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附录
- 格式:doc
- 大小:214.00 KB
- 文档页数:21
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造林绿化工程投资估算指标二○一二年八月目录1 总则 (1)2 估算指标体系构成 (4)3 技术经济参数 (12)4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 (24)5 估算指标值确定 (26)6 指标使用与技术参数调整 (41)7 附则 (45)1 总则1.1为加强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造林绿化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提高生态屏障区造林绿化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投资效益,推动技术进步,根据《三峡后续工作总体规划》、《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造林绿化指导意见》、《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造林绿化技术规程》等文件,编制《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造林绿化工程投资估算指标》(以下简称《投资估算指标》)。
1.2 本《投资估算指标》适用于按照《三峡后续工作总体规划》划定的位于、两省(市)的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的造林绿化工程。
三峡库区重要支流植被恢复可参照执行。
1.3 本《投资估算指标》分别功能区、工程类型和林种编制,是项目区编制生态屏障区造林绿化实施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是工程实施单位分解投资、控制成本的重要依据,也是主管部门审查工程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工程建设的标准之一。
1.4本《投资估算指标》编制遵循以下原则:1.4.1 节约性原则。
充分利用造林区域原有各项工程设施,与其他林业重点建设工程相结合,不重复设置建设容。
1.4.2 适用性原则。
一是在现地综合踏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造林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工程建设条件、原有工程设施状况等综合确定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类型、项目构成与主要技术参数;二是投资估算指标由相对微观细致到相对宏观粗放进行分析归纳,即基础技术模型要相对较细,最后归纳成若干个独立性较强、差异性大的指标。
1.4.3 科学性原则。
一是确定投资估算指标所采用的技术方法科学合理,特别是与《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造林绿化技术规程》衔接;二是计算投资估算指标值所采用的技术方法科学合理。
1.4.4 全面性原则。
投资估算指标项目的确定反映造林绿化全过程的投资及其构成,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深度相适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林规发〔〕号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16·北京目录附表:人工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22)飞播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4)封山(沙)育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7)附表D造林辅助措施技术经济指标表 (52)本指标规范用词说明 (62)附加说明 (63)附录:《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条文说明 (64)造林区域范围县名单 (72)《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案列 (8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估算防护林工程建设投资,做到技术先进,指标适用可行,确保各类防护林造林质量和成效,满足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依据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关于部署2014年林业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规建函〔2014〕34号),以及《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项目合同》,修订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规定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中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的造林费用投资指标,以及沙障、围栏、整地、浇水、地膜、保水剂、生长调节剂、树干涂白、泡苗池、假植、客土、脱碱降盐改土等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费用投资指标。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及造林工程建设中造林和管护期间的投资估算。
第四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的投资估算。
第五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的投资估算。
第六条本标准术语和定义在条文说明中释义。
第七条退化林修复、迹地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更新改造等造林部分的投资估算可参照本标准。
第二章指标体系构成第八条投资估算指标体系由造林区域、造林方式、防护林二级林种和造林模式构成。
一、造林区域分区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的规定,划分为寒温带区、中温带区、暖温带区、亚热带区、热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极干旱区、高寒区9个区。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16·北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指标体系构成 (2)第三章技术经济指标 (4)第四章技术经济指标调整 (17)第五章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 (20)第六章附则 (21)附表:附表A 人工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22)附表B 飞播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4)附表C 封山(沙)育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7)附表D 造林辅助措施技术经济指标表 (52)本指标规范用词说明 (62)附加说明 (63)附录:《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条文说明 (64)造林区域范围县名单 (72)《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案列 (8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估算防护林工程建设投资,做到技术先进,指标适用可行,确保各类防护林造林质量和成效,满足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依据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关于部署2014年林业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规建函〔2014〕34号),以及《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项目合同》,修订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规定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中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的造林费用投资指标,以及沙障、围栏、整地、浇水、地膜、保水剂、生长调节剂、树干涂白、泡苗池、假植、客土、脱碱降盐改土等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费用投资指标。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及造林工程建设中造林和管护期间的投资估算。
第四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的投资估算。
第五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的投资估算。
第六条本标准术语和定义在条文说明中释义。
第七条退化林修复、迹地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更新改造等造林部分的投资估算可参照本标准。
第二章指标体系构成第八条投资估算指标体系由造林区域、造林方式、防护林二级林种和造林模式构成。
一、造林区域分区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的规定,划分为寒温带区、中温带区、暖温带区、亚热带区、热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极干旱区、高寒区9个区。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16·北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指标体系构成 (2)第三章技术经济指标 (4)第四章技术经济指标调整 (17)第五章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 (20)第六章附则 (21)附表:附表A 人工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22)附表B 飞播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4)附表C 封山(沙)育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7)附表D 造林辅助措施技术经济指标表 (52)本指标规范用词说明 (62)附加说明 (63)附录:《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条文说明 (64)造林区域范围县名单 (72)《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案列 (8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估算防护林工程建设投资,做到技术先进,指标适用可行,确保各类防护林造林质量和成效,满足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依据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关于部署2014年林业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规建函〔2014〕34号),以及《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项目合同》,修订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规定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中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的造林费用投资指标,以及沙障、围栏、整地、浇水、地膜、保水剂、生长调节剂、树干涂白、泡苗池、假植、客土、脱碱降盐改土等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费用投资指标。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及造林工程建设中造林和管护期间的投资估算。
第四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的投资估算。
第五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的投资估算。
第六条本标准术语和定义在条文说明中释义。
第七条退化林修复、迹地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更新改造等造林部分的投资估算可参照本标准。
第二章指标体系构成第八条投资估算指标体系由造林区域、造林方式、防护林二级林种和造林模式构成。
一、造林区域分区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的规定,划分为寒温带区、中温带区、暖温带区、亚热带区、热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极干旱区、高寒区9个区。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16·北京目录附表:人工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22)飞播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4)封山(沙)育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7)附表D 造林辅助措施技术经济指标表 (52)本指标规范用词说明............................................................. .. (62)附加说明............................................................. . (63)附录:《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条文说明 (64)造林区域范围县名单............................................................. (72)《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案列 (8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估算防护林工程建设投资,做到技术先进,指标适用可行,确保各类防护林造林质量和成效,满足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依据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关于部署2014年林业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规建函〔2014〕34号),以及《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项目合同》,修订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规定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中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的造林费用投资指标,以及沙障、围栏、整地、浇水、地膜、保水剂、生长调节剂、树干涂白、泡苗池、假植、客土、脱碱降盐改土等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费用投资指标。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及造林工程建设中造林和管护期间的投资估算。
第四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的投资估算。
第五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的投资估算。
第六条本标准术语和定义在条文说明中释义。
第七条退化林修复、迹地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更新改造等造林部分的投资估算可参照本标准。
本标准规范用词说明一、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用词采用“必须”,反面用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用词采用“应”,反面用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用词采用“宜”或“可”,反面用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规定调整”或“应符合……规定”。
附录:《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条文说明目录第一章总则 (64)第二章指标体系构成 (67)第三章技术经济指标 (68)第四章技术经济指标调整 (69)第五章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 (70)第六章附则 (7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本标准的目的以及修订本标准的依据。
第二条规定了防护林工程建设技术经济指标和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技术经济指标。
第三条说明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以及造林工程建设中造林和管护期间的投资估算适用于本标准。
第四条说明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的投资估算适用于本标准。
第五条说明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的投资估算适用于本标准。
第六条说明了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在本条中释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一、防护林Shelterbelt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天然林和人工林。
二、人工造林Afforestation通过人为方式,在宜林地上建立新的有林地的过程。
三、飞播造林Aerial - seeding用飞机撒播林木种子的一种造林方式。
四、封山(沙)育林Setting apart hills including sand area for tree growing利用森林的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沙区,实行定期封山(沙),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以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16·北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指标体系构成 (2)第三章技术经济指标 (4)第四章技术经济指标调整 (17)第五章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 (20)第六章附则 (21)附表:附表A 人工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22)附表B 飞播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4)附表C 封山(沙)育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7)附表D 造林辅助措施技术经济指标表 (52)本指标规范用词说明 (62)附加说明 (63)附录:《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条文说明 (64)造林区域范围县名单 (72)《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案列 (8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估算防护林工程建设投资,做到技术先进,指标适用可行,确保各类防护林造林质量和成效,满足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依据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关于部署2014年林业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规建函〔2014〕34号),以及《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项目合同》,修订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规定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中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的造林费用投资指标,以及沙障、围栏、整地、浇水、地膜、保水剂、生长调节剂、树干涂白、泡苗池、假植、客土、脱碱降盐改土等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费用投资指标。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及造林工程建设中造林和管护期间的投资估算。
第四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的投资估算。
第五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的投资估算。
第六条本标准术语和定义在条文说明中释义。
第七条退化林修复、迹地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更新改造等造林部分的投资估算可参照本标准。
第二章指标体系构成第八条投资估算指标体系由造林区域、造林方式、防护林二级林种和造林模式构成。
一、造林区域分区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的规定,划分为寒温带区、中温带区、暖温带区、亚热带区、热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极干旱区、高寒区9个区。
本标准规范用词说明一、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用词采用“必须”,反面用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用词采用“应”,反面用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用词采用“宜”或“可”,反面用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规定调整”或“应符合……规定”。
附录:《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条文说明目录第一章总则 (64)第二章指标体系构成 (67)第三章技术经济指标 (68)第四章技术经济指标调整 (69)第五章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 (70)第六章附则 (7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本标准的目的以及修订本标准的依据。
第二条规定了防护林工程建设技术经济指标和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技术经济指标。
第三条说明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以及造林工程建设中造林和管护期间的投资估算适用于本标准。
第四条说明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的投资估算适用于本标准。
第五条说明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的投资估算适用于本标准。
第六条说明了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在本条中释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一、防护林Shelterbelt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天然林和人工林。
二、人工造林Afforestation通过人为方式,在宜林地上建立新的有林地的过程。
三、飞播造林Aerial - seeding用飞机撒播林木种子的一种造林方式。
四、封山(沙)育林Setting apart hills including sand area for tree growing利用森林的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沙区,实行定期封山(沙),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以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
五、造林模式Afforestation model在造林作业区,根据不同立地类型和培育目标,明确造林树种、造林密度、配置方式、整地、栽植、未成林管护、抚育等造林要素的设计。
六、造林作业Afforestation operation为完成栽植树木预先编制出的工作方案、计划。
1.整地Site preparation植苗或直播造林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和对造林地土壤翻垦的造林技术措施。
2.苗木Seeding苗木是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
3.栽植Planting种植树苗的施工作业。
4.种子Seed由植物的胚发育而成的颗粒状物,能萌发成新的苗木。
5.播种Sow播撒林木种子造林的措施。
6.管护Manage and protect对新造林地进行的管理和保护。
7.抚育Tending为保证新造林地幼林成活,促进幼林生长所采取的各项管护措施。
七、辅助造林措施Supplementary Afforestation Measures为促进新造林地幼林生长所采取的各项工程措施。
1.沙障Sand barrier指用柴草、秸秆、粘土、树枝、板条、卵石等物料在沙面上做成的障蔽物,是消减风速、固定沙表的工程固沙措施。
2.围栏Enclosure为保护新造林地幼林生长不受人、畜等因素的影响而修建的护林铁丝围网。
3.浇水Watering在树木种植活动中,为保证新造林地幼林成活与健壮生长,将水直接浇入树木周围土壤的一项技术措施。
4.地膜覆盖Film mulching在树木种植过程中,为保证新造林地幼林成活与健壮生长,在树木周围土壤上覆盖地膜的一种培育技术措施。
5.施肥Apply fertilizer是指造林前将肥料施入土壤中,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林木营养状况和促进林木生长的营林措施。
6.保水剂Water retaining agent一种刺激与促进树木根系生长和发育的吸水能力特别强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7.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一种诱导植物不定根或不定芽的形成,调节植物代谢强度,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广谱高效生根促进剂。
8.树干涂白Trunk painted white在树木种植过程中,在幼树树干部位涂抹白色涂料,起到杀菌、防虫、防冻害、防日灼的一项技术措施。
9.假植Transplanting假植是苗木栽种或出圃前的一种临时保护性措施。
10.泡苗池Pool of Soaking seedling为刺激促进幼树苗根系生长发育,造林前用来浸泡幼苗根部的水池。
11.客土Borrowed soil是指在石质山地、河滩卵石地等整地过程中,因土壤量少,不足以保障幼树生长,由别处移来土壤置于挖好的坑穴里,增加土壤量的一种技术措施。
12.脱碱降盐改土De alkalization Reducing soil salinity是指对沿海地区盐碱土壤进行改良的一种工程技术措施。
第七条说明了林业建设中退化林修复、迹地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更新改造等造林部分的投资估算适用于本标准。
第二章指标体系构成第八条规定了造林工程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成。
一、规定了防护林造林分区的划分。
二、规定了防护林造林方式的划分。
三、规定了防护林的二级林种,为了使指标体系涵盖的范围更宽,将沿海防护林和以生态效益为主兼有经济效益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也纳入防护林二级林种。
四、规定了造林模式是造林工程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的基本单元。
1.规定了人工造林模式的主要构成因子。
2.规定了飞播造林模式的主要构成因子。
3.规定了封山(沙)育林模式的主要构成因子。
第九条规定了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费用的构成。
一、规定了造林工程建设费用的构成。
1.规定了营造林工程费用的基本构成。
(1)规定了人工造林工程费用的基本构成。
(2)规定了飞播造林工程费用的基本构成。
(3)规定了封山(沙)育林工程费用的基本构成。
2.规定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构成。
3.规定了不可预见费的构成。
二、规定了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费用的构成。
第三章技术经济指标第十条规定了防护林工程建设投资估算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规定了人工造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规定了苗木技术指标。
2.规定了造林初植密度技术指标。
3.规定了树种混交与比例技术指标。
4.规定了林地清理技术经济指标。
5.规定了整地技术经济指标。
6.规定了栽植技术经济指标。
7.规定了未成林抚育技术经济指标。
8.规定了未成林管护技术经济指标。
二、规定了飞播造林技术经济指标。
三、规定了封山(沙)育林技术经济指标。
四、规定了种子、苗木价格指标。
五、规定了人工费经济指标。
六、规定了特殊地区辅助措施技术经济指标。
1.规定了沙障技术经济指标。
2.规定了围栏技术经济指标。
3.规定了机械整地技术经济指标。
4.规定了浇水技术经济指标。
5.规定了地膜技术经济指标。
6.规定了施肥技术经济指标。
7.规定了保水剂技术经济指标。
8.规定了生长调节剂技术经济指标。
9.规定了树干涂白技术经济指标。
10.规定了泡苗池(假植)技术经济指标。
11.规定了客土技术经济指标。
12.规定了脱碱降盐改土技术经济指标。
第四章技术经济指标调整第十一条规定了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的投资估算方法。
第十二条规定了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的调整方法。
第十三条规定了苗木、种子价格指标的调整方法。
第十四条规定了人工费指标的调整方法。
第十五条规定了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指标增项调整方法。
第十六条规定了造林初植密度技术指标的调整方法。
第十七条规定了用工定额技术经济指标的调整。
一、规定了林地清理用工定额技术经济指标的调整方法。
二、规定了整地用工定额技术经济指标的调整方法。
三、规定了苗木栽植用工定额技术经济指标的调整方法。
四、规定了抚育用工定额技术经济指标的调整方法。
五、规定了管护面积定额技术经济指标的调整方法。
第十八条规定了辅助措施增项调整方法。
第五章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第十九条规定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的项目内容以及费用计取指标。
一、规定了建设单位管理费包括的项目内容。
二、规定了调查设计费包括的项目内容。
三、规定了工程监理费包括的项目内容。
四、规定了招投标费包括的项目内容。
五、规定了成苗及成效调查费包括的项目内容。
第二十条规定了不可预见费的内容以及费用计取指标。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一条说明了本标准以控量为主,控价为辅,实行静态控制的原则。
第二十二条规定了本标准各类施工材料、苗木、种子价格的计取原则。
第二十三条规定了本标准人工费用的计取原则。
第二十四条规定了本标准的解释权。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案例案例一:某地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按照《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该地造林区域属于暖温带区。
有一项人工营造防护林项目规模为1100hm2,其中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950hm2,农田防护林150hm2。
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中有300hm2需要设置围栏,农田防护林中有50hm2需要进行浇水。
按照以上规模和要求,对人工营造防护林项目进行投资估算。
经计算,工程项目总投资3193.13万元(平均造价29028.5元/hm2、1935.2元/亩)。
其中,直接工程费2818.42万元(平均造价25622.0元/hm2,平均1708.1元/亩)、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22.66万元、不可预见费152.05万元。
一、人工造林直接工程费用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方案设计,按《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附表A.3提供的造林模式,该造林工程采用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的造林模式6、模式9,规模分别为800 hm2、150 hm2;农田防护林的造林模式1、模式2,造林规模分别为120 hm2、30 hm2。
直接工程费用包括常规情况下的基本造林费,以及特殊立地条件下需要加选围栏和浇水辅助措施所产生的费用。
经计算,直接工程费用2818.42万元。
其中,基本造林费2796.32万元,辅助措施费22.10万元。
在辅助措施费中,围栏17.10万元(水泥柱按附表D.2.1 规格10cm×10cm×200cm,用量25根/100m,铁丝网片按附表D.2.2规格4道计算);浇灌5.00万元(按附表D.4.3,1110株/hm2减半计算)。
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建设单位管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收取参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财建〔2002〕394号)文件和《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表5.1.1提供的费率指标,费率取值为1.70%。
经计算,本案例建设单位管理费为47.91万元。
2.调查设计费调查设计费收取参照《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2002〕10 号)文件和《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表5.1.1提供的费率指标,费率取值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