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纺织装备
- 格式:pptx
- 大小:364.18 KB
- 文档页数:29
纺织工程的现代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摘要:纺织工程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工程领域。
它为人类生活提供必要物资,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工程领域。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它就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本文简要从纺纱、织造、纺织控制、印染、化纤等方面阐述了现代纺织工程技术的前沿,并对其工序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纺织工程;现代技术;质量控制1现代纺织技术概论传统纺织技术主要是手工、半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比较低,产品比较单一,应用面比较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纺织技术形成了以新材料和高精度自动化加工技术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技术。
我们利用电、气、光、机、液传感技术,以及多电机驱动和变频调速,开发了一代又一代的现代新设备,并对纺织生产过程工艺参数实现在线检测,实现设备运行的自动监控和显示、超限报警和自停,甚至自动排除故障。
而且纺织产品纺织科也在开始向着高科技、高性能、多功能方面发展。
2纺织工程的现代技术2.1纺纱技术新型纺纱技术正逐渐形成高科技化和信息化,未来的纺纱工业将成为广泛应用电子、光子计算机,甚至量子计算机以及多种高新技术的工业,随着纺纱原料的不断开发、创新,其产品在组织、结构、性能等方面的优化、多维化,必将成为新型材料、高技术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环锭纺的纺纱基础上,发展了一些非常规的纺纱技术,主要有:涡流纺纱、管道纺纱、无捻纺纱等。
无捻纱的成纱是不需要对牵伸须条进行加捻,是不同于环锭纺等有捻纺纱的一种新的成纱方法。
由于无捻纱织物具有手感舒适、蓬松性好、透气性好、吸水性好等优良性能,使其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近些年开发出了大量无捻针织与无捻机织产品,在服装、毛巾之类的生活用品、医疗卫生用品和体育用品等方面都有较多的应用。
目前,无捻纱线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粘合法、合股退绕法、软性包缠法。
粘合法生产无捻纱时,需要使用大量的粘合剂,还需要加热、加湿装置,不仅能耗大增加生产成本,而且还会大量产生化学废水。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一、现代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其内涵就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再加上相的科学技术交融而成的制造技术。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数字化制造技术。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普及应用导致的信息传递时空阻碍性的消失,在信息基础设施到达的地方信息可获得性趋同。
也被理解为与此相伴随的社会组织之形式及其属性。
数字化制造技术在数字化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的背景下]1[,并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快速原型、数据库和多媒体等支撑技术的支持下,根据用户的需求,迅速收集资源信息,对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资源信息进行分析、规划和重组,实现对产品设计和功能的仿真以及原型制造,进而快速生产出达到用户要求性能的产品整个制造全过程。
我们注意到这里说的是产品整个制造全过程,包括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2[,即产品的研发设计周期,制造周期,产使用与维护周期和报废和回收周期。
(2)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
包括超精密切削和金刚石刀具,精密和超精密磨削、研磨与抛光,精密和超精密机床,精加工中的测量技术和在线误差补偿,微细加工技术,精加工的支撑环境,纳米技术。
(3)柔性自动化技术。
柔性自动化生产技术简称柔性制造技术,它以工艺设计为先导,以数控技术为核心,是自动化地完成企业多品种、多批量的加工、制造、装配、检测等过程的先进生产技术。
它涉及到计算机、网络、控制、信息、监测、生产系统仿真、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等技术。
其主要研究范围一般可分为:适用于柔性自动化生产的设备、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技术、联线技术。
主要包括技术:1、现代集成制造技术。
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包括技术的技术的集成、管理的集成、技术与管理的集成,本质是知识的集成。
现代制造技术就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与有关科学技术的组成。
2、网络化制造技术。
网络化制造技术是指用计算机网络,灵活而快速地组织社会资源,将分散在各地的生产设备资源、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等,按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则,迅速的整合成一种跨地域的、靠网络关系的、统一指挥的制造、运营实体—网络联盟,以实现网络化制造。
德州:建设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体系作者:赵国玲陈波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13年第33期近年来,纺织行业遭遇了棉价倒挂、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升、出口不畅等不利因素,面对不利局面,全国著名的棉纺织生产基地——德州,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开发新产品,不等不靠,勇于开拓市场。
在整个行业均处在低迷的情况下,德州市纺织行业却仍较好地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
九大举措助力行业管理据德州市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廷兵介绍,面对目前国内纺织行业遇到的各类困难,德州市纺织行业迎难而上,积极创新思路,从行业定位到技术创新,从营销战略到安全防范,九大举措全方位助力行业管理。
一是定方向。
面对目前纺织行业遇到的国内外棉价差,德州市积极贯彻国家、省《纺织十二五规划》和国家《纺织强国纲要》,制定了市《纺织服装产业规划》并加以贯彻,积极打造德州市纺织服装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少用原棉,开发非棉、新型纤维产品,极大地避开了棉价的影响,使德州市成为全国著名的新型纤维纺纱基地。
二是走出去。
积极组织德棉、华源、恒丰、华乐、华芳等重点纺织企业参加2012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中国国际家纺展览会、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等10多个行业专业展会,扩宽市场,争取客户和订单。
三是请进来。
多次邀请国家、省纺织行业协会及棉花协会在德州市召开企业座谈会,承办了中国工程院第163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年中经济运行分析会、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年会等,行业院士、领导、专家等纷纷解读国家政策的影响、棉花市场行情、纺织行业生产经营分析及预测,为企业理清思路,规避风险,提高效益给出了良好借鉴。
四是抓创新。
推荐华源生态科技的“锦密纺”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推荐德棉、华源、恒丰、奥博获得省级产品开发中心;组织德棉、恒丰、华源、盛泽等公司的30余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五是争创先。
推荐华源、恒丰、华乐等8家企业为“2011~2012年中国纺织服装企业500强”;推荐华乐、华源、元济、恒丰、宝鼎、中原等6家企业参加行业评比并跻身中国棉纺织行业百强;推荐宏祥集团参加行业评比并跻身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百强;推荐神龙毯业参加行业评比并跻身中国家纺行业百强。
一、喷气纺纱工艺流程•条子(或粗纱)→牵伸机构→加捻器: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引纱罗拉→电子清纱器→槽筒:筒子纱。
(一)牵伸机构•三罗拉(或四罗拉)双短皮圈或三罗拉长短皮圈牵伸;•牵伸工艺有条子直接喂入的超大牵伸工艺和双粗纱喂入的大牵伸工艺两类;•按照形纱路线来分,则又有上行式与下行式之分。
(2)纱道直径及长度•为获得较高的纱条气圈转速,应尽量选择较小的纱道直径D。
但同时考虑所纺纱号,使纱条在纱道内有足够的空间旋转,纱号细,D可小些,纱号粗则应大些。
第一喷嘴的纱道直径一般为2~2.5mm。
•为形成稳定气圈,提高包缠效果,减少排气阻力,第二喷嘴的纱道截面积应逐步扩大,设计成一定的锥度,一般进口端直径为2~3mm(喷射孔截面处),出口端直径为5~7mm。
(3)喷射孔的直径及孔数•保持一定的流量条件下,增加孔数就意味着减少孔径。
喷孔数减少,流场的均匀度较差,纱条受到的涡流强度发生变化。
•因而在保持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适当的增加喷孔数不仅有利于纱条气圈转速的稳定,而且气圈转速略有提高。
但喷孔直径过小,对气流的洁净度要求高,对喷孔的加工精度要求也高。
(4)中间管•开纤管又称中间管或中间解捻管,它起着抑制气圈形态和阻止捻度传递的作用。
•为减小排气阻力和增加周向摩擦阻力,增加对气圈的撞击作用,使之有利于前钳口处须条扩散成头端自由纤维,所以中间管内壁设计成沟槽状态。
沟槽行式有直线式和螺旋线式等。
直线式沟槽数3~8条不等,大都采用4条,槽深为0.5mm左右,宽0.5mm左右。
喷气纱结构中间是无捻或少捻的芯纤维,表面有缠绕纤维,靠表面的缠绕纤维对芯纤维包缠或者捆扎成纱。
六、适纺原料及成纱性能•需一定的长度;•短纤维不行,T/C,纯涤,不能纺纯棉;•各种棉型纤维素纤维是其最适宜的纤维,如粘胶、莫代尔等。
喷气纱线性能•强力–喷气纱的强力通常低于同类环锭纱,纯涤纶喷气纱的强力与同类环锭纱的相差不大,但喷气纱的强力不匀,较同类环锭纱的小,且伸长较环锭纱的大•毛羽–喷气纱3mm以上的毛羽较环锭纱少,但棉结粒数略多,纱直径略粗•条干-较环锭纱好喷气纱产品开发•特点:–手感挺爽;吸湿性好;抗起球性好;缩水性小;热稳定性好;卷曲折绉少;透气性好;耐磨;蓬松性好等•粗特–磨绒类产品、床上用品、仿毛花呢•中细号喷气纱-针织T恤衫及针织内衣3、喷气涡流纺自由端纺纱特征分析•(1)分解纤维(断裂)•(2)凝聚(自由端的形成、尾端自由状态)•(3)剥取•(4)加捻(尾端包缠加捻)、喷气涡流纺纺纱、成纱结构与成纱机理•从喷气涡流纱结构分析也可以验证上述机理分析。
当今世界重大成套装备制造技术动态一、纺织机械世界纺织机械投资呈增长趋势,实际投资增长比原预计的25%-35%高出了许多,达到35%-50%。
其中棉型气流纺纱机和棉型环绽纺纱机均增长了50%,毛纺机增长了43%,无梭织机增长了35%。
投资的增长有力地拉动了世界纺织机械工业的发展。
世界纺织机械工业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
欧洲以德国、意大利、瑞士、法国、比利时等国为主,英国、荷兰、西班牙等国也有生产;亚洲以日本、中国、印度、韩国及台湾地区为主。
德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机械生产国和出口国,其纺织机械的交易额约占世界总交易额的30%以上,近30年一直稳居世界首位。
在各种纺织机械生产中,以纺纱机、针织机与织袜机为强项,占该类产品世界贸易额的40%左右,德国纺织机械出口额约占其生产总值的90%。
德国的苏拉集团(Saurer Group)是世界三大纺织机械制造集团之一,2000年的销售额超过了22亿美元,并在我国苏州成立了苏拉巴马格(苏州)公司,主要生产各种类型的加弹机和其他合成纤维设备。
日本、意大利排在世界纺织机械生产的第二、三位。
日本的纺织机械出口值约占世界贸易值的15%—18%,其主要产品有纤维机械、针织机及缝纫机等。
意大利约有350家纺织机械及相关辅件的生产公司,从业人员2.6万多人,2001年,纺织机械生产值约32亿美元,其中出口为23亿美元。
我国是意大利纺织机械第一大客户,意大利出口到中国市场的纺机,占其全部出口量的17%。
意大利纺织机械出口占其生产总值的65%,行销达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意大利的Itema纺织机械制造商集团是世界三大纺机制造集团之一,以其无棱织机闻名于世,在兼并瑞士苏尔寿纺织(Sulzur textil)公司后,成为世界最大的无棱织机生产商。
生产的品种也最为齐全,从剑杆织机、片梭织机、喷气织机到多相织机均居世界领先水平。
2009年9月,世界最大织机生产制造商比利时必佳乐公司全球副总裁魏斯特考察了西樵纺织产业基地,未来该公司将为西樵提供纺织机械,全力配合西樵纺织产业升级。
浅析电子提花机创新与现代纺织技术【摘要】本文结合弘生集团CCJB电子提花机创新开发案例,着重从国内外电子提花机的发展现状、弘生集团CCJB电子提花机创新内容、电子提花机与纺织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的社会意义进行讨论,分析了电子提花机与现代纺织技术的相互促进关系,提出了重大纺织装备的技术创新思路和应用推广机制。
【关键词】电子提花机;纺织技术;项目管理;创新思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技术在纺织机械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纺织机械的机电一体化程度也进入崭新的阶段。
为适应纺织工业的产业升级及各种高速无梭织机的发展,电子高速提花机的开发应用已成为现代织造生产等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作为提花织物的关键设备,电子提花机在西方发达国家问世,使提花织造业进入了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机电一体化新时代,由于电子提花机能够适应高速、多品种、大纹针、自动化程度高,并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品种翻改方便等优越性能,正日益被织造行业所青睐。
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提花机专业制造厂家有瑞士的STAUBLI公司、英国的BONAS 公司、德国的GROSSE公司,而我国对电子提花机的研制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高档电子提花机的规模生产能力。
随着世界纺织格局的变化,纺织行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其关键设备急需得到更新和改造。
由此电子提花机等高端装备的比重将得到不断增加,但进口电子提花机价格昂贵,我国多数织造企业难以承受,自主研制高档次电子提花机,代替进口势在必行,这也必将对提升我国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全面提高提花织物档次质量和经济效益创造有利条件。
1、国内外电子提花机发展的现状1.1国外相关产品与技术:国外生产的电子提花机以德国GROSSE公司、瑞士STAUBLI公司和英国BONAS公司三家为主导,控制系统为电子式、与织机同步由微机独立控制,备有多种可变梭口动程和梭口设定,可与剑杆型、喷气式及片梭织机等国外新型织机兼容。
2018年度湖北省数字化纺织装备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一、实验室简介湖北省数字化纺织装备重点实验室是湖北省政府2004年批准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2008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湖北省政府组织的专家验收评估。
本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现代纺织装备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相关技术基础研究开发与试验,包括:结合新型纺织科技和现代机械设计制造的理论和方法,利用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等先进技术,研究新型纺织装备设计制造的共性技术基础,并致力于解决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实验室目前在针织服装机械、纺纱加捻机械、数字印花机械、现代缝绣机械、数控织造机械等现代纺织装备的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形成了显著的特色和优势。
二、开放课题申请原则根据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按照“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运行机制,本实验室面向国内外开放,并以开放研究基金的形式对来此工作的专家学者给予支持,同时提供一定的工作条件,欢迎国内外的科学研究人员、专家、学者来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三、申请人员资格(1 )国内外相关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研究人员(2 )大型纺织与纺织机械企业研究人员(3 )申请人原则上必须具备高级职称(同时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是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以下研究人员申请须有专家推荐意见。
(4 )申请人如有在研的本实验室开放课题,必须待其完成结题后方能再次申请。
四、本次开放课题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1)智能化纺纱织造装备主要研究纺纱、织造智能化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机构学、动力学等方面的技术基础问题。
(2)智能化针织与服装制造装备主要研究针织工艺、服装加工智能化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基础问题。
(3)智能化织物后整理装备主要研究织物后整理、印花等的智能化工艺装备的有关技术基础问题。
(4)智能化纺织测试技术与仪器主要研究纺织生产过程中,纺织工艺参数、纺织装备智能测试控制技术及其仪器设计制造技术。
(5)智能服装技术与装备主要研究智能服装制备技术与装备设计开发等方面的技术基础问题。
化纤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在纺织行业的应用新进展发布时间:2023-03-01T05:55:51.92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9期作者:赵兵[导读]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是服装制造大国。
为了在服装制造强国转型升级,在“中国制造赵兵绍兴柯桥恒鸣化纤有限公司,浙江省绍兴市312000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是服装制造大国。
为了在服装制造强国转型升级,在“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实现服装企业智能制造作为转型升级和实现服装制造强国的目标。
一直以来,纺织服装业作为传统产业而独立存在着,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
随着智能技术的高质量快速发展,纺织服装业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只有改革和创新才能在未来生存和发展,而不被淘汰。
整个行业竞争转型的重要方式就是融入智能制造技术。
关键词:化纤;智能制造技术;装备;纺织行业;应用新进展引言新时代,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纺织服装行业大背景下,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等方向发展势在必行。
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纺织全产业链中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的智能转型与升级。
智能化制造技术是现代科技与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制造产业中智能制造技术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对促进制造产业蓬勃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而由于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在纺织服装产业中智能化制造技术的灵活运用,是为纺织服装企业营造未来发展竞争优势,提升公司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必然趋势。
尽管现阶段不少大中型的纺织服装企业都已开始实施现代化改造与转型,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但针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关于智能化制造技术的实际运用还是处在探索阶段。
1智能制造概念及发展现状 1.1智能制造定义智能制造技术是指通过大量硬件设施支撑,融合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各种类型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在生产行业中的有效运用,对目前纺织服装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有着突破性的意义。
现代纺织工程技术前沿王泽辉(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387)摘要:纺织工程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为人类生活提供必备物质、反映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工程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它是古老而又传统的工程领域,自人类出现以来,就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
本文从纺纱、织造、化纤、印染、纺织控制和静电纺六个方面阐述了现代纺织工程的技术前沿以及与我国与国外的差距,使我们深刻的了解了这一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前沿科技,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关键词:纺纱、织造、纺织控制、印染、化纤、静电纺、现代纺织工程、技术前沿Modern textile engineering technologyWANG Zehui(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Tianjin300387) Abstract:Textile engineering is to creat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ealth,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provide the necessary material for human life reflect the social civilization level important engineering field, is widely used. It is old and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fields, since the dawn of man,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activiti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echnology frontier of modern textile engineering and the gap with foreign countries and China from the spinning, weaving, printing and dyeing, chemical fiber, textile and static spinning six aspects, so that we deeply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istechnology and cutting-edge technology, greatly improved the learning and research interests.Key words:Spinning Weaving Printing and dyeing Chemical fiber Textile, Electrostaticspinning Textile engineering Modern technology0前沿纺织工程在迅速发展的工程领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纤维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各种高性能和功能性的化学纤维不断问世,新的纤维制品加工方法不断出现,纤维制品的加工设备日益高效化、精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使纺织制品也日趋多样化和功能化,其应用领域尤其是在重要产业部门的应用不断拓宽,纺织制品与人体工程、环境保护及社会文化的关系日益密切,从而使纺织工程内涵大为扩展,与其它工程领域的交叉渗透也大为加强,新的学科增长点正在不断形成。
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一、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创新创意中心,以沿海经济带、各特色产业集群为重点的制造基地网络。
推动纺织服装、塑料、皮革、日化、五金、家具、造纸、工艺美术等行业创新发展模式,加快与新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时尚等融合,发展智能、健康、绿色、个性化等中高端产品,培育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
二、需重点突破的产业链短板环节(一)信息技术产业链基础软件及操作系统;EDA工具软件;SOl工艺、特色模拟工艺制程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仪器仪表、检测设备,化合物半导体,大尺寸硅片等材料;高端电子元器件及电子化学品等。
(二)装备制造产业链数控系统,工业软件,高端金属材料、高性能化合物材料,轴承、切削刀具等。
(三)汽车产业链自动驾驶控制器芯片、传感器,高端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功率半导体组件,驱动芯片、主控芯片以及相关基础元器件等。
(四)生物医药产业链高端试剂、耗材,自动反应装置,精密仪器仪表、核心零部件,分离纯化设备等。
三、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业新体系。
(一)全面提升服务业供给质量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大力发展金融、研发、设计、咨询、会计、税务、法律、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壮大总部经济。
培育高端涉外法律、会计、知识产权等领域专业人才,打造一批国际化、规范化、品牌化的律师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企业。
积极对接国际高端会展资源,提升广交会、高交会、中博会、加博会等重要展会的办展水平,推动广州、深圳等建设重点会展城市,支持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结合自身特色打造会展平台。
培育国际知名展览品牌和配套服务企业,携手中国澳门打造高品质消费展会。
实施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质量改造提升行动,支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探索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信用服务等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