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高考英语降分获多数赞成 政策年内出台.doc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华读书报》推出:2013年十大文化事件1.“汉字听写”走红荧屏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13”把年度汉字颁给了“房”,我很替“霾”叫屈。
本来嘛,房价固然牵动民心,但呼吸关乎人人。
在今年,十面“霾”伏成功取代了过去两年的全国巡回看海运动,让祖国各族人民深切体会了真正的“同呼吸共命运”。
不过没办法,环境虽重要,房市价更高。
年度汉字,终归了“房”字。
2013年倒有一档以“汉字”为主题的节目,成功抢滩荧屏,引起强烈的反响与共鸣。
央视策划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8月2日首期在科教频道(CCTV-10)推出,首播后6小时,其微博话题上升至电视节目排名的第一位。
仅两期后,央视综合频道(CCTVB1)打破惯例,于8月12日晚播出了“听写大会”第一期,此后每期跟进播出,同时,CCTV-10每周五首播时间也提前至黄金时段。
随着节目的一期期播出,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围在电视机前,主动拿起纸笔,跟随节目挑战初二考生,进行“听写自检”。
从听题时的想当然耳,到落笔后的似是而非,再到揭晓后的恍然大悟,“邋遢”、“龋齿”、“僭越”、“醍醐灌顶”……这些词语让更多观众自嘲“我觉得我就是个文盲”,并对能正确写出这些字的小选手膜拜不已。
几乎同期播出的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收视成绩也是不俗。
可以说,两档节目为充斥着选秀和相亲的电视荧屏送来了一缕清风。
有评论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宣传语“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道出了近年来中国人对汉字传承的危机感,节目火爆的内在原因正在于此。
不能说没道理,不过也不至于这么复杂。
我总觉得是成年人那种跟着年龄一起增长起来的自大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这类节目。
汉字听写可谓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个中国人都能划拉两笔,不过就像人人都能说话,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得漂亮到位一样,看过几期节目之后你会发现,原来每个汉字都不简单,中学生会的,你不一定准就会。
2.郭敬明电影《小时代》挨批郭敬明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了,只要贴着他的标签的东西出来——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一定是媒体上被大批,而市场上却大卖,这种分裂持续很长时间了,你能清晰感觉出两个年龄层群体间隐隐的对峙。
2017高考英语改革:英语比重大幅下降如今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机会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是否还有必要通过硬性考试的方式促使全社会去学习英语?确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据报道,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日前相继传来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
在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的重点。
改革:得语文者得天下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在中考和高考中第一重要。
中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说得语文者得天下一点都不过分!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
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升初中奥数的决定性作用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
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第一重要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高考改革1、高考命题杜绝繁难偏旧,基本以2013年的试题难度为标准;2、2016年,英语将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两天将没有英语考试),但是学生的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学生可以多次报考会考,最终以最好成绩为准;3、在2016年之前,高考英语分值逐年降低:2015年,英语120分,相应的,语文将提高到180分;2016年,英语100分(会考),语文提高到200分;4、除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以外,其它加分政策都将取消;5、志愿填报也有微调:考前填报,但从明年开始执行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可以同时报2个,第二志愿可以同时报3个。
中考改革:1、增加市级示范校名额;2、扩大市级示范校的招生计划,不鼓励小班化;3、不鼓励市级示范校办国际班;4、扩大市级示范校向普通初中的招生分配指标,从今年的12%,逐年递增,三年内涨到50%;5、取消“三限”择校生,逐步取消中考加分(三年之内);6、大幅度调整中考内容,重新制定课程标准,降低难度,删除繁难偏旧,突出核心知识与能力的考察;7、中考英语从120分到100分,其中听力要增加到40分;8、语文从目前的120分要增加到150分;9、物理、化学和卷考试,逐步体现科学综合,总分160分,其中物理约100分,化学约60分;10、取消一切特长生的加分政策,特长生入学必须达到学校的最低分数线。
2016年北京高考:英语分值由150分下调至100分央视新闻【2016年北京高考:英语科目分值由150分下调至100分】北京市教委今天透露,2016年高考改革要点:①语文从150分上调到180分;②英语从150分下调到100分;③文理科综合从300分上调到320分;④数学150分不变。
(央视记者张伟泽)北京高考英语改革:高一考到满分后可不用学英语据央视消息,北京教育考试院下午表示,高考将增加语文分值降低英语分值,英语可以一年两次考试,比如如果你高一的时候就考到了100分,那么高二高三的时候就可以不学英语了。
为进一步提高首都均衡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切实解决择校、学生课业负担等群众在高考方面,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透露,北京市2014年高考的科目分值、考试侧重、志愿填报、投档方式等都将有一系列改革。
其中,即将出台的北京市2014年高考方案中最大的变化来自英语科目。
北京高考英语科目分值将下调,并逐步向一年两次社会化考试过渡。
考试将侧重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侧重,突出基础能力,淡化选拔功能。
在志愿填报与录取环节,将对一志愿增设平行志愿,确保高分考生不因志愿数限制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
同时,对远郊区县考生实施专项招生,提升寒门学子上大学机会。
在中考方面,北京市教委负责人介绍,2014年北京中考方案已对部分考试科目分值将进行调整。
其中,语文科目分值将上调,英语科目分值将下降。
英语将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其选拔功能也将大大削减。
此外,北京市还将出台一系列措施破解择校问题,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其中包括:小学三年级前不开设英语课程,普通高中优秀学生转入重点高中就读,免费为小学生提供课后素质教育辅导等。
有关详细情况,10月22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将进行深度解读。
相关阅读:多地酝酿高考改革新政均拿英语考试"开刀"北京、江苏、山东等省市日前相继传来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
在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的重点。
未来十年英语会退出高考吗_会被降分吗未来十年英语会不会退出高考近年来,有关于社会上高考取消英语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此,教育部作出过回应,表示想要把英语踢出高考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在未来科目占比中,会相应减少英语占比。
改革后英语考试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
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三年内有效。
这就是新高考改革的大致内容,英语也相对来说对同学们放宽了政策,英语可以分两次考试,也给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时间。
这也就是说,在以后的高考中,学生们还是需要参加英语科目的考试,但以后英语科目的总分应该不会占到150分,在高考总成绩中的占比会相应降低,英语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感觉到庆幸了,但对于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这似乎有些不太公平,毕竟还指望英语成绩拉开差距。
高考英语如何学习1.英语学习要从简易入手。
如果从一开始就抱着大部头不放,只会降低学习的热情,收获甚少。
所以,要循序渐进,从简单着手。
可以先看难度低的读物,培养兴趣和语感,并熟练运用,逐渐增加难度,由浅入深。
2.大量联系泛读和泛听。
如果想要促成质的进步,就必须有量的提高。
平时要大量看英文杂志、听英语广播和看原版电影,但切记咬文嚼字,重点是内容主题,让自己能看、听和读进去。
3.不断重复加以巩固。
在学英语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重复听书读写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知识,才会熟练地运用。
在重复的过程,也是在提炼精度的过程。
高考英语答题有什么技巧高考英语答题阅读:找主题句、抓关键词1、主旨大意题:抓主题句是快速掌握*大意的主要方法。
主题句一般出现在*的开头或结尾,或是在各段落的段首/段尾。
若无明确主题句,则找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 归纳总结。
2、细节理解题:这类题目的共同特点是:答案一般都能在*中找到,需要抓关键词,在文中定位。
首先考生需要在题干中找到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在原文中定位到相关句群,在原文的句群中寻找正确答案/排除错误答案。
2021年高考英语改革政策最新消息2021年起英语“一年两考”“北京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从2021年起北京高考英语听力分值30分,采用计算机化考试,与统考笔试分离,英语听力一年两次考试,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最高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从2021年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社会上一度流传着英语将在未来高招录取中降低权重的说法。
其实,从《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到“北京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都明确了英语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这就意味着北京新高考方案突出了英语学科的教学和考试要回归英语的工具性作用的方向。
高考改革方案具体如下:1、高考命题杜绝繁难偏旧,基本以2021年的试题难度为标准;2、2021年,英语将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两天将没有英语考试,但是学生的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学生可以多次报考会考,最终以最好成绩为准;3、在2021年之前,高考英语分值逐年降低:2021年,英语120分,相应的,语文将提高到180分;2021年,英语100分会考,语文提高到200分;4、除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以外,其它加分政策都将取消;5、志愿填报也有微调:考前填报,但从明年开始执行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可以同时报2个,第二志愿可以同时报3个。
英语高考改革的政策对于学生有何影响高考英语改革后,想得高分,须改变应试心态,从小抓起。
这里我想借北京新东方学校国内部总监周雷的观点:“英语考试改革主要在改变当前以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学生英语学习耗时且低效的现状。
学生在英语上往往花费时间很长却收获不大”。
其中,上海、浙江2021年已是第二次新高考;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将从目前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考试招生政策;其余省份大多从2021年新高一、最迟从2021年新高一开始执行新的政策。
可以说,新高考,已经实实在在的来了!具体到高考各个科目的改革,英语可以说发生的变化最大!为了帮广大高中生和家长更好了解高考英语改革政策,汇总整理了以下资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上海调整统一高考科目。
话题圆桌作者: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年第11期北京高考英语改革的政策甫一落地,就引起了相关各方的高度关注和不绝热议。
各种赞成的、反对的、审慎的观点等不一而终。
作为高考的直接相关者,大学自然也非常关注此政策对其的影响。
以下便是一些大学人对此项改革的思考和观点,不知您怎么看?@铁铮(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北京无小事。
高考英语降分、语文升温,不但京城热议,而且全国关注;不仅在中小学引起反响,而且在高校也引发思考。
如何看待这一举措的出台?英语降分了,还要不要下功夫学?语文升温了,怎样才能学好?这些问题的确值得认真思考。
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学好英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毋庸置疑。
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态势下,母语的意义、价值、作用不言自明。
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学,关键是怎么学、怎么教、怎么用。
作为大系统中的一个环节,高考改革显然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学对此不能不引起高度关注。
大学英语教学如何与改革后的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该占多大比重?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尽快研究、深入研究。
@苏寄宛(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北京目前高考方案已延续多年,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育发展的要求,改革已迫在眉睫。
特别是伴随着全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浪潮,北京率先作出垂范,通过广泛调研,综合考虑,向市民交出了一份答卷。
这一举措喜忧参半。
值得高兴的是,语文提高了分值,这对于提高对母语的重视,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综、理综分数提高,也充分体现了对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高度重视。
但是,这一改革方案对于可能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热情的降低,要有相应的对策。
特别是对于北京建设国际大都市这一战略目标,势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以上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袁本文(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近日,北京市宣布2016年高考英语单科总分要降低50分。
这一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缺乏整体思考。
我方反对英语降分的理由如下:1)英语作为事实上的世界语,是我们中国经济进步、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工具,应该掌握好。
从切实感受来说,未来的祖国建设者需要进一步强化英语,而非相反。
技术,经济、商业、文化领域哪个不是如此?2)不会真正让学生在英语方面减负,反而会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首先,减分带来的最大可能性是:学生、家长、老师从思想上会有所放松,认为它没有那么重要了,但是从行动上、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上,并不会有太大变化。
学生和家长都知道,英语是一门使用最广泛的外语,全球化的趋势不会因为北京在高考分数上进行调整而放慢步伐,所以,要想真正成为人才,英语不好是行不通的。
在过去150分的高考指挥棒下,人们应该已经重视至极,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学的也只是聋哑英语,能够用英语进行自如交流的人寥寥无几。
可见,若真的放松要求,效果只能更糟。
而更糟的是与国际化的大趋势相违背。
3)教育公平性问题如果认为降低英语分值有助于缓解城乡差异,实现教育公平,那更不靠谱了。
如果英语确实有用,那农村地区的孩子要想得到学习英语的机会,只有义务教育一条路。
可以肯定,一旦农村学校放松了对英语的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条件只会恶化。
这样的话,即便高考时压力有所减轻,未来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他们就会为此付出不成比例的代价,从而使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大为削弱。
北京有位校长说:“高考英语分值降低对那些数理化突出、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是一大利好。
更有利于大学选拔人才,减轻学生的备考负担。
”那么你觉得这个政策对那些数理化突出,英语又突出的学生公平吗?降分后,无疑把数理化好,英语不好的同学和那些数理化和英语都好的同学放在了同一起跑线。
我想问:数理化强英语弱,和数理化强英语强,哪个更是人才?4)英语学科的分值从2001年起由100分提升至150分,是中国申奥成功后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为与世界接轨,降分后,恐怕就不能与世界文化很好的沟通。
英语提分的初衷时至今日仍不过时。
对高考降低英语考试分值的几点思考作者:崔国强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35期崔国强(吉林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吉林长春 130117)摘?要:北京市教委拟调整高考英语考试分值,从而引起社会热议。
降低英语分值并不一定能够提升汉语学习的积极性与效果;同作为语言,英语和汉语学习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改革的重心应放在英语教学与学习的方式上,并努力提高全民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考英语降低分值思考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12(b)-0236-011 引言北京市教委“拟将2016年高考英语满分调整为100分,比过去降低50分;语文考试分值将从150分升至180分;中高考英语考试难度将整体降低。
”的消息一传出,就在社会中引起热议。
中国中高考改革,尤其英语考试改革出路何在?2 公平VS不公平、对等VS不对等、划算VS不划算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支持将英语高考分值降至80分,他的调查发现在高考英语平均分中,农村孩子的英语平均分比城里孩子低20分左右,这要把一大批孩子从一本拉到二本、从二本拉到三本,甚至从一本直接拉到三本;本来可以进入三本的孩子就上不了大学了。
该调查充分体现英语教育结果及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无论英语分值升降与否,学英语的劲头丝毫也不会衰减,他们会通过参加各类英语学校来弥补。
一旦由于英语高考分值降低而造成农村学校放松英语教学,农村孩子学英语的条件只会恶化。
据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10月的调查显示,56%的非英语专业在校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另有19%的学生几乎把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英语。
相比英语教育的地位,中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却处于劣势。
这种学习时间上的不对等导致了英汉语学习的“矛盾”,撇开数据本身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不够合理的“英语四六级成绩与学位挂钩”制度负有责任,学生出于毕业压力在英语上花费大量时间,而制度却没有对汉语水平的标准及规定,对其要求远低于体育及其它公共课;许多大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英语学习效率。
此次北京中高考改革中,英语的变化最大,引起的关注度最高。
在各大门户网站发起的有关“是否支持中高考英语降低分值”的投票中,提交“赞成”的网友均超过了60%。
新浪网发起的“你是否支持高考英语降低分值”的调查中,共有3205人参与网上投票。
其中,有近70%网友支持;对于“你觉得减低英语分值会减轻学习压力”的调查中,认为“会”和“不会”的网友数量不相上下。
但一些幼儿园孩子的家长表示,小学低年级阶段如淡化英语学习后,孩子就得去社会培训机构,势必导致好的培训机构“学位紧张”,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也将增加。
对于“取消小学低年级英语课”的计划,家长表示应慎重。
数学
超70%网友吁数学退出
在新浪微博等发起的“数学退出高考”的调查中,近12万网友参与投票,支持数学退出高考的达到70%以上,不少人称自己仅是“做题机器”,实际生活中真正广泛使用的只有加减乘除;也有近4万网友表示,“学习数学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接近投票者的30%。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数学老师崔用亮表示,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工具性特别强,对学生来说不可缺少。
不仅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学科要用到数学,即使学生将来读文科,选择管
理、金融等专业的话,数学也是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