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94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一、判断题1、只要人们普遍把“万宝路”香烟作为交换媒介而接受,“万宝路”香烟就是货币。
( T )2、支票和信用卡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
( T )3、凯恩斯的持币投机性动机只是在债券价格预期上涨时才适用。
( F )4、在IS曲线上方的国民收入和利率组合没有达到产品市场均衡,而且投资需求大于储蓄。
( F )5、利率越低,用于投机的货币则越少。
( F )6、根据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投资和储蓄分别是由货币市场的利率和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的。
( T )7、如果LM曲线是完全垂直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 T )8、在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利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结合都实现了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 T )9、若货币供给减少或利率上升,则LM曲线向右移动。
F (向左)10、如果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接近水平形状,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不受利率的影响。
F11、根据货币的预防需求,消费计划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较高的货币需求。
T12、在物品市场上,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利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
T13、根据IS-LM模型,自发总支出的变动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
T14、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需求管理。
T15、当人们预期利率将下降时,将出售债券。
F二、选择题1. 如果利息率上升,持有证券的人将( B )。
A.享受证券的资本所得B.经受证券的资本损失C.在决定出售时,找不到买主D.以上说法都不对2. 影响货币总需求的因素是( D )。
A.只有收入B.只有利息率C.流动偏好D.利息率和收入3. 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C )。
A.不变B.受影响但不可能说出是上升还是下降C.下降D.上升4. 下列哪一项不是居民和企业持有货币的主要动机( A )。
A.储备动机B.交易动机C.预防动机D.投机动机5. 如果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不变,那引起实际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原因是( D )。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试题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一.单项选择题1.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使()A投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B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的货币量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货币量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2.IS曲线表示()A.收入增加使利率下降B.收入增加使利率上升C.利率下降使收入增加D.利率下降使收入减少3.一般地说,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A.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B.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C.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D.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4.政府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动D.斜率增大5.在萧条经济中,如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各个可能利率上的国民收入()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6.若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IS曲线()A.横截距增加B.横截距减少C.纵截距增加D.纵截距减少7.IS曲线左边的点,代表着产品市场的()A.过剩B.短缺C.均衡D.过剩或短缺8.LM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使()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C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9.一般地说,LM曲线的斜率()A.为正B.为负C.为零D.可正可负10.一般地说,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
A.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B.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C.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D.产品需求等于产品攻击的非均衡组合11.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表示()A.同一利息率水平下的收入增加B.利息率不变收入减少C.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利率息率提高D.收入不变利息率下降12.IS曲线左上方、LM曲线右上方的组合表示()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小于求B.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小于求D.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13.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组合表示()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B.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小于求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D.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小于求14.价格水平上升时,会()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15.依照凯恩斯理论,导致消费不足的原因是()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B.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C.边际消费倾向递减D.边际消费倾向递增16.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B.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C.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D. 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17.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平缓B. 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C. 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D.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18.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A.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B. 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C.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D.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19.货币供给的变动如果对均衡收入有更大的影响,是因为()A.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更敏感B.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不敏感C.支出乘数较小D.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20.以下何种情况不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A,增加自主性支出 B.减少自主性税收C.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D.增加净税收21.如果政府购买的增加与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相关22. 如果所得税率既定不变,政府预算为平衡性的,那么增加自主性投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均衡的收入水平,并且使政府预算()A.保持平衡B.有盈余C.出现赤字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23.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是()A.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预期限B.消费需求变化得如此反复无常以至于它影响投资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24.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25.当利率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A.变得很小B.变得很大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D.不发生变化26.IS-LM曲线表示满足()的关系A.收入-支出均衡B.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C.储蓄与投资均衡D.以上都对27.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28.价格水平上升时,会()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29.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交易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交易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交易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交易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30.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是指()A.所有人都有工作B.所有的劳动力都有工作C.只存在摩擦失业和结构失业D.失业率低于3%31.当所有居民为了增加财产而增加储蓄时,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就减少了。
《西方经济学》第十四章--习题答案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C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B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解答:A4.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A.右移10亿美元;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
解答:C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解答:A6.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
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