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内置管行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的护理配合
- 格式:pdf
- 大小:79.49 KB
- 文档页数:2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行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的护理作者:胡磊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6年第06期[摘要]通过回顾从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我市某医院的20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在超声内镜引导时经胃置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以及患者在围术期所采取的护理方法,来探讨与分析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行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表明,超声内镜指引的胰腺假性囊肿经胃置管引流术体现相出较高的安全性、高效性,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较少,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超声内镜,胰腺假性囊肿,胃行引流术,护理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中20例患者,在手术之前均通过了超声胃镜、MRI、CT和B超等检测,以确定患者胰腺假性囊肿病情的诊断;经过检测诊断发现胃壁与囊肿紧紧的贴着;囊肿的持续状态已经达到6周以上。
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区间为28岁至75岁之间;有17例患者为单纯性胰腺假性囊肿,有3例患者存在着囊液细菌培养阳性以及发热症状合并感染;囊肿症状出现的诱发原因,有13例患者是由于急性胰腺炎引起的,有6例患者是由于慢性胰腺炎引发的,有1例患者是由于外伤引起的;有15例患者的症状表现为黄疽、腹痛以及腹胀,有9例患者出现囊肿继续扩大症状。
曾行术前B超下经皮穿刺囊肿引流没有功效的患者1例;通过术前曾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为2例,造影显示主胰管与假性囊肿之间并不相通。
1.2护理方法1.2.1术前护理(1)术前评估:对患者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有无气急、咳嗽等症状,并详细的询问患者的病史,充分了解患者有无烟酒等不良嗜好、药物过敏等。
在手术之前,要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检测患者的凝血时间、血常规以及心电图等,对患者的主要器官进行了解,对手术中存在的主要禁忌给予排除,为正确的手术和给药做好充分的准备。
(2)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像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超声内镜指引下的胰腺假性囊肿经胃置管引流术的主要目标,手术患者的麻醉方法,手术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流程,手术的优点,手术完成后有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手术完成后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腹腔镜下经胃置管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护理作者:徐崇娟余艳平李秀娟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01期【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下经胃置管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6例实施腹腔镜下经胃置管引流术的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护理体会。
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下经胃置管引流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腹腔镜下经胃置管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的微创手术方式,加上围手术期行之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患者痊愈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腹腔镜;经胃置管引流术;胰腺假性囊肿;护理胰腺假性囊肿是急、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
大部分胰腺假性囊肿可以自愈,当胰腺假性囊肿不断增大或存在腹痛等症状或合并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时,假性囊肿必须及时处理[1]。
腹腔镜下经胃置管引流术是近年来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一种新型微创术式,囊肿多位于胰体或胰尾部,此术式具有创伤小,轻疼痛等特点,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本院2013年1~12月共成功为6例胰腺假性囊肿实施了腹腔镜下经胃置管引流术,现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30~58岁,平均年龄46.2岁,均有急性胰腺炎病史,非手术治疗超过2~6个月,术前均经B超、CT等明确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并证实囊肿与胃壁紧贴,囊肿直径>6.5 cm,最大为14.0 cm,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腹痛、腹胀, 1例合并黄疸。
1. 2 手术方法采用三孔法,患者仰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巾,腹部切口,置入腹腔镜镜头,调整气腹压建立人工气腹后左右腹壁各做一个切口置入操作器械,超声刀切开胃前壁,腔镜用切割缝合器闭合胃前壁,吻合口旁放置腹腔引流管1根, 6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清点器械无误后缝合切口。
2 结果本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180~220 min,平均手术时间200.5 min,术中出血100~300 ml,平均出血180 ml,术后无继续出血,住院时间6~10 d,平均住院8.6 d,无手术及护理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2~6个月无复发。
1例超声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护理胰腺假性囊肿是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也可由外伤引起。
胰腺假性囊肿的形成是由于胰管破裂,胰液流出,积聚在网膜囊内,刺激周围组织及器官的浆膜,形成纤维包膜,但囊内壁无上皮细胞,故称为假性囊肿。
囊肿多位于胰腺尾部,增大后可产生压迫症状,继发感染后可形成脓肿,也可破溃形成[1]。
我科于2015年3月收治1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现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病史调查患者男,48岁,2013年12月29日饮酒后出现腹痛、腰背痛、恶心、呕吐,即行CT检查提示:”胰腺炎并胰周积液、胆囊多发结石、双侧胸腔积液并双下肢膨胀不全”,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给予胸腔积液穿刺置管引流等治疗半月,症状无明显减轻,于2014年1月15日CT检查提示:”腺假性囊肿形成”。
入院查体:精神、体力稍差,食欲、食量减少,大、便正常,轻度营养不良。
入院后给予抑酸、营养、补液、对症支持治疗[2]。
经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后,医生考虑无手术禁忌症,遂于2月6日注射盐酸哌替啶50mg、地西泮10mg镇痛后行超声胃镜下经胃胰腺假性囊肿穿刺置管鼻管引流术。
1.2治疗经过1月17日行”全麻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加T流管手术”,因胰腺假性囊肿小,未予处理。
术后患者出现腹腔感染、发热,于2014年1月24日行B超引导下胰周积液穿刺置管引流术,术后体温恢复正常[3]。
术后1个月拔除引流管。
此后患者一直感觉上腹不适,尤其是劳动及卧位时症状明显。
2015年3月1日行CT检查提示:”胰体尾部巨大囊性病变,大小约15.4cm,多考虑假性囊肿”。
拟行内镜下胰腺假性囊肿腹腔内引流术,门诊于2015年3月2日以”胰腺假性囊肿”收入我科。
1.3内镜下胰腺假性囊肿腹腔内引流术治疗前输注抗感染药物,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50mg、地西泮10mg镇痛,患者就绪后,侧躺于治疗床,循腔进镜,镜下见:胃体后壁胰体部一巨大囊性病变,液性暗区清亮[4]。
确认穿刺道无血流,以cook19G针进针穿刺,沿针道植入导丝,沿导丝植入电刀,切开造瘘后植入鼻胰管。
超声内镜引导经胃内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误吸的预防梁运啸;郑琴芳;覃柳;农兵;梁列新;潘咏【期刊名称】《中国内镜杂志》【年(卷),期】2017(023)003【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在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经胃内治疗胰腺假性囊肿引起的误吸.方法对该院所做的EUS引导下经胃内引流胰腺假性囊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经EUS引导胃内穿刺放置内支架引流成功16例,穿刺引流操作成功率为100.0%.囊肿完全吸收16例,治愈率100.0%.穿刺后囊液反流导致误吸2例,发生率为12.5%.3例患者通过内镜拔出引流支架,另外13例患者支架自行脱落排出.结论头高脚低位、精细操作及食管套管可以防止EUS穿刺后胰腺假性囊肿囊液误吸入气管.【总页数】3页(P91-93)【作者】梁运啸;郑琴芳;覃柳;农兵;梁列新;潘咏【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南宁 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南宁 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南宁 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南宁 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南宁 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南宁 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52【相关文献】1.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内置管行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的护理配合 [J], 李雯;周晓亮;蔡薇;胡捷;葛靖2.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内置管行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的护理配合 [J], 李雯; 周晓亮; 蔡薇; 胡捷; 葛靖3.超声内镜引导经胃穿刺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护理 [J], 邹组琴;周媛苑4.超声内镜引导经胃内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误吸的预防研究 [J], 曾蕾5.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壁改良开窗引流术与传统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效果比较[J], 刘虹彦;郭长青;曹新广;陶文鹏;段义龙;王文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J ].Psychosom Med ,1991,53(6):7012702.[3] 肖顺贞.护理研究[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02101.[4] 吴明隆.SPSS 统计应用实务[M ].北京:北京铁道出版社,2000:7254.[5] 张睿,李峥.中文版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2):106821071.[6] 沈曲,李峥.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信度和效度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104921051.[7] 冯志英,王建荣,张黎明,等.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研制[J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63266.(本文编辑 宋春燕)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内置管行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的护理配合李雯,周晓亮,蔡薇,胡捷,葛靖E 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guided transgastric drainage of pancreatic pseudocysts and intraoperative nursing care ∥L i Wen ,Zhou X iaoliang ,Cai Wei ,H u J ie ,Ge J ing摘要:对16例胰腺炎后形成假性囊肿患者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内置管行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术前做好患者和器械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熟悉操作流程,做好手术配合;术后加强病情监测,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结果16例中1例置管后囊肿内出血不止,转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13例术后1周至8个月经腹部B 超、上腹部CT 复查显示胰腺假性囊肿消失;2例囊肿并发感染,再放置鼻囊肿引流管反复冲洗,5~6个月后囊肿消失,拔除支架。
提出精良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和避免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胰腺假性囊肿; 超声内镜; 引流;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4152(2010)0320026202 DOI :10.3870/hlxzz.2010.03.026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江苏南京,210008)李雯(19702),女,大专,主管护师收稿:2009210219;修回:2009211211 胰腺假性囊肿是外溢的血液和胰液进入胰周组织,发生包裹形成的囊肿。
外科手术引流曾是胰腺假性囊肿的唯一治疗方法[1]。
但近几年超声内镜(En 2do scopic Ult rasonograp hy ,EU S )引导下经胃内置管引流已成为重要临床治疗手段,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佳等优点,其复发率及病死率均较外科手术低[2]。
现将我科于2005年11月至2009年8月用该方法治疗16例患者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31~76岁,平均53.6岁。
均为胰腺炎后形成假性囊肿,囊肿最小4.2cm ×4.0cm ,最大8.0cm ×20.0cm ,囊肿持续时间>6周。
临床表现为中上腹痛、腹胀或进食后恶心、呕吐。
16例患者术前均行上腹部CT 、MRI 或EU S 等影像学检查,并证实囊肿与胃壁紧贴。
1.2 方法 ①物品准备。
备日本奥林巴斯公司GF 2UC T 22000治疗镜,频率为7.5M Hz ;超声内镜专用穿刺针为美国COO K 公司生产,型号为EC HO 219;10F 双猪尾塑料支架为美国COO K 公司生产;鼻囊肿8.5F 引流管为美国BOST TON 公司生产。
另备直径0.035in 、长450cm 黄斑马导丝、针状刀(HPC23内腔可过最粗直径0.035in 导丝)、多种型号扩张探条及扩张球囊。
②引流方法。
EU S 进入胃内,观察胃壁局部情况,开启超声系统,水囊注水,超声内镜于胃内清楚显示病灶后,观察囊肿在胃腔内最突出的顶点位置,按探头与病灶最近距离并避开血管的原则,将穿刺针刺入囊腔。
刺入囊腔后先抽吸10~20ml 囊液送检,然后送入导丝,退出穿刺针,通过导丝行6.0~8.5F 探条扩张,再行球囊扩张。
扩张完成后置入10.0F 双猪尾塑料支架,囊液引流至胃内。
如囊肿引流液混浊可再经导丝置入8.5F 鼻囊肿引流管。
抽出的囊液正确填写检验单,及时送检,进行常规、生化、淀粉酶及脱落细胞等检测。
支架放置4~6周后复查C T ,确定囊肿消散后拔除支架。
1.3 结果 16例中1例囊肿内出血不止,转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13例术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经腹部B 超、上腹部CT 复查显示胰腺假性囊肿消失,消失时间为1周至8个月,平均3.0个月;2例囊肿并发感染,再放置鼻囊肿引流管反复冲洗,5~6个月后囊肿消失,拔除支架。
2 护理2.1 术前准备2.1.1 患者准备 ①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此项治疗目的、手术过程、注意事项及患者配合要点[3],让患者消除顾虑,积极配合完成检查,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②术前常规检测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及做心电图检查。
了解有无心肺疾病。
本组16例患者术前检查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
详细询问病史、药物过敏史,为检查及用药提供依据。
③术前禁食、禁饮6~12h ,保证胃有效排空。
④协助患者除去金属配饰及影响摄片的衣着等。
⑤术前10min 口服2%利多卡因胶浆10ml ,以麻醉咽喉部、减少胃内黏液附着,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术前常规给予静脉注射丁溴东莨菪碱20mg 、地西泮5mg 、哌替啶25mg 。
⑥高频・62・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Feb.2010 Vol 125 No 13(General Medicine )电极板贴于小腿肌肉丰富处。
⑦留置静脉通道,输入生理盐水或平衡液。
给予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监测,给氧,氧流量2~4L/min。
不建议静脉麻醉,因大量囊液引流至胃内,反流容易引起窒息。
⑧备齐抢救物品,如呼吸机、气管插管物品、吸引器、急救药品等,并确保各仪器、设备处于功能状态。
2.1.2 器械准备 使用GF2UC T22000超声内镜,检查注水、注气装置,安装并检查穿刺镜头端水囊是否完好,反复对水囊进行注水、抽吸数次,确保囊内无气泡、无漏水,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备齐所需附件并检查各种附件及器械的有效期。
另备送检标本试管数个。
止血夹、注射针及其他止血药物,如遇出血以便及时镜下止血、抢救。
操作中需使用X线设备,各种仪器保证其正常工作。
调整好房间光线亮度和温度。
2.2 术中配合 ①患者全身放松,取左侧卧位,双腿弯曲,取出假牙,松开衣领和腰带,摆好检查体位。
固定咬口,头稍后仰,以增大咽喉部的间隙,利于插镜和分泌物流出。
随时吸净口腔内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②术者将超声内镜进入患者胃内,定位后,协助医生将穿刺针插入内镜工作孔道,调整穿刺针进针深度,妥善固定滑环锁,防止进针过深。
③穿刺成功后拔出穿刺针内芯,以负压吸引注射器抽吸囊液,确定穿刺针头在囊肿内。
抽出10~20ml囊液送检,正确填写检验单。
④沿穿刺针送入黄斑马导丝,X线透视导丝进入囊肿内盘绕2圈以上,退出穿刺针,保留导丝。
各项操作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穿刺针从活检孔拔出时,因穿刺针较长,提醒术者避免刺伤他人。
⑤交换器械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注入器械管腔,以润滑管腔,使器械顺利交换。
减少占用空间、避免器械污染。
送导丝时如遇阻力切忌强行通过,应及时查明原因。
⑥使用6.0F扩张探条扩开胃壁及囊肿壁,必要时应用针状刀切开。
在X线透视下沿导丝依次用6.0~8.5F扩张探条及6mm扩张球囊扩张胃壁及囊肿壁的切口,最后置入10.0F双猪尾塑料内支架,囊液引流至胃内。
双猪尾支架较软,推支架前用无菌液体石蜡润滑退送器内芯,以利支架顺利退出。
如囊肿引流液混浊可再经导丝置入8.5F鼻囊肿引流管。
⑦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血氧饱和度<0.90时,加大氧流量(6~8L/min)或予简易呼吸气囊改善呼吸,及时抽吸口腔分泌物,防止呛咳、误吸[3]。
本组1例患者呕出大量囊液,引起短暂窒息,血氧饱和度下降,通过及时吸引,加大氧流量,抬高下颌,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患者神志转清,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
⑧穿刺完毕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并及时给予处理。
本组1例穿刺后局部渗血不止,转外科手术治疗。
2.3 术后护理 ①穿刺完毕,支起床栏,患者转至复苏室观察。
继续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复苏室护士除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外,还要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窒息等并发症。
②患者在复苏室休息至生命体征完全平稳后,方可用平车推回病房,并有专人接送。
③嘱患者绝对卧床并禁食24 h,之后如无不适以进少量清淡流质开始,逐渐增量,恢复低脂饮食。
禁食期间,给予静脉内营养,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④遵医嘱使用止血、抗生素类药物。
保持输液通畅。
⑤注意患者的主诉,有无剧烈腹痛、腹胀,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并准确记录。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测血压每小时1次,连续6次。
定时测量体温,1次/6h。
本组2例患者囊肿感染,体温高达39.0℃以上,坏死组织多次导致鼻囊肿引流管引流不畅,及时更换。
并每日2次给予0.5%甲硝唑100ml鼻囊肿引流管冲洗,记录冲洗液出入量,观察冲洗液性质,根据药敏及时调整使用广谱抗生素[5]。
1个月后CT复查,囊肿消失,体温正常,拔出鼻囊肿引流管。
⑥1周后复查B超,病情稳定后出院。
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随访[6]。
囊肿消失1个月后经内镜取出支架。
3 小结EU S引导下经胃壁支架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使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架引流至胃肠道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时,除医生熟练的操作外,护理人员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全面细致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监护和熟练配合;术后精心护理和细致观察病情,是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保证手术顺利的关键。
参考文献:[1] 孙思予,葛楠,王晟,等.经胃内镜超声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管型刀电切造瘘治疗[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1):113321135.[2] 李兆申,杨秀疆,金震东,等.内镜超声下胰腺假性囊肿经胃置管引流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5):3212324.[3] 刘桃春.协同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2008,23(3):201.[4] 李雯,陈湘玉.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J].护理学杂志,2007,22(13):31232.[5] 邵荣雅,徐海娟.胰腺假性囊肿并发症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1,16(2):92293.[6] 刘向荣,徐明,王翠玲.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出院患者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7,22(4):259.(本文编辑 王菊香)・72・护理学杂志2010年2月第25卷第3期(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