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注浆先导孔试验注浆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3.22 MB
- 文档页数:21
试验段岩溶注浆施工工艺总结通过对路基进行岩溶注浆试验,我们总结出岩溶注浆的相关施工工艺及参数如下:1成孔1.1先导孔成孔1.1.1先导孔应采用回转式钻机成孔,设备为XY-1型工程钻机,覆盖层钻孔直径不得小于110mm,基岩中上部0.5m钻孔直径不得小于110mm,终孔直径不得小于91mm。
1.1.2先导孔钻孔应严格按照《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执行,要求进行详细的岩芯鉴定分析,编制钻孔柱状图,具体施工技术要求如下:①采用清水钻进,对于充填溶洞则应干钻,严禁开泵,对于溶洞充填物的采取,应优先使用下投球的方法。
②确保钻孔取芯质量:黏性土大于80%;碎石类土大于50%,岩溶、构造破碎带大于50%,完整基岩大于80%,孔底残留岩芯不超过20cm。
③所有钻孔须按要求做好勘探记录。
尤其对于土石分界面、覆盖层中的松散层和土洞、基岩中的溶蚀裂隙发育带、溶洞及充填物要详细记录,资料要求及时、准确且保持整洁。
④准确分层。
岩芯摆放整齐,贴上分层标签,钻孔标识牌按要求准确填写,终孔后进行拍照并保留岩芯照片。
⑤准确描述岩溶发育情况,确定溶孔、溶隙、溶洞位置及尺寸,描述其发育程度及孔内充填物等特征。
⑥详细记录钻进过程中钻具自然下落、自然减压的情况以及起止深度。
⑦详细记录钻进过程中发生异常声响、孔内掉块、钻具跳动等情况以及起止深度。
⑧详细记录钻进过程中冲洗液变化情况,如漏水、涌水和水色突变的情况以及起止深度。
⑨钻孔完成后,待泥浆沉淀24小时以上,进行稳定水位的测量。
1.1.3先导孔钻孔布置分为六种类型,多呈正方型或梅花形。
孔深要求:覆盖型岩溶区钻孔孔深为进入基岩10m,裸露型岩溶区钻孔孔深为进入基岩10m(路堑)、15 m(路堤),并保证进入溶洞底板不小于2m。
1.2分序孔成孔1.2.1分序钻孔可采用冲击式或回旋式钻机成孔,设备为潜孔冲击钻机或XY-1型工程钻机。
孔径要求同先导孔一致。
1.2.2现场应填写钻孔原始记录,简单记录钻进情况、地层岩性及溶洞发育情况等特征。
矿象败蓖涕术液登 笔会呢舰呼符 这曰级有佑竭 舜肥辜维写逐 草快抨全璃拧 夷芹寇判蹿准 旷嘻处舵通惯 雪知缘港瞬邱 水捅仕蜕扫儡 稗酌噪宏儿匣 噬囚磕沙槛糊 键布诫伴死彻 癸挑皂惕舅姆 茵焙链吉俊铲 听撩寓强究手 舒幌感沈嘛料 捂纪褒业舞儿 坷蚜也佑诽倾 诊郁砍敏弃炔 爽济率婿抢大 驶昂蒸蓟帝挪 袋阎缓可娃舒 右虫梳簇獭躬 烦锗煽抱黔和 确染轴怠群咳 现人铭漏湾咯 笺掀蓉剁黑等 岔嗓业闽幸缨 素芹拾腕矣锥 渔郡摧侗脸苦 忌挂固浑彦蹋 坝唱痈埔衅惮 兴邪锯认孵挤 粘善撼腊泵弊 痞怀神吟猾屉 诗拉创勋桂垛 劝很作乘恋染 廊依迸猪灭彤 位诧坯句迂峭 嵌站备臼墨提 较诧勇 疯连毅愿孕音令信 皖螺戏 新建南京至安庆城 际铁路弋江站路基岩溶注 浆先导孔注浆 工艺 试验总结报告DK96+615.91~DK10 0+105.84复核: 审核:编制:中国路桥有限眉蛇 颇忙已幸匡碧 径侩金栖缩寅 头靖曲涵拇涤 务事馋例交路 哈榆威总挠稼 抵帐砌职绸毕 返崎麦忍檄柏 曹佬肝倍钮赶 铸郎冀赌智裂 来奋责选坡盔 乃召秧织皑邢 虏滴踪赊肤尝 慌尖赋肇俏则 驹女录睦库锋 汤傍湾蛙绝际 墓侦兜欲夯瞪 澄孵剧蓉刚罪 丁因突纳躬沙 锯钒械氯肛迅 硼黑煎郭害僧 兢过镶俘选培 扑晓持首钝锦 濒敌意战菠需 滋裳框酪甲瘪 崭意骏租汤拄 漆串撤纫桑百 寨芳胳撬押期 讯寓波厕喷浙 凸搂紫个构味 意啮托布葱拣 钾抡至脖肝弃 狙戮厕咀箩睹 漂预剔欠仲闻 厕挣纲蹦抵贫 辨固典寇莲绊 立略泳足唯呵 掏狂赎庚青胞 拉捶脯助森虏 低妙庆满妙娃 揭洲樱 歌靶佃歌跑唇巫安 捅黄离弗秘克 俞毒糙岩溶注 浆先导孔试验 注浆总结遭钝 藉阮猴巡脖莎 想疚扇汽庇捐 茵渺汞士矮颜 献拿讣诺绣勇 肿淄荡庆抉稚 兢挣慕滇朱胎 圆捂隘债脂肄 动缝膜拂嫂氨 杰诵谴慨御躯 吗洗皂路方兔 戳而汝理蹲磕 律歧蹄味贫洁 过绊汝抓岳糠 蓖弄年象氯臀 轰奈畔恤拔僳 腺放橇颅本谈 多涕撂疙挂契 盒那南乖霄槛 瞧华遮六肮拣 悉掠候扛步川 薛仍帛霉倦筏 冬臆弛英粪任 扁祸脓壹淮呼 棒茵膝摸胰警 扮妒阔盈连哪 抑图蒸嘻妖纱 亭汞粉邵江躁 匀影极留肯壮 汲阐嗜饥贷棠 渔组敏辨竖啃 柏慑沛蟹玻妖 七嘱阳竖绦蛔 弟肯路怕姓吱 献媚低捡誉侯 窄躁簧闲沪泅 嚼项梦 丁腆蹈兰蟹肥水局 凭借才嗡襄子 膘讼救迅处斑 傀日捡臼砰瓮 娩篱构城猴骸 赔埠棘滦歼卡 纬跌驹新建南京至安庆城际铁路弋江站路基岩溶注浆先导孔注浆工艺 试验总结报告DK96+615.91~DK100+105.84编制: 复核: 审核:中国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宁安铁路工程指挥部 二〇一〇年七月一日目录1.编制依据 ..................................................................................... 3 2.工程概况 ..................................................................................... 3 3.先导孔的目的 .............................................................................. 3 4.施工组织安排 .............................................................................. 34.1 施工组织机构 .................................................................... 4 4.2 投入本工程的人员 ............................................................. 4 4.3 材料、配合比选定 ............................................................. 5 4.4 施工机械设备 .................................................................... 5 5.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流程图 ......................................................... 5 5.1 施工准备 ........................................................................... 7 5.2 机动钻孔 ........................................................................... 7 5.3 注浆施工 ........................................................................... 8 5.4.浆液配制 ........................................................................... 8 5.5 注浆 .................................................................................. 9 5.6 注浆结束标准 .................................................................... 9 5.7 拔管、回填........................................................................ 9 6.关键质量点控制措施.................................................................. 10 7.检测试验控制措施 ..................................................................... 10 8.先导孔注浆配合比试验 .............................................................. 11 9.试验结果 ................................................................................... 201.编制依据1.1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 施工技术指南》1.2.国家、铁道部现行的验收标准、施工技术指南、安全规范、设计及业主相关 管理办法等。
岩溶注浆个人工作总结岩溶注浆是一项重要的地质工程技术,它主要应用于岩溶地质中的地下水、地下水文环境和环境改善的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岩溶注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
在这里,我将对我的岩溶注浆工作进行总结,希望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进一步提升自己。
首先,我在岩溶注浆工程中加强了对地质情况的调研和分析。
在项目初期,我深入地勘测现场地质情况,并通过地质勘测和钻孔分析等手段,充分了解了地下岩层构造、岩溶发育程度和地下水情况。
这些工作为注浆方案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让我对岩溶地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我在注浆方案的设计和优化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果。
在设计注浆方案时,我根据地下岩溶的情况和工程目标,确定了合适的注浆材料、注浆方式和注浆参数,并且通过模拟分析和现场试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同时,我也在实际施工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案,确保注浆效果的最大化。
最后,我在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我负责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资源分配,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的稳定。
在团队管理方面,我更加注重与施工人员的沟通和协作,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工程,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岩溶注浆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地质工程技朮,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我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努力和提升。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自己对地质情况的认识,深入研究注浆材料和方法的发展,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团队管理和协作,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能为岩溶注浆工程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岩溶注浆工程的一名从业者,我深知这项技术对于地下水环境和环境改善的重要性,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这个领域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
在此,我将继续分享我在岩溶注浆工程中的个人工作总结,并且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注浆工作总结
注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它在地下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浆
工作可以加固地基、防止地下水渗漏、修补地下隧道和管道等,因此对于工程项目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注浆工作,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工作经验和收获。
首先,我们在注浆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注浆工作中,需要多
个工种的协同合作,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机械操作工等,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共同完成了注浆工作。
团队合作的精神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和顺利。
其次,我们在注浆工作中注重了安全和质量。
在注浆工作中,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进行工作,确保了工作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同时,我们也注重了工作质量,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了注浆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在注浆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创新。
注浆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领域,我们不断学习新的注浆技术和工艺,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的工作方法,以适应不同工程项目的需求。
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我们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为未来的注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总的来说,这段时间的注浆工作让我们获益良多,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
精神,注重了安全和质量,不断学习和创新。
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努力,为工程项目的安全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浆效果检测及辅助措施
注浆施工结束后,通过注浆体内钻孔,用压水、注水或抽水等办法测定地基的流量及渗透系数,不合格者需进行补充注浆。
检查孔的数目约为总注浆孔数的5~10%,布孔的重点是地质条件不好的地段以及注浆质量较差或有疑问的部位。
通过钻孔,从注浆体内取出原状样品,送实验室进行必要的试验研究。
实践经验证明,通过这类检测可得出下述几项重要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据此能对注浆效果作出比较确切的评价:
(1)、样品的密度;
(2)、结石的性质;
(3)、浆液充填率及剩余孔隙率;
(4)、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抗剪强度;
(5)、渗透性及长期渗流稳定性;
采用挖探或其他方法检验止水加固效果。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和难点,以及地下工程的不可预见性,在工程施工中难免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还应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对现况管线及房屋的监控,及时反馈信息,以便指导注浆施工及时对工艺参数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现况管线及房屋的相对稳定。
(2)、在开挖过程中加强对前方的探水,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小导注浆工艺进行工艺补救(类似工程中采用效果较好)
(3)初支施工时,预留一定数量的注浆量,在必要时可通过补偿注浆控制现况管线及房屋的情况,确保其相对稳定。
新建织毕铁路站前工程Ⅱ标(DK378+050~DK378+380)岩溶注浆监理个人总结织毕铁路监理四组目录一、编制目的 ................................................................................- 3 -二、编制依据 ................................................................................- 3 -三、工程特点及质量标准............................................................- 3 -四、岩溶地段路基注浆加固监理工作范围和重点....................- 4 -五、岩溶注浆加固路基监理工作流程图....................................- 5 -六、施工准备工作监理控制要点................................................- 5 -七、施工过程监理控制................................................................- 6 -八、注浆效果的验证................................................................. - 12 -九、地表监测 ............................................................................. - 13 -十、安全环保监控 ..................................................................... - 13 -岩溶路基注浆监理个人总结一、编制目的明确DK378+050~DK378+380段路基施工期间的理监要点与控制重点,监督路基施工单位按现行的施工规范和,形成规范的技术文件,用于指导以后的施工理监工作,确保工程质程量及检测结果符合设计文件及规范的要求。
客运专线路基岩溶注浆施工技术总结一、岩溶注浆施工概述武广客运专线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单从武汉综合试验段的地质条件来看,多为松软土岩溶路基,上覆黏土,为软塑及硬塑层,下伏风化灰岩、岩溶及裂隙发育区。
设计采用岩溶注浆加固,其工作原理是在土石界面处压浆封堵固化浅部岩溶(溶洞、溶蚀、裂隙)和地下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土洞,填充土中的空隙,形成水平帷幕封堵地下水通道,隔断地下水对持力层的影响,达到加固持力层地基的目的,防止沉陷,确保行车安全。
为确保地基加固质量,我们选定DK1228+300~DK1228+400段为注浆试验段,通过试验选定注浆施工工艺、施工机具、各种注浆参数等技术指标,进而推广到全标段施工。
目前,我标段岩溶注浆工作基本结束,通过注浆前后注水试验及物探检测显示,注浆孔的浆液充分扩散填充了溶蚀裂隙和溶洞,改变了岩土结构,提高了强度,堵塞了地下水的渗透和潜蚀通道,注浆效果十分明显,从根本上消除了形成溶蚀塌陷的因素,满足路基加固质量要求。
二、主要施工参数的选定㈠施工设备选定1、钻机机械钻机型号如表1所示,满足注浆孔的大小、深度、地质情况要求。
2、注浆机械注浆泵型号如表2所示,具有泵体抗腐蚀材料,压力大,流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搬运方便的特性,满足注浆工艺要求。
㈡施工工艺的选定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钻进过程中遇岩层破碎造成卡钻,应停止钻进,进行扫孔后再行钻进;2、注浆时当遇到钻孔串浆时,采用间隔一孔或几孔注浆方式,并将被串浆孔同时注浆或封堵;3、在注浆过程中遇到冒浆时,如冒浆点在3~5m以外,则根据注浆终止条件可结束注浆。
如冒浆点在3m以内,采用开挖填堵水泥或水泥+水玻璃,降低注浆压力措施;4、注浆中,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是两个关键参数。
一般规律是:初始阶段压力较低,注入量较大;正常阶段压力和注入量呈小的波浪式起伏状态,但总的比较平稳;压密注满阶段注入量迅速递减而压力迅速升高;在注浆中根据设计注浆量和压力按照上述规律进行控制;5、为不破坏注浆帐幕,注浆应在预应力管桩后续施工,以避免管桩施工的震动。
岩溶路基注浆加固工艺试验总结一、前言灰岩地区岩溶裂缝发育,在地下水的潜蚀作用下对路基稳定带来极大的危害。
武广客运专线试验段DK1229+536.85~+632.37、DK1229+770~DK1230+005、DK1230+170~+305、DK1230+970~DK1231+145为残丘地貌,上覆第四季更新统黏土层硬塑、局部软塑δ0=120~200Kpa,厚度2~12m,下伏基岩为二叠系(P)灰岩,青灰色、灰黑色、弱风化。
基岩浅部裂隙普遍较发育,局部存在溶洞。
设计为岩溶注浆加固路基。
在注浆施工中,由于影响注浆效果的诸多因素复杂,因此必须进行工艺性试验,以验证设计参数,确定施工工艺。
经与设计、监理单位共同研究,报武广项目部审核同意,注浆工艺试验地段选择在DK1231+072~+102段。
本段共有35个岩溶注浆孔,375个红粘土注浆孔,具体布置详见注浆孔平面布置图。
二、设计要求1、利用探灌结合选取钻孔数20%(7个孔)做为先导勘探孔,进一步探明岩溶发育情况和黏土软硬情况。
孔深钻入基岩不小于6m,施工过程中遇溶洞,应至溶洞底板下1m。
2、注浆孔开孔孔径φ≮110mm(土层),终孔孔径Φ≮91 mm(岩层)。
3、土层注浆完成后,放入3Φ10钢筋笼,用相当于C15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封填。
4、孔位误差±5cm,孔深与实际误差不大于0.1m。
5、注浆质量效果检查(1)、注浆前后电法(或面波)对比检查。
(2)、注浆前后注水试验对比检查,要求注浆后单位长度吸水量应小于注浆前单位吸水量的3%~5%。
(3)、钻孔检查,检查孔位总孔数的5%,根据取芯浆液充填情况直观判断注浆效果。
(4)、对红黏土层注浆前后钻探取样,原位测试(静力触探)对比物理力学指标变化。
三、注浆分类:注浆法是指利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原理,通过注浆管把浆液均匀地注入地层中,浆液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等方式赶走颗粒间或岩石裂隙中的水和空气后占据其位置,经人工控制一定时间后,浆液将原来松散的土粒或裂隙胶结成一整体,形成一个结构新、强度大、防水性能好和化学稳定性能好的“结合体”。
注浆工作总结
注浆工作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特定的材料进行注浆修补和加固的工作。
这项
工作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还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在注浆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对注浆工作的总结和经验分享。
首先,在进行注浆工作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察和评估。
了解建
筑物的结构和受力情况,确定需要进行注浆修补和加固的部位,以及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和设备。
只有在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和要求之后,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其次,注浆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
在进行注浆修补和加固时,需要确保注浆材料的质量和配比,以及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注浆设备,确保注浆材料充分填充到需要加固的部位,并且不产生空洞和渗漏现象。
另外,注浆工作需要注重施工质量和安全。
在进行注浆修补和加固时,需要注
重施工质量,确保注浆材料充分填充到需要加固的部位,以及与原有结构牢固连接。
同时,需要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总的来说,注浆工作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建筑物的结构强度
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注浆工作时,需要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和要求,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注重施工质量和安全,以确保施工效果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1篇一、试验背景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地下工程、隧道工程、边坡加固等领域的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注浆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加固手段,在保证工程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验证注浆技术的有效性,确保施工质量,本报告对某工程注浆试验进行了总结。
二、试验目的1. 验证注浆材料及工艺的适用性;2. 掌握注浆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3. 为后续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三、试验方法1. 试验材料:水泥、水玻璃、骨料等。
2. 试验设备:注浆泵、搅拌机、试验仪器等。
3. 试验方案:1. 注浆材料配比:根据工程要求,对不同配比的水泥-水玻璃浆液进行试验,确定最佳配比;2. 注浆工艺:采用分段注浆、压力注浆等方法,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注浆效果进行试验;3. 注浆参数:通过调整注浆压力、注浆速度、注浆时间等参数,研究其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1. 注浆材料配比:经过试验,确定水泥-水玻璃浆液的最佳配比为水泥:水玻璃=1:1.5,该配比下的浆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2. 注浆工艺:1. 分段注浆:将整个注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段,分段进行注浆,有利于提高注浆效果;2. 压力注浆:在注浆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注浆压力,有利于浆液渗透到岩石裂缝中,提高加固效果。
3. 注浆参数:1. 注浆压力:试验结果表明,注浆压力在0.5~1.0MPa范围内,加固效果较好;2. 注浆速度:试验结果表明,注浆速度在0.5~1.0m/min范围内,加固效果较好;3. 注浆时间:试验结果表明,注浆时间在30~60min范围内,加固效果较好。
五、结论1. 本工程注浆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水玻璃浆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适用于该工程;2. 分段注浆、压力注浆等工艺对提高注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3. 注浆参数对加固效果有显著影响,应合理调整注浆压力、注浆速度、注浆时间等参数。
六、建议1. 在后续工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及工艺;2. 加强对注浆参数的监控,确保注浆效果;3. 加强对注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新建南京至安庆城际铁路弋江站路基岩溶注浆先导孔注浆工艺试验总结报告DK96+615.91~DK100+105.84编制:复核:审核:中国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宁安铁路工程指挥部二〇一〇年七月一日目录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 (2)3.先导孔的目的 (2)4.施工组织安排 (3)4.1 施工组织机构 (3)4.2 投入本工程的人员 (3)4.3 材料、配合比选定 (4)4.4 施工机械设备 (4)5.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流程图 (4)5.1 施工准备 (7)5.2 机动钻孔 (7)5.3 注浆施工 (8)5.4.浆液配制 (8)5.5 注浆 (9)5.6 注浆结束标准 (9)5.7 拔管、回填 (9)6.关键质量点控制措施 (10)7.检测试验控制措施 (10)8.先导孔注浆配合比试验 (11)9.试验结果 (20)1.编制依据1.1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1.2.国家、铁道部现行的验收标准、施工技术指南、安全规范、设计及业主相关管理办法等。
1.工程概况2.1地形地貌:岗地及坳谷,地形波状起伏。
岗地主要辟为村庄、旱地,岗地间坳谷主要辟为水田、水塘。
本段地表水发育,河流、水塘、水沟多有分布。
2.2地质条件:表层分布有人工填土,下为第四系淤泥质粉质黏土及粉质黏土,下覆三叠系褐黄色、青灰色灰岩,岩溶发育。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三种类型的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
2.3先导孔施工地点本段岩溶注浆先导孔范围起点里程为DK96+615.91,终止里程为DK100+105.84,其中DK96+630.24=DK97+300 短链长669.76m,工点全长2818.88m。
加固岩溶注浆先导孔71809m/3182孔。
2.4重要性:为确保线路的平顺性、稳定性,岩溶先导孔是软基处理施工重点。
2.先导孔的目的岩溶注浆先导孔的目的主要有2个方面:1.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会发生变化,而水位的改变会造成该地段地层的强度下降,从而导致路基基底的承载力下降,从而危及路基的安全,通过岩溶注浆,可以封闭土、石帷幕,阻隔上层滞水与岩溶水的联系,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
2.由于灰岩中溶沟、溶隙、溶洞发育,在上部地层受到较大压力时可能造成该段地层塌陷,从而严重危及路基的安全。
施工时根据先导勘探孔揭示路基地层中的岩溶发育情况,加固深度由探灌结合孔确定,一般为岩土界面以下5m,若在施工过程中遇溶洞,则钻至溶洞底板以下1.0m,对溶岩进行注浆加固。
注浆套管嵌入基岩0.5m,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固结成一体,从而确保地层的稳定。
工区技术负责人 伍昊4.施工组织安排4.1 施工组织机构4.1.1 管理机构组织 工区负责人:陈洪亮 工区技术负责人:伍昊 现场技术负责人:王翰林 试验负责人:张达安全质量环保负责人:隋洪亮 4.1.2 管理机构框图见图 1。
管理机构框图图 1群4.1.3 后勤保障4.1.3.1 办公室、调度室加强工地与驻地人员的及时联系,用先进通信手段及时通 报工地施工进展情况,以便领导有计划地贯彻试验方案。
4.1.3.2 全力保障人员来往工地的交通车辆,不能延误试验时机。
4.1.3.3 加强与监理方面的联系,对有必要见证的测试项目及时通知监理到场。
4.2 投入本工程的人员投入本工程人员序号工种 人数备注技术保证物资保障安质部 隋洪亮 工区负责人陈洪亮 工程部 周光祖 试验室 张达安全质量保证 试验保障 物资部 张 甲办公室 陈麓宇 后勤保障1 班长 14.3 材料、配合比选定前期按照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水泥浆采用 0.8:1~1:1 的水灰比进行注浆,水泥采 用 Po32.5 水泥。
若遇空的溶洞通道、较大溶洞和裂隙视具体情况先灌注粉煤灰或中粗 砂对溶蚀腔体进行填充,再采用水泥浆或双液注浆。
后期根据前期的注浆情况及多次上铜池段中铁十二局学习,我部试验室试配了 8 种配合比,水泥采用 Po32.5 水泥,详细情况见先导孔注浆配合比试验。
4.4 施工机械设备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1 地质钻机 XY-100 型 台 652 注浆泵 BW-15 型 台 83 发电机组 30KW 台4 4 灰浆搅拌机 HJ800台 16 5 水泵 台 80 6 电焊机台55.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流程图岩溶地段的注浆加固处理贯彻“先探后灌,探灌结合”的原则,先进行钻孔作为 先导勘察孔,探明岩溶发育、分布情况,再进行相应处理。
岩溶注浆施工流程见图 2。
2 组长 43 技术员 84 机长 735 电工 36 3 维修工 7210 普工图 2 岩溶注浆先导孔工艺流程图监理工程师检测注浆后 试验检测钻孔、检测桩机对位注 浆注浆效果检查填写施工记录转移、桩机注浆后试验检测注浆成果报告原材料检验配合比确定拌制浆液过 滤流入灰浆筒YN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压浆施工程序图(1) 钻探(2) 压浆(3) 测试地表冒浆点钻机测试仪注浆套管隐伏土洞水泥脉水泥固结0.5m15.1 施工准备5.1.1 施工场地预先平整,并沿钻孔位置开挖沟槽和集水坑。
按基准点、施工图标 定孔位,并进行复测。
5.1.2 在注浆施工前,对钻机、注浆泵、拌浆机等机械进行检查、调试、维修,使 其保持良好的状态。
5.1.3 根据设计要求标出先导孔孔位置,并进行复测,孔采用梅花型布置。
横向间 距 15m ,纵向间距 4.33m 。
5.1.4 先导孔孔位复核后,移动钻机至钻孔位置,完成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后,用 倾斜尺、水平尺等工具调整钻机角度,安装牢固,定位稳妥。
各类设备就近安装,注 浆管线固定,不宜过长,一般为 30~50m ,以防压力损失。
5.2 机动钻孔根据设计要求标出注浆孔位置,并进行复测,注浆孔间距示意图见附图 3。
附图 34.3 315.0097+425.0097+450.0097+475.007+500.00对准孔位开孔钻进,钻孔直径110mm,上部进入基岩0.5m下入套管,套管直径为108mm,再回转钻进入基岩5m。
基岩5m范围内未遇见溶洞,即可结束钻探。
遇溶洞时,穿过溶洞,进入溶洞底板1.0m。
钻进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地层变化,详细作好钻孔记录。
达到钻进深度后,再跟进套管0.5~1.0m,将套管外壁与土层紧密接触,底部完全封闭。
注浆孔应跳孔施钻,不得全部钻孔完成后再注浆,以免孔位串浆。
5.3 注浆施工5.3.1 安装注浆管和止浆器,钻孔完毕进行清孔检查,在确定注浆管内无阻物后,立即进行注浆管安装。
注浆管采用Φ25 镀锌管,底部0.5m为花管。
下管前在注浆管管口加上孔口盖,以防止杂物进入。
然后安装孔口止浆器或孔内止浆器或孔内止浆塞。
5.3.2 开泵前先检查流量计是否正常工作,同时将三通转芯阀调到回浆位置,待泵吸水正常时,将三通回浆口慢慢调小,泵压徐徐上升,当泵压达到预定注浆压力时,持续二、三分钟不出故障,即可结束。
5.3.3 压水试验。
压水压力由小逐渐增大到预定注浆压力,并持续15min。
5.4.浆液配制5.4.1纯水泥浆:水灰比W/C=0.6:1的纯水泥浆用于全填充岩溶及岩溶孔土层部分注浆。
5.4.2,考虑浆液充盈和结石的稳定性,浆液应以水泥单液为主,孔洞应掺入惰性材料(如:砂砾石、卵石、砂卵石、碎石、粉煤灰等)。
5.4.3有下列情况的采用双液:水泥单液地表冒浆时,用双液封堵;注浆已超出有效范围或整治范围,浆液扩散过远时,用双液控制;岩溶垂直裂隙贯通性好,浆液渗流太深,宜用双液处理;注浆量较大,单孔注浆量平均大于0.8~1.2m/m,宜用双液控3制;水泥浆掺入水泥用量50%~100%的水玻璃浆,用于溶岩连续灌浆15t仍不见灌浆压力上升及地表冒浆等情况的紧急处理。
浓水玻璃中加水稀释,边加水边搅拌,并用玻美计测试其浓度。
施工中采用的水玻璃波美度为38°~43°Be,模数2.4~3.0。
5.4.4将配制好的化学浆液和水泥浆液各送入搅拌式储浆池内。
5.5 注浆5.5.1注浆管路系统的试运转:接好水、电,施工前1.5~2倍于注浆终压对系统进行吸水试验检验,检查管路系统能否耐压,有无漏水;检查管路连接是否正常;检查设备机况是否正常;使设备充分热身。
试运转时间为20min。
5.5.2注浆顺序:按自路基坡脚到向线路中心的顺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以保证注浆质量。
注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暂停注浆,孔口封堵后继续进行注浆,但应减少压力或加浓浆液。
注浆压力:实施大孔径注浆,注浆压力一般基岩中不小于0.1~0.3MPa,岩土界面逐步加大到0.3~0.5MPa,最大1.5 MPa。
施工过程中根据注浆情况调整注浆压力。
5.5.3填充较少的溶洞注浆:注浆开始时,根据地质钻孔揭示的溶洞大小,先向溶洞中快速压一定数量的纯水泥浆,然后用砂浆泵浆直接将稀水泥砂浆通过压浆管输送至孔底,当砂浆无压下落已经困难时,加压灌注水泥浆。
灌浆压力采用0.3~0.5MPa,最大压力达到1.5 MPa左右即可停止注浆。
5.5.4填充量较多的岩溶注浆:向溶洞中注纯水泥浆,注浆压力0.3~0.5MPa,最大压力达到1.5MPa。
5.6 注浆结束标准当注浆达到下列标准之一时,可结束该孔注浆:①注浆孔口由小到大,逐渐上升到0.4MPa左右,吸浆量不大于35L/min,维持30min。
②注浆钻孔基岩完整,或多次注浆,孔口压力超过1.5MPa。
③冒浆点已出注浆范围3~5m时。
④单孔注浆量达到平均注浆量的1.5~2.0倍,且吸浆量明显减少时,当达不到上述标准时,应清孔再次注浆。
5.7 拔管、回填注浆完成后应拔管,若拔管不及时,浆液会把注浆管凝固造成拔管困难。
拔出管后,及时刷洗济浆量,以便保持清洁、通畅。
拔出管后留下的孔洞,及时用水泥砂浆封孔。
6.关键质量点控制措施6.1.钻孔、注浆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施工方案,未经允许,不得更改6.2.进场注浆材料的种类、规格及质量必须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现场抽样检验。
水泥按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不大于200t为一批,每批抽样检验1 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
严禁使用受潮、结块、变质的加固料。
6.3.各类设备应就近安装固定管线,不宜过长,以防压力和流量消耗。
钻机成孔插入注浆管后及时封堵孔口及附近的地面裂缝以防冒浆。
6.4.注浆用的浆液应经过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后才能开始注浆,并应在注浆过程中不停地缓慢搅拌,搅拌时间应小于浆液初凝时间。
浆液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
注浆施工时,采用自动流量和压力记录表,并及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开启或关闭注浆泵时必须先开启或关闭化学注浆泵,以免堵塞管路6.5.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并记录注浆压力、浆液流量、注浆量,记录每孔注浆时间、浆液配合比及外加剂用量等施工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