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38
危险化学品常识名称、分类及注意事项:(1)过氧化钠别名:双氧化钠,二氧化钠分子式:Na2O2理化性质:米黄色粉末或颗粒,加热后则变为黄色,有吸湿性。
露置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放出氧气。
遇水发生强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及过氧化氢,后者会很快分解成水和氧,并放出大量的热。
本品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氧化性。
密度2.80(水=1),熔点460℃(分解)。
主要用于医药、印染、漂白及分析试剂。
危险特性:是强氧化剂。
与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能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与水起剧烈反应,产生高温,量大时能发生爆炸。
有较强的腐蚀性。
灭火剂:干砂、干土、干石粉。
禁止用水、二氧化碳、泡沫。
储运注意事项:包装必须完整密封,不得露天存放。
库房要干燥,相对湿度75%以下。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应严格分开存放,切勿混储混运。
雨天不宜搬运,防止受潮。
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
泄漏物应搜集于密闭容器,进行处理。
2)过氧化氢溶液(40%以下)别名:双氧水分子式:H2O2理化性质:纯过氧化氢是无色粘稠液体,易分解放出氧气和热量,是强氧化剂。
市售商品一般都是它的水溶液,含量为27.5%、35%二种,密度1.11~1.13(水=1),沸点106~108℃,凝固点-26~-32.8℃,均系无色透明液体。
医用消毒多为3%溶液。
主要用于漂白、医药和分析试剂。
危险特性:受热或遇有机物易分解放出氧气,加热到100℃则剧烈分解。
遇铬酸酐、高锰酸钾、金属粉末会起剧烈作用,甚至爆炸。
对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本品触及皮肤会使皮肤发白并感到疼痛,可用水冲洗后涂擦甘油或酒精。
灭火剂:水、雾状水、黄砂、二氧化碳。
(火灾后被抢救下来的双氧水,必须在包装外面用雾状水淋过,才能重新进入仓库,以防包装外面沾有双氧水及有物而重新燃烧起来)。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清洁的库房内,远离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超过30℃。
夏季宜早晚运输。
应与有机物、铬酸酐、高锰酸钾、金属粉末隔离存放。
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常识凡具有腐蚀性、自然性、易燃性、毒害性、爆炸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均属危险品。
危险品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运输中如防护不当,极易发生事故,并且事故所造成的后果较一般车辆事故更加严重。
因此,为确保安全,在运输危险品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从事危化品运输车辆驾驶要专人专车。
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驾驶员、押运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培训,了解所运载的危化品性质、危害特性及发生意外的应急措施,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危险品运输驾驶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安全驾驶。
装运危险品的车辆,应设置GB13392-92《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规定的标志。
汽车运行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消防、治安等法规,应控制车速,保持与前车的距离,遇有情况提前减速,避免紧急刹车,严禁违章超车,确保行车安全。
工作要细心,做到一车一货,不能互相混装,危险货物要捆扎牢固,确保运输安全。
运输过程要做到中速行车,精心驾驶。
行车要礼让三先,主动避让各种车辆。
不开英雄车、赌气车,使车辆在平稳中前进。
驾驶中要尽量少用紧急刹车,以保持货物的稳定。
值得提醒的是,无论运输何种化工产品,都要加盖雨布,以防行车交会时有烟头飞落。
3、行车途中勤检查。
危险品运输的安全隐患是从泄漏开始的,由于行车中车辆颠簸震动,往往容易造成包装破损,造成事故。
因此,运输途中要勤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4、行车路线、时间要选择得当。
运输危险品要选择道路平整的国道主干线,行车要远离城镇及居民区,不能在城市街道、人口密集区停车休息、吃饭。
5、包装完好,避免漏散。
危险品在装运前应根据其性质、运送路程、沿途路况等采用安全的方式包装好。
包装必须牢固、严密,在包装上做好清晰、规范、易识别的标志。
危险品在装运过程中出现漏散现象时,应根据危险品的不同性质,进行妥善处理。
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常识是指在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安全的相关知识和要求。
以下是针对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的一些常识,供参考。
一、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
2. 确保十分安全。
保证人员、车辆、设备、工艺、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安全,做到万无一失。
二、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主要风险1. 火灾爆炸。
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自燃等特点,火灾爆炸是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最常见的事故类型。
2. 毒性危害。
某些危险化学品接触人体会引起中毒、伤害健康等严重后果。
3. 化学反应。
不同危险化学品之间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易爆等危险的产物,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威胁。
4. 泄漏污染。
危险化学品泄漏后会对土地、水体和大气等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三、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管理要求1. 合法经营。
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必须具备相关的许可证照,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2. 专业人员。
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必须配备合格的专业人员,负责危险化学品的运输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
3. 保护包装。
危险化学品运输要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包装,确保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泄漏、破损等事故。
4. 检测仪器。
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必须配备相关的检测仪器,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运输条件和要求。
5. 安全设施。
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等,应急情况下可以及时进行应对。
四、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措施1. 安全生产管理。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车辆安全。
确保运输车辆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通过定期检测和维护,保证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3. 应急救援措施。
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培训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救援设备,确保在危险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援。
危险化学品火灾安全消防安全常识大全危险化学品火灾是一种非常严重且具有高风险的事故,它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环境污染以及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公众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以下是一份危险化学品火灾安全消防安全常识大全。
一、了解化学品在防止危险化学品火灾和应对火灾之前,首先要了解所处理的化学品。
了解其特性、危险性和容易燃性,以便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
二、储存和处理化学品1. 储存:确保将危险化学品储存在指定的储存区域内,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标记。
2. 通风:保持储存区域的良好通风,以减少气体积聚和爆炸的风险。
3. 避免混合:危险化学品应单独储存,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以防止可能发生的不良化学反应。
4. 防火措施:储存区域应有适当的防火设施,例如灭火器、防火泵等。
三、防火措施1. 防火设施:建立完善的防火设施,包括灭火器、喷淋系统、消防栓和防火墙等。
2. 灭火装备:确保灭火装备放置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对其进行定期维护。
3. 灭火器的选择: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选择适当的灭火器,例如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电器火灾。
4. 灭火技术:了解常见的灭火技术,例如使用P.A.S.S.(拉下保险销、瞄准火焰的底部、挤压扳手、扫动火焰)原则使用灭火器。
四、火灾应急预案1.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2. 疏散计划:制定疏散计划,包括疏散路线和安全集合点。
3. 报警系统:建立可靠的火灾报警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等。
4. 人员培训:对员工进行火灾应急培训,包括火灾报警程序、灭火器使用和紧急疏散等。
五、个人防护1. 穿戴防护设备:在接触危险化学品时要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例如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
2. 避免吸入有毒气体:确保工作场所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减少吸入有毒气体的风险。
3. 接触预防: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以防止皮肤损伤或化学反应。
六、定期检查和维护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危险化学品存储区域和防火设施,确保其正常运作。
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常识与应对方法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在处理和存储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非常重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教育常识与应对方法,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从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概念、安全教育常识和应对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展开详细分析,以提高大家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一、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概念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概念是进行安全教育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识和命名规范等内容,进一步提高对不同危险化学品的认识和辨识能力。
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教育常识1. 贮存与处理: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要做好贮存和处理工作。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场所,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其次,要遵循相关操作规程,禁止将危险化学品与其他不相容物混合,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此外,还应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定期检查和更新工作,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2. 个人防护装备: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
例如,戴上耐化学药品的手套、穿着防护服和防护眼镜等。
此外,要注意随时洗手和更换防护设备,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三、危险化学品的应对方法1. 预防与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往往发生在我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候,所以做好事前预防和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应对方法和应急预案,我们可以在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正确的措施,降低损失并保护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2. 周期性培训: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持续不断的培训和学习。
周期性培训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此外,组织实地演练和模拟演习,让每个参与者亲身感受和掌握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处理方法,更好地应对实际情况。
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常识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了解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的常识对于相关从业人员以及公众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是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的一些常识。
1.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按照其危险性质可以分为爆炸品、氧化剂、毒性物质、易燃物、腐蚀品等几个大类。
不同类别的危险化学品具有不同的危险特性和处理方法,必须进行分类管理和运输。
2. 危险化学品的标识危险化学品应该在运输中进行明显的标识,以便相关从业人员和公众能够识别。
标识包括化学品的名称、危险性符号和标志的颜色,应该符合国际和国内的标准。
3. 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包装材料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泄漏或泄露。
对于液体化学品,应尽量选择不可燃性和不反应的容器,以防止发生火灾或爆炸。
4.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车辆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车辆应具备安全的设施和设备。
车辆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车辆上应配备灭火器、泄漏处理设备等应急设备,以应对突发事件。
5.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路线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选择安全的运输路线。
应尽量避免经过人口密集地区、特种用地和重要的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
在选择运输路线时应考虑道路的状况、气象条件、交通情况等因素,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6. 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应急处理在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泄漏、溢出、火灾等事故。
各相关从业人员应具备应急处理的知识和技能,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故。
应急处理包括隔离危险区域、报警、通知上级部门、紧急疏散等。
7. 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监管危险化学品运输行业需要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监管。
监管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监督机制,对从业人员和企业进行培训和管理,确保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
总之,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是一项非常复杂和严肃的工作。
相关从业人员和公众都需要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识、包装和运输方法等常识,以提高对于安全运输的认识和能力。
危险化学品常识1、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特征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有以下特征:1、具有爆炸性、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物质; 2、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和回收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3、需要进行特别防护。
2、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第一类:爆炸品。
例如炸药和爆炸性药品;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例如一氧化碳、氮气;第三类:易燃液体。
例如汽油酒精;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例如红磷、黄磷、三氯化钛、金属钠、氰化钾;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例如硝酸盐、过氧酸类盐、氧化苯甲酰、过氧乙酸;第六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例如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第七类:放射性物品。
例如夜光粉镭、钴60;第八类:腐蚀品。
例如硫酸、硝酸、氢氧化钠。
3、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化学物质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内。
化学物质进入人类的机体,蓄积达到一定的量后,与机体组织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变化,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
主要预防措施:通风、隔离、做好防护、遵守操作规程、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检。
4、危险化学品伤害紧急处理(1)尽快将中毒者救离事故地点,移至至空气新鲜处并注意保暖。
(2)清除鼻腔、口腔内分泌物,除去假牙,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畅通;脱去污染衣物,用清水或温水冲洗,特别是皮肤褶皱和毛发处,反复冲洗15-20分钟。
(3)救护者做好自身防护,如:佩戴有效的过滤式防毒面具与供氧面具,系好安全带。
(4)危重的中毒者必须在现场处理后方可送上级医院,如呼吸困难或停止应立即给氧与人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脏胸外挤压。
危险化学品入场安全知识
危险化学品入场安全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危险识别:了解并正确识别化学品的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明确该化学品可能带来的危害,如燃烧、爆炸、腐蚀、毒性等。
2. 存储要求:化学品应该存放在指定的仓库或储藏室内,并确保其与禁忌品隔离存放,防止相互反应引发事故。
3. 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化学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手套、化学防护鞋等,以防止化学品与皮肤或眼睛接触。
4. 搬运要求:在搬运过程中,应使用正确的搬运工具,如叉车、吊车等,避免使用不适当的工具导致化学品泄漏或容器损坏。
5. 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照安全技术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化学品的使用和处理。
6. 应急处理:熟悉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7. 培训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教育,使其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及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8. 检查维护:定期对化学品储存和处理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9. 废弃处理:对于废弃的危险化学品,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安全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遵循以上安全知识,可以有效地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
几种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常识危险化学品是指在使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可能对人体、动植物、环境和设备造成伤害的化学物质。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常识能够有效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以下是几种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常识。
1.了解危险化学品:在使用任何危险化学品之前,应该先了解其性质、危害程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可以通过查阅安全数据表(SDS)来获得有关化学品的详细信息,包括物理化学性质、毒性及安全措施等。
2.防护措施:在接触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
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程度,选择适当的防护装备。
3.储存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极为重要。
化学品应存放在标有警示标识的专门储存柜中,远离火源、热源和氧化剂。
运输时,必须遵守相关规定,采取合适的包装和标识。
4.正确使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遵循操作程序和安全规范。
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尽量使用剂量器或其他工具进行取样和混合。
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和蒸气,保证通风条件良好。
5.急救准备: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具备相应的急救准备工作。
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并及时报警。
必要时应配备急救箱,并经过培训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6.垃圾处理:危险化学品残余物和废弃物的处理应遵循相关法规和规定。
不可将危险化学品直接排入下水道或普通垃圾桶,应寻找专门的回收机构处理。
7.培训和教育:在使用危险化学品之前,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安全操作规程及急救等知识,能够提高安全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风险,但通过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常识的掌握,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并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因此,任何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人员,都应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_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化⼯⾏业发展迅猛,危险化学品种类、产量及使⽤量逐年增加,化学品容易危害到⼈的健康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的重要性和危险性 危险化学品与我们的⽣产⽣活息息相关,在⽇常⽣产⽣活中是很常见的,其危险性主要表现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腐蚀性上。
⽐如:每家每户使⽤的液化⽯油⽓、天然⽓,车辆使⽤的汽、柴油,家庭装修⽤的油漆、胶粘剂,美发⽤的发胶等,如使⽤或存放不当,容易引发⽕灾、爆炸;农民使⽤的农药,杀⾍剂,家庭使⽤的⽼⿏药等化学品具有毒性,容易引发中毒事故;⼯业使⽤的烧碱、硫酸、盐酸等化学品具有腐蚀性,能把⼈体烧伤。
⽇常使⽤危险化学品要注意什么 许多危险化学品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因此在使⽤危险化学品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不要⽤化学溶剂去洗⼿,更不要误服,特别是接触到腐蚀性化学品要⽴即⽤⼤量的⽔冲洗;易燃易爆场所禁⽌使⽤明⽕,如果确实需要动⽤明⽕,如进⾏烧焊等,事先要得到批准,并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才能动⽕;在⽕灾、爆炸危险的⼯作场所,不要穿化纤服装或带铁钉的鞋,因为化纤服装会产⽣静电,鞋钉撞击地⾯会产⽣⽕花。
危险化学品的搬运⼀定要⼩⼼,特别是硫酸等腐蚀性物品常⽤玻璃制品等盛装,搬运时如不慎容易引发意外;因⼯作需要购⼊危险化学品,不能搭乘公共汽车、⽕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具,也不能在邮件中夹带;对于没有使⽤完的危险化学品,千万不能随意丢弃,否则可能会发⽣意外事故:如往下⽔道倒液化⽓残液,遇到⽕星会发⽣爆炸;⿏药随意乱扔,可能会使其他⼈误服中毒。
此外,还要按规定戴好防护⽤品,防⽌⼯作过程中⼈体受到伤害。
常⽤的应急处置措施 在⽇常⽣活、⼯作中如遇到危险、危害、有毒物质泄漏,切勿恐慌,应镇定⾃如,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即报警,向110、119、120报警台报警(在易燃易爆场所,禁⽌使⽤⼿机报警。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常识一、引言危险化学品企业是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其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员工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为了保障危化企业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
二、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识危险化学品根据其性质和危害程度,分为爆炸品、易燃品、氧化剂、毒害品、腐蚀品等多个类别。
在危化企业中,化学品通常通过标签、标识和标志进行警示和识别,以便员工和相关人员能够正确地处理和储存化学品。
三、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1. 储存环境: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防火、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仓库中,远离火源和热源。
2. 储存容器:选择符合化学品性质要求的储存容器,确保容器密封良好,防止泄漏和腐蚀。
3. 标识和分类:对储存的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标识和编号,便于管理和识别。
4. 库存管理: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清点化学品的数量和质量。
四、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操作1. 个人防护:在接触危险化学品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口罩、防护服等。
2. 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化学品的使用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危险事故。
3. 废弃物处理:废弃的危险化学品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措施,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2. 报警和疏散:发生事故时,及时报警并按照预案进行疏散,确保员工和周围群众的安全。
3. 急救措施: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
六、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1. 培训计划:制定全面的员工培训计划,包括化学品的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等方面。
2. 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安全奖惩:建立健全的安全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
七、结语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常识对于员工和周围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化学危险品安全常识1.化学危险品分类及特性化学品按其是否对人造成伤害,分为一般化学品与危险化学品。
一般化学品,如液压润滑油等可燃物、氮气、氩气等。
危险化学品则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1986)和《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将其分为8大类。
(1)爆炸品爆炸品指凡是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引起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爆炸品包括火药、叠氮钠、雷汞、黑索金、三硝基甲苯等。
其主要特性有以下几种表现。
①爆炸品的爆炸性是由本身的组成和性质决定的。
而爆炸的难易程度则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敏感度。
一般来讲,敏感度越高的物质越易爆炸。
在外界条件作用下,炸药受热、撞击、摩擦、遇明火或酸碱等因素的影响都易发生爆炸。
②殉爆。
当炸药爆炸时,能引起位于一定距离之外的炸药也发生爆炸,这种现象称为殉爆。
这是炸药所具有的特殊性质。
殉爆的发生是冲击波的传播作用,距离越近,冲击波的强度越大。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这类化学品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
第一种情况:临界温度低于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第二种情况:温度在℃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在℃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在℃时,气体的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主要包括:氢、甲烷、乙炔、压缩硫化氢、液化石油气;供给城市生活、生产的天然气、人工煤气、重油制气等气体燃料。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主要特性有以下两点。
①可压缩性。
一定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所加的压力越大,其体积就会变得越小,若继续加压,气体会压缩成液态。
气体通常以压缩或液化状态储于钢瓶中,不同的气体液化时所需的压力、温度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