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的固定相与流动相
- 格式:pptx
- 大小:638.68 KB
- 文档页数:12
液相色谱分离过程
液相色谱(LiquidChromatography,简称LC)是一种基于化学
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物理化学性质差异的分离方法。
液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在固定相和液相的作用下,溶液中的物质在固定相表面上被吸附、分离、吸附和洗脱。
液相色谱的分离过程可以分为样品进样、流动相进样、固定相吸附、洗脱和检测几个步骤。
首先,待分离物质被进样器吸入,随后被送入流动相中。
流动相通过固定相时,待分离物质会在固定相表面进行吸附,然后通过不同的洗脱条件,把吸附在固定相上的不同成分分离开来。
最后,各组分被检测器检测出来。
液相色谱的分离过程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流动相的选择:流动相的性质直接影响着样品的分离情况。
因此,在选择流动相的时候,需要考虑样品的特性和分离条件。
2. 固定相的选择:固定相的特性决定了分离过程中样品在固定
相表面的吸附情况。
不同的固定相会对不同的样品产生不同的分离效果。
3. 洗脱条件的选择:洗脱条件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各组分的分离
效果。
总的来说,液相色谱的分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节流动相、固定相和洗脱条件等参数,来实现对待分离物质的高效分离。
- 1 -。
高压液相色谱HPLC培训教程(六)IV.固定相和流动相在色谱分析中,如何选择最佳的色谱条件以实现最理想分离,是色谱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也是用计算机实现HPLC分析方法建立和优化的任务之一。
本章着重讨论填料基质、化学键合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性质及其选择。
一、基质(担体)HPLC填料可以是陶瓷性质的无机物基质,也可以是有机聚合物基质。
无机物基质主要是硅胶和氧化铝。
无机物基质刚性大,在溶剂中不容易膨胀。
有机聚合物基质主要有交联苯乙烯-二乙烯苯、聚甲基丙烯酸酯。
有机聚合物基质刚性小、易压缩,溶剂或溶质容易渗入有机基质中,导致填料颗粒膨胀,结果减少传质,最终使柱效降低。
1.基质的种类1)硅胶硅胶是HPLC填料中最普遍的基质。
除具有高强度外,还提供一个表面,可以通过成熟的硅烷化技术键合上各种配基,制成反相、离子交换、疏水作用、亲水作用或分子排阻色谱用填料。
硅胶基质填料适用于广泛的极性和非极性溶剂。
缺点是在碱性水溶性流动相中不稳定。
通常,硅胶基质的填料推荐的常规分析pH范围为2~8。
硅胶的主要性能参数有:①平均粒度及其分布。
②平均孔径及其分布。
与比表面积成反比。
③比表面积。
在液固吸附色谱法中,硅胶的比表面积越大,溶质的k值越大。
④含碳量及表面覆盖度(率)。
在反相色谱法中,含碳量越大,溶质的k值越大。
⑤含水量及表面活性。
在液固吸附色谱法中,硅胶的含水量越小,其表面硅醇基的活性越强,对溶质的吸附作用越大。
⑥端基封尾。
在反相色谱法中,主要影响碱性化合物的峰形。
⑦几何形状。
硅胶可分为无定形全多孔硅胶和球形全多孔硅胶,前者价格较便宜,缺点是涡流扩散项及柱渗透性差;后者无此缺点。
⑧硅胶纯度。
对称柱填料使用高纯度硅胶,柱效高,寿命长,碱性成份不拖尾。
2)氧化铝具有与硅胶相同的良好物理性质,也能耐较大的pH范围。
它也是刚性的,不会在溶剂中收缩或膨胀。
但与硅胶不同的是,氧化铝键合相在水性流动相中不稳定。
不过现在已经出现了在水相中稳定的氧化铝键合相,并显示出优秀的pH稳定性。
高压液相色谱HPLC培训教程(六)IV.固定相和流动相在色谱分析中,如何选择最佳的色谱条件以实现最理想分离,是色谱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也是用计算机实现HPLC分析方法建立和优化的任务之一。
本章着重讨论填料基质、化学键合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性质及其选择。
一、基质(担体)HPLC填料可以是陶瓷性质的无机物基质,也可以是有机聚合物基质。
无机物基质主要是硅胶和氧化铝。
无机物基质刚性大,在溶剂中不容易膨胀。
有机聚合物基质主要有交联苯乙烯-二乙烯苯、聚甲基丙烯酸酯。
有机聚合物基质刚性小、易压缩,溶剂或溶质容易渗入有机基质中,导致填料颗粒膨胀,结果减少传质,最终使柱效降低。
1.基质的种类1)硅胶硅胶是HPLC填料中最普遍的基质。
除具有高强度外,还提供一个表面,可以通过成熟的硅烷化技术键合上各种配基,制成反相、离子交换、疏水作用、亲水作用或分子排阻色谱用填料。
硅胶基质填料适用于广泛的极性和非极性溶剂。
缺点是在碱性水溶性流动相中不稳定。
通常,硅胶基质的填料推荐的常规分析pH范围为2~8。
硅胶的主要性能参数有:①平均粒度及其分布。
②平均孔径及其分布。
与比表面积成反比。
③比表面积。
在液固吸附色谱法中,硅胶的比表面积越大,溶质的k值越大。
④含碳量及表面覆盖度(率)。
在反相色谱法中,含碳量越大,溶质的k值越大。
⑤含水量及表面活性。
在液固吸附色谱法中,硅胶的含水量越小,其表面硅醇基的活性越强,对溶质的吸附作用越大。
⑥端基封尾。
在反相色谱法中,主要影响碱性化合物的峰形。
⑦几何形状。
硅胶可分为无定形全多孔硅胶和球形全多孔硅胶,前者价格较便宜,缺点是涡流扩散项及柱渗透性差;后者无此缺点。
⑧硅胶纯度。
对称柱填料使用高纯度硅胶,柱效高,寿命长,碱性成份不拖尾。
2)氧化铝具有与硅胶相同的良好物理性质,也能耐较大的pH范围。
它也是刚性的,不会在溶剂中收缩或膨胀。
但与硅胶不同的是,氧化铝键合相在水性流动相中不稳定。
不过现在已经出现了在水相中稳定的氧化铝键合相,并显示出优秀的pH稳定性。
hplc测定原理HPLC(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它基于样品在液相中的分配行为,通过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
HPLC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样品在固定相上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
HPLC的分离原理主要依赖于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固定相通常是一种固定在柱子中的微小颗粒,其表面会覆盖有各种化学官能团。
而流动相则是由溶剂组成的移动相,通过泵浦将其送入柱子中。
在HPLC分析过程中,样品被注入到柱子中,并随着流动相的通过而进行分离。
样品中的化合物会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其分配在固定相表面上。
不同的化合物由于其在固定相上的亲疏水性质不同,会在固定相上停留的时间也不同。
这样,不同的化合物就可以通过调整流动相的性质,如溶剂的成分和浓度,来实现分离。
通过调整流动相的性质,可以控制不同化合物的停留时间。
分离程度较好的化合物会在柱子中停留的时间长,而分离程度较差的化合物则停留的时间短。
当流动相从柱子中流出时,不同化合物会以不同的时间被检测器检测到。
通过测量各个化合物的峰面积或峰高,可以计算出它们的浓度或含量。
HPLC测定原理的关键在于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调整流动相的组成,可以改变固定相上化合物的分配行为,从而实现分离。
同时,通过检测器对不同化合物的检测,可以获得定量的分析结果。
HPLC测定原理是基于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的。
通过调整流动相的性质和检测不同化合物的信号,可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HPLC在分析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十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第三节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使用高压泵将样品溶液通过固定相柱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在HPLC中,固定相和流动相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分离和分析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是指填充在色谱柱中的材料,它起到分离样品的作用。
常见的固定相有:(1)硅胶固定相:硅胶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有效地吸附样品分子,是一种通用的固定相材料。
(2)反相固定相:反相色谱是基于样品中非极性化合物与反相固定相之间的亲水作用力不强而进一步分离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反相固定相有碳链固定相(如C18、C8等)和脂肪酸链固定相(如ODS、ODPS等)。
(3)离子交换固定相:离子交换色谱是通过固定相中的离子交换基团与样品中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离子交换固定相有阴离子交换基团和阳离子交换基团。
(4)亲和层析固定相:亲和层析是一种根据样品中分子与固定相中的特殊结构之间的亲和作用力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亲和层析固定相有金属离子螯合固定相、抗体亲和固定相等。
2.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是指用于输送样品溶液的溶剂。
它在分离和分析过程中起到溶解和移动样品分子的作用。
根据溶剂的极性不同,可以分为非极性溶剂、极性溶剂和离子对溶剂。
(1)非极性溶剂:如正己烷、甲苯,主要用于非极性物质的分离。
(2)极性溶剂:如乙醇、乙酸乙酯,主要用于极性物质的分离。
(3)离子对溶剂:如甲酸和甲醇的混合物,主要用于离子性物质的分离。
离子对溶剂一般用于反相色谱中,可以增加色谱的选择性。
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主要根据被分离物的性质、分析的需求和设备的特点来确定。
对于样品中多种成分的分离,可以采用多种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分离和分析效果。
液相色谱原理
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高效、精确的色谱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药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其原理基于样品在流动相中与固定相相互作用,通过分离和识别不同成分。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液相色谱的原理。
首先,液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基于不同成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
不同而实现的。
样品溶液首先被注入流动相中,然后流经填充有固定相的柱子。
在柱子内部,不同成分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它们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实现了成分的分离。
其次,液相色谱的分离原理还与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排阻等作用有关。
在
吸附作用中,样品成分与固定相表面发生吸附作用,实现分离。
在分配作用中,样品成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发生分配,实现分离。
在离子交换作用中,样品成分与固定相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发生离子交换作用,实现分离。
在排阻作用中,样品成分在固定相孔隙中发生排阻作用,实现分离。
此外,液相色谱的分离原理还与流动相的性质、固定相的性质、柱温度等因素
有关。
流动相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样品成分在固定相中的分配情况,固定相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样品成分的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排阻作用,柱温度的控制可以影响样品成分在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从而影响分离效果。
总的来说,液相色谱的原理是基于样品成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现的。
它利用了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排阻等作用,通过流动相和固定相的选择以及柱温度的控制,实现了对样品成分的高效分离和识别。
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为化学分析领域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