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科学 观 察 一 棵 植 物
- 格式:ppt
- 大小:16.70 MB
- 文档页数:25
学校:XXX小学班级:一年级姓名: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观察对象:一棵向日葵观察地点:学校植物园观察时间:上午10点观察内容:1.叶子形状:向日葵的叶子呈长椭圆形,有纤细的叶柄。
2.叶子颜色:叶子的颜色是深绿色,有些叶子上还有一些黄色的斑点。
3.花朵形状:向日葵的花朵是大而圆的,花瓣呈鲜黄色。
4.花朵中心:花朵的中心有很多小花蕊,黄色的花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5.根部形状:我挖开土壤,看到向日葵的根是粗短的,向外延伸很多细根。
6.茎干:向日葵的茎干很高,直立向上。
触摸起来很粗糙。
7.根和茎的连结:根和茎是通过土壤紧密连接在一起的。
8.呼吸孔:向日葵的叶子上有许多小小的气孔,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9.叶片排列:向日葵的叶片排列成对,对称地生在茎上。
10.种子形状:向日葵成熟后,会有很多籽粒,我摸了摸,它们感觉坚硬而滑溜。
11.生长习性:向日葵喜欢生长在充满阳光的地方,向太阳的方向生长。
12.养分需求:向日葵需要充足的水和土壤中的养分才能生长得好。
13.生长速度:向日葵是很快长大的植物,只用了一段时间就长高了一截。
14.使用价值:向日葵的种子可以榨油,也可以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观察心得:通过对向日葵的观察,我了解到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我知道了植物有根、茎、叶和花等部分,并且它们都有自己的功能。
根可以吸收水分和养分,茎可以让植物直立并向上生长,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花则是植物繁殖的部分。
我还发现向日葵对光的需求很高,喜欢向阳生长。
通过这次观察,我对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然界的美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下次我还想观察其他的植物,比如玫瑰花、松树等,希望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习性。
我要更加珍惜身边的植物,为它们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的大自然。
观察结束。
观察植物的日记一年级一般来说,观察动植物的颜色、形态、习性,因为是为了写作,建议也需要观察体会动植物某种特性暗含的某些品质、风格、气质等象征性意蕴。
便于将动植物特点和人联系起来,以小见大。
说到这里,同学们知道怎么写观察植物的日记一年级吗?小编整理了相关范文,接下来欢迎查阅:观察植物的日记一年级观察植物的日记一年级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表达了诗仙李白对枫叶的喜爱。
于是我也对枫叶感兴趣了,想观察枫叶一次。
恰好外婆家院子里有一棵小小的枫树。
星期六,我去外婆家,发现那棵小枫树抽出来的是红芽,而不是那些嫩黄的、淡绿的芽儿,我觉得好奇怪,别的叶子是绿的,为什么枫叶的叶子是红的。
回到家之后,我查了资料。
原来树叶中所含的叶绿体、叶绿素在去年冬天被分解后,储藏到茎部或根部。
到了今年春天,叶子抽出来的时候,叶绿素减少了,其他颜色花青素就显露出来了,所以抽出来的叶子是红色的,它长得像一只只小手,漂亮极了。
听妈妈说,叶子长到夏天就会变成绿色的,而到了秋天,它的叶子又会变成黄色,到了深秋,它的叶子就会变得很红了。
我终于明白诗仙李白为什么会喜欢它了,因为我也爱上了它们。
观察植物的日记一年级2老师让我们种植物记录它的生长变化,我抓了抓头发不知道要种什么?最后想了想准备种最有变化的红豆。
我拿了五颗红豆又用杯子接了点水,把红豆放了进去,把它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想要第二天看看它的变化。
我看见有一棵红豆发芽了!我可高兴了急忙把红豆种在土里,我挖了一个深一厘米的洞把红豆放了进去,又浇了些水保持土的湿润。
一天后红豆没长出来,但是旁边长出来了一株草好像是三叶草,我赶忙拔了,怕影响红豆的生长。
三天后,红豆长出来了两片小叶子,我拿尺子量了一下它的长度有五厘米呢!第九天,红豆有十二厘米了,长出了四片叶子,茎的底下成红色有点歪了,于是我拿个木罐给红豆支撑它!种红豆让我知道了人要爱惜自己得到的!观察植物的日记一年级3今天妈妈去花市买了三盆花。
一年级上册科学观察一棵植物教案课题:观察一棵植物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观察一棵植物并记录其外部特征。
2.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植物的不同部分。
3.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特征。
2.学生能够描述植物的不同部分。
3.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植物的不同部分。
2.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1.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引起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小组或个人用的植物观察本,用于记录学生的观察结果。
3.定义植物不同部分的图片或模型。
教学过程:STEP 1:以图片或视频介绍植物(10分钟)1.使用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引起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鼓励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中植物的外部特征。
STEP 2:观察一棵植物并记录其外部特征(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或个人,给每个小组或个人发放一本植物观察本。
2.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花坛或校园内的绿化带,观察一棵植物并记录其外部特征。
3.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仔细观察植物的根、茎、叶和花。
4.学生需要在观察本中画出植物的简单图像,并标出不同部分的名称,如根、茎、叶和花。
STEP 3:小组活动-描述植物的不同部分(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植物或不同的植物部分。
2.要求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并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描述植物或植物的不同部分。
3.鼓励学生使用形容词来描述植物的不同特征。
STEP 4:整体讨论-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20分钟)1.整合学生观察本和小组讨论的成果,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开花和结果。
3.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所需的生长条件,如阳光、水和土壤。
STEP 5:总结与展示(10分钟)1.邀请几个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对植物的描述。
2.回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3.引导学生对植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植物的意义进行思考与讨论。
科学《观察一棵植物》教学反思(一)我在教学《观察一棵植物》这课时,经课前准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针对校园内几棵大树设计了一个观察活动的体验学习过程。
学生站在大树前,我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会说大树好高啊,有的说我看到大树有根啊,有的说我闻到了香味……观察使学生获得了联想又产生了疑问,其实正是疑问使学生获得了知识。
接着在观察其他植物的时候,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观察,刚开始学生只是告诉我看到绿色的叶子,然后我就根据学生的回答对他们进行了引导,你用什么看到的,学生就立刻体会到要用五官来观察。
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探究自己发现并提出的疑问。
教师从中点拨、引导并要和学生一起学习、探讨,做到重过程,轻结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做到传授知识于快乐的操作中。
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兴趣作为科学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培养有科学素养的学生打下基础。
真真正正让学生参与活动,切切实实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得。
我想这正是"科学"所期待和关注的! 科学《观察一棵植物》教学反思(二)我首先对实验的材料进行了处理,将菊花水培在玻璃瓶中,让学生能顺利观察到植物的三个部分:根、茎、叶。
保证了后续的观察能够顺利进行。
这堂课我们主要是用记录的方式将眼前的事物来描述下来。
要记眼前的事物,就是要记眼前看到什么就画什么。
我通过自己的方式先来指导学生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画,因为我发现有些小朋友拿到纸之后是没有开始画的,而有些小朋友是已经开始画的。
那我就从其中一位小朋友入手,来告诉大家该用什么方式来记“眼前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哪怕那根茎是弯的,也从实记录。
指导到位,这也就告诉孩子们科学记录要真实。
同时每一部分的记录也是一步一步层层分明,,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画的方式学习课文中的科学词汇“根茎叶”。
一年级的小朋友对专业的科学词汇是感觉比较枯燥的,我通过一个顺口的儿歌让学生边活动边学习这些词汇。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察看一棵植物教课方案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认识植物的根本构造。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种感官察看一棵植物的外面形态特色。
2、试试用科学词汇描绘察看到的信息3、自己着手画一棵植物。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常有植物的外在特色研究兴趣,培育学生认真察看,认真记录的习惯。
教课要点:植物拥有根、茎、叶等构造。
教课难点: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课准备:记录单,学生活着手册教师准备:一株植物、课件教法学法:察看法课型课时:新讲课1课时教课过程:一、聚焦。
1、礼拜六,喜羊羊到一片树林里游乐。
这里的植物真多呀!〔板书:植物〕同学们,我们跟喜羊羊一同去看看吧!他看到了哪些植物你认识吗?2、这是一株什么植物呢?喜羊羊不认识,他可真焦急呀!你们能帮帮他吗?1〕它会不会开花?2〕叶子什么样子的?3〕生长在哪里?二、察看一株植物1、选定一株绿萝,请大家认真察看并谈谈看到的状况。
认识这株植物的构造:根、茎、叶2、察看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察看的更认真,喜羊羊决定走近这株植物,认真看看它的茎和叶。
走近了植物我们除了能够用眼睛察看,还能够用什么来察看?〔在沟通中板书:鼻子、手、同时重申要轻轻触摸〕2〕请大家认真察看茎和叶。
〔3〕沟通察看到的信息。
全班沟通并重申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三、画一株植物喜羊羊听了大家的察看沟通。
感觉我们班的小朋友很厉害,他想:如果把这株植物画下来,再去问村长,村长一定能认出这是什么植物。
怎么画呢?我们小赖看看科学记录单吧!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1〕请大家取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
〔2〕老师知道学生填写姓名、日期。
2、指导画一株植物〔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次序、方法。
边察看边画,按茎------叶-------根的次序。
3、沟通评论画的植物。
评一评,说一说哪位同学画的最好。
并请被选中的同学谈谈画时的领会。
四、小结村长听了大家的介绍,看了你们画的画,认出了这株植物。
小学科学一年级资料《观察一颗植物》教案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2.过程与方法:(1)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2)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3)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学乐师生”APP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我们在课下观察了树木,展示一下你的观察成果吧。
(学生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功能,将课前所照图片分享给全班同学。
)其实,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也有许许多多树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到校园里观察树木吧。
二、新授(一)观察树木的方法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学乐师生”APP拍摄……)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要求:在远处先观察整棵树的形状,并把它画下来。
观察P5上的“不同形状的树”,并要求学生把树的形状画在P5上的记录夹中。
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
小学一年级观察植物日记篇1今天我决定自己种一棵大蒜,观察一下大蒜的生长过程。
我先把一颗大蒜的皮剥了,再把大蒜放入瓶子里,最后倒入水,就可以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
第一天大蒜的底部长出了一条条接近五毫米的根须,大蒜的顶部也长出了一厘米的嫩芽。
第二天大蒜的根须已经长成一厘米了,芽也长成两厘米了。
第三天我惊喜地发现,根须已经长成三厘米了,白白的,就像老人的胡须一样,芽已经长得长长的,就像一名名士兵笔直的站着。
在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中,我发现大蒜的生长离不开水、空气和阳光。
植物的生长也是有时间的,通过这一点,我知道了爸爸妈妈养育我们是多么的辛苦,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成长,长大以后做一个在社会中有用的人。
每天我只给他换一次水,它就能长得很旺盛。
大蒜的生命力可真强啊!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颗大蒜伟大吗?小学一年级观察植物日记篇2今天,我去实验田里,观察我可爱的小番茄。
最近,小苗的颜色加深了,叶子也更多更密了。
小小的叶子上,透出几条暗暗的花纹。
叶子呈下宽上窄,周围有一圈大齿轮,看上去很锋利,摸上去却又软又滑,很舒服。
小苗成长的时间很长,我要细心等待呀!这几天小番茄长高了许多,茎上还长了许多小小的细细的毛,叶子也肥大了许多。
它的旁边又长出了一颗小番茄的嫩芽,它们成天依偎在一起,像一对好姐妹。
离他们不远处的另一株小苗上也结了一颗小番茄,它的身子有些倾斜,好像在向另一株上的番茄姐妹挥手问好。
我真替它们感到孤单。
希望马上有新的小番茄出现。
果子越来越多,它们青中带有透明,小巧玲珑,表面覆盖了细细的茸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好似一颗颗小太阳。
番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把绿枝都给压弯了。
怪不得我每天测量时,都短了几厘米呢!小番茄虽然又大又多,却怎么也不红。
我盼望着,盼望着它快快成熟.小学一年级观察植物日记篇3我家有许多植物,有散发幽香的兰花、郁郁葱葱的竹子、长势喜人的小叶紫檀等,然而我最喜欢的是菊花。
它开花的时候,空气中有一阵阵清香,闻后令人心旷神怡。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1-2《观察一棵植物》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一棵植物》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的学习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一棵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的器官、植物的生长过程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植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的了解。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但观察能力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细节,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观察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能够正确识别植物的器官,掌握观察植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植物的基本特征,观察植物的方法。
2.难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观察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3.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际操作,提高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植物标本、图片、视频等。
2.学具:观察日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具,引导学生关注植物,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展示植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器官,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观察活动,让学生选择一棵植物,用彩笔在观察日记本上记录植物的器官和生长环境。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正确回答。
5.拓展(10分钟)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意义。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植物,并记录下来。
8.板书(5分钟)绘制植物生长过程的简图,帮助学生理解。
小学一年级观察植物的作文(8篇)小学一年级观察植物的作文【篇1】周一,爸爸下班回来,给我买了一株小仙人掌。
仙人掌不高,由十几根长短不一的茎组成,像手指一样。
在每个“手指”的顶端,开着一朵鲜红的小花,错落有致、鲜艳夺目。
我非常喜欢那些小花,忍不住碰了它一下,感到很硬,还有点扎手,没有鲜花的那种娇嫩的质感?好像是假的。
有一次,在给花浇水时,我发现那些小花遇到水后,急速收缩,缩成一个圆溜溜的、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
过了一会儿,经阳光一照,它就又开始像剥洋葱似的?一层层地从外层向里慢慢地绽放。
过了几天,我又发现,花周围的仙人掌叶片上有和小花一样的红色,我心想,难道是这花掉色?我用手指轻轻地碰了碰花朵,手指竟被染成了红色。
我感到非常奇怪,这花到底是真是假?过了几天我又发现了新线索。
在仙人掌与小花之间有像针一样细的东西插入仙人掌,我轻轻地碰了碰花,看能不能把它摘下来,结果轻易地把它拔了下来。
连接仙人掌与花托的是一个约1厘米长的针型管状物。
这就更让我奇怪了。
我给一位专门研究花的叔叔打电话,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他说这是一种高科技产品,花就通过那根小管子来吸收营养,开放或闭合。
所以,你可以说这花是真的,也可以说它是假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小学一年级观察植物的作文【篇2】今天黄老师布置了一个观察作业:神奇豆子。
我和外婆一起精心挑选出不及格的豆子。
余下完美的绿豆显现出翠绿色,看上去像一颗颗小巧玲珑、光滑圆润的绿宝石。
绿豆成长的第二天,绿宝石们变成了半绿半米白色。
长得快的有了米白色的小尾巴,有的小豆豆脱下了翠绿的小棉袄,变成了白色的月亮石,长得慢的没有丁点变化,摸着有些凹凸感,有两颗米合起来那么大。
又过了一天,现在碗里有一群米白色的小蝌蚪。
豆瓣摸着很光滑,下面有一条米白色的长根,变得很大,约有1cm。
新的一天,可爱的绿豆吐出舌头,眼前的小芽成了黄绿相间的颜色,豆瓣上刚长出的小叶子嫩绿色,尖尖的,软软的,可爱极了。
又一天过去了,绿豆舌头越来越大,绿豆脚越来越长,结实。
一年级科学观察一棵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基本特征2. 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技巧3. 植物的生长环境4. 保护植物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1. 植物的基本特征2. 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技巧四、教学难点:1. 植物的生长环境2. 保护植物的重要性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实物植物3. 观察记录表4. 环境保护宣传材料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基本特征2. 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技巧3. 植物的生长环境4. 保护植物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1. 植物的基本特征2. 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技巧四、教学难点:1. 植物的生长环境2. 保护植物的重要性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实物植物3. 观察记录表4. 环境保护宣传材料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基本特征。
2. 讲解:讲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3. 示范:展示实物植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结构。
4. 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实物植物,记录观察到的特征。
5. 讨论:分组讨论观察到的植物特征,分享观察心得。
6. 总结:总结植物的基本特征,强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7. 拓展:分发环境保护宣传材料,引导学生关注植物保护。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观察记录表,描述所观察到的植物特征。
2. 绘制一幅植物生长的画,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表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植物特征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观察一棵植物科学教学设计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2、观察一棵植物黄埔区鱼珠小学:彭金琼※教学内容:教材第4、5、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2、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3、科学态度目标:(1)、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学生初步认识了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会生长、死亡,需要水和阳光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一棵植物,深化对植物外形特征的认识,认识根、茎、叶等营养器官,逐步建立起“植物是生物”的概念。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方式主要停留在“看”上,本课主要以观察、描述为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运用眼、手、鼻等多种感官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教师在课堂上作细致的指导。
※教学重点:认识植物的外部形态,知道一棵植物具有根、茎、叶等外部结构。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能用语言描述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图画的方式进行展示。
※教学准备:15盆植物盆栽,课件,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一棵植物,问:这是什么(生:这是一棵植物)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一棵植物。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教师提问:我们用什么来观察一棵植物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眼手鼻再次提问:眼睛用来怎样的(看)手用来怎样的(摸)鼻子呢(闻)用手随便摸吗4、安全教育: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去摸植物。
(板书:安全)板书:眼手鼻——安全【设计意图】: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入课题,主要是让学生快速知道学习的内容,知道观察的方式,同时进行安全教育。
《观察一棵植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使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植物,增强对植物基本特征的认知,掌握基本的植物学观察方法。
2. 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的细心和耐心,锻炼他们的记录、归纳和总结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观察一棵植物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定观察对象:学生需在校园或家中选择一棵植物作为观察对象,可以是常见的树木或花草,也可以是具有特色的植物。
2. 观察准备:学生需准备观察记录本、放大镜、尺子等工具,以便于详细记录植物的形态特征。
3. 全面观察:学生需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部位进行全面观察,记录各部分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4. 生长环境观察: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包括光照、水分、土壤等条件,并记录下来。
5. 定期记录:学生需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定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作业要求1. 观察过程中要细致入微,尽量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植物的特征。
2. 记录要详细,包括时间、天气、观察内容等,以便于后续分析和总结。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图画或简短的文字描述表达对植物的感受和理解。
4. 强调安全注意事项,避免在观察过程中损伤植物或发生意外。
5.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提交情况进行评价:1. 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是否详细、准确。
2. 评价学生的描述是否具有科学性和条理性。
3. 评价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在作业中的体现。
4. 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态度进行评价。
5. 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作业反馈教师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以下反馈:1.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肯定其努力和成果。
2. 对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和记录能力。
3. 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积极参与后续的科学课程学习。
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有趣的科学观察任务,要我们观察一棵植物,记录它的生长过程。
我非常开心,因为我很喜欢植物,而且对观察和记录也感兴趣。
我选择了一盆小绿植作为我的观察对象,它名叫仙人球。
仙人球是一种多肉植物,看起来像一个小圆球。
我将仙人球放在我的房间里,每天都会给它浇水和照顾它。
开始的几天,我观察到仙人球的叶子是扁平的,呈现出深绿色。
我观察到仙人球的叶子上有一些刺,很像小尖刀。
我小心翼翼地触摸了一下,发现它们很尖很硬。
我想这些刺可能是用来保护植物不被动物伤害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植物的叶子变得更加饱满了。
它们的颜色也变得更加鲜艳,长出了一些新的小叶子。
我观察到仙人球的叶子上也开始长出了一些小毛发,它们让仙人球看起来更加柔软。
我觉得这些毛发可能是用来吸收水分和养分的。
除了观察植物的叶子,我还观察到了仙人球的根。
我发现根部是藏在土里的,看不见的,但它们非常重要。
根部通过吸水和吸收养分来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我观察到仙人球的根部是白色的,我觉得这很有趣。
随着日子的过去,我发现仙人球的叶子开始变黄,有的叶子甚至脱落了。
我很担心,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变黄。
我告诉了妈妈我的观察结果,她告诉我可能是因为仙人球缺水了。
我想了想,确实是好几天没有给它浇水了。
于是,我立刻给仙人球浇了些水,并将它放到阳光下晒。
几天后,我看到仙人球的叶子又变得翠绿了,我很高兴。
通过这次观察,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植物的知识。
我知道植物需要水和阳光来生长,它们的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叶子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食物。
我还学到了植物的叶子和根部的不同特点,以及它们的功能。
这些知识让我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观察一棵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一项很有趣的科学实践,它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发现植物的变化和需求,并及时采取措施来满足它们的需求。
我觉得这次观察任务不仅培养了我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还让我对植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