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考题集锦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2020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同步训练第三章《认识方向》章节常考题集锦一、单选题1.狙击手小庄隐匿在草丛中面朝北方时刻待命,欲射杀敌军指挥官,忽闻班长低声喝道:“小庄,快看!那家伙(敌军指挥官)在你的2点钟方向”。
根据班长描述,敌指挥官在小庄的()。
A. 东偏南30°方向上B. 南偏东30°方向上C. 东偏北30°方向上D. 北偏东30°方向上【答案】 C【解析】【解答】解:敌指挥官在小庄的东偏北30°方向上,或者东偏北30°方向上。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面朝北方是12点钟方向,此时背面是6点钟方向,左面是9点钟方向,右面是3点钟方向;即把自己想象在一个大圆盘中和时钟类似每两个数字间的度数是30°,故2点钟方向是30°×2=60°,所以指挥官在小庄的北偏东60°(或东偏北30°)方向上。
2.东风是从()吹向()。
A. 西、南B. 南、北C. 东、西D. 北、东【答案】C3.以广场为观测点,学校在北偏西30°方向上,下图中正确的是()。
A. B. C.【答案】 C【解析】【解答】以广场为观测点,图C中学校在北偏西30°方向上,故选C。
【分析】找准观测点,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确定学校的位置所在的方向,即可解答。
4.人民医院在第一实小的西北面,那么第一实小在人民医院的()面.A. 西南B. 东南C. 东北【答案】 B【解析】【解答】解:人民医院在第一实小的西北面,那么第一实小在人民医院的东南面.故选:B.【分析】人民医院在第一实小的西北面,是以第一实小为观察的中心,而第一实小在人民医院的什么方向上是以人民医院为观察中心,依据方向的相对性可知:东南与西北相对,据此即可解答.5.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 正对着北方数字3 正对着( )方A. 东B. 西C. 北【答案】A【解析】【解答】这一题考查的是灵活运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一知识和时钟的相关知识。
《红楼梦》考题集锦1、《红楼梦》前几回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都具有总纲性质,试作出说明。
答:“冷子兴演说荣国府”: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总体介绍了贾府的环境;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所见的人物,总体介绍了贾府的人物,所以起总纲作用。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情节,总体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明确了贾府的外部环境,所以也起总纲作用。
2、《红楼梦》中有些人物形象的姓名借助谐音特点表示了作者的某些暗示,试举例两例说明。
答:例如小说一开始就出现的“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含有“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意思;宁荣二府四位小姐分别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表示贾府四春“原应叹息”.3、《红楼梦》中关于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叙写有什么作用?答: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作为故事的开端;二进荣国府,则深入其中,引出贾府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三进荣国府,亲眼目睹贾府的衰败。
总体而言,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盛衰,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小说的贯穿线索.4、《红楼梦》中袭人与贾宝玉关系那么密切,那么受到贾府主子喜爱,为什么却只是列名于《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不但次于《正册》,而且次于《副册》?答:宝玉出走后,王夫人把袭人打发回了娘家,袭人“不得已”与蒋玉菡结了婚。
小说中说:“看官听说:虽然事有前定,无可奈何。
但孽子孤臣,义夫节妇,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推委得的。
此袭人所以在又一副册也。
”原来是从封建观念出发,因袭人未能守节而贬低她。
(能大体说出意思即可。
)5、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两个女子的命运.清指出这两个女子是谁,并简述其中一个女子的身世与命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常考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单元检测题(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小明家在学校的东南面,那么学校在小明家的()。
A. 西北B. 东北C. 西南2.面向北极星,后面的方向是()。
A. 东B. 南C. 西D. 北3.小红家在学校的南面,学校在小红家的()。
A. 东B. 南C. 西D. 北4.晴朗有夜晚,我们可以利用( )来辩别方向。
A. 星星B. 月亮C. 北斗星5.教室里,张强的座位在小花的东南方向,那么小花的座位在张强的( )方向。
A. 东北B. 西北C. 西南6.小华家在小明家的西南方向,那么小明家在小华家的( )方向。
A. 东南B. 西北C. 东北D. 西南7.小红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小丽,那么小红在小丽的( )方向。
A. 东南B. 西北C. 东北8.二(2)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 )面。
A. 东B. 南C. 西9.如果我的家在小红家的西南面,小红家就在我家的()面.A. 东南B. 东北C. 西南D. 西北10.人民医院在第一实小的西北面,那么第一实小在人民医院的()面.A. 西南B. 东南C. 东北11.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利用()来辨别方向。
A. 星星B. 月亮C. 北斗星12.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正对着北。
数字3正对着()。
A. 东B. 西C. 北二、填空题13.早晨当你面向太阳时,后面是________方,右面是________方。
14.操场上的国旗向东北飘扬,此时刮的是________风。
15.体育馆在操场的南面,食堂在操场的西面,食堂在体育馆的________面。
16.操场的升旗台上,五星红旗向西北飘,说明刮的是________风。
如果刮的是南风,红旗向________飘。
17.明明从家去商店买东西,他先向________走到银行,再向________走就到商店了.买完东西又从商店往回走,先向________走到银行,再向________就回到家了.18.东面和________面相对,南面和________面相对,东北和________方向相对.19.西与________相对,________与南相对,与东南相对的是________.20.每天太阳都是从________方升起,从________方落下;在冬天,西北风是指从________方吹向________方的风。
2021年人教新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同步训练第六章《年、月、日》章节常考题集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20秋•闵行区期中)一年中,()月是大月A.1、3、5、7、9和11 B.2、4、6、9和11C.1、3、5、8、10和12 D.1、3、5、7、8、10和12【答案】【解析】在一年中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故选:D.2.(2020秋•海淀区期末)一年中,31天的月份有()个.A.7 B.5 C.4 D.3【答案】【解析】一年中,31天的月份共有7个,即1、3、5、7、8、10、12月;故选:A.3.(2020春•高密市期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天数一样多B.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C.每年的最后一天是12月30日【答案】+++++=(天);【解析】A、平年上半年:312831303130181+=(天);闰年上半年:1811182+++++=(天);下半年:313130313031184<;181184<;182184上半年的天数和下半年的天数一样多,说法错误;B、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说法正确;C、12月是大月,有31天,每年的最后一天是12月30日说法错误;故选:B.4.(2020春•隆昌市期末)小飞10岁,只过了2个生日,他的生日是()A.闰年2月28日B.平年2月29日C.闰年2月29日【答案】【解析】小飞10岁,只过了2个生日,他的生日是闰年2月29日.故选:C.二.填空题5.(2020秋•五峰县期末)2020年全年一共有365天,二月份有天.【答案】【解析】201845042÷=⋯⋯有余数,2020年是平年,全年有365天,二月份有28天.故答案为:365,28.6.(2020秋•雅安期末)202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年有天,其中2月份是天,12月份是天.【答案】-=(年)【解析】2019194970÷=⋯⋯201945043有余数,所以2020年是平年,全年有365天,其中2月份是28天,12月份是31天.故答案为:70,365,28,31.7.(2020秋•泉州期末)一年有7个大月,有个小月.今年是2020年,今年的2月有天.【答案】【解析】一年有7个大月,有4个小月;今年是2010年;÷=20204505没有余数,2020年是闰年,二月份有29天;故答案为:7,4,29.。
《朝花夕拾》真题精练(单一题)1.(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对《朝花夕拾》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A.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B.表达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C.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D.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答案】C【解析】C.阿长主要出现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文中的阿长虽然有着各种不好的习惯,而且还封建迷信,但她却深切关爱着鲁迅,为他买来了《山海经》。
在文中,作者表达了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故选C。
2.(2022·广西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对《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10篇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这就是作者给集子起名《朝花夕拾》的原因。
B.文中往往呈现出往日和现实两个世界,共存着对往事的温和怜爱和对现实的辛辣批判两种不同情感和温度的文字,表现出作者对人间美好、温暖的爱和对世间无知、冷漠的憎:这种双重性正是《朝花夕拾》的思想价值所在。
C.没有姓名的保姆“长妈妈”,大声朗读古诗文时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旧学先生,《无常》中在迎神赛会上表演的“活无常”:从《朝花夕拾》中可以窥见旧中国真实的生活面貌。
D.从《琐记》中神往于“老鼠成亲”充满童趣的“我”,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敢于提问“怪哉”为何物的充满好奇的“我”,再到《父亲的病》中苦苦寻求救国真理的“我”:《朝花夕拾》重温了作者的成长道路。
【答案】D【解析】D.“《父亲的病》中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我’”理解不正确。
《父亲的病》中的“我”批判了庸医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故选D。
3.(2023·湖南邵阳·统考二模)关于《朝花夕拾》中的文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月下独酌》作者: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琵琶行·并序》作者:白居易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令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炉。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克雷洛夫寓言》阅读考题1、《乌鸦和狐狸》一文中,狐狸从乌鸦的嘴里骗到了什么?OA奶酪OB芝士2、在《狼和小羊》这个故事中,狼要吃掉小羊的理由编了多少条?oA四OB五3、《狗的友谊》一文中从哪里可以看出两条狗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
OA为一根骨头翻脸撕咬OB为一根香肠翻脸撕咬4、《撒谎的人》一文中哪个贵族为什么不想走那座桥?OA因为撒谎心虚oB因为懒惰心虚5、《农夫和雇工》一文中农夫大骂雇工的原因是()OA黑熊的毛皮被雇工弄坏了,不值钱了OB农夫的工具被雇工弄坏了,不值钱了6、农夫给了狐狸工作,狐狸为什么还要故伎重演?()OA报复农夫oB本性难改7、《隐土和熊》里隐士死亡的原因是()OA隐土劳累过度,心肌衰竭而亡OB黑熊为隐土拍苍蝇用力过猛,拍死了隐土8、从哪里可以看出仁慈的狐狸的本性?OA云雀为小知更鸟为食OB当小知更鸟跌落时自己直扑过去,迅速吞下9、狼是怎样报答救它的鹤的OA许愿oB叫鹤滚蛋10、蚂蚁为什么得不到大家重视?OA表演不利oB它的名气只局限于自己的王国11、吃不到葡萄而批评葡萄酸的是OA狐狸OB熊猫12、勤劳的熊做不成车羯的原因是()OA没有耐心oB工具不好13、鹅卵石最终派上什么用场?OA铺在路上OB变成宝石14、人们为什么不愿到农夫家去玩?OA害怕农夫家的蛇oB害怕农夫家的狗15、蜘蛛为什么得不到奖励?OA织的网对人没好处OB织的网不漂亮16、狮子为什么面对羚羊和狐狸自己先丧了命?OA狮子力气小OB经不起挑拨,头脑发热17、在《猴子和眼镜中》中,一把猴子的眼镜摔在石头上。
OA熊猫先生OB猴子小姐18、在《狼和杜鹃》中,狼说世外桃源的人温和得像—。
OA驴子OB羊羔19、在《蚊子和牧人》中,牧人惊醒后,打死了那只救他性命的OA苍蝇OB蚊子20、在《狗、人、猫和鹰隼》中,—才是最守信用的。
oA.3句oB.狗21、在《命运女神和乞丐》中,乞丐最终—变成富翁。
OA.没有oB.有22.在《杂色羊》中,狮子命令()将杂色羊除掉。
2021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同步训练第三章《图形的运动(一)》章节常考题集锦一、单选题1.从镜子里看到的左边的图形是()A. B. C.【答案】C【解析】【解答】解:从镜子里看到的左边的图如下图:故选:C.【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此题主要明白镜面对称的特点是: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2.(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学业考)中心对称图形是指把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下面这些美丽的轴对称图案中,中心对称的图形有个。
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解答】中心对称图形是指把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下面这些美丽的轴对称图案中,中心对称的图形有3个。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仔细观察和分析题目中的四个图形,发现图形1、3、4绕中心点旋转180°后的图形能与原图相重合,而图形2不能。
二、判断题3.(2020三上·尖草坪期末)拧开水龙头的运动是旋转。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拧开水龙头的运动是旋转,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旋转是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旋转了一定的角度,旋转改变了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4.钟表上的时针转动是属于旋转现象。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钟表上的时针转动是时针绕着中心旋转的,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旋转是图形绕着某个点转动一定的角度的图形变换.由此判断即可.5.每个旋转的图形都有一个旋转中心或一个旋转轴。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根据旋转图形的定义可知,每个旋转的图形都有一个旋转中心或一个旋转轴,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旋转是围绕着一个点或轴运动的,这个点就是旋转中心,这条轴就是旋转轴,由此判断即可.6.小朋友们玩跷跷板是平移现象。
《家》读后感800字高中5篇《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春》和《秋》都是《家》的续集,这让我想到,虽然对这个家已经无望,却还是有着对春的期盼!春最终也不过幻梦一场,必定进入的是悲凉的秋。
但认为,“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秋天就要过去了!”一起来看看《家》读后感800字高中,欢迎阅读!《家》读后感1有人说,家就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在你寒冷的时候,它可以带给你最暖和的关心;有人说,家就像是一潭清亮的池水,在你口渴的时候,它可以带给你最凉爽的感受;也有人说,家就像是一双温顺爱护的大手,当你感到懊丧之时,它可以让你振作起来。
家,赐予我们莫大的鼓舞和支持,由于有了家,我们才有了赖以生存的空间,也是由于有了家,我们才体会到了世间真情所在。
秋风瑟瑟,落叶飘尽,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家族的沉落、衰败,除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悲伤,我们并不能去做些什么。
可是,当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道路时,当我们无法获得自己应有的那份自由时,当我们不能深情地对一个所爱的人表达真情时,我们所感到的,还仅仅是悲哀吗?全部的压迫接踵而来,我们所面对的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是望不究竟的深渊,一切的盼望好像在一瞬间也灰飞湮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时代的变迁,铸就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篇章,同样的,也印染上了无可避开的污迹。
从前的一切已然失落,但它们却照旧在坚韧反抗,它们不想让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吞噬,它们就像一块块悬立在山涧边却照旧稳如泰山的巨石。
这些腐烂的巨石用浩大的身躯遮挡着盼望的阳光,但他们却曾不知,新嫩的树苗已然在它们脚下生根发芽。
家,这片曾经安详的土地,如今却变成了几代人之间的战场。
幽静的湖水,就像一张漆黑的大口,毫不留情地吃掉了一颗稚嫩女子的心;安静的湖水,又像一个安静的避难所,让渴望自由的人们,在这里唱歌,唱歌出了自己的心声。
歌声飘向远方,飘向那陡峭的悬崖。
歌声推动着巨石,那并不是无为的反抗,而是一种渴望,对自由的渴望,对美妙生活的渴望。
2020最新模考《红楼梦》考题集锦(含解析)一、从诗词、对联角度考察例1.【2020西城一模】《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看了十二个咏菊的诗题之后,探春感慨说:“竟没有人作《簪菊》。
”于是她在《簪菊》题下作了一首,诗中写道:“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4分)这首《簪菊》体现出探春怎样的个性气质?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要点】选材独特,不吟咏女子对镜簪菊的日常生活,吟咏的是高人隐士不惧俗世的雅致情怀。
个性气质豪爽豁达、高傲脱俗。
探春贵为贾府小姐却又并非嫡出,因而才高气傲、藐视世俗,追求朴而不俗。
评分说明:诗意明确,2分;点明个性气质,分析基本符合原著,2分。
例2. 【2020北京适应性测试】“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两句联诗出自《红楼梦》第76 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是姊妹几人在凹晶馆赏月时即景吟出的。
湘云认为“冷月葬诗魂”一句“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
(4分)“冷月葬诗魂”一句隐含着小说中诗作者怎样的身世和命运?请根据原著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要点】身世:“冷月”寂寞而凄冷,象征着黛玉内心孤苦、身世凄凉,在原著中,黛玉父母双亡,寄身贾府,确实孤苦、凄凉。
命运:“葬诗魂”,意味着林黛玉最终香消玉殒,寂寞而亡。
例3.【2020延庆一模】在《红楼梦》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群芳夜聚怡红院为宝玉庆生,大家占花名以助兴。
宝钗掣的签画的是牡丹,诗句是“任是无情也动人”;探春掣的签画的是杏花,诗句是“日边红杏倚云栽”;李纨掣的签画的是一支老梅,诗句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湘云掣的签画的是海棠,诗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香菱掣的签画的是并蒂花,诗句是“连理枝头花正开”;黛玉掣的签画的是芙蓉,诗句是“莫怨东风当自嗟”;袭人掣的签画的是桃花,诗句是“桃红又是一年春”。
从整本书看,每个签上的画和诗句都体现了掣签人的性格命运。
《家》考题集锦 1、请用一个具体情节或事件证明《家》中的觉慧是一个叛逆的典型。 答:如:①反抗祖父。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陈姨太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于是他被叫来训话,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觉慧没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高老太爷勃然大怒。 如:②向鸣凤示爱。高公馆的三少爷觉慧勇敢地向丫环鸣凤表达爱意。他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枷锁,真挚而热烈地爱着鸣凤。在觉慧的眼中,鸣凤是那般美好,美丽、聪明、贤惠,觉慧在心里默默地如痴如醉地爱着她,已经完全超越了主仆的等级界限。 如:③揭穿“捉鬼”行孝的丑剧。高老太爷病重,生命垂危,奄奄一息。这个封建大家族迷信神灵,在陈姨太的提议下,开始为高老太爷捉鬼治病。整个高公馆都笼罩在浓重的祈神活动之中,虔诚地企盼高老太爷的康复。而觉慧则第一个无畏地戳穿了这个鬼把戏。 2、为什么说《家》比“五四”以后许多同类题材作品思想上显得深刻? 答:它不再是那种人们熟悉的自由恋爱和反抗旧礼教的故事,它的矛头不仅针对着旧礼教,而且更集中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它的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洪流。 3、爱情故事是《家》中情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写了哪几对青年的爱情? 答:作品写了觉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等几对青年爱情上的不同遭遇。 4、请简要分析巴金的代表作《家》中的高老太爷形象。 答:高老太爷是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他是这个家族的至尊,掌握着全家人的命运,按照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他是家族的“君主”,全公馆上下无不敬畏的“神”。 5、请简要分析巴金的代表作《家》中的觉新形象。 答:觉新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的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他也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认识到是旧家庭和旧礼教夺去了他的青春,但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特别是所谓“孝”的毒害,长房长孙特殊地位的约束,旧意识的沉重的十字架,已使他养成了懦弱顺从的性格。然而他行为上的“不抵抗主义”“作揖主义”换来的是血的教训,在作品结尾,他终于有所醒悟,感到“我们这样一个家需要一个叛徒”,并支持觉慧的出走。 6、《家》中高老太爷最后的死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作者描写了他在极度失望之后产生的错觉:“他隐隐约约地看见他的儿子们怎样地饮酒作乐,说些嘲笑他和抱怨他的话。他又看见他的孙儿们骄傲地走在一条新的路上……他自己衰老无力地躺在这里。”从这一段中你看出导致他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答:从这一段中看出导致他死亡的两个原因:纨绔子弟的荒淫无耻从内部蛀空了封建大家庭,新一代叛逆者又从外面动摇了这个制度的根基。他的死,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 7、试简述《家》的思想内容。 答:《家》的思想内容有三个方面:①通过梅、呜凤、瑞珏三个女子的悲剧,控诉封建制度、礼教对年轻生命的摧残,揭露、控诉封建大家庭、封建制度的罪恶;②歌颂封建大家庭中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③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没落、崩溃。 8、请简要分析巴金的代表作《家》中的觉慧形象。 答:觉慧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叛逆者形象。他在“五四”思潮的冲击下,在高家最早觉醒过来。他充满朝气,敢于对抗高老太爷的旨意,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社会革命活动,编写进步刊物,撰写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和旧礼教,支持和帮助觉民逃婚,大胆向婢女鸣凤表示纯洁的爱情;他不怕冒犯尊长,公然揭穿他们“捉鬼”行孝的丑剧;最后,他又毅然从这罪恶的家庭出走。当然,他也有历史局限性,他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影响。 9、你认为《家》中梅与瑞珏这两位女性的形象有何相通之处? 答:她们都具有美好的性格,也很有才华,由于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和虐杀,她们都正逢青春而没有青春。梅被母亲嫁与别人,不久即青春孀居,终至郁郁而死;瑞珏被整个家族利用“血光之灾”的迷信逼迫到城外去生产,不幸难产而亡。她们的悲剧是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控诉。 10、觉慧是叛逆的典型,请用一个具体情节或事件证明。 答:①反抗祖父。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陈姨太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于是觉慧被叫来训话,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觉慧没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高老太爷勃然大怒。②向鸣凤示爱。高公馆的三少爷觉慧勇敢地向丫环鸣凤表达爱意。他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枷锁,真挚而热烈地爱着呜风。在觉慧的眼中,鸣凤是那般美好,美丽、聪明、贤惠,觉慧在心里默默地如痴如醉地爱着地,已经完个超越了主仆的等级界限。③揭穿“捉鬼”行孝的丑剧。高老太爷病重,生命垂危,奄奄一息。这个封建大家族迷信神灵,在陈姨太的提议下开始为高老太爷捉鬼治病。整个高公馆都笼罩在浓重的祈神活动之中,虔诚地企盼高老太爷的康复。而觉慧则第一个无畏地戳穿了这个鬼把戏。 11、简述最能体现觉民性格和觉醒程度的事件和情节。 答:觉民逃婚,在高老太爷的生门宴会上,冯乐山提亲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家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这门亲事。觉民知道此事后,坚决不同意,甚至不惜顶撞高老太爷而离家出走。他给大哥的信中明确表达了不妥协的立场、最后,临终前的高老太爷只好答应取消婚约。 12、《家》中觉慧说过这么一段话:“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觉慧为什么与家庭决裂?他最后是如何为自己争幸福的?请简述。 答:觉慧看到这个家的无数罪恶,特别是呜凤死后,他再也不能忍受这一切了。他要出走,却遭到长辈们的一致反对。他不愿屈服,不愿随着这个家庭一起灭亡,要自己争取幸福。最后,他瞒着高家其他人,告别了觉新、觉民和报社的朋友们,乘船去上海,去创造新的事业,追求新的生活。 13、觉新是一个新旧参半的人,时时处在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中,他的双重性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他接受封建正统观念,又处在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又接受新思想的影响。既受封建礼教的迫害,又处处奉封建礼教为处世行事准则。既渴望自由解放,又无力与旧家庭决裂。既想着要为别人牺牲自己,又常常让别人为自己的孝道而牺牲。他既是一个受害者,又是一个帮凶。 14、简述《家》中觉新和梅的爱情悲剧。 答:觉新和表妹钱梅芬青梅竹马,但梅的母亲和觉新的继母周氏在牌桌子上有了意见,就拿拒婚来报复。觉新屈从于父亲的意志与瑞珏结婚。不久梅出嫁。不到一年便守了寡回到了娘家。军阀外战,梅跟着张太太和琴来高公馆避难,与觉新重逢,两人都不能忘旧情。在矛盾痛苦中,钱梅芬抑郁成疾,吐血而死。 15、你认为《家》中哪个人物性格最复杂,请简述理由。 答:觉新。他是一个新旧参半的人物,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受到了五四新思想的熏陶,同情弟弟们的斗争,另一方面,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使他怯弱忍让、逆来顺受,客观上扮演了一个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 16、简述《家》中一个女性的悲剧命运。 答:梅:觉新两小无猜的情人,因为两家母亲之间的小小过节而劳燕分飞,被迫远嫁宜宾。出嫁后不久,又成了寡妇,最后抑郁而死。鸣凤:高家的丫鬟。由于出身低微,她被剥夺了青春与爱的权力,高老太爷要将她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珏:觉新明媒正娶的妻子,在即将生产时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懦弱的丈夫却不敢反对,最后因照顾不周,难产而死。 17、琴为什么—心要到觉民、觉慧他们就读的“外专”去读书? 答:因为他们学校从教学内容到教员都比琴自己的学校开放;因为男女同学有冲击封建秩序的作用;那里有自己的心上人——觉民。 18、《家》中的主人公觉新遇事总是采取“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试举小说中的一个事件加以简要的阐述。 答:①觉新和梅表妹青梅竹马,但当冯乐山做媒,高老太爷做主,让他另有所娶时,他竟无力反抗,违心应允。过后,只得凭借梅花来慰藉那颗受伤的心。然而梅却终被折磨得香消玉殒。②当陈姨太以产妇的血光会使老太爷尸体大出血,引起“血光之灾”为名,要瑞珏到乡下分娩时,他也竟屈从于这种鬼话,把又一个亲人送上了绝路。 19、简要评述《家》中觉民这一人物形象。 答:觉民性格温和稳健,不好激动,不爱参加社会活动,对学生运动缺乏应有的关注。但作为五四新思潮唤醒的年轻一代,他也向往民主自由,当祖父为他一手包办婚姻时,他毅然离家出走,公开反抗,和琴成为小说中唯一一对胜利者。 20、巴金的《家》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鲜明的典型人物,也深刻地层现了新旧两种力量的矛盾斗争。请你概 述一个情节,表现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答:参加学生运动,在学生联合会开过会的觉慧,一回到家就被叫到祖父的面前,他惊恐不安地等待假寐的祖父训斥。当祖父睁眼后,却又奇怪地挥手让他出去,可正当他走时,又被叫回,严厉地责备他上街散传单,又痛骂学生太嚣张,太胡闹,不读书只闹事,不如不进洋学堂。觉慧忍气开口想分辩,又遭怒斥,并让叫来觉新,让哥哥好好管住觉慧。 21、《家》中有这样的描写:“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文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有什么幻梦?他的幻梦是怎样破灭的?请简要回答。 答:“他”指的是觉新。他打算中学毕业以后到有名的大学里继续深造,还想到德国(外国)留学,梦想与表妹结婚。由于他的祖父想抱重孙,他父亲便给他定了一门亲事,结婚的对象不是自己所爱的表妹,而且年内就要结婚,婚姻和升学的希望都成了泡影。 22、高老太爷希望有一个重孙子,想早日给高觉新提亲。“他(觉新)的相貌清秀和聪慧好学使某几个有女儿待嫁的绅士动了心。给他做媒的人常常往来高公馆。”高觉新的亲事最终是怎么决定的?请简要叙述: 答:来说媒的人很多,觉新的父亲和继母商量、选择后,只剩两家,而这两家请来的媒人情面同样大,他父亲就用拈阄的办法,把两个姑娘的名字分别写在两方红纸上,在祖宗的神主面前祷告后,拈起一个,亲事就这样决定了。 23、简述鸣凤之死的情节。 答:鸣凤已被安排嫁给冯老爷做小老婆,而她深爱的觉慧却对此一无所知。这天晚上,鸣凤鼓足勇气来到觉慧面前,想把心里话告诉他,可觉慧正忙着他的事业,她不无留恋地看了觉慧几眼往湖边去了,最终她明白她和觉慧间永远隔着一堵墙,她应从他的生活中消失,她无限留恋地看了这世界最后一眼,叫了声:“三少爷,觉慧……”就纵身眺进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