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检查护理常规
- 格式:docx
- 大小:12.08 KB
- 文档页数:2
支气管镜检查手术护理常规
1. 术前准备
- 根据医嘱,检查患者的相关病历和检查结果。
- 在饮食和用药方面,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准备。
- 准备好所需的检查设备和材料。
- 与患者进行面谈,了解其过敏史和手术相关信息。
- 下达手术准备指令,让患者呼吸深吸气,吹气等操作。
2. 术中护理
- 协助医生完成镜头及其他设备的消毒和准备工作。
- 帮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确保其舒适。
- 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记录并
向医生汇报异常情况。
- 协助医生进行支气管镜插入操作,保证操作安全顺利。
- 协助医生在检查过程中观察、采集样本或进行其他治疗操作。
- 在术中提供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等。
3. 术后护理
- 在手术结束后,协助医生拔除支气管镜,并对患者进行观察。
- 监测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的恢复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
- 给予患者恰当的护理,如观察患者出血、感染等并及时处理。
- 指导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如饮食、活动要求等。
- 向患者或家属提供术后注意事项和常规检查预约的说明。
以上为支气管镜检查手术的常规护理流程,具体操作应根据医
生的嘱托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工作中,护士需要高度专
注和责任心,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患者的舒适。
支气管镜检查手术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患者教育: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支气管镜检查的目的、过程、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帮助患者了解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减少焦虑和恐惧感。
2.患者评估: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等,以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术前准备:护士应确保患者空腹,通常要求患者在手术前6-8小时内禁食,避免进食引起呕吐导致误吸。
此外,应从手术前2小时开始禁止患者饮水。
4.物品准备:护士需要为手术准备支气管镜、支气管扩张剂、麻醉及止痛药物、支气管黏膜表面麻药、刷子或活检夹等。
5.麻醉方式: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要求,可以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可以通过支气管镜或雾化吸入给药的方式进行。
二、术中操作1.患者位置: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头稍微后仰,使用头架或枕头将头部固定在适当位置,以使气管对支气管镜检查易于接近并插入。
2.镜头插入:在医生指导下,护士将支气管镜潜入患者口腔,通过喉部逐渐进入气管和支气管,注意掌握镜头的位置和角度,以便观察到所需的部位。
3.病变检查:医生通过支气管镜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病变、狭窄、出血、分泌物等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治疗干预,如刷取黏膜细胞或进行活检等。
4.扩张剂应用:在检查过程中,根据需要,医生可能会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以放松和扩张气道,以便更好地观察和治疗。
5.术中观察: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向医生报告。
三、术后护理1.观察恢复:术后,患者需要转入恢复室或病房,护士需继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注意呼吸道通畅情况、咳嗽和呕吐等症状。
2.恢复室护理:在恢复室,护士应定期检查患者的气道通畅度、呼吸音、皮肤色泽等情况,并对可能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进行预防和处理。
3.心理支持:支气管镜检查对一些患者来说是一种痛苦和不适的经历,护士需要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抚,帮助患者舒缓焦虑和不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护理常规1.病史记录:护士应详细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过敏史、既往病史及相关症状,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情况。
2.术前准备:(1)告知患者:护士要与患者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可能的不适感及禁忌症,并获得患者的同意参加检查。
(2)空腹:患者需要在检查前至少6小时内禁食。
(3)解饮食:患者需要在检查前清空肠道,避免饮食造成呕吐。
(4)患者准备:患者需要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以便操作。
(5)静脉注射:根据医生的要求,护士可能会为患者进行静脉镇静。
3.设备准备:(1)支气管镜:护士应检查支气管镜的完好性、消毒情况及是否配备适当的镜头。
(2)麻醉药品:根据需要,护士应准备好必要的麻醉药品。
(3)其他器材:吸引器、氧气供应器、润滑剂等。
4.检查环境:护士应准备好安静、明亮、通风良好的检查室,并确保设备操作正常。
5.患者安全:护士要确保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要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到普通环境细菌或病毒。
6.护理操作:(1)协助患者取下眼镜、手表、护士提供适当的换衣服或手术用袍。
(2)体位要求:患者需要采取合适的仰卧位或半卧位,以便医生更好地进行检查。
(3)腺体应握紧,以防止误吞镜子。
(4)护士在医生要求下,通过适当的时间授予镜片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冲洗和吸引。
7.观察与记录:(1)观察患者是否有窒息、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及时采取措施。
(2)通过记录患者的体验来传递有关检查结果的信息给医生。
8.检查后护理:(1)患者卧床休息,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以便发现可能的并发症。
(2)给予患者舒适感,根据医嘱适时给予镇静或抗焦虑药物。
(3)适时给予患者水分或营养补充。
(4)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解释检查结果及处理方法。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病史记录、术前准备、设备准备、检查环境、患者安全、护理操作、观察与记录以及检查后护理等内容。
护士在检查过程中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提供必要的信息,并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感。
此外,护士还需要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给予护理干预,以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支气管镜检查与配合一、概述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是一种导光器械,能将图象从一端传至另一端,具有镜体细、可弯曲、视野范围大、可直接看清气管的第三甚至第四级分支,并且可以直接吸痰、钳夹咬取组织作病理检查或用毛刷刷出细胞行细胞学检查等优点,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为目前早期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1、明确肺部肿块的性质目前影像学诊断仪器对肺部肿块的大小、部位能做出肯定诊断,但对肿块性质诊断较为困难,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合活检和刷片检查技术,可使肺部肿块性质诊断阳性率显著提高。
2、寻找可疑和阳性痰细胞的起源痰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而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发现,这类病人在临床上称之为隐匿性肺癌,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支气管内的微妙异常征象,结合活检和刷检技术,能使患者早期确诊,早期治疗。
3、顽固性咳嗽咳嗽一般为吸烟及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肺炎、异物、肺部肿瘤等疾病所致,如果发生了难以解释的咳嗽加重征象和对治疗欠佳的咳嗽,宜作纤支镜检查以明确病因。
4、不明原因的喘鸣一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均可发生喘鸣,如病人无类似的病史,且喘鸣逐渐加重,此种情况多提示气管、大的支气管局部性狭窄,原因可能是气管或支气管肿瘤、结核、异物、炎症、痉挛等,应尽早行纤支镜检查以确诊。
5、咯血及痰中带血咯血常见的病因有支气管扩张、肺癌。
支气管内膜结核、肺结核、支气管炎、肺脓肿、肉芽肿、外伤、肺血管异常等,行纤支镜检查可查明原因,还可经纤支镜吸出血块,局部注入止血药止血,必要时可于镜下作局部填塞治疗。
6、肺不张肺不张病因为肿瘤、炎症、异物等阻塞支气管致相应的肺组织萎缩,所以一旦发生肺不张,应尽早行纤支镜检查以探明原因,对炎症、异物、痰栓、血块等所致之肺不张,经纤支镜治疗大部分人可复张。
7、气管插管中的应用经纤支镜引导进行气管插管一般可在病人清醒局麻下进行,操作引起的疼痛及不适较轻,病人易接受,尤适于颈椎有不稳定骨折脱位的病人,插管在明视下进行,因此可清楚地矫正气管导管的位置,需要单侧肺通气时能帮助将导管准确插入左、右支气管内。
气管镜检查术得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要详细了解病员得病史、体格检查、X线、CT 与实验室检查情况,以便有目得地进行气管镜检查,提高检查效果。
(1)上呼吸道及口腔有无化脓性病灶,以防插入时感染下呼吸道。
(2)患者进行乙肝五项、肝功、HIV抗体得检查。
(3)有出血倾向者必须做: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因子得检查,以防活检时引起出血,近期有大喀血者应延期检查若必须检查,需采取防止窒息得措施、(4)有心血管疾病者宜先做心电图检查,确认就是否能够接受此项检查,若病情不重,估计可以耐受者,可在心电监护及做好充分抢救准备情况下进行,高血压患者需进行降压治疗,待血压接近正常后再行气管镜检查。
(5)对部分疑有肺功能不全得病员进行术前肺功能检查,以防局部麻醉药物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入后有一个低血氧期,因此,检查前动脉血氧在9。
3KP a(70mmHg)以下者,若必须检查就应同时给予吸氧。
(6)要了解检查者有无精神异常,对精神异常不能合作者,最好不进行检查,若十分必要时须考虑全身麻醉。
(7)对可疑活动性肺结核、呼吸道霉菌病等病员,术前应做结核菌检查及霉菌培养以便考虑术后对气管镜进行彻底消毒、(8)对检查者得一般状况需进行必要得观察,如估计全身情况太差,不宜做气管镜检查者,应劝说病员放弃检查,以免术中发生意外。
2、向被检查者讲清检查得目得、意义、安全性及配合检查得有关事项、以便其解除顾虑、增强信心、主动配合。
还应让家属与检查签署气管镜之情同意单。
3.术前禁食一餐。
4、口腔有义齿者应事先取下。
5.询问有无麻醉药过敏史。
6、术前半小时给予镇静药及莨菪类药物并询问病员有无青光眼、前列腺增生。
二、局部麻醉:采用雾化吸入法与喷入法联合麻醉。
第一步:雾化吸入法将0。
5%地卡因4ml放入空气压缩雾化泵中,让病员把雾化泵得口含嘴得2/3放入口中,并嘬住防止漏气,嘱检查者用嘴吸气,用鼻呼气,15 分钟吸完。
第二步:喷入法用喉头喷雾器将0。
气管镜检查术的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要详细了解病员的病史、体格检查、X线、CT 和实验室检查情况,以便有目的地进行气管镜检查,提高检查效果。
(1)上呼吸道及口腔有无化脓性病灶,以防插入时感染下呼吸道。
(2)患者进行乙肝五项、肝功、HIV抗体的检查。
(3)有出血倾向者必须做: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因子的检查,以防活检时引起出血,近期有大喀血者应延期检查若必须检查,需采取防止窒息的措施。
(4)有心血管疾病者宜先做心电图检查,确认是否能够接受此项检查,若病情不重,估计可以耐受者,可在心电监护及做好充分抢救准备情况下进行,高血压患者需进行降压治疗,待血压接近正常后再行气管镜检查。
(5)对部分疑有肺功能不全的病员进行术前肺功能检查,以防局部麻醉药物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入后有一个低血氧期,因此,检查前动脉血氧在9.3KPa(70mmHg)以下者,若必须检查就应同时给予吸氧。
(6)要了解检查者有无精神异常,对精神异常不能合作者,最好不进行检查,若十分必要时须考虑全身麻醉。
(7)对可疑活动性肺结核、呼吸道霉菌病等病员,术前应做结核菌检查及霉菌培养以便考虑术后对气管镜进行彻底消毒。
(8)对检查者的一般状况需进行必要的观察,如估计全身情况太差,不宜做气管镜检查者,应劝说病员放弃检查,以免术中发生意外。
2.向被检查者讲清检查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及配合检查的有关事项、以便其解除顾虑、增强信心、主动配合。
还应让家属和检查签署气管镜之情同意单。
3.术前禁食一餐。
4.口腔有义齿者应事先取下。
5.询问有无麻醉药过敏史。
6.术前半小时给予镇静药及莨菪类药物并询问病员有无青光眼、前列腺增生。
二、局部麻醉:采用雾化吸入法和喷入法联合麻醉。
第一步:雾化吸入法将0.5%地卡因4ml放入空气压缩雾化泵中,让病员把雾化泵的口含嘴的 2/3 放入口中,并嘬住防止漏气,嘱检查者用嘴吸气,用鼻呼气,15 分钟吸完。
第二步:喷入法用喉头喷雾器将 0.5%地卡因喷入咽喉部 2-3次,让病员仰头吸入每隔3-5分钟喷一次,共3次三、术中配合:1.常规配合:(1)让病员取仰卧位于检查床上,肩部垫高,头部稍后仰,将心电监护的心电图电极,血压袖带、血氧监测指套分别放在病员的身体相对应得部位上,以便在检查时监测病员的生命体征,然后给病员放上防咬口器并吸氧气。
气管镜检查术的护理常规气管镜(Tracheoscopy)是指通过细长的光导纤维束和显微摄像机将气管、支气管内部的情况显示在监视器上,以便医生能够观察、诊断和治疗气管、支气管疾病的一种检查方法。
气管镜检查术的护理常规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护理。
一、术前准备:1.审查医嘱,了解医生要求的检查内容和目的,以便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护理。
2.向患者详细介绍检查目的、过程、可能的不适感和注意事项,消除其对检查的恐惧和疑虑,获得其理解和配合。
3.清除室内杂物,并保持检查环境整洁。
4.准备必要的检查设备和药品,包括气管镜、导丝、支气管扩张器、麻醉药物、咳痰器等。
5.检查前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6.给予患者暴露和隐私保护,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
7.在患者鼻孔附近放置巴氏涂氧帽,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
二、术中操作:1.帮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一般要求患者坐立或卧位,并保持颈部后屈位,有助于气管镜的插入和操作。
2.麻醉患者:麻醉可采用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方式。
局部麻醉可用4%的利多卡因喷雾、涂擦或滴入患者鼻腔或咽喉部位。
全身麻醉可采用吸入麻醉剂或静脉麻醉剂。
3.插入气管镜:医生轻轻地将气管镜导入患者的鼻腔或口腔,将其慢慢推进至气管内部,观察气管黏膜、支气管分支、异物等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取样、活组织检查、刮片等操作。
4.观察及记录: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在医生操作期间配合,及时提供吸痰、氧气、清除泡沫痰、给予镇静等护理措施。
护士还需准确记录检查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包括镜下所见、患者的症状、麻醉药物的使用情况等。
三、术后护理:1.观察患者呼吸: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喉痛、流鼻涕、声音嘶哑等不适反应,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音等,以及有无呼吸困难或气道梗阻的表现。
2.监测生命体征:持续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支气管镜检查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呼吸变化,有无气胸的表现。
2.观察是否发热、胸痛。
3.观察呼吸道出血情况,发生大咯血的先兆表现。
【护理配合措施】
1.向患者解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目的、检查程序及术中配合要点,便于操作。
2.检查前半小时遵医嘱口服苯巴比妥0.06g,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青光眼及心动过速者禁用)。
3.协助患者取平卧或坐位。
术后半小时内尽量少说话,使声带得到充分休息。
有咯血者取平卧,头偏向一侧。
鼓励患者轻咳出痰液或血液。
4.对于有呼吸困难,低氧表现(PaO2<9.3kPa)者,检查过程中给予吸氧。
5.镜检术后禁食2小时,待麻醉作用消失后方可进食。
2小时后,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6.行肺活检术后,密切观察有无气胸出现。
6~8小时行胸透,排除气胸。
7.门诊患者检查后,应嘱其在医院休息1小时后方可离开,并全休1天。
8.检查后可有暂时性少量血液、轻微咳嗽等症状,无需特殊处理。
若出现呼吸困难、咯血量多、发热及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9.对已有肺部感染者,术后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有效呼吸和排痰。
2.向患者说明检查后可有暂时性少量血痰、轻微咳嗽等症状出现,无需特殊处理,切勿惊慌。
若出现其他症状或不适,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