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的禁配与储运安全
- 格式:docx
- 大小:17.46 KB
- 文档页数:2
危险化学品储运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必须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1.仓库、堆垛设明显的防火等级标志。
2.按照物品入库验收制度,核对、检验进库物品的规格、质量、数量。
无产地、铭牌、检验合格证的物品不得入库。
3.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堆垛)要严禁烟火等措施。
4.严格按仓库管理办法履行发放手续,认真核实。
安全人员应经常检查核准。
5.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要严格执行危险物品的配装规定,对不可配装的必须严格隔离。
6.氧化剂或具有氧化性的酸不能与易燃物品同存一库。
7.危险物品与普通物品同存一库时应保持一定距离。
8.危险化学品仓库附近不准进行试验、分装、封焊、维修、动火作业,如因特殊需要,应由仓库负责人上报,经批准安全措施后才能进行,检查确无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9.保管人员应根据所保管的危险物品的性质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器具。
10.自燃物品、易燃物品的堆垛,应当布置在低温、通风良好的场所,并设通风降温装置。
11.库房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不准住人。
每日工作结束后,应进行安全检查,然后关闭门窗,切断电源,方可离开。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1.装卸人员应按危险物品的性质,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托、重压和摩擦,不得损毁包装容器,并注意标志,堆放稳妥。
2.危险化学品装卸前,应对车搬运工具进行必要的清理,不得留有残渣,对装有剧毒物品的车,卸后必须洗刷干净。
3.装运爆炸、剧毒、放射性、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等物品,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
4.禁止用叉车、铲车、翻斗车搬用易燃液化气体。
5.温度较高时装运易燃液体要有防晒设施。
6.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时,应派专人押运。
7.运输危险物品的车辆,必须保持安全车速、保持车距,严禁超车、超速和强行会车。
不可在繁华街道行驶和停留。
8.运输易燃、易爆品的机动车,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品”标志。
报废处理1.剧毒物品用后包装箱、纸袋、瓶、桶等必须严加管理,统一由厂部处理,专人保管。
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制度1. 引言危险化学品是指那些在生产、储存、运输或使用过程中,由于其物理或化学性质可能会对人体、设备、环境等造成伤害、危害或污染的化学物质。
为了保障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安全,减少可能出现的事故风险,制定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制度是必要的。
2. 相关法律法规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制度的制定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下是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运输的基本要求,强调了事故防范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明确了危险化学品的分级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措施。
•《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操作规程》: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管理要求、操作程序和应急处理方法,企业在储存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遵守该规程。
3. 危险化学品储存制度3.1 储存场所选择企业在选择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场所应位于远离居民区、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点的地方,以减少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损害。
•场所应满足相应的防火、防爆、防毒和防泄漏要求,确保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安全性。
•场所应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消防设备,如报警系统、灭火器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3.2 储存容器与包装•储存容器和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确保其质量安全。
•储存容器和包装材料应标有明确的标识,包括危险化学品的名称、性质等重要信息,方便进行识别和管理。
•储存容器和包装材料应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无泄漏。
3.3 储存管理措施•储存场所应按照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储存容器的特点划分区域,分别存放不同性质的危险化学品,避免相互干扰和交叉感染。
•储存场所应定期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储存场所应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包括进出货物的记录、检查和维修记录等,以备日后参考和查询。
3.4 应急处理措施•储存场所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和器材,如安全逃生通道、紧急呼叫装置等,以备突发情况的发生。
危险化学品储存和运输的安全点一、易燃易爆仓库1.危险化学品必须存放在相关部门批准的专用危险化学品仓库内,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化学危险品储存仓库。
2.甲、B类仓库不设办公室、休息室,并不应贴邻建造。
3.甲、B类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4.a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20m。
5.甲级仓库至厂外道路路边的距离不小于20m,到厂内主要道路路边距离不应小于10m,到次要道路路边距离不应小于5m。
6.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但当一座仓库的占地面积小于300m2时可设置1个门。
通往疏散走道或楼梯的门应为B级防火门。
7.甲类物品仓库宜单独设置;当其储量小于5t时,可与乙、C类货物仓库共用一栋楼,但应设独立的防火分区。
8.对于可能产生爆炸性混合气体或在空气中能形成粉尘、纤维等爆炸性混合物的仓库应采用无火花的地面,需要时应设防水层。
9.库房内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每隔15m设一台可燃气体检测器,与其覆盖范围内任何释放源的距离不应大于7.5m。
10.可燃及有毒气体浓度报警器的安装高度,应根据检测介质的密度和周围条件确定。
当被监测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可燃气体监测探头的安装位置应高于泄漏源上0.5~2m;当被监测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时,安装位置应在泄漏源下方,但距离地面0.3~0.6m。
11.汽车、拖拉机不准进入甲、乙、丙类物品库房。
进入甲、乙类物品库房的电瓶车、铲车应是防爆型的;进入丙类物品库房的电瓶车、叉车应配备安全装置,以防止火花飞溅。
12.甲、乙、丙类液体库房,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
遇水燃烧爆炸的物品库房,应提供防止浸水损失的设施。
13.爆炸物不得与其他物品一起储存,必须单独隔离限量储存。
仓库不准建在城镇,还应与周围建筑、交通干道、输电线路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14.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必须与炸药混合、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隔离储存。
易燃气体不得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同储存;氧气不得与油脂混合储存。
安全工程师《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将危险化学品分为______类。
A。
6 B。
7 C. 8 D。
92。
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不属于第4类的是_。
A。
易燃液体B。
易燃固体C.自燃物品D。
遇湿易燃物品3。
不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的类别划分项目是_.A.爆炸品B。
易燃液体C.放射性物品D。
杂类4.常用危险化学品具有燃烧性、_、毒性和腐蚀性。
A.环境污染B.自燃性C.泄漏危险性D.放射性5.危险货物品名编号由_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表明危险货物所属的类别、项号和顺序号。
A.二B.三C.四D.五6。
每种危险化学品最多可以选用_个标志。
A。
1 B。
2 C. 3 D。
47。
在《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86)中的危险货物是指,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_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A。
贮存保管B。
生产C.经营D。
销毁8。
可燃固体根据_分类。
A.自燃点B。
着火点C.闪点D。
爆炸下限9。
以下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是_。
A.花生油B.亚硝酸钠C。
漂白粉D。
炸药10.氢氰酸的主要危害在于其_。
A。
毒性B。
燃烧爆炸危险C.放射性D。
腐蚀性11.氢氟酸的主要危害在于其_。
A。
毒性B.燃烧爆炸危险C。
放射性D.腐蚀性12。
在《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1999)中,根据化学品的危险程度和类别,用_分别进行危害程度的警示。
A.警告、小L”、注意B。
危险、警告、注意C.红色、黄色、蓝色D.红色、黄色、白色13。
剧毒品的急性毒性在《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中定义为_。
A.经口LD, — 5 mg/kg;经皮接触24 hLD50 - 40 mg/kg;粉尘、烟雾或蒸气吸人1 hLC,-0。
生产技术辅导: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与运输安全【考试大纲要求】:1、熟悉危险化学品的禁配与储运安全;2、掌握泄漏控制与销毁处理技术;【教材内容】:七、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与运输安全1)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技术与要求化学品在运输中发生事故比较常见,全面了解化学品的安全运输,掌握有关化学品的安全运输规定,对降低运输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1.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资质认定制度,未经资质认定,不得运输危险化学品。
2.托运危险物品必须出示有关证明,在指定的铁路、交通、航运等部门办理手续。
托运物品必须与托运单上所列的品名相符,托运未列入国家品名表内的危险物品,应附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技术鉴定书。
3.危险物品的装卸人员,应按装运危险物品的性质,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拖、重压和摩擦,不得损毁包装容器,并注意标志,堆放稳妥。
4.危险物品装卸前,应对车(船)搬运工具进行必要的通风和清扫,不得留有残渣,对装有剧毒物品的车(船),卸车后必须洗刷干净。
5.装运爆炸、剧毒、放射性、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等物品,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禁止用电瓶车、翻斗车、铲车、自行车等运输爆炸物品。
运输强氧化剂、爆炸品及用铁桶包装的一级易燃液体时,没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得用铁底板车及汽车挂车;禁止用叉车、铲车、翻斗车搬运易燃、易爆液化气体等危险物品;温度较高地区装运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等危险物品,要有防晒设施;放射性物品应用专用运输搬运车和抬架搬运,装卸机械应按规定负荷降低25%;遇水燃烧物品及有毒物品,禁止用小型机帆船、小木船和水泥船承运。
6.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应指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少于2人。
7.运输危险物品的车辆,必须保持安全车速,保持车距,严禁超车、超速和强行会车。
运输危险物品的行车路线,必须事先经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运输,不可在繁华街道行驶和停留。
8.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品”标志。
危化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工作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存储、使用和运输行为,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工作,负责人、工作人员及有关部门和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第四条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工作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有相应的许可证、检验证书等合法证明文件。
第五条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操作,不得私自进行操作。
第六条在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做到安全可靠。
若发生事故,及时调查原因,总结教训,并追究相关责任人。
第二章储存安全管理第七条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应设在有防火、防爆设施的专用库房内,仓库建筑及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安全性。
第八条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内必须设置清晰的标志标识,明确危险品的种类、储存方式、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以便工作人员正确识别和操作。
第九条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容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配备可靠的防止泄漏的设备和器材。
储存容器要定期检查,确保处于正常状态。
第十条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要保持清洁、干燥,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和有害物品,并配备足够的通风设施。
第三章出入库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按照规定工作程序进行,由专人负责。
第十二条危险化学品出入库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并持证上岗。
工作期间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第十三条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操作前,必须核实货物的品名、数量、包装、标志和相关的证明文件,确保准确无误。
第十四条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操作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扔掷、猛摔、碰撞等行为。
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1. 引言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和装卸是涉及到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各国普遍制定了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2. 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制度2.1 运输许可制度运输危险化学品必须获得相关的运输许可,运输许可制度是对运输活动进行规范管理的基础。
各国的运输许可制度多数包括许可的申请条件、审批程序、许可期限等方面的规定。
2.2 运输车辆和设备管理运输车辆和设备是危险化学品运输中的重要环节,必须经过严格的管理。
管理内容包括运输工具的选择、检修和维护、车辆标识和警示标识的设置等。
2.3 运输路线和运输计划管理为了确保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性,必须规划合理的运输路线,并制定详细的运输计划。
运输路线和运输计划管理包括确定适宜的运输路线、避免危险区域、避免高峰时段等。
2.4 运输容器和包装管理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容器和包装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运输容器和包装管理主要包括容器和包装的选择、检查和测试、密封和固定等。
2.5 运输人员和司机管理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人员和司机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试,并持有相关的证书。
运输人员和司机管理包括培训、考试、证书管理、安全意识培养等。
2.6 运输事故应急管理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发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必须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制度。
运输事故应急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设备的配置、应急演练等。
3. 危险化学品装卸安全管理制度3.1 装卸作业许可制度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必须获得相关的许可,装卸作业许可制度是对装卸作业进行规范管理的基础。
各国的装卸作业许可制度多数包括申请条件、审批程序、许可期限等方面的规定。
3.2 装卸设备和工具管理装卸设备和工具是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中的重要环节,必须经过严格的管理。
管理内容包括设备和工具的选择、检修和维护、安全使用规范等。
3.3 装卸操作人员管理危险化学品装卸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关的证书。
一、名词解释1、爆炸极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之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
反之,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则称为爆炸上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若其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便不会着火或爆炸。
P82 ;2、化学性爆炸p79 ;3、保护接地p1684、危险性预先分析:在一项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作宏观概略的分析,或作预评价,就叫作危险性预先分析.p85、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或者“重大危险源是指企业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施、设备或场所”6、固相燃烧:铁粉/金属钠和硫粉反应,都是固体燃烧反应:2Na+S=加热=Na2S就是还原剂(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产物都是固体。
p747、化学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
;8、职业中毒p1319、临界压力:因为任何气体在一点温度和压力下都可以液化,温度越高,液化所需要的压力也越高,但是当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即使在增加多大的压力也不能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在这一温度下最低的压力就叫做临界压力。
10、殉爆:当炸药(主发药包)发生爆炸时,由于爆轰波的作用引起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炸药(被发药包)爆炸的现象。
换言之,即装药的爆炸能引起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被惰性介质隔离的装药的爆炸,这一现象叫做殉爆。
11、安全泄放量:安全泄放量required relief capacity ——为了防止系统超压,安全泄放系统必须泄放的流量。
12、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指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在一定岗位上的劳动者个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也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
危化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的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危化品的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作业及相关人员和管理部门。
三、职责分工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公司危化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2. 生产部门负责危化品的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的具体实施工作。
3.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涉及危化品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
4.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危化品包装、容器和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5. 采购部门负责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查,确保所采购的危化品符合国家规定。
四、储存安全1. 危化品应分类储存,并按照其性质和灭火方法进行分区管理。
2. 储存场所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环保、消防等方面的规定,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3. 储存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4. 储存场所应设置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积聚。
5. 储存场所应设置防爆、防静电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6. 储存场所应设置监控设施,对储存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五、出入库安全1. 危化品出入库应实行双人复核制度,确保出入库数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危化品出入库时,应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包装完好、标签清晰、无泄漏、无破损。
3. 危化品出入库时,应按照规定的流向和顺序进行,避免交叉污染。
4. 危化品出入库时,应进行记录,并保存完整的出入库记录。
六、运输安全1. 危化品运输应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专用车辆,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应急器材。
2. 危化品运输应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避开人口密集区域和高峰时段。
3. 危化品运输应进行全程监控,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4. 危化品运输应进行紧急情况处理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应对。
危险化学品运输与储存的注意事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与储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注意事项,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在进行危险化学品运输和储存时,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 完善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包括危化品的分类、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规定,明确责任人和相关流程。
2. 注意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识: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性质十分重要,根据不同的类别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和运输中,要确保包装档次符合规定,并正确标识。
3. 选择合适的储存位置: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应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远离易燃物、易爆物和其他危险物品。
储存区域应具备防火、防爆等安全设施,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4. 储存容器要求: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密封可靠,并配备防漏装置。
储存容器应明确标示危险化学品的名称、危险性标志以及储存日期等信息。
5. 储存条件要求:不同类别的危险化学品有不同的储存条件要求,例如有些需要低温储存,有些需要避光储存。
根据具体情况,要合理选择储存温度、湿度等条件。
6.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设施进行检查,包括容器的完整性、密封性、防火、防爆设备的正常运行等方面。
出现问题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7. 储存区域的防火和防爆措施:储存区域应设置合适的防火和防爆设施,例如防火墙、扑火器材等。
同时,要保持储存区域干燥清洁,定期清理杂物和油污。
8. 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危险化学品运输和储存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9. 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在进行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和储存时,操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例如防护服、防护眼镜、手套等,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10. 应急预案和演练: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员工应急反应能力。
总之,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和储存工作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的管理规定和注意事项。
危险化学品存储、出入库存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是指可能对人体、环境等造成危害或导致事故的化学品。
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十分重要。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危险化学品存储、出入库存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对该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危险化学品存储管理制度1. 存放区域划定:危险化学品应在专门划定的存储区域进行存放。
存放区域应远离明火、热源和易燃物品等,同时还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避光措施。
2. 存储容器选择:危险化学品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存储容器进行存放。
这些容器必须具备防爆、密封和耐腐蚀等特性,以保证化学品的安全存储。
3. 标识和分类:危险化学品必须进行明确的标识和分类。
每个存储容器上都需要贴有相应的标识,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此外,根据危险性等级进行分类管理,确保不同等级的化学品被正确存放。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区域和存储容器,确保其完好无损。
一旦发现任何有关泄漏或损坏的情况,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以避免潜在的危害。
5. 人员培训和意识教育:对从事危险化学品存储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意识教育。
他们需要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二、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存管理制度1. 出入库登记:对所有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记录。
包括物品名称、数量、日期、经手人等信息,以便于追溯和控制。
2. 权限管理:建立严格的出入库权限管理制度。
只有经过特定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才能进行出入库操作,以确保物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3. 安全防范措施:在进行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操作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使用防爆设备等,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4. 定期盘点和清点:定期对危险化学品的库存进行盘点和清点,确保实际库存与记录库存一致。
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库存丢失或过期化学品等。
5. 风险评估和改进措施:定期对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复习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爆炸极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之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
反之,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则称为爆炸上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若其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便不会着火或爆炸.P82 ;2、化学性爆炸p79 ;3、保护接地p1684、危险性预先分析:在一项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作宏观概略的分析,或作预评价,就叫作危险性预先分析。
p85、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或者“重大危险源是指企业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施、设备或场所"6、固相燃烧:铁粉/金属钠和硫粉反应,都是固体燃烧反应:2Na+S=加热=Na2S就是还原剂(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产物都是固体。
p747、化学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
;8、职业中毒 p1319、临界压力:因为任何气体在一点温度和压力下都可以液化,温度越高,液化所需要的压力也越高,但是当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即使在增加多大的压力也不能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在这一温度下最低的压力就叫做临界压力。
10、殉爆:当炸药(主发药包)发生爆炸时,由于爆轰波的作用引起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炸药(被发药包)爆炸的现象。
换言之,即装药的爆炸能引起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被惰性介质隔离的装药的爆炸,这一现象叫做殉爆。
11、安全泄放量:安全泄放量 required relief capacity -—为了防止系统超压,安全泄放系统必须泄放的流量。
12、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指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在一定岗位上的劳动者个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也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
2023年煤炭生产经营单位(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人员)备考押题2卷合壹(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全能考点(共100题)1.【多选题】控制煤矿生产性噪声的技术措施有()。
A、吸声技术B、隔声技术C、消声技术D、隔振与阻尼参考答案:ABCD2.【判断题】列车通过的风门,必须设有当列车通过时能够发出在风门两侧都能接收到声光信号的装置。
参考答案:√3.【单选题】煤矿井下供电,高压不得超过()V。
A、6000B、3300C、10000参考答案:C4.【多选题】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正确方法是以()。
A、病人口唇包裹术者口唇B、闭合鼻孔C、吹气量至胸廓扩张时止D、每次吹气量500mL参考答案:BC5.【单选题】茶叶具有利尿、调节体温的作用,这与()有关。
A、茶多酚B、咖啡碱C、黄酮类化合物D、维生素参考答案:B6.【判断题】煤矿应建立健全“六大系统”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值班人员和维护人员等。
参考答案:√7.【单选题】提升钢丝绳、罐道钢丝绳必须()检查1次。
A、每天B、1个月C、每季参考答案:A8.【判断题】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
参考答案:√9.【判断题】液化气体充装间应设置在气瓶超装时可同时切断气源的联锁装置。
参考答案:√10.【单选题】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A、安全警示和安全管理B、安全管理和监督C、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参考答案:C11.【判断题】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应当按照煤矿的隶属关系报所在地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备案,同时抄送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参考答案:√12.【单选题】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
A、同一城市B、同一矿区C、同一座建筑物内参考答案:C13.【单选题】在卧式车床上,用卡盘装夹工件车外圆时,产生较大锥度误差,是由于造成的^A、床身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B、主轴轴线对溜板移动的水平面平行度误差C、床身导轨平面误差D、溜板垂直移动误差参考答案:D14.【单选题】煤矿企业虽然没有办理延期手续,但实际上已经主动停止了生产,则()受到处罚。
剧毒化学品经营运输管理制度范文剧毒化学品是指对人体、动植物及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化学物质,其经营运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剧毒化学品经营运输管理的制度范文,并避免使用分段语句。
一、剧毒化学品的经营管理1.剧毒化学品经营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相关法规,剧毒化学品的经营必须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并获得相应的许可证。
企业在经营剧毒化学品时,应该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2.剧毒化学品的经营许可证申请企业在申请剧毒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时,必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工艺流程、安全设备、员工培训等,并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查和监督。
获得许可证后,企业要按照许可证的要求进行经营活动,不得擅自改变经营范围。
3.剧毒化学品的仓储管理剧毒化学品的仓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包括仓库的建设、安防措施、应急预案等。
仓库内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仓库区域要划分明确,各类剧毒化学品要按照规定进行分区存放。
同时,仓库要做好危险品区的标识,提供充足的通风、排水、消防设施。
4.剧毒化学品的销售管理剧毒化学品的销售必须按照许可证的要求进行,销售过程中要保持合规合法,不得销售给未取得剧毒化学品销售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
销售时要严格核实购买方的身份和用途,并登记相关信息,做好购买方的安全教育工作。
二、剧毒化学品的运输管理1.剧毒化学品的运输准备工作在进行剧毒化学品运输前,必须对运输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和装载,确保车辆符合运输要求,以保障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车辆上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防滑垫、泄漏堵剂等,同时配备应急救援设备。
2.剧毒化学品的运输车辆必须保持良好状态车辆在运输剧毒化学品时,必须保持良好状态,如保持车辆整洁、确保运输车辆的装载标志牌清晰可见等。
运输过程中要严禁吸烟,避免与火源接触,保持车辆通风良好。
3.剧毒化学品的运输路线选择在选择剧毒化学品的运输路线时,应遵循最短、最安全的原则。
应尽量避开人口密集区、易燃易爆区、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
危化品配伍禁忌
危化品配伍禁忌是指危险化学品在储运、使用过程中,不允许与特定化学物质或因素共同存在或发生反应的规定。
禁忌是为了防止危险化学品发生意外事故,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危化品配伍禁忌的具体内容包括:
1. 不同种类的危险化学品不得混装混运,以免发生有害反应或产生危险物质。
2. 同一类危险化学品也存在特定的禁止配伍规定,如不允许不同品牌、不同生产日期的同类危险化学品混装。
3. 危险化学品与可燃物质、氧化剂、易爆物等其他危险物质禁止配伍,以免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4. 危险化学品与水、酸、碱等某些物质禁止接触,以免发生剧烈反应或产生毒性气体。
5. 危险化学品与易燃气体、腐蚀物质等不相容的物质禁止共同存放,以防止事故发生。
6. 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危险化学品之间存在一定的禁忌反应,需避免它们接触,例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配伍禁忌。
危化品配伍禁忌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运输和使用,防止事故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的风险。
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必须严格遵守配伍禁忌规定,确保使用和操作的安全性。
危险化学品的禁配与储运安全
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要求有:危险品装卸前后,必须对车辆和仓库进行必要的通风,清扫干净,使用的工具不能产生火花,必须有各种防护装置;铁路运输时,限制使用篷车(包括毒品专用车)装运,整车发送的毒害品和有放射性的矿石、矿砂必须使用毒品专用车;对于易燃易爆品,如氯酸钠、氯酸钾、黄磷及铁桶包装的一级易燃品等应选用木底篷车装运;互为禁忌、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的危险物品不能同车运输等等。
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
危险化学品贮存的基本要求是:危险化学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危险化学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0的规定。
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悬挂最高等级危险品的性能标志;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储存。
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储存,应按照GB15603—1995规定的储量的限制以及不同类别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要求。
《危险货物的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1990)把危险品按照危险性的级别分成I类包装、Ⅱ类包装和Ⅲ类包装。
某些化学品相互接触或混合时其危险性更大。
有些化学品相互接触或混合易自燃,有些易发生火灾或爆炸。
因此,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之间的抵触和不相容性,以保证其储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