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常见病虫害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辣椒病虫害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辣椒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和蔬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会面临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辣椒病虫害症状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辣椒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1. 炭疽病炭疽病是辣椒上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通过孢子传播。
感染初期,叶片上会出现小而圆的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黑点逐渐扩大并呈现为深褐色或黑色疱疹。
较严重的感染还会导致叶片干枯、边缘弯曲和果实腐烂。
防治方法:- 使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 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杀灭病原菌。
- 注意植株间的通风,减少湿度,阻断菌的传播。
- 发现病害早期症状,及时喷洒有效的杀菌剂。
2. 疮痂病疮痂病是由细菌引起的辣椒病害,一般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易发生。
感染初期,叶片上会出现小而圆的水渍,随着病情的加重,水渍逐渐变成暗褐色的小疱疹,最后形成黄色或橙色的疮痂。
防治方法:- 避免过浓的施肥,以免促使细菌繁殖。
- 病害发生后,可采用剪除病叶、烧毁和处理工具消毒等方法进行控制。
- 种植时,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3. 青枯病青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辣椒病害,主要通过种子、土壤和残株传播。
感染初期,叶片上会出现深绿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逐渐变大并呈现为淡红色或黄色的干枯斑,最终导致叶片枯萎。
防治方法:- 使用健康的种子进行播种。
- 感染早期,可使用铜制剂进行防治。
- 种植后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增强植株的抵抗力。
二、辣椒虫害症状及防治方法1. 钻心蛀果象钻心蛀果象是辣椒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其幼虫以果实为食,导致果实内部产生空洞。
感染后,果实表面会出现小孔,可见果肉内部被蛀食。
防治方法:- 采用无毒的诱捕器进行监测,及早发现害虫的踪迹。
- 定期检查辣椒果实,发现受害果实,及时采摘销毁,杜绝虫害扩散。
- 可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注意剂量和频次。
2. 夜蛾夜蛾是一种常见的辣椒害虫,其幼虫以嫩叶为食,会导致辣椒叶片被啃咬,形成不规则的穿孔和褪色。
较严重的感染会导致叶片萎缩和凋萎。
辣椒病虫害常见问题解决方案辣椒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常常遭遇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障辣椒产量和品质,农民需要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将针对辣椒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 白粉病:白粉病是辣椒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
病叶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影响叶片功能和果实发育。
解决方案包括:- 防治措施:选用抗白粉病品种进行种植;注意土壤排水,避免积水;及时清除病叶和病垣;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
2. 斑点病:斑点病是由细菌或真菌引起的辣椒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点。
为了解决斑点病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种植抗病品种,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适时修剪植株,保持植株充分通风和光照;- 坚持病害防治,定期喷洒防病药剂;- 注意草地清理,避免杂草滋生。
3. 蚜虫:蚜虫是辣椒种植过程中常见的害虫,会导致植株叶片弯曲、黄化和脱落,严重影响辣椒的生长和发育。
针对蚜虫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控制:- 合理轮作,避免连续种植辣椒;- 定期检查植株,发现虫害及时喷洒农药;- 引入天敌捕食蚜虫,如瓢虫等;-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灌溉。
4. 白蚧:白蚧是一种常见的吸食性害虫,它会附着在植物的叶脉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干枯和脱落。
解决白蚧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检查植株,发现虫害及时喷施农药;- 清除受害叶片,防止蚧虫繁殖;- 在辣椒园周围设置粘虫板,诱捕白蚧;- 控制草地,减少蚧虫栖息地。
5. 褐飞虱:褐飞虱是导致辣椒叶片黄化和落叶的常见害虫。
针对褐飞虱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 定期检查植株,如有发现褐飞虱迹象,及时喷施农药;- 合理轮作,避免连续种植辣椒;- 提高田间通风,保持植株干燥;- 引入天敌如寄生蜂等进行生物防治。
6. 合理施肥:适量施肥可以增强辣椒的抗病虫能力,同时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建议:- 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检测,科学配比肥料;- 根据辣椒生长期和需求,分阶段进行施肥;- 使用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来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辣椒的抗病能力。
辣椒主要病虫害辣椒主要病虫害一、病害1. 疫病疫病是辣椒生产中的常见病害之一,也是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常见的疫病有炭疽病、根腐病等。
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辣椒植株叶片、果实、枝干等部位都可以发生病害。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小而圆的黑色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并形成凹陷的潮湿斑。
果实上出现黑色的稍微凹陷斑点,严重时会导致果实腐烂。
根腐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原菌可通过土壤中的伤口进入植物根部,导致植株发生腐烂,严重时可能导致植株死亡。
初期病叶出现枯萎状,基部呈褐黑色腐烂。
防治措施:采用健康苗木、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病性,适度增施磷肥和钾肥,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注意病害防治。
2. 病病是由引起的,针对辣椒的包括辣椒轮纹、辣椒花叶、黄化叶等。
病在辣椒生产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辣椒轮纹主要通过介体传播,如蚜虫和白蚜虫,极少数通过种子传播。
叶片、茎部等植物组织出现明显的黄斑和环纹状斑点,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保持田间环境的清洁,利用苗期汰除和田间去毒,则可控制轮纹病的发生。
及时清除病株和杂草,减少的传播。
二、虫害1. 蚜虫蚜虫是辣椒主要的害虫之一,对辣椒植株造成严重危害。
蚜虫一般隐藏在叶片背面或嫩枝叶腋处,以吸取植物汁液为食。
蚜虫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绿蚜、芽蚜等。
蚜虫叶子受害表现为黄化、曲卷、畸形等症状,受害严重的辣椒植株生长受限,产量显著下降。
达到一定密度后,还可能引起蚜虫蜜露分泌和蚜虫黏附,导致黄瓜褐斑病等次生感染。
防治措施:采用轮作种植、加强管理,合理施肥并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 斑潜蝇斑潜蝇是辣椒主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其幼虫以根系为食,危害较为严重。
斑潜蝇卵由成虫产于土壤中,幼虫孵化后侵入植物根部,以根系为食,导致植株生长受限、发黄、倒伏等症状。
防治措施:除草、深耕,增加土壤通气性,保持良好的水分环境,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减轻斑潜蝇对辣椒的危害。
对明显受害的植株进行人工控制,及时除虫。
辣椒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辣椒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因其口感辣味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在辣椒的种植过程中,由于环境、气候等原因,常常会遭遇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辣椒的产量和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辣椒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一、辣椒常见病害1.疫病:疫病是辣椒生产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会导致辣椒的叶片变黄,叶片和茎部出现黑色病斑,严重时会导致辣椒的死亡。
疫病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病菌侵染而引起的,因此,在种植辣椒时要注意合理施肥和灌溉,避免土壤过湿和过于肥沃。
2.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辣椒的叶片和茎部出现黑色病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和茎部干枯。
预防炭疽病的方法主要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叶和病茎,避免淋水传播病菌。
3.霉菌病:霉菌病是一种由霉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辣椒的叶片和果实出现白色霉斑,严重时会导致果实腐烂。
预防霉菌病的方法主要是加强通风和日照,减少潮湿环境的出现,及时清理病叶和病果。
二、辣椒常见虫害1.叶螨:叶螨是一种会损害辣椒叶片的小型昆虫,会导致叶片变黄、脱落,严重时会导致辣椒的死亡。
预防叶螨的方法主要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叶和病虫,避免过度施肥和使用有毒农药。
2.飞虱:飞虱是一种会吸食辣椒汁液的昆虫,会导致叶片变黄、卷曲,严重时会导致辣椒的死亡。
预防飞虱的方法主要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叶和病虫,避免过度施肥和使用有毒农药。
3.蚜虫:蚜虫是一种会吸食辣椒汁液的小型昆虫,会导致叶片变黄、卷曲,严重时会导致辣椒的死亡。
预防蚜虫的方法主要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叶和病虫,避免过度施肥和使用有毒农药。
三、辣椒病虫害防治方法1.加强田间管理:在辣椒的种植过程中,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叶和病虫,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2.合理施肥:在辣椒的种植过程中,要合理施肥,避免过度施肥和使用有毒农药。
3.加强通风和日照:在辣椒的种植过程中,要加强通风和日照,减少潮湿环境的出现,防止霉菌病的发生。
辣椒病虫害防治一、引言辣椒,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影响。
为了确保辣椒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本文将对辣椒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二、辣椒病虫害种类1.真菌性病害:主要包括辣椒疫病、辣椒白粉病、辣椒叶霉病等。
2.细菌性病害:主要有辣椒青枯病、辣椒软腐病等。
3.病毒性病害:如辣椒花叶病、辣椒条斑病等。
4.虫害:常见的有辣椒棉铃虫、辣椒烟青虫、辣椒斜纹夜蛾等。
三、辣椒病虫害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发生特点,选择抗病性强的辣椒品种。
(2)合理轮作: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
(3)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传播。
2.物理防治(1)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用55℃温水浸泡种子15分钟,或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
(2)土壤消毒:采用太阳能消毒、石灰消毒等方法,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
(3)防虫网阻隔:在辣椒生长过程中,可设置防虫网,阻止害虫迁入。
3.生物防治(1)天敌昆虫:利用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控制害虫,如瓢虫、草蛉等。
(2)微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核多角体病毒等,用于防治害虫。
(3)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化学防治(1)真菌性病害:可选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百菌清等农药进行防治。
(2)细菌性病害:可选用农用硫酸链霉素、中生菌素等农药进行防治。
(3)病毒性病害:目前尚无特效药,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4)虫害: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阿维菌素等农药进行防治。
四、辣椒病虫害防治是确保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
在实际生产中,应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措施的优势,实现辣椒病虫害的有效控制。
同时,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确保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辣椒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为了有效防治辣椒病虫害,提高辣椒生产效益,本文将介绍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辣椒病害防治1、猝倒病:猝倒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常发生在辣椒幼苗期。
防治猝倒病,应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并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同时,加强苗床管理,保持苗床干燥,避免过度浇水。
在发病初期,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2、疫病:疫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可导致辣椒整株死亡。
防治疫病,应加强田间管理,避免过度浇水,及时排水。
在发病初期,可使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3、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常发生在辣椒生长后期。
防治炭疽病,应加强田间管理,避免过度浇水,及时排水。
在发病初期,可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二、辣椒虫害防治1、蚜虫:蚜虫是一种常见的辣椒害虫,可导致叶片卷缩、植株生长不良。
防治蚜虫,应使用黄板诱杀或使用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2、红蜘蛛:红蜘蛛是一种常见的辣椒害虫,可导致叶片失绿、植株生长缓慢。
防治红蜘蛛,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
在发生红蜘蛛时,可使用阿维菌素、炔螨特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3、烟青虫:烟青虫是一种常见的辣椒害虫,可导致果实受损、产量下降。
防治烟青虫,应使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使用溴氰菊酯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4、棉铃虫:棉铃虫是一种常见的辣椒害虫,可导致果实受损、产量下降。
防治棉铃虫,应使用生物防治技术或使用氟啶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在辣椒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措施也可有效提高辣椒的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全一、辣椒病毒病1、症状病株矮化,叶片褪绿,有的品种出现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斑。
辣椒主要病虫害辣椒主要病虫害辣椒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和蔬菜,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和消费。
辣椒的种植往往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这些病虫害会对辣椒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辣椒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对保证辣椒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病害1. 疫病:辣椒疫病是辣椒主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疫霉、叶枯病菌等。
疫病可在辣椒各个生育期引起病害,导致叶片坏死、果实腐烂等症状。
预防和控制疫病的方法包括合理轮作、适时采收病果、加强植株营养等。
2. 炭疽病:辣椒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主要侵害辣椒的叶片和果实。
病害起初形成小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黑色病斑。
防治炭疽病的方法包括合理施肥、加强病害监测和及时喷药。
3. 灰霉病:辣椒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主要侵害辣椒的花朵和果实。
病害表现为果实变软、产生灰色霉斑。
预防和控制灰霉病的方法包括加强通风、避免过密种植和及时清除病害部位。
虫害1. 斜纹夜蛾:斜纹夜蛾是辣椒主要的害虫之一,以幼虫为害。
斜纹夜蛾幼虫主要侵害辣椒的叶片和果实,导致叶片变黄、果实掉落等症状。
防治斜纹夜蛾的方法包括设置灯光陷阱、粘虫板和定期喷药等。
2. 蚜虫:辣椒蚜虫是常见的害虫之一,以吸取植物汁液为食。
蚜虫寄生在辣椒的叶片上,会导致叶片畸形、黄化等症状。
防治蚜虫的方法包括合理施肥、加强清洁和定期喷药。
3. 白粉虱:白粉虱是另一种常见的辣椒害虫,以吸取植物汁液为食。
白粉虱会在辣椒的叶片上产生白色粉末状虫卵和粪便,导致叶片变黄、卷曲等症状。
防治白粉虱的方法包括合理灌溉、增加天敌数量和及时喷药。
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防治,可以减少辣椒的病虫害发生,保障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加强病虫害监测和及时处理病虫害,也是防治辣椒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辣椒病虫害(图谱)及防治大全辣椒辣椒整个生育期会发生很多病害。
苗期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成株期有病毒病、疫病、青枯病、叶斑病等。
只有正确识别辣椒病害才能准确使用农药,控制辣椒病害蔓延,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
下面就是辣椒的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辣椒猝倒病、立枯病辣椒猝倒病:苗床低温高湿易发病。
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遭受病菌侵染,致幼苗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地面。
辣椒立枯病: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收缩,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斑绕茎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倒伏。
猝倒病、立枯病综合防治方法:1、每方营养土中加入重茬灵200克,或瓜枯宁100克混匀,播种后用苗菌敌拌成的药土盖种;2、在保证苗床温度的情况下通风排湿;3、发现病苗用“露速净+万帅”600倍液、或“免劳露+金芸噁”1500倍液、“回生噁霉灵”1500倍液喷雾防治。
辣椒疫病辣椒疫病:毁灭性病害,茎、叶、果实均能发病,茎基部和枝杈处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甚至黑褐色腐烂,绕茎一周后皮层缢缩,染病部位以上叶片逐渐枯萎死亡。
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出现白色霉状物。
根部呈褐色腐烂状,发病迅速,造成田间植株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1.采取深沟高畦栽培,注意排水。
2.发病前用80%好意、65%好生灵、75%多保净等药剂600倍液喷洒防病。
3.发病初期用58%露速净、72.2%免劳露、80%烯酰吗啉、30%凯美润、72%妥冻等药剂整株喷洒,5-7天用药一次,连喷2-3次。
辣椒灰霉病辣椒灰霉病:主要为害幼果和叶片。
病菌从残留花瓣侵入,致花瓣腐烂,果蒂发病后扩展致果面,呈水浸状病斑;叶片边缘呈“V”字型褐色病斑向内扩展。
湿度大时病部有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0%蓝潮600倍液、30%凯美润1500倍液、50%秀亮500倍液、50%兴农悦购700倍液、“50%响彻1+1”800倍液、牛博士木霉菌600倍液、40%点峰嘧霉胺1000倍液防治。
辣椒主要病虫害辣椒主要病虫害病害疫病疫病是辣椒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主要由水分过量、土壤排水不良、温度过高等环境因素导致。
辣椒的叶片会浮现黄化、脱水、变小和干枯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凋萎甚至死亡。
防治疫病的措施包括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合理控制灌溉量和加强土壤排水等。
灰霉病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常在辣椒果实上浮现。
受感染的果实表面会浮现灰白色的斑点,并且很快蔓延成黑褐色的霉斑。
此外,果实还会变得软烂,产生霉菌的气味。
预防灰霉病的方法包括加强通风、控制湿度、及时清除病害部位和采用抗病品种。
病辣椒病主要是由虫媒传播的引起。
受感染的辣椒植株会浮现黄化、变形、畸形和生长不良等症状。
此外,病还会导致果实减产和品质下降。
预防病的方法包括使用健康种子、定期监测传播的害虫,并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防治。
虫害斑潜蝇斑潜蝇是辣椒的主要害虫之一。
雌性斑潜蝇会在辣椒果实上产卵,使果实受损并导致腐烂。
受感染的果实会浮现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点,从而降低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防治斑潜蝇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果实、清除已感染的果实和使用黄板诱虫。
绿盲蝽绿盲蝽是辣椒田中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会通过吸食植株汁液而导致辣椒叶片变黄、受损和干枯。
严重时,绿盲蝽还会导致植株生长迟缓和凋萎。
预防绿盲蝽的方法包括种植抗虫品种、进行定期监测和使用化学虫害防治手段。
白粉虱白粉虱是另一种常见的辣椒害虫。
它的若虫和成虫会吸食辣椒植株的汁液,导致叶片浮现黄化、变形和脱落。
此外,白粉虱还会分泌粉状物质,使植株表面变得粘腻。
防治白粉虱的方法包括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手段、加强通风和保持辣椒植株的健康状态。
以上是辣椒主要的病虫害介绍,了解辣椒病虫害的种类和防治方法可以匡助种植者提前预防和控制病虫害,保证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确保辣椒种植的成功,建议种植者定期检查植株,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辣椒主要的病虫害
辣椒猝倒病
症状:幼苗发病时,植株茎部早期像被水淹过,呈暗绿色,时间一长就会引发幼苗成片倒伏。
防治:辣椒猝倒病主要是在寒流、低温、潮湿等情况下容易诱发。
建议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防治:1、苗床应设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田块;2、对苗床土壤要进行杀菌处理;3、药剂防治。
每隔5-7天对病苗喷施药剂,可选用53%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或者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喷洒。
辣椒疫病
症状:空气湿度大时,植株病部表面出现灰白色粉状霉点,发病后不久就青枯病倒,根部也会呈褐色腐烂状。
发病速度快、蔓延迅速,要特别注意防治。
防治:辣椒疫病的传播需要水,如果没有水就不能传播和发病。
所以,防治时,应注意排水、晾晒土壤。
1、将辣椒与非茄果类、瓜类作物3年轮作;2、采取高畦或高厢栽培,进行浅栽;3、雨季适当控制浇水;4、药剂防治。
发病前要喷药预防:可选用绿邦’98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喷洒叶面,或者1000倍稀释灌根;也可用12%绿乳铜EC600倍喷洒;发病初期的喷药治疗:每隔5-7天一次,连喷2-3次。
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喷洒,或者50%安克水分散粒剂600倍-800倍喷洒。
辣椒炭疽病
症状:主要在果实上发病,先产生水渍状黄褐色斑,扩大后呈圆形斑,果实会凹陷,不规则变形;叶片易脱落。
防治:炭疽病易在夏秋多雨季节流行,尤其是一些种植密度高、通风不良的地块发病重。
1、种子消毒。
播种之前,用55度温水浸种10分钟,待冷却后催芽播种;
2、选择2年未种过茄果类,排水良好的田地栽培,要加强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
可选用森锰锌、大生、科博、速克净等可湿性粉剂,根据适当比例稀释后喷洒病株。
辣椒褐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发病初期病斑呈褐色,随病斑发展逐渐变为灰褐色,表面稍隆起,周缘有黄色晕圈,病斑中央有一个浅灰色中心,四周黑褐色,严重时病叶变黄脱落。
茎部也会染病,症状与叶片类似。
【发病规律】病菌可在种子上越冬,或以菌丝体在蔬菜病残体上,或以菌丝在病叶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病害常开始于苗床中。
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有利于该病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采收后彻底清除病残株及落叶,集中烧毁,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
②种子消毒播种前用55~60℃温水浸种15分钟,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分钟后冲净催芽。
直播时可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
②设施消毒保护地栽培时,定植前用烟雾剂熏蒸棚室(此时棚室内无蔬菜),杀死棚内残留病菌。
生产上常用硫磺熏蒸消毒,每100立方米空间用硫磺0.25千克、锯未0. 5千克混合后分几堆点燃熏蒸1夜。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20%苯霜灵乳油35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50倍液,每7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一、全株枯萎:引起桔萎的辣椒病害有青枯病、枯萎病、根腐病以及生理性枯萎,在四季均可发生。
(一)细菌性病害一一辣椒青枯病。
发病初期生长点附近叶片突然萎蔫,夜间恢复,后期全株青枯状枯焦。
病株茎根维管束变褐色腐烂,将病茎插入透明玻璃杯水中,可见乳白色粘液溢出,即病原细菌。
青枯病属土传性病害,多从根部伤口浸染。
防治上应注意:1、实行水旱轮作。
2、酸性土施石灰改良土壤。
3、清除病株。
药物防治可用800倍强氰精或200PPM硫酸链霉素灌根2~3次。
(二)真菌性病害一一辣椒枯萎病。
发病初期辣椒叶片变黄,后期植株迅速凋萎,
根部及茎基部皮层变褐色坏死腐烂,木质部暗竭色,高湿时对病部产生蓝白色霉状物,坏死部位从外向里发展,无菌浓。
此病在雨多湿度大的条件下容易发生。
防治用药:先清除病株,再用枯萎灵、可杀得、多菌灵等灌根2~3次,每株灌药液半斤。
(三)辣椒根腐病。
发病初期白天枝叶萎焉,傍晚至清晨恢复正常,后期全株枯萎,根部皮层褐色腐烂,极易剥离,木质部暗色。
防治用药:根腐灵、多菌灵等灌根2~3次。
(四)生理性枯萎。
1、因积水引起根部呼吸困难窒息腐烂而枯萎。
2、施肥浓度过大或粒状肥施近茎基部引起烧根茎而导致枯萎。
3、干旱失水引起枯萎。
二、卷叶:在辣椒管理过程中,常见辣椒嫩叶卷缩,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蚜虫为害。
蚜虫多集中在嫩叶叶背刺吸汁液引起嫩叶变黄卷曲。
防治药剂有乐果、蚍虫啉等。
(二)螨类为害。
以红蜘蛛、茶黄螨为主。
受害植株叶背茶褐色,嫩叶嫩茎卷缩,老叶脆硬,尤以夏季为害最严重。
防治用药:扫螨净、哒螨令、虫螨速清等几种药轮换使用,侧重喷嫩叶、叶背。
(三)辣椒病毒病。
嫩叶出现花叶、斑驳、皱缩、畸形、丝叶。
防治方法:以防治蚜虫、螨类为主,也可喷施病毒A,严重受害的椒田连续喷2~3次,同时注意轮作及种子消毒。
(四)干旱缺水。
干旱导致辣椒根系严重失水受损而卷叶。
应灌水,无灌水设施的浇水。
三、黄叶落叶原因:
(一)辣椒炭疽病。
雨季过后易发生,受害叶片先产生水浸状褪绿色斑、变褐色不规则形斑,中间灰白色,其上轮生小黑点,病叶黄化易落。
防治用药:可杀得、杀菌清、万家丰冲水喷施,浓度按说明使用,严重者连喷2~3次。
(二)生理性黄叶落叶。
积水、肥害、干旱、缺肥等都可引起黄叶落叶,这类黄叶无明显的病理性斑点。
故椒田应选在易排易灌的肥田,同时勤施薄施经沤腐熟的农家肥,经常做到药肥兼施。
叶面肥选用:磷酸二氢钾、三十烷醇、万物春等。
四、枝梗局部枯枝原因:
(一)辣椒疫病。
病部与健部有明显的分界,受害枝出现凹陷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发展成灰白色坏死斑,斑上着生小黑点及灰白色粉状霉。
一般在暴雨过后易发生,严重者可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1、清除病枝。
2、施药保护防治。
用世高、万家丰、枯疫灵等药物,连续2次。
(二)烟青虫。
主要为害辣椒的花蕾、果,有时也为害芽、嫩茎,造成落花落果枝枯。
防治药物用杀虫快、高效氯氰菊醋、虫螨速清等。
总之,种植辣椒成功的六字诀是:保叶保花保椒。
只要做到适时对症施药,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高效益。
青椒病害主要有:苗期病(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炭疽病和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棉铃虫、烟青虫等。
1、苗期病害的防治。
①在翻地前每亩均匀撒施70%的敌克松原粉25—30公斤。
②每平方米苗床土用50%多菌灵乳油按1∶1000均匀喷施。
③在播种前2—3周,每平方米床土用40毫升的福尔马林加水2—4公斤,浇于床土上,经两周后再松土播种。
④苗期如有少数猝倒病和立枯病的发生,可及时用70%五氯硝基苯5克加干土15—17公斤配成药土,撒入苗根茎防治。
2、蚜虫的防治。
①在苗期开始就用药物防治,尤其在定植后的6月上旬,进行重点防治。
②药剂选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50%的马拉硫磷1000—18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均匀喷一次,以提高防治效果。
3、棉铃虫、烟青虫的防治。
6月初和7月上旬是1—2代幼虫发生期,可采用80%的敌百虫原粉加水稀释1000倍喷雾防治。
4、病毒病的防治。
定植后到现蕾前,每隔7—10天结合治蚜虫喷5%—15%硫酸锌一次。
5、细菌性斑点病和炭疽病的防治。
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②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喷雾;③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各200ppm喷雾。
一般连喷2—3次,可收到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