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具的演变及未来的出路
- 格式:doc
- 大小:220.58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演变简史古代家具主要以实用性为主,通过考古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在商代时期,家具主要以木质家具为主,如榫卯结构的桌椅、箱柜等。
商代后期进入周代,家具的结构逐渐丰富,出现了更加精致的家具,如棺椁、床榻、案几等。
这些家具在形式和工艺上都有所发展,但仍然较为简单,主要以直线和方形为主。
到了秦汉时期,家具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这个时期,在家具的造型上开始出现了许多变化,例如出现了带弧线的家具,如圆背椅。
另外,汉代家具的材质也更加丰富,除了木材外,还开始使用象牙、骨角等材料来装饰家具。
此外,汉代家具的制作技术也进一步提高,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木工结构,如榫卯结构和榫卯加框架结构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具的发展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家具不再以实用性为主要目标,而更加注重于艺术性的表现。
魏晋南北朝的家具更加考究和精美,绘画、雕刻等工艺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家具的造型也更加独特和复杂,形成了檀木家具的风潮。
随着历史的进程,家具的发展进入了宋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家具发展的黄金时期。
宋代的家具在制作工艺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出现了许多精致的家具,如卧床、案几、宜家椅等。
木材的选择也更加丰富,如楠木、榉木等,使家具更加坚固耐用。
此外,宋代的家具在造型上注重简洁、优雅,强调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协调,形成了宋式家具的独特风格。
随着明清时期的到来,家具的发展进入了另一个高峰时期。
明代的家具在制作工艺上更加精细,注重细节的雕刻和装饰,形成了木雕、漆器等独特的工艺技术。
明代的家具的造型多样化,从大小座椅、桌案到屏风、储物柜等,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而到了清代,家具的造型趋于庄重和典雅,再现了古代家具的精华。
20世纪以后,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的传统家具逐渐式微。
家具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受到了现代工业的冲击,许多传统的木材和手工技术逐渐消失。
然而,传统家具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内涵仍然被人们所珍视,近年来又出现了对传统家具的重新评价和振兴,将传统的工艺技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家具作品。
新中式家具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新中式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家居设计的完美结合。
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中式家具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新中式风格的家具来装饰家居,成为家居装修的一种新潮流。
本文将对新中式家具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新中式家具的现状随着国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家具市场也愈加细分化,新中式家具市场逐渐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品牌稠密新中式家具品牌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各种品牌的新中式家具市场逐渐向中高端家具方向转变。
2、产品多样化现在的新中式家具不再是单一的木质材料,不同的材质、工艺风格等因素都被广泛应用。
3、服务水平提高随着消费者对家具质量和服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新中式家具品牌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
4、竞争激烈由于国内家具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中式家具市场也不例外。
市场竞争促进了新中式家具行业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新中式家具品牌服务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二、未来发展趋势新中式家具作为一种结合了古典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家具风格,将会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未来的新中式家具市场将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产品个性化随着人们对个性化生活方式的追求,市场上的家具需求也会更加多样化,未来新中式家具市场将会面临一个更加个性化的需求市场。
个性化的新中式家具将会是未来市场上的一个趋势。
2、科技与中式家具的融合未来新中式家具市场将会发展出更多的便捷、时尚的新乐器。
科技与传统的结合将会推动新中式家具的创新。
3、绿色环保未来的新中式家具市场将会着重在环境问题上,消费者将会更加注重新中式家具的环保属性,这将会是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方向。
新中式家具生产的材料更加绿色环保,这将会极大地推动新中式家具市场的发展。
4、文化传承和创新新中式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将传统文化带入现代生活中。
未来新中式家具市场将会注重继承和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更好地呈现在产品上,创造更多不同风格的产品。
民族家具的发展趋势
民族家具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民族家具将传统的工艺与现代的设计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独具民族特色的现代家具。
这种融合使得民族家具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也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个性化和定制化:个性化是当前家具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家具的个性化定制。
在民族家具领域,定制化的设计和生产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风格、材质、尺寸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3.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现代社会,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家具行业的重要话题。
民族家具在材质选择上更倾向于使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竹材、藤等,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符合现代人对于环保产品的追求。
4. 融入多元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多元化的发展,民族家具也在融入不同文化元素。
不同民族的家具风格融合,使得民族家具更具有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的途径。
5. 产品创新和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民族家具行业也逐渐应用了智能化、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
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技术被应用在民族家具的设计、展示、销售和使用过程中,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
总之,民族家具的发展趋势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个性化定制,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融入多元文化,产品创新和技术应用的方向。
家具风格演变史从古典到现代的家具发展趋势家具风格演变史:从古典到现代的家具发展趋势家具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其风格与设计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从古代古典风格到现代风格,家具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多样的历程。
本文将带您回顾家具风格的演变史,以及探讨古典家具向现代家具转变的发展趋势。
一、古典家具的魅力古典家具是指具有浓郁传统风格和独特工艺的家具,其设计充满了优雅、庄重和华丽的特点。
在古代,古典家具被认为是贵族和富人的象征,其制作工艺繁复且耗时,富有巧妙的雕刻和装饰。
古典家具的最大特点在于其传承了古代文化和历史,通过雕刻和足部细节传递出优雅和尊贵的氛围。
二、现代家具的崛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具风格也开始发生改变。
现代家具在20世纪初开始崛起,它强调简约、实用和功能性。
与古典家具相比,现代家具更注重线条的简洁和流畅,以及材料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现代家具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注重舒适性和实用性,符合现代人对家居环境的追求。
而现代家具的材料选择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过去,家具主要使用天然材料,如木材和石材。
而现代家具则更多地引入了合成材料,如塑料、玻璃和金属,以获得更轻便、耐用和经济实惠的产品。
三、家具发展的趋势在古典家具向现代家具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家具设计的个性化和定制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们希望拥有独特的家具,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具设计师开始提供定制化的家具设计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是家具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融合。
在过去,家具的制作常常使用来自生态系统的有限资源,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具设计师开始注重可持续性,选择材料来自可再生资源,或是采用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另外,家具设计也越来越注重功能性和多元化。
现代家庭的需求多种多样,人们希望家具不仅仅具有基本的功能,还能提供更多的功能选择。
例如,沙发床、储物柜等家具的设计与功能的结合,使得家具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也能节省空间和提高使用效率。
中国传统家具的演变及未来的出路姓名:学号: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室内与家居设计)日期:2013年5月26日星期日摘要:介绍自远古部落时代至清朝家具,着重研究家具的材料变化和技术工艺的发展,同时介绍各朝代家具的主要造型、风格以及新发展等。
主线为席地而坐时期——过渡时期——垂足而坐时期——鼎盛时期四大主要时间模块,按照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细分,从材料、工艺这两个侧面分析家具发展至今的内在变化,并加深了对历史的认识。
结尾并上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展望。
关键字:材料、技术工艺、造型、风格正文:人类自远古时代以来,便知道使用茅草,树叶或兽皮为席,艺术装石块作墩,形成了最初的原始家具雏形。
“从距今约7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一些编制席的实物,已知当时的席就已采用二经二纬的‘人’字形和交互编织工艺……许多建筑木结构上已采用带有销钉孔的榫结构形式①。
”由此可见,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先民们就用双手为后来确切纪年开始的商周奠定了家具材料和技术的基础。
商朝时代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极盛时期,其中青铜器的俎和禁是代表的礼器,礼器上的兽足、高座、加盖、附耳是当时的人追求美和高压华贵的体现,是当时家具的一大特征,用饕餮纹、夔纹和蝉纹作为器物的装饰也是商周文化的特征之一。
商代的造车技法已经成熟,木工技术也得到发展,直至西周,出现了髹漆技术和在漆木家具上镶嵌蚌壳的技术。
但当时的家具制作总体水平不高,且加工木材的工具有限,所以漆木家具较少。
春秋战国时代,手工业很发达,铁器工具的产生、髹漆工艺的广泛应用使家具的制作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鐀匏、陶冶、梓工。
②”说明这个时期木工(梓工)作为一个行业出现了。
由于席地而坐的居座方式依然盛行,故这一时期仍是各种低矮的家具,包括席、床、榻、俎、禁、几、案、箱等。
而当时出现的银锭榫、凹凸榫、格角榫(如图)和燕尾榫(如图),亦说明了当时木工技法的高超。
家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行业趋势一、引言家具行业是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具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本文将从家具行业的现状、行业趋势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家具行业现状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家居环境和居住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家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家具市场规模达到了约1.5万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家具行业呈现出了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的趋势。
传统制造型企业逐步被创新型企业所替代。
同时,在供应链、销售渠道等方面也有所改善。
3.品牌建设加速推进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于品牌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众多企业开始加速品牌建设,并且在产品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下功夫。
三、家具行业趋势1.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转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家具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智能家居、智能床垫等产品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
未来,智能化将成为家具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设计创新成为企业竞争力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功能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设计创新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未来,设计创新将成为家具行业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绿色环保是必然选择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将成为消费者购买家具产品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因此,未来家具行业将会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四、未来发展方向1.创新驱动发展未来,中国家具行业需要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引领。
只有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2.品牌建设与服务升级品牌建设和服务升级是家具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通过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加强品牌影响力,提高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
3.智能化与绿色环保并重未来,智能化和绿色环保将成为家具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
在智能化方面,企业需要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智能产品;在绿色环保方面,企业需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2022年古家具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呈现新一轮上涨势头近年来,古旧家具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虽然与欧洲古典家具在国外市场的火热程度相比,国内市场还处于进展阶段,但中国古旧家具也早已突破原有的使用价值,渐渐向保藏和投资领域渗透。
其中,明清家具由于选材精良,保藏价值大,成为目前家具保藏界的主力军。
2022年古家具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如下:介绍:“古”风摇荡中国传统家具集才智与技艺于一身,款式多样,用材讲究,工艺精致,体现着中华文明特有的气质。
回望历史,随着我国的起居方式从席地坐到垂足坐,传统家具的品种、形式也随之更替、消长,至南宋已相当完备。
工艺日益精湛的传统家具,明代已臻造化,清代又放异彩。
明代的“御用监”、清廷的“造办处”,都曾广蓄天下宝贵木材,汇合南北名师巧匠,特地研制家具,成为我国传统家具的代表。
现今的古旧家具市场,多以“借古”、“仿古”以及“造古”等形式拓展,各具特色,各有人爱。
借古,指直接让古旧家具走出保藏阁,走向百姓家。
此类“古为今用”,比较适用于本身完整度高,且具使用价值、艺术价值的家具用品。
古旧家具亦有民间和宫廷之分。
以目前的家具市场来看,不少一般的民间古旧家具与卖场里的实木家具价格相差无几。
甚至由于市场的炒作,导致一些现代仿古家具价格远远超过古旧家具。
保藏、使用古旧家具不只是怀旧,更多的是对文化的观赏。
因此不少爱好传统文化的人士会在预算范围内,选择古旧家具陈设家中,既增加了室内整体的古朴气韵,又可在茶余饭后聊一聊古旧家具的来源、历史。
仿古,顾名思义,仿照古人、古物,详细可分为两种:一种突出“仿”,以仿制传统家具的样式、工艺为主;另一种强调“古”,指刻意保留或人为做旧来表现家具历经岁月沉淀的痕迹。
仿古家具价位可高可低,是基本根据传统家具款式制作,追求复古潮流的新品。
详细做法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参考传统家具的图录,严格根据上面的说明制作仿品;另一种是强调传统样式的感觉,极具现代功能的再制造。
中国家具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展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家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家居消费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本文将对中国家具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趋势。
1. 中国家具行业发展现状1.1 市场规模扩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家具制造和消费国之一,据统计,中国家具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销售量增加,带动了家具市场的需求。
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家具市场也逐渐崛起。
1.2 品牌竞争加剧目前,中国家具市场上的品牌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过去,许多消费者对家具品牌的认知度较低,更多的关注点是价格和质量。
然而,随着消费者对品牌价值认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
因此,家具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品牌价值,进行品牌塑造和推广活动。
2. 中国家具行业未来趋势展望2.1 产品个性化定制随着人们对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定制家具市场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家具企业应该加强创新设计,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不同风格、不同尺寸、不同功能的需求。
2.2 绿色环保意识增强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中国家具行业将加大对绿色环保的投入。
采用环保材料,推动绿色生产、绿色设计,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符合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废弃家具的回收和再利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2.3 互联网+家具销售模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在家具销售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中国家具企业应积极融入互联网思维,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模式,提供线上购买、线下体验的全方位服务。
通过互联网平台,家具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2.4 国际市场拓展中国家具行业的国际市场份额相对较小,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家具企业应加强国际竞争力,提高产品品质和档次,拓展国际市场。
家具风格的演变从传统到现代的家具设计趋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家具风格也在不断演变。
从传统的古典风格到现代的简约风格,家具设计趋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造型设计以及功能需求等方面,探讨家具风格的演变过程。
一、材料选择传统家具设计中,天然木材是主要的材料选择。
木材的质感和温暖感让人们感到亲近,同时传统的手工工艺也赋予了古典家具独特的艺术价值。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崛起,人们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性。
因此,现代家具设计倾向于使用再生材料、人造材料甚至是金属材料。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可持续性,还能赋予家具更多的创意和现代感。
二、造型设计传统家具设计注重细节和繁复的装饰。
雕花、浮雕、雕刻等工艺在传统家具上经常出现,体现了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空间的压缩,简约风格越来越受欢迎。
现代家具设计强调简洁、流线型的造型,简单而不失美感。
家具设计师将材料本身的特性发挥到极致,通过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来表达现代风格的美感。
三、功能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具的功能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家具设计注重舒适和华丽,强调家庭聚会和社交。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关注舒适性和实用性。
家具设计趋向于简化和多功能化。
例如,现代的沙发设计结合了储物和休闲功能,餐桌可以变换成书桌等。
这种设计使家具更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家具风格的演变不仅仅是单一的线性过程,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受到新的影响和潮流的冲击。
传统和现代的家具设计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和背景中各有特色。
他们相互借鉴、融合,创造出新的家具风格。
而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家具的设计理念始终是为了给人们带来舒适和美感,让人们更好地享受家居生活。
总结起来,家具风格的演变从传统到现代,体现了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和生活需求的变化。
材料选择、造型设计以及功能需求等方面的变化共同塑造了家具设计的趋势。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家具设计的核心仍然是营造温馨舒适的家居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传统家具产业发展趋势中国传统家具产业发展趋势引言中国传统家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家具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传统家具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家具产业发展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一、市场需求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的增加,中国传统家具市场需求呈现出新的变化。
首先,消费者对家具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家具不仅美观耐用,还要具备实用性和便利性。
其次,人们对家具的风格和设计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时尚化,传统家具的繁琐和古板形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再次,年轻一代对传统家具的认同感不如上一代强烈,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现代化、国际化的家具。
因此,传统家具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和设计理念,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二、技术创新和工艺提升技术创新和工艺提升是中国传统家具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传统家具产业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首先,传统家具企业应该注重材料的选用和加工技术的改进,在保留传统家具的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引入现代材料和加工工艺,提高产品的表面光洁度、耐磨性和防水性。
其次,传统家具企业应该注重产品的设计创新,结合现代家具设计的理念和元素,打破传统家具的束缚,推陈出新,形成独具一格的传统家具。
再次,传统家具企业应该积极开展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家具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是中国传统家具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传统家具企业需要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市场推广策略的制定,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首先,传统家具企业应该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提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树立消费者的信心和忠诚度。
其次,传统家具企业应该注重市场调研和消费者需求的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推广策略,选择合适的渠道和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国传统家具的演变及未来的出路
姓名王慧祥
学号 11064111
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
日期 2013年5月16日
人类自远古时代的洞穴开始,为避寒暑隔潮湿。
便用茅草、树叶或兽皮为席,以树桩、石块作墩,形成最初的原始家具雏形。
当木结构建筑出现、人类脱离原始的穴居生活,家具也随之得到新发展。
我国传统家具从商周时期的席地而坐的矮型家具,到魏晋隋唐的过渡时期家具,再到后期的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以后又经过五六百年历史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在明代达到了的艺术高峰(明式家具)。
关键词:矮型家具过渡家具高型家具。
装饰纹样
商周家具的装饰纹样,多用饕餮纹、夔纹、蝉纹和云雷纹,排成行的圆涡纹
等具有神秘化与秩序化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家具的主要装饰有髹漆、雕刻,这时的
彩漆家具,色彩艳丽,黑地为主,配以红色彩绘图案,
朴素而又华美。
秦汉时期家具的主要装饰仍以髹漆、.雕刻为主,
采取黑地红绘,是典型的汉代家具装饰手法,装饰花纹
多用云气纹。
代表家具“云气纹漆案”。
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与佛教有关的装饰(莲花、火焰纹、飞天纹)。
隋唐家具的主要装饰追求华丽,五代十国时的家具,不大追求花饰,趋于朴素无华。
宋代也继承五代的装饰风格,趋于朴素,不作大面积的雕镂装饰,只取局部装饰,求其画龙点睛的效果,喜欢在桌腿上着意用心。
所以,宋代的桌椅腿子变化最多。
简约、工整、文雅、清秀是宋代家具的主体装饰风格。
元代家具形体厚重,造型饱满多曲,雕饰繁复,多用云头,转珠,倭角等线型作装饰,出现罗锅枨、展腿式等品种造型,总体上给人以雄壮、奔放、生动、富足之感。
明式家具的雕刻题材相当广泛:动物-夔龙、草
龙、云龙、螭(chī)首等。
植物-灵草、四季花、蕃
草、板莲等。
其他-间柱、栏杆、玉环、锦纹、绳
纹、凤纹、云头、云水等。
明式家具以素雅为主,不
滥用雕饰,局部雕刻,以衬托它的醒目造型,雕刻技
法精湛浑厚,形象生动逼真,颇具神韵。
清代家具用材多样,做工精细,造型华丽厚重;求多、求满、富贵、华丽;装饰纹样多以西番莲、海水、云纹、风、夔纹、绳纹、蝠磬、缠枝莲、折枝花卉、飞禽走兽为主,出现了日本式的金漆家具。
中西合璧吸收法国建筑、巴洛克、洛可可风格。
清代家具装饰分为:
1)雕刻:透雕、浮雕。
2)镶嵌:螺钿嵌、百宝嵌、骨嵌。
螺细镶嵌黑漆书架几何纹1,散漫形,图案为山石花卉,人物故事,飞禽走兽等;2.几何纹样,大面积排列,形成四方或二方连续。
3)漆饰。
结构造型
商周家具有席、俎、几、禁、扆,多造型简单,且使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如“扆”在周朝,是天子专用的器具,是天子名位与权利的象征。
春秋战国家具已不单只具有使用功能,同时还有欣赏价值,开创了家具工艺品的新历史。
在结构上春秋战国时期家具出现卯榫结构。
秦汉时期屏风榻的出现,宣告了屏与榻相结合的新
品种问世,新兴家具的诞生。
汉代高型床开始广泛使用,
且出现了“胡床”。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3世纪—10世纪)是我国家具由低形向高型发展的转变时期。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高型家具的萌芽时期,到了隋唐五代则是我国高低型家具并存时期。
高型家具出现了椅、凳、墩、双人胡床,由此带来的垂足坐习俗,对传统的席地坐,是一次根本性的冲击,宣告了中国历史上起居方式革命的开始。
床与榻出现封闭形式。
唐代家具在造型上独具一格,大都是宽大厚重,显得浑圆丰满,具有博大的气势、稳定的感觉,高型家具已占据主导地位。
在五代十国时,创出了“圈椅”这一新形式。
这种圈椅虽然硕大厚重,但为后世圈椅的普及和发展开辟了新路;为家具品种的丰富,做出了新贡献。
宋代高桌、椅凳、高几等高型家具普及民间,且品种齐备,有桌、椅、案、
几、床、榻、柜、箱、橱、凳、墩,以及架、台、屏风等等,造型挺秀装饰简洁而且每个品种又是变化多端、形式多样,可谓一应俱全。
由于夹头榫、插肩榫使用,束腰家具出现。
宋代还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组合家
具,称为“燕几”。
这是一套按比例制成大小不同的
几,共有3种规格尺寸,7个单件,可以变化组合成
25样,76种格局。
这7种单件5种规格是:7×1.75
尺的长桌2张,5.25×1.75尺中型桌2张,3.5
×1.75尺小长桌3张,由于宽度相同,长度比是4:3:2,可以根据人数多少任意组合。
燕几在世界家具史上也是最早出现的组合家具。
元代家具豪放简洁,榫卯结构丰富,梁柱式代替壸门结构,直腿曲腿稳固造
型。
桌下面出现罗锅枨和霸王枨,桌面下的束腰开
始出现并且定性。
动物曲线腿脚开始运用,称老
虎腿,并配置牙板,动物尾巴纹,抽屉桌出现。
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简、厚、精、雅”。
1.用材讲究,质地优美。
2.造型简捷,比例适度:明式家具的比例和尺度都在人体舒适、结构科学、用材合理的条件下,对长短、曲直、宽窄、高低、粗细等方面进行权衡比较,达到科学与艺术性的统一。
3.结构科学,榫卯精密:沿用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粱柱结构。
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形式的榫卯结构* 平板拼合-龙凤榫* 横竖材结合-格
肩榫、夹头榫、插肩榫等* 弧形材结合-楔钉榫1)
平板拼合及攒边打槽装板结构2)横竖材结合-格肩
榫3)横竖材结合-夹头榫、插肩榫4)横竖材结合-
抱肩榫、粽角榫5)横竖材结合-霸王枨6)弧形材结
合-楔钉榫7)托泥与腿足的结合。
4.装饰手法,丰富多彩。
1)装饰与结构相结合,装饰美化,支撑加固作用。
2)局部雕镂,突出风格。
3)金属饰件,增添风采。
4)表面涂饰,不拘一格
明式家具品种式样 1.椅凳类、 2.几案、3.橱柜类、
4.床榻类、
5.台架类、
6.屏座类。
明代还出现了与“燕
几”相似的《蝶几图》。
“能书善画,尝造蝶几,长短方
圆,惟室自裁,垂者无多,张者满室,自二、三客至数
十俱可用”以斜边形为单体,6种13只,可组合8大类130多种形式。
还有《匡几图》。
清代家具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继承了历代尤其是明代的优良工艺传统,并有所发展创新。
形成富丽清尚的“清式风格”。
清代木匠师运用各种手段、方法、材料、技艺和技术,创造出属于自己时代的特点和风格特征。
清式家具的品种式样1.椅2.凳墩3.桌案4.床5.柜6.屏风7.几、架。
总体上来说,我国传统家具的发展后一代总比前一代进步,清代家具在装饰性方面要高于明代家具,而在家具造型的科学性和舒适性方面则不及明代,但它和明代家具一样,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风格,丰富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工艺文化,在我国家具发展史上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传统家具应该结合现代工艺进行加工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但要不失传统家具的特点,尤其传统纹饰应该大力传承发扬。
[参考文献]:
王世襄著:《明式家具的品》[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