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辣椒主要病虫害图谱
- 格式:ppt
- 大小:13.21 MB
- 文档页数:35
辣椒疫病图片:辣椒疫病.jpg图片:辣椒疫病5.jpg图片:辣椒疫病1.jpg图片:辣椒疫病2.jpg图片:辣椒疫病3.jpg图片:辣椒疫病4.jpg简介英文名 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病原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 Leonian.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寄主辣椒、番茄、茄子、南瓜、西瓜、白兰瓜、甜瓜、黄瓜、菜瓜等。
危害辣椒毁灭性病害。
田块株发病率20%~30%,发病田块达70%以上,严重地影响辣椒产量,甚至绝收。
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详细资料为害症状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
(1)叶片:叶片发病多在叶缘和叶柄连接处出现不规则暗绿色病斑,水渍状,边缘为黄绿色,多雨高湿条件下发展迅速,常造成叶片腐烂,干燥条件下病斑干枯易破碎。
(2)茎基部和茎节:茎基部和茎节分杈处发生成段暗绿色病斑,水渍状。
茎部多在近地面处发病,病斑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暗褐色或黑褐色条斑,病部易缢缩折倒,病部以上茎梗也易凋萎死亡。
(3)果实:受害多从蒂部开始,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边缘不明显,很快扩展到全果实,引起腐烂,潮湿时病部覆盖白色霉层,干燥后形成暗褐色僵果。
病原物孢囊梗简单,菌丝状,淡色。
孢子囊顶生,长椭圆形,淡色,顶端有乳头状突起,大小(27.6~55.8)微米×(15.5~31.6)微米。
萌发时产生多个有双鞭毛的游动孢子。
卵孢子圆球形,黄褐色,直径为15~28微米。
病菌还能产生球形的厚壁孢子,淡黄色、单胞。
侵染循环(1)菌源:病原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及种子上越冬,其中土壤中病残体带菌率高,是主要初侵染源。
北方寒冷地区病菌不能在种子上越冬,其主要来源是土壤中和在病残体上越冬的卵孢子。
(2)传播:条件适宜时,越冬后的病菌经雨水飞溅或灌溉水传到茎基部或近地面果实上,引起发病。
重复侵染主要来自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借雨水传播为害。
中心病株出现时间,棚室辣椒在4月上、中旬,露地辣椒在6月上旬左右。
辣椒高清病害图谱(上)!一、辣椒晚疫病1、幼苗期染病可使嫩茎基部出现似热水烫伤状、不定形的暗褐色斑块,逐渐软腐,幼苗倒伏死亡。
2、成株的根、茎、叶、果实均可受害。
(1)主根染病初出现淡褐色湿润状斑块,逐渐变黑褐色湿腐状,可引致地上部茎叶萎蔫死亡。
(2)茎染病多在近地面或分叉处,先出现暗绿色、湿润状不定形的斑块,后变为黑褐色至黑色病斑。
病部常凹陷或缢缩,致使上端枝叶枯萎。
(3)叶片染病出现污褐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病叶很快湿腐脱落。
(4)果实染病多从蒂部开始,出现似热水烫伤状、暗绿至污褐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可使局部或整个果实腐烂,逐渐失水后成为黑褐色僵果可残留在枝条上。
上述各染病部位的病斑在天气潮湿时,表面可长出一层稀疏的白色霉层,这是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防治方法】1、适当控制浇水。
雨季少浇,雨前不浇,雨后停浇,雨季到来要挖好排水沟,做到下雨随排水,防止地里积水。
2、发现病株要马上拔除。
要特别注意温室、大棚里的病源。
拔下来的秧子,不能随便乱扔,也不能用它喂猪和沤肥,应当深埋,防止病菌再传播出去。
3、加强栽培管理。
辣椒秧不要栽得太深,要及时整枝打权,适当摘掉一些老叶,以便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4、适当增施一些磷、钾微肥,结合打药,也可以给叶子上喷施一些嘉美金点,提高辣椒的抗病能力。
5、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还要进行药剂防治:可以用氟菌霜霉威(银发利)/吡唑嘧菌酯/噁酮霜脲腈(抑快净)/丙酰胺霜霉威(普力克)+氯溴异氰尿酸+多抗霉素/武夷菌素+嘉美金点防治,效果不错。
二、辣椒灰霉病辣椒灰霉病是保护地辣椒的重要病害。
幼苗发病,幼茎缢缩变细,子叶腐烂,幼苗倒折死亡。
成株发病,多茎部产生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后变褐色至灰白色,病斑扩展到绕茎一周时,其上端枝叶萎蔫枯死。
潮湿时病部表面长有霉状物。
病果病部灰白色、软腐,后期病部长有灰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1、雨后及时排除积水,棚内合理通风降温;2、及时清除病叶、病株、病果,带出棚外集中深埋或烧毁;重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喷施新高脂膜,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适当控制浇水,有条件的可采用滴灌技术,禁止大水漫灌。
Pepper Pest Disease Patterns 辣椒病虫害图谱辽宁京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Liaoning Jingfu Agriculture S&T Co.,Ltd.December 21, 2008Phytophthora Capsici辣椒疫病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茎、叶和果实各部位都可染病,以成株期现蕾挂果前后最易受害。
幼苗期发病,幼苗茎部呈水渍状软腐,致使上部猝倒,病斑呈暗绿色,后形成梭形大斑。
湿度大时,病部可长出白色稀疏霉层,幼苗整株枯萎而死。
成株期根系发病,病斑呈褐色长形,长3~5厘米,可围茎一周,病斑交界明显,病斑稍凹陷或稍缢缩,后引起整株枯萎死亡。
茎多在近地面及分叉处发病,初呈暗绿色水渍状病斑。
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白色稀疏霉层,然后发展到缢缩渐变为黑褐色,并引起病部以上茎叶枯萎死亡。
叶片发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3厘米,中央暗褐色,边缘黄绿色,水渍状。
扩展后,叶片软腐。
干燥时,病斑变为淡褐色。
果实发病,多从果蒂部或果尖开始,呈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软腐。
湿度大时,病果表面密生白色霉状物。
病果可脱落,也可失水干燥成暗绿色僵果挂在枝上。
Phytophthora Map 辣椒疫病图谱Botrytis Cinerea Pepper辣椒灰霉病症状:辣椒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是保护地辣椒的重要病害。
幼苗发病,幼茎缢缩变细,子叶腐烂,幼苗倒折死亡。
成株发病,多茎部产生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后变褐色至灰白色,病斑扩展到绕茎一周时,其上端枝叶萎蔫枯死。
潮湿时病部表面长有霉状物。
病果病部灰白色、软腐,后期病部长有灰色霉状物。
Botrytis Cinerea Pepper Map 辣椒灰霉病图谱Pepper powdery mildew辣椒白粉病症状:此病仅危害叶片,老叶嫩叶均可染病,病叶正面初生褪绿小黄点,以后扩展为边缘不明显的褪绿黄色病斑,随着病害的发生,病部背面产出白色粉末状物,同时病部组织变褐坏死.严重时病斑密布,终致整叶变黄. 条件适宜时,短期内白粉迅速增加,覆满整个叶部,叶片大量脱落,形成光杆,严重影响辣椒产量和品质.Pepper Powdery Mildew Map 白粉病图谱Pepper Anthracnose辣椒炭疽病症状:辣椒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和叶片,也可侵染茎部。
辣椒病虫害(图谱)及防治大全辣椒辣椒整个生育期会发生很多病害。
苗期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成株期有病毒病、疫病、青枯病、叶斑病等。
只有正确识别辣椒病害才能准确使用农药,控制辣椒病害蔓延,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
下面就是辣椒的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辣椒猝倒病、立枯病辣椒猝倒病:苗床低温高湿易发病。
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遭受病菌侵染,致幼苗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地面。
辣椒立枯病: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收缩,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斑绕茎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倒伏。
猝倒病、立枯病综合防治方法:1、每方营养土中加入重茬灵200克,或瓜枯宁100克混匀,播种后用苗菌敌拌成的药土盖种;2、在保证苗床温度的情况下通风排湿;3、发现病苗用“露速净+万帅”600倍液、或“免劳露+金芸噁”1500倍液、“回生噁霉灵”1500倍液喷雾防治。
辣椒疫病辣椒疫病:毁灭性病害,茎、叶、果实均能发病,茎基部和枝杈处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甚至黑褐色腐烂,绕茎一周后皮层缢缩,染病部位以上叶片逐渐枯萎死亡。
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出现白色霉状物。
根部呈褐色腐烂状,发病迅速,造成田间植株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1.采取深沟高畦栽培,注意排水。
2.发病前用80%好意、65%好生灵、75%多保净等药剂600倍液喷洒防病。
3.发病初期用58%露速净、72.2%免劳露、80%烯酰吗啉、30%凯美润、72%妥冻等药剂整株喷洒,5-7天用药一次,连喷2-3次。
辣椒灰霉病辣椒灰霉病:主要为害幼果和叶片。
病菌从残留花瓣侵入,致花瓣腐烂,果蒂发病后扩展致果面,呈水浸状病斑;叶片边缘呈“V”字型褐色病斑向内扩展。
湿度大时病部有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0%蓝潮600倍液、30%凯美润1500倍液、50%秀亮500倍液、50%兴农悦购700倍液、“50%响彻1+1”800倍液、牛博士木霉菌600倍液、40%点峰嘧霉胺1000倍液防治。
【农技帮】辣椒“烂果、枯萎、黄叶”不知道咋了?23种病虫图谱来帮你!这期给大家整理一期关于辣椒的病虫害图谱,以后对照来看就好了!1.辣椒病毒病发病症状有4种类型(1)花叶型:典型症状是病叶、病果出现不规则褪绿、浓绿与淡绿相间的斑驳。
严重时,病部除斑驳外,病叶和病果畸形皱缩,叶明脉,植株生长缓慢或矮化,结小果,果难以转红或只局部转红,僵化。
(2)黄化型:病叶变黄,严重时植株上部叶片全变黄色,形成上黄下绿,植株矮化并伴有明显的落叶。
(3)坏死型:包括顶枯、斑驳坏死和条纹状坏死。
顶枯指植株枝杈顶端幼嫩部分变褐坏死,而其余部分症状不明显。
斑驳坏死可在叶片和果实上发生。
病斑红褐色或深褐色,不规则型,有时穿孔或发展成黄褐色大斑,病斑周围有一深绿色的环,叶片迅速黄化脱落。
条纹状坏死主要表现在枝条上。
病斑红褐色,沿枝条上下扩展,得病部分落叶、落花、落果,严重时整株枯干。
(4)畸形型:有叶片畸形或丛簇型表现。
重病果果面有绿色不均的花斑和疣状突起。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
(2)种子处理:用高锰酸钾浸种15~20分钟,清水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也可以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冷却后催芽播种。
(3)及时防治蚜虫:溴氰虫酰胺;吡蚜酮;啶虫脒;或高效氟氯氰菊酯等喷雾。
(4)发病初期,宁南霉素;吗胍·乙酸铜;或辛菌胺醋酸盐喷雾防治。
2.辣椒疫病是辣椒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
危害症状: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暗褐色缢缩,造成幼苗折断和湿腐,最后枯萎死亡。
茎染病初产生暗绿色病斑,后扩展成不规则形黑褐色斑,绕茎一周后病斑处皮层腐烂,引起软腐或茎枝倒折,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白霉。
果实多从蒂部或果缝处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很快扩展至整个果实,呈灰绿色,果肉软腐,病果失水干缩挂在枝上呈暗褐色僵果。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新品种(2)种子处理:温水浸种或精甲霜.锰锌、烯酰.锰锌等药剂浸种(3)定植缓苗后可选嘧菌.百菌清、恶酮.霜脲氰、琥铜.甲霜灵、锰锌.氟吗啉等;坐果采收期可用吡唑醚菌酯、丙森.异丙菌胺、呋酰.锰锌等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