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和卤代烃归纳整理
- 格式:ppt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6
高三烃卤代烃知识点烃类化合物是由碳和氢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有机化学的基础。
而在高三化学中,烃与卤化烃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文将围绕高三烃卤代烃的知识点进行论述,包括基本概念、命名化合物、性质及应用等方面。
1. 烃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烃是由碳和氢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烃可以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两类。
饱和烃含有碳—碳单键,不饱和烃则包含碳—碳双键或者三键。
2. 卤代烃的基本概念及命名方法卤代烃是烃类化合物中,由卤素取代了一个或多个氢原子的化合物。
根据卤素的取代位置和数量,卤代烃可分为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
命名卤代烃时,需要根据取代位置和数量进行命名,同时需遵循一定的规则,如按字母顺序排序、标注卤素取代位置等。
3. 高三烃卤代烃的性质(1)燃烧性质:烃和卤代烃都是易燃物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2)溶解性质:烃和卤代烃具有不同的溶解度,烃通常不溶于水,而卤代烃可以在水中溶解,但不稳定。
(3)反应性质:烃与卤化烃具有不同的反应性质,如烃可以发生烷基化反应,而卤化烃则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等。
4. 高三烃卤代烃的合成方法(1)烃的合成方法:烃可以通过裂解、脱水、加氢等方法合成。
(2)卤代烃的合成方法:卤代烃可以通过烃与卤化试剂反应得到,反应条件一般要求在紫外光或者加热条件下进行。
5. 高三烃卤代烃的应用(1)燃料:烃是重要的燃料来源,如石油中的烃类化合物可用于石油化工及能源生产。
(2)化工原料:卤代烃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如溴代烷可用于制备溴代物、溴化物等化合物。
(3)医药领域:烃类及卤代烃在医药领域有广泛应用,如乙烷可作为麻醉剂,氟代烃可用于制备抗生素等。
本文主要针对高三烃卤代烃的知识点进行了介绍,包括基本概念、命名方法、性质、合成方法及应用等方面。
通过对烃卤代烃的深入学习,有助于提升高三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提供有力支持。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第一节 脂肪烃(1)一.烷烃——饱和链烃1.概念:分子中的碳原子间只以 结合,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饱和烃,又称 。
2.通式: (n ≥ ) 3.烷烃的通性: ⑴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碳原子的增多,呈现规律性变化。
①常温下,状态由 态→ 态→ 态。
且气态和液态都是无色的。
碳原子数≤4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 体。
(包括新戌烷) ②熔沸点逐渐 。
注意:正戊烷沸点>异戊烷>新戊烷 ③相对密度逐渐 。
但都 水的密度(1g/cm 3)! ④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⑵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
①稳定(不与高锰酸钾、强酸、强碱反应)②氧化反应: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
在相同情况下,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往往是燃烧越来越不充分,使燃烧火焰明亮,甚至伴有黑烟。
燃烧通式为:爆炸的最强点条件是:两种反应气体的体积比恰好是反应方程式中的 。
③取代反应:在光照下与Cl 2、Br 2等卤素单质气体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和 气体。
④分解反应:如C 8H 18→碳原子数为10以下的烷烃中一卤代物只有一种的有: 4.甲烷的实验室制法:⑴药品: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 和 的固体混合物) ⑵装置: ⑶原理:⑷氧化钙在反应中的作用:① ② ③二.烯烃(不饱和烃)1.单烯烃通式:(n≥)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2.结构:链烃,只含。
3.烯烃的通性:⑴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的增多,呈现规律性变化。
①常温下,状态由态→态→态。
碳原子数≤4为体。
②熔沸点逐渐。
③相对密度逐渐。
但都水的密度(1g/cm3)!⑵化学性质与C2H4相似。
①氧化反应:A.燃烧通式: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恒为。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 , 生成气体。
此性质可用来鉴别烃和烃。
②加成反应:CH3-CH=CH2 + Br2→ CH3-CH=CH2 + H2→CH3-CH=CH2 + HCl→马氏规则(马尔科夫尼科夫):凡是不对称结构的烯烃和酸(HX)加成时,酸的负基X—主要加到含氢原子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
烃和卤代烃高考知识点在高考化学中,烃和卤代烃是两个重要的知识点。
烃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有机化合物,而卤代烃则是在烃的基础上,通过取代反应将氢原子替代成卤素原子的化合物。
烃的分类主要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两种。
饱和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是通过单键连接的,而不饱和烃分子中则存在双键或三键。
最简单的烃是甲烷,它是一种饱和烃,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
烷烃是一类饱和烃,它的分子由碳原子链构成,两端都有氢原子。
乙烷、丙烷和正戊烷都是烷烃的例子。
烷烃的特点是它们比较稳定,难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不饱和烃分为烯烃和炔烃两大类。
烯烃的分子中有一个或多个双键,而炔烃的分子中则有一个或多个三键。
乙烯和丙烯是烯烃的例子,而乙炔是一个炔烃。
卤代烃是在烃的基础上,通过取代反应将氢原子替代成卤素原子的化合物。
最常见的卤代烃是氯代烷,如氯甲烷和氯乙烷。
卤代烃的命名方法是根据取代的卤素原子的原子量来命名的。
如氯乙烷的命名,其中氯代表取代的卤素是氯,乙代表所取代的碳原子数目为2。
在进行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燃烧实验,用来判断化合物的燃烧性质。
烃在通氧气时,会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燃烧反应是一种氧化反应,在此过程中,烃中的碳原子与氧气结合形成二氧化碳,氢原子与氧气结合形成水。
此外,烃还可以通过加氢反应和脱氢反应来进行化学转化。
在加氢反应中,烯烃或炔烃可以被氢气还原为对应的烷烃。
而在脱氢反应中,烷烃可以通过去除氢原子的方式转化为烯烃或炔烃。
卤代烃的化学反应也是高考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卤代烃与氢氧根离子(OH-)反应可以生成醇。
这个反应叫做亲核取代反应,在此反应中,氢氧根离子取代了卤素原子。
此外,这些化合物还可以通过取代反应来合成其他化合物。
例如,酯是由醇和羧酸反应生成的,而醇可以由卤代烃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得到。
这些化合物的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常见的反应,为有机化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在考试中,对于烃和卤代烃的理解和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烃和卤代烃知识点总结概括烷烃、烯烃和炔烃1.观点及通式(1)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联合成链状,碳原子节余的价键所有跟氢原子联合的饱和烃,其通式为:cnh2n+2(n≥l)。
(2)烯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分子通式为:cnh2n(n≥2)。
(3)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分子通式为:cnh2n-2(n≥2)。
2.物理性质(1)状态:常温下含有1~4 个碳原子的烃为气态烃,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2)沸点:①跟着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渐渐高升。
②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3)相对密度:跟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密度渐渐增大,密度均比水的小。
(4)在水中的溶解性:均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1)均易焚烧,焚烧的化学反响通式为:化学(2)烷烃难被酸性kmno4 溶液等氧化剂氧化,在光照条件下易和卤素单质发生代替反响。
(3)烯烃和炔烃易被酸性kmno4 溶液等氧化剂氧化,易发生加成反响和加聚反响。
几类重要烃的代表物比较1.构造特色2、化学性质(1)甲烷化学性质相当稳固,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如 kmno4)等一般不起反响。
①氧化反响甲烷在空气中寂静的焚烧,火焰的颜色为淡蓝色。
其焚烧热为890kj/mol ,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2o2(g)化学co2(g)+2h2o(l);△h=-890kj/mol②代替反响:有机物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余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响。
甲烷与氯气的代替反响分四步进行:第一步: ch4+cl2化学 ch3cl+hcl第二步: ch3cl+cl2化学 ch2cl2+hcl第三步: ch2cl2+cl2化学 chcl3+hcl第四步: chcl3+cl2化学 ccl4+hcl甲烷的四种氯代物均难溶于水,常温下,只有ch3cl 是气态,其余均为液态, chcl3 俗称氯仿, ccl4 又叫四氯化碳,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
⾼中化学⽅程式(烃、卤代烃、醇、苯、醛)有机化学⽅程式总结⼀、烃1.甲烷烷烃通式:(1)氧化反应甲烷的燃烧:。
甲烷不可使酸性⾼锰酸钾溶液及溴⽔褪⾊。
(2)取代反应⼀氯甲烷:CH4+Cl2。
⼆氯甲烷:CH3Cl+Cl2。
三氯甲烷:CH2Cl2+Cl2。
四氯化碳:CHCl3+Cl2。
2.⼄烯⼄烯的制取:。
烯烃通式:(1)氧化反应⼄烯的燃烧:⼄烯可以使酸性⾼锰酸钾溶液褪⾊,发⽣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3)聚合反应⼄烯加聚,⽣成聚⼄烯:。
3.⼄炔⼄炔的制取:。
炔烃的通式:。
(1)氧化反应⼄炔的燃烧:。
⼄炔可以使酸性⾼锰酸钾溶液褪⾊,发⽣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图1 ⼄烯的制取图2 ⼄炔的制取与溴⽔加成:HC CH+Br 2CHBr=CHBr+Br 2与氢⽓加成:与氯化氢加成:(3)聚合反应氯⼄烯加聚,得到聚氯⼄烯:。
⼄炔加聚,得到聚⼄炔:。
4.苯苯的同系物通式:(1)氧化反应苯的燃烧:。
苯不能使溴⽔和酸性⾼锰酸钾溶液褪⾊。
(2)取代反应①苯与溴反应②硝化反应(3)加成反应5.甲苯(1)氧化反应甲苯的燃烧:。
甲苯不能使溴⽔褪⾊,但可以使酸性⾼锰酸钾溶液褪⾊。
(2)取代反应(与HNO 3)甲苯硝化反应⽣成2,4,6-三硝基甲苯,简称,⼜叫,是⼀种⾊晶体,不溶于⽔。
它是⼀种,⼴泛⽤于。
注意:甲苯在光照条件下发⽣侧链的取代,⽽在催化剂条件下发⽣苯环上的取代。
注意:制取⼄烯、⼄炔均⽤排⽔法收集;⼄烯、⼄炔的加成反应(3)加成反应⼆、烃的衍⽣物6.溴⼄烷纯净的溴⼄烷是,沸点,密度⽐⽔。
(1)取代反应溴⼄烷的⽔解:。
(2)消去反应:。
7.⼄醇(1)取代反应:①与钠反应。
②与HBr 反应。
(2)氧化反应①催化剂催化氧化:②燃烧(3)消去反应C 2H 5OHC 2H 5-OH + OH-C 2H 58.苯酚苯酚是,露置在空⽓中会因。
苯酚具有⽓味,⽔中溶解度,易溶于。
苯酚有,是⼀种重要的化⼯原料。
如果苯酚沾到⽪肤上,应该⽤处理。
一、苯的物理性质色态: 无色 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熔沸点:低 沸点 ℃ 熔点 ℃ 密度: 比水小,mL ,溶解性: 不溶于水 二、苯的结构 最简式: CH (1825年,法拉第) 分子式:: C6H6结构式 : (1865年,凯库勒)结构简式: 苯分子结构小结:1、苯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2、结构特点:分子为平面结构键角 120° 键长 ×10-10m 3、它具有以下特点:①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②邻二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4、性质预测:结构决定性质,苯的特殊结构具有哪些性质苯的特殊性质 三、苯的化学性质 1.苯的取代反应: 2.加成反应 3.氧化反应: 溴代反应 a 反应原理b 、反应装置c 、反应现象氢原子的取代:硝化,磺化,溴代加成反应:与H2,与Cl2d、注意事项现象:①导管口有白雾,锥形瓶内产生浅黄色浑浊。
②瓶底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
注意:①铁粉的作用:催化剂(实际上是FeBr3),若无催化剂则苯与溴水混合发生的是萃取。
②导管的作用:导气兼冷凝导管末端不可插入锥形瓶内液面以下,否则将发生倒吸。
③产物:溴苯留在烧瓶中,HBr挥发出来因为溴苯的沸点较高,℃。
④纯净的溴苯:无色油状液体。
呈褐色的原因:溴苯中含有杂质溴,除杂方法:用稀NaOH溶液和蒸馏水多次洗涤产物,分液(2)硝化反应①加液要求:先制混合酸: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注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振荡使之混合均匀,要冷却到50~60℃以下,再慢慢滴入苯,边加边振荡,控制温度在50~60℃以下。
冷却原因:反应放热,温度过高,苯易挥发,且硝酸也会分解,苯和浓硫酸在70~80℃时会发生反应。
(图表示硝化反应装置)②加热方式:水浴加热(好处:受热均匀、温度恒定)水浴:在100℃以下。
油浴:超过100 ℃,在0~300 ℃沙浴:温度更高。
③温度计的位置,必须放在悬挂在水浴中。
④直玻璃管的作用:冷凝回流。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⑤产物:纯净的硝基苯为无色,有苦杏仁味,比水重的油状液体,不溶解于水。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内容复习(二)【考纲要求】(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3)了解卤代烃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相互转化。
(4)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考点聚焦】(1)烃的分类、组成、结构、性质及转化(2)几种重要物质的制备方案设计第二节:芳香烃芳香烃是指,苯是的芳香烃.一.苯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苯是颜色气味的体。
密度比水,溶于水。
沸点是80.1℃,熔点是5.5℃,如果将盛有苯的试管放入沸水中,苯会;若放入冰水中,则会,苯常用做。
二.苯的结构苯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或。
空间构型为,键角为。
苯分子中的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和之间的独特的键。
三.苯的化学性质1.苯的稳定性(与烷烃相似):表现在。
2.苯在空气中燃烧:(1)燃烧现象:产生现象的原因。
(2)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3.苯的取代反应(与烷烃相似)反应名称反应条件方程式产物性质溴代反应硝化反应(3)溴苯的制取实验,注意下列几点:①溴应是,而不是。
②加入铁粉起催化作用,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③伸出烧瓶外的导管要有足够长度,其作用是。
④导管末端插入锥形瓶内水面以下,因为。
⑤导管口附近出现的,是。
⑥纯净的溴苯是的液体,而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是油状的褐色液体,这是因为溴苯溶有溴的缘故。
除去溴苯中的溴可加入溶液,振荡,再用分离。
(4)实验室制取硝基苯,注意以下几点:①配制混酸时,一定要将浓酸沿器壁缓缓注入浓酸中,并不断振荡使之混合均匀。
切不可将酸注入浓酸中,因混和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以免浓硫酸溅出,发生事故。
②水浴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50℃-60℃左右,温度过高,苯易挥发,且硝酸也会分解,同时苯和浓硫酸发生副反应。
③浓硫酸的作用:剂和剂。
④反应装置中的温度计,应插入水浴液面以下,以测量水浴温度。
⑤把反应的混合物倒入一个盛水的烧杯里,烧杯底部聚集淡黄色的油状液体,可将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NaOH溶液洗涤,再用分液漏斗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