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示例
- 格式:doc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12
《药物分析》题型示例一、名词解释(10分,每个2分)1、对照品:2、炽灼残渣:3、百分标示量:4、滴定度:5、E1cm1%6、药品质量标准7、制剂分析8、重量差异9、崩解时限10、含量均匀度11、溶出度12、药物分析13、药物纯度二、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1、非盐酸盐药物在生产过程中也可能引入的氯离子,氯离子对人体_______,但它能反映药物的_______及生产过程_______,因此氯化物常作为_______杂质检查。
药物中的微量氯化物检查的条件是在______比色管中,在_________条件下与__________反应,生成氯化银胶体微粒而显白色浑浊,与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氯化银浑浊程度比较,判定供试品中氯化物是否符合________规定。
比较时,比色管同置______背景上,从比色管__________观察,比较,即得。
氯化物浓度以50ml中含_________μg的Cl-为宜,此范围内氯化物所显浑浊度明显,便于比较。
供试品溶液如不澄清,应________;如带颜色,可采用____________解决。
2、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
验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PLC法进行药物分析测定时系统适用性试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系统适用性试验的常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砷盐的检查时,有机结合的砷通常须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取规定量的供试品与_________或氢氧化钙、硝酸镁共热转化为_________后,依法检查。
统计学题型示例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一个总体单位()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2、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A、同质性B、社会性C、综合性D、差异性3、广州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4、某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人口11万,有8家医院(其病床合计为700床),则该开发区的每万人的病床数为63.636,这个指标是()。
A、结构相对指标B、正强度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逆强度相对指标5、某商店在制定男式衬衫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售衬衫的平均尺寸,则应计算()。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6、某企业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09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7、平均差的主要缺点是()。
A、与标准差比计算复杂B、易受极端值的影响C、不符合代数演算方法D、计算结果比标准差数值大8、某企业1~3月份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的资料如下,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月份一二三实际产量a(件)产量计划完成程度﹪c 500100618103872109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9、用综合指数公式计算总指数的主要问题是()A、同度量因素的选择B、同度量因素时期的确定C、同度量因素的选择和时期的确定D、个体指数和权数的选择10、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欲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则样本容量应()A、增加1.25倍B、增加9倍C、增加8倍D、增加2.25倍二、多选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工业设备普查中()A、调查对象是工业设备B、总体单位是工业企业C、报告单位是工业企业D、调查单位是每台工业设备E、总体是工业部门2、某公司钢铁产量资料如表,平均发展速度为()。
行政能力测试题型示例及解析一、常识判断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 “杀青”最初指的是制作竹简的一道工序,后泛指书籍定稿B.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会元”C. “豆蔻年华”指的是女子十七八岁,“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D.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解析:A选项正确,“杀青”原指制作竹简时用火烤去青竹的水分,以防虫蛀,后泛指书籍定稿。
B选项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所以B错误。
C选项“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不是十七八岁,所以C错误。
D选项立夏之后是小满,说法正确。
答案为AD。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过于______追求物质利益,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______。
我们应该重新______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______。
A. 热衷滋养找寻净土B. 热心培养寻找净地C. 热忱滋补探求纯净D. 热烈培育寻求洁净解析:“热衷”强调对某事有浓厚兴趣,常用于消极语境,符合人们过度追求物质利益的语境;“滋养”与“精神层面”搭配恰当;“找寻”有寻找并找到的意思,更符合语境;“净土”有纯净、美好的寓意,符合在复杂世界中寻找美好内心世界的表述。
答案为A。
三、数量关系3. 某公司组织员工参加培训,若每3人一组则多1人,每4人一组则多2人,每5人一组则多3人。
问该公司至少有多少员工参加培训?解析:根据题意,员工人数除以3余1,除以4余2,除以5余3。
可以发现,如果员工人数再多2人,那么就正好是3、4、5的公倍数。
3、4、5的最小公倍数是$3×4×5 = 60$,所以员工至少有$60 - 2 = 58$人。
四、判断推理4. 所有的猫都喜欢吃鱼,有些动物是猫,所以有些动物喜欢吃鱼。
下列选项中推理形式与上述相同的是()A. 所有的鸟都能飞,有些会飞的动物是鸟,所以有些会飞的动物能飞B. 所有的人都会思考,有些人是科学家,所以有些科学家会思考C. 所有的树都需要水分,有些植物是树,所以有些植物需要水分D. 所有的手机都能打电话,有些电子产品是手机,所以有些电子产品能打电话解析:题干的推理形式是:大前提“所有的猫都喜欢吃鱼”,小前提“有些动物是猫”,结论“有些动物喜欢吃鱼”。
一年级的被减数减数差的题型通常是简单的减法题,旨在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减法运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题型示例:
1. 简单减法:
- 例子:7 - 3 = ?
2. 横式减法:
- 例子:8- 4= ?
3. 给定差求被减数:
- 例子:? - 2 = 5
4. 加混合减法:
- 例子:6 - 2 + 1 = ?
5. 颠倒位置减法:
- 例子:4 - ? = 2
这些题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差的含义,培养他们进行简单减法运算的能力。
随着学生的掌握程度提高,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和复杂度,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减法实践。
同时,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实际场景和故事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减法运算。
一年级数独比赛题型和时间一年级数独比赛学习资料。
一、题型示例(共20题)(一)3x3数独(简单基础型)1. 题目。
- 在下面的3x3数独格中,填入1 - 3,使每行、每列都有1 - 3这三个数字。
- - -2. 解析。
- 先看第一行,因为要填入1 - 3,且没有任何提示数字,我们可以先假设第一行第一个格填1(这里假设只是一种解题思路,也可以先从其他数字开始假设)。
- 那么第一列已经有了1,第二行第一列就不能再填1,再看第二行,由于还剩下2和3可以填,假设第二行第一列填2。
- 此时第三行第一列就只能填3了。
接着看第一行第二列,因为第一行已经有1,第一列有2,所以这个格只能填3。
按照这样的思路,逐步推理出其他格子的数字。
(二)4x4数独(稍有难度型)1. 题目。
- 在下面的4x4数独格中,填入1 - 4,使每行、每列都有1 - 4这四个数字。
其中部分数字已给出。
1.- - - -3.- - - -2. 解析。
- 第一行已经有1,第一列不能再填1。
第三行有3,第三列不能再填3。
- 先看第一列,因为第一行有1,第三行有3,所以第一列剩下的数字可能是2和4。
假设第一列第二行填2,那么第一列第四行就填4。
- 再看第二列,由于第三行有3,第一列第二行有2,所以第二列第二行不能填2和3,假设第二列第二行填1,那么第二列第四行就只能填3。
然后按照数独规则继续推理其他格子。
二、比赛时间建议。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20道数独题可以安排30 - 40分钟的比赛时间。
因为一年级学生对数独的概念刚刚接触,解题速度可能较慢,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填写。
同时,这个时间也能保证学生在不太紧张的状态下完成比赛,更好地发挥他们对数独的理解和解题能力。
思路方法示例一、诗歌题(1)考查意象、意境和情、景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如08山东、09年全国一09年全国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案:一幅江南水乡夏天清幽恬淡的画面。
由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庭院等景物构成。
)方法:列意象(要全面,要抓住特点)+概括意境(时间、地点、意境特点,有时可能还有人物等等)+思想情感(2)鉴赏题:(小说、散文等同)鉴赏有常规:涉及艺术、内容两方面;一般是“怎么写(什么方法,可能多种)”,“写什么,表现什么”“有什么效果”。
2011年山东小说20题,得分差。
因为不懂规矩。
20题“结合文意赏析两处划线部分”第一则答案①侧面描写(1分),通过描写不少人脸上的表情来表现曾老头的丑陋(1分)。
此题得分少,“手法”问题,遗漏、错误者多;失分也多。
“遗漏”,是不懂得鉴赏的规矩。
“错误”是不懂得艺术特点的判断方法。
示例:(1)写出人们对老头的厌恶,表现人们俗气的特点。
(1、不懂得鉴赏规矩,2、不懂得侧面描写。
也不懂的多角度思考。
)(2)拟物,把曾大爷的心情描写得生动,可感。
增强了表现力。
(“拟物”有道理。
但分析荒唐,搞错人了;分析苟简,什么心情一字不着。
)命题两种:A不确定鉴赏角度的(点名对象,如哪句哪段,或还点明内容还是艺术);B点明鉴赏角度的,如从“情和景”“动与静”“虚与实”等角度鉴赏。
答题方法:A不确定鉴赏角度的,一般按照“怎么写”(写作方法,可能多种)、“写什么,表现什么”(内容、意象、意境)、“什么作用”(效果)步骤进行。
B确定鉴赏角度的从所读找出相关内容(如情、景),分析相关内容和作用(怎么写、写什么、什么作用)。
05全国一: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考“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六年级数学16个题型
六年级数学通常涵盖了多个题型,以下是可能的16个题型示例:
1.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计算题。
2. 分数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小数运算: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 百分数与比例:百分数的转换、比例的计算。
5. 面积与周长: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
6. 体积与容量:立方体、长方体等图形的体积和容量计算。
7. 平均数与中位数: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计算。
8. 图表分析:根据柱状图、折线图等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解答问题。
9. 几何图形:识别和描述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
10. 数列:找规律,填写缺失的数值。
11. 比较大小:对数字的大小进行比较。
12. 单位换算:长度、重量、时间等单位之间的换算。
13. 时钟与日历:读取时钟和日历,计算时间间隔等。
14. 逻辑推理: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推理和解答问题。
15. 问题求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6. 空间与方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这些题型只是示例,具体的题目类型可能因教材和学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
高考语文复习题型示例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请解释文中“政通人和”的含义。
2. 范仲淹在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的作品被刻在岳阳楼上?3.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4. 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来描绘月色?5. 文中“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 请分析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三、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9题。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8. 请分析“床前明月光”与“举头望明月”两句之间的联系。
9. 诗人是如何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四、文学常识10. 请列举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11. 请简述“诗经”的分类和特点。
12. 请解释“赋”、“比”、“兴”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五、作文13. 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1. “政通人和”指的是政治清明,人民和谐。
2. 文中提到了唐贤今人诗赋,具体作品未列出。
3. 范仲淹表达了对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赞美之情。
4. 作者通过“月光如流水”、“青雾”、“牛乳”等意象来描绘月色。
5.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月色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6. 文章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7.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8. 两句之间的联系在于诗人通过观察月光,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因数和倍数经典题型一、求因数个数题型1. 题型示例- 比如说求12的因数有多少个。
- 那我们就得先把12的因数都找出来。
怎么找呢?从1开始,1×12 = 12,所以1和12是12的因数;然后2×6 = 12,2和6也是12的因数;再然后3×4 = 12,3和4也是12的因数。
这样12的因数就有1、2、3、4、6、12,一共6个。
- 这里有个小窍门哦,如果把12分解质因数,12 = 2²×3。
那因数的个数就可以用公式(指数 + 1)×(另一个指数+ 1)来算。
这里2的指数是2,3的指数是1,所以因数个数就是(2 + 1)×(1+ 1)=6个。
2. 类似题目- 求18的因数有多少个。
先分解质因数,18 = 2×3²。
按照公式,因数个数就是(1 + 1)×(2 + 1)=6个。
我们再老老实实地找一遍因数来验证一下哈。
1×18 = 18,2×9 = 18,3×6 = 18,所以18的因数有1、2、3、6、9、18,确实是6个呢。
- 再看24这个数,24 = 2³×3。
那因数个数就是(3+1)×(1 + 1)=8个。
我们来找找看,1×24 = 24,2×12 = 24,3×8 = 24,4×6 = 24,因数有1、2、3、4、6、8、12、24,正好8个。
二、倍数相关题型1. 最小公倍数题型- 比如说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数。
- 我们可以用列举法。
4的倍数有4、8、12、16、20……6的倍数有6、12、18、24……可以看到它们第一个相同的倍数就是12,所以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
- 还有一种方法叫分解质因数法。
4 = 2×2,6 = 2×3。
最小公倍数就是把它们共有的质因数(这里是2)取一次,然后再把各自独有的质因数(4独有的是另一个2,6独有的是3)都乘起来,也就是2×2×3 = 12。
题型11.求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 0 2 0.16 4812.求出下列各数的立方根0 -8 -27 1 0.064 3.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A. 3.14B. 227C. 0D.34.如图,数轴上的点A 所表示的数为x ,则x 2—10的立方根为( )A .102-B . 102--C .2D .-25. 比较大小:415-________41.(填“>”号或“<”号)6.若610m <<,且m 是整数,则m 的值等于. 7. 实数22在数轴上表示的点A 的大致位置是( )8.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2300000 0.000000709 -0.00000065 9.求出(2,3)关于轴、原点的对称点 题型21.下列交通标志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观察下列奥运会会徽,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1A-1-21第12题O 1 32 O 134 O 1 2 3 O 13 4A. B. C.D.A A A AA.2012年伦敦B.2008年北京C.2004年雅典D.1980年莫斯科 4.以下几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5..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A. B. C. D.题型31.若下列分式的值为零,则x 的值等于__________. 如果下列分式有意义,求取值范围21+-x x 31x - 42-x x x x x )1(+ 13x x -- 211x x +- y x x +3 25422--x x2. 解下列分式方程:211x x x+=-. 216111x x x --=+-. 2121=++x x .021211=-++-x x x x . 1121x x x =--+. 231221xx x x x +=---- 11322xx x -+=--26111x x x -=+-. xx 321=-.021211=-++-x x x x . 211x x x+=- 12423=---x xx .212xx x +=-. 8778=----xxx x . 1326=++-x x x 3.设25111x x A B x x -==---,,当x 为何值时,A 与B 的值相等? 题型41.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235+= B. 236⋅= C.623÷= D.2(2)2-=2.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A.632)(x x =B.448)2(x x = C.632x x x =⋅ D.236x x x =÷3.计算2(3)-的结果是__________.4. 计算:2(42)4xy y y -÷= . 5 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A .11a ab b+=+ B .11a ab b--=-- C .221a b a b a b -=--D .22()1()a b a b --=-+ 6.计算22x y -⎛⎫⎪⎝⎭的结果为A .42x yB. 42x y-C. 4x y-D.4x y题型51、分解因式:a 3-10a 2+25a =________________2、分解因式:269m mn n m ++=_________________3、分解因式:x 3 - 4x = .4、分解因式:2212123b ab a +-=5、分解因式:24ax a -=6、因式分解:x x x 9623++= . 7、分解因式:39a a -=8、分解因式3222x x y xy -+= .9、分解因式:24ax a -=10、分解因式2416a b b -11、分解因式:3225105x x y xy -+=________________ 12、因式分解:y xy y x 25102-+- . 13、分解因式:224y x x -= .14、分解因式:2255ma mb -=_________15分解因式:214x y xy y -+=________________. 16、分解因式: 244x y xy y -+=17、分解因式: 224y x -18、分解因式:=-339ab b a ______19、把代数式a a a +-232分解因式 20、分解因式:a ax ax 442+-= ________________ 21、分解因式:=+-b ab b a 25102 . 22、分解因式:22344xy y x x +-= 23、分解因式:2242a a -+= __________ . 题型61.一次函数13-=x y 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 将函数x y 4=的图象向下平移7个单位后得到的函数图象的解析式为 .3. 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10<+≤b kx 的解集为 A.21<≤x B.10≤<x C.20≤<x D.20<≤x4.如果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点(1,-2),那么k 的值为 . 5.求一次函数13-=x y 与两轴交点题型71.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cm 和9cm ,则这个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2.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0cm 和9cm ,则这个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3.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为50°,则另外两个内角分别为 题型8.1.计算:.44212-++m m2.计算ab b b a a -+-22 3.计算)121()111(2---÷+-x x x x x yxO124. 计算:11112---÷-a a a a a . 5. 计算:34927163---.6. 计算:1122a ba b ab++-. 7. 已知02=+y x ,求)(2222y x yxy x yx -⋅+-+的值. 8.化简求值:121111122+-+÷--+x x x x x ,其中x=2或13-=x .(选一个代入) 9. 先化简22211xy x yx yx y -÷---+⎛⎫⎪⎝⎭,再求值,其中x=3或12x =-(选一个代入) 10.先化简,再求值:)2.(42442+-+-x x x x ,其中x=3或5x =.(选一个代入) 题型81. 如图,点D 是△ABC 的边AB 上一点,点E 为AC 的中点,过点C 作CF AB ∥交DE 延长线于点F .求证:AD CF =.2.如图,AC //EH , BC //EF , 直线HE 分别交BC 、BA 于P 、D ,且AC = HE , ∠A = ∠H .求证:BC = FE . 证明:3.已知:如图,点B 、E 、C 、F 在同一直线上,AB =DE ,∠A =∠D ,AC ∥DF . 求证:BC =EF .证明:HFEDC B AP27题图CA B DE F4.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平分∠BAC , 求证:∠DBC =∠DCB 。
5.已知:如图, BC EF ⊥于点F ,AB ED ⊥于点D 交BC 于点M ,BD =EF . 求证:BM =EM .6. 已知:如图7,点C 是AE 的中点,,//B D BC DE ∠=∠,求证:BC = DE .7.已知如图,点B 、E 、C 、F 在一条直线上,BC =EF ,AB ∥DE ,∠A =∠D . 求证:AC=DF . 证明:16题图 8.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D ,E 在直线AB 的同侧, ∠ECA =∠DCB ,∠D =∠E .求证:AD =BE .FE M BACD图79.已知:如图,E 、F 为BC 上的点,BF=CE ,点A 、D 分别在BC 的两侧,且AE ∥DF ,AE =DF .求证:AB ∥CD .10已知:如图,点C 、D 在线段AB 上,E 、F 在AB 同侧,DE 与CF 相交于点O ,且AC =BD , AE =BF ,A B ∠=∠.求证:DE =CF .11.已知:如图,在△ABC 中,90ABC ∠=︒.DC ⊥AC 于点C ,且CD CA =,DE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 求证:CE AB =.12.已知:如图,在△ABC 中, ∠ABC =90º,BD ⊥AC于点D ,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且BE =AB ,过点E 作EF ⊥BE ,与BD 的延长线交于点F . 求证:BC =EF .FDABC E A C DBE F O第16题图 ABCDFE13.已知:如图,在ABC ∆中,AC BC =,90ACB ∠=︒,MN 是过点C 的一条直线,AM MN ⊥于M ,BN MN ⊥于N . 求证: AM CN =14.已知:如图,B C E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 DE ∥,AC CE =,B D ∠=∠. 求证:ABC CDE △≌△.16. 已知:如图9,90BAC ∠=︒,AB AC =,BD 平分ABC ∠,CE BD ⊥,垂足为E .求证:2BD CE =.17.如图,AD 为△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F ,且有BF=AC ,FD=CD ,试判断BE 与AC 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结论:证明:图9 32题图AN MCBADBCE题型91.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点A ( 0, 25)和点B (3,4).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我们将横坐标、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称为整数点.直接写出此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内部(不包含边界)的整数点的坐标.2. 如图3.14-2,已知直线l 1经过点A (-1,0)与点B (2,3),另一条直线l 2经过点B ,且与x 轴交于点P (m ,0).(1)求直线l 1的解析式;(2)若△APB 的面积为3,求m 的值.3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 (1)求此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一次函数图象是由(1)中的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平移得到的,且经过点(12),,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4. 已知:一次函数132y x =+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相交于点A (a ,1).(1)求a 的值及正比例函数y kx=的解析式;(2)点P 在坐标轴上(不与点O 重合),若P A =OA ,直接写出P 点的坐标; (3)直线x m=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B ,与正比例函数图象交于点C ,若△ABC 的面积记为S ,求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xByOA3.14-25.求两函数交点:题型101.列方程解应用题:某工人原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恰好加工1500个零件,改进了工具和操作方法后,工作效率提高为原来的2倍,因此加工1500个零件时,比原计划提前了5小时,问原计划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2.列方程解应用题从A 地到B 地的路程是30千米.甲骑自行车从A 地到B 地先走,半小时后,乙骑自行车从A 地出发,结果二人同时到达.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1.5倍,求甲、乙二人骑车速度各是多少?3.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赵老师为了响应市政府“绿色出行”的号召,上下班由自驾车方式改为骑自行车方式.已知赵老师家距学校20千米,上下班高峰时段,自驾车的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2倍,骑自行车所用时间比自驾车所用时间多95小时.求自驾车速度和自行速度各是多少.4. 据林业专家分析,树叶在光合作用后产生的分泌物能够吸附空气中的一些悬浮颗粒物,具有滞尘净化空气的作用.已知一片银杏树叶一年的平均滞尘量比一片国槐树叶一年的平均滞尘量的2倍少4毫克,若一年滞尘1000毫克所需的银杏树叶的片数与一年滞尘550毫克所需的国槐树叶的片数相同,求一片国槐树叶一年的平均滞尘量题型11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90千米的A 地前往B 地,甲乘汽车,乙骑摩托车,甲到达B 地停留半小时后返回A 地,如图是他们离A 地的距离y (千米)与时间x (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