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第五章休息与活动
- 格式:ppt
- 大小:3.69 MB
- 文档页数:62
怀化医专 《基础护理学》 教案 编号:162010年下学期 授课教师蒲 雁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课时 11月10日 11月11日 11月12日教学课题休息与活动2授课时间 5~6节 5~6节 5~6节授课对象 2009级护理专业班级09级涉护1~4班09级护 33~35班09涉护5~6 助产1~2班目的要求1、 掌握休息的条件。
2、 熟悉睡眠的生理及评估。
3、 掌握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措施。
4、 掌握对病人活动能力的评估及指导。
5、 了解休息的概念及与健康的关系。
6、 了解活动的意义及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1、掌握休息的条件。
2、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护理措施。
3、病人活动的评估及指导。
教法与学法 讲述、讨论、分析 理解、记忆课型理论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内容 与 时间 分配1、休息的意义及条件 ※ 10 min2、睡眠的生理及评估 ※ 20 min3、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措施 ※ 15 min4、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15 min5、病人活动能力的评估及活动指导 ※ 25 min6、课后小结 5 min复习 思考题1. 促进病人休息与睡眠的护理措施有哪些?2. 如何对病人的活动进行评估及指导?参考资料李小萍主编.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自评【导课导课】】提问:你是怎样理解休息和活动的?每个人究竟需要多少睡眠时间? 休息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病人在患病期间,通过适当的休息有利于精力和体力的恢复。
作为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协助和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休息与活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早日康复。
展示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休息的意义及条件2、睡眠的生理及评估3、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措施4、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5、病人活动能力的评估及活动指导第七章 休息与活动休息与活动第一节第一节 休息休息休息休息休息((rest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Fundamental Nursing总学时:160讲授学时:80 实训学时:80学分:7.5先修课程:护理学导论、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科的基础,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环境、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舒适与安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病人的清洁卫生、休息与活动、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冷、热疗法、饮食与营养、排泄、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静脉输液与输血、标本采集、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临终护理、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将《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护理实践,满足人群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是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
二、教学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绪论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以及学习方法及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理解:(1)护理学的发展(2)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工作方式(3)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4)意义及教学要求授课方式:讲授第二章:环境(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环境”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环境的含义和分类,环境与健康、环境与护理的相互关系以及病人单位的构成教学要求及所需设备。
明确医院环境的特点、分类以及医院环境调控的有关要素。
教学要求:识记:(1)环境的分类(2)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3)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及其分类(4)医院环境调控的有关要素理解:(1)环境的含义。
(2)为满足患者的需要医院环境的调控应用:(1)论述环境、健康与护理的关系(2)评价医院环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担架运送患者的方法;明确患者入院和出院的程序及方式以及住院患者的分级护理内容。
《护理学基础》项目五休息与活动的护理休息与活动是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患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睡眠、饮食、运动等。
通过合理的休息与活动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睡眠、饮食和运动三个方面探讨休息与活动的护理。
睡眠是人体生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而在医院等医疗环境下,患者的睡眠常常会受到一系列的干扰,包括噪音、光线、不适宜的床铺等因素。
因此,护士需要做好睡眠的护理工作,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睡眠体验。
首先,护士可以选择安静的环境,减少噪音和光线等影响睡眠的因素。
其次,护士可以提供舒适的床铺和寝具,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
此外,护士还可以在临睡前给予患者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按摩、音乐疗法等,帮助患者放松身心,进入深度睡眠。
运动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增加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提高心肺功能,预防和改善许多慢性病。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能水平,制定适宜的运动计划,并监测患者的运动情况。
在指导患者进行运动时,护士需要注意控制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患者的不适。
同时,护士还需要提供相关的运动教育,让患者了解运动的好处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建立起积极的运动习惯。
总之,休息与活动是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需要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及时的监测和调整。
通过合理的休息与活动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主编:李小寒、尚少梅适用范围:护理学本科专业目的:提供电子简版,以备教师备课、撰写教案使用章节:共十八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环境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第四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第五章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第六章患者的清洁卫生第七章休息与活动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第九章冷热疗法第十章饮食与营养第十一章排泄第十二章给药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第十四章标本采集第十五章疼痛患者的护理第十六章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管理第十七章临终护理第十八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五章(5号宋体,22磅行距)第一章绪论一、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一)课程的地位1。
是护理学科的基础2。
是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3。
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4。
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课程的基本任务1。
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使护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2。
使护生掌握基础护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以履行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功能二、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1.获得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认识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三、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1.实践学习法:实验室学习、临床学习2.反思学习法第二章环境第一节环境与健康一、环境概述1.定义: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环境的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气候影响、地形地质影响、环境污染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文化因素、卫生服务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护士需要了解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才能完成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主编:李小寒、尚少梅适用范围:护理学本科专业目的:提供电子简版,以备教师备课、撰写教案使用章节:共十八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环境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第四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第五章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第六章患者的清洁卫生第七章休息与活动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第九章冷热疗法第十章饮食与营养第十一章排泄第十二章给药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第十四章标本采集第十五章疼痛患者的护理第十六章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管理第十七章临终护理第十八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五章(5号宋体,22磅行距)第一章绪论一、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一)课程的地位1.是护理学科的基础2.是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3.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4.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课程的基本任务1.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使护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2.使护生掌握基础护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以履行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功能二、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1.获得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认识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三、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1.实践学习法:实验室学习、临床学习2.反思学习法第二章环境第一节环境与健康一、环境概述1.定义: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环境的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气候影响、地形地质影响、环境污染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文化因素、卫生服务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护士需要了解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才能完成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填空题
1 环境中的空间、温度、湿度、光线、色彩、空气、(声音)等对患者的休息、疾病康复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 成人进入睡眠后,首先是(慢波)的睡眠,持续80~120min后转入(异相)睡眠,维持
20~30min后,又转入(慢波)睡眠。
3 在慢波睡眠中,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增多,有利于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
4 某些疾病容易在夜间发作,如心绞痛、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缺氧发作等,可能与(异相睡眠)期出现间断的阵发性表现有关。
5 (猝倒症)是发作性睡眠最危险的并发症。
6 睡眠呼吸暂停可分为(中枢性)和(阻塞性)呼吸暂停两种类型。
7 能够逆转睡眠剥夺的唯一方式是(恢复性睡眠),其时间远远低于睡眠剥夺的时间。
8 如果正常的昼夜性节律遭到破坏,睡眠与昼夜性节律不协调,则称为(昼夜节律去同步化)
9 保持病房的温度适宜,冬季为(18~22)℃,夏季为(25)℃左右。
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
10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流高凝状态)。
11 长期卧床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限制有效的通气和影响呼吸道分泌物的排除,最终导致(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12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活动,判断肌力为(1级)。
13 等长练习的优点是可在肢体被固定的早期应用,以预防(肌肉萎缩)。
14 研究发现,睡眠时有中枢神经介质的参与,注射5-羟色胺酸可产生(慢波)睡眠,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拮抗剂,(快波)睡眠减少。
15 睡眠剥夺可引起睡眠不足综合症,出现(心理)(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异常表现。
基础护理学(Basic Nursing)课程代码:26410042学分:7学时:108(其中:课堂教学学时:54实验学时:54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等适用专业:护理学教材:《基础护理学》,李小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11月第5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基础护理学》主要介绍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关怀和照顾患者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学习各门临床护理课程及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课程目标2:理解常用基础护理技术的操作原理和应用范围;课程目标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课程目标4: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并能综合运用。
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1•毕业要求3-1:具备扎实的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毕业要求3-2:具备熟练的临床护理技能;3•毕业要求4-1: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的能力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三)重点与难点L重点:常见医疗护理文件的书写要求;2.难点:准确记录医疗护理文件。
三、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注:1 ,“类型,,填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2.“要求”填必做、选做。
实验1:各种铺床法、运送患者法1.掌握各种铺床术的方法: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卧有患者床;2,能将人体力学原理与护理相结合,做到护理操作中节力省力;3.明确搬运患者的目的与要求;4.掌握搬运患者的方法与技巧;5.能正确搬运不同疾病的患者,使患者安全舒适;6.能正确指导患者在搬动过程如何配合,提高患者主动参与搬动的积极性。
实验2:洗手、无菌技术和隔离技术1.掌握各项无菌技术操作法(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无菌容器的使用、无菌包的使用、无菌盘铺法、倒无菌溶液、戴无菌手套);2.理解无菌技术在预防控制感染中的作用;3,了解常用物品的消毒方法、化学消毒剂的配制方法;4,了解常用检测灭菌效果的方法;5,掌握穿脱隔离衣技术;6.了解洗手、刷手、手的消毒和避污纸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