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操纵试题十三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10
船舶操纵知识考试(试卷编号1101)1.[单选题]发现落水人较早可在海上视认时应采用_____。
A)单旋回B)双旋回C)威廉逊旋回D)史乔那旋回答案:A解析:2.[单选题]船舶操纵性是指船舶在船、浆、舵做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水动力作用下,使船舶保持或改变运动状态的性能。
船舶操纵性包括 ______。
①船舶启动性能;②船舶制动性能;③船舶航向稳定性能;④船舶旋回性能;⑤船舶稳性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3.[单选题]为了减小偏荡,抛八字锚两个锚链的夹角应_____。
A)迎风向B)背风向C)迎流向D)背流向答案:A解析:4.[单选题]绞缆机按卷筒轴线位置分有______。
A)卧式绞缆机B)立式绞缆机C)卧式和立式绞缆机D)立式和斜式绞缆机答案:C解析:5.[单选题]南半球台风可航半圆内的避航法是__( )__。
A)右半圆、风向右转、左尾受风驶离B)右半圆、风向右转、右首受风驶离C)左半圆、风向左转、右尾受风驶离6.[单选题]船舶航行在紊流中的舵效与航行在常流中的舵效相比______。
A)航行在紊流中的舵效好B)航行在常流中的舵效好C)看具体情况而定D)航行在紊流中的舵效与航行在常流中的舵效没有差别答案:B解析:7.[单选题]珊瑚礁多见于平均水温为 25~35℃、海流相对_______的热带水域,并易于在阳光可射入的_______ 水域内发展起来。
A)较强,较深B)较强,较浅C)较弱,较深D)较弱,较浅答案:B解析:8.[单选题]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加速旋回阶段的船体___________A)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B)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C)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D)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答案:B解析:9.[单选题]首缆或头缆的作用是______。
①防止船舶后移;②防止船首向外偏转;③防止船尾贴靠码头损伤车舵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③答案:C解析:10.[单选题]船舶前进中受正横前来风,出现顺风偏的条件主要是_______。
船舶操作第一章1.船舶旋回运动中,漂角越大,__A____。
A.速降加剧,转心前移B.速降加剧,转心后移C.速降减轻,转心前移D.速降减轻,转心后移2.船舶满舵旋回中反移量的大小主要与___A___有关。
A.舵角和排水量B.舵角和船速C.船速和操舵速度D.船速和排水量3.船舶旋回中的漂角β一般是指____B__。
A.船首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B.重心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C.船尾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D.转心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4.船舶旋回中,____A__轨迹的切线与船首尾线的夹角称为漂角。
A.重心B.转心C.中心D.浮心5.船舶旋回中,首尾线上各点的漂角的分布情况有以下特点___C___。
A.在转心处的值最大B.在重心处的值最大C.在转心处的值最小D.在船尾处的值最小6.船舶旋回中,首尾线上漂角为0的点在___C___。
A.船首处B.重心处C.转心处D.船尾处7.船舶旋回运动中,船尾处的运动参数具有哪些特点_D_____。
A.漂角为零,线速度最小B.漂角为零,线速度最大C.漂角最大,线速度最小D.漂角最大,线速度最大8.船舶作舵旋回时,漂角在船舶首尾线上分布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__A____。
A.船尾处、重心处、转心处B.重心处、船尾处、转心处C.转心处、船尾处、重心处D.船尾处、转心处、重心处9.船舶旋回过程中,漂角β的值____A__。
A.在转舵阶段较小,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大B.在转舵阶段较小,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小,且相等C.在转舵阶段较大,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小D.在转舵阶段较大,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大,且相等10.船舶在旋回运动中,漂角在____C__最大。
A.转心处B.重心处C.船尾端D.船首端11.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转舵阶段的__A____。
A.转向角速度较小,角加速度较大B.转向角速度较小,角加速度较小C.转向角速度较大,角加速度较大D.转向角速度较大,角加速度较小12.船舶旋回过程中,漂角越大,__B____。
船舶操纵注:题号前加*号的题为修改或新加题11231.直航船舶对操舵改变航向的快速响应能力称为:A. 船舶保向性能B. 船舶旋回性能C. 初始回转性能D. 航向稳定性能2.船舶操舵后,在转舵阶段将:A. 出现速度降低、向转舵一侧横倾现象B. 出现速度降低、向转舵相反一侧横倾现象C. 出现速度增大、向转舵一侧横倾现象D. 出现速度增大、向转舵相反一侧横倾现象3.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旋回初始阶段的:A. 转向角速度较小,角加速度较大B. 转向角速度较小,角加速度较小C. 转向角速度较大,角加速度较大D. 转向角速度较大,角加速度较小4.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旋回初始阶段的:A. 横移速度较小,横移加速度较小B. 横移速度较小,横移加速度较大C. 横移速度较大,横移加速度较大D. 横移速度较大,横移加速度较小5.*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旋回初始阶段的船体:A.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加速度较小B.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加速度较大C.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加速度较大D.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加速度较小6.*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旋回初始阶段的船体:A.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B.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C.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D.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7.*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旋回初始阶段的船体:A.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向操舵一侧横倾B.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向操舵相反一侧横倾C.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向操舵相反一侧横倾D.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向操舵一侧横倾8.*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旋回初始阶段的转心:A. 约在重心稍前处,并开始向前移动B. 约在重心稍后处,并开始向前移动C. 约在重心稍前处,并开始向后移动D. 约在重心稍后处,并开始向后移动9.*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加速旋回阶段的转心:A. 在重心之前,并向前移动B. 在重心之后,并向前移动C. 在重心之前,并向后移动D. 在重心之后,并向后移动10.*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加速旋回阶段的船体:A. 向操舵一侧横移,向操舵一侧横倾B. 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向操舵相反一侧横倾C. 向操舵一侧横移,向操舵相反一侧横倾D. 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向操舵一侧横倾11.*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加速旋回阶段的船体:A.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B.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C.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D.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12.*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加速旋回阶段的:A. 角加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常量B. 角加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C. 角加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D. 角加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常量13.*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加速旋回阶段的:A.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横移速度为常量B.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横移速度为变量C.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横移速度为变量D.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横移速度为常量14.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加速旋回阶段的:A. 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常量B. 横移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C. 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D. 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常量15.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加速旋回阶段的:A.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角加速度为常量B.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角加速度为变量C.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角加速度为变量D.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角加速度为常量16.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定常旋回阶段的:A.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角加速度为变量B.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角加速度为零C.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角加速度为变量D.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角加速度为零17.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定常旋回阶段的:A. 横移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B. 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零C. 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D. 横移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零18.*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定常旋回阶段的:A. 转向角速度最大,角加速度最大B. 转向角速度最小,角加速度为零C. 转向角速度最小,角加速度最大D. 转向角速度最大,角加速度为零19.*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定常旋回阶段:A. 降速达到最大,外倾角趋于稳定B. 船速继续下降,外倾角继续增大C. 船速继续下降,外倾角趋于稳定D. 降速达到最大,外倾角继续增大20.*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定常旋回阶段的:A. 转心位置稳定B. 转心继续前移C. 转心趋向船中D. 转心趋向船尾21.*船舶作舵旋回进入定常旋回阶段后,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作用于船体的合力矩为零B.角速度达最大C.角加速度达最大D.船舶降速达到最大22.旋回圈是指直航中的船舶操左(或右)满舵后:A. 船尾端描绘的轨迹B. 船舶重心描绘的轨迹C. 船舶转心P描绘的轨迹D. 船首端描绘的轨迹23.驾驶台展示的船舶操纵性资料中,其旋回圈:A. 是船舶全速直航操20º舵角后重心描绘的轨迹B. 是船舶半速直航操满舵后重心描绘的轨迹C. 是船舶半速直航操20º舵角后重心描绘的轨迹D. 是船舶全速直航操满舵后重心描绘的轨迹24.船舶以一定的速度直航中操一定的舵角并保持之,船舶进入回转运动的性能称为:A. 船舶的保向性能B. 船舶的旋回性能C. 船舶的变速性能D. 船舶的改向性能25.船舶在旋回运动过程中,其首、尾转动情况为:A. 船首向操舵相反一侧转动,船尾向操舵一侧转动B. 船首向操舵一侧转动,船尾向操舵相反一侧转动C. 船首向操舵一侧转动,船尾向操舵一侧转动D. 船首向操舵相反一侧转动,船尾向操舵相反一侧转动26.船舶在旋回运动过程中,其首、尾转动量的大小与重心旋回轨迹相比较:A. 船首比船尾向操舵相反一侧转动量大B. 船尾比船首向操舵相反一侧转动量大C. 船首比船尾向操舵一侧转动量大D. 船尾比船首向操舵一侧转动量大27.船舶在旋回运动过程中,其首、尾转动量的大小与重心旋回轨迹相比较:A. 船首比船尾向操舵相反一侧转动量大B. 船尾比船首向操舵相反一侧转动量大C. 船首比船尾向操舵一侧转动量大D. 船尾比船首向操舵一侧转动量大28.船舶旋回圈中的进距是指:A.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B.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C.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D.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29.船舶旋回圈中的横距是指:A.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B.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C.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D.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30.船舶旋回圈中的旋回初径是指:A.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B.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C.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D.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31.船舶旋回圈中的旋回直径是指:A.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B.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C. 自操舵起,至角速度达到最大时,旋回圈的直径D. 自操舵起,至角速度达到常量时,旋回圈的直径32.船舶旋回过程中的反移量是指:A. 自操舵起,其重心向转舵相反一侧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B. 自操舵起,其船尾向转舵相反一侧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C. 自操舵起,其重心向转舵一侧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D. 自操舵起,其船尾向转舵一侧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33.满载船舶满舵旋回时的最大反移量:A. 约为船长的1%左右B. 约为船长的3%左右C. 约为船长的5%左右D. 约为船长的7%左右34.船舶满舵旋回过程中:A. 当转向角达到约1°左右时,反移量最大B. 当转向角达到约1个罗经点左右时,反移量最大C. 当转向角达到约2个罗经点左右时,反移量最大D. 当转向角达到约3个罗经点左右时,反移量最大35.船舶旋回中的漂角β一般是指:A. 船首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B. 重心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C. 船尾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D. 转心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36.船舶旋回中,首尾线上各点的漂角的分布情况有以下特点:A. 在转心处的值最大B. 在重心处的值最大C. 在转心处的值最小D. 在船尾处的值最小37.船舶旋回中,首尾线上漂角为零的点在:A. 转心处B. 重心处C. 转心处D. 船尾处38.*船舶作舵旋回时,横移速度在船舶首尾线上分布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A. 船尾处、重心处、转心处B. 重心处、船尾处、转心处C. 转心处、船尾处、重心处D. 船尾处、转心处、重心处39.*船舶作舵旋回时:A. 船尾向转舵一侧横移;船首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B. 船尾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船首向转舵一侧横移C. 船尾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船首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D. 船尾向转舵一侧横移;船首向转舵一侧横移40.*船舶作舵旋回时:A. 船尾向转舵一侧横移;船舶重心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B. 船尾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船舶重心向转舵一侧横移C. 船尾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船舶重心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D. 船尾向转舵一侧横移;船舶重心向转舵一侧横移41.*船舶作舵旋回时:A. 转心向转舵一侧横移;船首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B. 转心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船首向转舵一侧横移C. 转心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船首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D. 转心处没有横移;船首向转舵一侧横移42.*船舶作舵旋回时,纵向移动速度在船舶首尾线上分布为:A. 船尾处>重心处>转心处B. 重心处<船尾处<转心处C. 转心处=船尾处=重心处D. 船尾处≥转心处≥重心处43.*下列有关船舶旋回要素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在船舶旋回资料中给出的进距是航向改变90°时的进距B.在船舶旋回资料中给出的横距是航向改变90°时的横距C.船速越快,反移量越大D.船舶初稳性高度越大,定常外倾角越大44.*下列有关船舶旋回要素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Ⅰ.在船舶旋回资料中给出的进距是航向改变90°时的进距Ⅱ.在船舶旋回资料中给出的横距是航向改变90°时的横距Ⅲ.船速越快,反移量越大Ⅳ.船舶初稳性高度越大,定常外倾角越大A.Ⅰ~ⅢB.Ⅱ~ⅣC.Ⅰ、Ⅱ、ⅣD.Ⅰ~Ⅳ45.*下列有关船舶在旋回中漂角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Ⅰ船尾处漂角最大Ⅱ转心处漂角为零Ⅲ漂角越大,速降系数越大Ⅳ船舶在浅水中旋回时的漂角比深水中小A.Ⅰ~ⅢB.Ⅱ~ⅣC.Ⅰ、Ⅱ、ⅣD.Ⅰ~Ⅳ46.*下列有关船舶在旋回中漂角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船尾处漂角最大B.转心处漂角为零C.漂角越大,速降系数越大D.船舶在浅水中旋回时的漂角比深水中小47.船舶旋回运动中,船尾处的运动参数具有那些特点?A. 漂角为零,横移速度最小B. 漂角为零,横移速度最大C. 漂角最大,横移速度最小D. 漂角最大,横移速度最大48.船舶作舵旋回时,漂角在船舶首尾线上分布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A. 船尾处、重心处、转心处B. 重心处、船尾处、转心处C. 转心处、船尾处、重心处D. 船尾处、转心处、重心处49.船舶旋回过程中,漂角β的值:A. 在转舵阶段较小,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大B. 在转舵阶段较小,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小,且相等C. 在转舵阶段较大,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小D. 在转舵阶段较大,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大,且相等50.船舶在旋回运动中,漂角何处最大?A. 转心处B. 重心处C. 船尾端D. 船首端51.*船舶旋回中船速下降与相对旋回初径D T/L密切相关:A. D T/L越小旋回性能越差,速降越明显B. D T/L越小旋回性能越好,速降越明显C. D T/L越小旋回性能越差,速降越少D. D T/L越小旋回性能越好,速降越少52.*旋回中船速下降与相对旋回初径D T/L密切相关:A. D T/L越小旋回性能越好,速降系数越小B. D T/L越小旋回性能越差,速降系数越小C. D T/L越小旋回性能越好,速降系数越大D. D T/L越小旋回性能越差,速降系数越大53.*旋回中船速下降与相对旋回初径D T/L密切相关:A. D T/L越小旋回性能越好,漂角越大B. D T/L越小旋回性能越差,漂角越小C. D T/L越小旋回性能越好,漂角越小D. D T/L越小旋回性能越差,漂角越大54.船舶旋回运动中,漂角越大:A. 速降系数越小,速度下降越小,转心前移B. 速降系数越小,速度下降越大,转心前移C. 速降系数越大,速度下降越大,转心前移D. 速降系数越小,速度下降越大,转心后移55.船舶旋回过程中,漂角越大:A. 船尾向操舵一侧偏转幅度越大B. 船尾向操舵相反一侧偏转幅度越小C. 船首向操舵一侧偏转幅度越大D. 船首向操舵相反一侧偏转幅度越小56.船舶旋回过程中,漂角越大:A. 旋回性越差;旋回直径越大B. 旋回性越好;旋回直径越小C. 追随性越差;旋回直径越大D. 追随性越好;旋回直径越小57.船舶旋回运动中,漂角越大:A. 速降加剧,转心前移B. 速降加剧,转心后移C. 速降减轻,转心前移D. 速降减轻,转心后移58.*船舶旋回运动中,漂角由大变小:A. 速降加剧,转心前移B. 速降加剧,转心后移C. 速降减轻,转心前移D. 速降减轻,转心后移59.船舶旋回中,随着漂角的逐渐增大,旋回半径和转心的变化情况为:A. 旋回半径减小,转心前移B. 旋回半径减小,转心后移C. 旋回半径增大,转心前移D. 旋回半径增大,转心后移60.船舶做旋回运动过程中,漂角越小:A. 速降加剧,横倾增大B. 速降加剧,横倾减小C. 速降减轻,横倾减小D. 速降减轻,横倾增大61.一般商船满舵旋回中,重心G处的漂角一般约在_______之间。
操纵问答题1、影响旋回圈的因素有哪些?答:旋回圈的大小及几何形状与方形系数,舵面积等船型因素有关,也受到装载状态,船速,螺旋桨转速,操舵,以及风,流,水深等操船因素有关。
2、什么叫航向稳定性?答:正舵直航中的船舶,当受到风,流等外力干扰后,船舶将不可避免地偏离原来直航的运动状态。
当外力干扰消失后,船舶能否稳定到新的直线运动(动航向稳定性),或能否自行恢复到原来的航向(方向稳定性或静航向稳定性),或能否恢复到原来的航线(位置稳定性)的能力。
3、航向稳定性的判断方法?答:航向稳定性包括动航向稳定性,方向稳定性,位置稳定性。
直航中的船舶受到外力的瞬时干扰后,如果干扰过去后,不用操舵控制,船舶最终能够停止偏转而恢复直线运动,则称为直线运动稳定或动航向稳定。
稳定的较快,惯性转头角较小的船,其动航向稳定性较好,反之,其动航向稳定性较差。
如船舶不能稳定在新的航向上作新的直线运动,船舶不停地转头下去,则该船舶不具备动航向稳定性。
如果船舶最终能够恢复到与原航向相同的直线运动,则称为方向稳定,船舶不可能具备方向稳定性,必须用自动舵来控制。
船舶最终能恢复到原航线的延长线上作直线运动,则称为位置稳定性。
船舶不可能位置稳定性,必须操舵,定位来控制。
4、影响保向性的因素有哪些?答:船型因素:方型系数小,长宽比大,吃水大,船体侧面积尾部有钝材,船舶干舷高保向性好。
装载状态:轻载较满载时保向性好,尾倾较首倾时保向性好。
舵角,航速增大保向性明显改善。
水深变浅保向性变好,顺风,流保向性差。
5、影响船舶紧急停船性能的因素有哪些?答:船舶排水量大,船速高,顺风,顺流时紧急停船距离较大。
顶风,顶流,浅水效应,船体污底严重,主机换向时间短,倒车转速大,功率大紧急停船距离短。
6、何为滑失?滑失与船速,沉深,伴流有什么关系?答:理论进速pхn与实际速度Vp的差值称为滑失。
在转速一定时,船速越大,滑失越小。
当沉深比较小(h/D<0.65-0.75)时上方有空气吸入或桨叶暴露于空气中,螺旋桨推力下降,船速下降,滑失增大。
2024年《内河船舶操纵》知识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重点题)一、单选题1.船舶采用拖锚制动方法,可在______下使用。
A、任意速度B、高速C、低速D、后退标准答案:C2.为减小锚泊偏荡,抛八字锚时,两锚链的张角应:______。
A、迎风向B、背风向C、迎流向D、背流向标准答案:A3.全船失电时应______。
①立即通知驾驶台并接上应急电源;②检查应急电源是否正常;③在全船失电情况下首先应注意确保舵机、助航设备和消防设备供电;④根据船舶航行状态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以免因全船失电而产生其他重大事故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标准答案:D4.“船舶舵效较好”是指:舵叶转过一定的舵角后能使船在较______的时间,较______的距离上,转过较大的角度。
A、长/长B、长/短C、短/长D、短/短标准答案:D5.船舶的附加阻力包括______。
A、空气阻力、波浪阻力、涡流阻力和浅水阻力B、空气阻力、摩擦阻力、污底阻力和浅水阻力C、空气阻力、波浪阻力、污底阻力和浅水阻力D、空气阻力、波浪阻力、污底阻力和兴波阻力标准答案:C6.船舶冲程与船舶在航道中的剩余水深成:______。
A、正比B、反比C、无影响D、影响不大标准答案:A7.舵角是影响舵效的因素之一,______舵效越好。
A、在极限舵角范围内,舵角越大B、舵角越大C、舵角越小D、舵角为45°时标准答案:A8.全船失电时,根据船舶航行状态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当船舶正常航行突然失电时,如情况特殊急需用车避让时,应______。
A、停止主机运转,并立即电告驾驶台B、只要主机有可能短期运转,则应执行驾驶台命令C、按车令强制主机运行而不考虑主机后果D、先启动备用发电机组标准答案:B9.内河船舶的机械舵的极限舵角一般为______。
A、30°B、35°C、45°D、90°标准答案:B10.船舶沿边滩缓流航行时,若出现船首向深水一侧偏转的现象,应______。
1. 船舶在航行中,舵的作用是:A. 控制航向B. 增加航速C. 减少航速D. 改变船舶的吃水2. 船舶的航向通常用什么来表示?A. 罗经点B. 经纬度C. 方位角D. 距离3. 船舶在狭窄水道航行时,应如何操纵?A. 快速前进B. 慢速前进C. 停止不动D. 快速后退4. 船舶的锚泊设备主要包括哪些?A. 锚、锚链、锚机B. 锚、锚链、舵C. 锚、锚链、螺旋桨D. 锚、锚链、雷达5. 船舶在雾中航行时,应采取什么措施?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停止航行D. 正常航行6. 船舶的航速通常用什么单位来表示?A. 节B. 公里/小时C. 米/秒D. 英里/小时7. 船舶在夜间航行时,应如何使用灯光信号?A. 随意使用B. 按照国际信号规则使用C. 不使用D. 只使用白色灯光8. 船舶的航行安全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A. 航速、航向、天气B. 航速、航向、船舶设备C. 航速、航向、船员技能D. 航速、航向、船舶结构9. 船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处理?A. 立即停船B. 立即改变航向C. 立即发出求救信号D. 立即加速航行10. 船舶的航行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A. 航速、航向、目的地B. 航速、航向、航行时间C. 航速、航向、航行路线D. 航速、航向、航行安全措施11.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判断船舶的位置?A. 使用罗经B. 使用雷达C. 使用GPSD. 使用望远镜12.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避免碰撞?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停止航行13.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恶劣天气?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停止航行14.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海盗袭击?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15.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机械故障?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16.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火灾?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17.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漏水?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18.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人员伤亡?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19.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联?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20.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沉没?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21.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搁浅?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22.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碰撞?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23.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控?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24.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漂移?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25.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倾斜?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26.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进水?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27.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火?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28.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电?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29.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锚?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30.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舵?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31.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速?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32.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航?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33.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联?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34.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事?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35.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踪?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36.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灵?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37.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效?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38.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能?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39.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职?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40.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责?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41.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职?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42.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责?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43.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职?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44.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责?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45.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职?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46.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责?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47.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职?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48.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责?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49.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职?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50.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责?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51.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职?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52.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责?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53.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职?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54.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责?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55.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职?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56.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责?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57.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职?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58.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责?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59.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职?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60.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应对船舶失责?A. 加速航行B. 减速航行C. 改变航向D. 发出求救信号1. A2. A3. B4. A5. B6. A7. B8. C9. C10. D11. C12. C13. B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1. D52. D53. D54. D55. D56. D57. D58. D59. D60. D。
1. 船舶旋回运动中,漂角越大:A. 速降系数越小,速度下降越小,转心前移B. 速降系数越小,速度下降越大,转心前移C. 速降系数越大,速度下降越大,转心前移D. 速降系数越小,速度下降越大,转心后移2. 船舶旋回半径与船速Vs、旋回性指数K之间的关系为:A. 与船速Vs成反比,与旋回性指数K成正比B. 与船速Vs成反比,与旋回性指数K成反比C. 与船速Vs成正比,与旋回性指数K成正比D. 与船速Vs成正比,与旋回性指数K成反比3. 已知船舶的旋回初径的大小,就可知道船舶在狭窄水域只用满舵使船作:A. 90°转向所需范围的大小B. 120°转向所需范围的大小C. 180°转向所需范围的大小D. 360°转向所需范围的大小4. 关于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A. 航向稳定性越好,保向越容易B. 航向稳定性与船速无关C. 航向稳定性越好,保向越困难D.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无关5. 船舶尾倾比首倾时的:A. 航向稳定性差,旋回圈大B. 航向稳定性差,旋回圈小C. 航向稳定性好,旋回圈大D. 航向稳定性好,旋回圈小6. 船舶倒车停止性能或最短停船距离是指船在前进三中开后退三,从______停止时船舶所前进的距离。
A. 从发令开始至船对地B. 从发令开始至船对水C. 螺旋桨开始倒转至船对地D. 螺旋桨开始倒转至船对水7. 船舶从静止状态起动主机前进直至达到常速,满载船的航进距离约为船长的:A. 15倍,轻载时约为满载时的1/2~2/3B. 20倍,轻载时约为满载时的1/2~2/3C. 15倍,轻载时约为满载时的1/3~1/2D. 20倍,轻载时约为满载时的1/3~1/28. Z形操纵制动法适用于:A. 船舶高速及较宽敞水域B. 船舶低速及较宽敞水域C. 船舶高速及较狭小水域D. 船舶低速及较狭小水域9. 有关操纵性指数K,下述正确的是:A. K是表示操舵后产生转头角速度的大小,K越大旋回角速度越大B. K是表示操舵后产生转头角速度的大小,K越大旋回角速度越小C. K是表示操舵后船舶达到最大角速度的时间,K越大达到最大角速度的时间越长D. K是表示操舵后船舶达到最大角速度的时间,K越大达到最大角速度的时间越短10. 一般来说,______追随性较好,旋回性也较好。
A. 杂货船B. 散货船C. 大型油船D. 拖船11. 船舶改向时的新航向距离:A. 与舵角到位所需时间和舵角有关,与船速成正比B. 与舵角到位所需时间和舵角有关,与船速成反比C. 与舵角到位所需时间和舵角无关,与船速成反比D. 与舵角到位所需时间和舵角无关,与船速成正比12. 船舶旋回试验的目的在于:A. 评价船舶旋回迅速程度和所需水域的大小B. 评价船舶的航向稳定性的优劣C. 测定船舶旋回性及追随性D. 测定船舶旋回性及保向性13. 船舶的基本阻力中占比例最大的是:A. 兴波阻力B. 涡流阻力C. 空气阻力D. 摩擦阻力14. 额定船速是指在深水中,在额定功率与额定转速条件下,船舶所能达到的:A. 对水的速度B. 对地的速度C. 静水中的速度D. 理论上的速度15. 空载右旋单车船静止中倒车使船首右偏,主要是由于______的作用。
A. 伴流横向力B. 沉深横向力和排出流横向力C. 排出流横向力和伴流横向力D. 沉深横向力和伴流横向力16. 船舶航行中,舵力的大小与______的平方成正比。
A. 船速B. 航速C. 舵速D. 流速17. 关于伴流和螺旋桨排出流的影响对舵力产生影响,哪种说法正确?A. 伴流使舵力上升,排出流使舵力下降B. 伴流使舵力下降,排出流使舵力下降C. 伴流使舵力上升,排出流使舵力上升D. 伴流使舵力下降,排出流使舵力上升18. 装有变螺距桨与装有固定螺距桨的大型船比较,停车淌航中:A. 舵效较差,其原因是车叶仍以原转速转动形成了水流屏障降低了舵速B. 舵效较差,其原因是车叶仍以原转速转动形成了水流屏障降低了舵面积C. 舵效较好,其原因是车叶仍以原转速转动形成了水流屏障增大了舵速D. 舵效较好,其原因是车叶仍以原转速转动形成了水流屏障增大了舵面积19. 锚在操纵中的运用包括下列哪项?A. 控制余速、稳定船首、抛锚掉头、单锚泊B. 控制余速、稳定船首、单锚泊、脱浅用锚C. 控制余速、单锚泊、抛锚掉头、脱浅用锚D. 控制余速、稳定船首、抛开锚、抛锚掉头20. 船舶在港内拖锚淌航距离:A. 与排水量成正比,与锚的抓力成正比B. 与排水量成正比,与锚的抓力成反比C. 与排水量成反比,与锚的抓力成反比D. 与排水量成反比,与锚的抓力成正比21. 单锚泊时,锚链悬链长度:A. 与锚重有关,与船舶受到的外力有关B. 与锚重无关,与船舶受到的外力有关C. 与锚重有关,与船舶受到的外力无关D. 与锚重无关,与船舶受到的外力无关22. 船舶系泊时,前倒缆或首倒缆的作用是:A. 防止船舶后移、防止船首向外舷移动B. 防止船舶后移、防止船尾向外舷移动C. 防止船舶前移、防止船首向外舷移动D. 防止船舶前移、防止船尾向外舷移动23. 船舶系泊时,能防止船首向外舷移动的缆包括:A. 首缆、首倒缆和首横缆B. 尾缆、首倒缆和首横缆C. 尾缆、尾倒缆和首横缆D. 尾缆、尾倒缆和尾横缆24. 船舶离泊前进行单绑,顺流情况下,一般留下哪些缆绳?A. 船首留一头缆和一倒缆,船尾留一倒缆B. 船首留一头缆和一倒缆,船尾留一尾缆C. 船首留一头缆,船尾留一尾缆和一倒缆D. 船首留一倒缆,船尾留一尾缆和一倒缆25. 单拖船船首与大船紧靠并带缆的拖带方式称为:A. 吊拖B. 顶推C. 傍拖D. 横拖26. 船舶在宽度受限制的水道中顺流使用单拖船向右掉头,为了减小漂移,宜让拖船:A. 顶推大船右舷船尾B. 吊拖大船右舷船首C. 顶推大船左舷船尾D. 吊拖大船左舷船首27. 港内吊拖时,被拖船拖缆出口至水面距离为12m,一般情况下拖缆长度:A. 应大于48mB. 应大于58mC. 应大于68mD. 应大于78m28. 可根据船舶实际吃水估算船舶的正面受风面积Aa和侧面受风面积Ba,其:A. 侧面受风面积Ba与船长L的平方成正比B. 侧面受风面积Ba与船宽B的平方成正比C. 侧面受风面积Ba与船长L的平方成反比D. 侧面受风面积Ba与船宽B的平方成反比29. 船舶水动力系数Cw与漂角、水深的关系为:A. 水深越小水动力系数越小B. 漂角为零时水动力系数最大C. 水深越小水动力系数越大D. 漂角为零时水动力系数最小30. 船舶后退中,正横前来风:A. 风动力中心在重心之前,水动力中心在重心之后B. 风动力中心在重心之前,水动力中心在重心之前C. 风动力中心在重心之后,水动力中心在重心之后D. 风动力中心在重心之后,水动力中心在重心之前31. 在船舶与水的相对运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流对航速的影响是:A. 顺流航速比顶流航速大一倍流速B. 顺流航速比顶流航速大二倍流速C. 顶流航速比顺流航速大一倍流速D. 顶流航速比顺流航速大二倍流速32. 同一条船舶空船或压载时,其风动力中心位置比满载要:A. 明显后移B. 稍有后移C. 明显靠前D. 稍微靠前33. 船舶在有水流的水域航行,在相对水的运动速度不变时,舵角相同的条件下:A. 顶流舵力小,顺流舵力大B. 顶流舵力大,顺流舵力小C. 顺流舵效好,顶流舵效差D. 顺流舵效差,顶流舵效好34. 船舶旋回初径随水深变浅而:A. 渐渐变大,且当H/d<2之后,将急剧变大B. 渐渐变大,且当H/d<7之后,将急剧变大C. 渐渐变小,且当H/d<7之后,将急剧变小D. 渐渐变小,且当H/d<2之后,将急剧变小35. 船舶在航道中航行,岸吸力的大小:A. 与水深和船速无关,与船长和船宽有关B. 与水深和船速有关,与船长和船宽有关C. 与水深和船速无关,与船长和船宽无关D. 与水深和船速有关,与船长和船宽无关36. 船舶一侧靠近岸壁航行时,为了保向:A. 需向内舷压舵,且应使用大舵角B. 需向内舷压舵,且应使用小舵角C. 需向外舷压舵,且应使用小舵角D. 需向外舷压舵,且应使用大舵角37. 船吸现象的危险程度与两船船速和两船间的横距有关:A. 两船船速越低,两船间的横距越小,危险性越大B. 两船船速越低,两船间的横距越大,危险性越大C. 两船船速越高,两船间的横距越大,危险性越大D. 两船船速越高,两船间的横距越小,危险性越大38. 关于处在他船兴波中的船舶的转头作用,下述哪项不正确?A. 他船船速越高,转头作用越大B. 越接近他船时,转头作用越大C. 我船越大,所受影响越大D. 他船兴波越大,转头作用越大39. 两船并行会产生船吸现象,其转头力矩的大小:A. 与两船间横距的4次方成反比B. 与两船间横距的3次方成反比C. 与两船间横距的4次方成正比D. 与两船间横距的3次方成正比40. 一般船舶在接近港口附近时,通常备车时机在:A. 至锚地前剩余航程5海里或提前0.5小时B. 至锚地前剩余航程10海里或提前1小时C. 至锚地前剩余航程20海里或提前2小时D. 至锚地前剩余航程30海里或提前3小时41. 船舶舵效随航速降低而变差,一般情况下,手动操舵保持舵效的最低航速约为:A. 5~6knB. 4~5knC. 3~4knD. 2~3kn42. 在风浪较大的水域,船舶接送引航员时,下列操船行动,哪项正确?A. 必要时操纵船舶,使引航梯处于下风舷侧B. 引航员上下船时,船舶适当改变航向和(或)航速C. A、B都正确D. A、B都不正确43. 根据经验,在港内掉头中,若可有两艘以上的拖轮可用进行掉头,应至少需要直径______的圆形掉头水域。
A. 1.0倍船长B. 1.5倍船长C. 2.0倍船长D. 2.5倍船长44. 顺流抛锚掉头时,如拖锚淌航过快时,应:A. 请拖轮助操B. 加抛另一锚C. A、B都对D. A、B不都对45. 大船顺流向右掉头,因重载流急,拖右锚制动不力,为减小漂移,加快转头,应如何配置拖船?A. 拖船应顶左首B. 拖船应拖右首C. 拖船应顶右尾D.拖船应拖左尾46. 码头泊位长度一般情况下至少应为所泊船长的:A. 110%B. 115%C. 120%D. 125%47. 一般情况下,船舶靠泊操纵中,在风流不大时,船首抵达泊位前端的横距应有20m的安全余量,若靠拢角度取10°,泊位长度为200m,则船首抵达泊位后端的横距约为:A. 25mB. 35mC. 45mD. 55m48. 船舶离泊时,船首余地不大,且风流较强、顺流吹拢风时,多采用______方法。
A. 首先离B. 尾先离C. 平行离D. 自力离49. 长时间系浮或风浪较大,且船舶的回旋水域足够时,多采用那种系浮方法?A. 用缆绳系单浮B. 用缆绳系双浮C. 用锚链系单浮D.A、B、C都常用50. 船舶系靠单浮筒时,应:A. 先带单头缆,后带回头缆B. 先带回头缆,后带单头缆C. A、B都对D. A、B都不对51. 船舶顶流拖首或顺流拖尾离双浮时,应:A. 向顶流方向拖,使船舶顺流一端先行出泊位B. 向顶流方向拖,使船舶顶流一端先行出泊位C. 向顺流方向拖,使船舶顺流一端先行出泊位D. 向顺流方向拖,使船舶顶流一端先行出泊位52. 尾系泊时顺风进泊位后的带缆顺序为:A. 先带上风舷首缆;后下风舷尾缆B. 先带上风舷首缆;后下风舷首缆C. 先带上风舷尾缆;后下风舷首缆D. 先带上风舷尾缆;后下风舷尾缆53. 吹开风或吹拢风较强时,船首的带缆顺序是:A. 一般应先带头缆,然后带横缆、前倒缆B. 一般应先带头缆,然后带前倒缆、头缆C. 一般应先带横缆,然后带头缆、前倒缆D. 一般应先带前倒缆,然后带横缆、头缆54. 船舶进船闸船首带缆时,通常应:A. 先带左侧后带右侧,以抵御进车时的不利偏转B. 先带左侧后带右侧,以抵御倒车时的不利偏转C. 先带右侧后带左侧,以抵御进车时的不利偏转D. 先带右侧后带左侧,以抵御倒车时的不利偏转55. 绞锚时,如锚链太紧绞不动且方向朝前时,若要尽早把锚绞起,可以:A. 慢速倒车B. 慢速进车C. 快速倒车D. 快速进车56. 船舶在江河中锚泊时,为了减小锚泊船的旋回水域:A. 多抛八字锚B. 多抛一字锚C. 多抛平行锚D. 多抛短链单锚57. 单锚泊船在强风作用下偏荡过程中,锚链张力最大时刻的特征为:A. 锚链链处于极限位置附近,风舷角与风链角相等的稍后时刻B. 锚链链处于极限位置附近,风舷角与风链角相等的稍前时刻C. 锚链链处于平衡位置附近,风舷角与风链角相等的稍前时刻D. 锚链链处于平衡位置附近,风舷角与风链角相等的稍后时刻58. 关于狭水道对操船的影响,下列哪些正确?①航道狭窄②水流多变③来往船舶不多④航道弯曲A. ①~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④59. 船在顶流过弯头时,由于没及时保持船首与流向较小的交角,沿水流线航行,致使船首和船尾受到流向流速:A. 不同的水流的影响,将船首推向凹岸B. 相同的水流的影响,将船首推向凹岸C. 不同的水流的影响,将船首推向凸岸D. 相同的水流的影响,将船首推向凸岸60. 在河床不对称的运河中航行,应保持船位在:A. 水面的中线上B. 航道的中线上C. 航道的中线右侧D. 水面的中线右侧61. 船舶进入浅水区,其船速下降的原因是:A. 船体下沉,纵倾增大B. 兴波增强C. 推进器效率下降D. 以上都对62. 岛礁水域航行时一般应注意:A. 航路图志的精度不高;航标系统极不完备;水深变化小B. 航路图志的精度不高;航标系统非常完备;水深变化小C. 航路图志的精度很高;航标系统极不完备;水深变化大D. 航路图志的精度不高;航标系统极不完备;水深变化大63. 为及时发现珊瑚礁,了望应按下述要求进行:A. 应派人在高处了望、保持连续测深B. 应派人在甲板上了望、保持连续测深C. 应派人在高处了望、在可疑处测深D. 应派人在甲板上了望、在可疑处测深64. 在分道通航制和交通管制及其附近水域操纵船舶时应注意:A. 严格遵守分道通航制和交通管制等各种航行规定B. 近岸航行应减速,防止浪损C. 确认船位,走规定的通航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