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各种静脉穿刺技术方法和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4.73 MB
- 文档页数:38
不同情况患者的静脉穿刺手法技巧静脉穿刺的顺利成功,直接关系到能否及时准确地完成治疗任务和减少病人痛苦。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现将不同年龄、不同症状等情况下的静脉穿刺经验方法介绍如下:1 小儿静脉穿刺傅军[1]报道的手捏输液器下段法,如头皮针在血管内,可见明显回血,反之,无回血。
避免了头皮针进了血管无回血,回退针时有回血的现象。
小儿静脉较细,浅表易见,不易滑动,易于固定,特别是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其中较大的头皮静脉有额静脉、颞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等,因此在穿刺时应做到:(1)要沉着、冷静。
对所选择的血管充满信心,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盲目下针。
(2)选择适宜的头皮针,挑选血管,看清静脉的粗细、深浅度、走行方向,用手感摸清静脉的充盈度,选好穿刺部位。
(3)采用两度进针法,防止注射过程中针头穿透血管。
即刺入静脉见回血后,推药少许,使静脉充盈,再度进针至适宜深度,其进针角度为15--20°。
2 老年人静脉穿刺刘月春[2]在穿刺时,用持针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将输液管屈折,当针头斜面进入皮内时松开无名指和小指,此时管内形成负压,继续穿刺,当针头入血管即可迅速见回血,使穿刺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老年人血管逐渐硬化,弹性减弱,脆性大,甚至硬化,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少,活动度大,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难度。
(1)必须有计划的选择静脉,避免反复穿刺。
宜选择静脉分叉处,扎好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从静脉分叉处稍下方进针,使其在分叉处刺入静脉,因此处血管固定。
(2)活动度大的血管(滑动静脉),在穿刺时,左手拇指、食指固定静脉上下端,进针角度可再稍大,快而稳的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放平针体,再进针少许。
3 中青年静脉穿刺一般情况下,中青年的静脉比较充盈,显而易见,较固定,不易滑动,但存在皮下组织丰富,血管包埋深部的特殊情况。
3.1 根据解剖位置,选择特定血管。
如:肘关节处的正中静脉、贵要静脉、腕关节处的头静脉或下肢踝关节处的踝静脉等。
静脉穿刺是常见的医疗操作,以下是进行静脉穿刺的方法和技巧:
穿刺部位的选择:在选择穿刺部位时,应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易于固定的静脉。
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尽量选择深静脉进行穿刺。
止血带的绑扎:在选择好穿刺部位后,应绑扎止血带,以收缩血管并阻断血流。
绑扎时松紧要适宜,过松则无法起到阻断血流的作用,过紧则可能导致皮肤淤血或静脉压过高。
消毒皮肤:在绑扎好止血带后,应使用碘伏或酒精对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
消毒范围应足够大,以防止细菌感染。
进针角度与力度:在静脉穿刺时,应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和力度。
一般而言,进针角度以20-30度为宜,力度要适中,避免过深或过浅,以免穿破血管或导致疼痛。
观察回血:在进针后,应观察回血情况。
如果回血顺畅,说明针头已经进入血管,可以继续进针;如果回血不顺畅或没有回血,则可能需要调整针头的位置或角度。
固定针头:在穿刺成功后,应固定好针头,以防止针头滑脱或刺破血管。
可以使用无菌敷料或胶带进行固定。
注意事项: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应注意避免在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行穿刺。
同时,应尽量选择最短的、最直的路径进行穿刺,以减少感染和血栓的风险。
以上是进行静脉穿刺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小讲课记录学习日期主讲人记录人题目掌握10种静脉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1、扎两根止血带法: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
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
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
2、易见回血法: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易见回血的方法,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成功率均高。
认为这两种方法,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
3、局部血管扩张法:(1)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经临床观察和仪器检测证实,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
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8~12次,2~5min后,局部浅静脉扩张充盈显露,均未发生不良影响及后果,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
用2%山莨菪碱,擦拭局部皮肤4下,对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血管细,看不清,穿刺有困难患者,亦无不良反应产生。
浅谈静脉输液操作及静脉穿刺技术【关键词】静脉输液;操作;技术静脉输液是衡量护理技术操作的一项重要依据,它直接阻碍病人医治的中意度,是危重病人的“生命线”!作为一名护士必需熟练把握这项技术,这是最大体的。
下面就谈谈静脉输液中的注意事项及一些技术,仅供参考。
1 输液瓶的检查无菌输液瓶的检查:硬包装即玻璃瓶装的无菌液体检查是: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
拧,确实是看瓶盖是不是有松动;摇和倒转,看是不是有絮状、沉淀物;照,是检查液体是不是浑浊、变色、透明。
那么软包装即塑料瓶装的无菌液体检查是: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
挤,确实是检查瓶体是不是完整、有破裂、渗漏现象;其他的检查同玻璃瓶装[1]。
2 药物的配制正确抽取药物多数用7~12号针头,针头应置于安瓿的中部抽取药物,切勿用注射器的乳头直接抽取,以防吸入微粒。
幸免药物泡沫的产生如像复方丹参、参麦、红花、银杏叶等易产生泡沫的药物,抽取时,针头的斜面应全面浸入药液中,而且一直维持斜面向下,加药前排尽针内空气,左手将输液瓶倾斜、固定,倾斜度以能全数浸过针头斜面为宜,使药液直接进入瓶内液体,可不能产生泡沫,从而保证药物的足量供给。
另外,配制或抽取像丙种球蛋白、干扰素等如此的易产生泡沫不易吸尽的药物时,可先注入少量的空气,再将针头斜面向下抽吸,就能够够完全抽尽且没有泡沫。
加药时避免针头阻塞的方法配制像青霉素、奥美拉唑、头孢类等小玻璃瓶的药物时,针头常被阻塞。
咱们可将针头斜面的反面以60°~80°接触瓶塞,以针头为支点用微力顺瓶塞凹进迅速穿过,如此避免阻塞的成功率可达98%左右,既提高了配药速度,又减少了瓶塞微粒污染。
3 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1)成功的穿刺,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笔者以为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和自信心理,经常使用“我若是打不上,他人都打不上”这句话鼓舞自己,事实证明很有成效。
(2)穿刺部位的选择。
关于一般静脉,一针见血并非难,但关于特殊的患者和静脉,咱们就要把握必然的技术,比如象烦躁好动、不合作的、尿频、腹泻等患者,穿刺部位的选择与固定相当重要。
静脉穿刺的技巧与方法
1、特殊静脉穿刺技巧
若患者静脉较细,见回血后立即停止进针,送针时动作要轻柔,以免血管被刺穿;若患者末梢循环差,可以先在穿刺部位用温毛巾热敷,待静脉充盈后再行穿刺;针对低静脉压的患者,穿刺后有时不一定见回血,可用注射器回抽,或在输液管下端或近心端血管进行挤压,见回血说明针头处于血管内,避免反复穿刺导致血管损伤;针对水肿患者,可根据静脉走行方向用手指朝四周按压穿刺点,此时皮下静脉可显现出来。
2、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技巧
主要是针对消瘦型老年患者,穿刺时需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血管;让患者握半拳,右手持穿刺针在血管上方与皮肤呈10°角处迅速进针,穿过皮肤和血管肌层后立即调整为20°角,沿静脉方向行走,见回血后平行送入0.5cm,固定针柄后放松止血带。
3、间接穿刺进针法技巧
一般情况下,穿刺进针时针头需与皮肤呈20~30°斜倾角,见回血后改为与血管平行进针,达到进入血管的预计深度。
若患者因出血、脱水、高热等原因而导致血管充盈度欠佳时,采取直接穿刺法进针则会导致针头对血管腔造成压迫而刺破血管壁,引起穿刺失败。
针对这类患者,宜采取间接穿刺进针法,即穿刺时先刺入皮肤,再沿着血管侧面刺入静脉管腔。
4、寒冷季节静脉穿刺技巧
秋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寒冷刺激会导致患者外周浅表静脉收缩。
如果患者刚
从室外回来,此时不能急于进行静脉穿刺,让患者在室温下待一会儿,必要时可让患者将双手在温水中浸泡5min,或使用暖水袋暖手,确保患者穿刺静脉扩张后再行穿刺。
浅谈手背静脉穿刺技巧以提高穿刺成功率作者:王月萍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静脉穿刺是静脉输液流程中很重要的环节,关系着能否尽快把治疗的药物通过穿刺技术输入到病人体内,尽早尽快的解除病人痛苦,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所以静脉穿刺的成功在输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手背静脉;穿刺技巧;成功率【中图分类号】R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51—01在临床护理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抢救病人最直接最快速的治疗方法之一,这就需要我们的护士必须要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并要求一针见血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否则就会耽误治疗,增加病人痛苦,特别是在抢救生命垂危病人时更显得尤为重要。
静脉穿刺通常选择手背静脉,下面把自己工作中总结的几种常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1 列举四种手背情况,原因分析1.1 肥胖手背,血管的颜色及走向被脂肪覆盖看不清,很易导致穿刺失败。
手背肥胖,给穿刺前寻找可靠血管造成了很大难度。
1.2 手背背骨明显,皮下脂肪很薄,血管看不清,这种情况皮包骨头,想着血管应该还好,其实不然,这种血管很滑,血管不好找也不好固定,很易导致穿刺失败。
1.3 手背和前臂受伤,选择血管受限,可选择手指指背侧血管,由于易活动不好固定,也易导致穿刺失败。
1.4 老年病人手背血管明显,但血管弹性差,血管在皮下无脂肪保护很易滑动不固定,方法不得当,很易刺破血管,造成失败。
2 根据病人自身不同血管的情况原因,选择血管的方法2.1 肥胖手背在选血管时,一定先让病人把手伸开,很多病人习惯首先把手握拳,实际工作中经验总结,扎上止血带后再握拳血管充盈度要比提前握拳好的多。
2.2 背骨明显可嘱咐病人不握拳,扎上止血带后,操作者左手握住病人手心呈握手法使病人手背隆起,右手轻拍病人手背局部血管很快就暴露了,对穿刺成功率的提高很有帮助。
2.3 手背和前臂受伤,可选择手指指背侧血管,操作者可单拿着病人的选好的血管手指,由于在指头上,位置和地方受限制,必须要固定好血管避开关节处,否则很易失败即便是当时穿刺成功了,输液过程中稍加活动也很容易刺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
十种静脉穿刺技巧1.选择合适的静脉: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要,选择适合穿刺的静脉。
常见的选择包括手臂上的桡动脉、肱动脉和副动脉。
2.消毒:在穿刺之前,必须对针头和穿刺部位进行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适当的针头选择: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头。
通常采用常规的静脉穿刺针头,根据静脉的大小和血液的流量来选择针头的尺寸。
4.定位准确:在确定穿刺部位后,用一只手指压迫静脉,以定位和固定静脉,以便更容易进入静脉。
5.正确的穿刺角度:根据肌肉和组织的厚度,选择正确的穿刺角度。
通常情况下,穿刺角度为30-45度。
6.适当的穿刺深度:根据静脉的深度,选择适当的穿刺深度。
通常情况下,静脉的深度在0.5-2.5厘米之间。
7.使用轻柔的手法:穿刺时要使用轻柔的手法,以减少疼痛和创伤。
同时,应保持稳定的手部动作,以避免在穿刺过程中针头弯曲或脱离静脉。
8.适当的穿刺速度:穿刺速度应适中,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
太快会造成血液外溢,太慢则会加重病人的疼痛感。
9.观察针头进入静脉的迹象:在穿刺过程中,应观察针头是否顺利地进入静脉,是否能见到闪光的血液。
如果进入顺利,可以继续穿刺;如果有困难或遇到阻力,应停下来,并调整穿刺角度或深度。
10.固定针头并保持通畅:成功穿刺后,应固定针头,以防止其意外脱落。
并且要保持静脉通畅,避免将血管压迫或弯曲,以确保血液的顺利流动。
总结起来,静脉穿刺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医疗技术。
医护人员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消毒、选择合适的针头、准确的定位和穿刺角度,同时要注意轻柔的手法、适当的穿刺速度、观察进入静脉的迹象,以及固定针头并保持通畅。
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并加以实践和经验积累,才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患者的舒适度。
静脉穿刺的技巧
1.确定穿刺位置
确定穿刺位置,在肘部横纹上方6cm处扎一条止血带,病人握紧拳头,手肘有较大的弹力和拉力,即为血管充盈,是穿刺点。
2.消毒
将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无菌棉签沾取碘伏,然后螺旋状消毒,使针头直径超过5cm。
3.穿刺
一只大拇指握住穿刺点下方的皮肤,另一只拇指和食指握着采血针,针尖向上,与皮肤呈20-30°的角度,迅速地刺入皮肤,待血液恢复后,将针头沿着静脉的方向移动,然后将采血针固定在抽血完成后,松开止血带,让病人松开手,取出采血针,然后用无菌的干棉签在穿刺位置按3-5分钟。
4.术后
穿刺完毕后洗手,处理医疗废物,及时送检抽血,并作好相应的记录。
如果在进行静脉穿刺后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进行治疗。
浅谈静脉穿刺操作技术改进与技巧现实生活中,人们生病就要到医院就医诊治。
而患者住院治疗的主要手段离不开静脉注射,将药物注入患者体内,发挥其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就静脉穿刺而言,让人望而生畏,因其给患者带来疾病以外附加的痛苦。
且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每日重复进行。
要减轻静脉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临床护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不但要热心、耐心、细心地做好患者生活,心理的护理工作,而且更要掌握熟练、过硬的技术操作本领和技巧。
如何能使患者减轻痛苦,本人将临床工作二十年摸索出的静脉穿刺技术改进及技巧介绍给工作在护理战线的同仁,让更多的患者感受到无痛的静脉穿刺,对静脉注射不再畏惧,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感,增进情感,有益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
1 护士的素质1.1 人们称护士为白衣天使,是健康美丽的使者,首先应注重外表修饰。
衣着整洁,仪表端庄、言谈举止大方,不要画浓妆,让人感觉亲切舒适、不厌烦。
1.2 护理人员面对静脉穿刺胆怯的患者时,首先要给患者亲切和蔼的外表感觉,切忌表情冷莫、语言生硬。
动作稳键而熟练,尽量减少多余的动作,表现出良好的心态,让患者产生信任感。
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要耐心地解释,不要讲过多的患者听不懂的医学术语。
语调平和,让患者感觉与亲人交谈一样,消除紧张情绪,有利于静脉穿刺的进行。
2 穿刺静脉的选择与步骤2.1 首先将装好药液的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输液管排尽空气。
选择静脉时,应避开瘢痕、静脉结节及关节部位。
如需长期静脉注射治疗的患者,应先从远端静脉开始使用,尽量保护好可用的静脉血管。
2.2 选好血管后、距穿刺部位6厘米处扎止血带。
如果患者血管不充盈,可先让患者把手下垂或热敷,使局部血管充盈,然后扎止血带。
2.3 嘱患者手部自然屈曲,不要握拳,这样手背的静脉血管充分显现在皮下较清晰,常规消毒皮肤,护士左手握住患者掌指关节处,稍向末端拉紧皮肤,此时血管较固定,然后,右手食指与拇指捏住针柄的前后缘准备进行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