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绪论中药本
- 格式:ppt
- 大小:264.00 KB
- 文档页数:32
*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中药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对象:中药中的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 内容:①结构特点:母核特征、分类②理化性质:物理性质( 性状、溶解性、旋光性) 化学性质(酸碱性、颜色反应等等) ③提取分离方法:水提、醇提、有机溶剂提取等 ④检识方法:化学检识、薄层检识等 ⑤结构鉴定方法:化学方法、波谱方法。
①单体:具有一定的分子量、分子式、理化常数和确定的结构的化合物。
②有效成分:有治疗和预防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具有一定生物活性,能起防治疾病作用的单体化合物)③有效部位: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位。
有效部位群:含有两类或两类以上有效部位的中药提取分离部位。
④无效成分:不具有治疗和预防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不具有一定生物活性,不能起防治疾病作用的单体化合物)⊿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的关系: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⑤次生成分:也叫二次代谢产物,营养成分代谢后产生的成分。
⑥营养成分:也叫一次代谢产物,只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GAP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一节 各类成分简介及生合成一、各类成分简介1、糖类 ①单糖结构特点:单分子、无色结晶;溶解性:易溶于水,难溶于无水醇,不溶于有机溶剂。
②低聚糖结构特点: 2~9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溶解性:易溶于水,难溶或几乎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故含有低聚糖的水提液中加入乙醇会析出沉淀。
③多糖结构特点: 10个以上单糖脱水缩合而成高聚物。
[(已失去一般糖的性质)没有甜味] 溶解性:大都不溶于水,即使溶了也只生成胶体溶液。
(一般来说难溶于60%以上的乙醇及其他有机溶剂) 2、醌类化合物主要性质:①分子中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合物; ②分子中多具酚羟基,有一定的酸性。
中药化学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绪论1.什么是中药化学?(中药化学的观点)中药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中药化学研究什么?中药化学研究内容包含各种中药的化学成分(主假如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构造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别方法以及主要种类化学成分的构造判定等。
别的,还波及主要种类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门路等内容。
中药化学是专业基础课,中药化学的研究,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家产化中发挥着极其要点的作用。
3.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注:本内容为第四节中药化学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意义)(1)说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究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2)说明中药发放配伍的原理( 3)改良中药制剂剂型、提升临床疗效(4)控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5)供给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依照(6)开发新药、扩大药源(7)构造修饰、合成新药主要考试内容:1.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别方法,特别是一些较为先进且应用较广的方法。
2.各种化合物的构造特点与分类。
3.各种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常用的提取分别与鉴识方法。
4.常用重要化合物的构造测定方法。
5.常用中药材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分别、构造测定方法和重要生物活性。
6.常用中药材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有关的质量控制成分。
课程主要内容:内容绪论总论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生物碱 **糖和苷 *各论醌类 **香豆素和木脂素*黄酮 **萜类和挥发油*皂苷 **强心苷 *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其余成分各论学习思路:学习方法:1.以总论为指导学习各论。
2.注意总结概括,在掌握基本共同点的状况下,分类记忆特别点。
3.注意理论联系实质,并以《药典》作为基本学习指导。
4.发挥想象力进行联想记忆。
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别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注意:在提取前,应付所用资料的基源(如动、植物的学名)、产地、药用部位、收集时间与加工方法等进行考察,并系统查阅文件,以充足认识和利用古人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