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D(北京站)敏捷自动化测试--宗刚
- 格式:pdf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71
0 引言随着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全球定位系统定位准确性的提高,使得铁路交通运输领域的监控、定位、展示逐步走向电子化、数字化和可视化。
为适应我国铁路机务管理实际业务需要,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总公司)于2015年立项开展机车车辆安全运用技术研究——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信息地面综合应用研究。
机车数据通过铁路统一传输平台进入铁路内网,经过解析处理后存入地面综合应用子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中。
在中国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CMD系统)运行过程中,后台数据解析与存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环节,设计人员通过对数据解析与存储处理技术进行优化,解决了数据实时性、系统稳定性及安全存储方面的问题[1-2]。
1 数据处理关键技术1.1 MQ消息队列技术MQ消息队列技术是应用程序之间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消息队列可驻留在内存或磁盘上,队列存储消息直到它们被应用程序读走。
通过消息队列,应用程序可独立执行,在继续执行前也不需等待接收程序接收此消息。
此技术具有可靠传输、不重复传输、异步传输、消息驱动与支持事务等优点。
1.2 Oracle海量存储技术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目前最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拥有可移植性好、功能强等优点,是一种中国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CMD系统)后台数据处理技术容长生1,刘波2(1. 中国铁路总公司 运输局,北京 100844;2.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1)摘 要:中国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CMD系统)后台处理系统接收机车数据,通过转储与解析程序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数据库服务器,并对数据和故障进行分析,是CMD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为整个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结合CMD系统,从实践使用角度出发,对其后台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机车;远程监测;诊断;CMD系统;数据解析;MQ消息队列技术;Oracle数据库存储技术;Mongo数据库分片集群技术中图分类号:U26;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3X(2017)03-0028-07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17.03.028第一作者:容长生(1975—),男,高级工程师。
近地告警系统自动化测试方法首先,近地告警系统的自动化测试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方向: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功能测试主要是验证系统是否按照指定的需求和规范工作。
这些测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单元测试: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独立的测试,以验证每个模块的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可以使用单元测试框架和工具,如JUnit来进行自动化测试。
2.集成测试:将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组合,测试它们之间的接口和交互是否正确。
可以使用集成测试框架和工具来模拟系统的运行环境,以进行自动化测试。
3. 系统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验证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和功能规范。
可以通过编写测试用例和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如Selenium来进行自动化系统测试。
除了功能测试,性能测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性能测试主要是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1. 负载测试:通过模拟用户同时访问系统的情况,测试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可以使用负载测试工具,如JMeter来进行自动化负载测试。
2. 压力测试:通过增加系统的负载,测试系统在高压力环境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可以使用压力测试工具,如Apache Bench来进行自动化压力测试。
3. 容量测试:测试系统在峰值负载下的最大处理能力和资源使用情况。
可以使用容量测试工具,如Gatling来进行自动化容量测试。
在进行自动化测试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测试数据的准备:为了有效地进行自动化测试,需要准备合适的测试数据。
可以使用数据生成工具来生成符合测试需求的数据。
2.测试环境的搭建:为了模拟真实的运行环境,需要搭建合适的测试环境。
这包括安装和配置测试工具、模拟网络和服务器等。
3.结果分析和报告生成:自动化测试生成的测试结果需要进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测试报告。
可以使用测试管理工具来帮助进行结果分析和报告生成。
总结起来,近地告警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第24卷第3期2024年3月交 通 工 程Vol.24No.3Mar.2024DOI:10.13986/ki.jote.2024.03.006国产软硬件设备适配测试规范及体系研究赵 恬1,李 晖2,门子轩1(1.中国铁路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2.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北京 100039)摘 要:适配测试工作是国产化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以保证各系统平稳替代.本文通过对国产化适配测试现状研究,对相关规范化过程㊁工作难点和标准体系进行梳理,为国产化技术适配测试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为保障铁路各重要系统平稳安全国产化替代夯实了基础.关键词:国产化;信息系统;适配测试;铁路信息系统中图分类号:U 2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3432(2024)03⁃033⁃05Research on Localization Adaptation Test Specifications and SystemsZHAO Tian 1,LI Hui 2,MEN Zixuan 1(1.China Railwa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Beijing 100038,China;2.Institute 706,the Second Academy of China Aerospace Science &Industry Corp.,Beijing 100039,China)Abstract :Adaptation testing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ized technology to ensure thesmooth replacement of various systems.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calization adaptation testing,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relevant standardization process,work difficulties and standard systems,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localization technology adaptation testing work,and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ensuring the stable and safe localization substitution of important railway systems.Key words :localization;information system;adaptation test;railway information system收稿日期:2023⁃11⁃20.基金项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点课题 铁路信创适配验证评估体系及服务能力关键技术研究”(编号N2022W009).作者简介:赵恬(1996 ),女,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网络安全.E⁃mail:zhaotian151@.1 概述1.1 现状分析1.1.1 信息技术国产化发展现状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重要支撑.随国际形势变化,国产化作为我国政治㊁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国产化生态初具规模.突破 卡脖子”技术,推动国产化替代,全面实现自主可控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与信息安全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1⁃2].相关产品和技术已实现从 不可用”向 基本可用”转变,并正向 好用”迈进[3⁃5].虽然国产化软硬件产品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国外成熟产品还存在一定差距.芯片㊁操作系统㊁中间件㊁工业软件是信创领域与全球技术成熟度差距较大项[6].随着我国国产化进程的加速,开展 适配测试”已经成为国产化产品和设备交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1个环节,是国产化工程建设中1项重要且必须的工作,更是产品及方案组合落地㊁验证组合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交 通 工 程2024年1.1.2 铁路信息系统国产化发展现状铁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承担着运输生产㊁经营管理㊁对外服务等多项任务.经过多年信息化发展,铁路已经建成全面涵盖运输生产㊁经营管理的各类业务应用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保障铁路正常运营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目前铁路应用信息系统存在大量使用CentOs 等[7]海外IT产品的现象.在国产芯片㊁操作系统㊁数据库等方面的适配改造及应用实施还处于初期阶段.由于铁路应用信息系统直接关系铁路运输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一旦技术受限或是出现断层将导致重大损失.因此亟需进行国产化的适配改造工作.1.1.3 适配验证测试现状随着2022年国产化产业进入新阶段,国家政策明确国产化测评相关要求,充分利用企业已有国产化适配基地满足共性需求适配服务,搭建统一的适配云平台,面向央企个性化需求提供基础资源和适配攻关环境,实现共商共建共享,避免重复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适配云平台和综合服务保障体系;积极稳妥推进探索国产化技术㊁产品和服务的适配验证与创新应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替代方案.目前,国产化通用评测机构数量较多,且已形成了国家级㊁省级及行业等多层级㊁多领域的国产化评测体系.国产化通用评测机构的评测集中于适配性验证,多围绕国产化产品在国产软硬件环境下的适配验证展开,同时对产品功能㊁性能㊁可靠性和兼容性等进行测试.1.2 开展适配测试原因分析适配测试是为了确保应用软件在不同的硬件㊁操作系统㊁浏览器等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和良好适应,以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以下是开展适配测试工作的几个主要原因:1)兼容性问题:不同的硬件设备㊁操作系统和浏览器有各自独特的特性和限制,应用软件可能在某些环境下出现兼容性问题.适配测试可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应用软件在各种环境下兼容并稳定运行.2)平滑过渡和迁移:将原有的软硬件设备平滑迁移到国产环境下,其关键是挑选出最优软硬件技术组合,并通过合适的迁移工具或者双轨运行的方式降低迁移风险,分步有序㊁安全可靠地完成从硬件到软件层面的全栈替换[7⁃8].3)提高用户满意度:用户使用各种不同的设备和平台访问应用软件,如果应用软件在某些环境下无法正常工作,或者用户体验受到影响,将会降低用户的满意度.适配测试可提前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用户在不同环境中都能享受到良好的使用体验.4)提高市场竞争力:市场上存在大量的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能在不同环境中都能正常运行,适配测试可帮助应用软件保持竞争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避免因为兼容性问题而失去用户或市场份额.5)建立品牌形象:适配测试可帮助建立应用软件的良好品牌形象,如果应用软件在不同环境中都能正常运行,并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将会增强用户对应用软件的信任和好感,有利于建立品牌形象和口碑.6)节约成本和时间:通过开展适配测试,可在应用软件发布之前发现和解决兼容性问题,避免后期修复成本高昂的问题,此外,适配测试还可帮助开发团队在开发过程中更早地考虑兼容性问题,从而减少后期修改和调整的时间和资源投入.综上所述,适配测试是为了确保应用软件在不同环境中运行正常㊁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价值.通过开展适配测试工作,可提高用户满意度㊁市场竞争力,降低后期修复成本,并有助于建立优秀的品牌形象.2 适配测试技术研究2.1 适配测试流程为了保证适配测试的质量,需要建立完整的测试流程.一般来说,适配测试的流程包括确定适配范围㊁确定测试目标及标准㊁创建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㊁开展适配测试㊁记录测试结果㊁分析和解决问题㊁重新测试㊁编写测试报告㊁验收和发布等环节.适配测试流程的具体细节和步骤可能因应用软件的特性和适配工作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但以下步骤提供了1个通用的指导,以确保适配测试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高质量的结果产出.适配测试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适配测试范围:根据应用软件的特性和目标用户群体,确定适配测试需要覆盖的软硬件等环境.2)确定测试目标和标准:为了具体评估应用软43 第3期赵 恬,等:国产软硬件设备适配测试规范及体系研究图1 适配测试流程图件在不同环境下的适配情况,需要明确测试目标和评估标准.例如,确定应用软件在特定软硬件产品上的兼容性要求,用户体验的表现等.3)创建测试计划:根据测试范围㊁目标和标准,制定详细的适配测试计划.包括适配测试的具体内容㊁环境准备㊁工具准备㊁数据的准备㊁用例编写确认等.4)开展适配测试:根据测试计划,对应用软件进行适配测试.适配测试的内容包括应用软件在不同软硬件上的运行情况,功能是否正常,界面是否适应不同屏幕尺寸,性能如何等.5)记录测试结果:在适配测试过程中,记录每个适配测试环境下的测试结果.包括发现的兼容性问题㊁用户体验问题㊁性能问题等.6)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适配测试结果,分析兼容性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可是对应用软件进行修改㊁优化,或者是提供针对不同环境的配置建议.7)重新测试:在对问题进行修复和修改后,进行重新测试,以确认问题是否被解决,并确保应用软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8)编写测试报告:根据适配测试结果和解决方案,编写详细的适配测试报告.报告应包括测试的范围和目标㊁测试环境的配置㊁测试结果㊁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9)验收和结论:对修复后的应用软件进行最终验证,并将其发布形成结论.2.2 适配测试技术难点分析适配测试技术难点可能会因应用软件的复杂性㊁目标平台的多样性以及测试资源的限制而有所不同.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适配测试技术难点:1)多平台适配:应用软件可能需要在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㊁浏览器㊁设备上运行,而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和限制.因此,确保应用软件在所有平台上的适配性可能是1个挑战.2)兼容性适配: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问题可能导致应用软件在某些平台上无法正常运行或出现异常.这包括不同设备的硬件规格㊁操作系统版本㊁数据库和插件等.3)性能问题:在不同平台上,应用软件的性能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适配测试中需要对性能进行评估,并与预期的标准进行比较.4)版本升级:随着操作系统㊁浏览器㊁设备硬件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应用软件可能需要进行版本更新和升级以适应新的环境,这可能引入新的适配问题.5)操作系统的多样性:不同的操作系统版本,可能会对软件的运行产生影响,因此,适配测试需要考虑到不同操作系统的兼容性问题,例如Windows㊁Mac㊁Linux 和Android 等.6)浏览器的多样性:不同的浏览器可能会有不同的行为,例如渲染方式㊁缓存机制等.因此,在进行Web 应用程序适配测试时,也需要考虑到浏览器的兼容性问题.7)硬件设备的多样性:不同的硬件设备有着不同的配置,可能会导致软件无法正常使用或者出现兼容性问题.因此,在适配测试中需要考虑到各种硬件设备的兼容性问题,尤其是对于移动端应用而言,还要考虑到不同的屏幕分辨率㊁处理器型号等.8)其他应用程序的兼容性:当软件需要与其他应用程序或者硬件设备进行交互时,也需要进行适配测试,以确保软件能正常运行和交互.针对这些技术难点,测试人员可采用多种测试技术和工具,如自动化测试㊁模拟器和虚拟机㊁云端测试平台等,以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范围.同时,还应密切关注最新的平台和技术趋势,及时更新测试策略和方法,以确保适配性测试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53交 通 工 程2024年3 适配测试标准体系建设为了实现适配测试的标准化,需要建立完整的适配测试标准体系.这包括具体的测试流程㊁测试用例㊁测试数据㊁测试环境等.建立适配测试标准体系可保证测试的质量,提升适配测试效率,降低适配测试成本.在进行体系建设时应考虑管理规范和管理制度2方面,规范是指其确立的行为标准,制度是指其要遵守的规程和准则.适配测试标准体系框架见图2.图2 适配测试标准体系框架图3.1 适配测试管理规范制定适配测试管理章程,明确组织架构和职能,明确职能范围与职责,明确适配中心人员岗位㊁职责及工作要求,明确组织模式㊁任务目标以及各类角色参与方式.构建适配测试管理体系包括适配流程㊁测试用例㊁测试数据㊁测试环境㊁缺陷管理等标准,指导适配测试工作的开展,提高适配测试的质量和管理水平.适配测试管理规范的建设思路主要基于循环式架构,在进行适配测试前应首先规范其流程,后编写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并在符合适配测试需求的环境中进行适配测试.同时在这一流程结束后进行缺陷记录,并将记录下的问题反馈到测试流程编写中,从而对整个流程进行不断优化.本文主要对当前的主要流程进行了梳理,在这些流程之间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相应的流程或子流程.3.1.1 适配测试流程规范方面首先了解适配测试需求,制定出适配测试计划㊁并明确适配测试周期和方案,搭建好适配测试环境配置,编写适配测试用例,执行开展适配测试工作,对缺陷管理和测试报告的撰写等,并最终形成适配测试标准化流程.制定标准化㊁规范化的适配测试流程,主要使适配测试工作有遵循相同的步骤和方法,从而保证测试的一致性.这样可降低测试结果的不确定性,提高测试的合理性.3.1.2 测试用例管理规范方面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编写符合适配测试需求的测试用例.覆盖系统或应用的各个环节的适配测试,执行测试用例㊁记录测试结果.通过测试用例规范化管理,统一测试用例的编写标准和方法,使测试团队中的成员可共同遵守相同的测试用例管理标准,有助于提高测试用例的易读性㊁易维护性和可理解性.3.1.3 测试数据规范方面为每次适配测试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规范化的测试数据主要能确保测试的准确性,提高测试结果的分析和问题排查能力,提高测试效率,提高测试的质量和效果.3.1.4 测试环境管理规范方面在进行适配测试之前,为适配测试准备1个符合适配测试需求的环境.搭建与实际运行环境相似的适配测试环境,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真实性.规范的测试环境管理可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并减少由于环境变化而引起的测试结果的差异.通过规范的环境配置和版本控制,可确保每次测试使用的是相同的环境,从而提高测试的可重复性.3.1.5 缺陷管理规范方面建立完整的缺陷管理系统,记录并及时跟进缺陷,并修复适配测试中发现的问题.依托缺陷管理系统对缺陷进行规范的管理,可大大提高对缺陷的追踪和修复效率.通过建立统一的缺陷报告和记录机制,方便测试人员准确地描述和报告缺陷,并追踪其修复过程.同时,规范的缺陷管理还能提供缺陷状态的可视化和实时监控,帮助测试人员及时了解和处理缺陷,从而加快缺陷的修复速度.3.2 适配测试管理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结合适配测试实际工作要求,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从人员管理㊁物理环境与设施管理㊁开发管理㊁信息保密管理等方面健全相关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为适配测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适配测试管理制度的建设思路主要基于安全方面考虑,由于国产化工作需注重其保密性㊁安全性,因此在人员㊁设备㊁环境㊁开发和保密管理方面需要进行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建立.3.2.1 人员管理制度方面明确规定不同角色的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权63 第3期赵 恬,等:国产软硬件设备适配测试规范及体系研究限,制定安全保密管理人员管理制度.通过建立适配测试人员管理制度可规范和统一测试人员的管理方式和操作流程.通过明确测试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确保测试成员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3.2.2 物理环境和设施管理制度方面制定安全保密管理以及环境安全管理㊁产品使用管理㊁安全巡防巡检管理等相关设施的管理制度.适配测试物理环境和设施管理制度可确保测试环境和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规定环境和设施的相关要求,建立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适配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适配测试中因环境和设施问题导致的错误结果.3.2.3 机房管理制度方面制定对机房的行为管理㊁密码㊁口令及资料管理㊁安全管理㊁设备管理㊁环境管理等制定相应管理规定.适配测试需要稳定和可靠的物理环境和设施支持,通过制定机房管理制度,可确保机房和相关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维护,以确保测试环境的安全性.3.2.4 应用系统开发管理制度方面制定应用系统的开发环境分离㊁安全同步开发㊁测试联调控制㊁后期维护管理等进行规定.通过制定应用系统开发管理制度,明确系统开发流程及开发工作中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避免开发过程中的重复工作或者漏洞,确保应用系统开发过程的有序进行.3.2.5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方面制定安全责任与管理机构㊁访问控制管理㊁通信及数据传输安全㊁岗位安全管理与人员素质㊁备份与恢复管理㊁安全事件与应急处置等等相关保密管理制度.制定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通过对于敏感信息的访问权限㊁使用规则和管理措施等的规定,建立适配测试人员可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保护信息安全,有效地防止数据泄露的风险.4摇结束语国产化为我国信息技术自主可控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实现重要行业国产化改造是维护国家安全㊁保障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当前国产化发展现状㊁铁路信息系统国产化发展现状及各行业适配测试工作现状,研究了适配测试流程,分析了适配测试技术的重点难点,提出了相关的标准体系建设框架.本文确立的相关流程和框架体系可系统地指导铁路行业及其他各行业企业开展适配测试工作,促进国产化工作的开展实施.随着国家政策和行业企业的国产化工作开展,适配测试工作必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国信息技术自主可控程度也将更进一步.参考文献:[1]汤志伟,李昱璇,张龙鹏.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 卡脖子”技术识别方法与突破路径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1):1⁃9. [2]惠宏伟,侯姗姗.从国产化看两化融合进程中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探讨[J].保密科学技术, 2016(6):38⁃41.[3]王紫敬,王世杰.信创产业发展研究2022年[R].苏州:东吴证券研究所,2022.[4]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从飞腾芯看国产CPU的生态发展[J].信息安全研究,2020,6(10):881⁃886.[5]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信创产业发展白皮书[R].中国电子学会,2021.[6]宋涛.中国信创生态市场研究报告2021年[R].北京:海比研究院,2021.[7]崔建岷,卢志强,赵恬,等.交通企业信息系统国产化改造路线[J].科技与创新,2023(18):169⁃172. [8]仝鑫,杨晓冬,金正晗.铁路信息系统国产化改造方案及建议[J].铁路计算机应用,2021,30(11):26⁃31.[9]姚剑.金融信创 五阶段”实施方法论研究[J].中国金融电脑,2022(4):85.73。
北京地铁燕房线站台门编码器测试装置研制及应用探析
张小杰
【期刊名称】《电脑知识与技术》
【年(卷),期】2024(20)2
【摘要】燕房线地铁为全自动运行方式,站台门与列车及信号系统联动。
地铁站台门是复杂而精密的机械系统,其传动部件如驱动电机、变速箱、皮带、滑轨等部件的磨损,以及机械旷量与运行卡滞都会导致站台门运行参数发生变化,如超出DCU 的控制范围,系统将保护并输出故障告警。
影响乘客出行,造成列车掉线。
目前,站台门系统出现故障后,无快速的手段检测站台门运行的瞬时速度、开关门动作时间等参数。
同时在站台门维修维护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测试设备对站台门的运行参数进行检测。
本文提出研制一套适用于地铁站台门置,详细阐述了研制测试装置的原理,如何利用PLC采集站台门驱动电机运行方向、门体运行位置、瞬时速度、开运行工况检测的装关门动作时间、动作次数等运行状态参数,实现实时测试。
设计思路和方案供同行业参考。
同时文章阐述了利用研制的测试装置应用到站台门的故障及技术分析,并用于指导现场对站台门机械部件的精调。
【总页数】5页(P100-104)
【作者】张小杰
【作者单位】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
【相关文献】
1.地铁站台屏蔽门在线绝缘监测装置的研制
2.北京地铁燕房线全年得优平稳运营一周年
3.北京地铁燕房线预计2017年底开通将全无人驾驶
4.无人驾驶:北京地铁燕房线所有列车取消驾驶室
5.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应用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测试金字塔之移动互联网应用测试
陳曄
移动互联网项目特点
迭代快
迭代周期:两个月?一个月?半个月?
还有更甚??
变化快
第N次迭代产品的样子第N+1次迭代产品的样子
烧钱快
见效快
用户至上
移动互联网测试特点
可是事实是
软件分层是测试的精髓
移动互联网也是一样
比如
•除了精美的设计以外,还需要遵守规则
关注点一•控件是否存在
关注点二•控件位置
关注点四
•全屏截屏对比•MonkeyRunner自带API
•全屏截屏对比•MonkeyRunner自带API
•全屏截屏对比•其他第三方对比库
关注点五•混合应用中的webview
Appium示例
BDD—Calabash •场景即是用例,用例即是场景
•场景中步骤的封装
舒服的日志
iOS UI测试工具•Instruments
比如联系人搜索功能
•你可以从UI入手,请问你
要准备多少数据,要输入多
少次?头大不大
•但你也可以选择直接启动
这个activity,测试搜索的
核心算法方法。
是不是感
觉很爽?
比如联系人搜索功能
•你可以从UI入手,请问你
要准备多少数据,要输入多
少次?头大不大
•但你也可以选择直接启动
这个activity,测试搜索的
核心算法方法。
是不是感
觉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