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监控系统分站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3.95 MB
- 文档页数:77
矿山安全六大系统1、监测监控系统1)、组成系统由主机、传送接口、分站、传感器等设备组成。
2)、功能用于监测气体、风速、风压、温度、通风机开停状态等参数,具有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
2、人员定位系统1)、组成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一般由识别卡、位置监测分站、电源箱、传输接口、主机、系统软件、服务器、打印机、UPS电源、远程终端、网络接口等组成。
2)、功能■全矿人员实时跟踪、定位■矿井移动目标的实时视■井下人员分布和行踪查询■井下工作人员的考勤■紧急搜救与紧急报警功能■矢量图的编辑及分类■各类报表数据查询与打印■信息存储和历史数据播放3、紧急避险系统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设采区避难硐室,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
1)、组成由避险路线、避险设施(包括救生舱、避难所、自救器)等组成。
2)、功能在井下发生紧急灾害的情况下,为避灾人员提供安全避险的生命保障设施设备。
4、压风自救系统1)、组成压风自救装备系统由空气压缩机、井下压风管路及固定式永久性自救装备组成。
当发生煤和瓦斯突出或突出前有预兆出现时,工作人员近进入自救装置,打开压气阀避灾。
2)、功能为隔绝式防护装置,当煤矿井下出现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或突出时,避灾人员应立即跑至压风自救装置处,解开披肩防护袋,打开球阀开关,迅速钻进披肩防护袋,其压力达0.09Mpa左右,对袋外空气形成正压,而袋外有害空气压力低,不能进入防护袋,使避灾人员不致受侵害。
披肩防护待材料具有不漏气、阻燃和抗静电特点。
5、供水施救系统1)、组成矿井供水施救系统由清洁水源、供水管网、三通阀门及监测供水管网系统的辅助设备组成,其中供水管网即消防防尘供水管道系统主要包括储水池、管道系统及各类阀门。
金属非金属矿山六大系统
简介地下矿山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明确规定的,是有效降低事故危害程度、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综合治理措施,是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和建设坚实的矿山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六大系统指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1监测监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由主机、传输接口、传输线缆、分站、传感器等设备及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和声光报警功能,用于监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通风机开停状态、地压等。
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由主机、传输接口、分站、识别卡、传输线缆等设备及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具有对写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种地那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信息进行监测、显示和打印、存储、查询、报警、管理等功能。
3紧急避险系统紧急避险系统是在矿山井下发生灾变时,为避灾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由避灾路线、紧急避险设施、设备和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
4压风自救系统
压风自救系统是在矿山发生灾变时,为井下提供新鲜风流的系统,包
括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三通及阀门、油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
5供水施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是在矿山发生灾变时,为井下提供生活饮用水
的系统,包括水源、过滤装置、供水管路、三通及阀门等。
6通信联络系统
通信联络系统是在生产、调度、管理、施救等各环节中,通过发送和接收通信信号实现通信及联络的系统,包括有线通信联络系统和无线通信联络系统。
煤矿六大系统组成煤矿六大系统包括: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和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概述和图片监测监控系统包括:环网交换机后备电源KJ19-L通讯线路避雷器监控分站防爆摄像仪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多路电源声光报警器本系统是针对矿山地面、矿山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环境参数、通风设施及机电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测监控的综合性监测监控系统,包括通风系统监测、视频监控和地压监测。
是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项目之一。
本系统可大可小,组合灵活,适用于我国大、中、小型矿井,是符合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实际需要的监测监控系统。
系统具有防雷击保护装置,能有效将沿线进入设备的感应雷击电压箝位在安全电压范围内,可承受架空线、地缆、横向、纵向、正极性、负极性等雷击及过压冲击,以保护地面计算机等外围设备,以及地面、井下各分站等免遭雷击损坏。
人员定位系统概述和图片人员定位系统包括:环网平台系统读卡分站人员定位分站识别卡电源箱人员定位系统由主机、传输接口、分站(读卡器)、识别卡、传输线缆等设备及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具有对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信息进行监测、显示、打印、储存、查询、报警、管理等功能。
该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等多学科技术综合应用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
该系统采用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现井下人员的精确定位。
ZigBee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线网络技术,它具有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等优点,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技术和蓝牙技术之间的技术提案,它依据802.15.4标准,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
这些传感器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所以采用ZigBee技术开发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具有安装方便、组网灵活、通讯效率高等特点。
六大系统”包括:一、监测监控系统、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三、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四、压风自救系统、五、供水施救系统、六、通信联络系统。
矿山六大系统建设“六大系统”包括:一、监测监控系统:视频监控、安全监控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三、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四、压风自救系统;五、供水施救系统;六、通信联络系统。
“六大系统”包括: 1、人员定位 2、无线通信 3、视频监控 4、化学气体检测 5、安全环境检测“六大系统”包括:1.人员定位系统主要用来跟踪监测井下人员和机车,通过在人员和机车放置定位卡全程获取其信息,实时掌握井下人车数量、分布情况和工作路线。
2.无线通信系统主要解决井下的无线通话问题,井下人员之间可以利用手机进行通话或发送短信,或者与井上井下的固定电话相互播打,也可接收监控中心的短信或电话通知。
3.视频监控系统以图象方式直观实时监控提升人员的提升系统,实现对井口调度室、提升绞车房、提升人员进出场所(井口、井底、中段马头门、调车场等)的视频监控。
4.环境监测系统使用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等环境监测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数据,一旦环境量超标,监测现场与调度中心将同时发出警报。
配合制度:第一、安全监测系统管理制度第二、安全监测系统调试管理制度第三、安全监控管理制度第四、瓦斯检测填报制度第五、安全检查制度第六、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参考1:北京凯瑟新起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凯瑟)/ KJ278矿用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矿用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人员标识卡数据通讯接口矿用读卡分站矿用风机在线监控系统矿用风机在线监控系统矿用安全监控系统矿用安全监控系统隧道、地铁人员定位管理系统隧道、地铁人员管理系统矿用视频监控系统矿用视频监控系统技术问题一:KJ278(B)系统的组成?答:该产品由软件系统和硬件二大部分组成。
其中软件系统包括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两部分,用于完成信息采集、识别、加工及其传输,由这两部分软件共同支撑着整个系统的运行。
监测监控系统分站与传感器安装、设置标准1、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2、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的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CO。
3、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应设置风速传感器。
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10m内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地点。
当风速低于或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4、主要通风机的风硐应设置风压传感器。
5、机电硐室内应设置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34℃。
6、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7、矿井和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的主要风门必须设置风门传感器。
当两道风门同时打开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8、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风筒末端应设置风筒传感器。
9、为监测被控设备瓦斯超限是否断电,被控开关的负荷侧必须设置馈电传感器。
10、甲烷传感器设置及安装地点11、瓦斯矿井的煤巷、半煤岩巷的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必须按图1设置:在工作面混合风流处设置甲烷传感器T1,在工作面回风流中设置甲烷传感器T2;采用串联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必须在被串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设置掘进工作面进风流甲烷传感器T3。
安装在风筒出口的巷道对侧。
12、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必须按图2设置。
在上隅角设置甲烷传感器T0,工作面设置甲烷传感器T1 ,工作面回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T2;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T4(下图中T3不考虑)图2 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13、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测风站应设置甲烷传感器14、设在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进风侧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如图3所示。
二.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1)传感器(2)执行机构(3)监控分站(4)电源箱(5)传输接口(6)主机(7)显示装置(8)管理工作站或远程终端(9)数据服务器(10)路由器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两种特性1、静态特性2、动态特性主要静态指标:线性度:又称非线性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一般用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与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比表示。
它反映了实际输入输出与理想直线的偏离程度。
灵敏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变化值△y与输入量变化值△X之比,即S=△y/△X;可见灵敏度表示单位输入量的变化所引起传感器输出量的变化。
迟滞性:滞后或回程误差表示在规定的同一校准条件下,测量装置在同一校准级上正、反行程输出值的不一致程度。
重复性误差:表示在规定的同一校准条件下,测量装置在同一方向在全量程范围内多次重复校准,各次校准曲线之间的不一致性,用各校准级上正、反行程最大标准偏差的t 倍与满量程输出值的百分比表示分辩力分辨力:是指测量系统能测到的最小输入量变化Δx的能力。
因全量程范围内各测量区的Δx 不完全相同,常用量程内的最大Δx与满量程输出值的百分比k表示,称为分辨率;量程:测量系统能测量的最小输入量至最大输入量之间的范围。
如光学瓦斯检定器(AQG-1型)的测定范围为0.01~10%CH4。
漂移:是指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量随着时间变化的现象。
热电阻效应即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二者有确定的函数关系,通常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基本上呈线性关系。
⏹ 铂丝催化元件高纯度铂丝绕制的螺旋线圈(d =25~70μm ,Ф200~500 μm )构成的铂热电阻。
⏹ 铂丝既是催化剂,又是加热器,同时又是感温元件。
⏹ 优点:结构简单;稳定性较好;受硫化物中毒影响小。
⏹ 缺点:催化活性低;工作温度高,升华严重;寿命短;零点漂移。
⏹催化剂中毒:催化剂毒物强烈吸附在催化剂上发生反应而使催化剂活性减少或消失的现象。
顺通煤矿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总结一、安全监测监控(1)监测监控设备各设置地点和布置矿井监测监控设备主要设置在综采工作面、回风巷、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主要机电设备硐室、井下运输道及煤仓、井下中央变电所、通风机房。
(2)监测、监控总站和各分站主要设备的功能监测、监控总站设备:监测主机为研华科技610L工控主机,双机热备用;大屏幕彩显、打印机;监测、监控总站和各分站主要设备的功能应满足《煤矿安全规程》(2004年版)第160条要求。
监测分站应具备独立工作和故障闭锁功能.(3)监控系统概述监控系统中心站监控主机采用双机热备配置,井下监控分站上传的监控数据同时写入监控主机、备机数据库。
监控主备机之间通过网线连接进行“心跳”监测,当主监控机发生故障时,备监控机自动启动,切换时间小于30秒。
监测数据不丢失。
监控主机接入局域网,局域网上的终端可以通过WEB浏览进入实时监控画面进行相关的查询、打印图表等操作。
(4)连接方式主传输线路采用光传输,地面数据接口选择带光口传输接口,与井下矿用数据传输光端机通过矿用阻燃光缆连接。
井下安全监控分站之间、监控分站与光端机之间采用矿用阻燃电缆通过总线方式连接各类监测传感器和断电执行器与分站之间采用矿用阻燃电缆连接。
井下设备使用KJ73-G型数据传输光端机各分站的连接节点,将分站RS485信号转换为光网络信号进行上传。
并可代替上位机对过连接分站进行巡检,减少上位机电脑的负荷,有效提高了巡检速率和传输的高效及稳定。
传输介质采用光纤维,不具导电性,有效的实现了防雷功能,减少了信号避雷器等设备。
地面设备使用KJJ55N型带光口的数据传输接口,接收井下KJ73-G 数据传输光端机传送来的数据,将数据转换后传送给上位机进行分析处理、储存、显示、打印等。
矿用数据传输光端机安装位置设置在主传输光缆进线井底。
主传输电缆型号:阻燃型矿用信号电缆MHYV 1﹡4﹡(7/0.43)(5)井下分站及传感器配置位置根据矿井井下开拓方式及采掘、运输的配置情况,在中央泵房变电所、采煤工作面上、下巷、总回风、胶带输送机、+899无极绳绞车硐室及运输大巷、主要回风巷等处设置监控分站及传感器,连续监测井下的瓦斯浓度、一氧化碳、风速、负压、温度、等环境参数和矿井主要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
矿压监测矿山井下六大系统建设规范成都市东旭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矿压监测矿山井下六大系统建设规范 C一.术语和定义1 监测监控系统 monitoring and supervision system由主机、传输接口、传输线缆、分站、传感器等设备及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和声光报警功能,用于监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通风机开停状态、地压等。
2 主机 host 用于接收监测信号,并具有校正、报警判别、数据统计、磁盘存储、显示、声光报警、人机对话、输出控制、控制打印输出等功能的计算机装置。
3 分站 substation 监测监控系统中用于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按预先约定的复用方式远距离传送给传输接口,同时接收来自传输接口多路复用信号的装置。
4 传感器 transducer 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5 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 deleterious harmful gas transducer 连续监测地下矿山环境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装置。
6 开停传感器 on off status transducer 连续监测地下矿山中机电设备"开"或"停"工作状态的装置。
7 监测监控设备 mine monitoring equipment 矿山井下用于监测监控的传感器、分站及线缆等的总称。
8 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portable deleterious gas alarm detector 具备气体浓度显示及超限报警功效的便携式仪器。
成都市东旭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二.建设原则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依据 GB16423-2006 的要求和矿山实际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
2 监测监控系统应进行设计,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建设。
鼓励将监测监控系统与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建设。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分类(1)环境安全监测监控系统(2)轨道运输监测监控系统(3)带式输送机监测监控系统(4)提升机运输监测监控系统(5)供电监测监控系统(6)排水监测监控系统(7)火灾监测监控系统(8)瓦斯抽放监测监控系统(9)矿山压力监测监控系统(10)煤与瓦斯突出监测系统(11)大型机电设备监测监控系统(12)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传感器(2)执行机构(3)监控分站(4)电源箱(5)传输接口(6)主机(7)显示装置(8)管理工作站或远程终端(9)数据服务器(10)路由器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1)传感器和执行器:星型网络结构与监控分站连接,单向模拟传输;(2)信息传输装置:通常树形网络集散型结构;频分、时分或码分多路复用;串行数字传输或频带传输;异步或同步;(3)中心站或主站的硬件:(4)中心站或主站的软件:通信系统分类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2)有线和无线;(3)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4)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煤矿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KJ90)(1)系统容量:64分站(扩128),1024入512控出(2)传输方式:DPSK(差分相移键控)或RS485(3)传输距离:分站至中心站≤25kM;分站至传感器≤2kM(4)系统传输误差:≤1%(不包括传感器误差)(5)系统巡检周期:≤25s(6)系统控制执行时间:手动≤30s,自动≤15s,异地≤60s(7)画面响应时间:≤10s(8)死机率:≤720h/次(9)监控分站:大(16入8控出1通信口);中( 8入4控出1通信口);小(4入2控出1通信口)(10)分站电源:AC入可选(36、127、220、280、660V),本安DC出18V/350mA、12V/450mA(11)传感器信号制式:模拟量:频率200~1000Hz脉宽0.3ms;电流1~5mA或4~20mA;开关量:电流1mA/5mA(停≤1.2mA,开≥4mA )控制量信号为无源机械触点:本安5V/100mA,非本安36V/5A(12)软件运行环境:WIN98/2000/XP/2003(13)信号电缆:主站至分站:MHY32(1×4);直流电阻≤12.8Ω/km;分布电容≤0.06μF/km;分布电感≤0.8mH/km;分站至传感器:MHYVR(1×4);直流电阻模拟≤12.8Ω/km,开关量≤45Ω/km;分布电容模拟≤0.06μF/km,开关量≤0.06mF/km;分布电感模拟量≤0.8mH/km,开关量≤0.06mH/km;(14)运行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传感器的布置甲烷传感器:距煤壁≮30cm,距巷道侧壁≮20cm,距顶≯30cm风速传感器:进风口距巷道顶部约25~35cm温度传感器:测温点附近所有传感器:调校及安设以产品使用说明书为准。
六大系统简介六大系统包括人员定位系统、监测监控系统、通讯联络系统、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紧急避险系统六个系统。
我矿自2013年10月开始建设施工到2014年11月正式通过验收运行,总投资730万元。
铜矿峪矿六大系统的建设实现了矿山自动化、数字化和安全化的相结合,通讯的全覆盖以及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监控,提高了矿山的安全性极大的保障了井下职工的生命安全;系统为以后井下其他控制和计量等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统一的通讯硬件接口,和多媒体信息传输高速通道,方便了其他系统的对接。
一、人员定位系统我矿共建设有135台基站、发放定位卡2740张,在135台人员定位基站位置设计中,同时兼顾了无线信号覆盖和跟踪定位控制节点的双重要求,分站分别安装在:297、340、410、530、554、570、583、584、603、614、690、750、810、870、930水平的工作面、井底车场、机电维修和调度硐室、主要进风巷、回风巷、主要变电硐室、斜井斜坡道和溜破系统等主要作业场所和人员出入巷道。
二、监测监控系统我矿共安装有监测分站12台、视频分站8台、CO传感器14台、风速传感器12台、烟雾传感器2台、开停传感器6台、负压传感器5台、摄像头22台。
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包括22个新增视频点和原有6个独立视频监控系统的对接。
胶带斜井、溜破系统、马头门、卷扬机房、水泵房、554紧急避险硐室及其它重点部位。
三、通讯联络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的安装涉及有线通讯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的整合,我们在930水平、554水平、530水平4#矿体、530水平5#矿体各安装1台智能语音网关,将井下的固定电话转接到智能语音网关上,构成一个专用的包括IP电话和模拟电话在内的内部调度通讯系统。
我矿共安装4台语音网关和发放158部WiFi手机。
四、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全矿共计安装39组,分别安装在:530运输层12组;554主层出矿层13组;570拉底层4组;410混合井井口1组;副层出矿层5组。
监测监控系统简述监测监控系统是我公司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编程工具和主流的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开发的综合监控系统,本系统符合国家最新的标准要求,具有功能齐全、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配置灵活、经济实用、功能和扩展性好等特点。
其最主要的特色是:1、实时监测瓦斯、一氧化碳、风速、风量、温度、设备开停状态等环境参数。
2、产品自配套性强,系列化齐全,性价比高,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伸缩性,组态灵活,能够满足最优化最经济运行,售后服务有保障。
3、监测监控系统具有动态模拟图显示、实时监测表、柱状图、实时曲线、报表统计、历史曲线等功能,提供相应报表的打印功能。
4、独特的三级断电和交叉断电控制功能(中心站程控、分站控制和传感器就地断电)。
有断电回馈信息比较,若异常有报警提示。
可自动控制动力设备的状态。
操作系统采用通用的Windows98/2000/XP/2003中文版操作系统,界面良好使用广泛。
监测监控系统功能1、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具有故障闭锁功能,当与闭锁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能切断该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性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与闭锁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
2、监测监控系统具备防雷保护装备。
3、监测监控系统具有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
4、监测监控系统具有中心站手动遥控断电/复电功能,断电/复电响应时间不大于系统巡检周期;监测监控系统具有异地断电/复电功能,断电响应时间不大于两倍系统巡检周期,历史数据保存2年以上。
5、监控设备工作稳定、性能可靠,各种传感器、仪表,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和《防爆电器设备防爆合格证》。
6、监测监控系统装备备用电池,当电网停电后,保证正常工作不小于2小时。
7、被检测量超限声光报警和断电/复电控制功能。
8、监测监控系统具有自检功能,当系统中传感器、分站、传输电缆等设备发生故障时,报警并记录故障时间、故障设备以供查询及打印。
9、监测监控系统具有列表显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