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病的治疗效果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溴酚酸钠滴眼液联合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外伤后上皮延迟愈合的疗效观察王鑫;刘春宵;高瑞;李勤英;刘江英【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22(20)21【摘要】目的:探讨在角膜外伤后上皮延迟愈合患者中采用佩戴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联合溴酚酸钠滴眼液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河北省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角膜外伤后上皮缺损、延迟愈合患者共7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佩戴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溴酚酸钠滴眼液治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角膜上皮缺损、水肿、瘢痕消失的时间均更短(P<0.05)。
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94.2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8.57%、8.5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佩戴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溴酚酸钠滴眼液治疗角膜外伤后上皮延迟愈合,能够缩短患者眼部刺激症状持续的时间,促进角膜上皮的愈合,防止瘢痕形成,治疗方案安全有效。
【总页数】4页(P74-77)【作者】王鑫;刘春宵;高瑞;李勤英;刘江英【作者单位】河北省眼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2.2【相关文献】1.内眼手术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病变行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2.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治疗软性角膜接触镜所致的角膜上皮病变的疗效观察3.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外伤和角膜病疗效观察4.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治疗软性角膜接触镜所致的角膜上皮病变的疗效观察5.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治疗青少年近视患者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相关性干眼的效果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iggyback lens治疗重度圆锥角膜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Piggyback lens(软性接触镜与硬性接触镜的组合使用)对重症圆锥角膜的视力矫正与治疗效果。
方法观察10例重症圆锥角膜,角膜变形严重无法单独使用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的10只眼采用了Piggyback lens。
随访时间1~15个月。
结果矫正视力达0.7以上的9只眼占90%,0.4以上10只眼的达100%,明显优于框架眼镜和单独使用RGP.戴镜时间每日平均10小时,无明显角结膜并发症出现。
Piggyback lens戴用后角膜散光度平均减少1.50~3.00D,角膜形状明显扁平化。
Piggyback lens明显改善了配适状态,提高了矫正视力和舒适度。
结论在严密观察下,Piggyback lens对重症圆锥角膜的高度屈光不正矫正效果良好。
【关键词】Piggyback lens 圆锥角膜 RGP 硅水凝胶疗效观察圆锥角膜就其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有两种假说:上皮学说和角膜基质学说,主要因为细胞凋亡和胶原纤维的形态和排列关系的改变而引发角膜机械抗力的改变和变薄。
临床见的大量的患者都有不当揉眼史和不当的隐形眼镜配戴史,准分子激光手术损失过多的角膜厚度也是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
圆锥角膜临床上分为两种:原发性圆锥角膜和继发性圆锥角膜。
原发性圆锥角膜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角膜疾病,多发生在青年人,早期无任何症状,称亚临床圆锥角膜;该病呈进行性发展,到后期视力明显下降且不能矫正,晚期需做角膜移植治疗。
由于圆锥角膜亚临床期无任何症状,易被漏诊,发展到临床期则难以治疗,所以圆锥角膜重点在于预防和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防止进一步发展。
继发性圆锥角膜多见于准分子激光术后。
亚临床圆锥角膜是手术的禁忌,如果术前没有发现,手术使角膜进一步变薄,将导致角膜抗压力能力进一步降低,从而加速圆锥角膜的发展;对于正常角膜来讲,如果准分子激光手术过多的切削角膜组织,使角膜厚度保留较少,原来正常的眼内压会引起角膜向前膨出继发圆锥角膜;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圆锥角膜体质,到一定年龄才发病,准分子手术可加速其病程,这种较为少见。
持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在角膜病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在治疗角膜病治疗中持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应用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间接收诊治的24例(31眼)角膜病患者治疗的情况,对患者持续性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疗效进行分析,对患者眼部变化情况进行统计研究。
结果:在所有随机抽取的24例(31眼)角膜病患者的治疗中,患者经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症状完全好转的12眼(38.7%),好转19眼(61.3%),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疼痛感,促进患者角膜创面的愈合。
结论:软性角膜接触镜对于角膜病能够有效治疗,促进受损角膜的愈合,保护角膜,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软性角膜接触镜;角膜病;临床应用角膜疾病包括大泡性角膜病变、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与上皮剥脱、丝状角膜炎以及眼外伤,在角膜病的治疗中对患者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是为了帮助患者尽快愈合角膜创口,缓解患者手术造成的疼痛,保护角膜。
但是持续配戴角膜接触镜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一直有待研究,对于引发的并发症认识不足,临床上也未大量采用,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间接收诊治的24例(31眼)角膜病患者均是通过角膜接触镜进行治疗,笔者通过选取研究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角膜接触镜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是选自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间接收诊治的24例(31眼)角膜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1例13眼(41.9%),女性患者13例18眼(58.1%)。
进入我院对患者眼部角膜检查发现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4例6眼(19.4%),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3例4眼(12.9%),复发性角膜上皮剥脱症2例3眼(9.7%),丝状角膜炎5例8眼(25.8%),眼外伤10例10眼(32.3%)。
其中眼外伤中属于角膜穿孔伤2例2眼(6.5%),化学烧伤6例6眼(19.4%),角膜外伤致上皮缺损1例1眼(3.2%),热灼伤1例1眼(3.2%)。
软性角膜接触镜长期佩戴对角膜上皮的影响王晓莉;邓应平;蔡方荣;张键;柏丽娜;邓智会【摘要】目的:观察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长期佩戴对角膜上皮的影响,分析其安全性。
方法:取去瓣式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患者术中切除的角膜皮瓣进行研究。
术前框架眼镜组(n=81)、SCL组(n=72),对两组角膜健康状态及离体角膜上皮瓣厚度、角膜上皮基底细胞计数、角膜内皮细胞面积、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进行比较,总结SCL对角膜上皮的影响。
结果:SCL组点状角膜炎、结膜炎发生率高于框架眼镜组,其离体角膜上皮瓣厚度(55.12±4.31μm)、角膜上皮基底细胞计数(3755.60±155.26)个/mm2均低于框架眼镜组的(57.64±3.55)μm、(3995.71±342.08)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框架眼镜组角膜上皮细胞形态规则、排列致密,而SCL组角膜上皮细胞形态欠规则、排列疏松。
结论:长期佩戴SCL可造成角膜上皮厚度及细胞数量下降,以及角膜上皮组织结构的病理学改变,可能是引发角膜受损的主要原因。
【期刊名称】《现代仪器与医疗》【年(卷),期】2018(024)001【总页数】3页(P64-66)【关键词】软性角膜接触镜;近视;角膜上皮【作者】王晓莉;邓应平;蔡方荣;张键;柏丽娜;邓智会【作者单位】[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四川成都610041;[2]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眼科,四川简阳641400;;[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四川成都610041;;[2]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眼科,四川简阳641400;;[2]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眼科,四川简阳641400;;[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四川成都610041;;[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2.2角膜接触镜即俗称的隐形眼镜,包括硬性、软性两种类型,其中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的应用率超过95%,较框架眼镜而言,角膜接触镜能够解决镜片效应的弊端,还可满足佩戴者对美观度的要求[1-2]。
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细菌性感染性角膜疾病后期治疗中的
疗效观察
鲁红宇;丰艳群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5(8)23
【摘要】目的对于细菌性感染性角膜病变恢复后期的患者,通过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观察其在改善角膜刺激症状和促进角膜修复方面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89眼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性角膜病变患者,通过积极抗感染处理后,采用临床对照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治疗用药;治疗组在按常规给予治疗用药的同时加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
观察比较2组患者角膜刺激缓解症状和角膜愈合的情况。
结果治疗组缓解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4.1%(P<0.05),术后1周行角膜荧光素检查,治疗组溃疡创面愈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适当的时机合理使用治疗性角膜接触镜可减轻细菌感染性角膜疾病患者的痛苦,能有效的促进角膜的修复,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方便等优点。
【总页数】2页(P145-146)
【作者】鲁红宇;丰艳群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爱尔眼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
【相关文献】
1.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眼表疾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观察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眼表疾病治疗中的疗效
3.观察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眼表疾病治疗中的疗效
4.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病的疗效分析
5.溴酚酸钠滴眼液联合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外伤后上皮延迟愈合的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和护理指导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是一种为了矫正眼球屈光不正或者眼部疾病而设计的一种眼镜,其特点是材质柔软、透氧性好。
通过正确的配戴和护理,可以确保眼睛的健康,并提供最佳的视力矫正效果。
1.配戴前准备:2.清洁和消毒:接触镜的清洁和消毒是使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重要步骤。
在佩戴和摘掉接触镜之前都需要进行彻底的洗手,以减少接触镜受到细菌和污染物的污染。
首先,将一些适合接触镜的清洁液倒入干净的洗涤盒中,将镜片放入洗涤盒中,然后轻轻摇晃。
这样可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
接着,在指示时间内使用抗菌药水将接触镜浸泡,以确保彻底消毒。
最后,倒掉洗涤盒中的清洁液,用清洁的消毒药水填充洗涤盒,将接触镜放入药水中,确保接触镜完全浸没。
3.使用适当的护理产品:为了确保接触镜的安全使用并减少眼部问题的发生,我们需要使用适当的护理产品。
这包括清洁液、抗菌药水和保湿润滑眼药水。
清洁液用于去除接触镜表面的污垢和细菌,抗菌药水用于消毒接触镜,保湿润滑眼药水可以缓解眼干燥不适。
一定要使用医生推荐的产品,并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4.规范使用时间:使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时间也是需要注意的。
在开始佩戴接触镜的早上,我们需要确保接触镜是干净的,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戴上。
在晚上取下接触镜之前,需要先摘掉镜片,并用适当的护理产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此外,不要超过建议的佩戴时间。
根据不同的接触镜类型和品牌,佩戴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通常为8至12小时。
超过推荐的佩戴时间可能导致眼部不适、感染等问题。
5.定期眼科检查:即使您感到没有任何不适,定期眼科检查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眼部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治疗。
眼科医生可以检查接触镜的适合度和眼部健康状况,并为您提供针对您特定情况的个性化指导。
角膜变性的种类及治疗引言角膜是眼球上透明且弯曲的前表面,对于我们的正常视力至关重要。
然而,有些人可能会遭受角膜变性的问题,这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角膜变性的不同种类以及其各自的治疗方法。
角膜变性的种类1. 角膜脆性综合征角膜脆性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角膜疾病,其特征是角膜上皮层缺陷和角膜易碎。
这种疾病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并且在儿童和年轻人中更为常见。
主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发红、疼痛和视力模糊。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使用软性角膜接触镜保护角膜,并可能需要角膜移植手术来修复角膜缺陷。
2. 圆锥角膜圆锥角膜,又称为角膜圆锥症,是一种逐渐进行性的角膜疾病。
它会导致角膜逐渐向前方突出,形成一个圆锥状的角膜。
该疾病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开始出现,并逐渐恶化。
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和光散乱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硬性或软性角膜接触镜以改善视力,角膜环或角膜CXL(角膜交联术)可以帮助稳定病情。
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角膜移植手术。
3. 格氏黄斑变性格氏黄斑变性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疾病,主要影响黄斑区域的视网膜。
虽然它可能与衰老相关,但也有早发型的家族性格氏黄斑变性。
该疾病引起视网膜的退化,影响中央视觉。
患者可能会出现中央视力模糊、视物扭曲和低对比度等症状。
目前尚无治愈格氏黄斑变性的方法,但可通过视功能康复和使用辅助视觉工具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玻璃体液化玻璃体是填充眼球后半部的透明凝胶状物质,它起到支撑眼球结构和光线透明的功能。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可能会发生液化,导致玻璃体混浊。
这可能会导致眼球内部的阴影或浮动物体,影响视觉清晰度。
目前,没有直接治疗玻璃体液化的方法,但患者可通过接受视功能康复治疗来提高视觉功能。
角膜变性的治疗方法1. 角膜接触镜角膜接触镜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改善由不同类型的角膜变性引起的视力问题。
硬性角膜接触镜适用于治疗圆锥角膜,能够改善角膜曲率,减轻视觉畸变。
角膜绷带镜治疗各种角膜炎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在各种角膜炎中的辅助治疗效果。
方法:对36例36只眼,佩戴博士伦的纯视软性角膜接触镜,连续佩戴3-35天,按时复诊观察效果。
结果:34例34只眼,眼部疼痛、流泪、充血及角膜上皮变化情况均好转,2例仍有角膜上皮点状缺损。
结论:角膜绷带镜对促进角膜上皮的愈合和缓解眼部刺激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角膜绷带镜;角膜炎;效果观察角膜在眼球的最前端,是眼球壁和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视觉质量和保护眼内组织的重要屏障。
角膜的防御能力减弱,外界或内源性致病因素侵袭角膜组织引起炎症【1】。
角膜炎的典型症状为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眼部刺激症状【1】,如果病情未得到控制,随着炎症的发展,角膜组织坏死、脱落加重,溃疡逐渐加深,即发生角膜穿孔【1】。
明确致病原因,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及时封闭角膜的穿孔,防止眼内感染等并发症是角膜炎的治疗原则。
在一年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对于各种角膜炎应用这种硅水凝胶材质的角膜接触镜,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8年lO月至2019年10月我们科门诊就诊的角膜炎患者36例36只眼,其中:男19例19 只眼;女17例17只眼;年龄21~84岁,均为单眼发病。
自述异物感,流泪,畏光,疼痛,睁眼困难,用药3-5天疗效不佳。
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脱落5例,不同程度角膜溃疡31例。
确诊为丝状角膜炎19例,暴露性角膜炎7例(睑外翻6例,外伤引起的睑闭合不全1例),角膜擦伤5例,睑内翻,倒睫3例,翼状胬肉术后角膜溃疡2例。
全部患者确认无糖尿病、高血压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1.2.方法(1)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后给予佩戴角膜绷带镜,全部采用博士伦的纯视软性角膜接触镜,材质是亲水性硅酸盐树脂,含水量高,透氧率好。
具有良好的抗沉淀,不易污染,渗透性很好等特点,可以连续配戴2l天(2)首先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患者眼睑及结膜囊内的分泌物,检查有效日期,包装和绷带镜片是否完好。
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所致角膜新生血管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对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所致角膜新生血管进行临床观察,并探讨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过的因配戴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而使眼部损伤的患者207例,受损眼睛共398只,其中,角膜新生血管患者30例,52只眼,平均追踪时间16个月。
结果本次398只患眼中,角膜新生血管的患眼52只,占13.1%。
戴镜时间在六个月以内的患者,发生角膜新生血管的概率为1.9%,戴镜时间在五年以上的患者,发生角膜新生血管的概率为17.2%。
30例角膜新生血管患者中,2例患者持续戴镜时间每次高达14小时,1例患者持续戴镜时间超过5个月,这三例患者5只眼视力受损级别均为ⅲ级,其余患者均处于i级。
本次52只角膜新生血管患眼中,镜片贴合度在0至0.4毫米范围内的镜片有8片,占15.4%,贴合度在1毫米以上的有的3片,占5.8%。
结论影响角膜新生血管发生概率的因素有镜片与角膜的匹配情况,戴镜的连续时间,以及戴镜的年限等。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人数越来越多,其并发症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近年来,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情况越来越普遍[1],正因为如此,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配戴情况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了解软性角膜接触镜造成角膜新生血管的因素,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对收治过的因配戴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而使眼部损伤的207例患者,398只眼进行了一次研究性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过的因配戴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而使眼部损伤的患者207例,受损眼睛共398只,其中,角膜新生血管患者30例,52只眼,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其年龄在15至39岁,平均年龄24.7岁,追踪时间为5个月至24个月不等,平均16个月,戴镜时间最短的6个月,最长的6.2年,平均时间33个月,所有患者使用的镜片均可做为周戴型镜片使用,55%的镜片含水量。
医学信息2019年第32卷6月Medical Information.Jun 2019Vol.32收稿日期:2019-05优质护理措施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任宏坤(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天津300190)摘要:目的:针对在我院进行脑肿瘤手术的患者,对其采用优质护理措施以后,对该护理方法应用价值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在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随机对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率、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率、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p<0.05)。
结论:针对在我院进行脑肿瘤手术的患者,对其采用优质护理措施以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效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关键词:脑肿瘤手术;优质护理;生活质量;护理效率脑肿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疾病,该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使人们的生活质量降低,为了能够使脑肿瘤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1],本文主要针对在我院进行脑肿瘤手术的患者,对其采用优质护理措施以后,对该护理方法应用价值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
其中,研究报告如下:收稿日期:2019-05翼状胬肉术后应用治疗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刘芳(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300000)摘要:目的分析翼状胬肉术后应用治疗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将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134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7例。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增加治疗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小时角膜创口愈合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48小时角膜创口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治疗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护理方法应用于翼状胬肉患者的术后护理中,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者角膜愈合,值得推广。
硅水凝胶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疗效曹淑娟;骆晓琴;姜爱新【摘要】目的:探讨硅水凝胶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7-01我院收治的持续性角膜上皮损伤患者56例56眼病例资料,其中21例配戴水凝胶材质角膜接触镜者纳入对照组,35例配戴硅水凝胶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者纳入观察组,观察临床疗效、角膜混浊分级、视力改善、患者主观舒适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94%vs 76%).治疗后3 d组间haze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wk,1mo后组间haze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mo后观察组haze分级0级所占比例明显较对照组高(49%vs 1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1,P=0.027).治疗后1mo两组患者视力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7,P<0.05),观察组91.43%患者视力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38%(P=0.002).治疗前两组舒适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d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均增加,且观察组治疗后1、3d,1 wk舒适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422、-15.827、-16.588,均P<0.01).观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平均为4.25±1.05d,对照组为5.96±2.16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水凝胶软性角膜接触镜可用于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8(018)008【总页数】4页(P1436-1439)【关键词】持续性角膜上坡缺损;硅水凝胶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效果【作者】曹淑娟;骆晓琴;姜爱新【作者单位】844000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844000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844000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0引言角膜上皮细胞之间连接紧密,且各层上皮细胞间构成人眼和外界的第一屏障,正常生理情况下,角膜上皮本身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愈合能力[1-2]。
探讨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175眼)角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61例(87眼)和对照组61例(88眼),实验组患者给予佩戴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滴用抗生素和人工泪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并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缓解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化学伤和热烧伤急性期后角膜上皮持续缺损或溃疡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81.82%和55.88%,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缓解率分别为96.15%和62.50%,干眼病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9.29%和66.67%,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治疗由化学伤、热烧伤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损或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能够有效缓解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和干眼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标签: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角膜病;临床效果
角膜(Cornea)内没有血管分布,且具有十分敏感的神经末梢,如有外物接触角膜、角膜上皮缺损或者形成溃疡将会非常疼痛,甚至如果角膜受到化学伤、热烧伤等剧烈损害后,角膜上皮缺损或者溃疡将愈合地十分缓慢。
因此对于角膜损伤或者溃疡临床上通常基于抗感染药物和能够促进角膜缺损和溃疡修复的药物治疗,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1]。
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6月对收治的角膜病患者采用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治疗,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122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角膜病患者,共计139眼。
其中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53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1.8±6.3)岁。
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61例(87眼)和对照组61例(88眼),实验组中化学伤和热烧伤急性期后角膜上皮持续缺损或溃疡患者29例33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18例26眼,干眼病患者14例28眼,对照组中化学伤和热烧伤急性期后角膜上皮持续缺损或溃疡患者30例34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17例24眼,干眼病患者15例30眼。
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眼部疾病类型及病情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实验组患者配戴可抛的、含水量为58%、厚度和直径分别为0.06和14mm的、曲率半径为8.4mm的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连续配戴4d取下后于显微镜下检查角膜,在护士的輔助下更换新的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
化学伤或者热烧伤患者在角膜未愈合但结膜水肿基本消失时开始配戴,大泡性角膜病变和干眼病患者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15d若未见症状缓解者则加用戴镜治疗。
戴镜期间根据病情联合应用无色的抗生素和人工泪液眼药水,预防感染。
对照组眼部烧伤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以预防眼部感染,并用睫状肌麻痹剂达到散瞳的目的,烧伤后7d内使用糖皮质激素以预防炎性反应和形成新生血管,角膜有溶解倾向后
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眼部滴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可以促进角膜基质和上皮细胞修复的药物。
1.3疗效判断标准[2] 角膜上皮缺损或溃疡的治愈标准为:角膜上皮缺损或溃疡愈合,角膜荧光素染色呈阴性。
大泡性角膜病变和干眼病患者症状缓解标准:眼部畏光、流泪、疼痛等刺激症状消失。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中化学伤和热烧伤急性期后角膜上皮持续缺损或溃疡患者的治愈率、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缓解率和干眼病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1.82%、96.15%和89.29%,实验组中化学伤和热烧伤急性期后角膜上皮持续缺损或溃疡患者的治愈率、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缓解率和干眼病症状缓解率分别为55.88%、62.50%和66.67%,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眼睛被化学烧伤或者热烧伤的早期,由于患者眼睑存在不同程度的肿胀,且球结膜存在充血和水肿等症状,不适合配戴接触性眼镜,随着时间延长,充血哥水肿等症状渐渐消退,则可以开始配戴接触性眼镜,一方面接触性眼镜可以保护角膜上皮细胞,防止眼睑开闭造成的上皮细胞脱落,同时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睑内翻倒睫对角膜上皮的损害[3]。
一些眼部手术容易导致角膜上皮出现水泡,即大泡性角膜病变,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对患者恢复视力、消除眼部刺激均有较好的作用。
但是对于临床上等待角膜移植的患者以及一些不适宜立即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配戴接触性眼镜有利于减轻眼部的疼痛感,同时对缓解畏光、流泪等症状也有一定作用[4,5]。
对于干眼病患者来说,接触性眼镜适合在滴用人工泪液后仍有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时使用,但仍应该同时联用抗生素滴眼液和人工泪液。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29例33眼化学伤和热烧伤急性期后角膜上皮持续缺损或溃疡患者的治愈率为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88%,18例26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症状缓解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14例28眼干眼病患者症状缓解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配戴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对治疗以上3种角膜病比传统药物治疗方法更有效,并且安全可靠,未发现感染。
也有研究表明,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镜会导致中央角膜厚度变薄,且随着佩戴时间延长中央角膜厚度越来越薄,因此笔者认为患者应在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正确配戴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并注意配戴时的卫生,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眼部感染,能够起到治疗角膜病的积极作用,但为了预防配戴过程中对角膜厚度造成影响,应尽可能避免长时间配戴。
参考文献:
[1]Ibrahim Y W,Boase D L,Cree I A.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redisposing factors and microbiological profiles of infectious corneal ulcers:the Portsmouth corneal ulcer study[J].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09,93(10):1319-1324.
[2]汤瑞方,张晓峰.持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在角膜病治疗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2,41(22):2312-2314.
[3]张月琴,栗占荣,余晓菲,等.角膜层间灼烙联合羊膜嵌入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010):1301-1303.
[4]Di Girolamo N,Bosch M,Zamora K,et al.A contact lens-based technique for expansion and transplantation of autologous epithelial progenitors for ocular surface reconstruction[J].Transplantation,2009,87(10):1571-1578.
[5]王磊,夏丽坤.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中央厚度影响的临床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5):804-806.编辑/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