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17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教学反思(含园地)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朗读课文中的生字词;2.能够理解课文大意,表达个人对课文的感悟;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简单的造句;4.培养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感。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准确朗读;2.课文大意的理解和个人感悟的表达;3.句子的运用和造句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内涵;2.如何帮助学生进行个人感悟的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2.课文PPT;3.角色卡片、幻灯片或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4.板书内容:生字词、重点句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复习学过的生字词,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学习主体(3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认读课文并讲解生字词的意思;2.以小组形式,让学生互相讲解课文中的内容,感悟课文的情感内涵;3.双人合作,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进行造句,培养句式的灵活运用能力。
3. 拓展延伸(10分钟)老师设计延伸活动,让学生展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进行绘画、小品表演等形式。
4. 总结(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互动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小组讨论和互动环节时,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表达看法,避免出现有些学生过于活跃而有些学生被边缘化的情况。
另外,在延伸活动的设计上,可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一年级语文人教版第八单元上册模板教案指南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状况, 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 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展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管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八单元上册教案共三篇, 便利大家学习。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八单元上册教案1《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一、教材简析及设计理念《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学问为一体的儿歌, 富有童趣。
儿歌设置下雪的环境, 采纳拟人的手法, 运用形象的譬如, 依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的形态特征, 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解并描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 儿歌后局部又用设问的形式, 指出青蛙没有参与“绘画”的缘由, 介绍青蛙须要冬眠的学问。
儿歌激发了学生酷爱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依据新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造就学生具有感受、理解、观赏和评价的实力;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这三者间对话的过程。
所以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爱好”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 采纳多种手段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憧憬美妙的情境”, “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_、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课程应当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 所以在设计本课教学时, 我依据本教材的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采纳做一做(做嬉戏)、看一看(书、图画、课件)、比一比(竞赛读)、唱一唱(把课文编成儿歌颂)、画一画(画动物的脚印)、编一编(创编儿歌)等形式,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教学活动, 将美术、音乐等学科内容融入在本课教学内容中, 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 使学生学习始终处于爱好盎然的状态, 引导学生感知生活, 视察事物, 通过学习感悟、积累语言, 开展思维, 在愉悦的气氛中完本钱课教学任务。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课文小蜗牛概述本课程将会介绍小蜗牛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蜗牛这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2.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训练自己的阅读和表演能力。
3.学生在表演过程中锻炼对角色的理解和表现技巧。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小蜗牛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掌握小蜗牛和角色的形象和特征。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和表演情感和感情表达。
2.学生可以准确表达关键词汇。
教学内容与方式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课前活动1.1 导入活动教师首先与学生交流,询问学生是否养过宠物,谈论养宠物的乐趣以及养宠物的负担。
教师分享一些养宠物的经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宠物养殖的成本和好处。
1.2 唱歌活动教师通过歌曲引入课文,并向学生介绍小蜗牛。
同时学生可以跟着歌曲拍手、点头、摇头等动作,培养学生专注的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第二部分:课堂活动2.1 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多次朗读整篇课文,并指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通过分析和解释关键词汇来帮助学生理解整篇课文的情节和主题。
2.2 分组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整篇课文中选择一段,进行小组朗诵活动,并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小蜗牛和其他角色之间的对话,锻炼生活化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观察小组朗诵,发现学生表现中的不足,讨论如何继续提高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3 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和情感表达问题,例如:小蜗牛遇到困难时的感受是什么?他们如何帮助小蜗牛解决问题?在小蜗牛的故事中,哪个事件最让你感到感动?等等。
第三部分:课后活动3.1 完成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扩展介绍小蜗牛的特点,要求学生认真理解整篇课文,并掌握重点文章的知识点。
3.2 书写反思教师要求学生对活动做一个回顾,有选择地筛选学生的表演内容并让学生评价,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旨在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团队合作和情感表达能力。
识字8教学目标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它不仅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方便我们的生活。
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几个。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小声的讲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听。
3、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字方法。
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
做找字游戏:将本课的识字卡摆在桌上,教师发字音,请小朋友赶快找出来。
最后,开火车读字。
5、再读课文,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
二、写字教学1、请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如,“北”字,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南)你会写吗?你觉得哪里最容易写错?3、学生描红、书写。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总结、表扬写的好和进步大的孩子。
三、自读课文四、布置课下收集谚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1、自读生字。
2、教师指名、齐读。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2)自己读一读,感受感受。
2、理解课文内容。
(1)多媒体课件演示夜空月相变化的过程。
课文中哪一句说的是这个情景?(2)第二句:结合观察课文插图,了解“北斗”,简介北斗星的指向。
(3)读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飞”、“大雁北飞”、“燕子南归”都与天气变化有联系。
让学生通过读文,自悟上述现象各预示了哪些变化。
(4)学生自读领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5)朗读课文。
30棉花姑娘教学目标1、认识“姑、娘”等7个字。
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模板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展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管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八单元上册教案共三篇,便利大家学习。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八单元上册教案1《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一、依据新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造就学生酷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激发学习汉字的爱好。
学问目标:识字15个,学习多音“哪”,写字7个,学习笔画“横折弯”,学习感慨句、譬如句,背诵课文。
实力目标:造就学生的视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实力。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是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学习感慨句和譬如句是本课教学的又一教学难点。
二、确立教学方案,落实教学目标(一)教学环节设计:本课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儿童趣味,深受孩子们的宠爱,加上学习本课时,正是下雪的季节,我们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协助我们的教学。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1、课前视察,激发爱好在学习本课之前,老师充分利用一切下雪的时机,引导学生视察,下雪后,小鸟、小狗、小猫、小鸭等动物的脚印。
并组织学生,把视察到的状况说一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谈话导入上课伊始,老师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雪吗?说一说下雪的情景。
下雪后,很多小动物来到雪地上玩,说一说它们的脚印是什么样的?因为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已经进展了谨慎细致的视察,所以,学生会兴趣盎然的说出很多动物的脚印,很自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3、学生自读,感知课文让学生在深厚的学习爱好鼓励下,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老师可以说:同学们,有一位诗人看到了下雪的漂亮景象,特别开心,就写下了一首诗,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请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第八单元共三篇设计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八单元上册教案共三篇,方便大家学习。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八单元上册教案1《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
"小画家"们在雪地上留下不同的"作品",而青蛙和他们不同,正在"睡觉"呢。
课文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要求: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3个字。
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具准备:1、生字词卡片2、竹叶、枫叶、梅花图片3、投影片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冬天到了,小朋友们喜欢下雪天吗?雪后,小朋友们在雪地里玩些什么?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出示课题:22、雪地里的小画家。
齐读课题3、讨论: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下雪后,地面上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走在上面会留下一串串的脚印)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小画家?(年龄小,但画画本领很大的人。
)4、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呢?它们画的画什么样呢?我们来谈一谈课文。
二、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课文。
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连贯。
教案标题: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八单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生词,并能正确书写、运用。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荷叶圆圆》四篇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生词,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
3. 采用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4. 采用实践活动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歌曲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生词: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生词。
3.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 精讲课文: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布置与本单元课文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试成绩: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二、教学重点: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三、教学难点:理解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理解一种笔画“一”。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六个复韵母(ai、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i、yi、wu)和三个三拼音节(jia、zuo、hua)。
2、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理解了很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很多汉字。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协助下,到识字王国去理解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1、看图说话。
(示插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板书课题。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课题,你是怎么理解这几个字的?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理解了哪些字?是怎么理解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同学)4、教学生字。
(1)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比赛读。
(2)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2张生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
(“一”至“十”是数字,“去”与“里”不是)全班交流。
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即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对应的方格里)。
9 猜一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6个生字和7个会认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讲的自然现象。
培育学生初步抓住特点熟悉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1.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育学生初步抓住特点熟悉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育学生初步抓住特点熟悉事物的能力。
教学进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想不想猜一猜?一种花真奇怪,到了冬季开起来。
每一年不留花种子,年年花开飘世界。
学生猜出的谜底是(雪花)。
过渡:老师看你们对猜谜语挺感兴趣,谁能告知老师猜谜语有什么益处?等学生说完后,老师接着说:“今天咱们一路学习第9课,猜一猜。
”板书课题:9 猜一猜同窗们比一比谁最会动脑筋,最伶俐,最先能猜到谜语的谜底,而且能摸到猜谜语的规律,此后能猜出更多的谜语。
请同窗们打开书89页这是一个谜语,想不想读一读。
二、借助拼音,读好课文。
1.借助拼音读谜语,边读边画诞生字和会认的字。
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多读几遍。
2.自己借助拼音读谜语,注意读准字音。
3.同桌小伙伴互读,听听是不是把字音读准确了。
4.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三、理解句子,猜出谜语。
1.教师范读,学生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2.自己练习朗诵,指名读。
3.理解句子,猜出谜语。
1)再读课文,找出谁见它怎么样?把“谁”用“—”线画出来。
教师板书:云儿小树禾苗花儿2)云儿见它如何?小树见它如何?禾苗见它如何?花儿见它如何?教师板书:让路招手哈腰颔首3)看图,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它是谁?猜出谜底。
谜底是风。
4)让学生把“它”换成“风”读一读。
5)看图说一说:风来了,云儿,小树,禾苗,花儿会有什么转变?启发学生想象:云儿、小树、禾苗、花儿被风吹时的样子。
4.指导学生看板书练习背诵。
1)自己试背 2)同桌互背 3)齐背 4)指名背诵四.扩展竟猜谜语活动,比比谁猜的谜底多。
板书:9 猜一猜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熟悉1种笔画和3个偏旁。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课文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够正确读写,理解字词的意思。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借助图画阅读,体会课文的情感。
3.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课文的拓展与思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教学难点:课文的拓展与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新单元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读写,理解字词的意思。
3. 课文朗读: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借助图画阅读,体会课文的情感。
4. 课文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学生的朗读、理解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课文朗读和理解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使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总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第八单元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于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课文的朗读与理解,以及课文的拓展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