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气质量 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标准状态:现行)

空气质量 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标准状态:现行)

空气质量 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标准状态:现行)
空气质量 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标准状态:现行)

室内空气检测方案-叁万

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项目室内环境检测方案 南通欧萨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二 0 一八年五月二十三日

一、工程简介 我单位受南通体育运动学校的委托,对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石桥路与纬一路口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空气质量检测。按规范要求,装修(家具进场)房间检测项目为: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五项指标。 二、室内空气检测必要性全国每年因装修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万人,每天大约是304 人。可见室内空气检测的必要性:家装材料中的有毒物质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国家有关部门曾进行的一次室内装饰材料抽查结果表明,具有毒气污染的材料占68%,所挥发的300 多种有毒物质一旦进入室内,即会引发各种疾病,装饰装修材料即使都是环保的产品,但是各种家具和装饰材料释放出的有害物质通过叠加同样会造成严重污染,室内的空气是一定的,使用一件木制材料和十件木制材料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是截然不同的。再加上装修所使用的胶黏剂,装修污染是难免的。 仅靠闻气味辨别是否有室内污染不科学,也不准确。在有毒有害气体中,有的是有味的,如苯:芳香味,甲醛:刺鼻性气味。但也有无色无味的,如:TVOC。 但各种化学物质混合在一起呈现的复杂的气味是很难辨别的。因此凭气味来判断有没有污染或是什么污染是不准确的,也就是说:有污染的不一定能闻到气味,闻到气味不一定有污染。室内空气中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即使是轻微超标,都会造成严重的疾病。在装修后的房间里,有的时候,如果你能闻到明显的甲醛或是苯的气味时污染程度已十分严重。但闻不到气味时,也不能说污染不存在。 人一生中约7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人均日吸入空气12 立方米,而城市居民每天约70%~90%的时间在各种室内环境中度过。可以想象,室内空气检测对人的健康有多么的重要。美国环境保护局的一项科研成果表明,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一般要比室外严重2~5倍,在特殊情况下可达到100 倍。美国国家科学院估计美国每年因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医疗费用约150 亿至1000 亿美元。室内空气污染已被归结为危害公共健康的5 类环境因素之一。为了学生、员工及家人的身体健康做一个室内空气检测是必要的。 三、检测依据及标准 1.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2.国家标准《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 ;3.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附录B GB/T 18883-2002 ;4.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附录C GB/T 18883-2002 。 根据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的规定,室内空气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浓度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编制说明

.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编制说明 一、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室内空气污染不仅破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主要是因为:(1)人们每天大约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所呼吸的空气主要来自于室内,与室内污染物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均多于室外。(2)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趋增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在室外空气污染的基础上更加重了一层。(3)为了节约能源,现代建筑物密闭化程度增加,由于其中央空调换气设施不完善,致使室内污染物不能及时排出室外,造成室内空气质量的恶化。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污染,来源于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来源主要有消费品和化学品的使用、建筑和装饰材料以及个人活动。如(1)各种燃料燃烧、烹调油烟及吸烟产生的CO、NO、SO、可吸入颗粒物、甲醛、多环芳烃(苯并[a]芘)等。(2)建筑、装饰材料、22家具和家用化学品释放的甲醛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氡及其子体等。(3)家用电器和某些办公用具导致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污染和臭氧等化学污染。(4)通过人体呼出气、汗液、大小便等排出的CO、氨类化合物、硫化氢等内源性化学污染物,呼出气中排出的苯、甲苯、苯乙烯、氯仿等2外源性污染物;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喷出的流感病毒、结核杆菌、链球菌等生物污染物。(5)室内用具产生的生物性污染,如在床褥、地毯中孳生的尘螨等。 室外来源主要有(1)室外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通过门窗、孔隙等进入室内。(2)人为带入室内的污染物,如干洗后带回家的衣服,可释放出残留的干洗剂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将工作服带回家中,可使工作环境中的苯进入室内等。 目前我国对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室内空气质量缺乏系统的标准,为了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切实提高我国的室内空气质量,在借鉴国外相关指标、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内现有的标准,特制定《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二、本标准中条文的依据 (一)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依据 表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依据 据依污染物名称标准值 3二氧化硫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O 1h 0.50 mg/m2 3NO二氧化氮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0.24 mg/m1 h 2 3CO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氧化碳10 mg/m1 h

异味污染物官能测定法—三点比较式嗅袋法

異味污染物官能測定法—三點比較式嗅袋法 NIEA A201.12A 一、方法概要 本方法係將試樣氣體以純淨空氣適當稀釋後,置於3個嗅袋中的1個(另2個嗅袋裝純淨空氣),由6名合格嗅覺判定員分別以嗅覺判斷那個嗅袋含有異味污染物(即試樣氣體),再平均算出嗅覺判定員可聞出之稀釋倍數,以異味污染物濃度表示。 二、適用範圍 本法適用於大氣、周界及排放管道中異味污染物量測。 三、干擾 (一) 官能測定室未有充足的換氣裝置或通風不良,室內有妨礙嗅覺之味道。 (二) 官能測定室未能遠離異味污染物發生源。 (三) 嗅覺判定員當天化妝或食用產生異味之食物。 四、設備及材料 (一) 排放管道中採樣 1、直接採樣法:採樣裝置如圖一所示 (1) 採樣泵:流量4L/min以上,無臭且不會吸附異味污染物之隔膜式泵。 (2) 採樣袋:容量3~20L,材質必須為無臭且對異味污染物氣體吸著性、透過性均極低之聚酯塑膠(Polyester)或聚氟乙烯(Poly Vinyl Flouride,商品名Tedlar),出口附 有矽膠栓。 (3) 採樣管:排放管道排氣之溫度低於250℃時,使用鐵氟龍(Teflon)管;溫度高於250℃時則使用硼矽玻璃管或不銹鋼管。 (4) 使用鐵氟龍管或矽膠(Silicone Rubber)管。註1 2、間接採樣法:採樣裝置圖例如圖二所示。 (1) 採樣箱:容量15~35L,氣密性良好,不易破損之硬質材料所製。

(2) 採樣泵、採樣袋、採樣管、連接管等均與直接採樣法相同。 (二) 周界及環境大氣中採樣 1、真空瓶採樣法 (1) 採樣用真空瓶:如圖三所示,容量10L硼矽玻璃製,一端附有鐵氟龍活栓,另一端則為可拆下之磨砂玻璃接頭,以O-Ring及夾子與真空瓶密合。 (2) 真空瓶專用袋:長75cm,寬30cm,一般為聚酯塑膠製。 (3) 矽膠塞:No.30,中間插玻璃管,玻璃管附有No.3矽膠塞。 (4) 真空泵:可達1mmHg以下真空度。 (5) 真空壓力計。 2、採樣袋直接採樣法:如圖四所示。 (1) 採樣泵:流量4L/min以上,無臭且不會吸附異味污染物之隔膜式泵。 (2) 採樣袋:容量3~20L,材質為無臭且對異味污染物氣體之吸著性、透過性均極低之聚酯塑膠或聚氟乙烯。 (3) 連接管:使用鐵氟龍管或矽膠管。 3、採樣袋間接採樣法 (1) 採樣用吸引瓶:如圖五所示,容量10L,氣密性良好之玻璃製品,頂部蓋子部分有兩個鐵氟龍製活栓,並以矽膠製O-Ring及金屬固定夾將蓋子與本體密合。 (2) 採樣袋:容量10L,材質為無臭性且對異味污染物氣體之附著性、透過性均極低之聚酯塑膠或聚氟乙烯。 (3) 真空泵:可達1mmHg以下之真空度。 (4) 抽氣用泵:流量20L/min以上。 (三) 官能測定用器材 1、純淨空氣供給用裝置如圖六所示,一次可同時充填6個嗅袋。 (1) 送氣用泵:流量10L/min以上無臭性泵。

第4讲:室内空气质量标准(PPT)--综合部培训资料

STT-YNZK-ZHZLGL 2020-04-061 STT-YNZK-ZHZLGL 2020-04-062

v1.GB 50325-200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v2.GB/T 11737-1989 《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 v3.GBT 18204.26-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v4.HJ 533-2009 《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v5.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附录C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检验方法 STT-YNZK-ZHZLGL 2020-04-063 STT-YNZK-ZHZLGL 2020-04-064

三、定义 v1.室内环境 indoor environment v室内环境是指人们工作、生活、社交及其它活动所处的相对封闭的空间,包括住宅、办公室、学校教室、医院、候车(机)室、交通工具及体育、娱乐等室内活动场所。 v2.室内空气质量参数 indoor air quality parameter v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 v3.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 v利用Tenax GC或Tenax 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STT-YNZK-ZHZLGL 2020-04-065 四、室内空气质量要求: 1.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 臭味。 2.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规定的标准 限值(见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STT-YNZK-ZHZLGL 2020-04-066

室内环境检测方案

室内环境检测方案 2017年8月2号 衡阳市科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一、检测项目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项目为:氡、氨、甲醛、、苯和总有机挥发物TVOC五项。 二、检测依据及标准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三、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 1.空气中氡的检测 1.1测试方法及依据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1.2检测仪器: 1027型电子氡气检测仪 1.31027型环境氡检测仪 1027型环境氡检测仪以闪烁室法为基础,用气泵将含氡的气体吸入闪烁室,氡及其子体发射的α粒子使闪烁室内的ZnS(Ag)柱状体发光,光电倍增管再把这种光讯号变成电脉冲。由单片机构成的控制、测量电路,把探测器输出的电脉冲放大、整形,进行定时计数。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与氡浓度成正比,从而确定空气中氡的浓度。 2.空气中的游离甲醛的检测 2.1测试方法及依据 2.1.1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2.1.2 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2.2 检测仪器: HL-2B型恒流采样器、上海舜宇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7230G 可见分光光度计 2.3 基本原理: 用大气采样器将空气中的甲醛吸收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

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根据着色深浅,比色定量。 3.空气中氨的检测 3.1测试方法及依据 3.1.1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3.1.2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3.2检测仪器: HL-2B型恒流采样器、上海舜宇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7230G 可见分光光度计 3.3基本原理: 空气中的氨吸收在稀硫酸中,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及次氯酸钠存在下,与水杨酸生成蓝绿色的靛酚蓝染料,根据着色深浅,比色定量。 4.空气中苯的检测 4.1 测试方法及依据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F。 4.2检测仪器: HL-2B型恒流采样器、TP-2030型热解吸装置、BTJ-Ⅲ型热解吸装置、湖北方圆公司生产的FYGC-2000B型气相色谱仪。 4.3基本原理: 空气中的苯用活性炭管吸附采集,然后经热解吸提取出来,经气相色谱仪由毛细管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计算出空气中苯的含量。 5.空气中TVOC的检测 5.1 测试方法及依据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G。 5.2 检测仪器: HL-2B型恒流采样器、TP-2030型热解吸装置、BTJ-Ⅲ型热解吸装置、湖北方圆公司生产的FYGC-2000B型气相色谱仪。 5.3 基本原理: 空气中的TVOC用Tenax-TA吸附管吸附采集,经热解吸提取出来,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编制说明 一、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室内空气污染不仅破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主要是因为:(1)人们每天大约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所呼吸的空气主要来自于室内,与室内污染物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均多于室外。(2)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趋增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在室外空气污染的基础上更加重了一层。(3)为了节约能源,现代建筑物密闭化程度增加,由于其中央空调换气设施不完善,致使室内污染物不能及时排出室外,造成室内空气质量的恶化。 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污染,来源于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来源主要有消费品和化学品的使用、建筑和装饰材料以及个人活动。如(1)各种燃料燃烧、烹调油烟及吸烟产生的CO、NO2、SO2、可吸入颗粒物、甲醛、多环芳烃(苯并[a]芘)等。(2)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和家用化学品释放的甲醛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氡及其子体等。(3)家用电器和某些办公用具导致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污染和臭氧等化学污染。(4)通过人体呼出气、汗液、大小便等排出的CO2、氨类化合物、硫化氢等内源性化学污染物,呼出气中排出的苯、甲苯、苯乙烯、氯仿等外源性污染物;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喷出的流感病毒、结核杆菌、链球菌等生物污染物。(5)室内用具产生的生物性污染,如在床褥、地毯中孳生的尘螨等。 室外来源主要有(1)室外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通过门窗、孔隙等进入室内。(2)人为带入室内的污染物,如干洗后带回家的衣服,可释放出残留的干洗剂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将工作服带回家中,可使工作环境中的苯进入室内等。 目前我国对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室内空气质量缺乏系统的标准,为了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切实提高我国的室内空气质量,在借鉴国外相关指标、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内现有的标准,特制定《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二、本标准中条文的依据 (一)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依据 表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依据 污染物名称标准值依据 二氧化硫SO2 mg/m31h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氧化氮NO2 mg/m3 1 h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一氧化碳CO10 mg/m3 1 h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氧化碳CO2室外浓度以上 1260 mg/m3 8 h ASHREA 62-1999 氨NH3 mg/m3 1 h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其它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801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GB/T 11737 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 GB/T 12372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Saltzman法 GB/T 14582 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 GB/T 14668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 1466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 14677 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467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 1526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法 GB/T 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GB/T 15439 环境空气苯并[a]芘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516 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 16128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6129 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 GB/T 16147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 GB/T 17095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 GB/T 18204.13 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 GB/T 18204.14 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方法 GB/T 18204.15 公共场所风速测定方法 GB/T 18204.18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GB/T 18204.23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 18204.24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 18204.25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GB/T 18204.26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GB/T 18204.27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1 室内空气质量参数 indoor air quality parameter 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一、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明显异味、臭味。 二、空气质量标准见表其中: 室内空气的质量参数(indoor air quality parameter) 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 可吸入颗粒物(particles with dimeters of less,PM10)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的颗粒物。 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利用Tenax Gc或(Tenax TA)采样,非极性色普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乙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物。 标准状态(normal state):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时的干物质状态。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1、新风量要求≥标准值,除温度、相对湿度外的其他参数要求≤标准值 2、行动水平即达到此水平建议采取干预行动以降低室内氡浓度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 50325-2001(2006) 1.01为了预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 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利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不适 用于工业建筑工程、仓储性建筑工程、构筑物和有特殊净化卫生要求的房 间。 1.03本规范控制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有氡(Rn-222)、甲醛、氨、苯和总挥发性有 机物(TVOC)。 1.04民用建筑工程根据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不同要求,划分为以下两类: ①Ⅰ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 建筑工程; ②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 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1.05民用建筑工程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1.0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 5%,并不得少于3间。 2、当房间内有2个及2个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3、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 度0.8~1.5m。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 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状态下进行。放射性氡浓度检测时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小 时后进行。 5、室内环境质量验收不合格的民用建筑工程,严禁投入使用。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GB 3095-1996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2引用标准 GB/T 15262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 8970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 光光度法 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 GB 6921 空气质量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 GB/T 15436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GB 9801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GB 8971 空气质量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GB/T 15439 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5264 空气质量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434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15433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3 定义 3.1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3.2 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3.3 氮氧化物(以NO2计):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 3.4铅(Pb):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3.5苯并[a]芘(B[a]P):指存在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苯并[a]芘。 3.6氟化物(以F计):以气态及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3.7年平均:指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3.8 季平均:指任何一季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3.9月平均:指任何一月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3.10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甲醛的检测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检测 氡气的检测 α射线、β射线的检测 检测地点(4个):生化楼实验室、食堂等 检测所需仪器和试剂 甲醛测定 ·仪器:蒸馏水、注射器、洗耳球、空气采样器(附有吸收管)、小烧杯、具塞25ml比色管(1支)。(外出采样需携带) 具塞25ml比色管(7支)、水浴锅、移液管(1ml、2ml、5ml、10ml)、分光光度计、1000ml容量瓶2个。(测定要用到) ·试剂:乙酰丙酮(乙酸胺、冰乙酸、乙酰丙酮、蒸馏水) 甲醛标准溶液(甲醛溶液(内含甲醛36%--38%)、蒸馏水)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测定 ·仪器:TVOC测定仪(使用方法参读说明书) 氡气的测定 ·仪器:测氡仪(使用方法参读说明书) α射线、β射线 一、甲醛的测定 特性 无色刺激性气体,能引起流泪、喉部不适 主要危害 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哮喘甚至肺气肿;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引起少年儿童智力下降;致癌促癌 主要来源 夹板、大芯板、中密度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及其制造的家具,塑料壁纸、地毯等大量使用粘合剂的环节

相关标准(GB50325-200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I类民用建筑工程甲醛浓度小于或等于0.08mg/m3;II类民用建筑工程甲醛浓度小于或等于0.12mg/m3 取样 A、带蒸馏水,注射器,洗耳球,具塞25ml比色管 B、用5ml注射器分两次,共加入10ml蒸馏水到吸收管中(缓慢加入) C、接上取样机电源,再按开启仪器;先按(开启/调整)键,再控制流速为0.5L/min,调速幅度要小,以防蒸馏水被仪器吸入仪器中,然后再按(X10)键六次,保证吸收气体的时间为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后,待一起停止后,关闭仪器电源,将吸收管中的吸收液缓慢倒入比色管中,不要洒出来。再用少量(不大于10ml)蒸馏水润洗吸收管,将润洗液也倒到比色管中,并盖上塞子,待测。 测定原理: 在过量胺盐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生成黄色化合物,于414nm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试剂配制 A、乙酰丙酮:将50g乙酸胺,6ml冰乙酸及0.5ml乙酰丙酮试剂溶于100ml水中 B、甲醛标准溶液:吸取2.8ml甲醛溶液(内含甲醛36%--38%),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此时的溶液为每毫升约含1mg甲醛。从容量瓶中取该溶液10ml用水稀释至1000ml,即此时标准溶液浓度为10.0μg/ml。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数支25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0.00,0.20,0.50,1.00,3.00,5.00,8.00ml甲醛标准溶液,加水至25ml,加入2.5ml乙酰丙酮溶液,摇匀。于45--60℃水浴中加热30min,取出冷却,用10mm比色皿,在波长414nm处,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减去空白实验所测的吸光度,以吸光度和对应的甲醛含量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 将采回来的样品及空白加水稀释至25ml,再加入2.5ml乙酰丙酮摇匀。于45--60℃水浴中加热30min,取出冷却,用10mm比色皿,在波长414nm处,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减去空白实验所测的吸光度,得出样品的吸光度,对照标准曲线,求出样品中甲醛的含量。 计算 c=m/v(mg/m3) 式中:c----空气中甲醛的含量(mg/m3) m---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样品含甲醛量(μg/ml) v---空气的含量(L) 11、实验数据记录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编制说明(doc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编制说明(doc 9页)

表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依据 污染物 名称 标准值依据 二氧化硫SO20.50 mg/m3 1h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 二氧化氮NO20.24 mg/m3 1 h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 一氧化碳CO 10 mg/m3 1 h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 二氧化碳CO2室外浓 度以上 1260 mg/m3 8 h ASHREA 62-1999 氨NH30.20 mg/m3 1 h 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 准(CH245-71) 臭氧O30.1 6mg/m3 1 h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 表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依据(续) 甲醛HCHO 0.10mg/ m3 1h 香港地区办公室及公共场所 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指南 -2000

苯C6H60.11mg /m3 1 h 香港地区办公室及公共场所 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指南 -2000 甲苯0.20mg/ m3 1h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等效采 用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 标准(CH245-71)中二甲苯 的标准 二甲苯0.20mg/ m3 1h 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 准(CH245-71) 苯并(a) 芘B(a)P 1ng/m3 24 h WS/T182-1999《室内空气中 苯并(a)芘卫生标准》 可吸入0.15 24 h GB/T17095-1997《室内空气总挥发 性有机物TVOC 0.60 mg/m3 8 h 香港地区办公室及公共场所 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指南 -2000 细菌2500 cfu/m3 依据 仪器 定 参照前苏联、我国公共场所 卫生标准、我国人防工事空 气中细菌卫生标准制定。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汇编说明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编制讲明 一、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室内空气污染不仅破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躯体健康。这要紧是因为:(1)人们每天大约有80%以上的时刻是在室内度过的,所呼吸的空气要紧来自于室内,与室内污染物接触的机会和时刻均多于室外。(2)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趋增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在室外空气污染的基础上更加重了一层。(3)为了节约能源,现代建筑物密闭化程度增加,由于其中央空调换气设施不完善,致使室内污染物不能及时排出室外,造成室内空气质量的恶化。 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污染,来源于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来源要紧有消费品和化学品的使用、建筑和装饰材料以及个人活动。如(1)各种燃料燃烧、烹调油烟及吸烟产生的CO、NO2、SO2、可吸入颗粒物、甲醛、多环芳烃(苯并[a]芘)等。(2)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和家用化学品释放的甲醛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氡及其子体等。(3)家用电器和某些办公用具导致的电磁辐

射等物理污染和臭氧等化学污染。(4)通过人体呼出气、汗液、大小便等排出的CO2、氨类化合物、硫化氢等内源性化学污染物,呼出气中排出的苯、甲苯、苯乙烯、氯仿等外源性污染物;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喷出的流感病毒、结核杆菌、链球菌等生物污染物。(5)室内用具产生的生物性污染,如在床褥、地毯中孳生的尘螨等。 室外来源要紧有(1)室外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通过门窗、孔隙等进入室内。(2)人为带入室内的污染物,如干洗后带回家的衣服,可释放出残留的干洗剂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将工作服带回家中,可使工作环境中的苯进入室内等。 目前我国关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室内空气质量缺乏系统的标准,为了操纵室内空气污染,切实提高我国的室内空气质量,在借鉴国外相关指标、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内现有的标准,特制定《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二、本标准中条文的依据 (一)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依据 表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依据 污染物名称标准值依据

室内环境检测方案

室内环境检测方案

2017年8月2号 衡阳市科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一、检测项目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项目为:氡、氨、甲醛、、苯和总有机挥发物TVOC五项。 二、检测依据及标准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三、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 1.空气中氡的检测 1.1测试方法及依据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1.2检测仪器: 1027型电子氡气检测仪 1.31027型环境氡检测仪 1027型环境氡检测仪以闪烁室法为基础,用气泵将含氡的气体吸入闪烁室,氡及其子体发射的α粒子使闪烁室内的ZnS(Ag)柱状体发光,光电倍增管再把这种光讯号变成电脉冲。由单片机构成的控制、测量电路,把探测器输出的电脉冲放大、整形,进行定时计数。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与氡浓度成正比,从而确定空气中氡的浓度。 2.空气中的游离甲醛的检测 2.1测试方法及依据 2.1.1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2.1.2 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2.2 检测仪器: HL-2B型恒流采样器、上海舜宇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7230G 可见分光光度计 2.3 基本原理: 用大气采样器将空气中的甲醛吸收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根据着色深浅,比色定量。 3.空气中氨的检测 3.1测试方法及依据 3.1.1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报告.doc

统表 C02-109报告编号: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报告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检测类型: 委托日期: 检测日期: 报告日期: 检测单位:

甬统表 C02-109-1报告编号:一、工程概况: 1.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工程地址: 2.工程规模:该工程幢层建筑,建筑面积平方米。 工程自然间统计一览表 建筑面积< 50m2 50~ 100m2 > 100m2 工程自然间总数 抽检自然间数 设置测点数 3.工程类别:该工程属于类民用建筑工程。 4.工程抽检自然间简况一览表: 抽检自然间地面顶面墙面其他集中空调

甬统表 C02-109-2报告编号: 二、委托内容 室内空气污染 (氡、游离甲醛、苯、氨、TVOC) 检测。 三、检测主要数据 1.GB 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2.合同或委托要求: 四、主要检测仪器 主要检测仪器一览表 检测仪器名称型号及精度仪器编号 五、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一览表 限量标准氡,游离甲醛,苯,氨,TVOC , 测点 3 3 3 3 3 (Bq/m ) (mg/m ) (mg/ m) (mg/ m) (mg/ m ) 评定编号 抽样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注:标准限量依据 GB 50325 —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对_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 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的规定,除氡外均以同步测定的室外空气相应值为空白值。

甬统表 C02-109-3报告编号: 六、结论 经检测,所抽检的的自然间,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符合、不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 —2001类民用建筑工程的要求。 检测: 审核: 批准: 检测单位 (盖章 ): 年月日

两种室内空气检测标准主要区别GB50325GBT18883

一、两个标准的介绍: 两种室内空气检测标准(GB50325、GBT18883) 目前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有两个: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一、两个标准的数据 18883的数据: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①新风量要求≥标准值,除温度、相对湿度外的其它参数要求≤标准值; ②行动水平即达到此水平建议采取干预行动以降低室内氡浓度。

50325的标准: 表6.0.4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 I 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体育馆、公共交通候车室、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二、两个标准的区别: 深度分析关于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环境污染物质检测的18883标准和50325标准的区别——颁布机构不同,目标不同、检测条件不同、动机不同。老百姓怎么办? 主要区别在于: (1)性质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是推荐性标准,是自愿实施的。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是强制性标准. (2)适用范围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内部的室内环境质量评价。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包括土建和装修)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该标准中涉及的室内环境污染系指由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 (3)规定指标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规定的参数指标共19项,包括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和放射性指标。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中规定的参数指标共5项。(4)封闭时间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要求检测之前封闭12小时。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要求: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 颁布机构不同,目标不同、检测条件不同、动机不同。 1、18883是卫生部颁布的,50325是建设部颁布的。 2、18883是一个人居环境健康的最低标准,50325是建筑工程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 3、18883标准涉及19项指标,50325规范只涉及5项指标。 4、18883要求检测前关闭门窗12小时,是出于让检测条件尽量接近日常居住状态的考虑,即居住者一般能够保障一天有两次机会开窗通风。50325检测条件(甲醛、苯、氨、tvoc四项)是关闭门窗1小时后进行,显然,50325标准更多地考虑的是令建筑商和装修商可以比较容易地过关,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只要不是太不象话就行啦,在实际房屋中对比12小时和1小时的检测,结果往往要差2~3倍,也就是说,50325检测达标的房屋,按18883检测就很可能不达标,也就不符合健康人居环境的最低标准。

(完整版)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554-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Emission standards for odor pollutants (GB14554-93 1993-07-19实施,代替GBJ 4-73 ) 本标准分年限规定了八种恶臭污染物的一次最大排放限值、复合恶臭物质的臭气浓度限值及无组织排放源的厂界浓度限值。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所有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单位及垃圾堆放场的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1993年7月19日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 1994年1月15日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控制恶臭污染物对大气的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分年限规定了八种恶臭污染物的一次最大排放限值、复合恶臭物质的臭气浓度限值及无组织排放原的厂界浓度限值。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所有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单位及垃圾堆放场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2 引用标准 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T 14675 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GB/T 14676 空气质量三甲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4677 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4678 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 14680 空气质量二硫化碳的测定二乙胺分光光度法 3 名词术语 3.1 恶臭污染物 odor pollutants 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 3.2 臭气浓度 odor concentration 指恶臭气体(包括异味)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所需的稀释被数。 3.3 无组织排放源 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 4 技术内容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技术方案

二、项目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 1、(1)人员:此项目我公司拟派检测人员1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中级工程师3人,技术负责人就是高级工程师,从事检测工作十五年,有丰富的检测经验。检测人员全部执证上岗,认真遵守检验检测标准,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 (2)仪器设备:我公司具有检测设备400余台,全部经过省市计量院的检定、校准。 2、试验室机构设置、试验检测人员岗位职责; 总项目负责人的主要职责: (1)负责该项目的检测工作,落实各项检测工作的实施,及时汇报检测结果; (2)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与强制性标准,执行公司的管理制度,按公司质量要求组织检测项目管理,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3)主持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组织配置所需资源; (4)负责检验检测业务的组织协调工作; (5)负责主持项目全面工作,主持定制项目工作计划; (6)对进入现场检测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与动态管理; (7)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与安全管理体系并组织实施; (8)在授权范围内负责该项目各项协调,组织好关键性会议,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9)负责现场试验文明管理,发现与处理突发事件。 技术负责人: (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规范、规程、标准,负责项目部的技术管理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工作,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2)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参加检测方案定制,对检测过程的实施与关键过程制定作业指导书,并负责连续监控、督导、落实;

(3)认真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各项原始资料填写、整理、签字工作,并对其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4)组织质量工作会议与不合格品的调查分析处置,同时解决检测过程中的其它技术问题; (5)负责组织处理检验与技术改造中的技术问题; (6)负责检验方法、检验细则、操作规程、技术记录格式等技术文件的审批。 检测员: (1)熟悉有关项目的检验标准及所用设备,严格执行检验方法及操作规程; (2)认真填写检测记录,编制检验报告,并对检验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3) 负责所操作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保养,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4) 负责检测工作的接洽、协调工作; 3、试验检测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1)试验检测指导思想 行为诚实、方法科学、服务周到、持续改进。 (2)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成为本专业领域检测技术水平较先进的公司。 ·检测报告一次性交验合格率≥98%; ·检测报告差错率≤2%; ·员工培训及时率≥98%; ·合同履约率≥99%; ·客户满意度90%;

恶臭污染学理论知识考试问卷(2009)

恶臭污染学理论知识考试问卷 姓名单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1.引起嗅觉最小的物质浓度称为阈值,能够勉强的感觉到有气味而很难辨别到底是什么气味时,称为检知阈值,能够辨别是什么气味时,称为确认阈值。 A.阈值B.臭值C.检知阈值D.确认阈值 2.恶臭强度是以臭味的嗅觉阈值为基准划分等级的,一般分为5级,限制 A.3级B.4级C.级E.1~2级F.1.5~2.5级G.2~3级H.2.5~3.5级 3.汉族人对牛羊肉膳味敏感,而回族人对猪肉味敏感,这体现了以下哪种嗅觉特征个体差异性。 A.灵敏性B.个体差异性C.选择疲劳性D.阈值变动性 4.根据韦伯—费希纳公式和史蒂文斯公式,恶臭赋予人的感觉量(臭气强度)与恶臭物质对人的嗅觉刺激量(恶臭物质的浓度)的对数成正比,因此,如果将臭气物质去除了90%左右,人的嗅觉感觉臭气强度降低了。 A.90% B.9% C.50% D.10% 5.我国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颁布于哪一年1993年。 A.1991年B.1992年C.1993年D.1994年 6.我国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限定了8种物质。 A.5种B.6种C.7种D.8种 7.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嗅觉试验的嗅辨员人数至少为6人。 A.4 B.5 C.6 D.7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 8.下列哪些物质属于我国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限定物质ABCD。A.苯B.硫化氢C.氨D.甲硫醇 9.嗅辨员能力试验的器材和药品包括ABC。 A.无臭液B.标准嗅液C.无臭纸D.无臭袋 10.标准嗅液包括哪些气味ABCDEF。 A.花香B.甜焦臭C.汗臭D.果香E.鱼腥臭F.粪臭 11.恶臭发生源分为A和C两种。 A.自然源B.工厂源C.人工源D.公共设施源 12.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所用的主要器材有ABCD。 A.六向分配器B.无臭空气送气泵C.嗅觉试验袋D.注射器 13.嗅觉试验室应具备的条件是。 A.实验室应没有臭味 B.实验室应是没有噪音的安静环境 C.实验室应很少有人出入 D.实验室内外应没有恶臭污染源 E.实验员应能心情平静的做实验 二、填空题(每题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