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效应管和三极管的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9.09 KB
- 文档页数:2
三极管的特点和场效应管三极管(Transistor)是一种具有放大和开关功能的半导体器件,由二个PN结组成。
它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元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1.放大功能:三极管可以将微弱的输入信号放大为较大的输出信号。
它通过控制基极电流,实现对集电极电流的放大。
这使得三极管在许多电子设备中起到放大器的作用。
2.开关功能:三极管可以实现电路的开关。
当输入信号使得三极管工作于饱和状态时,可以允许电流通过;当输入信号使得三极管工作于截止状态时,可以阻止电流通过。
这使得三极管在数字电路中起到开关的作用。
3.快速响应速度:三极管具有快速的开关速度和放大速度。
这使得它在高频电路中应用广泛,如射频放大器、电视机、收音机等。
4.小尺寸和轻量级:三极管较小且轻便,容易与其他电子器件集成在一起,实现各种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5.高可靠性:三极管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选择使其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长时间稳定工作。
6.低功耗:三极管的特性使其能够在低功耗条件下工作,这在一些电池供电的设备中尤为重要。
除了三极管,还有另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器件,即场效应管(Field-Effect Transistor,简称FET)。
场效应管也具有放大和开关功能,但与三极管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1.输入电阻高:场效应管的输入电阻非常高,几乎没有输入电流。
这使得场效应管可以在高输入阻抗的条件下进行信号放大,可以有效减小电路的负载效应。
2.低功耗:由于场效应管的输入电流非常低,可以在低功耗条件下工作。
这使得场效应管在需要长时间工作且能耗要求低的场合中非常有用。
3.容易控制:场效应管的放大和开关动作都是通过输入电场控制的。
与三极管相比,通过输入电场控制更容易实现。
4.可选择性强:场效应管有多种类型,如MOSFET、JFET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场效应管来满足不同需求。
5.输出电阻低:场效应管的输出电阻低,可以有效降低输出电压波动,提升信号质量。
三极管的特点
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具有以下特点:
1. 增益放大作用:三极管能够将小信号输入转换为较大的输出信号,实现信号的放大。
2. 高输入阻抗:三极管的输入端具有高阻抗特性,不会对输入信号产生影响,从而保持信号的准确性。
3. 低输出阻抗:三极管的输出端具有较低的输出阻抗,可以提供稳定的输出信号,便于连接到下游电路。
4. 可控制流:通过控制管子中相应的电压或电流,可以有效地控制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和输出。
由于以上特点,三极管在电子电路中广泛应用于放大、开关和调节等功能。
场效应管的特点
场效应管(Field-Effect Transistor, FET)是另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具有以下特点:
1. 高输入阻抗:与三极管类似,场效应管的输入端也具有高阻抗,
不会对输入信号造成负载。
2. 低输入电流:场效应管的输入电流非常低,进一步降低了对输入信号的干扰。
3. 高增益:场效应管的增益通常比三极管高,可以提供更大的信号放大。
4. 低输出阻抗:与三极管类似,场效应管也具有较低的输出阻抗,能够提供稳定的输出信号。
场效应管的主要类型有MOSFET和JFET两种,其工作原理和特性略有不同。
总体而言,场效应管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和高增益等特点,可用于放大、开关、电压调节和逻辑门等电路应用。
与三极管相比,场效应管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例如消耗更少的功率、更快的开关速度和更好的线性性能。
浅谈“三极管与场效应管的对比”学习作者:李德亮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10期对于很多电子技术爱好者来说,要能正确地应用三极管和场效应管是不容易的,笔者从四个方面帮助初学者学习三极管和场效应管。
1.导流成分不同场效应管是利用多数载流子导电,所以称之为单极型器件,而晶体管是即有多数载流子,也利用少数载流子导电,被称之为双极型器件.2.分类与符号三极管分为NPN型和PNP型;而场效应管则分为结型场效应管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简称MOS管),而结型场效应管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又可分别分为N沟道NPN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对于NPN型三极管,C、B、三个电极的点位必须符合:UC>UB>UE;对于PNP型三极管,电源的极性与NPN型相反,应符合UC>UB>UE。
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特性曲线P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特性曲线与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特性曲线相反N沟道耗尽型MOS管特性曲线P沟道耗尽型MOS管特性曲线与N沟道耗尽型MOS管特性曲线相反P沟道增强型MOS管特性曲线N沟道增强型MOS管特性曲线P沟道增强型MOS管特性曲线与N沟道增强型MOS管特性曲线相反只要弄清楚三极管及场效应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就可以正确的选用了。
4.怎样用万用表测量(1)三极管的测量三极管的管脚必须正确辨认,否则,接入电路不但不能正常工作,还可能烧坏晶体管。
己知三极管类型及电极,指针式万用表判别晶体管好坏的方法如下:万用表测小功率管时,一般选用R*100或R*1K挡;测大功率管时,可选用R*10挡。
首先判别管型找出基极。
以黑表笔为准,红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管脚,如果测得两个组织均较小,则该管为NPN型,黑笔所接为基极;如果两次组织均较大,则该管为PNP型,黑表笔所接仍是基极。
基极找出后,第二步找集电极。
假设一脚为集电极C,管型是NPN型,将黑表笔接C,红表笔接发射极E,然后用手捏住基极和集电极(两级不能相碰),通过人体电阻,相当于B、C两极之间接入偏置电阻,观察指针偏转情况并记下偏转位置,再将两表笔交换极性,重复上述过程,则偏转角度大的一次黑笔所接脚为集电极。
怎么判断是贴片场效应管还是贴片三极管,区别在哪里?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三极管及场效应管需求不断增加,贴片三极管与贴片场效应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
现在市面上贴片三极管和贴片场效应管的型号规格众多,两者外观也十分相似。
那么我们要怎么判断这是贴片场效应管还是贴片三极管呢,它们区别在哪里?贴片场效应管和贴片三极管的区别1、贴片三极管贴片三极管在电路中主要起信号放大或开/关作用,根据其内部结构可分为NPN和PNP两大类,两者的区别是电流方向不同;按照功率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小型贴片三极管的功率值一般为0.1W~0.5W,属于中、小功率类型;按照工作频率可分为低频(3MHz以下)、中频(3MHz以上,30MH:以下)、高频(30MHz以上)三类。
大多数贴片三极管引脚按“左基右射中间集”的规律排列,如图1所示。
比较常见的贴片三极管型号有:9011 1T、9012 2T、9013 J3、9014 J6、9015 M6、9016 Y6、9018 J8、S8050 J3Y、2SC1815 HF、2SC945 CR、MMBT3904 1AM、MMBTA92 2D、BC856 3D等众多不同型号。
贴片三极管-作用现在市面上三极管款式、种类、性能、材质等都有不同,三极管指的就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对微弱信号起着放大和作无触点作用。
贴片三极管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结构牢固、体积小、寿命长、耗电省等一系列独特优点。
贴片三极管有一个重要参数即电流放大系数,贴片三极管还可作电子开关,以配合其它电子元件构成振荡器等。
在2、贴片场效应管贴片场效应管在电路中主要起信号放大或开/关作用,根据其内部结构可分为N沟道和P 沟道两大类,实际应用以N沟道居多。
由于贴片场效应管具有输入阻抗高、灵敏度高、功率大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平板彩电及数码产品中,其封装形式较多,常见引脚功能如图2所示。
其中,“G”表示栅极,“S”表示源极,“D”表示漏极。
三极管、场效应管、IGBT的区别一、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体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输入阻抗低,例如在基极b给一个很小的电流Ib,在集电极c上得到一个比较大的电流Ic。
它是电流放大器件,但是在实际时候通常通过一个电阻将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转变为电压放大作用,因此,只要电路参数设置合适,一般输出电压可以比输入电压高很多倍。
它有三个工作状态:截止状态、放大状态、饱和状态。
三极管一般是弱电中使用,而且出现在开关作用、电流放大作用,例如蜂鸣器驱动、(数码)管驱动、直流小风扇驱动等方面。
1)三极管驱动数码管如果由于(单片机)I/O口驱动能力有限,可以加三极管扩大驱动电流2)三极管驱动蜂鸣器二、场效应管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它是继三极管之后的新一代放大元件,场效应(晶体管)可分为耗尽型效应晶体管和增强型效应晶体管,同时又有N沟道和P沟耗尽型之分。
场效应管一般用于开关作用,有开关用以及有功率用。
特别是(电机)、(开关电源)等,应用场合一般都是出现在需要耐压高、耐电流大、频率特性高的时候。
三、(IGBT)IGBT是电压控制电流,可是说是集成块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优点的一种器件,它利用电压来控制PN结,在大电流应用比较广泛,因此比较适合强电开关,强电功率使用,例如(变频器)、逆变器、电力(控制系统)等,很多场合以IGBT作为逆变器件,工作电流3000kVA以上,频率达25kHz以上。
如下图是直流电机驱动主电路。
四、总结1)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器件、而场效应管和IGBT是电压驱动器件。
三极管特点是能够将电流放大,场效应管特点是噪声小、功耗低、没有二次击穿现象等,IGBT特点是高耐压、导通压降低、开关速度快等;2)三者都可以作为(电子)开关用,三极管一般是小型开关、信号放大场合应用,如果对于信号源需要更多的电流时候可以采用三极管,否则就用场效应管,而IGBT更适合于大电流、大电压的(电力系统),它是(电力电子)重要的大功率主流器件之一。
场效应管和三极管的区别以及生产厂家介绍相信很多初学者在进行电路设计时,都曾经遇到过一个选择难题:三极管和场效应管选哪个更好一些呢?其实无论是三极管还是场效应管,它们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各自的弊端,在今天的文章中,华强北IC代购网将会对这两种管子的优缺点和区别,展开简要分析。
场效应管和三极管工作原理区别尽管场效应管和三极管功能相近,场效应管也是由三极管衍生出来的,但是两者的工作原理是有所区别的。
具体如下:1、三极管是双极型管子,即管子工作时内部由空穴和自由电子两种载流子参与;2、场效应管是单极型管子,即管子工作时要么只有空穴,要么只有自由电子参与导电,只有一种载流子;3、三极管输入阻抗小,场效应管输入阻抗大;4、有些场效应管源极和漏极可以互换,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不可以互换。
场效应管和三极管的应用区别就目前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应用情况来看,它们两者主要有以下四种区别:1、三极管是用电流控制,场效应管属于电压控制;2、从成本上看,三极管要比场效应管便宜;3、在功耗方面,与场效应管相比,三极管损耗更大一些;4、最后一种区别就是两者的驱动能力不同,由于场效应管常用应用在开关电路上,因此场效应管的驱动能力要比三极管的好。
相关参数比较表生产厂家介绍1、ROHMRohm是在系统LSI以及最新半导体技术是首屈一指的主导企业,以“用不坏的零件”为目标,实现了世界最高质量和可靠性。
产品包括大规模集成电路、模块、光学元件、模块组件、分立元件、无源元件等。
2、Toshiba东芝半导体,拥有先进的加工技术,高精度的产品开发能力以及对全球客户在宽带设备销售方面的经验,将东芝定位于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持续领导地位。
产品齐全,公司经营主要有TLP光藕系列。
3、ON Semiconductor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其高能效电源和信号管理、逻辑、分立及定制方案阵容,帮助客户解决他们在汽车、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工业、LED照明、医疗、军事/航空及电源应用的独特设计挑战。
如何区分和选用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
晶体三极管简称三极管,和场效应管一样,具有放大作用和开关特性的,是电子设备中的核心器件之一,应用十分广泛。
三极管和场效应管虽然特性,外形相同,但是工作原理却大不一样,普通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器件,二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
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说明:
-晶体三极管:
用于电压放大或者电路放大的控制器件。
可以把基极和集电极的间的电压Vbc放大到几十到几百倍以上,在发射集和集电极之间以Vce的方式输出;还可以把基极电流Ib放大β倍,然后在集电极以Ic形式输出。
-场效应管:
原件要比晶体管小得多.晶体管就是一个小硅片.但是场效应管的结构要比晶体管的要复杂.场效应管的沟道一般是几个纳米,也就是说场效应管的硅片的制作更加复杂而且体积要比晶体管小的多.但是话又说回来.工业制造场效应管的集成电路要比晶体管的要简单得多.而且集成密度要比晶体管的要大得多.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电流的晶体管是电流控制电流型的.一般不可以直接代换的.除非稍微改变一下电路结构。
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原理图:
(晶体三极管原理图)
(场效应管原理图)
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选用技巧:
晶体三极管:
必须了解晶体管的类型和材料,常用的有NPN和PNP两种,这两种管工作。
场效应管和三极管的异同1.引言1.1 概述概述:场效应管和三极管是现代电子器件中常用的两种晶体管。
它们都是半导体器件,具有放大、开关、调节电流等功能。
虽然场效应管和三极管都属于晶体管的范畴,但它们在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同。
场效应管,又称为晶体管的一种,是一种基于电场调控电流的半导体器件。
场效应管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栅极、源极和漏极。
通过在栅极上施加电压来改变栅极和漏极之间的电场强度,从而控制漏极电流的大小。
场效应管具有高输入阻抗、低噪声、低功耗等优点,在许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三极管是另一种常见的晶体管类型,也被称为双向晶体管。
它由三个掺杂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层叠而成,主要包括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
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流放大倍数。
三极管具有高电流放大倍数、可靠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放大、开关和稳压等电路。
在工作原理上,场效应管是通过改变栅极电压来调节漏极-源极之间的电流,而三极管则是通过调节基极电流来控制发射极-集电极之间的电流。
由于两者的工作原理不同,它们的特性表现也有所区别。
总结起来,场效应管和三极管在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场效应管主要通过改变电场来调节电流,而三极管则是通过改变电流来实现电流放大。
尽管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是现代电子器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电子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更加深入地探讨场效应管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特性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场效应管和三极管展开讨论,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场效应管和三极管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它们的基本特点和在电子学中的应用。
接着,介绍了本文的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内容和目的。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讨论了场效应管和三极管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在场效应管部分,我们将重点探讨了它的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将介绍场效应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栅极、漏极和源极的作用以及通过改变栅极电压控制漏电流。
场效应管与晶体三极管的比较原理区别:1、三极管是双极型晶体管,场效应管是单极型晶体管;2、三极管是电流控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件;3、三极管输入阻抗低,场效应管输入阻抗高;4、三极管分NPN和PNP两种类型,有硅管和锗管之分。
场效应管分结型和绝缘栅型两大类,每类又可分为N沟道和P沟道两种,都是硅管;5、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机不可互换,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可以互换;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而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在只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少电流的情况下,应选用场效应管;而在信号电压较低,又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多电流的条件下,应选用晶体管.晶体三极管与场效应管工作原理完全不同,但是各极可以近似对应以便于理解和设计:晶体管:基极发射极集电极场效应管:栅极源极漏极要注意的是,晶体管(NPN型)设计发射极电位比基极电位低(约0.6V),场效应管源极电位比栅极电位高(约0.4V)。
有些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可以互换使用,栅压也可正可负,灵活性比晶体管好.场效应管能在很小电流和很低电压的条件下工作,而且它的制造工艺可以很方便地把很多场效应管集成在一块硅片上,因此场效应管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主板中的区别:第一种方法最有效果,就是查资料。
第二种是看看芯片脚下的铜片,场管一般只有G极是信号线,是细线,其余的都为粗线。
如果是复合管的话就有两根细线,并有一脚接地。
三端稳压器没有接地的脚而且都为粗线,一般电脑上不用三极管走电压线,只走信号线。
场效应管用万用表测第3脚和第2脚单向导通,其他脚不通。
三极管是第1脚和第2脚第3脚两组正向导通的。
在板上测不看图纸,很难区分三极管和场管的,CPU供电都是N沟道的场管。
拿下来测才准。
用万用表的三极管档,测三极管的B极和E极,有0.6V的压降,因为这是一个PN结而MOS管则测不到此压降。
三极管与场效应管的差别三极管(BJT)和场效应管(FET)是在放大、开关电路中应用非常普遍的电子元件,最初发明的是三极管,以其优异的性能迅速代替了电子管,但后来在应用中三极管暴露出一些先天不足--结构上问题所导致的缺陷,在这种形势下迫切要求制造一种能够克服三极管缺陷的晶体管,于是场效应管就应用而生了。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输入阻抗极高,这是三极管无法比拟的,然而它的出现并没有像晶体管淘汰电子管一样而完全取代三极管,它也不是万能的,在有些方面不如三极管,因此不能笼统的说谁好谁不好,由于它是在三极管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所以它许多方面和三极管有相似的地方,二者珠联璧合应用广泛。
今天通过对比我们全面认识三极管和场效应管,以便更好的利用它们。
1.电极区别:三极管有基极b、发射极e、集电极c三个电极,场效应管也有G极、源极S、漏极D三个电极,它们二者有对应关系,电极的作用相似,即基极-栅极都是控制极,发射极对应源极,集电极对应漏极,都是被控电极;2.控制类型: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型器件,也就是通过基极电流的变化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场效应管属于电压控制型器件,也就是通过栅极电压的变化来控制源漏极电流大小;二者的工作原理是不同的,三极管是通过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大小的,而场效应管是通过栅压改变导电沟道的宽度来控制电流的变化;3.阻抗差别:三极管输入阻抗较低,在几百欧姆-几千欧姆之间,基极电流较大,输出电阻较高,对前级电路影响较大,阻抗不匹配时几乎不能工作;场效应管的输入阻抗极高,达到兆欧以上,MOS管更高,栅极几乎没有电流,对前级电路影响较小,和三极管一样输出电阻也较高;4.载流子差别:三极管有两种载流子参加导电,即少子与多子,属于双极性器件;场效应管只有一种载流子参加导电,属于单极性器件;5.稳定性差别:三极管由于少子也参与了导电,而少子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热稳定性较差,故其噪声高,且制造复杂;场效应管由于其由多子导电,热稳定性较好,故噪声小;制造工艺简单,容易集成、功耗低、体积小、安全工作区域广;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均大多由场效应管制作;6.分类差别:晶体管按结构分PNP和NPN型两种;而场效应管种类就多了,按导电沟道分n型和p型,按原理结构分结型场效应管JFET和绝缘栅场效应管MOSFET,mos管又分增强型、耗尽型两种;7.特性曲线差别:三极管特性曲线分截止区、放大区、饱和区、击穿区;场效应管分截止区、放大区、可变电阻区、击穿区,二者有对应关系;在特性曲线上均有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从电路分析计算,场效应管较三极管简单;三极管的转移特性(IC-Vbe)是按指数规律变化,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是按平方规律变化,因此场效应管的非线性失真比三极管大;8.放大能力:表征三极管放大能力的重要参数是电流放大倍数β,场效应管用跨导表示gm,其值较小,放大能力差,电压放大倍数小于三极管电路;9.灵活性差别:三极管的发射极、集电极不能互换,否则β极低,不能正常工作,而场效应管对于一些特定条件的(衬底没有和源极连着一起),源极和漏极是可以互换的。
场效应管是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FET)的简称。
它属于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器件,具有输入电阻高、噪声小、功耗低、没有二次击穿现象、安全工作区域宽、受温度和辐射影响小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高灵敏度和低噪声的电路,现已成为普通晶体管的强大竞争者。
普通晶体管(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元件,工作时,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都参与运行,所以被称为双极型晶体管;而场效应管(FET)是一种电压控制器件(改变其栅源电压就可以改变其漏极电流),工作时,只有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因此它是单极型晶体管。
场效应管和三极管一样都能实现信号的控制和放大,但由于他们构造和工作原理截然不同,所以二者的差异很大。
在某些特殊应用方面,场效应管优于三极管,是三极管无法替代的,三极管与场效应管区别见下表。
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而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
在只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少电流的情况下,应选用场效应管。
而在信号源电压较低,又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多电流的条件下,应用三极管。
场效应管靠多子导电,管中运动的只是一种极性的载流子;三极管既用多子,又利用少子。
由于多子浓度不易受外因的影响,因此在环境变化较强烈的场合,采用场效应管比较合适。
场效应管的输入电阻高,适用于高输入电阻的场合。
场效应管的噪声系数小,适用于低噪声放大器的前置级。
1.场效应管的源极s、栅极g、漏极d分别对应于三极管的发射极e、基极b、集电极c,它们的作用相似。
2.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电流器件,由vGS控制iD,其放大系数gm一般较小,因此场效应管的放大能力较差;三极管是电流控制电流器件,由iB(或iE)控制iC。
3.场效应管栅极几乎不取电流(ig?0);而三极管工作时基极总要吸取一定的电流。
因此场效应管的输入电阻比三极管的输入电阻高。
4.场效应管只有多子参与导电;三极管有多子和少子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而少子浓度受温度、辐射等因素影响较大,因而场效应管比晶体管的温度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
在环境条件(温度等)变化很大的情况下应选用场效应管。
5.场效应管在源极水与衬底连在一起时,源极和漏极可以互换使用,且特性变化不大;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互换使用时,其特性差异很大,b值将减小很多。
6.场效应管的噪声系数很小,在低噪声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及要求信噪比较高的电路中要选用场效应管。
7.场效应管和三极管均可组成各种放大电路和开路电路,但由于前者制造工艺简单,且具有耗电少,热稳定性好,工作电源电压范围宽等优点,因而被广泛用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
8。
三极管导通电阻大,场效应管导通电阻小,只有几百毫欧姆,在现在的用电器件上,一般都用场
效应管做开关来用,他的效率是比较高的。
场效应管G极必须有一个对地的放电电阻,不然上电就烧,而三极管基极不需要
在只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少电流的情况下,应选用场效应管;
而在信号电压较低,又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多电流的条件下,应选用晶体管.
晶体三极管与场效应管工作原理完全不同,但是各极可以近似对应以便于理解和设计:
晶体管:基极发射极集电极
场效应管:栅极源极漏极
要注意的是,晶体管(NPN型)设计发射极电位比基极电位低(约0.6V),场效应管源极电位比栅极电位高(约0.4V)。
场效应管是利用多数载流子导电,所以称之为单极型器件,而晶体管是即有多数载流子,也利用少数载流子导电,被称之为双极型器件.
有些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可以互换使用,栅压也可正可负,灵活性比晶体管好.
场效应管能在很小电流和很低电压的条件下工作,而且它的制造工艺可以很方便地把很多场效应管集成在一块硅片上,因此场效应管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