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褶裥持久性之测试指标及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4.72 MB
- 文档页数:21
纺织技术专业纺织品耐用性测试教程一、引言纺织品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其质量和耐用性对我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纺织品的质量和耐久性,纺织技术专业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耐用性测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纺织品耐用性测试方法和步骤,帮助纺织技术专业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织物强度测试织物的强度是衡量其耐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测试织物的强度,可以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测试。
首先,将织物样品切割成标准尺寸,然后将其固定在试验机上。
接下来,通过逐渐增加试验机的拉力,记录下织物样品断裂的拉力值。
根据断裂拉力值可以评估织物的强度,从而判断其耐用性。
三、织物耐磨性测试织物的耐磨性是指其在使用过程中抵抗磨损和磨损的能力。
为了测试织物的耐磨性,可以使用马丁代尔磨损试验机。
首先,将织物样品固定在试验机上,然后将样品与标准磨损材料接触,并施加一定的压力和运动次数。
通过观察和记录织物样品表面的磨损情况,可以评估其耐磨性能。
四、织物染色牢度测试织物的染色牢度是指其在洗涤、摩擦、汗水等条件下抵抗染色剂脱落和变色的能力。
为了测试织物的染色牢度,可以使用色牢度试验仪。
首先,将织物样品与染色剂接触一段时间,然后通过洗涤、摩擦或暴露于汗水等条件下进行处理。
最后,通过比较样品的颜色变化程度,可以评估织物的染色牢度。
五、织物防水性测试织物的防水性是指其在水接触下抵抗渗透和吸湿的能力。
为了测试织物的防水性,可以使用水压测试仪。
首先,将织物样品放置在测试仪上,并施加一定的水压。
通过观察织物样品表面的渗水情况,可以评估其防水性能。
六、纺织品耐久性评价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测试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对纺织品在实际使用中的耐久性进行评价来判断其质量和耐用性。
这可以通过模拟真实使用环境进行试验,例如重复洗涤、摩擦、暴露于阳光下等。
通过观察和记录纺织品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变化,可以评估其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七、结论纺织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纺织品耐用性测试时,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测试方法和步骤。
合成纤维帘帷的抗皱性能评价近年来,合成纤维帘帷因其良好的性能和美观的外观,在家居装饰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消费者发现合成纤维帘帷出现皱纹的问题。
因此,对于合成纤维帘帷的抗皱性能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合成纤维帘帷抗皱性能评价的相关指标、评估方法和发展趋势。
一、抗皱性能评价指标合成纤维帘帷的抗皱性能主要包括纤维的抗皱性、纺织品的抗皱性和整理加工的抗皱性等方面。
下面将介绍具体的评价指标。
1. 纤维的抗皱性纤维的抗皱性是合成纤维帘帷抗皱性能评价的首要指标之一。
纤维的抗皱性可通过纤维的断裂强度、弹性恢复率、离子强度等参数来评估。
纤维的断裂强度越高,表明纤维的抗拉强度越大,其抗皱性也相应增强。
弹性恢复率指纤维在受外力拉伸后的回弹能力,高弹性恢复率表明纤维具有较好的抗皱性能。
纤维的离子强度指纤维在受湿润条件下的性能,低离子强度有助于降低纤维的皱缩性,提高抗皱性能。
2. 纺织品的抗皱性纺织品的抗皱性主要取决于纤维的基本性质和纺织工艺的影响。
常用的评价纺织品抗皱性的指标有皱缩率、抗皱性能指数等。
皱缩率是指纺织品在受湿润条件下产生的缩水率,高皱缩率意味着纺织品易出现皱纹。
抗皱性能指数是综合考虑断裂强度和皱缩率等因素的评价指标,可以客观评估纺织品的抗皱性能。
3. 整理加工的抗皱性整理加工是影响合成纤维帘帷抗皱性能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般来说,通过纤维的漂白、柔软处理、定型等工艺可以提高纤维和织物的抗皱性能。
常用的评价整理加工的抗皱性的指标有含水率、尺寸稳定性等。
含水率是指纺织品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低含水率有助于提高纤维的抗皱性能。
尺寸稳定性是指纺织品在湿润条件下的尺寸变化情况,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越好,抗皱性能越高。
二、抗皱性能评估方法为了准确评估合成纤维帘帷的抗皱性能,需要采用科学可靠的评估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抗皱性能评估方法。
1. 织物抗皱性能测试仪织物抗皱性能测试仪是一种用于评估纺织品抗皱性的专用设备。
纺织品的抗皱性能评估与改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衣物到床上用品,从窗帘到沙发面料。
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抗皱性能,直接影响着纺织品的外观、使用舒适度以及使用寿命。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纺织品的抗皱性能。
简单来说,抗皱性能就是指纺织品在使用和洗涤后抵抗褶皱产生和保持平整的能力。
当我们穿着一件衬衫,经过一天的活动后,如果它仍然能够保持相对平整,没有过多明显的褶皱,那么这件衬衫就具有较好的抗皱性能。
那么,如何评估纺织品的抗皱性能呢?目前,行业内有多种评估方法。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外观平整度评估。
通过观察纺织品在经过特定处理(如折叠、洗涤、挤压等)后的外观,根据褶皱的数量、深度和分布情况,给予相应的评级。
评级通常从优秀到差分为多个等级。
另外,还有一种叫做力学性能测试的方法。
这涉及到对纺织品的拉伸、弯曲和压缩等性能进行测量。
通过专业的仪器设备,获取纺织品在受力情况下的变形和恢复数据,从而推断其抗皱能力。
影响纺织品抗皱性能的因素众多。
纤维的种类和特性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天然纤维如棉和麻,其分子结构相对较为简单,抗皱性能相对较弱。
而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由于其分子链的结构特点,通常具有更好的抗皱性能。
纺织工艺也对纺织品的抗皱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在织造过程中,纱线的捻度、织物的密度和组织结构等都会改变纺织品的抗皱能力。
较高的纱线捻度和紧密的织物结构往往有助于提高抗皱性能。
后整理工艺同样不容忽视。
通过化学处理,如树脂整理,可以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加纤维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抗皱性能。
但这种处理也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影响纺织品的透气性和手感。
既然了解了抗皱性能的评估方法和影响因素,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如何改进纺织品的抗皱性能。
从纤维选择的角度来看,可以增加合成纤维的比例,或者选择具有特殊结构的新型纤维。
一些新型的改性纤维在保持良好手感和透气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抗皱性能。
优化纺织工艺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织物耐折皱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YG(B)541D-Ⅰ型全自动数字式织物折皱弹性仪的结构、测试原理及测试方法。
2、熟悉掌握实验全过程3、通过对各种不同织物耐折皱性能的测试,进一步理解影响织物耐皱性能的因素。
二、基础知识折皱的含意是,织物在穿着、使用及处理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在搓揉织物时发生塑性变化,在织物上造成不规则的折皱,称为折皱性。
当外力去除后,织物抵抗由于搓揉织物而引起的弯曲变形,使织物不产生折皱的性能,叫耐皱性或抗皱性。
在较高的温湿度环境中,被折部分受到长时间或反复的压缩,即可造成产生折皱的条件。
折皱的状态多半是内侧被压缩,外侧被伸张。
因而耐皱性好的织物,其压缩和伸张弹性好,而且对温湿度的依赖性少。
织物抗折皱性能测定,目前有两大类方法,一种凸样法(垂直折叠法),另一种是条样法(水平法)。
测试是在规定的重量、时间,加压于对折的试样,释重后在规定时间测出试样折皱回复角度,作为织物抗皱性能的依据。
折皱回复角是指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被折叠,卸去折痕负荷后经过一定时间,两翼之间所形成的角度,折皱回复角大,则表示织物折皱回复性好,亦即耐皱性能好。
水平法测定折皱回复角,试样的折痕线与水平面相平行;垂直法测定折皱回复角,试样的折痕与水平面相垂直。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1、实验仪器:YG(B)541D-Ⅰ型全自动数字式织物折皱弹性仪,仪器结构见图11-1。
该仪器是在国内、外油压式和机械式折皱弹性仪基础上经过重大改进而成,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测试结果精确、安全等优点。
测试方式有急弹和缓弹两种,受压时间为5min。
2、实验工具:剪刀、织物试样。
图11-1 YG(B)541D-Ⅰ型全自动数字式织物折皱弹性仪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取样⑴ 实验前,先剪凸形试样(见图11-2),试样布要未经熨烫,所取kuma试样离边10cm 以上,试样剪下后须水平放置24小时以上才能用于实验。
图11-2 凸形试样示意图⑵ 整机在原始状态时,推平水翻板,将试样逐个夹入,5经在前,5纬在后,试样折痕线与翻板小红线重合。
2.2.1 抗皱性 09/52①折痕回复性的测定②折痕回复率3.1折痕回复角 creaserecoveryangle在规定条件下,受力折叠的试样卸除负荷,经一定时间后,两个对折面形成的角度。
3.2 折痕回复性 creaserecoveryproperty织物在规定条件下折叠加压,卸除负荷后,织物折痕处能回复到原来状态至一定程度的性能。
3.3折痕水平回复 creaserecoveryhorizontally试样折痕回复时,折痕线与水平面平行,测量回复角度的方法。
3.4折痕垂直回复 creaserecoveryvertically试样折痕回复时,折痕线与水平面垂直,测量回复角度的方法。
4、原理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折叠加压保持一定时间。
卸除负荷后,让试样经过一定的回复时间,然后测量折痕回复角,以测得的角度来表示织物的折痕回复能力。
5、装置5.1按有关产品标准或有关方面的协议取样,或按照附录A的取样方法。
5.2 新近加工的或刚经后整理的织物,在室内存放至少六天后再取样。
5.3 要求样品具有代表性,保证试样没有明显的折痕及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
6、试样6.1数量每个样品的试样数量至少20个,即试样的经向和纬向各10个,每一个方向的正面对折和反面对折各5个。
日常试验可只测样品的正面,即经向和纬向各5个。
6.2尺寸试验回复翼尺寸:长为20mm,宽为15mm。
水平法:试样尺寸为40mm×l5mm的长方形。
垂直法:试样的形状及尺寸见图1。
7 调湿及试验用大气7.1试样的预调湿和调湿按GB 6529规定进行,调湿和试验在二级标准大气下进行。
7.2如需要,测定试样在高湿大气下的回复角,即温度为35℃土2℃,相对湿度为90%±2%,试样可不进行预调湿。
8 仪器8.1仪器的基本条件8.1.1压力负荷为10N。
8.1.2承受压力负荷的面积:水平法为15mm×l5mm;垂直法为18mm×l5mm。
纺织纤维抗皱性能纺织纤维抗皱性能抗皱性是指纺织品在服用过程中,经多次洗涤仍可保持满意的尺寸稳定性、平整度和接缝外观。
抗皱纺织品是指经5次循环洗涤干燥后仍具有抗皱性能的纺织品。
纤维素纤维织物特别是棉纤维织物,具有很多优良性能,但是却存在着弹性较差的缺点, 不像毛织物在服用过程中能保持平挺的外观,于是便出现了提高纤维素纤维织物从折皱中回复原状的能力、以模仿毛织物弹性为主要目的抗皱整理。
一、抗皱机理关于棉织物的抗皱机理,就有两种观点,即树脂沉积论和共价交联论。
首先,通过整理剂在纤维间形成永久性的交联,以提高棉织物的弹性、折皱恢复性和尺寸稳定性。
免烫整理剂一般是多官能团的化合物,它可以和两个以上的纤维素分子长链中氢键发生交联,把纤维中相邻的两个分子连接起来,于是就限制了两个长链分子的相对滑移,使得织物的抗皱性能和织物弹性得到提高。
其次,棉织物折皱的原因可以下面来分析。
从纤维的结构看,棉纤维有结晶区和无定型区,无定型区决定纤维的柔曲性。
织物折皱时,由于外力的作用,使纤维弯曲变形,在侧序度低的地方大分子排列不整齐,区域中的氢键经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并随着键的强度不同发生键的断裂或基本结构单元的相对位移,当外力去除后,系统发生蠕变恢复;但当外力大,作用时间长时,长链分子之间产生键的断裂,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在新的位置上形成新的氢键,从而使基本结构单元在新的位置上固定下来,在外观上显示为系统变形不能恢复,出现永久性变形,从而造成外观上的褶皱。
二、抗皱整理剂抗皱整理剂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能与纤维素纤维分子上的羟基发生共价交联反应官能团的物质,也称为树脂整理剂。
抗皱整理剂有醛类、酰胺-甲醛类、环氧类、乙烯砜类和聚氨酯等化合物,其中以N-羟甲基作为活性基团的酰胺-甲醛类或N-羟甲基酰胺类化合物最早获得工业上的普遍应用。
用酰胺-甲醛类整理剂整理织物后,织物上有甲醛释放。
后来为了降低织物上的甲醛含量,采用甲醇、乙二醇和二缩乙二醇等化合物,对N-羟甲基酰胺类化合物进行醚化改性,制得低甲醛或超低甲醛整理剂。
布料耐久性标准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布料的耐久性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具体的标准将有助于消费者正确选择和购买耐久性符合预期的布料。
以下是对布料耐久性的定义和测量方法的总结。
定义布料的耐久性是指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经受使用和洗涤后的性能表现。
耐久性包括耐磨损性、耐拉伸性、耐撕裂性、耐褪色性、耐洗涤性等方面。
测量方法布料的耐久性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测量:1. 耐磨损性测试:使用万能拉力测试机或其他适当设备,以一定速度和一定压力对布料进行摩擦测试,记录耐磨损的程度。
耐磨损性测试:使用万能拉力测试机或其他适当设备,以一定速度和一定压力对布料进行摩擦测试,记录耐磨损的程度。
2. 耐拉伸性测试:使用万能拉力测试机或其他适当设备,以适当的速度和力量对布料进行拉伸测试,记录布料在不同拉力下的变形程度。
耐拉伸性测试:使用万能拉力测试机或其他适当设备,以适当的速度和力量对布料进行拉伸测试,记录布料在不同拉力下的变形程度。
3. 耐撕裂性测试:使用适当的设备对布料进行撕裂测试,记录撕裂时产生的力量和撕裂的程度。
耐撕裂性测试:使用适当的设备对布料进行撕裂测试,记录撕裂时产生的力量和撕裂的程度。
4. 耐褪色性测试:将布料暴露在适当的环境中,例如阳光、湿度等条件下,观察布料在不同环境下的褪色程度。
耐褪色性测试:将布料暴露在适当的环境中,例如阳光、湿度等条件下,观察布料在不同环境下的褪色程度。
5. 耐洗涤性测试:将布料进行多次洗涤,并观察洗涤后的变化,例如收缩、变形、颜色保持等。
耐洗涤性测试:将布料进行多次洗涤,并观察洗涤后的变化,例如收缩、变形、颜色保持等。
标准制定与监管制定布料耐久性标准需要充分考虑行业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结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相关标准应被指定为可追溯的,符合标准检验要求,且可以由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和验证。
监管部门应确保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并对相关制造商和销售商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市场上销售的布料符合耐久性标准。
面料的弹性与耐久性能评估引言面料作为服装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材料之一,其弹性和耐久性能对于服装的舒适度和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面料的弹性和耐久性能评估的角度出发,探讨面料的性能评估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高面料的弹性和耐久性能。
面料的弹性性能评估弹性测试方法弹性性能是指面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程度及其恢复能力。
常用的面料弹性性能评估方法包括拉伸试验、扭曲试验和压缩试验等。
•拉伸试验:将面料在两端固定,施加拉力,测量其变形程度和恢复能力。
•扭曲试验:将面料进行扭曲,测量其变形程度和恢复能力。
•压缩试验:将面料压缩,测量其变形程度和恢复能力。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客观地评估面料的弹性性能,为面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弹性性能的影响因素面料的弹性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纤维材质、纺织结构、加工工艺等。
•纤维材质:不同的纤维具有不同的弹性特性。
弹性纤维如弹性纱线可以提高面料的弹性性能。
•纺织结构:面料的织法、编织密度等纺织结构参数会影响面料的弹性性能。
例如,较松散的织物结构通常较具弹性。
•加工工艺:面料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会对弹性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弹力纱线、拉伸处理等加工工艺可以提高面料的弹性性能。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面料的弹性性能。
面料的耐久性能评估耐久性测试方法耐久性是指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抗拉、抗扭曲、抗压等能力。
面料的耐久性评估通常通过摩擦测试和弯曲测试等来进行。
•摩擦测试:通过模拟摩擦过程,测量面料的耐磨损性能。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Martindale测试和Taber测试等。
•弯曲测试:通过模拟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弯曲变形,测量面料的耐折叠性能。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皱折试验、弯曲试验等。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全面评估面料的耐久性能,为面料的选用和使用提供重要指导。
耐久性能的影响因素面料的耐久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纤维强度、纺织结构、面料密度、加工工艺等。
•纤维强度:纤维的强度决定了面料的抗拉扯能力。
织物的外观保持性织物的抗皱性
织物在穿着、洗涤、储存、使用中能保持原有外观特征,便于使用,易于保养的性能。
织物耐用性抗皱性免烫性
收缩性
勾丝性织物的外观保持性
一织物的抗皱性学习内容
二织物的免烫性
织物的收缩性
三
四织物的勾丝性
一、织物的抗皱性
一
1.概念
织物的抗皱性是指织物抵抗起皱的能力。
即外力去除后弹性恢复的能力,又称折皱回复性或折皱弹性。
指标:折痕回复角测试
:(1)垂直法:测量时折痕线与水平面相垂直。
试样为凸形 。
(2)水平法:测量时折痕线与水平面相平行。
试样为条形。
2. 指标与测试方法
(1)纤维性状——决定性因素
纤维的初始模量及拉伸变形回复性
纤维线密度:纤维粗,有利于抗皱性的提高。
纤维表面的摩擦系数:适中时有利于折皱回复性的提高。
(2)纱线结构
纱线的捻度适中时,织物抗皱性好。
捻度过低时,织物的折皱不易回复; 捻度过高时,抗皱性也差。
(3)织物几何结构
织物组织:交织点少,抗皱性好。
平纹织物的抗皱性比斜纹织物差,厚织物抗皱性能较好。
织物密度:织物密度过大时,折皱回复性有降低的趋势。
织物的润湿状态:通常,织物处于润湿状态时易起皱。
(4)后处理
树脂整理(抗皱整理)能改善织物的折皱回复性。
Thank You
谢谢大家!。
织物褶裥等级客观评价方法韩燕娜【摘要】目前织物褶裥等级的评定多用主观评价法,这一评价结果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尝试采用激光测量技术对织物褶裥进行客观评价.以10种常见织物为研究对象,用自行设计的褶裥控制装置,通过设置不同高度控制不同的褶裥.然后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AATCC织物褶裥模版和织物褶裥,用GEOMAGIC软件对扫描得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分别提取模板和织物的褶裥特征值.进而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模版的褶裥等级与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将这一回归方程应用到织物褶裥等级的客观评定中,研究结果表明:织物褶裥等级的客观评定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不受织物颜色、图案及花纹的影响.【期刊名称】《毛纺科技》【年(卷),期】2019(047)004【总页数】5页(P21-25)【关键词】织物;褶裥等级;客观评价;主观评价;激光扫描技术【作者】韩燕娜【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浙江绍兴3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941.2图像处理和激光扫描都是提取服装或织物特征的常用方法[1-2],不少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用其对织物三维形态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提取特征指标[3-5],从而对织物平整度进行客观评价[6-7]。
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克服图像处理技术易受织物花色、组织结构等影响的不足[8]。
褶裥兼具功能性与美观性,常被用于服装成衣工艺以增加服装的层次感及立体感[9]。
褶裥作为服装设计不可或缺的手法之一,充分地满足了生产活动中对运动的需求,极大地丰富了服装的造型[10],目前对褶裥的评定基本采用主观评价法,本文运用激光扫描技术对织物褶裥进行客观评价。
1 实验1.1 褶裥放置装置由于织物褶裥的易变形性,如果直接将其放于桌面上,其形态会受重力作用的影响,随时间的延长,褶裥具有趋于缓和的趋势。
为避免这一现象,本文制作了一种简易装置,既便于控制褶裥高度,又能防止测试过程中,褶裥的变形,使得测试结果更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