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高一时间位移知识点

物理高一时间位移知识点

物理高一时间位移知识点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时间和位移是两个基本概念。时间是指事件发生或过程进行的持续性,而位移是指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变化量。了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对于理解物体运动以及相关的物理现象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物理高一时间位移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1. 时间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时间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用于描述事件发生或过程持续的长度。在物理学中,时间的单位通常是秒(s)。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计量时间,如使用秒表、时钟、计时器等。

在物理学中,时间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距离速度时间公式:时间 = 距离 / 速度。例如,当我们知道某物体的位移和速度时,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计算物体所用的时间。

- 时钟计时法:通过使用时钟或计时器,我们可以直接观察事件发生的持续时间。

- 实验测量法:在一些物理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某些现象的

变化来计算出事件持续的时间。

2. 位移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位移是指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变化量。在物理学中,位移通常用于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移动情况,其单

位可以是米(m)等。位移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距离速度时间公式:位移 = 速度 ×时间。在这个公式中,当

我们知道物体的速度和时间时,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物体的位移。

- 实验测量法:在一些物理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起始

位置和结束位置来计算位移。

3. 速度与时间位移的关系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在物理学中,速度

可以通过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来计算。当我们知道物体的位移和时

间时,可以通过速度 = 位移 / 时间的公式来计算物体的速度。同

样地,如果我们已知物体的速度和时间,也可以通过速度 ×时间

来计算物体的位移。

4. 时间位移和加速度的关系

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可以通过物体所受的力除以物体的质量来计算。当我们已知物体的质量和受到的力时,可以通过加速度 = 力 / 质量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在运动过程中,时间位移和加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具有加速度时,时间和位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 位移 = 初始速度 ×时间 + 0.5 ×加速度 ×时间的平方

- 末速度 = 初始速度 + 加速度 ×时间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已知物体的初始速度、时间和加速度的情况下,计算出物体的位移和末速度。

5. 实例及应用

时间位移是物理学中非常常见且重要的一个概念,在多个物理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运动学中,我们可以使用时间位移的概念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在力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时间位移来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以及受到的力的作用。

此外,时间位移的概念还被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工程学、机械

学等。在这些领域中,时间位移的计算和分析对于设计和优化各

种物理系统的运动非常重要。

结论

时间位移是高一物理学习中的基础知识点,它是理解物体运动

以及相关现象的关键。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于时间和位移的

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计算方法。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物理现象,为进

一步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一、考点梳理: 要点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 =________ 2.图象表示:在v -t 图象中,图线和时间坐标轴包围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的大小. 要点二、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利用微分思想推导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_________直线,其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 =____________ 说明:①公式中若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a 取正值;当物体做减运动时,a 取负值. ②若物体的初速度为零,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简化为x =____________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①平均速度的一般表达式:t x v ??=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 _______(用o v , v 表示),也等于_________的速度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 ①公式:S2-S1=S3-S2=S4-S3=…=S n-S n-1=△S=__________ ②推广:S m-S n=_______aT2 二、典例分析: 题型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求位移 例1.一质点以一定初速度沿竖直方向抛出,得到它的速度一时间 图象如图2—3—6所示.试求出它在前2 s内的位移,后2 s内的位移,前4s内的位移. 变式练习:一质点从0时刻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 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A.t=1s时离原点最远 B.t=2s时离原点最远 C.t=3s时回到原点 D.t=4s时回到原点,路程为10m 题型2: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应用 例2.一架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60m/s,滑行20s停下,它滑行的距离是多少?(试用多种方法解答) 题型3:典型易错题 3

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时间和位移知识点总结和练习附答案

第2课 时间和位移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3、初步了解矢量和标量。 二、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三、难点 位移的概念及其理解。 一.时间与时刻 1、时刻和时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 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 思考 “前2秒”、“最后2秒”、“2秒末”、“第3秒”分别表示时刻还是时间? 时间和时刻的关系: 用t1和t2分别表示先后两个时刻, 表示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则有公式 练习1 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5s 时指的是物体在5s 末时,指的是时刻 B 、物体在5s 内指的是物体在4s 末到5s 末这1s 的时间 C 、物体在第5s 内指的是物体在4s 末到5s 末这1s 的时间 D 、第4s 末就是第5s 初,指的是时刻 t ?1 2t t t -=?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的物理量 2、位移:是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3、位移的表示方法: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线段箭头的指向表示位移的方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 *位移的图象表示方法: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4、位移和路程的异同: (1).路程与质点的运动轨迹有关,位移的大小则取决于初位置和末位置的位置变化. (2).路程和位移的大小一般是不相等的.只有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和位移的大小相等. (3).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3、标量可以直接相加减,运算符合算术运算法则;矢量不可以直接相加减. 练习2 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点的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质点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质点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但位移可能为零 D、质点做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始终不变时,那么它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总结:标量和矢量不能相等,不能说矢量就是标量 只能说: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练习3 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和路程是相等的 B、质点运动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其运动的路程 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物体运动路径的长短 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练习4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时间和位移(全面知识点-教学课件-含课后作业)

第2节时间和位移 【考纲解读】 ◆知道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识别时刻和时间间隔; ◆理解路程和位移的概念,能阐述它们的区别; ◆认识标量和矢量,理解标量和矢量遵从的不同运算法则; ◆能在坐标系中定量的描述直线运用的位置和位移。 【知识储备】 知识点❶、时间与时刻 【辅助理解】 例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在5s时指的是物体在5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 C.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 D.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 例2、(多选)关于时刻的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老师说:“明天早上8点钟上课,上课45分钟。”其中“8点钟上课”指的是时刻,“上课45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 B.小王迟到了,老师对他说:“为什么你现在才来,你早该到校了。”其中“你早该到校了”指的是到校的时间间隔 C.小王说:“我早已从家里出来了,因为今天公共汽车晚点了。”其中“早已从家里出来了”指的是时间间隔

D.老师说:“希望你下次一定要在7点50分以前到校。”其中“7点50分以前”指的是时间间隔 知识点❷、矢量和标量 例3、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取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位移m 3=A x ,m 5-=B x ,则B A x x > B.甲、乙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50m ,这两个物体的位移必定相同 C.温度计度数有正有负,所以温度也是矢量 D.温度计度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 知识点❸、路程和位移 【辅助理解】

高一物理时间和位移读书笔记

高一物理时间和位移读书笔记 时间和位移你能区分清楚吗?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一物理时间和位移读书笔记,希望您喜欢! ● 时间和时刻: ①时刻的定义: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相对于位置、瞬时速度、等状态量,一般说的“2秒末”,“速度2m/s”都是指时刻。 ②时间的定义: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都是指的时间。 ●位移和路程: ①位移的定义: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变化,是矢量。位移用又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又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 ②路程的定义:路程是物体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在确定的两点间路程不是确定的,它与物体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位移与路程的关系: 位移和路程是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两者都和参考系的选取有关系。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的大小。只有当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是两者才相等。 1、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时间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时间轴上一段线段表示的是一段时间间隔(画出一个时间轴加以说明)。 (2)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秒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测量时间。 2、路程和位移 (1)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2)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它是用一条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 (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4)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无往返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3、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在直线运动中,两点的位置坐标之差值就表示物体的位移。 常见考点考法 这部分知识难度也不大,在平时的练习中可能出现,且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是高考中单独出现的几率比较小。 常见误区提醒 时间与时刻:时间表示一个积累过程它是由无数个连续时刻即时间点累积的结果,包含了物体运动、发展所经历的过程,对应的是一个运动过程。而时刻则表示某一个时间点没有延续更不能累积,是物体运动、发展过程中到达的某一个状态。如果我们把时间当成一个录像过程,那么时刻就只能是一张照片. 位移与路程:路程是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就接触到的一个概念,在同学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难以改变。然而为了物理的学习我们大家不得不去强迫自己接受位移这一概念。路程很容易理解也就是我们所走过的路径的总长度,而位移则表示是物体始末位置的改变,表示为始末位置之间的线段长度。在物理中路程需要考虑物体的具体运动过程,而位移则不需要考虑这些。例如:小明从家走到学校有5公里的路程,我们就要具体考虑小明的运动路线,但要考虑小明的位移,我们只需要从小明的起始位置(家)到小明的末位置(学校)之间做一条有向线段,线段的长度就表示位移的大小,线段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而不必再考虑具体小明走的什么路线.

高一物理时间位移的知识点

高一物理时间位移的知识点时间位移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时间位移是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本文将介绍关于时间位移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时间位移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定义: 时间位移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所发生的位移。它是通过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位置变化的概念。时间位移通常使用符号Δx来表示,其中Δ表示变化量,x表示位移。时间位移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计算方法: 在一维运动中,计算时间位移的方法是通过物体的初位置和末位置之间的差值来得出。数学上可以表示为:Δx = x₂ - x₁,其中x₁表示初始位置,x₂表示末位置。这个差值即为物体在给定时间段内所经过的位移。 应用: 时间位移的知识点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1. 自行车行驶位移的计算: 当自行车从一个位置骑行到另一个位置时,可以通过计算初始位置和末位置之间的时间位移来得出行驶的距离。这对于测量行程距离或者计算速度是非常有用的。 2. 提高速度时的位移计算: 当物体在给定的时间段内以一定的加速度提高速度时,可以通过时间位移的计算来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这对于研究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多个时间段内的位移求和: 当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经历多次位移时,可以将每个时间段内的位移进行求和,得出总的位移。这对于研究多阶段运动的物体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自由落体和抛体运动等。 4. 物体运动轨迹的绘制: 通过记录物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位置,可以绘制出物体的运动轨迹。这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预测物体未来的位置变化非常重要。

高一位移时间图像知识点

高一位移时间图像知识点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位移-时间图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了解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并且可以用图像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本文将详细介绍与位移-时间图像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一、位移-时间图像的定义与表示方式 位移-时间图像是指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用图表形式表示出来的图像。通常,位移被表示在纵轴上,时间被表示在横轴上。通过观察位移-时间图像,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不同时间段的运动情况。 二、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像呈现为一条直线。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是相等的,也就是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同。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像呈现为一条曲线。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是不等的,物体的速度 将不断改变。 四、静止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 对于静止物体,位移-时间图像呈现为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即位移始终为0。这是因为静止物体没有任何位移。 五、平抛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对于平抛运动,位移-时间图像呈现为一条抛物线。在平抛运动中,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保持恒定,而在垂直方向上,由于受 到重力的作用,物体的位移将呈现出抛物线的形状。 六、简谐振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对于简谐振动,位移-时间图像呈现为一条正弦曲线。在简谐振动中,物体围绕平衡位置来回振动,位移将随时间按照正弦函数的规律变化。 七、不规则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对于不规则运动或非线性运动,位移-时间图像位置将会是不规则、复杂的形状。这些运动往往由多个不同的因素所决定,无法用简单的数学函数来描述。 结论 位移-时间图像是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工具。通过观察位移-时间图像,我们可以获得对物体运动状态的直观认识,并且可以分析运动的特征和规律。不同类型的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呈现出独特的形态,我们可以根据图像的形状来判断运动的类型以及相关的物理规律。熟练掌握位移-时间图像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运动概念和现象。

新高一物理知识点时间位移

新高一物理知识点时间位移新高一物理知识点 - 时间位移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其中之一是时间位移。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时间位移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它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一、时间位移概念 时间位移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某个时刻与参考点之间的时间差。它是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时间变化的量,常用符号为Δt。时间位移的单位是秒(s)。 二、时间位移的计算方法 1. 匀速直线运动中的时间位移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此时,时间位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Δx = v * Δt 其中,Δx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Δt表示时间位移。 2. 非匀速直线运动中的时间位移 在非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无法 直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时间位移。但是,如果我们知道物体在每 个时刻的速度变化规律,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积分来计算时间位移。 例如,当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为v(t)时,那么物体在t0时刻 到t1时刻的时间位移可以通过积分计算: Δx = ∫ v(t) dt 其中,积分符号∫表示对v(t)进行积分,Δx表示位移,v(t)表示 速度函数,t0和t1表示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 三、时间位移的应用

时间位移在物理实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验为例,来说明时间位移的应用。 实验目的:利用时间位移计算自由落体物体的下落高度。 实验原理:自由落体物体下落的过程可以近似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物体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方程: h = 1/2 * g * t^2 其中,h表示下落高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下落时间。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平直的垂直高度为h的竖直导轨,并固定在实验桌上。 2. 将自由下落物体放置在导轨的上方,使其初始高度为0。 3. 通过计时器记录自由落体物体下落的时间t。

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一、考点梳理: 要点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 =________ 2.图象表示:在v -t 图象中,图线和时间坐标轴包围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的大小. & 要点二、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利用微分思想推导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_________直线,其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 =____________ ! 说明:①公式中若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a 取正值;当物体做 减运动时,a 取负值. ②若物体的初速度为零,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简化为x =____________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①平均速度的一般表达式:t x v ??=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 _______(用o v , v 表示),也等于_________的速度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 ① 公式:S 2-S 1=S 3-S 2=S 4-S 3=…=S n -S n-1=△S=__________ ②推广:S m -S n =_______aT 2 二、典例分析: 题型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求位移

例1.一质点以一定初速度沿竖直方向抛出,得到它的速度一时间 ' 图象如图2—3—6所示.试求出它在前2 s内的位移,后2 s内的 位移,前4s内的位移. 变式练习:一质点从0时刻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1s时离原点最远=2s时离原点最远 =3s时回到原点=4s时回到原点,路程为10m 题型2: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应用 例2.一架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60m/s,滑行20s停下,它滑行的距离是多少(试用多种方法解答) @ 题型3:典型易错题 例3.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发现前方有障碍后就立即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后的5 S的位移是多少(试用多种方法解答) · 题型4:生活中的运动问题 … 例4.某市规定,汽车在学校门前马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km/h。一次一辆汽车在校门前马路上遇紧急情况刹车后,由于车轮抱死,滑行时在马路上留下一道笔直的车痕,交警测量了车痕长度s=9m,又从监控资料上确定了该车刹车时到停止的时间为,立即判断出这辆车违章超速,试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这是为什么。

物理必修一1.2时间和位移知识点总结

§1.2时间和位移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______来表示.有早晚之分.(照片) 2时间间隔:指两时刻的间隔(某一过程),在时间轴上用_____来表示,简称时间。有长短之分.(录像)联系: 试着标出:第2秒末、第3秒初、2秒末、2秒时;前3s内、前3s、任意3s内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是物体运动___________的长度。___大小____方向,是_______量。 2、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位移可以用从________到_________的____________来表示。___大小____方向,是____量。与轨迹路径_______。 3、位移与路程的结论: (1)由于性质不同,位移和路程不具有可比性。 (2)位移的大小≤路程,只有物体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时,位移大小=路程。 (3)路程为零时,表示物体静止;位移等于零时,物体不一定静止。 (4)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即有_______又有________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力。遵守矢量运算法则。 2、标量:只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的物理量。如路程、质量、体积、温度。遵守算数加减。 判断矢量标量不能只看有无方向,关键是运算法则。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一维矢量运算) 如图所示,物体做直线运动,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2m,在时刻t2运动到“位置”x2=5m,那么物体的位移为+3m,+表示位移的______,3表示位移的_______.而坐标变化量Δx=x2—x1=+3m.可见,坐标变化量可以表示_______,坐标变化量的符号表示位移的________,大小表示位移的______. ~ 1 ~

物理必修一:质点、参考系、时间、位移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质点、参考系、时间、位移知识点总结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质点、参考系、时间和位移等基本概念。 2、清楚相似物理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质点 1、提出问题 “嫦娥一号”卫星为立方体,两侧太阳能电池帆板最大跨度达18.1m,重2350 kg,近观相当庞大,但相对苍茫宇宙空间又是如此渺小,出现在指挥荧光屏上也仅是一个光点,科学工作者在研究其运行位置、飞行速度和轨道等问题时,有没有必要考虑其大小和形状?(没有必要)实际研究中会采取一种怎样的科学模型呢?(质点)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②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视物体为质点。如:地球很大,但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就变成次要因素,我们完全可以把地球当作质点看待。当然,在研究地球自转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了。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但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时就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了。研究跑步运动员速度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为质点,但研究运动员姿势、姿态时不能看为质点(如:跳水运动、体操等)。 当研究的问题不明确时,可遵循分析问题的习惯:一般来说当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可用物体上—个点的运动代替整个物体的运动,研究其运动性质时,可将它视为质点;做转动的物体,当研究其细微特征时不能将其视为质点;但是当物体有转动,且因转动而引起的差异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忽略时,物体也可视为质点。 注意:物体的大小不是判断物体能否作为质点的依据,比如细菌很小,但是现在要解剖细菌,此时研究的是细菌的自身,所以,不能

把它看为质点。 ③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质点的物理意义 实际存在的物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有质量而无大小的点是不存在的,那么定义和研究质点的意义何在? 质点是一个理想的物理模型,尽管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但它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它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征,抓住了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使所研究的复杂问题得到了简化。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理想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引入“理想模型”,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在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实际的事物与这种“理想模型”十分接近,在一定条件下,作为一种近似,可以把实际事物当作“理想模型”来处理,即可以将研究“理想模型”的结果直接地应用于实际事物。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时,由于地球的直径(约1。3×104km)比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约1。5×108km)小得多,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可以看做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直接把地球当作一个“质点”来处理。 要点二:参考系 1、提出问题 坐船在河中旅行的人观看两岸的风景时,常有“看山恰似走来迎”的感觉,而变换一下目光,又感到“仔细看山山不动”,同是那一座山,为什么有时感觉它是动的而有时却感觉它是静止不动的呢? 平常我们认为坐在屋子里的人是不动的,而毛泽东却有诗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来作参考。 2、参考系 ①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

高一物理位移知识点

高一物理位移知识点 【篇一:高一物理位移知识点】 专题三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一、知识点梳理平均速度:运动物体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定义式: v ?2016.1.29位移 ?s ? 时间 ?t平均速率: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 )分析: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路程 s ? 时间 t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包括大小和方向的变化),速度矢端曲线的切线方向。 加速度是矢量:现象上与速度变化方向相同,本质上与质点所受合外力方向一致。 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运用 v 可快速求位移)【注意】:⑴是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s = at ⑵求的方法 v =v t/2 ? v 平 ?① ?s = atv 0 ? v t s s n ?1 ? s n ? ? 2 t 2t⑶求 a 方法:② s n ?3 一 s n =3 at③ sm 一 sn=( m-n) at(4)画出图线根据各计数点的速度,图线的斜率等于 a;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 右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 o,然后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a、b、c、d ?。 【注意】:点 a. 打点计时器打的点还是人为选取的计数点距离 b. 纸带的记录方式,相邻记数间的距离还是各点距第一个记数点的距离。 周期 c. 时间间隔与选计数点的方式有关(50hz,打点周期 0.02s,常以打点的 5 个间隔作为一个记时单位)即区分打点周期和记数周期。d. 注意单位。一般为 cm 实验研究 4、实验注意事项 1)电源电压与频率2)实验前检查打点计时器的稳定性与清晰度,必要时调节指针高度和换复写纸 3)【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4)【先通电在放车,车停止时及时断开电源】 5)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 6)【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适量】,(砝码过多速度过快,点太少;过少速度太慢,各段位移无太大差别) 7)区别计时器打点与人为取点 8)多测几组数据以尽量减少误差 9)描点最好使用坐标纸v/(ms-1)t 2t 3t 4t 5t 6t t/s 【篇二:高一物理位移知识点】

时间和位移知识点总结

时间和位移知识点总结 时间和位移知识点总结 1、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时间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时间轴上一段线段表示的是一段时间间隔(画出一个时间轴加以说明)。 (2)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秒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测量时间。 2、路程和位移 (1)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2)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是用一条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 (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4)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无往返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3、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在直线运动中,两点的位置坐标之差值就表示物体的位移。 常见考点考法 这部分知识难度也不大,在平时的练习中可能出现,且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是高考中单独出现的几率比较小。 常见误区提醒 时间与时刻:时间表示一个积累过程它是由无数个连续时刻即时间点累积的结果,包含了物体运动、发展所经历的过程,对应的是一个运动过程。而时刻则表示某一个时间点没有延续更不能累积,是物体运动、发展过程中到达的某一个状态。如果我们把时间当成一个录像过程,那么时刻就只能是一张照片. 位移与路程:路程是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就接触到的'一个概念,在同学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难以改变。然而为了物理的学习我们大家不得不去强迫自己接受位移这一概念。路程很容易理解也就是我们所走过的路径的总长度,而位移则表示是物体始末位置的改变,表示为始末位置之间的线段长度。在物理中路程需要考虑物体的具体运动过程,而位移则不需要考虑这些。例如:小明从家走到学校有5公里的路程,我们就要具体考虑小明的运动路线,但要考虑小明的位移,我们只需要从小明的起始位置(家)到小明的末位置(学校)之间做一条有向线段,线段的长度就表示位移的大小,线段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而不必再考虑具体小明走的什么路线. 矢量与标量:由于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此对与标量只需直接对

高一物理时间和位移的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时间和位移的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关于时间和位移的知识点归纳 1、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时间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时间轴上一段线段表示的是一段时间间隔(画出一个时间轴加以说明)。 (2)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秒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测量时间。 2、路程和位移 (1)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2)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是用一条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 (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4)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无往返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3、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在直线运动中,两点的.位置坐标之差值就表示物体的位移。

常见考点考法 这部分知识难度也不大,在平时的练习中可能出现,且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是高考中单独出现的几率比较小。 常见误区提醒 时间与时刻:时间表示一个积累过程它是由无数个连续时刻即时间点累积的结果,包含了物体运动、发展所经历的过程,对应的是一个运动过程。而时刻则表示某一个时间点没有延续更不能累积,是物体运动、发展过程中到达的某一个状态。如果我们把时间当成一个录像过程,那么时刻就只能是一张照片。 矢量与标量:由于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此对与标量只需直接对其进行代数运算即可,而矢量由于存在方向性,因此对矢量进行运算时应当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归纳时间和位移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概括:时间和位移 时间和时辰: ①时辰的定义:时辰是指某一刹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相对于地点、刹时速度、等状态量,一般说的“2 秒末”,“速度 2m/s”都是指时辰。 ②时间的定义:时间是指两个时辰之间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往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都是指的时间。 位移和行程: ①位移的定义: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地点变化,是矢量。位移用又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又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 始地点指向末地点。 ②行程的定义:行程是物体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在确立的两点间行程不是确立的,它与物体的详细运动过程有关。 位移与行程的关系: 位移和行程是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和参照系的选择有关系。一般状况下位移的大小其实不等于行程的大小。只有 当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是二者才相等。 【同步练习题】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 天津开往广州的625 次列车于 13 时 35 分从天津发车 B. 某人用 15s 跑完 100m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 时开播

D.1997 年 7 月 1 月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履行主权 E. 某场足球赛15min 时甲队攻入一球 B 中的15s是与跑完 分析: A、C、D、E中的数据都是指时辰,而 100m这个过程相对应的,是指时间. 答案: B 2.如右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一样的路径由 A 运动到 B,以下对于它们位移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沿Ⅰ较大 B. 沿Ⅱ较大 C.沿Ⅲ较大 D.同样大 分析:该物体沿三条不一样的路径由 A 运动到 B,其行程不等,但初地点、末地点同样,即地点的变化同样,故位移同样大 . 答案: D 3.以下对于矢量 ( 位移 ) 和标量 ( 温度 )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 30m,则这两个位移可能同样 B. 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 甲=3m,x 乙=-5m,则 x 甲>x 乙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 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不可以说表示方向 分析:当两个矢量大小相等、方向同样时,才能说这两个矢量相同; 直线运动的位移的“ +”“ - ”号表示方向 ; 温度是标量,标量的正、负表示大小 ( 即温度的高低 ). 答案: AD 4.对于矢量和标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2021年新高一物理暑假精品课程(人教版2019)-第二讲 时间和位移(学生版)

第二讲时间和位移 知识点一、标量和矢量 [要点提炼] 1.标量:只有大小方向的量。如:等。 2.矢量:有也有,求和运算遵循定则的量。如:等. 3.对矢量概念的理解: ①矢量可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矢量的,箭头的指向表示矢量的. ②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可在数值前加上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正号表示矢量方向与规定正方向,负号表示矢量方向与规定正方向 ③矢量前的正、负号只表示,不表示,矢量大小的比较实际上是矢量的比较.如前一段时间位移为2m,后一段时间位移为-3m,则后一段时间物体的位移大. [经典例题] 1.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①位移;②路程;③瞬时速度;④平均速度;⑤时间;⑥加速度;⑦速率. A.只有①③④⑥ B.只有①③⑥ C.只有①⑥⑦ D.只有①⑥ 2.(多选)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8 m的位移比6 m的位移小 D.-8 ℃比6 ℃的温度低 [变式训练] 1.(2020·湖北省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重力 B.质量、路程、速率、时间、弹力 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摩擦力 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平均速率

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位移B.动能C.力D.加速度 3.(多选)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10m的位移比5m的位移小 D.–10℃比5℃的温度低 4.(多选)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量只有正值,矢量可以取负值 B.标量和矢量无根本区别 C.标量和矢量,一个有大小无方向,一个有大小也有方向 D.标量和矢量的运算方法不同 知识点二、时间间隔和时刻 [提出问题] 生活中经常用到“时间”一词,如:火车到站时间是12时45分,开出时间是12时50分,在本站停留时间是5分钟,前两句话中的“时间”与第三句话中的“时间”的含义是否相同,如何区分? [要点提炼] 1、时刻:指在时间轴上,时刻用来表示. 2、时间间隔:指某两个时刻之间的在时间轴上,时间间隔用来表示. 3、在时间轴上,时刻表示,时间表示如图所示,0~3表示3s的时间,即前3s;2~3表示第3s,是1s的时间.不管是前3s,还是第3s,都是指时间.“7”所对应的刻度线记为7s末,也为8s初,是时刻.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时间长度。具有瞬时性和不可逆性。时间瞬时即逝,无法被人们控制和改变。在物理学中,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与位移、速度等物理量密切相关。 位移是指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的变化,通常用矢量表示。位移具有方向和大小两个属性,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位移与时间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对位移和时间的测量来计算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 在物理学中,时间和位移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位移是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的变化,而时间是物体运动过程的持续时间。位移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的重要知识。 在物理学中,时间和位移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础。通过对时间和位移的测量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变化规律,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高中物理中的时间和位移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描述物体运动状

态的基础。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变化规律,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位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在高一物理中,我们通过学习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来深入理解位移的概念。下面,我将提供一些关于位移的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个概念。 一辆汽车在10秒内行驶了100米,求汽车的位移? 一个运动员在田径场上跑了200米,然后停了下来。4分钟后,他又跑了100米。求运动员在这4分钟内的总位移? 一架飞机在2小时内飞行了300公里,求飞机的位移? 一辆摩托车在1小时内行驶了60公里,求摩托车的位移? 一辆火车行驶了300公里,然后停了下来。3分钟后,它又行驶了100公里。求火车在这3分钟内的总位移? 以上练习题均考察了对位移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在物理学中,位移是一个矢量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希望通过这些练习题,大家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位移的概念。 本课件是根据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磁场》一章,第2部分“磁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