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
- 格式:ppt
- 大小:3.88 MB
- 文档页数:56
鱼类生活的环境和鱼类消化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在鱼类生长发育过程中,鱼类消化道逐渐形成了一个由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和绝对厌氧菌组成的动态正常菌群。
正常情况下,鱼类消化道的各种微生物生长良好,占主导优势的有益微生物菌群能使消化道处于健康环境中,从而保证鱼类消化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
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定植于肠内壁黏膜,形成非特异性的生物保护屏障,抑制病原菌对肠壁的定植,维持肠道正常的微生态平衡。
但当出现饵料或环境变更等应激状态时,这种理想的微生物区系平衡会受到冲击,宿主的正常防御系统被破坏,某些条件致病菌会转移、定植并侵袭鱼体的其它组织器官,导致细菌性疾病的暴发[1]。
因此,如何利用益生素、化学益生素等调控鱼类消化道微生物的组成,保持鱼类消化道微生物区系平衡,维持动物健康正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1鱼类消化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分布鱼卵孵化前表面附着有大量的细菌,但刚孵化鱼的胃肠道通常是无菌的。
孵化后的仔鱼在卵黄囊消耗以前就会开始饮水,水中的细菌得以进入仔鱼的消化道。
稍大一点的仔鱼还会摄食附着有大量细菌的悬浮颗粒和卵黄碎片。
因此,养殖水体、悬浮颗粒和卵黄碎片的细菌成为仔鱼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最初来源。
但是,鱼类胃肠道环境不同于水体环境,仅那些能适应鱼类胃肠道环境和宿主的免疫系统的微生物能够定植于胃肠道。
研究表明,仔鱼期形成了最初的不稳定的微生物区系,随后此微生物区系逐渐成熟,幼鱼期形成比较稳定的微生物区系。
例如,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在孵化后20~60 d内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微生物区系[2]。
仔稚鱼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成,它们更多的是依赖非特异性防御机制,其中,胃肠道粘膜上附着的正常菌群可能是仔稚鱼对抗致病菌入侵的第一道屏障。
然而,由于传统方法的严重制约,特别是消化道微生物区系复杂多样且需厌氧环境,目前有关仔稚鱼消化道微生物的研究较少,仔稚鱼胃肠道粘膜上附着的菌群种类、功能和变化尚不清楚。
好氧菌、微好氧菌、耐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好氧菌亦称需氧菌、需氧微生物。
在有氧环境中生长繁殖,氧化有机物或无机物的产能代谢过程,以分子氧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有氧呼吸。
包括大多数细菌、放线菌和真菌。
进行有氧呼吸,但没有线粒体。
如:链霉素、红霉素,弗兰克氏菌微好氧菌性质:仅能在较低氧分压下正常生活的微生物。
正常大气的氧分压为0.2Pa,而微好氧菌仅生活在0.01~0.03Pa下。
例如发酵单胞菌属和弯曲杆菌属等。
如:醋杆菌属嗜酸菌属酸单胞菌属热酸菌属土壤单胞菌属产碱菌属交替单胞菌属氨基杆菌属(胺杆菌属)水螺菌属氮单胞菌属固氮根瘤菌属固氮菌属耐氧厌氧菌代表菌种为溶组织梭菌。
这类细菌不能利用氧,在无氧条件下生长好,而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不佳。
如:破伤风芽胞杆菌专性厌氧菌是指在无氧的环境中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此类细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进行无氧发酵,不但不能利用分子氧,而且游离氧对其还有毒性作用。
如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产生荚膜杆菌等。
只能在没有游离氧存在的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
甲烷菌即属此类细菌。
人们利用甲烷菌等产生沼气,利用厌氧菌处理各种有机废物和废水。
兼性厌氧菌又称兼嫌气性微生物,兼嫌气菌。
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繁殖的微生物。
在有氧(O2)或缺氧条件下,可通过不同的氧化方式获得能量。
如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中进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发酵葡萄糖生成酒精。
许多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均属此类。
兼性厌氧菌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不论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
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能够减少水体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菌种的选择和培养是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以匡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二、菌种选择在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菌种有好氧菌、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等。
好氧菌适合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生长和代谢,能够有效降解有机物质。
厌氧菌适合在无氧或者微氧条件下进行生长和代谢,能够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质。
兼性厌氧菌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长和代谢。
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需求,选择适合的菌种进行培养。
三、培养基准备1. 培养基成份:根据所选菌种的需求,准备相应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成份包括碳源、氮源、矿质盐和生长因子等。
例如,对于好氧菌,常用的培养基成份包括葡萄糖、硝酸盐、磷酸盐和微量元素等。
2. 培养基pH值调节:根据菌种的需求,调节培养基的pH值。
普通来说,好氧菌适合在中性或者弱碱性条件下生长,而厌氧菌适合在中性或者弱酸性条件下生长。
3. 培养基消毒:将准备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高压消毒,以杀灭其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四、菌种接种和培养1. 菌种接种:将选好的菌种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中。
接种时要注意无菌操作,以避免杂菌污染。
常用的接种方法包括平板接种、液体接种和斜面接种等。
2. 培养条件控制:根据菌种的需求,控制培养条件,如温度、pH值、搅拌速度温和体供应等。
不同菌种对培养条件的要求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培养时间:根据菌种的生长速度和培养需求,确定合适的培养时间。
普通来说,好氧菌的培养时间较短,而厌氧菌的培养时间较长。
4. 菌种分离和纯化: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分离和纯化方法得到纯种菌株。
分离方法包括传代分离和单菌分离等。
五、菌种保存和复制1. 菌种保存:将培养好的菌种进行保存,以备后续使用。
常用的保存方法包括冷冻保存、冻干保存和液氮保存等。
污水处理菌种的分类和污水处理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一系列处理过程,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去除或者转化为无害物质,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目的。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生物处理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其中菌种的分类和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菌种的分类和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二、污水处理菌种的分类污水处理菌种的分类主要基于其生活方式和代谢特征。
根据菌种的生活方式,可以将其分为自养菌和异养菌;根据菌种的代谢特征,可以将其分为好氧菌、厌氧菌和兼性菌。
1. 自养菌自养菌是指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者化学合成有机物的菌种。
光合自养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常见的代表有蓝藻和绿藻等。
化学自养菌则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有机物,如硝化菌和硫化菌等。
2. 异养菌异养菌是指无法通过光合作用或者化学合成有机物的菌种,它们必须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有机物作为能源。
异养菌在污水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常见的代表有硝化菌、反硝化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等。
3. 好氧菌好氧菌是指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代谢活动的菌种。
它们利用氧气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并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等。
好氧菌在污水处理中起到氧化有机物和去除氨氮的作用,常见的代表有氨氧化菌、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等。
4. 厌氧菌厌氧菌是指在缺氧或者无氧的条件下进行代谢活动的菌种。
它们能够利用无氧条件下的氧化剂,如硫酸盐、硝酸盐和二氧化碳等,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厌氧菌在污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常见的代表有厌氧消化菌和厌氧颗粒污泥菌等。
5. 兼性菌兼性菌是指既能在好氧条件下进行代谢活动,又能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代谢活动的菌种。
兼性菌在污水处理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常见的代表有兼性硝化菌和兼性反硝化菌等。
三、污水处理中菌种的应用污水处理中菌种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污水处理厌氧消化过程中的菌种应用在污水处理的厌氧消化过程中,厌氧消化菌起到重要的作用。
生物处理中好氧工艺和厌氧工艺的区别
一、对环境要求条件不同。
厌氧生物处理要求绝对的厌氧环境,对环境中的PH值、温度等的要求严格;而好氧生物处则要求充分供氧,所以对环境的要求没那么严格。
二、其作用的微生物群不同。
厌氧生物处理是两大类群的微生物起作用,先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后是另一类厌氧菌;而好氧生物处理其作用的微生物群是一大群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三、两者的产物不同。
好氧生物处理中,有机物一般会被转化成CO₂、H₂O、NH₃等,且基本无害;而在厌氧生物处理中,有机物先被转化为众多的中间有机物,如:有机酸、醇、醛等,以及CO₂、H₂O等,其中有机酸、醇、醛等有机物又被另一群被称为甲烷菌的厌氧菌继续分解。
四、反应速率不同。
好氧生物处理由于有氧作为氢受体,有机物转化速率快,需要时间短,可以用较小的设备处理较多的废水;而厌氧生物处理反应速率慢,需要的时间长,在有限的设备内,仅能处理较少量的废水或污泥。
希望通过以上对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的对比,可以帮助用户根据具体情况去决定采用哪种方法。
第 1 页共 1 页。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菌种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菌种培养方法。
二、菌种的选择在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菌种包括厌氧菌、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厌氧菌可在缺氧条件下生长,好氧菌需要氧气进行代谢,而兼性厌氧菌则可在缺氧和有氧条件下生长。
根据不同的处理需求,选择合适的菌种进行培养。
三、菌种培养方法1. 厌氧菌培养方法(1)制备培养基:将适量的蛋白胨、葡萄糖、硫酸铵等溶解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后冷却,加入适量的硫酸镁、氯化钠等,调整pH值至7.0左右。
(2)接种培养基:将污水样品取适量加入培养基中,摇匀后封闭。
(3)培养条件:将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35℃左右,保持缺氧状态。
(4)观察和收获: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根据需要收获菌种。
2. 好氧菌培养方法(1)制备培养基:将适量的蛋白胨、葡萄糖、氯化钠等溶解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后冷却,调整pH值至7.0左右。
(2)接种培养基:将污水样品取适量加入培养基中,摇匀后封闭。
(3)培养条件:将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25℃左右,保持有氧状态。
(4)观察和收获: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根据需要收获菌种。
3. 兼性厌氧菌培养方法(1)制备培养基:将适量的蛋白胨、葡萄糖、硫酸铵等溶解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后冷却,加入适量的硫酸镁、氯化钠等,调整pH值至7.0左右。
(2)接种培养基:将污水样品取适量加入培养基中,摇匀后封闭。
(3)培养条件:将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30℃左右,保持缺氧和有氧交替状态。
(4)观察和收获: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根据需要收获菌种。
四、菌种培养的注意事项1. 严格控制培养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氧气浓度等,以保证菌种的正常生长。
2.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不同的菌种对培养基的要求不同,应根据菌种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细菌学基础知识细菌的分类与特性细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其形态多样,功能特征各异。
了解细菌的分类与特性对于深入研究微生物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细菌的分类方法及其特性,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细菌的基础知识。
一、细菌的分类方法细菌根据其形态、结构、代谢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群。
现代细菌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分类、生理分类和遗传分类等。
1. 形态分类细菌的形态分类主要是基于细菌的形态特征,包括细菌的形状、大小、生长方式等方面的观察和描述。
根据形态特征,细菌可以分为球菌(cocci)、杆菌(bacilli)、弧菌(vibrios)、螺旋菌(spirochaetes)等。
例如,球菌呈球形,如葡萄球菌;杆菌呈杆状,如大肠杆菌等。
2. 生理分类细菌的生理分类是基于其代谢特性和生活环境选择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类。
根据细菌的营养需求、氧气利用方式、产物生成等方面的特点,细菌可以分为厌氧菌、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光合细菌等。
例如,厌氧菌可在无氧环境下生长和繁殖,如肠炎沙门菌;光合细菌能利用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如光合细菌。
3. 遗传分类细菌的遗传分类是根据细菌的遗传物质DNA序列的差异,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分类。
通过测定和比较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可以确定细菌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位置。
这种分类方法旨在揭示细菌的遗传进化关系和种间联系。
二、细菌的特性细菌作为微生物的一类,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这些特性也是进行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1. 细菌的结构细菌通常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组成。
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多糖和蛋白质构成,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细菌的细胞膜则是细菌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换的关键结构,能够调控物质的进出。
细菌的细胞质中含有各种细胞器和遗传物质,这些结构和物质是细菌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
2. 细菌的代谢细菌的代谢方式各异,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利用和转化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
细菌的生长条件有哪些?细菌是微生物中的一种,它们存在于各种环境中,并具有一定的生长条件要求。
以下是细菌生长的几个基本条件:1. 温度:细菌对温度非常敏感。
温度对细菌的生长速率和细胞代谢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种类的细菌对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细菌可以分为三类:嗜冷菌、嗜温菌和嗜热菌。
嗜冷菌要求较低的温度(通常在0-20摄氏度),嗜热菌则需要较高的温度(通常在45-80摄氏度),而大多数普通的细菌则在20-45摄氏度的范围内生长。
2. pH值:pH值是指环境的酸碱程度。
不同种类的细菌对pH 值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说,细菌生长的最适pH范围为6.5-7.5。
如果环境的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细菌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细菌死亡。
3. 氧气:氧气在细菌的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根据对氧气的需求,细菌可以分为好氧菌、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好氧菌需要氧气来进行呼吸作用,而厌氧菌则无法在氧气存在下生长,只能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中生存。
兼性厌氧菌则可以根据环境的氧气含量进行调节。
4. 营养物质:细菌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来生长和繁殖。
常见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磷源和微量元素等。
不同种类的细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细菌的生长条件还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湿度、光照等。
此外,不同种类的细菌对生长条件的要求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具体情况需要根据不同细菌的特点来进行研究和了解。
参考文献:- Tortora, G.J., Funke, B.R., & Case, C.L. (2016). Microbiology: An Introduction. San Francisco, CA: Pearson.。
污水处理菌种的分类和污水处理污水处理是指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者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菌种的分类和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菌种的分类以及它们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污水处理菌种的分类根据菌种的功能和特点,污水处理菌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厌氧菌:厌氧菌是在缺氧条件下生长和繁殖的菌种。
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气体。
常见的厌氧菌有硫酸盐还原菌、酸化菌等。
2. 好氧菌:好氧菌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和繁殖的菌种。
它们能够利用有机物质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氧化为无机物质。
常见的好氧菌有硝化菌、硝化细菌等。
3. 厌氧-好氧菌:厌氧-好氧菌是能够在厌氧和好氧条件下生长和繁殖的菌种。
它们能够利用有机物质进行厌氧和好氧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质并产生气体和无机物质。
常见的厌氧-好氧菌有厌氧-好氧细菌等。
4. 兼性菌:兼性菌是能够在缺氧和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和繁殖的菌种。
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并利用有机物质进行呼吸作用。
常见的兼性菌有兼性厌氧菌等。
二、污水处理菌种的应用污水处理中的菌种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有机物质降解: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等。
好氧菌和厌氧菌能够分解这些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
好氧菌通过氧化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厌氧菌则通过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等气体。
2. 氮和磷的去除: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和磷酸盐等无机物质。
硝化菌和硝化细菌能够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然后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同时,磷酸盐还原菌能够将磷酸盐转化为无机磷酸盐,从而实现氮和磷的去除。
3. 水质净化:污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微生物等。
菌种能够吸附和降解这些悬浮物和微生物,从而净化水质。
常见的菌种有吸附菌、降解菌等。
4. 污泥处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泥。
菌种能够分解和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质,从而减少污泥的体积和处理成本。
污水处理菌种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其中污水处理菌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污水处理菌种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起到降解有机物、去除污染物的微生物。
本文将从菌种的分类、菌种的功能、菌种的应用以及菌种的培养方法四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污水处理菌种。
一、菌种的分类1.1 好氧菌好氧菌是指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和繁殖的菌种。
它们能够将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能量。
常见的好氧菌有硝化菌、亚硝化菌和硫化菌等。
1.2 厌氧菌厌氧菌是在缺氧或者无氧条件下生长和繁殖的菌种。
它们能够利用有机物质进行发酵、产生甲烷等实用产物,并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较简单的化合物。
典型的厌氧菌有产甲烷菌、硫酸盐还原菌和醋酸菌等。
1.3 兼性菌兼性菌是指既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也能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的菌种。
它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代谢方式。
兼性菌在污水处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乳酸菌和酵母菌等。
二、菌种的功能2.1 降解有机物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污水处理菌种能够分解和降解这些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2.2 去除污染物除了有机物质外,污水中还含有各种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氨氮等。
污水处理菌种具有吸附和转化这些污染物的能力,通过菌种的作用,将这些污染物从污水中去除,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2.3 提高处理效率污水处理菌种能够加速污水处理的过程,提高处理效率。
通过菌种的作用,可以缩短处理时间,减少处理成本,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处理工艺,提高整个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菌种的应用3.1 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污水处理菌种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物质和去除微生物,使生活污水达到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3.2 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处理难度较大。
污水处理菌种能够针对不同的废水种类选择合适的菌种,对有机物质和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和去除,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肠道的正常的菌群
肠道的正常菌群主要包括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它们都是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这些菌群与宿主和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对宿主表现为不致病状态。
其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是婴儿肠道内数量最多的厌氧菌,而成人机体中厌氧菌数量最多的是类杆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次之。
肠道微生物种类至少有500种,主要由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好氧菌组成,其中专性厌氧菌占97%~99%。
正常情况下,这些菌群并不起致病作用,它们与宿主和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统一体,即肠道正常菌群,对维持肠道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初生代谢途径:一般将微生物从外界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的途径,称为初生代谢途径。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微生物细胞内各种代谢途径错综复杂,各个反应过程之间相互制约,彼此协调可随环境调节的变化,而迅速改变代谢反应的速度,叫做微生物代谢的调节。
细菌生长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为纵坐标,,根据不同时间内细菌数量的变化,可以做出一条反应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叫做生长曲线。
生长:微生物生长是细胞物质有规律的、不可逆的增加,导致细胞体积扩大的生物学过程。
繁殖:繁殖是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由于细胞结构的复制和重建并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的生命个体,既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
比生长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的产物量。
迟缓期:细菌接种到新鲜培养基而处于一个新的生长环境,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并不马上分裂,细菌数量维持恒定,或增加很少。
稳定期: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代谢产物积累和PH值变化环境条件逐渐不适宜细菌生长,导致细菌生长率降低直至零,对数生长期结束,进入稳定生长期。
衰亡期:营养物质耗尽和有毒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细菌死亡速率逐步增加或细菌逐步减少,标志细菌的群体进入衰亡期。
代时:在细菌个体生长里,每个细菌分裂繁殖一代所需要的时间。
同步培养:是一种培养方法,它使群体不同步的细胞转变成能同时进行生长或分裂的群体细胞。
连续培养:是在微生物的整个培养期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是微生物能以恒定的比生长速率并能维持生长下去的培养方法。
分批培养:是指微生物在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培养。
培养过程中不对培养基进行更换。
同步生长:以同步培养方法使群体细胞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并同时进行分裂的生长方式。
恒浊器:通过连续培养装置中的供电系统保持培养基中菌体浓度恒定,是细菌生长连续进行的一种培养系统。
恒化器:通过保持培养基中某种营养物质浓度基本恒定的方式,使微生物的生长速度恒定的培养系统。
断裂繁殖:菌丝断裂成断片,这些断片生长成新的菌丝,菌丝在固体培养基或在液体培养基中静止培养时形成菌落。
荚膜: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度性物质,一般由糖和多肽组成。
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一种细长、波曲状的丝状物芽孢: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的后期,在其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壁厚、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体菌落:菌种接种在固体培养基后,在适宜的条件下以母细胞为中心迅速生长繁殖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堆团菌苔:由多个同细胞长成的群体则成为菌苔古菌:在系统发育上与细菌不同的一群相关的原核生物肽聚糖:原核生物细胞壁所特有成分,由许多多肽聚糖单体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复合物烈性噬菌体:凡是能在敏感细菌中增殖使之裂解的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入侵寄主细胞后,不增殖,将基因插入宿主细胞基因并且复制,使其溶源化不裂解的噬菌体朊细菌:一类没有核酸仅有蛋白质的蛋白感染因子生长因子:凡是微生物不能自行合成,但生命活动又不可或缺的微量有机营养物培养基:由人工配置而成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繁殖:细胞增长一定程度,一二分裂方式形成两个相似的子细胞菌落形成单位:活菌培养计数时,由单个菌体或聚集成团的多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形成的集落同步生长:培养物中的所有细胞都处于同一生长阶段,能同时分裂的生长形式。
典型的生长曲线;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胞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画出的一条规律性曲线生长: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
其原生质总量会不断增加生长产量常数R :菌体产量与营养物质的消耗之间呈现出有规律的比例关系分批培养:指将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最后一次性收获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培养方法。
嗜冷菌:最适生长温度在13度以下的微生物成为嗜冷菌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在20-45度的微生物称为嗜温微生物嗜热菌:最适生长温度在55度左右的微生物称为嗜热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是指某种微生物代时最短或生长速率最高时的培养温度专性好氧菌:必须在高浓度氧分压下才能生长的微生物兼性厌氧菌:有氧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长,但是有氧条件下生长的更好的微生物微好氧菌:是指只能在较低的氧分压下才能正常生长的微生物。
Forma厌氧工作站在纯生啤酒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福建省燕京惠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孙黎琼【摘要】在纯生啤有害菌检测中,厌氧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如何正确选择厌氧菌培养装置,有效控制纯生啤微生物,是纯生啤微生物检测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厌氧菌厌氧工作站啤酒检测随着啤酒生产技术的发展,纯生啤酒的生产越来越普遍,纯生啤微生物控制不再单纯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两个指标的检测控制,厌氧菌是控制纯生啤的一个重要指标。
按照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以把微生物分为专性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微好氧菌、耐氧菌、专性厌氧菌。
对于啤酒来说较有害的为后四类,因为它们都可以在啤酒的微氧或无氧的环境中生长,也是我们实验室检测的重点。
培养厌氧菌首先需要特殊的培养装置。
目前大概有交层琼脂柱、Hungate滚管技术、厌氧培养皿、厌氧罐与厌氧工作站等几种厌氧培养装置。
我公司使用的是Forma公司的厌氧工作站。
1、厌氧工作站简介厌氧工作站(Anaerobic System),主要由培养室和隔离室两部分组成(如图1)。
培养室为严格的无氧环境。
操作时把样品放在隔离室内,经过3次抽真空、2次充氮气、1次混合气体(N2/CO2/H2 ,85/5/10)制造无氧环境。
然后打开内门把样品放入培养室培养。
微量的氧气是在钯的催化下使氧气与氢生成水,然后被干燥剂吸收。
厌氧工作站示意图12. Forma厌氧工作站的优点2.1 厌氧工作站使培养专性厌氧菌成为可能。
专性厌氧菌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啤酒有害菌。
它只有在其深层的无氧或低氧化还原势的环境下才能生长。
即使短期接触空气也会抑制其生长甚至致死。
对于厌氧工作站来说,样品从隔离室进入培养室只需要几分钟。
厌氧罐是通过反应袋反氧除掉而达到厌氧环境,而使用反应袋制造无氧环境需要150分钟以上。
所以对于专性厌氧菌来说,厌氧工作站的培养环境优于厌氧罐,能准确地把专性厌氧菌检测出来,这对纯生啤的微生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取几瓶已发生生物混浊的瓶装啤酒,分别取1ml于NBB-A培养基平板中,同一试样分别置厌氧工作站和厌氧罐中培养5天观察,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同一试样,在厌氧工作站检测的厌氧菌数往往高于厌氧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