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文档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6.95 MB
- 文档页数:41
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我国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一、知识讲解我国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1.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2)①矿产资源:黑色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丰富。
②水能资源:流经三大阶梯,落差大,水能丰富,长江水能资源的80%集中在上游地区。
③森林资源、旅游资源丰富。
2.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发展快,形成三大经济区:①上游:以重庆为中心。
②中游:以武汉为中心。
③下游:以上海为中心。
(2)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
3.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2019·甘肃诊断)读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回答1~3题。
1.关于荆江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泥沙沉积形成了南五洲B.溯源侵蚀使得河道弯曲C.荆江分洪区汛期大量蓄水D.人民大垸不受洪水威胁2.“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A.湖泊的调节功能较弱B.地下水位过高,补给河流C.泥沙淤积使得河床增高D.流速过快,河岸侵蚀严重3.关于分、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A.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B.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C.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D.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解析:1.A 2.C 3.B第1题,从图中可知,南五洲位于荆江河内,属于河心沙洲,是泥沙沉积形成的;河道弯曲是河流侧蚀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荆江分洪区内有公安、闸口等城市,因此不可能汛期大量蓄水;人民大垸位于荆江的凸岸处,可能会受到洪水威胁。
第2题,“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沉积使得河床增高,河水易漫出河道,形成洪灾。
第3题,禁止开发会使分、蓄洪区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是对分、蓄洪区土地最合理的利用方式;把分、蓄洪区土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土地性质发生改变,调蓄洪水的能力将消失,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开挖成湖的土地利用方式单一,土地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1.源流概况(1)发源: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源头叫沱沱河。
(2)注入:东海(3)干流流经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4)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5)长度:6300千米,我国第一长河。
(6)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7)年径流量:9500多亿立方米,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8)主要支流:支流众多,南北对称分布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等,最大支流是汉江。
(9)上中下游分界:宜昌(湖北)、湖口(江西)(10)流经干湿区:主要流经湿润区。
(11)长江水文特征:水量大、汛期长、夏汛、无结冰、含沙量较小2.长江的开发(1)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
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干支流上相继建大型水电站,装机容量约占全国水电装机总量的2/3。
(2)航运,“黄金水道”,东西运输的大动脉四季通航,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
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总量的60%。
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
万吨级船队从长江入海口可直达重庆。
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从下游到上游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3)供水3.长江的治理(1)洪涝原因:自然原因:(1)流域内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
人为原因: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中下游平原地区围湖造田措施: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修水库;中下游建分洪、蓄洪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加高堤防;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重点治理河段:A川江:滩多流急,影响航运措施:建长江三峡工程长江三峡工程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灌溉、旅游等B荆江:“九曲回肠”、地上河,洪涝,长江险在荆江原因:河道弯曲,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加上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积水综合治理:裁弯取直、建蓄洪区、加高加固堤防。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长江流域为例区域发展一方面要对区域的自然条件实施改造,另一方面要开发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
区域所拥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方向;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长江流域地貌千姿百态,,既有高原、山地、丘陵,又有盆地和平原。
※这里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但年降水量差异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年入海水量占我国河川径流量的375。
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
※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除了丰富的水资源外,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矿种110种,占我国矿产总数的80%。
各类矿产中储量占全国80%以上的有钒、钛、汞、磷、萤石、芒硝、石棉等,占50%以上的有铜、钨、锑、铋、锰、高岭土等。
※长江流经我国三大阶梯,落差达5400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全流域水能蕴藏量共约2。
7亿千瓦,其中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1。
97亿千瓦,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总量的40%。
其中长江水能资源的80%集中在上游地区。
※长江流域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沿江两岸和四川盆地,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
长江流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主高的地区,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的城镇都很密集,而且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要远远高于上游地区。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上游地区长江上游地区地势悬殊,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水能资源的开发是上游地区发展的重点,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以及养殖和供水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高邮市第二中学高二地理导学案相信自己,你能行!!责任人:2014.09 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第1课时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概况【考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教学重难点】1、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资源的优势2、了解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1)地形:既有、山地、丘陵,又有和平原。
(2)气候:多数地区属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自向递减。
(3)水文:水量居我国,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
(4)流域:干流横贯我国,支流(主要支流要记牢)呈辐射状,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2.自然资源(1) 资源:水量居我国首位。
(2)矿产资源:铁矿和矿产丰富。
(3) 资源:流经我国三大阶梯,大,水能丰富,集中在地区。
(4) 资源和资源丰富。
【思考】1.水量大的河流,水能一定丰富吗?河流水能(水力)资源丰富的条件是什么?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发展快,形成了三大经济区:上游以为中心,中游以为中心,下游以为中心。
2.城市化水平较高: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
3.航运价值巨大:①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以下四季通航。
②长江支流众多,沟通南北,通过沟通了海河、、淮河、钱塘江等水系。
③长江干支流长。
④长江沿岸港口众多:上游最大的海港是,中游最大的海港是,下游(全国)最大的海港是。
【思考】2.长江流域哪一游段的城镇最为密集?请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原因?【探究活动1】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读教材图4-1-2、图4-1-3、图4-1-4,结合“长江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的名称。
城市①和城市②是长江的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它们的名称是?(2)说出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经过了哪些地形区?请说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的主要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