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分析法 第三步 内测版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德沃夏克卫星云图分析法Dvorak analysis for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德沃夏克分析法(Dvorak Analysis)是由德沃夏克根据多年经验及统计慨括后所创下的一项方法,能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可见光及红外线卫星云图来评估热带气旋强度。
这套分析法在1984年发表,1987年正式世界气象组织通过使用。
第一步.定位及热带性质判定A-系统定位(主要用于以后的定位)即找出云系中心(Cloud System Centre)所在,主要是利用扰动或热带气旋相关的螺旋云带,而推测出其焦点所在,又或者是几何上热带气旋风眼的中心位置。
一般对较弱的热带气旋,我们可用可见光卫星云图、QuikScat 风场图等,直接找出其低层环流中心。
情况A-LLCC(底层环流中心)外露时使用VIS云图,直接定位在LLCC的中心上(如图1-1)。
图1-1情况B-LLCC被云系覆盖时在VIS(可见光)云图上画出每一条螺旋带的方向,使其尽量靠近底层云带、对流带,并根据它们确定热带系统的中心(如图1-2)图1-2也可以通过多频扫描查看底层LLCC以确定此热带系统之中心(见图1-3)图1-3情况C-热带气旋已经发展出中心密集云区(Cold Dense Overcast)或嵌匿中心(Embedded Center)时注意:中心密集云区定位方法只适用于可见光云图,嵌匿中心定位方法只适用于色调强化卫星云图,没有例外。
中心密集云区用底层螺旋云带来定位底层中心,或找到云顶的最高点,一般它的底层就是LLCC(见图1-4)图1-4嵌匿中心在系统中心温度最低的地方的边缘寻找嵌匿中心,也就是温度较高的地方,不要忘了联系过去的状态和位置判定。
(见图1-5)。
下图为图1-5情况D-热带气旋已经发展出一风眼时若热带气旋已发展出一风眼,则定风眼的圆心为系统中心情况E-热带气旋出现中心冷云盖(Central Cold Cover)我们很难通过云图直接确定出现CCC的热带气旋的中心,一般参考过去的移动趋势,或通过热带气旋风场扫描,来确定热带气旋之中心。
分类号:J6 密级:公开艺术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分析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名:**学号: Y1214学院:音乐学院专业:音乐与舞蹈学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师:***二〇一六年五月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作品,知识产权归属西北民族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民族大学有关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西北民族大学。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2016.3.24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学位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016.3.24中文摘要德沃夏克•安托宁(Dvorak Antonin)是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创作领域广泛,成果颇丰。
在他一生创作的九部交响乐中,《e小调第九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在美国时期的作品,在德沃夏克的交响乐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德沃夏克民族化表现手法形成的三大条件基础,即捷克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欧洲民族乐派音乐创作氛围的推动、个人音乐创作思想的促成。
本文以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为研究对象,由微观角度着眼,来进行整体分析,从作品的主题一动机角度出发,对全曲整体的结构进行了横向、纵向以及纵横结合的贯穿分析。
德沃夏克室内乐作品的音乐风格分析【摘要】德沃夏克是捷克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室内乐作品充满着独特的民族特色。
他深受布拉格民族音乐的影响,作品中融入了捷克风格的旋律和节奏。
结构上,他常采用回旋曲的形式,同时也注重对位和对比。
旋律方面,他善于运用民间旋律,富有情感和抒情色彩。
节奏上则展现出斯拉夫舞曲的热情和活力。
和声方面,德沃夏克通常采用简洁明了的和声,让旋律更加突出。
他的音乐风格兼具民族特色和古典传统,是捷克音乐的瑰宝。
在音乐史上,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室内乐的经典之一,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沃夏克的作品不仅深受欢迎,也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
【关键词】德沃夏克、室内乐作品、音乐风格、民族特色、结构、形式、旋律、节奏、和声、音乐史、影响、后世、重要性、总结、展望、升华1. 引言1.1 介绍德沃夏克室内乐作品德沃夏克(Antonín Dvořák)是19世纪捷克著名作曲家,他的室内乐作品在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德沃夏克的室内乐作品丰富多样,包括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钢琴四重奏等多种形式。
他擅长运用捷克的民族音乐元素,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深受国内外乐迷喜爱。
德沃夏克的室内乐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他受到布拉格民间音乐的启发,在作品中融入了大量民间舞曲和旋律,给作品带来了欢快轻快的氛围。
德沃夏克的室内乐作品结构严谨,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和声丰富多变,展现出他对音乐形式的精湛掌握和创作才华。
德沃夏克的室内乐作品在其时代具有极高的创新精神和音乐才华,至今仍被广泛演奏和传颂。
通过对其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德沃夏克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特点,为后人探索音乐之美提供宝贵的参考。
1.2 阐述音乐风格分析的重要性音乐风格分析在研究德沃夏克室内乐作品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作品的音乐风格,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德沃夏克作品的独特之处,揭示其中蕴含的音乐语言和情感表达。
德沃夏克卫星云图分析法Dvorak analysis for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德沃夏克分析法(Dvorak Analysis)是由德沃夏克根据多年经验及统计慨括后所创下的一项方法,能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可见光及红外线卫星云图来评估热带气旋强度。
这套分析法在1984年发表,1987年正式世界气象组织通过使用。
第一步.定位及热带性质判定A-系统定位(主要用于以后的定位)即找出云系中心(Cloud System Centre)所在,主要是利用扰动或热带气旋相关的螺旋云带,而推测出其焦点所在,又或者是几何上热带气旋风眼的中心位置。
一般对较弱的热带气旋,我们可用可见光卫星云图、QuikScat 风场图等,直接找出其低层环流中心。
情况A-LLCC(底层环流中心)外露时使用VIS云图,直接定位在LLCC的中心上(如图1-1)。
图1-1情况B-LLCC被云系覆盖时在VIS(可见光)云图上画出每一条螺旋带的方向,使其尽量靠近底层云带、对流带,并根据它们确定热带系统的中心(如图1-2)图1-2也可以通过多频扫描查看底层LLCC以确定此热带系统之中心(见图1-3)图1-3情况C-热带气旋已经发展出中心密集云区(Cold Dense Overcast)或嵌匿中心(Embedded Center)时注意:中心密集云区定位方法只适用于可见光云图,嵌匿中心定位方法只适用于色调强化卫星云图,没有例外。
中心密集云区用底层螺旋云带来定位底层中心,或找到云顶的最高点,一般它的底层就是LLCC(见图1-4)图1-4嵌匿中心在系统中心温度最低的地方的边缘寻找嵌匿中心,也就是温度较高的地方,不要忘了联系过去的状态和位置判定。
(见图1-5)。
下图为图1-5情况D-热带气旋已经发展出一风眼时若热带气旋已发展出一风眼,则定风眼的圆心为系统中心情况E-热带气旋出现中心冷云盖(Central Cold Cover)我们很难通过云图直接确定出现CCC的热带气旋的中心,一般参考过去的移动趋势,或通过热带气旋风场扫描,来确定热带气旋之中心。
《德沃夏克《吉普赛之歌》Op.55音乐特征与演唱分析》一、引言德沃夏克作为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著名作曲家,其作品《吉普赛之歌》Op.55无疑是一首引人注目的杰作。
这首歌曲以其独特的音乐特征和深情的演唱风格,成为了音乐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将对德沃夏克《吉普赛之歌》Op.55的音乐特征和演唱风格进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这首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力。
二、德沃夏克《吉普赛之歌》Op.55的音乐特征1. 旋律特点《吉普赛之歌》Op.55的旋律富有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吉普赛音乐风格。
其旋律线条流畅、悠扬,充满激情与活力,给人一种欢快而热烈的感觉。
同时,德沃夏克在创作中巧妙地运用了民族调式,使得这首歌曲具有了浓郁的民族色彩。
2. 和声与织体在和声与织体方面,德沃夏克运用了丰富的和声手法和织体结构。
他善于运用平行和弦、转位和弦等技巧,使得整首歌曲的和声层次丰富、饱满。
同时,他还在织体上运用了复调、对比等手法,使得整首歌曲的音响效果更加丰富多样。
3. 节奏与拍子《吉普赛之歌》Op.55的节奏与拍子灵活多变,充满了活力与动力。
德沃夏克运用了大量的切分音、连音等技巧,使得整首歌曲的节奏感十分鲜明。
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各种拍子变化,如二拍子、三拍子等,使得整首歌曲的节奏感更加丰富多样。
三、德沃夏克《吉普赛之歌》Op.55的演唱分析1. 演唱技巧在演唱《吉普赛之歌》Op.55时,演唱者需要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
首先,演唱者需要准确把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保证歌曲的演唱质量。
其次,演唱者还需要在音色、力度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处理,以表现出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此外,演唱者还需要注意气息的运用和换气点的把握,以保证整首歌曲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2. 情感表达在演唱《吉普赛之歌》Op.55时,情感表达是至关重要的。
演唱者需要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基调,通过细腻的音色、力度等处理手段来表现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情感表现力,将吉普赛人民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对命运的抗争等情感充分表现出来。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3课欣赏交响曲《自新大陆》第四乐章音乐主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自新大陆》是德沃夏克的代表作之一,其第四乐章的音乐主题充满诗意和激情,展现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本节课通过欣赏《自新大陆》第四乐章的音乐主题,使学生感受交响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交响乐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分辨出交响乐的各种乐器,并对简单的交响乐作品进行分析。
但是,对于《自新大陆》这部作品,学生可能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熟悉作品,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感受交响乐的魅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了解《自新大陆》第四乐章的音乐主题,分析其结构特点。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并分析《自新大陆》第四乐章的音乐主题。
2.理解交响乐的配器方法和表现手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法、分析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自新大陆》第四乐章的音乐作品。
2.准备相关的音响设备。
3.准备交响乐的相关资料,如乐谱、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以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自新大陆》这部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自新大陆》第四乐章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分析《自新大陆》第四乐章的音乐主题,引导学生了解交响乐的配器方法和表现手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自新大陆》第四乐章的音乐特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欣赏其他交响乐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新大陆》第四乐章的音乐主题和交响乐的特点。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自行欣赏《自新大陆》整部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8.板书(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高中音乐鉴赏课德沃夏克说课稿引言本节音乐鉴赏课的内容是介绍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及其作品。
德沃夏克是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捷克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深受民族音乐和自然元素的影响,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通过研究德沃夏克的音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民族音乐的独特之处。
课堂内容本节课的研究目标包括:- 了解德沃夏克的生平及其对音乐的贡献- 分析并欣赏德沃夏克的代表作品- 探讨德沃夏克作品中所体现的民族音乐风格德沃夏克的生平和贡献德沃夏克出生于1841年,他的作品涵盖了交响乐、歌剧、室内乐等多个音乐形式。
他是一位深受捷克传统音乐影响的作曲家,致力于将捷克民族音乐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
德沃夏克的音乐充满了对大自然和民间故事的描绘,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
德沃夏克的代表作品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集中分析德沃夏克的两部代表作品,分别是交响乐《新世界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美国四重奏》。
《新世界交响曲》《新世界交响曲》是德沃夏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部交响曲的灵感来自于他在美国期间对当地民间音乐的观察和研究。
乐曲中融入了美国原住民的旋律和非洲的节奏元素,展现出德沃夏克对美国大陆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美国四重奏》《美国四重奏》是德沃夏克为弦乐四重奏而创作的作品,也是他在美国期间的产物。
这部作品以自由和优美的旋律为特色,表现了德沃夏克对美国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慨。
其中的节奏和旋律元素受到民间音乐的影响,体现了德沃夏克在创作中对民族音乐的追求。
德沃夏克作品中的民族音乐风格德沃夏克的作品深受捷克民族音乐的影响,他巧妙地融合了民间旋律、舞蹈风格和民族节奏。
通过欣赏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德沃夏克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捷克文化的热爱。
- 民间旋律:德沃夏克经常运用民间的旋律片段,以表达对捷克民族音乐的敬意。
- 舞蹈风格:德沃夏克的音乐中常常呈现出优美的舞蹈节奏,使得作品更富有活力和欢快氛围。
- 民族节奏:德沃夏克尝试在他的作品中运用一些捷克特有的民族节奏,以展现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
第三步:过去24小时趋势分析
第三步a-判定过去24小时强度变化情况
分析过去24小时卫星云图动画,以决定热带气旋在过去有何强度变化:
增强的特征 (D - Development):
1.环流特征: 螺旋云带变得紧密或旋卷度增加。
2.密集云区特征: 中心密集云层区扩张及云顶温度下降,螺旋型态增加。
3.切离特征: 深层对流巩固到其中心附近发展。
4.风眼特征: 眼墙变宽且云顶温度下降;风眼缩小而变得浑圆,当中温度上升。
5.日际变化: 云顶温度在日间没有回升现象。
减弱的特征 (W - Weaken):
1.环流特征: 螺旋云带变得松散或减弱。
2.密集云区特征: 中心密集云层区缩小及云顶温度上升,边缘变得不浑圆。
3.切离特征: 深层对流减弱并切离。
4.风眼特征: 眼墙变窄或崩溃,云顶温度上升;风眼扩大而变得不规则状,当中温度下降。
5.日际变化: 云顶温度在晚间没有明显下降现象。
强度不变的特征 (S - Steady):
1.中心冷云盖(CCC)出现,并持续12小时。
2.增强及减弱的特征同时出现。
3.正常日夜的云顶温度变化(日间云顶温度上升、晚间下降)。
最终靠主观评判决定D/S/W的程度,如果在最新卫星图中无法使德沃夏克分析法估计热带气旋强度,可利用以上趋势分析类推其强度情况,并在T指数上加减。
发报格式例:D1.5 24HRS
第三步b-决定MET的值MET(Model Expected T-number)是把热带气旋的过去强度变化趋势数值化的一种做法,决定MET也是颇为主观的,通常DT和PT值就是用来修正MET,故MET可视为是T指数的粗略估计值,又或是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气候平均值(Climatology Rate)。
热带气旋起始生成第一天、或当热带扰动进入TCFA(Tropical Cyclone Formation Alert)的阶段时,MET就会定为 1.0,每过24小时变化一次。
此后,MET随着我们在第三步所分析的D、S或W所变化,通常是将昨天的最终T指数加减D/S/W的数值,加减幅度最多 1.5。
如果以上情况皆不明显,则MET每次加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