。
著名的舞弊三⾓理论将机会(Opportunity)、压⼒(Pressure)、和⾃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作为财务舞弊的形成要素,并认为如果要形成财务舞弊,三种要素缺⼀不可。
(三)舞弊GONE理论。
舞弊“GONE”理论是由Bologua等⼈在1993年提出的。
该理论将舞弊的形成归结于N(Need:需要)、G(Greed:贪婪)、O(Opportunity:机会)、E(Exposure:暴露)这四种因素,认为它们共同决定舞弊风险程度。
浅析帕玛拉特财务造假事件作者:邓丽玲陶芙蓉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43期摘;;要:众所周知,企业财务舞弊是一种违法违纪行为,我国在企业财务舞弊方面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企业一旦有舞弊行为,将被严厉惩处,且财务漏洞与财务问题也会无法弥补,财务舞弊的弊端和危害一览无余。
但是面对巨额的黑色收入,企业舞弊者已经无法正视法律法规,选择冒着巨大风险去顶风作案。
企业财务舞弊的事件层出不穷,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索。
为此,我选择通过以震惊世界的一大财务舞弊案例——帕玛拉特财务造假事件的深入分析,从审计的角度进行企业财务舞弊的研究。
关键词:财务舞弊;内部控制;审计责任一、常见企业财务舞弊的相关问题(一)企业财务舞弊的定义与内涵财务报告舞弊是指公司或企业,不遵循财务会计报告标准,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歪曲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做出不实陈述的财务会计报告,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企业的管理层或者治理层有目的、有预谋、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骗,从而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真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并从中牟取暴利私利,不择手段达到目的。
一财务舞弊常见的方式与特征在各个会计调节收入和利润指标期间内,若企业产品的销售以及因时间长久而不能实现收入达标。
特别是在跨年度需要进行利益分配的企业会因为要实现利润指标达到标准水平或者提前获得收入利益,或者隐瞒利益。
在会计期间推迟费用以及转移费用的确认,通过库存计价等方式来协调利润。
同时还可以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帐坏损失等减少利益的亏损来提高自己的业绩。
(三)财务舞弊相关审计审计人员通常结合审计单位的业务内容、所处的法律环境和经营风险等方面综合考虑,严格按照规定辨识会计报表中审计程序进而将错报和风险彻底排除。
通常企业在经营过程里,财务之间都会存在一些关联,即使指标出现一些改变,但通常超出幅度在正常范围的之内。
如果存在打破常用的均衡和勾稽关系就极易出现财务舞弊的行为。
用舞弊三角论透析帕玛拉特事件'关于企业舞弊行为的成因,理论界提出了企业舞弊形成的三角理论、GONE理论和企业舞弊风险因子说等许多著名的理论。
其中的三角理论是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的创始人、曾任美国学会会长的Albrecht教授提出的。
他认为企业舞弊产生的原因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组成的,这三者也是美国最新的反舞弊准则(SAS No.99)提醒注册会计师应该关注的舞弊产生的主要条件。
其中,压力要素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
刺激个人为其自身利益而进行企业舞弊的压力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压力,恶癖的压力,与相关的压力和其他压力。
机会要素是指可进行企业舞弊而又能掩盖起来不被发现或能逃避惩罚的时机,主要有六种情况:缺乏发现企业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无法判断工作的质量,缺乏惩罚措施,信息不对称,能力不足和制度不健全。
在面临压力、获得机会后,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还有最后一个要素——借口,即企业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理由,使企业舞弊行为与其本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相吻合,无论这一解释本身是否真正合理。
企业舞弊者常用的理由有:这是公司欠我的,我只是暂时借用这笔资金、肯定会归还的,我的目的是善意的,用途是正当的,等等。
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缺少任何_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行为。
在帕玛拉特案件中,帕玛拉特层面临着怎样的压力呢?这要从帕玛拉特公司的历史谈起。
20世纪60年代初,坦齐(Tanzi)创建帕玛拉特公司。
80年代,公司首先进行食品行业内的产品多元化。
90年代中期,公司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扩张。
这种跨地区的扩张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在公司进行产品多元化后,坦齐又开始走上行业多元化的道路,整个坦齐家族集团不仅拥有帕尔玛足球俱乐部,还经营旅游、公司等。
由于跨行业经营的困难等原因,其中﹁些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和投资不利产生了巨额亏损,维持其经营也需巨额资金。
再者,90年代意大利开始了大规模的私有化,为了鼓励私人购买,公有企业出售价格是相对较低的,这对于那些企图扩张的企业来说,能够筹集到资金购买这些国有企业就相当于吃到了便宜的“馅饼”。
舞弊三角论舞弊三角论编辑本段舞弊三角论要素分析综述企业舞弊产生的原因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组成的,这三者也是美国最新的反舞弊准则(SAS No.99)提醒注册会计师应该关注的舞弊产生的主要条件。
压力要素 1.压力要素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
刺激个人为其自身利益而进行企业舞弊的压力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经济压力,恶癖的压力,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和其他压力。
机会要素 2.机会要素是指可进行企业舞弊而又能掩盖起来不被发现或能逃避惩罚的时机,主要有六种情况:缺乏发现企业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无法判断工作的质量,缺乏惩罚措施,信息不对称,能力不足和审计制度不健全。
在面临压力、获得机会后,借口要素 3.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还有最后一个要素——借口(自我合理化),即企业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理由,使企业舞弊行为与其本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相吻合,无论这一解释本身是否真正合理。
企业舞弊者常用的理由有:这是公司欠我的,我只是暂时借用这笔资金、肯定会归还的,我的目的是善意的,用途是正当的,等等。
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缺少任何_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行为。
三角关系[1]编辑本段案例:帕玛拉特事件帕玛拉特公司的舞弊三要素(一)压力因素在帕玛拉特案件中,帕玛拉特管理层面临着怎样的压力呢?这要从帕玛拉特公司的历史谈起。
20世纪60年代初,坦齐(Tanzi)创建帕玛拉特公司。
80年代,公司首先进行食品行业内的产品多元化。
90年代中期,公司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扩张。
这种跨地区的扩张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在公司进行产品多元化后,坦齐又开始走上行业多元化的道路,整个坦齐家族集团不仅拥有帕尔玛足球俱乐部,还经营旅游、建筑公司等。
由于跨行业经营的困难等原因,其中﹁些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和投资不利产生了巨额亏损,维持其经营也需巨额资金。
再者,90年代意大利开始了大规模的私有化,为了鼓励私人购买,公有企业出售价格是相对较低的,这对于那些企图扩张的企业来说,能够筹集到资金购买这些国有企业就相当于吃到了便宜的“馅饼”。
帕玛拉特审计案例分析帕玛拉特审计案例分析张联懿张友文陈林长周文瑜钟永欣易钦杰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帕玛拉特创始人---卡里斯托·坦齐典型意大利家族式企业集团,曾在全球3<#004699'>0多个国家拥有139家子公司和加工厂,雇员超过36256名,年销售收入为76亿欧元主要生产和销售牛奶、酸奶酪制品、冰淇淋、鲜果汁、蔬菜罐头、烘烤制品及番茄制品曾经的全球乳制品行业的翘楚、意大利第八大企业集团审计主体基本情况均富国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六家跨国会计公司之一199<#004699'>0年—1998年任帕玛拉特集团审计师1999年—2<#004699'>0<#004699'>03年任帕玛拉特海外分公司审计师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1999年—2<#004699'>0<#004699'>03年任帕玛拉特集团审计师2<#004699'>0<#004699'>03年出具“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财务舞弊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创始人卡利斯托.坦奇掌控51%股权CFO法斯托 .通纳路西安诺 . 德尔 . 索尔达托会计主管吉恩弗兰克 . 泼契克劳迪欧.佩西纳法律顾问吉恩.保罗.兹尼利用关联方转移资金伪造文件,虚报银行存款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盒复杂的财务交易掩盖负债设立投资基金转移资金虚构业务交易,夸大应收账款要会计问题财务欺诈手法(一)通过花旗集团、美林证券等投资银行,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和复杂的财务交易掩盖负债1999年,Buconero帕玛拉特投资放贷1.17亿欧元财务欺诈手法(二)伪造文件,虚报银行存款梦幻蛋糕49亿美元Bonlat美洲银行账户财务欺诈手法(三)利用关联方转移资金债务人:帕玛拉特债权人:Curcastle、Zilpa坦奇家族控制的公司虚假债务文件偿债转移资金19亿美元虚假文件再转移资金母子公司母子公司财务欺诈手法(四)设立投资基金转移资金BonaltEpicurum坦奇家族控制的公司投资(6.17+1.54), 控股转移资金财务欺诈手法(五)虚构业务交易,夸大应收账款帕玛拉特进货3<#004699'>0亿奶粉销售虚:4.86亿美元4.96亿欧元实:56~64万欧元CamfieldAlimport扩展“欧洲版安然”--帕玛拉特 VS 安然类似:1.通过假帐手段使大量资产流失2.公司精心设计的债券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利用涉及众多子公司的复杂海外架构来进行关联交易3.短短1<#004699'>0-3<#004699'>0年内从无名小公司扩张成为行业内大牛,事发前一直表现为上升趋势来源于新浪财经不同安然手下有数目众多的关联公司和信托基金来掩藏债务,通过金字塔式的方式,层层控股,层层借债。
舞弊三角理论以及帕玛拉特事件关于企业舞弊行为的成因,理论界提出了企业舞弊形成的三角理论是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的创始人、曾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的Albrecht教授提出的。
安然事件等财务丑闻以及安达信等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失败导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深刻反思注册会计师对舞弊的责任。
2002年10月,AICPA颁布了第99号审计准则(以下简称SAS 99)《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取代了1997年颁布的第82号审计准则(SAS 88),要求注册会计师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近乎怀疑一切的职业审慎,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尽可能发现和揭露舞弊行为。
为了帮助注册会计师更有效地发现财务报表舞弊,SAS 99从动机/压力(incentive/pressure)、机会(opportunity)、合理化借口(rationalization)等三个角度,提出了识别财务报表舞弊的42个风险因素(risk factors或预警信号。
压力要素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
刺激个人为其自身利益而进行企业舞弊的压力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经济压力,恶癖的压力,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和其他压力。
机会要素是指可进行企业舞弊而又能掩盖起来不被发现或能逃避惩罚的时机,主要有六种情况:缺乏发现企业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无法判断工作的质量,缺乏惩罚措施,信息不对称,能力不足和审计制度不健全。
在面临压力、获得机会后,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还有最后一个要素——借口,即企业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理由,使企业舞弊行为与其本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相吻合,无论这一解释本身是否真正合理。
企业舞弊者常用的理由有:这是公司欠我的,我只是暂时借用这笔资金、肯定会归还的,我的目的是善意的,用途是正当的,等等。
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缺少任何_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行为。
、帕玛拉特事件、帕马拉特是典型的意大利家族式企业集团,在全球30个国家开展业务,共拥有3.6万余名雇员,年收入超过75亿欧元,并一度被视为意大利北部成功企业的代表。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舞弊审计经典案例利润,计算出天津广厦需要多大的产量、多少的销售量以及购多少原材料等数据。
1999年的财务造假从购入原材料开始。
董博虚构了北京瑞杰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市京通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市东风实用技术研究所等单位,让这几家单位作为天津广厦的原材料提供方,虚假购入萃取产品原材料蛋黄粉、姜、桂皮、产品包装桶等物,并到黑市上购买了发票、汇款单、银行进账单等票据,从而伪造了这几家单位的销售发票和天津广厦发往这几家单位的银行汇款单。
有了原材料的购入,也便有了产品的售出,董博伪造了总价值5610万马克的货物出口报关单四份、德国捷高公司北京办事处支付的金额5400万元出口产品货物银行进账单三份。
为完善造假过程,董博又指使时任天津广厦萃取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阎金岱伪造萃取产品生产记录,于是,阎金岱便指使天津广厦职工伪造了萃取产品虚假原料入库单、班组生产记录、产品出库单等。
最后,董博虚构天津广厦萃取产品出口收入23898.60万元。
后该虚假的年度财务报表经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并入银广厦公司年报。
当年,银广厦公司向社会发布的虚假净利润高达12778.66万元。
银广厦虚构了巨额的出口销售,主要客户是德国诚信公司,而德国诚信公司的货款进账单都是伪造的。
次年,财务造假行动继续进行,只是此次已不再需要虚构原材料供货方。
据董博称,依旧是接受丁功民的指示,伪造了虚假出口销售合同、银行汇款单、销售发票、出口报关单、及德国诚信贸易公司支付的货款进账单,同时同样指使天津广厦职工伪造了虚假财务凭据。
结果,2000年天津广厦共虚造萃取产品出口收入72400万元,虚假年度财务报表由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徐林文签署无保留意见后,向社会发布虚假净利润41764.6431万元。
2001年年初,为进一步完善造假程序,董博虚报销售收入,从天津市北辰区国税局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500份。
除向正常销售单位开具外,董博指使天津广厦公司职员傅树通以天津广厦公司名义向天津禾源公司(系天津广厦公司萃取产品总经销)虚开290增值税专用发票份,价税合计22145.6594万元,涉及税款3764.7619万元,后以销售货款没有全部回笼为由,仅向北辰区国税局缴纳“税款”500万元。
从帕玛拉特舞弊案反思我国公司治理摘要: 本文首先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帕玛拉特公司舞弊事件及其根源进行了分析,然后和安然事件进行对比,指出两者公司治理结构所存在的巨大漏洞。
帕玛拉特破产事件的发生,给予中国的企业很多警示。
我国公司应该从这些舞弊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深化改革,加快公司治理的制度和机制建设。
关键词: 舞弊三角理论公司治理一股独大企业治理当美国安然事件的余波尚未平息之时,2003年12月被称为欧洲版安然事件的意大利帕玛拉特事件又被曝光。
据报道,帕玛拉特公司做假账已达15年,通过变更资金性质,将债务记为投资;通过伪造银行存款凭证,虚增企业资产与利润,隐瞒经营亏损等,制造假账高达85亿欧元。
帕玛拉特公司一贯通过举债维持一定水平的流动资金,实际债务已高达100亿欧元,最终严重资不抵债。
帕玛拉特假账事件历经15年时间没被揭露,造成重大亏空,实质上说明公司的内外监控体系已完全失效,公司治理出现严重问题。
这一事件再一次引起全球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关注。
根据舞弊三角理论,企业舞弊产生的原因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组成的,如果说帕玛拉特在90年代大规模的扩张使其管理层患上了资金饥渴症是发生舞弊的压力因素,那么帕玛拉特极其糟糕的治理状况则给舞弊造就了机会。
帕玛拉特的公司治理在董事会、外部监管机构的规制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首先,公司管理层内部治理不严。
帕玛拉特是家族绝对控股并亲自掌管的企业。
家族集团在企业中占有绝对数额的股份,这使内部治理无法发挥制衡作用。
而意大利股票市场规模小、不活跃,又没有强有力的机构投资者向董事会派驻董事以制约大股东,再加上意大利证券监管机构监管不力,所以股票市场上非控股股东力量无法对控股股东形成有效制约。
公司创始人坦齐既是家族企业的首领,也是上市公司的首领,在担任总裁40年中,个人权威极高,独断专行,不受制约,并能影响和控制其它高管人员;董事会人员中存在大量亲戚关系,责权利失衡,使一家公众性的上市公司完全被家族控制,为营私舞弊掏空上市公司——向家族公司转移资产、操纵财务报表大开方便之门;公司监事会监督失效,监事会成员没有真正履行监督职责。
66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4年10月号 舞弊三角理论的基本原理关于企业舞弊行为的成因,理论界提出了企业舞弊形成的三角理论、GONE理论和企业舞弊风险因子说等许多著名的理论。
其中的三角理论是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的创始人、曾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的Albrecht教授提出的。
他认为企业舞弊产生的原因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组成的,这三者也是美国最新的反舞弊准则(SAS No.99)提醒注册会计师应该关注的舞弊产生的主要条件。
其中,压力要素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
刺激个人为其自身利益而进行企业舞弊的压力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经济压力,恶癖的压力,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和其他压力。
机会要素是指可进行企业舞弊而又能掩盖起来不被发现或能逃避惩罚的时机,主要有六种情况:缺乏发现企业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无法判断工作的质量,缺乏惩罚措施,信息不对称,能力不足和审计制度不健全。
在面临压力、获得机会后,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还有最后一个要素——借口,即企业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理由,使企业舞弊行为与其本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相吻合,无论这一解释本身是否真正合理。
企业舞弊者常用的理由有:这是公司欠我的,我只是暂时借用这笔资金、肯定会归还的,我的目的是善意的,用途是正当的,等等。
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缺少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行为。
帕玛拉特公司的舞弊三要素(一)压力因素在帕玛拉特案件中,帕玛拉特管理层面临着怎样的压力呢?这要从帕玛拉特公司的历史谈起。
20世纪60年代初,坦齐(Tanzi)创建帕玛拉特公司。
80年代,公司首先进行食品行业内的产品多元化。
90年代中期,公司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扩张。
这种跨地区的扩张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在公司进行产品多元化后,坦齐又开始走上行业多元化的道路,整个坦齐家族集团不仅拥有帕尔玛足球俱乐部,还经营旅游、建筑公司等。
由于跨行业经营的困难等原因,其中一些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和投资不利产生了巨额亏损,维持其经营也需巨额资金。
再者,90年代意大利开始了大规模的私有化,为了鼓励私人购买,公有企业出售价格是相对较低的,这对于那些企图扩张的企业来说,能够筹集到资金购买这些国有企业就相当于吃到了便宜的“馅饼”。
跨地区扩张所需大量资金支持、跨行业扩张产生亏损的弥补和廉价收购国企的现金需要,都使帕玛拉特的管理层患上了资金饥渴症。
1990年,帕玛拉特在米兰股票交易所上市,从公众手里筹得资金后,管理层就迫不及待用舞弊三角理论透析帕玛拉特事件■ 邓华明他山之石OO V E R S E A S E X P E R I E N C E67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4年10月号他山之石OO V E R S E A S E X P E R I E N C E的将公众公司(即帕玛拉特)的资金转移至其家族企业,将公众公司掏空。
由于资本市场是坦齐资金来源最便捷也是最为重要的方式,所以公司管理层不惜粉饰报表,以造就“表面的繁荣”来蒙蔽投资者。
这就是帕玛拉特管理层舞弊的动机,也即企业舞弊的压力因素。
(二)机会因素管理层具备了舞弊的动机,又是什么给他们舞弊造就了机会呢?首先,家族型上市公司使内部治理无法发挥制衡作用。
帕玛拉特属于家族型公众公司,家族集团在企业中占有绝对数额的股份。
而意大利股票市场规模小、不活跃,又没有强有力的机构投资者向董事会派驻董事以制约大股东,再加上意大利证券监管机构Consob监管不力,所以股票市场上非控股股东力量无法对控股股东形成有效制约。
坦齐既是家族企业的首领,也是上市公司的首领,董事会为大股东所控制,为其掏空上市公司——向家族公司转移资产、操纵财务报表大开方便之门。
其次,各种外部治理机制失效。
(1)在欧洲大陆国家,公司治理主要以银行为主。
在这种模式下,公司控制权市场不发达,很少发生故意购并行为。
(2)家族企业的高层一般都是家庭成员,因而另一种外部治理机制——经理市场在家族企业中无法发挥作用。
(3)意大利属德日公司治理模式,允许作为上市公司债权人的银行持有公司股份,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的行为。
但那些贷款给帕玛拉特的银行没有积极地发挥作用制约公司的行为,因为很多贷款是关系贷款。
(4)除向银行贷款,帕玛拉特还发行了巨额的债券,为帕玛拉特发行债券的都是国际上有名的投资银行,其中包括花旗银行、JP摩根等,他们都是利用自己的影响为赚取手续费而惟利是图,并没有对帕玛拉特形成有效的监督。
有国际性投资银行支持,又有资产负债表上大量的现金做保证,投资者自然对帕玛拉特债券青睐有加。
对于帕玛拉特管理层的舞弊行为,银行难辞其咎。
再次,注册会计师在帕玛拉特事件中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审计帕玛拉特在开曼群岛的子公司——Bonlat财务报表的均富会计师事务所在案发后声称,他们也是“受害者”,因为公司提供了虚假的审计资料给他们。
但对于如此大额(近40亿欧元)的现金资产,注册会计师为何凭一张传真文件就相信了它的存在呢?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谨慎到哪里去了呢?公司的财务状况他们最清楚,公司那么多现金怎么不用来偿还债务,为什么放在加勒比海不知名的小岛上,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怀疑到哪里去了呢?此案中他们却以自己是“受害者”而推卸责任,“默许”了舞弊的发生。
(三)借口因素舞弊的动机和机会有了,公司管理层又找什么借口,使自己能够心安理得呢?公司创始人坦齐承认,他曾向家族公司转移过5亿欧元的资产,并希望用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偿还给投资者。
言下之意,他虽然挪用了资产,但只要还了就行。
对于财务欺诈,坦齐说他只知道大略数字,至于如何操作的全是CFO的责任。
公司CFO唐纳也是舞弊的参与者之一,而他说伪造银行文件以虚增资产、制造复杂财务结构隐瞒以负债等财务欺诈都是坦齐授意的,他只是执行而已。
总之,管理层采取自欺欺人的说法,使自身行为合理化。
几点启示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很快,很多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其中一些已经在深沪以及香港股市上市,还有很多民企正在争取上市资格。
所以,研究帕玛拉特事件对于防范民营企业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不无裨益。
根据Albrecht教授提出的舞弊三角理论,舞弊要发生,三要素缺一不可。
只要有效控制其中的任意一环,就有可能防范舞弊于未然。
首先,从压力因素出发,经营失败是舞弊行为发生的根源。
“安然”类公司的轨迹大致是这样;公司创立初期专注于某个行业,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于是开始大规模的扩张和多元化。
但是扩张和多元化需要相应的管理人才和资金,多数公司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就出现了无法弥补的亏损。
其中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要满足舆论及媒体的“预期”,管理层不得已开始进行财务欺诈。
因此,要防范舞弊,必须防止经营失败。
民营企业在进行扩张和多元化的时候必须慎重:只有具备相应的管理人才和资金才有成功的可能;且多元化的目的在于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盲目地投资高获利的行业只会降低公司的竞争实力。
其次,借口也是舞弊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管理层自我合理化的基础是:公司是自己的,可以为所欲为。
在民营企业没有上市的时候,这种想法无可厚非。
但是民营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债券后,私人公司就成为公众公司,公司就不再只是企业主个人所有,而是由企业主和其他外部投资者共同拥有。
这时公司决策就必须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而不能只为企业主个人利益。
一般家族集团公司都并非整体上市,其中一个或几个公司向公众发行股票,成为公众公司,家族的其他部分仍为未上市的私人公司。
如帕玛拉特的CEO坦齐挪用上市公司的钱到未上市的家族企业就是违反公众公司利益、违反非控股股东利益的。
如果帕玛拉特没有向公众筹资,坦他山之石O O V E R S E A S E X P E R I E N C E齐这样做就无可厚非。
要防范舞弊就必须使这些民营企业的企业主转变观念,树立公众公司的意识。
再次,对于帕玛拉特这样的高层管理者舞弊的案件,机会要素是必须着力控制的。
企业出现亏损屡见不鲜,但是鲜有企业能够将亏损隐藏如此之久不被发现,并且还被作为“楷模”。
这说明,是外界因素为企业提供了机会。
我国目前也有很多上市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是家族集团的一部分。
如何才能保证上市公司董事会不被大股东(家族集团)控制,做出违背中小股东利益的决策?对于这个问题,理论界提出了很多观点。
如吴敬琏提出了让民营企业整体上市的观点,即不是家族的一部分而是整个家族企业集团整体上市,这样民营企业主也就是大股东的利益就和其他股东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致,以防止大股东违背小股东的利益。
还有学者提出,在上市公司推行“董事问责制”、“刺穿公司面纱”等解决大股东控制上市公司的方案。
同时,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促使注册会计师发挥监督作用。
美国SAS No.99进一步强调了“职业怀疑精神”,要求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的时候首先假设不同层次上管理层舞弊的可能性,包括共谋、违反内部控制的规定等,并要求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保持这种精神状态。
SAS No.99的发布,增强了注册会计师揭露舞弊的责任,使注册会计师不能再以被审计单位提供虚假审计证据为借口推卸责任。
因为注册会计师应该本着职业怀疑精神,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更为有力地揭示舞弊行为。
该准则很值得我国借鉴。
最后,还应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
对于信息不对称较为严重的家族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尤为重要。
证监会已制定了一系列的信息披露规则以保证披露的透明度,并在不断修订。
但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些规则,使这些规则成为前后一致的完整体系,使上市公司重视信息披露的实质而不是形式,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会计系)9月29日,北京注协和澳洲会计师公会北京代表处在京以“风险审计在中国”为题举办注册会计师专业论坛。
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应邀做了《以审计风险准则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的主题演讲并回答了与会代表的提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谢荣教授、普华永道会计公司合伙人廖仲敏、德勤华永会计公司审计合伙人梁燕辉分别就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发展、风险导向审计在会计师事务所中的实际运用以及事务所的专业风险管理等专题做了演讲。
论坛由北注协副会长陈建明、北注协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张连起主持,北注协会长罗青和澳洲会计师公会北京代表处代表章海贤分别致词。
北京地区会计师事务所的代表及其他方面人士100多人出席了此次论坛。
(马晓民) 北京注协举办“风险审计在中国”专业论坛9月8日,财政部冯淑萍部长助理应邀出席了香港会计师公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迈向成功新里程庆祝仪式。
董新钢副秘书长等代表中注协出席仪式。
这次仪式是香港会计师公会为庆祝其英文名称变更以及《2004年专业会计师(修订)条例》生效而举办的。
据了解,香港立法会今年7月通过的《2004年专业会计师(修订)条例》于9月8日起正式生效。
根据该条例,香港会计师公会的英文名称由原来的“Hong Kong Societyof Accountants”变更为“Hong Kong Institute of CertifiedPublic Accountants”,公会会员及执业会员将分别采用“会计师”(CPA)及“执业会计师”[CPA(Practising)],公会会标也做了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