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用于防范老年患者静脉输液风险
- 格式:pdf
- 大小:277.08 KB
- 文档页数:3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高 敏 孙玉姣 王 雅摘 要 目的:探讨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入住我院呼吸科的住院患者96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3例和试验组498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管理,试验组将FMEA管理模式与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实证相结合,找出预防跌倒坠床流程中的失效模式,按80/20法则,将RPN值前80%失效模式与临床进行验证后找出“评估分值与实际不符、健康教育未落实、防跌倒措施未落实、健康教育依从性差、预防跌倒设施不齐全”5项失效模式,分析潜在的失效原因及失效后果,制定对应的改进方案并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RPN分值及跌倒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RPN分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实证的FMEA能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的RPN分值和跌倒的发生率,保证了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实证;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跌倒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19.010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指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
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内最常见且较难预防的意外事件之一,一旦发生往往导致机体损伤,功能状态衰退甚至危及生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住院患者跌倒不仅是国际医疗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国家卫计委关注的患者十大安全管理目标之一。
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安全质量的重要指标[1-2]。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是一种基于团队的、系统的及前瞻性的分析方法,它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及流程改造,以杜绝或减少缺陷的发生,是一种风险管理的方法。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于静脉给药重点环节风险管理的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静脉给药重点环节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7年9月期间的静脉给药重点环节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对2017年3月到2017年9月期间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进行静脉给药重点环节风险管理,对比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前后的静脉给药管理的事先风险数、给药的偏差率和给药错误率。
结果与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前相比,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后,事先风险数、给药偏差率和给药错误率均显著减少和降低,实施前后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到静脉给药重点环节的风险管理中,能够显著降低事先风险数,显著减少给药偏差率和给药错误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静脉给药;风险管理为了更好的控制和降低医疗风险和护理风险管理事件的发生,本文对2017年3月到2017年9月期间在静脉给药重点环节风险管理中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应用效果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到2017年9月期间的静脉给药重点环节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对2017年3月到2017年9月期间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进行静脉给药重点环节风险管理,设为观察组,在2017年3月到2017年9月期间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研究且签订了相关知情同意书的静脉输液患者有90例,在这9000例患者当中,男6300例,女2700例,患者的年龄在15-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2±10.37)岁。
同时选取2016年3月到2016年9月期间的9000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本次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静脉给药时,采取常规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管理,在这9000例患者中,男5900例,女3100例,年龄在17-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7±10.42)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李平;刘淑娟;冯凤;包月;许凤秀;张静【摘要】目的运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管理,提高病房基础护理的质量,确保患者舒适安全.方法收集各病区在基础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如护理评估不充分、护士操作不规范、护士工作不主动、依赖家属或陪护、护士观察不到位、晨晚间护理未按流程操作等,参照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方法进行潜在风险原因分析,寻找可能导致基础护理质量下降的环节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追踪整改效果.结果实施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6个月后,护理评估不充分,护士观察不到位,晨晚间护理未按流程操作等问题明显改善,RPN各项值均比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管理可有效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护理质量.【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3(028)015【总页数】3页(P61-63)【关键词】失效模式;效应分析;基础护理;质量控制;护理管理【作者】李平;刘淑娟;冯凤;包月;许凤秀;张静【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山东济南,25001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山东济南,25001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山东济南,25001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山东济南,25001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山东济南,25001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山东济南,2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C931基础护理是患者日常不可缺少的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内容包括出入院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生活照顾等,它是为满足患者生理、心理和治疗需要而由护理人员提供给患者的护理基本技能[1]。
基础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患者的舒适、安全、康复及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密切相关[2]。
美国医疗机构联合评审委员会在2001年首次推荐使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管理方法进行每年至少1次的前瞻性风险评估[3]。
输液治疗实践标准理论知识考核一、单选题1输液治疗需要()的所有临床工作者之间以及()人员之间进行()合作。
[单选题]*A.负责开药、分配和管理各种溶液、药物、营养和血液制品;管理和采购;跨专业VB.科室医生、护土、药房;管理和采购;跨专业C.负责开药、分配和管理各种溶液、药物、营养和血液制品;管理;跨专业D.负责开药、分配和管理各种溶液、药物;管理;专业2、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通常用于(\[单选题]*A.识别低效、变化因素、流程缺陷和浪费的流程改进方式B.评估患者需求,选择置管方式C.评估当前患者护珊艮务和工作流程,以降低风险VD分析P1CC置管成功率3、医师和技师领导的团队仅进行()置入,无需报告哪些人员负责输液治疗和()的其他操作。
[单选题]*A. PICC;PICC管理B. VAD J VAD管理√C. CVC J CVC管理D. PN;PN管理4、以下关于执业范围标准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A.根据相关监管机构或委员会的规定,参与输液治疗开药和给药及血管通路装置置入和管理的各类临床工作者的职能、责任以及义务应在国家政策中予以明确规定。
√B.进行输液治疗开药和/或给药以及血管通路装置置入和管理的临床工作者应具备执行相应操作的资格和能力(基于执照和证书),并在各自执业范围内开展实践。
C.医疗护理团队成员应展开合作,以实现安全、有效和正确地进行输液治疗这一共同目标。
D.根据相关监管机构(如州护理委员会)制定的条例与规范和医疗机构制定的政策和操作流程,输液治疗管理和血管通路的相关活动、技能或流程由持证专业人员委托给其他人员。
5、影响执业范围的规定不包括(1[单选题]*A.跨国协定B.各司法管辖区相关立法机关批准的法律、法令或法规。
C.各司法管辖区相关委员会或理事会制定的条例和规范。
D.医院制定的书面标准、指南或能力框架。
√6、应在血管通路装置(VAD)的规划、置入、移除、护理、管理和监测,以及给予输液治疗时,识别并应对特殊患者人群的需求和特征,包括(I[单选题]*A.生理学特征、发育特征、交流/认知能力,和/或安全需求VB.解剖学特征、生理学特征和发育水平C.药理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患者身高体重D.患者教育水平、认知能力、年龄及自理能力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A.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面护理方法,以安全地进行输液治疗以及血管通路装置置入和管理。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病区静脉液体过期率肖仁梅;严莉;贺世春;陈永琴【摘要】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病区静脉液体过期率,有效预防给病人输注过期液体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静脉液体使用的安全性。
方法成立跨部门多学科的 FMEA 团队,用 FMEA 方法对病区静脉液体有效期管理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分析评估,对事先风险系数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126分的九个高风险因子采取针对性的改善行动,并于采取改善行动一年后重新估算 RPN 值和对所有病区静脉液体基数进行有效期追踪检查。
结果采取改善行动一年后各项 RPN 值均<63分,九个高风险因子的 RPN 总分值与改善行动前相比下降82.83%;所有病区静脉液体基数过期液体件数、过期率与改善行动前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 FMEA 用于病区静脉液体有效期管理能显著降低静脉液体过期现象,保证了病人用药安全、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为医院管理者进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6(031)010【总页数】4页(P894-897)【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病区静脉液过期率;风险管理【作者】肖仁梅;严莉;贺世春;陈永琴【作者单位】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质控部,重庆万州 404000;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质控部,重庆万州 404000;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质控部,重庆万州 404000;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质控部,重庆万州 40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1目前我院尚未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静脉用药的配制工作仍由病区护士承担。
由于病区大量静脉液体领回和为方便病人的临时用药或抢救用的基数以及不能及时退回药房的病人遗留的液体,导致病区有大量静脉液体的长期留存积压过期,对于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存在极大隐患,容易导致输注过期或霉变液体等医疗不良事件引发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