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胸主动脉瘤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胸主动脉瘤手术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改变,做好急诊手术准备。
2)卧床制动,保持环境安静、情绪稳定。
3)充分镇静、止痛,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在适当的水平。
4)吸烟者易并发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术前宜戒烟,给予呼吸道准备。
2.术后护理:1)持续监测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心率改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备好急救器材。
2)控制血压稳定,防止术后吻合口漏,血压的监测以有创动脉压监测为主,必要时监测上下肢双路血压,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分支血管阻塞及组织灌注不良。
3)术后保持中心静脉导管通畅,便于快速输液、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测定中心静脉压。
4)监测尿量:以了解循环状况、补液后的反应、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肾灌注情况、肾功能状况等。
5)一般状况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观察:皮肤色泽与温度、外周动脉搏动情况是反映全身灌注的可能指标。
术后瞳孔、四肢与躯干活动、精神状态、定向力等的观察是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最基本指标。
术中用深低温停循环的患者常苏醒延迟,这时应注意区分是麻醉状态还是昏迷状态。
6)体温的监测:体温的监测能反映组织灌注情况,特别是比较肛温与末梢温度差别更有意义。
当温差大于5℃时,为末梢循环不良,间接地反映血容量、心功能状况,同时应注意低体温体外循环后体温反跳升高,要进行必要的降温处理。
7)观察单位时间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准确记录。
8)及时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术后早期,每4h做1次动脉血气分析和血电解质测定。
根据血电解质测定结果和尿量,及时补钾。
【健康教育】1.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适量活动,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若活动中出现心率明显加快、心前区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及时到医院就诊。
2.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及时发现并控制感染。
3.饮食指导: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肉等食物,以增加机体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忌暴饮暴食。
4.遵医嘱规律服药,在服用地高辛时要防止发生中毒。
腹(胸)主动脉瘤覆膜大动脉支架植入护理常规胸腹主动脉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是指同时累及胸腔段和腹腔段的主动脉,以及侵犯到肾动脉以上的腹主动脉瘤,均称胸腹主动脉瘤。
尽管有多种术式和辅助方式来降低手术并发症,但仍有5%~10%的围术期死亡率和肾、肺和脊髓缺血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表现】有55%~60%的TAA 病人有症状。
1、疼痛:肾区疼痛最为常见,但很难区别是肌肉神经问题还是动脉瘤增大或破裂(不管是渗漏还是包裹性的)所致,通常在动脉瘤破裂时疼痛较严重,同时伴有低血压。
约50%的TAA 患者因肾脏和内脏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存在而有明显的肠绞痛或肾血管性高血压。
2、邻近脏器压迫症状:TAA 对邻近脏器的压迫可以产生相应的症状,压迫喉返神经或压迫迷走神经可致声带麻痹、声音嘶哑;压迫肺动脉可致肺动脉高压和肺水肿;压迫食管可吞咽困难;压迫支气管呼吸困难。
曾有这样的病例:动脉管炎瘤压迫胃腔,由于患者无饥饿感而致体重减轻。
3、多发动脉瘤:约有20%的患者同时有多部位的动脉瘤,最广泛者为巨主动(maga-aorta),动脉瘤可发生于升、降主动脉和胸腹主动脉。
4、其他症状:有高血压(75.8%)、阻塞性肺病(36.9%)、冠心病(35.5%)、肾功能衰竭(13.4 %)、动脉瘤破裂(11.1%)、糖尿病(5.7%)、术前透析(1.4%)和截瘫(0.6%)。
5、体征:90.4%患者在腹部可扪及膨胀性搏动性肿物,不像腹主动脉瘤可在腹部清楚确切扪及其上缘。
瘤体轻度压痛且在相应内脏血管开口区如肾动脉及腹腔动脉开口,双髂动脉处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治疗原则】1、内科保守治疗。
2、介入治疗使用覆膜内支架行腔内隔绝术。
3、外科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
【护理评估】按血管外科介入(腔内治疗)术一般护理常规。
1、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身体状况、既往史等。
2、评估患者关于动脉瘤的高危因素:年龄大、遗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主动脉炎等。
医院心血管外科胸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后患者护理常
规
主动脉瘤是主动脉管壁因各种原因的损伤和破坏后引起的瘤样扩张,其发病部位可在升主动脉及弓降部。
一、观察出血、渗血征象
1.每小时测量并记录引流量,保持管道通畅,认真观察引流液颜色及性质。
2.观察有无内出血征象。
如病人突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快、面色苍白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3.了解术中出血情况。
如术中失血过多,应及时补充血容量。
二、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
1.术前病人多有高血压,术后注意保持血压平稳,勿使血压忽高忽低,过高时可引起渗血和吻合口出血。
过低时因血容量不足,引起重要脏器缺血缺氧。
2.血压过高时要适当用硝普钠等降压药物,应密切监测血压,观察药物效果及副作用。
三、观察脑部及肢体活动情况。
四、观察肾功能,注意尿量及尿液是否正常,定期送尿常规及尿比重检验。
五、术后禁食3天,留置胃管,注意观察胃肠功能,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
六、术后绝对卧床1周后再逐渐恢复活动。
七、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注意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及时解释和说明病情,缓解病人及其家属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使其以愉快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护理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做好住院指导。
胸腹主动脉瘤护理常规护理问题/关键点1.疼痛2.瘤体破裂3.肺不张4.引流管 5 .抗凝治疗6.人工血管置换7.支架植入8.感染9.教育需求初始评估1.基础的生命体征2.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3.心理、社会、精神状况4.家庭支持情况5.体重、营养状况6.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史及过去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7.有无咳嗽、咳痰、胸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心律异常、颈动脉怒张、浮肿等(胸主动脉瘤)8.疼痛的部位和性质腹部搏动性肿块及其他脏器压迫症状,肢体栓塞情况(腹主动脉瘤)持续评估1.基础生命体征和疼痛2.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3.心理/社会/精神状况4.专科疾病症状/体征4.1胸主动脉瘤4.1.1 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也有剧烈性刺痛4.1.2 若压迫气管和/或支气管,就会出现咳嗽、气急、呼吸困难,甚至肺不张。
4.1.3 若压迫交感神经,既出现Horner综合征4.1.4 若压迫食管,造成吞咽困难4.1.5 若压迫左喉返神经,就能引起声音嘶哑4.1.6 若分别侵蚀胸椎和肋骨,使疼痛加剧4.1.7 胸主动脉瘤破裂时可出现急性胸痛、休克、血胸、心包填塞等很快死亡4.2 腹主动脉瘤4.2.1 疼痛:多位于腹部、脐周、两肋部或腰部。
性质为钝痛、胀痛、刺痛或刀割样疼痛4.2.2 压迫症状:肠道压迫可出现腹部不适、胀满感、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停止等,类似肠梗阻症状;泌尿系统受压迫可出现腰部胀痛,甚至向腹股沟放射,也可表现为剧烈腹痛,并可伴有血尿4.2.3栓塞症状:腹主动脉血栓一旦脱落便成栓子,引起脏器或肢体的急性缺血症状,可出现剧烈腹痛,血便,血压下降,休克,肢体疼痛、苍白、发冷、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瘫痪等4.2.4 腹部搏动性包块,可自觉脐周有跳动感,腹部可触及搏动性肿块4.2.5破裂症状:典型的腹主动脉瘤破裂有以下三联征:突然出现的中腹部或弥漫性腹痛;低血压,轻度至重度失血性休克;搏动性的腹部肿块消失5.实验室检查: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血浆部分酶原测定6.辅助检查:X线、心超、选择性动脉造影、腹部Bus MRA或CTA7.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干预措施1.体位/活动卧床休息,活动幅度不宜过大。
胸主动脉瘤护理常规相关知识由于各种疾病造成主动脉壁正常结构的损害,尤其是承受压力和维持大动脉功能的弹力纤维层的破环和变弱,主动脉在血流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局限性或节段性扩张及膨大,即形成主动脉瘤。
发生在胸主动脉各部的主动脉瘤称为胸主动脉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均可发生主动脉瘤。
护理问题/关键点1 疼痛2 瘤体破裂,休克3心包、纵膈或胸腔引流 4 抗凝治疗 5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6 人工血管置换7 营养不良8 教育需求初始评估1生命体征和脉搏氧饱和度、疼痛2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3心理/社会/精神状况4家庭支持情况5体重、营养状况6患者重要脏器功能及过去史、过敏史7早期症状和体征:有无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颈动脉怒张、水肿8疼痛的部位和性质,其他脏器压迫症状持续评估1生命体征和脉搏氧饱和度、疼痛2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3心理状况:有无因疾病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4专科疾病症状/体征4.1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也有剧烈性刺痛,多为胸骨后或胸背疼痛4.2若压迫气管和/或支气管,就会出现刺激性和上呼吸道部分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4.3若压迫交感神经,既出现Horner综合征4.4 若压迫食管,造成吞咽困难4.5若压迫左喉返神经,就能引起声音嘶哑4.6升主动脉根部动脉瘤长大后,可使主动脉瓣瓣环扩大,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症状和体征4.7胸主动脉瘤破裂时可出现急性胸痛、休克、血胸、心包填塞等很快死亡5实验室检查:CBC、PT、ESR、CRP、肝肾功能、电解质、ABG等6辅助检查:X线、心超、选择性动脉造影、MRA或CT7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干预措施1休息和活动卧床休息,急性期予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突然加大腹压的运动,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屏气或剧烈运动。
控制陪客,病房内保持安静。
2饮食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胸主动脉瘤护理常规
胸主动脉瘤护理常规
胸主动脉因退行性变、创伤或感染,在高压血流持续冲击下,部分动脉壁逐渐变薄,囊性扩张成瘤状。
临床表现为胸背痛,瘤体压迫可引起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下咽困难,甚至瘤体破裂导致大出血而死亡。
【主要护理问题】
1、组织灌注异常:与高血压或血管壁缺陷有关。
2、有心排出量减少的危险:与动脉瘤导致血管狭窄有关。
3、焦虑:与担心手术效果有关。
4、知识缺乏:与不了解出院保健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2.1、每日测量血压,指导患者控制高血压,避免情绪激动。
2.2、卧位:根据病情决定是否绝对卧床,以防瘤体破裂大出血。
2、术后护理
2.1、同心脏手术术后护理。
2.2、体位:平卧位,减轻血流对吻合口的冲击。
2.3、观察患者有无下肢瘫痪症状。
2.4、观察有无全身出血症状,记录胸腔或心包纵隔引流液量。
2.5、及时给予镇痛剂。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进低盐饮食。
2、避免剧烈活动或引起血压升高的活动(抬重物、用力排便),控制体重。
【护理评价】
1、心功能改善,维持有效循
2、焦虑、恐惧减轻或消失。
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或发生后得到及时处理
3、患者了解手术知识,能积极配合手术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