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负债及借款费用-应付债券——一般公司债券
- 格式:pdf
- 大小:257.04 KB
- 文档页数:7
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一章第二节讲义1应付债券二、应付债券主要讲解一般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公司债券。
(一)一般公司债券一般公司债券的核算包括债券发行、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到期偿还三个环节。
建议与金融资产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对照学习。
1.公司债券的发行①票面利息>市场利率发行价格>面值溢价发行“利息调整”在贷方比如发行一项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为1 000万元,票面利息为5%,市场利率为3%。
未来现金流量如下图所示:上述未来现金流量按照3%折现得到的现值=发行价格>1 000万元,为溢价发行。
假定算得现值为1 200万元,则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1 200贷:应付债券——面值 1 000——利息调整200②票面利息<市场利率发行价格<面值折价发行“利息调整”在借方③票面利息=市场利率发行价格=面值平价发行无“利息调整”上述讲解,均假定没有发行费用,如果存在发行费用,发行费用会减少企业实际收到的银行存款,从而影响分录中利息调整金额。
注意:实际利率是指将未来现金流量折算成现值,等于其发行价格的折现率。
2.利息调整的摊销/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如下图所示:(1)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倒挤)贷:应付利息(或应付债券——应计利息)(2)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倒挤)应付利息(或应付债券——应计利息)注意:对于应付未付利息,如为分期付息的债券,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如为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则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
上述计算和会计处理过程,就是应付债券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过程。
即: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利息费用-应付利息(现金流出)其中:利息费用(即实际的利息负担)=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应付利息(现金流出)=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注意与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计算的联系和区别:●购买债券方: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收到的利息(现金流入)●发行债券方(本章):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利息费用-支付的利息(现金流出)3.债券的偿还(1)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含最后一期的利息)债券:借:财务费用等贷:应付利息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倒挤,注意尾数调整)借:应付债券——面值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借:财务费用等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利息调整(倒挤,注意尾数调整)借:应付债券——面值——应计利息贷:银行存款【例题2·计算题】2×11年1月1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公司债券60 000 000元,债券利息在每年12月31日支付,票面利率为年利率6%。
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预习:应付债券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一章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知识点二:应付债券主要讲解一般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公司债券。
一、一般公司债券一般公司债券的核算包括债券发行、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到期偿还三个环节。
建议与金融资产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对照学习。
1.公司债券的发行①票面利息>市场利率发行价格>面值溢价发行“利息调整”在贷方②票面利息<市场利率发行价格<面值折价发行“利息调整”在借方③票面利息=市场利率发行价格=面值平价发行无“利息调整”上述讲解,均假定没有发行费用,如果存在发行费用,发行费用会减少企业实际收到的银行存款,从而影响分录中利息调整金额。
注意:实际利率是指将未来现金流量折算成现值,等于其发行价格的折现率。
2.利息调整的摊销/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1)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倒挤)贷:应付利息(或应付债券——应计利息)(2)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倒挤)应付利息(或应付债券——应计利息)注意:对于应付未付利息,如为分期付息的债券,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如为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则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
上述计算和会计处理过程,就是应付债券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过程。
即: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利息费用-应付利息(现金流出)其中:利息费用(即实际的利息负担)=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应付利息(现金流出)=债券面值×票面利率3.债券的偿还(1)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含最后一期的利息)债券:借:财务费用等贷:应付利息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倒挤,注意尾数调整)借:应付债券——面值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借:财务费用等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利息调整(倒挤,注意尾数调整)借:应付债券——面值——应计利息贷:银行存款二、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主要包括债券发行、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及转股时的处理三个环节。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一章 负债及借款费用知识点:应付债券——优先股、永续债等金融工具● 详细描述:对于归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无论其名称中是否包含“债”,其利息支出或股利分配都应当作为发行企业的利润分配,其回购、注销等作为权益的变动处理;对于归类为金融负债的金融工具,无论其名称中是否包含“股”,其利息支出或股利分配原则上按照借款费用进行处理,其回购或赎回产生的利得或损失等计入当期损益。
1.发行方的账务处理(1)发行方发行的金融工具归类为债务工具并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与应付债券核算相同。
(2)发行方发行的金融工具归类为权益工具的借:银行存款贷: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永续债等在存续期间分派股利借:利润分配——应付优先股股利、应付永续债利息等贷:应付股利——优先股股利、永续债利息等(3)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重分类①权益工具重分类为金融负债借: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永续债等(账面价值) 贷:应付债券——优先股、永续债等(面值)——优先股、永续债等(利息调整)(应付债券公允价值与面值的差额)(或借方)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重分类后公允价值与应付债券账面价值的差额)(或借方)【提示】如果资本公积不够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下同②金融负债重分类为权益工具借:应付债券——优先股、永续债等(面值)——优先股、永续债等(利息调整)(利息调整余额)(或贷方) 贷: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永续债等(4)发行方按合同条款约定将发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金融工具转换为普通股借:应付债券(账面价值)其他权益工具(账面价值)贷:实收资本(或股本)(面值)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差额)银行存款(支付现金)2.投资方的账务处理如果投资方因持有发行方发行的金融工具而对发行方拥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进行确认和计量;投资方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一章 负债及借款费用知识点: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详细描述:1.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借:银行存款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或贷方)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其他权益工具(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其他权益工具:企业发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归类为权益工具的各种金融工具。
2.转股前计提利息与一般债券相同。
3.转股时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转换部分账面价值)其他权益工具贷:股本(转换的股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企业发行附有赎回选择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其在赎回日可能支付的利息补偿金,应当在债券发行日至债券约定赎回届满日期间计提应付利息,计提的应付利息分别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财务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其认股权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有关权益工具定义的,应当按照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价格,减去不附认股权且其他条件相同的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后的差额,确认一项权益工具(其他权益工具)。
认股权持有人到期没有行权的,企业应当在到期时将原计入其他权益工具的部分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既含有负债成分又含有权益成分,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分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
企业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确定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并以此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 确认为应付债券;再按照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整体的发行价格扣除负债成分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分的初始确认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是合同规定的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利率折现的现值。
发行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之间按照其初始确认金额的相对比例进行分摊。
2018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一章知识点-毙考题-(19)2018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一章知识点第十一章负债及借款费用第二节长期负债(4)履约成本的会计处理履约成本在实际发生时,通常计入当期损益。
(5)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或有租金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等)。
(6)租赁期届满时的会计处理①返还租赁资产如果存在承租人担保余值借:长期应付款(担保余值) 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如果不存在承租人担保余值借: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②优惠续租租赁资产司与 B 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
合同主要条款如下:(1)租赁标的物:数控机床。
(2)租赁期开始日:租赁物运抵 A 公司生产车间之日(即 2 12 年 1 月 1 日)。
(3)租赁期:从租赁期开始日算起36 个月(即2 12 年1 月1 日至2 14 年12月31 日)。
(4)租金支付方式:自租赁期开始日起每年年末支付租金900 000 元。
(5)该机床在2 12 年1 月1 日的公允价值为2 500 000 元。
(6)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8%(年利率)。
(7)该机床为全新设备,估计使用年限为5 年,不需安装调试,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8)2 13 年和2 14 年,A 公司每年按该机床所生产产品的年销售收入的1%向 B 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
A 公司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差旅费9 800 元。
2 13 年和2 14 年,A 公司使用该数控机床生产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8 000 000 元和10 000 000 元。
2 13 年12 月31 日,A 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该机床的维护费 2 800 元。
2 14 年12 月31 日,A 公司将该机床退还 B 公司。
A 公司(承租人)的会计处理如下:(1)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
第一步,判断租赁类型。
本例中,租赁期(3 年)占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5 年)的60%(小于75%),没有满足融资租赁的第 3 条判断标准;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2 319 390 元(计算过程见下文),大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90%,即 2 250 000 元(2 500 000 90%),满足融资租赁的第 4 条判断标准,因此,A 公司应当将该项租赁认定为融资租赁。
2018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一章知识点2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备考已经开始了,官方教材最新版本还没有发布,手里又没有2017年中级会计教材可参考,怎么办?快来跟中公会计小编一起来看看《中级会计实务》的知识点吧。
第十一章负债及借款费用第三节借款费用一般借款利息的资本化金额。
具体如下:(1)计算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2×10 年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30 000 000×5%-15 000 000×0.5%×6=1 050000(元)2×11 年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30 000 000×5%×180÷360=750 000(元)(2)计算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在建造厂房过程中,自2×10 年7 月1 日起已经有20 000 000 元占用了一般借款,另外,2×11 年1 月1 日支出的35 000 000 元也占用了一般借款。
计算这两笔资产支出的加权平均数如下:2×10 年占用了一般借款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20 000 000×180÷360=10 000000(元)由于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率与【例11-18】相同,即为7.67%。
所以:2×10 年应予资本化的一般借款利息金额=10 000 000×7.67%=767 000(元)2×11 年占用了一般借款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20 000 000+35 000 000)×180÷360=27 500 000(元)则2×11 年应予资本化的一般借款利息金额=27 500 000×7.67%=2 109 250(元) (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公司建造厂房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如下:2×10 年利息资本化金额=1 050 000+767 000=1 817 000(元)2×11 年利息资本化金额=750 000+2 109 250=2 859 250(元)(4)有关账务处理如下:①2×10 年12 月31 日:借:在建工程——××厂房 1 817 000财务费用8 433 000应收利息(或银行存款)450 000贷:应付利息10 700 000注:2×10 年实际借款利息=30 000 000×5%+20 000 000×6%+100 000 000×8%=10 700 000(元)②2×11 年6 月30 日:借:在建工程——××厂房2 859 250财务费用2 490 750贷:应付利息5 350 000注:2×11 年1 月1 日至6 月30 日的实际借款利息=10 700 000÷2=5 350 000(元)【教材例11-21】甲公司拟在厂区内建造一幢新厂房,有关资料如下:(1)2×10 年1 月1 日向银行专门借款60 000 000 元,期限为3 年,年利率为6%,每年1 月1 日付息。
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会计实务)第十一章 负债及借款费用一、单项选择题1、甲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公司债券,每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
该公司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面值总额为300 000万元,发行价格总额为313 347万元;支付发行费用120万元。
假定该公司每年年末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折价,实际利率为4%。
2011年12月31日该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为( )万元。
A、308 348.56B、310 756.08C、308 186.32D、308 008.202、2012年1月1日,甲公司开工建造一栋厂房,并于当日取得一笔专门借款1000万元,当日即发生资产支出。
2012年累计发生建造支出900万元,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又借入一笔一般借款250万元,年利率为6%,当天发生建造支出150万元,以借入款项支付(无其他一般借款)。
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按季计算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
2013年第一季度,甲公司一般借款利息费用应予资本化的金额为( )万元。
A、0.75B、1.5C、2.5D、0.53、A公司为建造厂房于2011年4月1日从银行借入2 000万元专门借款,借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6%。
2011年7月1日,A公司采取出包方式委托B公司为其建造该厂房,并于当日预付1 000万元工程款,厂房实体建造工作也于当日开始。
该工程因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在2011年8月1日至11月30日中断施工,12月1日恢复正常施工,至年末工程尚未完工。
2011年将未动用借款资金进行暂时性投资,获得投资收益9万元(其中下半年获得收益6万元,假定每月实现的收益是均衡的),该项建造工程在2011年度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为( )万元。
A、18B、84C、20D、804、某企业于2010年1月1日开工建造一项固定资产,该企业为建造该固定资产于2009年12月1日专门借入一笔款项,本金为1000万元,年利率为9%,期限为2年。
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一般公司债券
是不是感觉刚过完元旦?然而,一转眼,今天已经是1月10日了,所以2017年中级会计职称的备考要尽早开始哦。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中华会计网校整理了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第11章的知识点“一般公司债券”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学习愉快!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班已经开通,大家快来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培训,提升自己的能力吧。
【知识点】一般公司债券
1.公司债券的发行价格
三种发行价的认定
2.一般会计分录
(1)发行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折价时)
贷:应付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溢价时)
(2)每年计提利息费用时
①分次付息债券在折价前提下,每期的实际利息费用大于票面利息,其差额会追加债券摊余成本,直至面值。
每期的摊余成本和利息费用呈上升态势。
②分次付息债券在溢价前提下,每期的实际利息费用小于票面利息,其差额会冲减债券摊余成本,直至面值。
每期的摊余成本和利息费用呈下降态势。
③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无论折价还是溢价,每期的利息费用和摊余成本呈上升态势。
(3)到期时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应计利息
或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关键点】应付债券的常见测试点有三个:
①每期利息费用的计算;
②某期末应付债券账面余额的计算;
③应付债券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此测试点需结合借款费用章节掌握。
2020年CPA《会计》章节笔记与真题第十一章借款费用第十一章借款费用一、本章概述(一)内容提要本章阐述了借款费用的界定及分类,案例解析了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及资本化的计算过程。
(二)关键考点1.各项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界定2.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3.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4.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混用时资本化的计算二、知识点详释【知识点】借款费用概述★(一)借款费用的范围1.实际利息费用(1)银行借款利息(2)公司债券的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公司债券的票面利息+/-折、溢价摊销2.汇兑差额(外币借款)3.辅助费用(二)借款的范围借款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
(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这里所指的“相当长时间”应当是指为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所必要的时间,通常为一年以上(含一年)。
【要点提示】掌握借款费用的内容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类别。
【知识点】借款费用的确认★★(一)借款费用的归属方向1.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记入“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2.不符合资本化条件而且属于筹建期内发生的部分则记入“管理费用”科目;3.既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又未发生在筹建期内的部分则计入各期损益列为“财务费用”。
【要点提示】记住这三个借款费用归属原则。
(二)借款费用符合资本化的必备条件【要点提示】对比掌握这三种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条件。
【解释】对于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停止资本化日是指达到预定可供使用状态日;对于存货,停止资本化日是指达到可供销售状态日。
【解释】闲置资金年收益率1%,将借入的资金分别按照一般借款和专门借款进行处理,计算资本化额。
2.开始资本化日的确认开始资本化日应选择以下三个时点的最晚点:(1)资产支出发生日确认资产支出点,应以是否真正为工程付出了代价为准,即是否真正垫付了钱。
第十一章 负债及借款费用本章考情分析:本章阐述应付职工薪酬、长期负债和借款费用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等内容。
近三年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题,分数较高。
从近三年出题情况看,本章内容比较重要。
注:2012年综合题涉及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章节内容。
2015年教材主要变化(1)增加“应付职工薪酬”一节内容;(2)增加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内容;(3)将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工具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改为计入“其他权益工具”;(4)增加优先股,永续债等金融工具的处理。
第一节 应付职工薪酬一、职工薪酬的内容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报酬或补偿。
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
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也属于职工的范畴,包括通过企业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
短期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
短期薪酬具体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短期带薪缺勤,短期利润分享计划,非货币性福利以及其他短期薪酬。
带薪缺勤,是指企业支付工资或提供补偿的职工缺勤,包括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
利润分享计划,是指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与职工达成的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提供薪酬的协议。
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中级会计实务
第十一章 负债及借款费用
知识点:应付债券——一般公司债券
● 详细描述:
1.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面值(债券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的发生额也可能在借方。
发行债券的发行费用应计入发行债券的初始成本,反映在“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
2.期末计提利息
每期计入“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的利息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每期确认的“应付利息”或“应付债券
——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利息(分期付息债券利息)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
【提示】“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的发生额也可能在贷方。
3.到期归还本金和利息
借:应付债券——面值
——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
应付利息(分期付息债券的最后一次利息)
贷:银行存款
(必须写明细科目)
1.公司债券的发行
公司债券的发行方式有三种,即面值发行、溢价发行、折价发行。
①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可按超过债券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
,称为溢价发行。
②如果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可按低于债券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称为折价发行。
③如果债券的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相同,可按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称为面值发行。
企业发行债券时,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券票面价值,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按实际收到的款项与票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2.利息调整的摊销
利息调整应在债券存续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企业发行的债券通常分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或分期付息、一次还本两种。
①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利息”科目。
②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
3.债券的偿还
①采用一次还本付息方式的,企业应于债券到期支付债券本息时,借记“应付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②采用一次还本、分期付息方式的,在每期支付利息时,借记“应付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债券到期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期利息时,借记“应付债券——面值”、“在建工程”、“财务费用”、“制造费用”等科目(倒挤),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先算)。
【例11-2】2×11年1月1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5年期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公司债券60 000 000元,债券利息在每年12月31日支付,票面利率为年利率6%。
假定债券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为5%。
甲公司该批债券实际发行价格为:60 000
000×(P/S,5%,5)+60 000 000×6%×(P/A,5%,5)=60 000 000×0.7835+60 000 000×6%×4.3295=62 596 200(元)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11年1月1日,发行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62 596 200
贷:应付债券——面值 60 000 000 ——利息调整 2 596 200
(2)2×11年12月31日,计算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3 129 81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470 190
贷:应付利息 3 600 000
(3)2×11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3 600 000
贷:银行存款 3 600 000 【补充】2012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3 106 300.5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493 699.5
贷:应付利息 3 600 000 2013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3 081 615.53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518 384.47
贷:应付利息 3 600 000
2014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3 055 696.3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544 303.7
贷:应付利息 3 600 000
(4)2×15年12月31日,归还债券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3 030 377.67(后算)
应付债券——面值 60 000 000
——利息调整 569 622.33(先算)
贷:银行存款 63 600 000
例题:
1.甲公司2010年1月1日购人面值为2000万元,年利率为4%的A债券。
取得时
支付价款2080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发放的利息8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甲公司将该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010年1月5日,收到购买时价款中所含的利息80万元;2010年12月31日,A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120万元;2011年1月5日,收到A债券2010年度的利息80万元;2011年4月20日,甲公司出售A债券售价为2160万元。
甲公司从购人至出售A债券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的金额为()万元。
A.240
B.230
C.160
D.150
正确答案:B
解析:2010年购入债券时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0万元,2010年12月31日确认的投资收益=2OOOx4%=80(万元),出售时确认的投资收益=2160-(2080-
80)=160(万元),A债券从购入至出售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
10+80+160=230(万元)。
2.A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于2013年3月5日对外报出,2013年2月1日,A公司
收到乙公司因产品质量原因退回的商品,该商品系2012年12月5日销售
;2013年2月5日,A公司按照2012年12月份申请通过的方案成功发行公司债券;2013年1月25日,A公司发现2012年11月20日入账的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2013年1月5日,A公司得知丙公司2012年12月30日发生重大火灾,无法偿还所欠A公司2012年货款。
下列事项中,属于A公司2012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有()。
A.乙公司向A公司退货
B.A公司发行公司债券
C.A公司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
D.A公司应收丙公司货款无法收回
正确答案:A,C,D
解析:选项A,报告年度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在日后期间退回的,属于调整事项;选项B,为日后期间的非调整事项;选项C,是日后期间发现的前期差错,属于调整事项;选项D,尽管A公司2013年才知道丙公司火灾的情况,但火灾实际发生的时间是在2012年,所以属于调整事项。
3.债券发行时确认的利息调整金额,在债券存续期间摊销时可能计入的会计科目有()。
A.财务费用
B.在建工程
C.制造费用
D.研发支出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利息调整的摊销影响实际利息费用,根据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不同用途分别计入财务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
如果是筹建期间,则计入管理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
故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
4.企业取得的债券投资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资产负债表日应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企业取得的债券投资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资产负债表日应按债
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确认应收利息和投资收益。
5.企业发行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一般公司债券时,实际收到款项小于债券票面价值的差额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各期确认的实际利息费用会逐期减少。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应付债券随着利息调整的摊销会向面值回归,折价发行下摊余成本会逐期增加,因此确认的利息费用会逐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