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部门在沉船沉物强制打捞中的难题和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76.29 KB
- 文档页数:2
海事部门强制打捞沉船费用的追偿途径许岩松摘要:海事部门在应急处置水上交通事故时,往往要考虑是否立即采取强制打捞沉船措施,但由于学界、实务界对强制打捞沉船费用追偿途径存在争议,海事部门面临巨额沉船打捞费用不能追回的风险,影响了应急处置决策,也为水上交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从以往强制打捞费用追偿实践入手,分析强制打捞沉船的法律性质,探讨强制打捞费用的追偿途径,为海事部门追偿强制打捞沉船费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事部门;强制打捞;费用追偿DOI:10.16176/ki.21-1284.2019.05.003一、前言辖区水域发生沉船事故,影响航行安全或对交通安全造成危害时,海事部门依据《海上交通安全法》或《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要求船舶所有人、经营人限期对沉船、沉物打捞清除,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未在限定时间内打捞清除时,海事部门将采取措施强制打捞清除,费用由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承担。
情况紧急需要立即清除的,海事部门还可依据《行政强制法》,立即实施代履行,代履行的费用由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承担。
因此,对于强制打捞沉船费用的承担,相关法律法规均予以明确,海事部门追偿打捞费用似乎不存在问题。
但实际情况是,海事部门通过第三人代履行的方式强制打捞沉船后,面临由谁来追偿打捞费用以及以何种途径追偿的问题,各地海事法院对该问题态度不一。
海事部门面临巨额沉船打捞费用不能追回的风险,影响了事故险情的处置决策,也最终影响了事故处置效果,给水上交通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强制打捞沉船费用追偿实践从以往的海事审判案例可以发现,强制打捞沉船费用的追偿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海事部门以民事诉讼方式追偿多数案例是海事部门以民事诉讼方式追偿,如2006年广东海事局诉南青集装箱班轮有限公司案。
南青集装箱班轮有限公司所属的“南青”轮与“中航902”轮碰撞,“南青”轮沉没,所载44个集装箱全部落海。
广东海事局立即启动应急反应预案,采取了扫海、设标、打捞等强制措施,产生260多万元费用。
沉船打捞机制研究作者:葛正柏来源:《中国水运》2013年第04期摘要:沉船打捞一直是海事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论文对目前沉船打捞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如果从政策法规、海事监管以及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等方面综合采取措施,将会极大地促进沉船打捞难题的解决。
关键词:沉船打捞费用强制保险制度海事监管随着人类海洋活动日益频繁,加之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船舶日益大型化,货物形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船舶沉没后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化,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沉船的打捞。
航道中的沉船对于其他船舶的航行安全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保障船舶的通航安全,及时清除沉船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在实际的沉船打捞以及海事监管实务中沉船打捞却一直被认为是海事监管的热点和难点存在诸多问题,沉船打捞过程也存在诸多困难,如何能够科学解决这些问题一直是各利益方以及主管部门关心的问题,也是保障船舶在航道内安全航行的必要基础。
沉船打捞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政策法规现行法律法规在强制打捞沉船责任主体问题上存在法律冲突。
依照《海上交通安全法》、《沉船打捞办法》的规定,当发生了强制打捞沉船沉物的情况下,被强制的对象(行政相对人)是“沉船的所有人、经营人”,而《防治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两部法规则都规定为“强制清除或强制拖航的措施,由此发生的一切费用,由肇事船方承担”。
通常情况下,海事主管机关强制的对象是沉船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而不论沉船肇事的责任人是谁,当沉船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依法承担了责任后,再依法向造成沉船的肇事人进行追偿。
但是,如果依照《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两部法律的规定,海事主管机关强制的对象只能是造成沉船的肇事人,而造成沉船的肇事人可以是船东或者经营人,也可能是与船东或者船舶经营人毫无关系的第三人。
显然,不同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严重冲突。
法律依据有待进一步明确。
海事执法热点难点交流材料海事执法是保障海上安全和维护海洋环境的重要工作。
然而,在海事执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热点问题和难点挑战也是无法忽视的。
下面是一些关于海事执法热点难点的材料,供交流讨论。
一、渔业资源保护的热点问题和难点挑战渔业资源保护是海事执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渔业活动的增加,渔业资源逐渐受到威胁。
以下是一些与渔业资源保护相关的热点问题和难点挑战:1. 第一热点问题:非法、未申报和未授权的捕捞活动。
非法捕捞是渔业资源保护的主要难题之一,涉及到非法渔船的入侵和盗捕,以及未申报和未授权的渔业活动。
2. 第二热点问题: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海洋生物多样性是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但由于过度捕捞和非法渔业活动,许多海洋物种正处于濒危状态。
3. 第三热点问题:渔业补贴和捕捞限制。
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渔业资源,采取了一系列补贴和捕捞限制措施,但这也带来了国际渔业争端和复杂的管辖问题。
二、海上安全的热点问题和难点挑战海上安全是海事执法的核心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与海上安全相关的热点问题和难点挑战:1. 第一热点问题:海上恐怖主义和海盗活动。
海上恐怖主义和海盗活动威胁到海上安全,破坏了国际航运和贸易。
对于海事执法机构来说,如何有效应对这些威胁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 第二热点问题:非法移民和难民潜航。
一些人通过潜航或非法途径试图进入其他国家,这不仅危害他们自身的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和难民负担。
3. 第三热点问题:海洋环境污染和海事事故。
油污染、船舶碰撞和意外溢油等海洋环境污染和海事事故给海上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增加了海事执法的复杂性和困难。
三、海洋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和难点挑战海洋环境保护是海事执法的重要责任之一。
以下是一些与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的热点问题和难点挑战:1. 第一热点问题: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
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并且很难清理,这给海事执法机构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沉船沉物打捞服务的风险分析与应急预警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海洋运输的增加,沉船沉物打捞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
沉船可以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安全风险。
因此,进行沉船沉物打捞工作是必要的。
然而,这项任务本身存在很多风险,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警措施,以确保打捞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沉船沉物打捞过程中最大的风险是环境污染。
沉船常常携带着燃油、危险化学品和其他污染物质。
一旦打捞工作不当,这些物质可能泄漏到海洋中,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进行打捞工作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制定适当的应急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其次,打捞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风险是安全事故。
沉船沉物打捞是一项复杂而危险的工作,需要专业的设备和训练有素的人员。
装备出现故障、人员受伤或甚至死亡的风险都存在。
因此,在进行打捞工作之前,必须确保所有设备的安全性能,对参与任务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认证,并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网、救生设备等。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此外,沉船沉物打捞还存在财产损失的风险。
在打捞过程中,沉船和沉物的本身价值往往非常高。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设备故障、不当操作等,沉船和沉物可能在打捞过程中受到损坏,导致财产损失。
因此,在进行打捞任务之前,应制定详细的打捞计划,确保使用适当的设备和技术,并对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以减少财产损失的风险。
针对以上风险,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警措施。
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时监测沉船和沉物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进行预警。
监测手段可以包括传感器、无人机和卫星监测等技术,以确保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其次,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
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如漏油、设备故障或人员伤亡,应急响应团队应立即行动,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进行相应的救援和修复工作。
沉船沉物打捞服务的风险与安全措施引言:沉船沉物打捞服务在现代海洋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项工作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沉船沉物打捞服务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安全进行。
风险:1. 水下环境:沉船或沉物所处的水下环境可能存在不可预测的水流、海浪、水温变化等自然因素,这些因素会对打捞操作造成风险。
2. 输油管道破裂:沉船或沉物中可能存在输油管道,打捞过程中若不小心损坏导致油污泄漏,将给海洋生态及周边地区带来极大的风险。
3. 高压气体泄漏:沉船沉物中的车辆、机械等可能存在高压气体,一旦泄漏将对工作人员造成生命安全的威胁。
4. 遗留爆炸物:在战争时期沉没的船只中,可能存在未爆炸的炸弹或其他危险品,打捞作业时可能会触发引爆,造成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5. 操作失误:不论是沉船沉物的抛锚、拖移、切割、破碎或起吊等操作,一旦操作失误,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安全措施:1. 综合评估和规划:在进行打捞作业前,必须进行综合评估,全面了解水下环境情况、沉船沉物的特点和潜在风险,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合理规划。
2. 保护海洋生态:在打捞作业中,应注意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尽量避免和减少污染物的泄漏。
可通过设置防泄漏设备、使用环保防污染材料等措施来保护环境。
3. 严格安全操作: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和证书考核,在打捞作业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专业性和操作的安全性。
4. 确保通信畅通:沉船沉物打捞作业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良好协调和沟通,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作,以便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5. 停止作业风险:一旦发现威胁人员安全的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置措施。
例如,在发现高压气体泄漏时,及时疏散人员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6. 使用专业设备:打捞作业需要使用特殊的设备和工具,如潜水装备、高压吊索、切割工具等。
这些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结论:沉船沉物打捞服务在海洋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沉船打捞困局及建议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已经迎来了大发展、大开发、大建设的黄金期,随着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逐年攀升,到港及过往船舶交通流越发密集,沉船风险及数量也逐年递增。
海域沉船不但影响船舶通航安全,同时存油还对海洋环境构成威胁。
然而实践中沉船打捞存在打捞主体落实难、强制执行难、技术要求高等诸多问题,沉船打捞面临的困境已经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舟山海域沉船打捞现状为例,提出破解沉船打捞困局的建议,记忆不精华我国沿海海域通航环境,保障传宝航行安全。
一、沉船打捞现状及重要性海难沉船打捞工作关乎船舶通航安全、海洋环境污染以及海难发生以后的失踪人员搜救等事宜,沉船打捞宜快不宜慢,但实际推进过程中由于资金问题,往往造成沉船打捞推进慢、跨度长、落实难。
以舟山海域为例,2001年至2019年舟山海域共有87艘海难沉船未完成打捞,其中个别沉船影响船舶通航,容易引发次生事故。
此外沉船不同程度有燃料油,也存在海洋环境污染风险。
二、沉船打捞中海事部门的主要做法为了保障舟山海洋经济稳定、有序发展,舟山海事部门高度重视通航秩序管理工作,全力推进沉船打捞事宜。
一是开展先期应急处置工作。
接到沉船信息,通过AIS 和VTS信息化手段,分析获取沉船概位。
督促船舶所有人委托扫测单位确定沉船精确位置后,及时发布航行警告,提醒过往船舶注意航行安全。
同时对沉船的碍航性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开展防污染处置工作。
对于碍航沉船函告东海航保中心设置沉船AIS虚拟标和实体航标。
二是做好沉船打捞行政审批工作。
严格执行沉船打捞审批制度,审查打捞公司的资质和能力,打捞作业船舶和设施的安全性,打捞方案和防污染措施的可靠性,对于安全和防污染有重大影响的施工环节,通过组织专项评估方式把关,加强沉船打捞源头管理。
三是做好沉船打捞作业的现场监管。
发布沉船打捞航行通告,明确水工作业区域,提醒过往船舶;实时掌握沉船打捞进度,沉船动态和安全防污染措施落实情况,在抽油、起浮等重要事件节点参与现场监管;沉船打捞完毕以后,要求打捞公司进行扫测并出具完工报告,查看是否留有碍航隐患。
浅议沉船强制打捞若干法律问题作者:岳小溪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20期摘要在海上活动中,船舶碰撞事件常有发生,海事行政主管机关为了防止沉船威胁公共航行安全及海上生态环境,在相关责任人没有在限定的期限内打捞沉船时,海事行政机关将采取措施对沉船进行强制打捞,打捞之后依照法律规定向沉船打捞义务人收取打捞费用。
打捞活动涉及的问题相对复杂,然而现阶段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立法仍不完善,导致沉船打捞及费用追索成为海事行政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一方面,沉船的剩余价值不能得到较好的利用;另一方面,海上航行公共安全及海洋环境将受到威胁。
关键词强制打捞海事行政机关打捞费用权利限制作者简介:岳小溪,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
中图分类号:D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7-077-03一、具体行政行为对沉船所有人权利的限制在船舶沉没后,如果沉船所有人既没有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打捞沉船,又没有声明放弃沉船的所有权,沉船长时间搁浅在海底将会给海上环境和安全造成隐患,此时,为了保护公共利益,海事行政机关应当享有对该私人拥有的船舶强制打捞的权力,该权力存在的法理基础是十分值得探讨的,在该法律关系中,海事行政机关和沉船打捞义务人之间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关系。
沉船所有权属于《物权法》调整的范围,我国《物权法》规定的所有权的丧失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因法律行为而丧失,如买卖、赠予合同;第二类是因事实原因而丧失,诸如继承、添附;第三类是公法上的原因,如征收、裁判文书引起的物权消灭。
可以看出,对于沉船未及时打捞的情形,不属于《物权法》规定的丧失所有权的情况。
虽然我国《沉船打捞管理办法》规定了如果沉船所有人没有在规定的时间打捞沉船的话,其将丧失对沉船的所有权,但是《沉船打捞管理办法》只是部门规章,其法律效力要低于作为法律的《物权法》,因此,当二者相冲突时,应当适用上位法,也即《物权法》。
沉船打捞方案沉船打捞方案1. 引言沉船打捞是指将沉没的船只从水中打捞上来的一项技术活动。
沉船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进行沉船打捞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沉船打捞方案,以解决沉船带来的问题。
2. 沉船打捞方案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沉船打捞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打捞工作的顺利进行。
2.1 调查与评估首先,需要对沉船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评估。
调查工作应包括对船体和周围环境的勘测,评估工作应包括对沉船的损坏程度和沉没的原因的分析。
这些信息对后续打捞工作的决策非常重要。
2.2 资源准备进行沉船打捞需要大量的资源,包括打捞船、救援人员、打捞设备等。
在进行打捞之前,需要确保所有必要的资源都准备齐全,并做好资源协调与管理的工作。
2.3 安全措施沉船打捞属于高风险的作业,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措施。
包括为救援人员提供适当的安全装备、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
3. 沉船打捞方案的实施在完成准备工作后,可以开始进行沉船打捞的实施阶段。
3.1 封闭漏油口在沉船打捞之前,需要尽快封闭漏油口,以防止更多的油污泄漏。
可以使用专门的封油材料或者在漏油口周围进行永久灌浆,确保漏油口得到有效封堵。
3.2 排水与浮船为了打捞沉船,必须将船体中的水排出,并让船体浮起。
通常可以通过打孔排水的方式实现船体的排水,然后利用浮筒或者气囊等设备使船体浮起。
在排水与浮船的过程中,应密切监控船体的状态,避免过度损坏船体。
3.3 船体切割与拆解一旦船体浮起,接下来需要对船体进行切割和拆解。
通常,可以使用切割工具,如火焰切割机、水下切割机等,将船体切割成更小的部分。
然后,使用吊机或者起重机将这些部分从水中移走。
3.4 清理废弃物在打捞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包括切割下来的船体部分、油污、碎裂的设备等。
这些废弃物需要进行妥善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可以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并送往合适的处理场所。
沉船、沉物一旦产生,特别是当沉船、沉物发生在繁忙而狭窄的航行通道时,航路就可能被阻断,船舶就不能进、出港口,情况严重时就可能导致港口生产瘫痪。
沉船舱室中的燃油及石油类产品或毒性货物有可能溢出船体,而对水环境产生污染。
如果这种污染物存留在封闭的舱室中,仅领先船板的缝隙和破口渗漏,那么这种污染的后果会更加严重,因为它们造成的污染危害将是长期的、持续不断的。
由于沉船、沉物占据了水底,且经过数年之后也许会被泥沙深埋,如果其所在水域处于港口建设的规划范围之内,那么,假设不及时去除这些沉船、沉物,就会使该水域的水工建设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
如果沉船的下部或附近的地层里有值得开发的矿产资源,那么这些沉船必然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的一种阻碍,如果主管机关不强迫沉船的所有人或打捞的责任人负责去除这些沉船,那么其所有人或责任人一旦逃逸,那么去除沉船的费用很可能要由利用该水域或开发沉船下矿产资源的人承当。
这样的结局,对水域资源的开发者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沉船、沉物对环境和社会的危害早已被各国关注。
各国已从几十年前单纯地从保护人生命平安和财产平安的一般高度上升到维护全人类的生存环境的高度来认识沉船、沉物的危害问题。
为了尽力防止沉船、沉物的发生,各国政府努力维护沿岸船舶航行的平安。
一旦发生沉船、沉物,那么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尽快去除沉船、沉物及减轻它们造成的危害,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少去除和打捞方面的风险。
在这些原那么下,各国政府通常采取以下对策:1.按照有关国际公约要求营造沿岸平安、顺畅的航行环境,从而降低海难发生率。
2.限制或禁止有漂浮危险以及载有一旦发生海难事故必将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的货物的船舶进入本国的港口和水域。
如果不得不允许这样的船舶进入,那这种“进入〞也是在主管当局的极其严密的监视下和在极其周密的保护之中进行的。
3.主管当局对于那些具有漂浮危险或一旦发生海难那么有可能对本国水域环境产生严重危害的船舶,要求其船东在其船舶进入本国水域前向主管当局提供一定的担保金。
客船事故救援面临的难题及相应对策建议摘要:本文在梳理近年来客船重特大事故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客船运输现状,总结研究了客船事故救援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针对客船事故救援面临的难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为行业应对客船重特大事故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对提升我国客船事故救援能力和水平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客船事故应急救援应对措施和建议0 前言客船(含客滚船)是交通运输部明确的“四类重点船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部明确的“六区一线”重点保障水域内客船运输和邮轮旅游等产业方兴未艾。
客船运输业的发展尤其是大型国际邮轮产业发展不能单靠船舶和旅客数量来衡量,安全的海上交通运输和优良的口岸服务环境,是客船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邮轮母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客船运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高效有力的应急救援保障体系。
对于高风险的中国客船产业来说,专业高效的应急抢险救援能力仍然任重道远。
1 近年来全球客船事故概述近年来,客船、渡轮事故易发多发,安全问题严峻,极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一旦发生重大海难对海洋环境也存在巨大威胁,亟须深入研究客船突发应急事故的应急搜救问题。
2012年1月13日,载有4 000多名乘客的“Costa Concordia”号邮轮在意大利海岸搁浅,大量海水随即涌入船体,导致邮轮侧倾,事故造成至少32人死亡;2014年4月16日,载有470余名乘客的韩国客轮“岁月”号在全罗南道珍岛郡屏风岛以北20公里海上发生事故后沉没,造成295人遇难、142人受伤,9人至今下落不明;2014年11月1日上午,载有1 096名乘客和船员的英国邮轮“马可?波罗”号搁浅在挪威海岸,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安全风险不容忽视;2015年2月22日,孟加拉国一艘载有约150人的渡船在首都达卡西北帕德玛河上与货船相撞后沉没,造成69人遇难;2015年4月18日,一艘搭载约700人的偷渡船在利比亚附近海域沉没,仅28人获救;2015年5月19号,挪威邮轮“挪威黎明”号在百慕大群岛附近搁浅,随后在救援力量协助下很快安全脱困;2015年6月1日晚,客船“东方之星”轮突遇恶劣天气,在长江湖北监利段倾覆,事故造成442名人员遇难,仅12人获救。
探讨航道疏浚工程几种治理措施和对策摘要:通过分析航道疏浚工程作用和目的,以及航道疏浚发展的方向,提出航道疏浚工程几种治理措施.以便对今后航道整治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航道;疏浚;治理;措施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waterway dredging engineering function and purpose, and waterway dredging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puts forward several waterway dredgi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to channel regulation have targeted and practical.Keywords: channel; Dredging; Management; measures交通运输事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也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国家把发展交通运输列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
现代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多种形式,每种运输形式都根据其特点在不同条件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水运运输有其很多其他运输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为了改善航道航行条件、扩大通航能力、增加通航里程、提高水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内河进行治理,采取一些必要的和强制性的航道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整治工程、疏浚工程、渠化工程、运河工程和养护工程等.其中疏浚工程是利用水力、机械或其他方法,挖掘水下土石方并进行输移处理的工程,是航道建设和维护工作的重要手段。
现代疏浚工程的目的比过去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主要有:(1)挖深河流或海湾的浅滩段,以提高航道通航或排洪能力。
(2)开挖港池、进港航道等,以及兴建码头及港区。
(3)将疏浚土吹填到附近的低洼地进行处理。
使之成为陆地.以作工农业用地.(4)利用疏浚土可作为高速公路路基土以及建筑材料如烧制砖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