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雷冬阳2017年修改版)
- 格式:pptx
- 大小:16.18 MB
- 文档页数:84
辣椒主要病害识别有妙招
辣椒在农业的种植上已经有了很长时间了,对于辣椒病害大家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小编主要为大家介绍关于辣椒的常见病害,详情如下:
1.辣椒炭疽病:炭疽病是辣椒常见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对产量影响极大。
发病症状:叶片被害时,初为水渍状褪绿斑点,渐成圆形病斑,中央灰白,长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边缘褐色。
2.辣椒疫病:疫病近年危害辣椒生产愈来愈重,严重影响辣椒的发展。
发病症状:发病时叶片产生暗绿色病斑,边缘不明显;潮湿时迅速扩大,使部分叶片软腐;干燥时病斑停止扩展,表现为褐色。
茎、枝产生暗褐色或黑色条斑,病斑以上枝叶很快枯萎死亡。
3.辣椒病毒病:辣椒病毒病常见有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等四种症状。
花叶:花叶病毒病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类:轻型花叶病毒叶面明脉初现轻微退绿,或叶面出现浓、绿相间的斑驳,病株地明显畸形或矮化,不造成落叶;重型花叶病毒除叶面出现褪绿斑驳外,叶脉皱缩畸形,或形成线形叶,生长缓慢,果实变小,严重矮化。
黄化:病株从嫩尖开始变黄,然后出现大量落叶、落花、落果。
坏死:病株部分组织变褐坏死,表现为茎叶尖枯干,老叶茎秆出现坏斑、死条斑。
畸形:病株变形,如叶片变成线状,即蕨叶,或植株矮小,呈丛枝状。
当下的辣椒栽培也是农民的一条致富路。
但只有做好防病治病才能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辣椒常见病害的识别及防治对策作者:刘会霞来源:《中国果菜》 2017年第9期刘会霞(庆阳市西峰区农民技术培训中心,甘肃庆阳745000)摘要:在辣椒栽培过程中,辣椒的病害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主要介绍了辣椒软腐病、枯萎病、炭疽病、疫病四种常见病害的特征、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辣椒;病害;防治中图分类号:S436.4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038(2017)09-0055-03DOI:10.19590/ki.1008-1038.2017.09.017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on Common Diseases of PepperLIU Hui-xia(Farmers Technical Training Center of Xifeng District, Qingyang City, Qingyang 745000, China)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pepper cultivation, the disease of pepper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cause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four common diseases of pepper, including soft rot, fusarium wilt, anthrax and phytophthora blight,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Key words: Peppe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为茄科辣椒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
辣椒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作者:杨慧珍来源:《西北园艺·果树专刊》 2017年第4期杨慧珍1 疫病1.1 症状叶片病斑近椭圆形,边缘具黄绿晕环,中央暗褐色,后叶片软腐脱落。
茎部染病多在枝条分杈处或茎基部。
果实多从果蒂部发病,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后变褐软腐,干燥后呈褐色僵果挂于枝上。
高湿病部生白霉。
1.2 防治方法1)种子消毒。
用1%硫酸铜药液浸种5分钟。
2)田间管理。
垄栽,浇水时不宜大水,水面应低于垄面5 cm。
定植前亩用1.5~2 kg 97%恶霉灵可湿性粉剂拌土均匀撒于定植穴内。
发现中心病株,拔除并消毁,并对病土集中用药,同时控制浇水。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98%硫酸铜300倍液,或43%瑞毒铜500倍液,或72.2%普力克6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78%科博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600倍液喷雾或灌根,喷雾亩用药液50~60 kg,灌根株用药液400~500 g,7~10天1次。
2 炭疽病2.1 症状主危害果实、叶片。
叶初生褪绿水浸状圆斑,后变褐色,中央灰白,轮生小黑点。
果实初生水浸状黄褐圆斑,中央灰褐,轮生小黑点或橙红点,高湿时溢出红色黏稠物。
高温多雨或高温高湿、田间郁闭、长势衰弱、密度过大、氮肥过多及病毒病发生较重的地块,炭疽病发生也重。
2.2 防治方法1)种子消毒。
用50%多菌灵药液500倍液浸种1小时。
2)加强田间管理。
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进行护根育苗,防止病菌由根系伤口侵入。
定植前深翻土地,多施优质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避免栽植过密,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促进辣椒根系生长。
加强通风降湿,发现病果及时摘除。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80%炭疽福美800倍液,或25%炭特灵500倍液,或40%炭克800倍液,或50%施保功1 500倍液,或25%使百克1 000倍液。
3 病毒病3.1 症状植株矮化,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浓淡不均的驳斑,凹凸不平,叶片皱缩畸形,叶脉上有时有褐色坏死斑点。
辣椒病虫害防治病虫害识别与综合防控辣椒是一种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然而,辣椒的病虫害却经常给农民朋友们带来困扰。
为了确保辣椒产量的稳定和质量的提高,病虫害的识别与综合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着重探讨辣椒病虫害的识别方法以及综合防治措施。
一、辣椒病虫害的识别1.1 病害的识别辣椒病害主要包括病毒病、真菌病和细菌病。
病毒病主要表现为畸形叶片、黄化症状以及嵌纹、叶矮病等;真菌病主要表现为叶斑病、霜霉病以及炭疽病等;细菌病主要表现为溃疡病、疮痂病等。
通过观察病叶的症状以及病部的形态,可以初步判断所面临的病害类型。
1.2 虫害的识别辣椒虫害主要包括蚜虫、飞虱、刺蛾等。
蚜虫主要寄生在叶片背面,受害植株的叶片上会出现蜜露以及蜜露滴下的蚜虫;飞虱主要通过吸食植物的汁液引起叶片黄化、脱水等现象;刺蛾则以幼虫阶段为害,它们会将叶片卷曲并食食叶片的嫩部。
通过观察受害辣椒的叶片以及虫害的形态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所面临的虫害类型。
二、综合防治措施2.1 病害的综合防治病害的综合防治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方法。
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或者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如利用寄生性昆虫控制害虫的数量以降低害虫对辣椒的危害;利用一些嗜高温的有益菌来控制霜霉病等真菌病的发生。
化学防治则是利用农药来控制病害的发生,但需注意使用农药的剂量和方法,以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2 虫害的综合防治虫害的综合防治主要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三种方法。
物理防治主要通过安装黄板、粘虫球等诱捕工具来减少虫害的数量;生物防治则是通过引入天敌或者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控制虫害的数量;化学防治则是采用农药喷洒的方式来控制虫害的发生。
在进行化学防治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确保其对害虫有高效且低毒的控制效果。
2.3 排水与肥料管理辣椒生长过程中,合理的排水和管理肥料是非常重要的。
辣椒喜欢中稍酸性的土壤,果断排水性好的土壤有利于预防病害的发生。
在施肥方面,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以及辣椒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施肥,适时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保证植株的生长健康。
辣椒病虫害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辣椒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和蔬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会面临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辣椒病虫害症状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辣椒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1. 炭疽病炭疽病是辣椒上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通过孢子传播。
感染初期,叶片上会出现小而圆的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黑点逐渐扩大并呈现为深褐色或黑色疱疹。
较严重的感染还会导致叶片干枯、边缘弯曲和果实腐烂。
防治方法:- 使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 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杀灭病原菌。
- 注意植株间的通风,减少湿度,阻断菌的传播。
- 发现病害早期症状,及时喷洒有效的杀菌剂。
2. 疮痂病疮痂病是由细菌引起的辣椒病害,一般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易发生。
感染初期,叶片上会出现小而圆的水渍,随着病情的加重,水渍逐渐变成暗褐色的小疱疹,最后形成黄色或橙色的疮痂。
防治方法:- 避免过浓的施肥,以免促使细菌繁殖。
- 病害发生后,可采用剪除病叶、烧毁和处理工具消毒等方法进行控制。
- 种植时,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3. 青枯病青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辣椒病害,主要通过种子、土壤和残株传播。
感染初期,叶片上会出现深绿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逐渐变大并呈现为淡红色或黄色的干枯斑,最终导致叶片枯萎。
防治方法:- 使用健康的种子进行播种。
- 感染早期,可使用铜制剂进行防治。
- 种植后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增强植株的抵抗力。
二、辣椒虫害症状及防治方法1. 钻心蛀果象钻心蛀果象是辣椒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其幼虫以果实为食,导致果实内部产生空洞。
感染后,果实表面会出现小孔,可见果肉内部被蛀食。
防治方法:- 采用无毒的诱捕器进行监测,及早发现害虫的踪迹。
- 定期检查辣椒果实,发现受害果实,及时采摘销毁,杜绝虫害扩散。
- 可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注意剂量和频次。
2. 夜蛾夜蛾是一种常见的辣椒害虫,其幼虫以嫩叶为食,会导致辣椒叶片被啃咬,形成不规则的穿孔和褪色。
较严重的感染会导致叶片萎缩和凋萎。
辣椒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技术一、病毒病1、症状受害病株一般表现为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等4种症状。
花叶型病株的叶脉轻微退绿,或呈浓、淡绿相间的花叶,病株无明显畸形,植株矮化,不造成落叶。
黄化型病叶变黄并出现落叶。
坏死型的病株部分组织变褐坏死,表现为条斑、顶枯、坏死斑驳或坏斑等。
畸形的病株变形,叶片变成线状即蕨叶,或植株矮小、分支极多呈丛枝状。
有时几种症状在同一植株上出现,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2、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一般辣椒比甜椒抗病,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抗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抗病、高产、优质品种。
适时播种,尽早定植:适时播种,培育株型壮矮的秧苗,或利用保护地设施早栽植、早结果,待进入病毒病盛发期时,辣椒已花果满枝、根系发达、植株壮健、抗病力强。
浸种催芽:种子用10%磷酸三纳浸泡20~30min后洗净催芽,在分苗定植前和花期分别喷洒0.1%~0.2%硫酸锌。
防治蚜虫:苗床选择周围种植高秆植物的地块,可预防蚜虫迁飞传病。
用银灰色的薄膜或纱窗,或用普通农用薄膜涂上银灰色油漆,平铺畦面四周以避蚜,防效可达70%以上。
利用蚜虫对黄色趋向性强的特点,每亩地插6~8块黄色诱蚜板诱杀。
药剂治蚜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等喷杀。
药剂防治:发病后可选用20%盐酸吗啉呱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或铜氨合剂400倍与0.1%硫酸锌混匀喷雾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二、疫病1、症状辣椒疫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且易造成毁灭性损失。
苗期受害,茎基部呈水浸状软腐,其上部呈暗绿色而倒伏。
成株期危害主茎、枝条、果实、叶片及花瓣。
茎基部及枝条受害,初为水浸状斑点,后扩大变黑褐色,并常易从病部处折断,受害株病情发展迅速,染病后20天左右便整株枯死。
病果呈不规则暗绿色水浸状病斑,软腐,常见白色霉状物,略皱缩,后渐变为灰白色,最后成褐色或黑色僵果。
辣椒主要病虫害辣椒主要病虫害一、病害1. 疫病疫病是辣椒生产中的常见病害之一,也是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常见的疫病有炭疽病、根腐病等。
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辣椒植株叶片、果实、枝干等部位都可以发生病害。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小而圆的黑色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并形成凹陷的潮湿斑。
果实上出现黑色的稍微凹陷斑点,严重时会导致果实腐烂。
根腐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原菌可通过土壤中的伤口进入植物根部,导致植株发生腐烂,严重时可能导致植株死亡。
初期病叶出现枯萎状,基部呈褐黑色腐烂。
防治措施:采用健康苗木、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病性,适度增施磷肥和钾肥,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注意病害防治。
2. 病病是由引起的,针对辣椒的包括辣椒轮纹、辣椒花叶、黄化叶等。
病在辣椒生产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辣椒轮纹主要通过介体传播,如蚜虫和白蚜虫,极少数通过种子传播。
叶片、茎部等植物组织出现明显的黄斑和环纹状斑点,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保持田间环境的清洁,利用苗期汰除和田间去毒,则可控制轮纹病的发生。
及时清除病株和杂草,减少的传播。
二、虫害1. 蚜虫蚜虫是辣椒主要的害虫之一,对辣椒植株造成严重危害。
蚜虫一般隐藏在叶片背面或嫩枝叶腋处,以吸取植物汁液为食。
蚜虫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绿蚜、芽蚜等。
蚜虫叶子受害表现为黄化、曲卷、畸形等症状,受害严重的辣椒植株生长受限,产量显著下降。
达到一定密度后,还可能引起蚜虫蜜露分泌和蚜虫黏附,导致黄瓜褐斑病等次生感染。
防治措施:采用轮作种植、加强管理,合理施肥并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 斑潜蝇斑潜蝇是辣椒主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其幼虫以根系为食,危害较为严重。
斑潜蝇卵由成虫产于土壤中,幼虫孵化后侵入植物根部,以根系为食,导致植株生长受限、发黄、倒伏等症状。
防治措施:除草、深耕,增加土壤通气性,保持良好的水分环境,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减轻斑潜蝇对辣椒的危害。
对明显受害的植株进行人工控制,及时除虫。
辣椒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一、病害的发病症状1、炭疽病:此病主要危害果实和叶片。
果实发病初期呈水浸状黄褐色斑点,病斑多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呈褐色;叶片受害后呈现出水浸状退绿色斑点,后发展为边缘为深褐色、中央为灰白色的圆形病斑,病叶易干缩脱落。
2、疮痂病:又名细菌性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茎蔓、果实。
叶片染病后初期出现许多圆形或不规则状的黑绿色至黄褐色斑点,有时出现轮纹;茎蔓染病后病斑呈不规则条斑或斑块;果实染病后出现圆形或长圆形墨绿色病斑。
3、疫病:果实初染病后出现暗绿色水浸状斑,然后迅速变褐软腐;茎和枝染病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褐色条斑,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
4、病毒病:受害植株一般表现为花叶、黄化、坏死、畸形等多种症状。
炭疽病、疮痂病、疫病多是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发生,病毒病则容易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发生。
二、病害的综合防治。
防止病害的发生,首先是选用抗病品种,如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中研八号、棚椒一号等。
其次是实行轮作,与非茄科作物轮作2-3年,并结合深耕,使病残体充分腐烂,加速病菌死亡。
此外,在栽培中还应加强田间管理,避免栽植过密,并增施磷肥和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力,实行高垄覆膜栽培。
三、病害的药剂防治1、炭疽病:可选用1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合喷洒,每7-10天喷一次,连喷3次。
2、疮痂病:发病初期及时喷药保护,常用药剂有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代森锰锌等,按各药剂的说明书配制药液,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共喷2-3次。
3、疫病:可在辣椒定植时、缓苗后和开花盛期等阶段喷施43%瑞毒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也可喷施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
4、病毒病:可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3-4次。
四、虫害的防治1、蚜虫:在辣椒育苗、定植后及生长前期可采取扣膜及遮阳网覆盖的方法阻隔蚜虫潜入危害,后期可叶面喷施抗蚜威、蚜虱净、蚍虫啉和敌敌畏等药剂,每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辣椒主要病虫害的鉴别与防治一、全株枯萎。
引起桔萎的辣椒病害有青枯病、枯萎病、根腐病以及生理性枯萎,在四季均可发生。
1、细菌性病害——辣椒青枯病。
发病初期生长点附近叶片突然萎蔫,夜间恢复,后期全株青枯状枯焦。
病株茎根维管束变褐色腐烂,将病茎插入透明玻璃杯水中,可见乳白色粘液溢出,即病原细菌。
青枯病属土传性病害,多从根部伤口浸染。
防治上应注意:1、实行水旱轮作。
2、酸性土施石灰改良土壤。
3、清除病株。
药物防治可用硫酸链霉素等灌根2~3次。
2、真菌性病害——辣椒枯萎病、辣椒根腐病。
辣椒枯萎病。
发病初期辣椒叶片变黄,后期植株迅速凋萎,根部及茎基部皮层变褐色坏死腐烂,木质部暗竭色,高湿时对病部产生蓝白色霉状物,坏死部位从外向里发展,无菌浓。
此病在雨多湿度大的条件下容易发生。
防治用药:先清除病株,再用枯萎灵、可杀得、多菌灵等灌根2~3次,每株灌药液500g。
辣椒根腐病。
发病初期白天枝叶萎焉,傍晚至清晨恢复正常,后期全株枯萎,根部皮层褐色腐烂,极易剥离,木质部暗色。
防治用药:根腐灵、多菌灵等灌根2~3次。
3、生理性枯萎。
1)、因积水引起根部呼吸困难窒息腐烂而枯萎。
2)、施肥浓度过大或粒状肥施近茎基部引起烧根茎而导致枯萎。
3)、干旱失水引起枯萎。
二、卷叶在辣椒管理过程中,常见辣椒嫩叶卷缩,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蚜虫为害。
蚜虫多集中在嫩叶叶背刺吸汁液引起嫩叶变黄卷曲。
防治药剂有乐果、蚍虫啉等。
2、螨类为害。
以红蜘蛛、茶黄螨为主。
受害植株叶背茶褐色,嫩叶嫩茎卷缩,老叶脆硬,尤以夏季为害最严重。
防治用药:扫螨净、哒螨令、虫螨速清等几种药轮换使用,侧重喷嫩叶、叶背。
3、辣椒病毒病。
嫩叶出现花叶、斑驳、皱缩、畸形、丝叶。
防治方法:以防治蚜虫、螨类为主,也可喷施病毒A,严重受害的椒田连续喷2~3次,同时注意轮作及种子消毒。
4、干旱缺水。
干旱导致辣椒根系严重失水受损而卷叶。
应灌水,无灌水设施的浇水。
三、黄叶落叶原因。
1、辣椒炭疽病。
辣椒主要病虫害辣椒主要病虫害病害疫病疫病是辣椒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主要由水分过量、土壤排水不良、温度过高等环境因素导致。
辣椒的叶片会浮现黄化、脱水、变小和干枯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凋萎甚至死亡。
防治疫病的措施包括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合理控制灌溉量和加强土壤排水等。
灰霉病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常在辣椒果实上浮现。
受感染的果实表面会浮现灰白色的斑点,并且很快蔓延成黑褐色的霉斑。
此外,果实还会变得软烂,产生霉菌的气味。
预防灰霉病的方法包括加强通风、控制湿度、及时清除病害部位和采用抗病品种。
病辣椒病主要是由虫媒传播的引起。
受感染的辣椒植株会浮现黄化、变形、畸形和生长不良等症状。
此外,病还会导致果实减产和品质下降。
预防病的方法包括使用健康种子、定期监测传播的害虫,并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防治。
虫害斑潜蝇斑潜蝇是辣椒的主要害虫之一。
雌性斑潜蝇会在辣椒果实上产卵,使果实受损并导致腐烂。
受感染的果实会浮现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点,从而降低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防治斑潜蝇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果实、清除已感染的果实和使用黄板诱虫。
绿盲蝽绿盲蝽是辣椒田中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会通过吸食植株汁液而导致辣椒叶片变黄、受损和干枯。
严重时,绿盲蝽还会导致植株生长迟缓和凋萎。
预防绿盲蝽的方法包括种植抗虫品种、进行定期监测和使用化学虫害防治手段。
白粉虱白粉虱是另一种常见的辣椒害虫。
它的若虫和成虫会吸食辣椒植株的汁液,导致叶片浮现黄化、变形和脱落。
此外,白粉虱还会分泌粉状物质,使植株表面变得粘腻。
防治白粉虱的方法包括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手段、加强通风和保持辣椒植株的健康状态。
以上是辣椒主要的病虫害介绍,了解辣椒病虫害的种类和防治方法可以匡助种植者提前预防和控制病虫害,保证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确保辣椒种植的成功,建议种植者定期检查植株,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辣椒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中国蔬菜网来源:安徽六安市农百万种业有限公司阅读数:1456一、重要病害苗床中: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沤根等。
定植后:疫病、炭疽病、褐斑病、病毒病、灰霉病、白星病、疮痂病、青枯病、软腐病、白娟病等。
二、病害识别与防治1、猝倒病:通常苗床中因高湿、低温、弱光、土质黏重不透气或施用未经腐熟的肥料引起的,表现子叶期幼茎基部溢缩成细线状,病部组织腐烂凹陷,幼苗叶片还没凋萎即成片倒伏,发展很快成片死苗,苗床高湿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撒施少量草木灰。
晴天喷施75%白菌清600倍,64%杀毒矾500倍,70%代森锰锌500倍。
2、立枯病:常因种子带菌,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高温引起病苗茎基变褐,收缩干枯,整株逐渐死亡,病部出现淡褐色蜘蛛网状霉,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75%百菌清600倍,64%杀毒矾500倍,70%代森锰锌500倍。
3、疫病:常因28℃-30℃的高温,高湿,雨后突晴,低洼积水引起的,表现在叶片2-3cm 大小的圆形斑,软腐状,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茎基部和分叉处呈褐色,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枯死及折断,果实染病,多从果蒂部或果尖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温度大时表面长出白色霉层,干燥后成暗褐色干果挂在枝上,防治方法:72.2%普力克800-10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扑海因10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
4、炭疽病:常因27℃-30℃高温多雨,排水不良,密度过大引起,叶片褐色圆形斑,中间灰白色,后期轮生黑色小点,果实发病呈褐色水浸状斑,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小点黑色或橙红色,潮湿时病斑表面移除红色粘稠物,干缩后病部呈膜状破裂,防治方法:金雷600倍液,克抗灵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液,50%苯菌灵,80%炭疽福美,施保功600倍液,百菌清等。
5、病毒病:常因高温,干旱、强光、蚜虫多、低畦缺肥引起,叶片出现浓淡相间花叶,叶皱缩畸形,新叶线状,植株矮化,不分枝;病叶黄花、病组织变褐色坏色,呈条斑,顶枯,坏死斑驳级环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