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嫦娥奔月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8
嫦娥奔月,奔波展翅,九天揽月,勃勃生机,用三个词造句1. 嫦娥奔月那可是神话里超酷的事儿,勃勃生机的大地仿佛也向往着那片神秘的月空,就像我向往远方的梦想一样。
我常常想,要是我也能像嫦娥奔月一样,朝着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该多好啊。
比如说我小时候想成为画家,就不顾别人说我没天赋,一心扑在绘画上,这就是像嫦娥奔月般的执着。
2. 九天揽月听起来就很霸气,嫦娥奔月也是充满了浪漫与勇气。
这就好比那些勇敢的创业者,在充满勃勃生机的商业世界里闯荡。
你看那些创业者,明明知道前路艰难,却还像要去九天揽月一样充满斗志。
就像我朋友开网店,一开始很多人不看好,可他就像嫦娥奔月般坚定,现在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充满了勃勃生机。
3. 奔波展翅的鸟儿向着远方,嫦娥奔月是向着月亮,都有着自己的方向。
这多像在生活中努力的我们啊,生活充满勃勃生机,只要我们有目标。
我就想问,谁不想像嫦娥奔月那样去追寻美好的东西呢?我认识一个女孩,她想考到大城市的大学,于是日夜苦读,就像奔波展翅的鸟儿寻找栖息地,最后成功了,这就是向着目标前行的力量。
4. 嫦娥奔月的故事从小听到大,它就像一颗种子种在心里,让人对未知充满向往。
在这个勃勃生机的时代,我们难道不应该像九天揽月一样去探索更多吗?我邻居大叔,一把年纪了还去学摄影,说要把世间美好的东西都记录下来,这股劲儿就如同嫦娥奔月般让人钦佩。
5. 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和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都在诉说着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世界充满勃勃生机,到处都是机会。
你想啊,如果我们总是畏畏缩缩,怎么能像嫦娥奔月那样实现自己的价值呢?我自己参加演讲比赛的时候,一开始很害怕,但一想到要像九天揽月那样突破自己,就鼓起了勇气,最后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6. 奔波展翅的大雁在天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嫦娥奔月也是在天空中留下传奇的轨迹。
这二者都有一种一往无前的精神。
我们生活在这么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世界,怎么能没有这种精神呢?我有个同学,参加长跑比赛,跑到一半很累了,但他就像嫦娥奔月般坚持,最后冲过了终点线,就像大雁奔波展翅后到达了目的地。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10《嫦娥奔月》(完整)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设计思路:《嫦娥奔月》是一篇美丽的民间传说,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针对五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阅读是个体精神对象化的过程,我们预设了教学是:引导学生用心去阅读,在阅读文本中去生成。
一是在语言文字中去生成情景。
想到嫦娥奔月你的眼前出现什么画面?让学生一边读第六自然段,一边想象画面。
二是在语言文字中去生成体验。
让学生研读揣摩,深化体验,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美?三是在语言文字中去了解人物特点,重点研读文本,剖析人物性格特点,从而学习嫦娥善良美好的心灵。
最后让学生吐露心声,水到渠成。
如此一来,文本活了,活跃在学生的心中,活跃在阅读的课堂中。
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讲了善良美丽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了长生不老的药升天成仙的故事。
故事生动有趣,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吗?(是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学生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布置课内预习。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拼读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10 嫦娥奔月【基础须知】1.近义词凝望—凝视威逼—威胁机智—机警贪婪—贪心企盼—盼望奸诈—奸猾敬重—尊重接济—救济2.反义词祝福—诅咒贪婪—知足敬重—鄙视美丽—丑陋喜欢—痛恨机智—愚笨奸诈—老实善良—凶恶迫不及待—从容不迫3.我会解词语奸诈(jiān zhà):虚伪狡诈。
接济(jiē jì):在物质上援助。
力大无比(lì dà wú bǐ):力气大得谁也比不上。
敬重(jìng zhòng):恭敬尊重。
迫不及待(pò bù jí dài):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迫,急促。
(例句)刚发了奖状,她就迫不及待地想拿回家给妈妈看看。
威逼(wēi bī):用威力强迫或逼迫。
周旋(zhōu xuán):①回旋;盘旋。
②应酬,打交道。
③指在战争中辗转追逐。
(例句)后援部队还没到,我们只好跟敌军苦苦周旋。
婆娑(pó suō):形容枝叶疏密有致的样子。
凝望(níng wàng):目不转睛地远望。
皓月当空(hào yuè dāng kōng):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中。
皓,明亮。
当,正在。
(例句)皓月当空,家乡的亲人是否在思念远在异乡的游子?【重点梳理】一、句子分析1.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
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
这句话抓住了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刻画出逢蒙的奸诈贪婪和嫦娥的善良机智。
每一个优秀的文本都会留下一定的阅读空白,使得读者能够借助自己的阅读积累与生活积淀参与文本的二度创作,《嫦娥奔月》的故事有许多这种“疏可走马”的自由空间。
在这段话中,逢蒙的“威逼”、嫦娥的“周旋”,我们都应该在头脑中活化成画面,像动画片一样,把怎样威逼,怎样周旋一幕一幕地放出来。
嫦娥奔月的故事简短1.关于嫦娥奔月的简短故事传说古代天空中有10个太阳同时出来,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了9个太阳,西天的王母娘娘奖赏他长生不老的仙药。
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时偷吃了这些药,突然她就成仙飞向天宫,王母娘娘惩罚她,让她在广寒宫里度过,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
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
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
”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
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表现这一情节的嫦娥图,当是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写照。
2.概括嫦娥奔月的故事简洁在很早很早以前,因为后羿射日立了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遇到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出去打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等后羿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3.嫦娥奔月的故事(短一些)现在就要嫦娥奔月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直晒得大地冒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
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决心为老百姓解决这个苦难。
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气十足,满力拉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
他对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
10个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一、嫦娥奔月: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逄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
二、天狗蚀月: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名叫“目犍连”的公子。
生性好佛,为人善良。
十分孝顺母亲,但是,目犍连之母,身为娘娘,生性暴戾,为人好恶。
有一次,目连之母突然心血来潮,想出了一个恶主意:和尚念佛吃素。
我要作弄他们一下,开荤吃狗肉。
她吩咐做了三百六十只狗肉馒头,说是素馒头,要到寺院去施斋。
目连知道了这事,劝说母亲不听,忙叫人去通知了寺院方丈。
方丈就准备了三百六十只素馒头。
藏在每个和尚的袈裟袖子里。
目犍连之母来施斋,发给每个和尚一个狗肉馒头。
和尚在饭前念佛时,用袖子里的素馒头将狗肉馒头调换了一下,然后吃了下去。
目连之母见和尚们个个吃了她的馒头,“嘿嘿”拍手大笑说:“今日和尚开荤啦!和尚吃狗肉馒头啦!”方丈双手合十,连声念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事后,将三百六十只狗肉馒头,在寺院后面用土埋了。
这事被天上玉帝知道后,十分震怒。
将目犍连之母打下十八层地狱,变成一只恶狗,永世不得超生。
目连是个孝子,得知母亲打入地狱。
他日夜修炼,终于成了地藏菩萨。
为救母亲,他用锡杖打开地狱门。
目连之母和全部恶鬼都逃出地狱,投生凡间作乱。
玉帝大怒,令目连下凡投身为黄巢。
后来“黄巢杀人八百万”,传说就是来收这批从地狱逃出来的恶鬼。
目连之母变成的恶狗,逃出地狱后,因十分痛恨玉皇大帝,就窜到天庭去找玉皇大帝算帐。
她在天上找不到玉皇大帝,就去追赶太阳和月亮,想将它们吞吃了,让天上人间变成一片黑暗世界。
这只恶狗没日没夜地追呀追!她追到月亮,就将月亮一口吞下去;追到太阳,也将太阳一口吞下去。
不过目连之母变成的恶狗,最怕锣鼓、燃放爆竹,吓得恶狗把吞下的太阳、月亮,又只好吐了出来。
太阳、月亮获救后,又日月齐辉,重新运行。
恶狗不甘心又追赶上去,这样一次又一次就形成了天上的日蚀和月蚀。
民间就叫“天狗吃太阳”,“天狗吃月亮”。
备课时间教学课题10嫦娥奔月主备人:第1-2教时复备人:累计40 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能结合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的叙述结构,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能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把握后羿、逢蒙的性格特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的叙述结构,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能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把握后羿、逢蒙的性格特课前准备挂图、投影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中国古代有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叫嫦娥奔月。
同学们听说过没有?2.这个故事有很多个流传版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
二、读书、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
逢蒙、奸诈、贪婪、一丸仙药、企盼;(“丸”是量词)昆仑山、接济、百宝匣(用“济”的另一个音组词)3.出示其它的词语,读。
理解词语。
威逼、周旋、疾步、凝望翻箱倒柜、皓月当空、迫不及待、树影婆娑4.开火车读课文。
了解学生读书情况,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和句子。
三、整体把握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1)远古时候,太阳作恶,民不聊生。
(2)后羿拉起神弓,射下九个太阳。
(这个故事叫“后羿射日”)(3)逢蒙拜师。
(4)嫦娥经常接济老百姓。
后羿得到一丸仙药。
(5)逢蒙威逼嫦娥交出仙药。
嫦娥吞下了仙药。
(6)嫦娥飞向了月亮。
(7)后羿追不上嫦娥。
(8)乡亲们也思念着嫦娥。
2.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得到一丸仙药)经过是什么?(逢蒙威逼嫦娥交出仙药。
嫦娥只好吞下了仙药,飞向了月亮。
)结果是什么?(后羿和乡亲们只能凝望着月亮,为嫦娥祝福)3.把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要求:简洁)四、走近人物。
修改与反思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用“济”的另一个音组词:济南1.读了这篇课文,你发现课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2.今天这节课,我们先走近“后羿”和“逢蒙”,看看他们各是什么样的人?要说说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嫦娥奔月概括和道理》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把大地烤得特别热,庄稼都干死了,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
有个叫后羿的大英雄,他力大无穷,射术高超。
后羿看到大家这么痛苦,就决定把太阳射下来。
他爬上高山,拉开神弓,一下子射掉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了一个太阳在天上,这下大地不再那么热啦,人们都特别高兴,很感激后羿。
后来,西王母为了奖励后羿,给了他一颗长生不老药。
后羿把这颗药拿回家,交给了妻子嫦娥保管。
可是,有个坏人知道了这件事,他想把长生不老药偷走。
嫦娥为了不让坏人得逞,就把药一口吃了下去。
没想到,嫦娥吃下这颗药后,身体变得轻飘飘的,一直飞到了月亮上。
从那以后,嫦娥就在月宫里住了下来,只有一只玉兔陪着她。
小朋友们,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不是很神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嫦娥很勇敢,她为了保护长生不老药,不让坏人拿到,勇敢地吃下了药。
我们也要像嫦娥一样,遇到坏人或者不好的事情,要勇敢面对,保护好重要的东西。
同时,嫦娥在月宫里一个人很孤单,这也让我们知道,做决定之前要好好想一想,不然可能会有不好的后果。
小朋友们,记住这些道理哦!《嫦娥奔月概括和道理》小朋友们,咱们再来回顾一下嫦娥奔月的故事。
从前呀,天上的太阳太多啦,热得大家都受不了。
这时候,后羿站了出来,他用自己厉害的射箭本领,把九个太阳都射掉了,成了大家心中的英雄。
有了功劳的后羿,得到了西王母送的长生不老药。
这可是个宝贝呀,后羿就交给嫦娥保管。
谁知道,有个坏心眼的人,一直盯着这颗药。
嫦娥可聪明啦,她知道不能让坏人拿走药,就赶紧把药吃了。
然后呀,她就飞到了月亮上。
在月宫里,嫦娥每天都只能看看人间,心里肯定很想念后羿和大家。
小朋友们,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明白一些道理哟。
嫦娥很善良,她不想让坏人得到长生不老药去做坏事。
我们也要做善良的孩子,不能学那个坏人,只想着自己。
而且,嫦娥奔月以后很孤单,这告诉我们,有时候做事情要考虑清楚后果,不然可能会失去很多。
10、嫦娥奔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2、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利用学案,了解预习情况。
1、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逄蒙的奸诈贪婪,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嫦娥的善良?2、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精读课文第一段。
1、请同学门快速朗读第1、2节,告诉老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2、讨论:“苦难”是什么意思,文中的“苦难”指的是什么?3、后羿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请画出相关动词。
通过这些词语你感受到了后羿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力大神勇为民除害4、指导朗读。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3至7节,边读边想:逄蒙是个怎样的人?嫦娥又是怎样一个人,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2、讨论:(1)逄蒙的奸诈贪婪表现在哪里?(2)嫦娥的善良机智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朗读体会。
3、嫦娥吃了仙药后,怎样了呢?引导学生看图并朗读第六节。
“飘飘悠悠”是什么意思?该如何才能读出这飘飘悠悠的样子?这段话写得怎样,美在哪里?(“洒满银辉”、“碧蓝碧蓝”、“一轮明月”)4、轻声读第七节,画出后羿找妻的词语。
读了这些词语你能体会出后羿当时的心情吗?谁能把后羿找妻时的急切心情读出来。
四、学习第三段,总结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这一段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摆上、祝福”表达了乡亲们对嫦娥的想念。
2、乡亲们为什么想念嫦娥?五、指导复述1、引导回顾课文,列复述提纲。
2、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复述课文。
3、小组互说。
4、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评议。
六、布置作业1、完成补充习题。
2、课后搜集各类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10 嫦娥奔月后羿力大神勇逢蒙奸诈贪婪嫦娥机智善良。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故事大意,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反复朗读,大体把握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3、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初步感受、学习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读通课文,整体上把握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把握主人公性格特点三、教法、学法设计:教法:情境教学法感情朗读课文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由“月”入题,构建学生兴趣阅读的平台。
1、(板书“月”)“月”是文人墨客的最爱,许多诗词曲赋中都有“月”的身影,谁能背上几句?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C、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E、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提到月亮,我们都会想到一个与之息息相关的节日——中秋节、关于月亮,关于中秋节,有许多美妙动人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嫦娥奔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在仔细阅读中去感受,去品味,去想象,走进嫦娥的内心,记住关于嫦娥的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一下课文,然后请同学们来读一下课文。
等同学们读完课文后,再请同学们来点评。
点评的同学你先说点评谁的,先说优点,再说不足。
(注意每个同学都点评到)2、同学们初读了文章后,你觉得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1)后羿嫦娥逢蒙课文围绕这几个人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完整的来说一说。
鼓励学生举手,然后指名回答。
针对学生回答要及时的引导,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射日英雄后羿的徒弟蓬蒙想偷后羿的仙药,嫦娥为了不让蓬蒙的奸计得逞,自己吞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和后羿被迫分离。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讨人物性格我们已经知道了故事里有这样三个人物,那么这三个人物是怎样的性格?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每小组从这三个人物中选取一个人物来进行讨论,不仅要找出你讨论的这个人物有什么性格特点,那么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能表现出他的这些特点呢?小组讨论,老师参与指导。
《嫦娥奔月》五年级语文上册笔记:感受善良与向往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嫦娥奔月》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以下是本课的笔记,供您参考:一、生字生词嫦娥(Cháng é):中国传说中的美女。
羿(yì):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射手。
逢蒙(féng méng):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射手,后羿的学生。
祷告(dǎo gào):祈求神灵的保佑。
唯独(wéi dú):只有,独自。
奸诈(jiān zhà):阴险狡猾。
美味佳肴(měi wèi jiā yáo):美味的菜肴。
贪婪(tān lán):贪得无厌,不知足。
遥遥相对(yáo yáo xiāng duì):远远地对着,多形容两样事物的性质或形状相类似,配得上。
二、重点句子后羿的妻子嫦娥,因为吃了不死药,身体渐渐轻起来,就飞到天上去了。
嫦娥飞到月亮上去了,羿想嫦娥一定还在离地面最近的空中,所以就顺着嫦娥飞去的路线去找。
嫦娥无法离开月亮,羿也无法到月亮上,他们互相思念,却无法相见。
每年的八月十五,是嫦娥奔月的日子,也是人们思念嫦娥的日子。
为了纪念嫦娥,人们把这一天叫做“中秋节”。
人们都在思念嫦娥,盼望能和她相见。
后来,人们还在八月十五这一天,摆出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
在人们心中,嫦娥是纯洁、善良的象征,也是人们的思念之情得以寄托的象征。
现在流传的嫦娥奔月的图画,据说是人们把美好的想象画了下来。
图上的嫦娥飞奔着去往月亮,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限的遐想。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善良,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学习要点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理解嫦娥、后羿和逢蒙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体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和重点句子。
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歇后语
嫦娥奔月是一则古老的传说,在中国文化中拥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这一传说的独特表达形式,嫦娥奔月歇后语被广泛运用于汉语语境中。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嫦娥奔月的歇后语吧!
1. 嫦娥奔月,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解释:具备危机处理能力的人,总是能想方设法地走出困境。
2. 嫦娥借箭,大智若愚
解释:聪明的人通常不会显摆自己的聪明,而是以愚昧的形象诱惑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
3. 嫦娥奔月,成仙不遗余力
解释: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付出所有的努力和艰辛,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4. 嫦娥奔月,仙女下凡
解释:有时候,即便是天上的仙女也需要举世俗事的经验和锤炼。
5. 嫦娥奔月,醒来后空虚
解释:某些时候,我们为了追求梦想,不得不放弃些什么,到达梦想的彼岸,却发现自己失去了某种实质性的东西。
6. 嫦娥奔月,辕门挂印
解释:意思是在较为重要的场合,做好准备工作,迎接可能出现的难关。
7. 嫦娥奔月,寂寞清秋
解释: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时候需要孤独和忍耐,才能坚持下去。
8. 嫦娥奔月,精神永存
解释:追求理想和信仰,能够给人以永恒的动力和指导。
9. 嫦娥奔月,众人捧场
解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同伴的支持和帮助。
10. 嫦娥奔月,群星环绕
解释:成功的人拥有许多成功者的支持,共同营造强大的力量。
总之,嫦娥奔月歇后语经久不衰,不仅增添了汉语的神韵,更蕴含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它们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哲
学视角,使人们通过嫦娥的故事、寓言、谚语,更好地了解人类本性、情感、价值和人生道路。
嫦娥奔月的成语故事
传说古代天空中有10个太阳同时出来,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了9个太阳,西天的王母娘娘奖赏他长生不老的仙药。
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时偷吃了这些药,突然她就成仙飞向天宫,王母娘娘惩罚她,让她在广寒宫里思过。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嫦娥奔月
成语拼音:cháng é bēn yuè
成语解释: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
嫦娥投向月亮
典故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
”
成语例句: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嫦娥奔月,龙宫探宝。
”。
字词有温度形象最动人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预设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知人物特点。
3.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美丽善良,舍己为民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美丽善良,舍己为民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教法:创设情境法、朗读感悟法、评价激励法
学法:读思悟、圈点批注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孩子们,课前老师收集了一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评价:真好!读出了诗句的味道。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对月亮都是情有独钟,他们喜欢画月、唱月、写月,这个“月”字,看似简单,但内涵丰富。
它有时代表团圆、美满,有时代表忧愁、别离,和月亮有关的古诗、故事更是数不胜数。
对于这些璀璨的文化瑰宝,我们一定要积累呦!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读第十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故事里有几个主要人物?(板书:后羿、逢蒙、嫦娥)故事里有哪些主要情节呢?(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思念嫦娥)这几个情节之间有什么关系?谁能给大家讲清楚?(生交流)
二、感受故事中的人。
1.引导自学。
师:孩子们,读故事,除了要了解故事里的情节外,还应该感受故事里的人物特点。
师:嫦娥、后羿、逢蒙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默读课文1---5自然段,找出描写嫦娥、后羿、逢蒙的句子,再反复读读这些句子,写出你对这个人物的印象。
(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嫦娥、后羿、逢蒙的句子,画出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词语,并写出你对这个人物的印象。
)
2.集体交流。
(1).交流后羿。
师:谁愿意把自己找出的描写后羿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谁还愿意读读这句话?哪位同学说说,后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说说你的理解。
根据交流板书:力大神勇。
预设:抓“登上、运足、拉满、“嗖——嗖——嗖——”、一口气
等体会后羿的力大神勇。
师:除此之外,你还体会到?(热爱百姓)
指导读。
师:你想用那个词语来形容后羿?
师:读出你的理解,读出后羿的特点。
(指名读)
师:让我们再次齐读这段,读出后羿的力大神勇。
(2).交流逄蒙。
师:写逢蒙的句子谁来读读?还有哪个句子?
根据交流板书:奸诈贪婪。
师:何以见得?(说说你的理解,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
预设:
生:抓“假装”生病留了下来,这说明他十分“奸诈”。
生:抓“一到晚上”,就“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说明他多么的“贪婪”。
师:逢蒙的贪婪还表现在?
生:抓“翻箱倒柜,四处搜寻”体会逢蒙的贪婪。
指名读,读出逢蒙的奸诈贪婪。
师:孩子们,你们看抓关键词体会人物特点,是多么好的学习方法呀!然我们用这样的方法,继续去感受嫦娥的形象。
(3).关于嫦娥。
A.抓“接济”体会嫦娥的心地善良。
师:什么是“接济”呢?
师: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
(生交流。
)谁能想象一下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师引导)你感觉嫦娥?你呢?
师:多么善良的嫦娥呀!嫦娥做的这样的事情,说也说不完,用文章里的一个词来讲,就是——
生:经常。
师:这样经常把贫苦乡亲装在心里的嫦娥,怎么会不让人尊敬喜欢呢?
B.抓“周旋”体会嫦娥的机智。
师:文中还有哪个句子也是写嫦娥的?
生读: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
师:“周旋”,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谁来读读?
师:尽量拖延时间,和对方相持下去以等待有利时机。
那个嫦娥愿意和我这个逄蒙周旋一下,等待后羿回来。
(师演奸诈贪婪的逢蒙,生演嫦娥,理解“周旋”。
)
师:“逢蒙”:嫦娥,你快把仙药给我交出来?
生:“嫦娥”:仙药?什么仙药?
师:“逢蒙”:别装蒜了,你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得到的,那天,你丈夫把药交给了你,是你藏起来了,说,藏在那儿了?
生:“嫦娥”:你一定听错了,那天是他采的草药卖了钱让我藏起来的。
逢蒙兄弟,你缺钱吗?我送你一些。
你先坐下,喝口水,我来
给你拿。
师:“逢蒙”:哼,别跟来这一套,我不会听错的。
(接着翻箱倒柜搜起来)
师:你体会到嫦娥的?(板书:机智)
师:哪个句子也让你体会到嫦娥的机智?
生:抓“疾步向前”、“一口吞了下去”体会嫦娥的机智。
谁能读出这种机智?
师:我想问这个嫦娥,你知不知道你吃了仙药就会飞到天上去?就不能和你丈夫孩子在一起了?再也不能接济贫苦的乡亲们了?那你傻呀你,你还吃?
生:我不能把仙药交给这坏蛋;
生:只有吞到肚子里才不能让逢蒙的阴谋得逞。
我也不愿意啊。
师:多善良的嫦娥呀!请大家齐读第五段,读出人物的特点,读出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生读。
)
3.认识反衬的写法。
师:孩子们,在这个故事中主要人物是?可是老师发现写嫦娥的句子并不多,反倒写逄蒙这个人的句子很多,谁知道这是为是么呢?(反衬,用逄蒙的奸诈反衬出嫦娥的机智、勇敢。
)你比如说《西游记》中,突出妖魔鬼怪的厉害为了表现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反衬,多么好的写法,以后试着在你的作文用一用。
三、感受故事中的美。
1.学习第6段,体会故事中的“优美”。
师:每每提起“嫦娥奔月”这个故事,老师的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画面。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你想说?指明说说。
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请你读出嫦娥的美,景色的美。
出示: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
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
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师:你读出了画面美,嫦娥美,谁还想读读?
师:真美!带着你的感觉,读好这段文字?齐读。
师:听你们读的这样好,老师也想读,认真听,看看有什么发现?
师:老师也想读(把“飘飘悠悠”读成“飘悠”,把“碧蓝碧蓝”读成“碧蓝”)
师:你听出了什么?生交流。
师:“飘悠”和“飘飘悠悠”有什么不同吗?
生:“飘飘悠悠飞了起来”,这让我们感觉嫦娥的身子很轻很柔,有一种飘荡的美感。
而“飘悠飞了起来”,哪有这种感觉?
师:那“碧蓝”和“碧蓝碧蓝”呢?
生:(预设)碧蓝碧蓝说明天很蓝很蓝的,蓝到了人心里,多好。
一个“碧蓝”有什么意境?没有这种感觉。
师:是呀,这两个叠词用的简直太妙了。
景美人更美。
齐读,读出这种美来。
(学生读得很美。
)
2.再读第7段,体会故事中的凄美。
师:故事中还有一幅后羿找妻的画面,老师读给大家听听,你体会到?你体会到?
生交流。
师:四目相对,天各一方,怎能不叫人同情流泪呢?齐读,读出这种凄美来。
你是后羿,你想说?你是嫦娥的孩子,你想说?你是村里的乡亲们,你想说?
师:因为这样美好的情感,也就产生一个美好的节日,那就是——企盼团圆的中秋节。
四、总结课堂。
师:美好的月亮,美丽的嫦娥,感人的故事,也是人们内心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其实,《嫦娥奔月》还有许多版本,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回家以后找找其他版本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读一读。
五、布置作业:
1.把课文复述给家长听。
2.读一读其它版本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可以读一读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
如:《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
板书设计:10 嫦娥奔月反衬
后羿:力大神勇
逢蒙:奸诈贪婪嫦娥:善良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