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为何会痴迷于武则天?其实无关爱情!-历史_历史人物.doc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2
武则天李治感情分析说到武则天和李治的感情,其实很多人都非常疑惑,并不知道这两人的感情到底是怎么样的,有的人说有真感情,有的人说没有真感情,那么他们之前到底有没有真感情呢?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值得讨论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武则天...说到武则天和李治的感情,其实很多人都非常疑惑,并不知道这两人的感情到底是怎么样的,有的人说有真感情,有的人说没有真感情,那么他们之前到底有没有真感情呢?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值得讨论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武则天和李治的感情分析吧,看看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是爱情?爱情是年轻时“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热烈,是中年时奉献自己成就对方的无私付出,是老年时相濡以沫的照顾扶持。
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这对历史明星夫妻之间有真爱吗?如果说有,那是李治对武则天,如果说没有,那是武则天对李治。
李治对武则天,那是一片痴情,真真切切的是爱情。
也许有人会反驳“无情最是帝皇家”,皇帝会有真爱情?答案是有。
至少李治对武则天是真爱!武则天原是李治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女人,时为太子的李治,在照顾病重中的父亲李世民时,与自己的“小妈”武则天相遇,从此对这个大自己四岁的妩媚女人,一往情深,终身不忘。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武则天依据唐朝后宫惯例,发配到感业寺削发为尼。
一年后,李治在李世民的周年忌日,来到感业寺进香,与武则天重逢。
已经贵为皇帝的李治,与武则天抱头痛哭。
不久之后,唐高宗李治就将武则天接进皇宫,先是封为二品的昭仪,很快又将其册封为大唐皇后,让武则天一个出身寒微的女子母仪天下。
为了武则天的皇后之位,李治甚至不惜将自己的“糟糠之妻”王皇后和曾经的心爱之人萧淑妃废黜为庶人,以实际行动表明了他对武则天的真爱。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如此相爱,为何要将武氏扔在感业寺达一年之久?这确实怨不得李治。
父皇新丧,自己刚刚登基,大权还掌握在宰相长孙无忌等人手中,李治如何可以将自己的“后妈”,在第一时间接进后宫,宣布其为自己的嫔妃呢?用一年的时间来运作此事,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
唐高宗李治一生只爱一个女人,有人说他有点怂,真相到底如何每次谈到唐朝的皇帝李治,大家立马想到的不是他处理政务如何,是不是一个好皇帝。
而都想到的是他和武则天的那些事。
甚至有人觉得这个皇帝有点怂,也缺乏主见,完全被武则天牵着鼻子走。
不过说真的,历史上的李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他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毫无主见吗?李治的生母是长孙皇后,但他却是李世民所有儿子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人,所以一向眼光极好的李世民为什么选了他做儿子呢?其实他的不起眼是他故意为之,大家都知道历代以来凡是被皇帝所器重的儿子很容易成为其他皇子的眼中钉,设计陷害最终抢夺皇位这样的事情更是发生了很多。
李治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从一开始就假装自己的才能并不突出,好让其他兄弟对自己放松警惕。
这一点也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在其他皇子暗中较量的很凶的时候,李治并未被牵涉其中。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怕事无能,这应该是一种智谋,我们称之为大智若愚。
李治的一生做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给他父亲带了绿帽子这件事。
那个时候李世民尚在人世,李治一眼见着武则天就爱上了她。
接着就在他父亲还没去世就已经和武则天有了往来。
那个时候武则天还是李世民的女人,身份阶品都挺低的,一个才人。
身边也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势力。
若非是因为这样,她也不敢和李治在一起,毕竟这件事一旦被发现是会被砍头的。
但是从李治能够在自己亲爹没走的情况下就和他的女人在一起而且还没有发现,仔细想想,这得有很大的势力相帮扶才能做到啊。
所以其实他一直在暗中为自己蓄力,积累下来了不少人脉,是一个有能力但隐藏起来一个人。
而后来关于他对付长孙无忌这件事就更可以看出来了。
很多人只看到了他为了一个女人把长孙无忌逼死这样的桃色信息。
但其实说实话,李治早就对长孙无忌很不满了。
长孙无忌在他父亲生前就是朝廷的红人,由于辈分比自己大,所以很多事情长孙无忌主见性很强,不会很注意李治的想法。
而这么多年以来,长孙一家在朝廷中有很大的威望,同时也拥有很大的权利,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是一个很有危机感的事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高宗李治为什么如此迷恋武则天?
导语:《武媚娘传奇》的热播,人们又有了不少的争议,你比如:唐高宗为何会那么迷恋武则天呢?毫无疑问,武则天能够荣登皇帝宝座,除了与她个人能
《武媚娘传奇》的热播,人们又有了不少的争议,你比如:唐高宗为何会那么迷恋武则天呢?毫无疑问,武则天能够荣登皇帝宝座,除了与她个人能力有关,唐高宗李治对她的钟情也是让她平步青云的法宝之一。
李治是个文学青年,平时喜欢写写书法,陶冶性情。
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是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本来这大唐江山怎么也轮不到他的肩上。
因为生性懦弱,李世民并不看好他。
可是天上掉馅饼,皇太子和魏王争权,李治不在其位,不参与其中,置身事外,反而引起大臣们的好感,于是唐太宗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积等人计议,立李治为皇太子。
唐太宗每次上朝,常令李治在旁边,让他观看自己决断各种政务,有时候让他参加议事,唐太宗多次称赞他好。
这时候李治也是个文学青年,到了唐太宗晚年,因为伺候体弱多病的太宗皇帝便和武则天有了交集,李治那时候很孝顺,唐太宗生了个大毒疮,李治亲自用口吸毒脓,扶着车辇步行跟从了几天。
伺候皇帝本身就是嫔妃的活计,武则天也频频出现在病榻旁。
那时候的武则天表面上还非常温顺,尤其是对于李治,她知道这时候大唐朝的储君,更不会放弃这一个绝佳的机会,决心一心一意讨好李治。
武则天为何能让李治迷恋:
其一,貌美如花。
武则天长得漂亮是毋容置疑的,武则天曾说过,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类己”,这首先指的是长得像自己。
那么太平公主
生活常识分享。
[键入文字]痴情李治爱美人不爱江山吗在唐太宗李世民和武则天中间还经历了三个皇帝,分别为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以及唐睿宗李旦,但是后两个皇帝一个昏庸无能,一个是为傀儡;作为延续李世民帝业的李治,为何会籍籍无名呢?即便是被人所知,也是因为武则天才认识李治。
这其实是对李治的不公平,李治能力真的很平庸?当然不是!如果说唐朝历代皇帝中,最钦佩的是谁,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唐高宗李治,历史上能做到爱江山也爱美人的寥寥无几,而李治是极致。
先来说说李治对武则天究竟的爱有多深。
传闻早在李治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与大他四岁的太宗才人武氏私通;唐太宗驾崩后,武氏依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
永徽元年(650 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之时,又与武氏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永徽二年(651 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满,武氏便再度入宫。
次年五月,被拜为二品昭仪。
武则天再次入宫,深知王皇后的心意,遂对王皇后卑躬屈膝,百依百顺。
王皇后不断在高宗面前称赞她,更加深了高宗对她的宠爱。
高宗的宠爱为她提供了步步登高的阶梯。
在武则天得宠的同时,王皇后、萧淑妃都遭冷遇了。
最后,高宗决心要废王立武,改换皇后。
看到了吧,喜欢上了老爹的小老婆,还念念不忘,后来还把老爹的小老婆娶回家当自己小老婆,甚至到最后过分到要把这个小老婆扶正,痴情成李治这样的帝王,历史上还真是极少见了。
甚至李治为了将武则天扶正,还逼死了唐太宗留给他的长孙无忌、褚遂良两位大臣,当然,这里面可能不单是因为武则天的事情,政治方面应该是主要因素,长孙无忌这棵大树一倒,关陇集团许多元老派人物都受到株连。
从此以后,高宗在政治上不1。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治和武则天的关系李治和武则天是真爱吗
导语:严格来说,武则天最初应该是唐高宗李治的庶母。
贞观十一年,十四岁的豆蔻少女被唐太宗召选入宫,封为五品才人,伴驾唐太宗左右。
当时的李治
严格来说,武则天最初应该是唐高宗李治的庶母。
贞观十一年,十四岁的豆蔻少女被唐太宗召选入宫,封为五品才人,伴驾唐太宗左右。
当时的李治不过是十岁的青葱少年。
在长达十二年的岁月里,李治每每出入太宗书房,总忍不住多看父亲身边这位美艳的伴读秘书几眼,一来二去,两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自然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若说李治对武则天最初的情感只是懵懂少年对美丽异性的好感的话,那么成年登基为帝后,李治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武氏从感业寺内接回宫,则更大层面上是由于身处王皇后与萧淑妃权力斗争的漩涡中,令高宗感到情感上失落,而武则天的温柔多情在此时起到了一种填补内心空虚的作用。
李治对武则天的爱,更大程度上带有一种对母性光环的依恋,以及对政治伙伴的倚重,这种情感相较他过去对萧淑妃那种单纯的自上而下的恩宠有本质的不同。
虽然后来高宗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不光是因为他对她的感情,更主要是为了从长期专权的舅舅长孙无忌手中夺回朝政大权,然而他毕竟给了她天下女子最尊崇的荣耀和冠冕,更何况他后期许她参与朝政,把军政大权交于她分担,并赐“二圣”尊荣,这都为武则天一步步登上帝王的权力巅峰创造了条件。
须知对于一个君临天下的皇帝而言,肯将自己最重要的王权交予心爱的女人分享,难道还不足以说明他对她的信任与爱重吗?
李治和武则天差几岁
生活常识分享。
“尼寺传情”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感情三部曲病榻偷情武则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武则天坚强、独立、有表现欲。
这样的两种性格有明显的互补性。
所以李治一看到武则天英姿飒爽的形象,马上被深深吸引住了。
这就是史料中所说的“悦之”,一见钟情。
那么,武则天怎么处理和太子之间的感情呢?必须注意到,太子喜欢武则天的时候,唐太宗已步入晚年了。
武则天明白,皇帝行将就木,要为自己的前途打算了。
可以肯定,以武则天的性格,她必定会积极促成这段感情进一步向前发展,主动去迎合太子,追求太子,把浅浅的“悦之”变成深深的两情相许。
这样,武则天在进入感业寺之前已经走过了她和李治感情三部曲的第一步,我们可以称之为“病榻偷情”。
在唐太宗的病榻之前和太子偷情,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啊,武则天做到了.尼寺传情但是,仅仅依靠感情特别是君主的感情是很不牢靠的。
李治和武则天在唐太宗的病榻之前虽然就两情相悦了,但是,李治即位后,并没有对武则天做什么特殊安排,他还要忙着处理军国大事呢。
因为是青年登位,面对整个大唐帝国,他很紧张,怕自己办不好,所以他父亲是三天一上朝,他是一天一上朝,每天都接见文武大臣,访察民情,想要当一个好皇帝。
可以说,在皇帝的心里头,江山总比美人更重要一些。
所以,他没有特殊照顾武则天,还是让她和别的妃嫔一起到感业寺去了。
但是,武则天的非凡之处在于,她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放弃希望。
而且,她也有足够的能力让希望变为现实。
在感业寺中,武则天努力维持着不绝如缕的感情,让它继续牵动着李治的心.有什么材料可以证明她在感业寺中还不甘寂寞,继续让高宗李治为她魂牵梦绕呢?这可是大内秘事,史料中确实不会留下记载,但是武则天创作的一首情诗,透露了一些重要信息。
这首诗名字叫做《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诗的大意是说:我心绪纷乱,精神恍惚,把红的都看成绿的了,要闯红灯了。
为什么我如此憔悴呢?就是因为整天想着你。
如果你不相信我每天因为思念你而默默落泪的话,你就打开箱子看看我的石榴红裙吧,那上面可是洒满了我斑驳的泪迹呢。
为什么李治会迷恋自己的小妈武则天呢?原来他们
两人中发生了这件事
本文导读:对工于心计而且各方面条件都整好的武则天来说,要勾搭一个情窦初开的太子,当然很容易。
所以,武则天稍用心计,李治就堕入毂中。
不过,此时太宗身体健康状况还不错,又英察果断,武则天和李治虽然有点心思,但应该还不至于有深入发展的勇气。
贞观二十二年,太宗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李治作为太子,当然要朝夕问候,武则天时年二十四岁,也要伺候汤药,两人接触机会才比较多了。
但这时候李治已经有妻有妾,也久经人事,对武则天虽然可能有意,但应该也就是普通的好色之意而已,不至于有内涵太过丰富的感情。
太宗死后,高宗继立,武则天被送往感业寺出家,一切都在正常轨道上。
继位之初,高宗宠幸萧淑妃,王皇后无宠,两人斗得不可开交。
一年后,太宗忌日,高宗到感业寺进香,再次见到了武则天,两人旧情复燃。
王皇后乘机提出接武则天回宫,以打压萧淑妃。
这才让武则天再次回到了宫中。
武则天回宫之后,立刻发挥自己工于心计的特长,不但
没有被王皇后利用,反而迅速得到高宗宠爱,王皇后和萧淑妃都靠边站了,实现了成功逆袭。
然后就是大家都熟悉的故事,武则天对王皇后和萧淑妃赶尽杀绝,专宠后宫,直至和高宗一起临朝,并称二圣。
高宗死后,先是当太后控制朝廷,后来干脆废了儿子,自己当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所以,武则天和李治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成熟御女成功勾引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的故事。
这种事情后来还曾多次上演,更著名的便是明宪宗和万贵妃,万贵妃比宪宗大17岁,差点害得宪宗无嗣绝后。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高宗爱上武则天的理由因她是“父亲的女人”导语:探究李治的心态,个人以为颇有恋母情结之嫌,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恋母反父的俄狄浦斯情结。
据说过早失去母爱而又对此有深刻印象的男孩,可能探究李治的心态,个人以为颇有恋母情结之嫌,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恋母反父的俄狄浦斯情结。
据说过早失去母爱而又对此有深刻印象的男孩,可能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位母亲式的可以照顾他、安慰他的女子,即“恋母”。
而所谓“反父”,当然不是如俄狄浦斯那样极端到杀掉父亲,而是一种复杂的对父亲既尊崇又反叛的态度,长期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而渴望去超越和突破。
这表现在李治对于“父亲的女人”异乎寻常的兴趣上。
除了武媚,李治还有一位徐婕妤,是太宗贤妃徐惠的亲妹妹,太宗去世后,徐惠哀慕成疾拒绝医治,其妹入宫来照顾她,徐惠死后,其妹便成为高宗的婕妤。
据说,这位徐婕妤也是一位才女,人称“女中班、马”。
我心里阴暗地揣测这大概也是高宗某种隐秘情怀的流露,笑。
登基后罢演歌颂太宗功业的《秦王破阵乐》达数十年,以及对亲征高丽的非理性热情,似都与此不无关联,颇让人怀疑是否高宗力图走出父亲阴影的外在表现。
乱伦的刺激,禁忌的突破,对父权的挑战,几种奇异的感觉混杂在一起,自有一种邪魅的吸引,何况武媚本身也是位才貌双全而善解人意的女子。
如果没有那张“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的诏书,普天下没有人知道,原来太子李治和才人武媚早在太宗皇帝身前就已经发生感情。
“常得侍从,弗离朝夕。
……嫔嫱之间,未尝迕目。
”常得在太宗身边侍从应是确有其事,说妃嫔来往他连看也不看就可以当笑话听了。
不过从这些话推测,一般认为贞观二十年太宗病重,下诏军国机务并委太子李治处理,此后太子隔日听政,朝罢入侍药膳,与武媚同在太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唐高宗爱情简介唐高宗李治为什么会喜欢武媚娘
导语:武则天14岁入宫,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但唐太宗对武则天的锋芒毕露并不赏识,他更爱慕的是像长孙皇后这样恪守妇道、温柔敦厚的女人。
武则天14岁入宫,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但唐太宗对武则天的锋芒毕露并不赏识,他更爱慕的是像长孙皇后这样恪守妇道、温柔敦厚的女人。
而作为太子的李治,血统中不乏胡人的因子,马背上的民族从来就不歧视妇女,武则天的祖籍山西文水,晋阳女人一向以声色俱厉、性格凶悍而闻名于世。
归纳起来,李治喜欢武则天的理由有三:
1、武则天性格泼辣,有棱有角,敢作敢为,深受李治赏识
一天,太宗带太子李治及嫔妃一群,观赏一匹无人可驯服的烈马,武则天当着皇上的面,自告奋勇说:“妾能制之,然需三物: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
铁鞭打之不服,则以锤击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当时,皇上和众宫女都很震惊,只有太子李治对武媚娘赞赏不已。
武则天在太宗身边12年一直深受冷遇,却与太子李治秋波暗送。
2、武则天对李治爱入骨髓
早在感业寺时,武则天就写下一首思念李治的情诗《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李治来到感业寺看着这首诗,“武氏泣,上也泣”。
652年秋,武则天在感业寺生下了李治的孩子,就是后来的太子李弘。
3、对李治倍加体贴关心,朝政上标新立异,大胆改革
生活常识分享。
李治为什么能接受武则天垂帘听政?信任她还是怕她?本文导读:在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女人不少,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是皇帝年幼,所以老妈或者奶奶不放心,要帮儿子或者孙子把关,协助儿孙处理政事,也有些情况是老妈或者奶奶太强势,不愿意放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坐朝的皇帝就成了傀儡,所以,一说到垂帘听政,人们都觉得不太好。
如果是丈夫在前庭坐朝,而妻子在后面垂帘听政,那就更加奇怪了。
这种事情就发生在唐高宗李治身上了。
武则天在废后风波之后,通过一哭二闹三上吊,让李治心软,最终答应武则天不再废后。
虽然风险暂时过去了,可是武则天再也不满足于仅仅呆在深宫之中,而是要求走上前朝,参与监控皇帝和朝臣的谈话,确保没有丝毫潜在的危机存在。
李治可能因为当初听了太监王伏胜的小报告和上官仪的建议而起了废后的心事,觉得这件事对不起武则天,所以他竟然答应了武则天垂帘听政的请求。
此后,唐高宗每次上朝,武则天必定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
因此,在大唐出现了帝后同时临朝的现象,武则天与李治共同处理朝政的局面正式形成,正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史称二圣临朝。
中国人思想里长期以来,一致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如果女人去做了男人做的事,便被称为牝鸡司晨。
李治是一个非常敏感自尊的人,身为一个男子汉,一代君王,正值盛年,为何会允许一个女人垂帘听政呢,李治不觉得丢面子吗,没有傀儡的感觉吗?李治接受武则天垂帘听政,是爱她,还是怕她?其实李治之所以能接受武则天垂帘听政,是有原因的。
第一点,隋文帝杨坚开了先例。
在唐朝之前,女人地位就比较高的,社会对女性也比较宽容,素有主妇当家的传统。
如隋文帝杨坚就开了这样的先例。
杨坚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能力很强,然而他对自己的皇后却非常迁就,首开皇后参政揽权的先河,每次隋文帝上朝,独孤皇后必同辇陪随,及阁而止,令宦官侍立于文帝身旁,大小动静,随时传报。
文帝退朝,皇后必定亲迎,车驾同返,共商政事,时有二圣之称。
李治之所以答应武则天垂帘听政的要求,大概也是考虑到前朝有这样的先例吧,武则天垂帘听政,在当时人们看来,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就是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气。
李治为何会痴迷于武则天?其实无关爱情!
-历史_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会为唐高宗李治痴迷於武则天而感觉到诧异,武则天比李治大四岁,且在名义上又是李治的庶母。
即便是钟情於武氏,也没有必要为之“废后立武”。
后来的李隆基对杨玉环那般地宠爱,也没有将之立为皇后。
那李治为何不顾群臣们的激烈反对,非要立武则天为皇后呢?
从早期的萧淑妃宠冠后宫,到后来李治对韩国夫人(武则天的姐姐)及魏国夫人(武则天的外甥女)的宠辛。
都足以说明李治对武则天的感情,其实也没那么般地深厚。
甚至李治在魏国夫人的怂恿下,有废掉武则天的念头。
而武则天的性格比较泼辣,行事又极为歹毒。
萧淑妃与王皇后被废黜幽禁后,某天李治突然想念起她们,便前去探望,见到她们的惨状,极为伤感、泪眼朦胧。
萧、王二女请求李治让她们重见天日,并希望将幽禁的别院命名为“回心院”,李治允诺会处置。
但是武后得知此事,即刻下令将她们各杖击一百,并斩断其手脚、做成人彘,丢到大酒瓮里,并且说:“让这两个老太婆醉到骨子里去。
”
萧淑妃生有的二位女儿,义阳公主与高安公主也因其母之故,被软禁在宫中,过了青春也未得出嫁。
李治受制於武则天,其至亲
至爱的人受到武则天如此地残害。
李治不可能完全无动于衷,性格仁弱的男人,其实不大会对心肠比较歹毒的女人产生真正的爱意的。
但为何李治对武则天比较痴迷,而对其听之任之呢?
这其实是李治的政治需要,李治的性格比较懦弱,毫无主见,属於那种依附性的人格。
而“帝制时代”是家国不分的,为防皇权旁落,懦弱的皇帝往往依赖於内主,我认为这才是唐高宗李治最终选择武则天为后的内在原因。
以李治的性格与能力根本就驾驭不了如长孙无忌那般的群臣,即便其依赖於其他臣僚搬倒了长孙无忌,大权也仍会旁落到其他臣僚的手里。
所以,为稳固皇权,性格懦弱的李治就必须要选择一位敢於决断,能够给自己以依赖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