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8年任务承担单位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39.90 KB
- 文档页数:4
河北省财政厅等三部门关于印发《河北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0.07.20•【字号】冀财教〔2020〕87号•【施行日期】2021.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河北省财政厅等三部门关于印发《河北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省财政直管县财政局、教育局、人社局,雄安新区管委会,省直有关部门:为提高财政职业教育发展资金使用效益,支持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9〕258号)《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科教〔2019〕19号)以及我省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相关规定,我们制定了《河北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0年7月2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资金管理职责第三章专项资金支持方向第四章资金分配方法第五章资金批复下达第六章资金支出管理第七章资金监督管理与绩效评价第八章附则河北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财政职业教育发展资金使用效益,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9〕258号)、《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科教〔2019〕19号)以及我省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会同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共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为促进我省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科学发展,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安排的财政专项资金,主要包括:省财政安排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中央补助我省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和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经费。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于2006年提出、2010年正式启动,已持续建设了88个专业资源库、10个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子库,1个运行平台,初步形成了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和管理运行制度。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要求,新建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0个左右)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00门左右)。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推动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实施领域综合应用。
通过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带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了解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遇到过的问题和经验,通过访谈、资料查阅、建设实践过程的观察等,对目前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归纳与分析。
一、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一)项目整体设计论证不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并最终实现既定的建设目标,关键要看资源库框架整体设计和建设内容的梳理。
单从目前已经建成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看,大多数项目的整体设计还是缺乏严密性。
资源库建设框架主要由应用架构、保障机制及技术标准组成,其中的核心是应用架构部分。
如果整体框架不够严密,子项目设置也会相应地出现问题。
(二)项目任务分解不够清晰在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资源框架整体设计和具体建设子项目确定后,就需要对每一个子项目的具体建设任务进行清晰化,这样具体开展建设工作的老师才可以进行相关资源的整理或制作工作。
但纵观所有资源库建设项目,或多或少都存在子项目分解不够清晰的情况。
从与子项目负责人的访谈中就能发现,很多子项目的任务分解显得混乱,给建设过程带来盲目性和重复性。
(三)资金保障机制还不完善资金是专业教学资源库能否顺利建成的基本保障,但从所有资源库项目的建设情况看,资金的到位与使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旨在实施创新技能培训并加快转型升级,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终身发展
技能的需求,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
为实现此目标,计划推
出高新技术、高端制造、高科技服务等行业技术养成计划,为加快转
型升级,提供优质的技术人才培训支持。
首先,推出行业技术养成计划。
它旨在为加工制造行业及其他相
关领域提供充分培训机会,确保企业及其雇佣者能够掌握先进技术,
使他们在职业中保持向上发展。
其次,建立创新技能培训机构。
它将
通过实践培训、信息共享等活动,为行业人员,包括技术人员及其他
员工,提供技能培训,从而提高行业效率。
此外,实施先进技术培训
与职业资格识别项目,为技术人员、技能人员及行业管理者提供资格
识别,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以满足企业和行业发展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完善行业技术人才
培训体系,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创新。
它将加强行业技术培训,
通过技术培训项目保证劳动力技能提升,实施技术职业资格识别计划,促进行业发展,构建软硬件配套,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营造更活跃的创新气氛,激发行业和社会的活力,并最终实现高等职
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梦想。
威海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任务(项目)2016 度绩效报告2017 年 1 月 5 日威海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任务(项目)2016 度绩效报告根据《关于开展<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年度绩效数据采集的通知》要求,我院根据省教育厅批准承接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任务(项目)情况,对照《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绩效采集要点,系统梳理了2016 年工作进展情况及建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一)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RW-1 加强与信誉良好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
组织6 人访问韩国团,与韩国韩中文化经济友好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白石大学、白石文化大学和湖西大学签署了“3+2 ”“2+1+2 ”等合作协议书5 份。
举办了尼泊尔丽兹酒店管理学院中国文化研习班,23 名留学生参加交流学习。
与韩国友真企划公司签署韩国留学生招收合作协议,招收66 名韩国留学生。
RW-2 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
选派教师赴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台湾东南科技大学等国(境)外高校研修学习,将其课程建设理念以及《香妆化学》《饼类制作》《香妆产品制作实务》《香妆品概论》《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营养配餐与评价》《产业分析与研究》等课程的部分内容融入我院的课程建设中。
RW-3 选择类型相同、专业相近的国(境)外高水平院校联合开发课程,共建专业、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建立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合作关系。
与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研究论证在“化妆品技术专业”开展合作,将于2017 年 3 月报教育厅审批。
与台湾东南科技大学研究论证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开展合作,将于2017 年 3 月报教育厅审批。
感谢你的观看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2018版)目录第一部分综合类 3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裁量基准 3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相关规定裁量基准37三、《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裁量基准 45四、《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试行)》相关规定裁量基准48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裁量基准61第二部分中介服务类69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相关规定裁量基准 69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相关规定裁量基准74三、《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裁量基准76第三部分非煤矿山类80一、《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相关规定裁量基准80二、《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裁量基准84三、《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相关规定裁量基准 91四、《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相关规定裁量基准 94五、《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相关规定裁量基准96六、《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相关规定裁量基准107第四部分危险化学品类115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裁量基准115二、《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裁量基准132三、《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裁量基准137四、《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裁量基准139五、《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相关规定裁量基准140六、《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相关规定裁量基准143七、《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相关规定裁量基准150八、《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相关规定裁量基准151第五部分烟花爆竹类159一、《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相关规定159二、《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相关规定裁量基准 163三、《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安全规定》相关规定裁量基准 172第六部分其他类187一、《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相关规定裁量基准187二、《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相关规定裁量基准193三、《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相关规定裁量基准196第一部分综合类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裁量基准(一)违法行为: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的。
××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职院字[2016]58 号)为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2015〕2 号)和《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 号)精神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背景2013 年学院入选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建设单位,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数字化校园等特色项目建设。
2014 年学院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
2016 年6 月,学院全面完成名校建设各项任务,以“优秀”等级通过“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验收,为建设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中,我院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保障体系建设作为特色项目,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
明确了4 个教学监控主体,构建了目标与标准、监控与评价和反馈与调控3 个体系,完善了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和教学管理信息平台,构建了“432”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经过多年努力,学院已健全了各类教学岗位工作规范、质量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了自觉要求、自我检测、自我修正、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
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初步建成校园网软硬件平台、数字化教学服务平台、校园一卡能平台、信息化管理平台、文献信息服务平台等五个基础平台,为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奠定了基础。
对照文件的目标任务要求分析,我院现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及管理运行机制还存在以下问题:(一)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432”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侧重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与监控,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各层面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建立相应的目标、标准以及科学的运行和诊改机制。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历程、组织特征与改革路径作者:郑荣奕蒋新革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30期摘要现代产业学院是促进产教融合的有效平台。
纵观我国产业学院建设10年历程,其经历了起步试点、加速发展、提质培优三个阶段。
基于实证研究发现,现代产业学院具有建设背景产业化、产权结构多元化、服务功能复合化、治理体系现代化等特征。
在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也面临建设策略模糊、治理体系滞后、育人模式僵化等问题。
因此,要着力构建依链建院、院园合一;多元协同、共建共治;在园在岗、育训结合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新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产业学院;发展历程;组织特征;改革路径中图分类号 G52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30-0014-06产业学院是以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区域产业能力为目标,整合地方政府、职业院校、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的资源,建立以人才培养为主,兼有学生创新创业、技术创新、科技服务、继续教育等多主体、多功能深度融合的新型办学实体[1]。
产业学院是当前职业教育最有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之一,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结果。
2020年《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教高厅函[2020]16号)的出台,标志着产业学院建设进入新阶段。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从历史的角度厘清现代产业学院发展历程,从实践的角度探析其组织特征,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构建现代产业学院新路径,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领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历程产业学院起源于英国教育与就业部策划的产业大学,主要目的是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开放式的远程学习方式,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个人的就业能力[2]。
我国产业学院不同于英国“产业学院”。
学者覃晓航在1988年就发表论文提出“创建产业学院”,这是我国最早的“产业学院”概念[3]。
附件3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表序号工作任务2016年12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2017年12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2018年12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责任单位RW-1 加强与信誉良好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1.与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2.与5个国外高职或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3.公派出国(境)进修90人次以上;4.聘请外国专家和教师50人次以上;5.接待外籍交流60人次。
1. 与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2.与10个国外高职或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3.公派出国(境)进修100人次以上;4.聘请外国专家和教师60人次以上;5.接待外籍交流80人次。
1. 与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2.与15个国外高职或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3.公派出国(境)进修110人次以上;4.聘请外国专家和教师70人次以上;5.接待外籍交流100人次。
省教育厅- 34 -序号工作任务2016年12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2017年12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2018年12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责任单位RW-2 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1.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标准若干个;2.引进国际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若干门;3.引进外国先进职业教材若干部;4.引进外国先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数,资源名称若干个。
1.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标准若干个;2.引进国际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若干门;3.引进外国先进职业教材若干部;4.引进外国先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数,资源名称若干个。
1.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标准若干个;2.引进国际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若干门;3.引进外国先进职业教材若干部;4.引进外国先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数,资源名称若干个。
省教育厅、各高职院校RW-3 选择类型相同、专业相近的国(境)外高水平院校联合开发课程,共建专业、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建立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合作关系1.共建专业数6个;2.共建课程15门;3.共建实验室或实训基地若干个;4.教师交流30人次;5.交换学生80人次;6.学分互认专业若干个。
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19.07.01
•【文号】教职成函〔2019〕10号
•【施行日期】2019.07.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
2018年)》
项目认定结果的通知
教职成函〔2019〕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9〕8号),经各地和有关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及公示,现将认定的骨干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项目名单予以公布。
附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名单(排序不分先后)
教育部
2019年7月1日。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01.12•【字号】黔教职成发〔2016〕8号•【施行日期】2016.0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州)教育局,贵安新区社管局,仁怀市、威宁县教育局,各高等职业院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等文件要求,加快发展我省现代职业教育,努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我厅组织制订了《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现将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切实提高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等综合素质融合培养,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HEBEIZHIYEJIAOYU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寿伟义,李国成(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1402)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质培优关键在教师。
各高职院校必须明确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目标,反思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质量欠缺、标准不清晰等问题。
新时期必须坚持以“四有”教师培养为目标,以师德为先,以引培并举、校企双栖、多元组合、创新机制为重点,打造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提质培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高职教育在经历了从零开始到占据高等教育体系“半壁江山”,从“示范”到“优质”和从“层次”到“类型”的三个阶段后,已经迈进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⑴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该计划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提出了职业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的10项主要任务和27条重要举措和56项具体任务。
一、《行动计划》中教师发展任务2021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任务(项目)承接情况的通知,通知显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承接了40-45项具体任务(西藏24项),将预计投入3074.5亿元经费。
《行动计划沖56个具体任务第2、3、4着眼于思政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
另外还有12条直接涉及教师专业发展任务(项目),预计投入460.6亿元经费,基本每个省都承接这些任务(见表1)。
充分体现了教师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提质培优的关键所在。
教师发展任务包含教师素质、教学能力、课堂教学、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教学团队、在线课程、出国研修等教师发展的各方面。
二、高职院校专任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提质培优”的目标就是要努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撑性产业,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建设高素质的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国家教育部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该计划旨在培育骨干专业,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切实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骨干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酒店管理、护理学、社会工作等九个专业。
这些专业既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又是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培养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骨干专业,将在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得到重点支持。
对于学科建设,将加强对学科方向的引导和支持,鼓励高校进行学科交叉和整合,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专业。
在教学管理方面,将推进课程建设和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实效。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将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在实践教学方面,将探索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在校企合作方面,将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总体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骨干专业是高等职
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加强对骨干专业的支持和引导,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撑。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released the 2022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ction Plan, which is the first time fo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launch a special action plan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plan clarifies that by the year 2022, the proportion of the employed graduates of accredit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ll reach 80%, and the employment rate of undergraduate and above graduates will reach 95%; the total enroll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ll reach 40 million, and the enrollment rate of high-level and high-level specialties will reach 15%; the full coverage of the credit system will be realized, and the system of apprenticeship and internships in enterpris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ill be established.The plan also proposes to build 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oriented to the needs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market including industry-college-institute cooperation, talent supply and demand matching platform, andindustry-occupation suspension mechanism. The plan will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ties, talent training model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innovative path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als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gional conditions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思考题1. 为什么要出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 该计划提出的内容有哪些?3. 该计划是如何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绩效报告二O一八年十二月目录一、《行动计划》执行情况 (2)二、《行动计划》总体成效 (4)(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4)1.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4)2.引进境外优质资源 (6)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6)4.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8)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0)(二)增强院校办学活力 (10)1.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 (10)2.服务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 (11)(三)加强技术技能积累 (11)1.服务中国制造2025 (11)2.深化校企合作发展 (12)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13)4.开展现代学徒制 (14)5.促进文化传承创新与传播 (15)(四)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17)1.完善院校治理结构 (17)2.完善质量年报制度 (18)3.建立诊断改进制度 (19)(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21)1.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1)2.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 (24)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6)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6)2.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 (26)3.国际交流合作需有新突破 (27)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绩效报告一、《行动计划》执行情况1.学院推进•行动计划‣的机制建设、经费投入、出台政策情况等。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和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任务(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陕教高办…2016‟41号)精神,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目标和要求,以服务陕西省及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宗旨,结合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2017年2月学院制定了•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把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作为学院“十三五”建设与发展的重点工作,进一步争取西安市的大力支持,重点加大经费投入和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实现预定建设目标。
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学轮定顶”工学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新探之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被确定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适性的模式,教高【2006】16号文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也就是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统摄专业建设全局、深化教学改革的地位和作用。
一、“学轮定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我们认为,提炼人才培养模式无外乎四种思路:一是描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按照时间的先后次序予以总结和提炼;二是描述学习过程中学生角色的变换,按照角色出现的先后次序予以总结和提炼;三是描述学习方式的更迭,按照学习方式所承载的学习任务予以总结和提炼;四是综合性的研究,即兼顾前面三种思路,既关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及其演进关系,也兼顾学生角色、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变化。
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根据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要求,我们按照上述思路,尝试演绎提炼“学轮定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具体如下:第一,经过多年的高职教育实践,我们认为,高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依次包括:职业岗位分析;课程设置与开发;课程教学与素质培养;质量考核与评价。
职业岗位分析首先要根据校行企可提供的教学资源实际,从合作企业众多的职业岗位中选定一组互相关联又彼此独立的、且具有一定典型性的职业岗位,然后校企合作分析职业岗位任职要求(通用任职要求和专用任职要求);课程设置与开发必须以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为依据,参照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融通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以实践为核心重构知识体系,兼顾成才教学与成人教育,建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并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实施课程系统化开发;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是职业准入的最低要求,是实现就业的基础;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是合作企业具体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是实现就业的前提;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是企业生产规范和产品质量的硬性规定,是提高就业质量的保障。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高职院校承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任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03.24•【字号】皖教秘高〔2021〕35号•【施行日期】2021.03.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高职院校承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任务)的通知各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任务(项目)承接情况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1〕1号),现将我省高职院校承接的任务(项目)予以公布(见附件),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实施好《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具体举措,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措施。
各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把行动计划作为“十四五”学校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建立机制,明确责任,确保建设取得实效。
二、制定方案,狠抓落实各院校要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任务(项目)管理平台”确认的任务和项目,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政策措施、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支持经费,加大政策供给,并将《行动计划》与“十四五”事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保证任务(项目)落实。
《行动计划》承接的具体项目(任务)依托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请各校于2021年5月1日8:00-5月30日18:00登陆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板块提交实施方案、各项目(任务)的建设任务书和分阶段实施进度表。
三、加强督促检查,开展绩效评价教育部将《行动计划》执行情况作为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将实施成效作为国家新一轮重大改革试点项目遴选的重要依据。
各院校要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细化措施,加强任务(项目)建设的执行力和监督检查力度,扎实推进《行动计划》任务(项目)实施,确保《行动计划》建设进度、建设资金和预期目标按照方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