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31分)1.【新课标·新考向】班级开展主题为“多彩民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7分)【感受民俗魅力】如果说陕北的“安塞腰鼓”素以粗犷.豪放、刚健雄浑著称,那么流传于山西临汾地区的“威风锣鼓”则是威武雄壮,气势磅礴。
“威风锣鼓”突出表现在一个“威”字上,无论是声响、节奏,还是阵势、舞姿,都极为震hàn。
鼓声一响,静穆的队伍蓦.然腾跃起来:时而紧锣密鼓,如骤雨猝至,瓢泼而下;时而变换节奏,如山间溪流,回旋激荡;时而阵势yǒnɡ跃,如烈火燎原,漫天升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风锣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bàn,那恢宏壮阔的场面真叫人( )。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3分)震hàn( ) yǒnɡ( )跃羁bàn( )(2)写出语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分)粗犷.________ 蓦.然________(3)填入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拍案而起B.望洋兴叹C.叹为观止(4)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填上恰当语句,使之语意连贯。
(2分)【推荐民俗图标】(5)同学们为元宵节设计了多幅图标,你会推荐哪一幅?说说你的理由。
(2分) 【了解民俗文化】(6)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散文《社戏》中少年鲁迅在赵庄看到的戏便是社戏。
B.《回延安》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如“白羊肚手巾”“窗纸”“红窗花”等,使我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陕北地域风俗。
C.吴伯箫的《灯笼》写了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古代名将等,结尾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
D.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就颇具这一特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一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答案:B.陡峭(dǒu)涨潮(zhǎ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答案:B.融会贯通源远流长消声匿迹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答案:A.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制假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答案: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5.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答案:C.③⑤①④②6.注意交通安全,平安回家。
(4分)7.古诗文默写(6分)1)枯木XXX犹再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XXX《赠从弟》)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XXX《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XXX《登幽州台歌》)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母亲的目光》一文,回答第8—11题。
(14分)8.文中的“母亲的目光”指的是什么?(2分)答案:母亲对儿子的期望和关注。
9.文中的“他”指的是谁?(2分)答案:作者的儿子。
10.文中作者对儿子的期望是什么?(4分)答案:希望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爱心的人。
11.文中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表达对儿子的期望?(6分)答案:作者通过儿子的成长经历、义务劳动、关心他人等事例来表达对儿子的期望。
答案: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珍惜,认识到母亲对自己的爱和关怀是无私的,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10.这句话的含义是,即使是一件微小的事情,也能给人带来深深的幸福和满足感,对于作者和母亲来说,这种成全是非常宝贵的。
11.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深感悟到母爱的伟大和珍贵,也意识到生命是XXX的,我们要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
1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童话的喜爱和阅读的惯,并分享了自己对XXX《人鱼公主》的感受和理解。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
总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行辈(háng)偏僻咿咿呀呀(yī)天南海北B。
欺侮(wǔ)。
幅射戛然而止(jiá)。
惊心动魄C。
撺掇(cuàn)。
震撼元气淋漓(lí)。
红灯高照D。
闭塞(sài)。
高粱大彻大悟(chè)。
张灯结彩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只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孩子。
B。
这次惊险刺激的三峡之旅,让我对大自然的造化叹为观止。
C。
这次行动要随机应变,没有什么别的锦囊妙计。
D。
刚才还是烈日当空,不一会儿大雨就XXX恣肆地下了起来。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
今夏,《战狼2》火热来袭,不仅叫好却叫座,其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C。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
研究是否努力是决定我们成绩提升的因素之一。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弋阳腔和昆山腔又是其中影响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两大声腔。
②在明中叶以后的南戏舞台上,出现了诸多声腔激烈竞争的繁荣局面。
③所以说,这两大声腔的成就上面都凝聚着江西艺术家的聪明智慧、才干和辛劳。
④其中以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江西的弋阳腔,江苏的昆山腔最为著名,戏曲史上并称为“南戏系统四大声腔”。
⑤弋阳腔是江西人的创造,而XXX改良的鼻祖也是江西人。
A。
⑤①③④②B。
④⑤①③②C。
②④①⑤③D。
②①⑤③④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B。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XXX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C。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
行辈(hánɡ)人情事故怠慢(dài)装模装样……B。
家眷(XXX)惊心动魄欺侮(wǔ)气势磅礴……C。
眼眶(XXXɡ)张灯结彩脑畔(pàn)垂珠联珑……D。
冗杂(rǒnɡ)富贵容华斡旋(wò)戛然而止……解析:A。
“事”应写作“世”;C。
“眶”应读作“XXXɡ”;D。
“容”应写作“荣”。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3分)A。
行文至此,作者终于大彻大悟,“心凝形释,与XXX”,真正进入了忘却自我、超越功利的自由自在的境界。
B。
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起先大厅里鸦雀无声,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C。
我们绝对不能因受人撺掇,就去做些违法的事。
D。
这起贪污案分布范围之广、团伙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解析:D。
“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褒义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3.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3分)A。
《社戏》选自XXX的小说集《呐喊》,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
《回延安》的作者是XXX,诗歌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
《傅雷家书》是XXX及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写给小儿子XXX的书信辑录。
D。
XXX,当代散文家、教育家,《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
解析:A.《社戏》选自XXX的小说集《彷徨》;B.《回延安》的作者是XXX;C.《傅雷家书》主要是写给大儿子XXX的书信辑录。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3分)A。
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
“如果将‘一带一路’比作多国协奏曲的乐章,那么它的基调就是共赢”。
八年级语文下人教新课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18分)1.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A.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B.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ǚ ) C.解剖.(pōu) 畸.形(qí) 诱.惑(yòu) D.滞.留(zhì) 粲.然(càn) 庶.祖母(sh ù)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器宇轩昂鹤立鸡群肖声匿迹 B. 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C. 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D. 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 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5.考考你:(3分)“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诸葛亮、刘备是_____ 里的人物,你知道有关他们的成语或典故吗?试写出两个: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3分)友谊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家是_________ __ ___,让人___ _____。
二、你一定能合理地解释语段后的问题!(4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2分)(甲)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①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人教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欺侮(qī wǔ)纠葛(jiū gé)糜(mí)子戛(jiá)然而止(zhǐ)B.怠(dài)慢撺(cuān)掇(duō)行辈(bèi)一脉幽悄(qiāo)C.脑畔(pàn)闭塞(sè)冗杂(róng zá)大彻大悟(chè)D.家眷(juàn)碗盏(___)怅惘(wàng)奇伟磅礴(bàng bó)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领域高梁辉煌景象燎原烈火B.困倦搏击装模作样咿咿呀呀C.震撼思慕远离乡井人情事故D.晦暗争相疏疏朗朗兴高彩烈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万里长征啊,真是一曲惊心动魄的壮歌,一段百世流芳的传奇。
B.火山口湖国家公园,湖水靛蓝凝重,景致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C.由于司机的快速反应,高速行驶的汽车在悬崖边戛然而止,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D.在经历了生与死的炼狱后,他终于大彻大悟,对死亡有了超常的认识和理解。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社戏》选自___的《朝花夕拾》,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
B.除夕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有“月穷岁尽”的意思,在这一天人们要除旧迎新。
C.___的《安塞腰鼓》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D.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逢年过节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墙上、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渲染节日的喜庆气氛。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行.辈(háng)冗.杂(rǒng)糜.子(méi)熙.熙然(xī)B.脑畔.(pàn)瞳.仁(tónɡ)争讼.(sòng)戛.然而止(jiá)C.羁.绊(jī)归省.(xǐng)磅礴.(bó)大彻.大悟(chè)D.眼眶.(kuàng)潺.潺(chán) 怅.惘(cháng) 马前卒.(z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门槛恣意待慢风萧萧B.宽慰胆怯家眷茂腾腾C.和蔼诲暗煎熬熙熙然D.羁绊纨绔挑衅暧融融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今年的元宵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B.大冬会期间,哈尔滨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C.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D.他似乎意识到我仍然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的语言向我解释。
4.下面语段中每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4分)①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②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
③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
④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与__________互换位置。
(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将__________删去。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4)第④处成分赘余,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瞥.见(biē)一绺.(liǔ)马鬃.(zōnɡ)甲胄.(zhòu)B.牢骚.(sāo)黝.黑(yōu)文绉.绉(zhōu)直戳.(chuō)C.解剖.(pōu)诘.责(jié)绰.号(chuò)佃.户(diàn)D.愚钝.(dùn)绯.红(fēi)间.断(jiān)磨蹭.(cèn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成群接队诚惶诚恐藏污纳垢美其名曰B.油光可鉴几次三番广袤无垠深恶痛疾C.人地生疏鹤立鸡群窜房越脊颔首低眉D.器宇轩昂正襟危坐龙肝凤髓粗制烂造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烈士及其亲属的大忠大诚、大智大勇、大情大爱令在场听众潸然泪下、肃然起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B.孩子们在摇头晃脑的诵读中,抛开传统枯燥的拼音识字,借助汉字音韵的抑扬顿挫....,让汉字更加牢固地印在脑海中。
C.孩子的父母介绍,自从家里生了二胎后,10岁的儿子一直郁郁寡欢....,常有一些离奇举动,医生怀疑儿子可能患了儿童抑郁症。
D.因政策调整而带来的动漫业大洗牌,也在安徽省上演,两年来,约一半动漫企业已杳无消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功。
B.实施全面两孩后,整体人口结构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将延缓老龄化、劳动力人口下降的趋势。
C.在卢嘉锡多年的精心培育下,使我国化学领域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基础扎实、训练有素的科研队伍。
D.各级政府要加大水利投入,吸引农民和社会资本增加投入,形成多渠道、多主体、多形式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A.我的行李放在前面那辆的士上了,多亏了你开车帮我找回;明天我将登门致谢,请你在家恭候。
新课标助学课课练语文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1. 藤野先生(A)【当堂训练】1. D 畸(jī)2. (1)C (2)B (3)C3. D 落弟(第)慌(谎)话拖(托)辞4. D5. A、C6. A、B7. (1)范爱农(2)藤野先生(3)寿镜吾先生(4)阿长(5)衍太太【课后作业】1. 怀念藤野先生2.为了突出自己“总还时时记起他”,情感先抑后扬,十分强烈。
3.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众之心对待来自各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舞和真诚的帮助。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做到这些实在难能可贵。
所以说他伟大。
4.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5.对学生关心,认真负责、严谨求实、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1. 藤野先生(B)【当堂训练】1. (1)A (2)A (3)B (4)A (5)B (6)A (7)B (8)A (9)C (10)A (11)B (12)A (13)B (14)A 2. A 3. A 4. 离开东京去仙台见到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反面衬托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课后作业】1. 行动描写侧面描写(或“间接描写”)仪容整洁(或“注重仪表”)、学识渊博2. “深秋,静夜,冷雨轻轻拍打落叶,灯泡幽暗朦胧,独自倚窗沉思,那感觉就是孤独。
”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3. (1)不迷信“教参”。
(2)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4. 教学工作对待学生尊敬、感激、怀念2. 我的母亲(A)【当堂训练】1. 胡适严格要求深情关爱宽容温良刚气怀念敬爱2. (1)绉绉(2)嬉(3)翳(4)恕3. (1)B (2)A、C (3)C4. B5.D 6. B【课后作业】1.“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体现了母亲教育“我”做人要有刚气。
2. 叫“我”每天早起反省前一天的过错;严格要求“我”不要丢父亲的脸;“我”犯事大的时候严厉责罚甚至体罚。
人教版八下语文第1单元测试卷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归省.(xǐng)两颊.(xiá)挑衅.(xìn)恬.静(tián)B.纨绔.(wán)蕴藻.(zǎo)脑畔.(pàn)闭塞.(sāi)C.分.量(fèn)冗.杂(rǒng)撺.掇(cuān)踱.步(duó)D.怅.惘(chàng)静穆.(mù)蓦.然(mù)斡.旋(wò)2.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踊越争讼硫黄门槛B.幅射怠慢领域羁绊C.流苏落幕皎洁恣意D.家眷概叹渺远诱惑3.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元宵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县城主城区道路两侧张灯结彩。
B.特朗普对墨西哥极限施压后,双方代表经过数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订了合作协议。
C.前方是断崖,他一脚死死地踩在了刹车上,飞驰的汽车戛然而止。
D.男生公寓楼前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路过的师生都要掩鼻,真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中无语病的一项是A.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我们能否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各级部门的重视。
C.《社戏》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鲁迅的作品。
D.《社戏》中有个聪明机智的人物双喜,文中对他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不便于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语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点击查看杨玉环博客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训练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训练
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
1.看拼音写汉字。
(4分)
粗bǐ()禁ɡù()烂màn()
磨cènɡ()yǒu()xī()利
zhàn()开jié()问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词语。
(4分)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油光可鉴:
标致:
3.判断正误。
(4分)
(1)在《我的第一本书》中,胡适用温情的笔调来描绘父亲为自己抄写课本的动人情景。
()
(2)《再塑生命》所述说的是莎莉文老师怎样帮助海伦•凯勒从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走向光明的文明世界的。
()
(3)牛汉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时,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在《我的母亲》中,用朴实的文字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
(4)茨威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
4.名句积累。
(4分)
在生活中老师给我们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老师不仅传授给我们知识,还重塑了我们的人格。
请用李商隐《无题》中的两句来歌颂老师这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列夫•托尔斯泰》选段回答问题。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
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
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
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
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
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 1. 本段选自《列夫•托尔斯泰》,那么你知道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吗?请写出来。
(两部即可)(2分)
2. 在文中找出你所喜欢的词语,并将它们写在下面。
(2分)
3. 概括文段所描写的内容。
(2分)
4.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而充分表现出来。
你认为作者描写成功之处是什么?试结合文段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4分)
5. 你怎样理解“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4分)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2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间情分
张曼娟
下着梅雨的季节,令人心浮动,生活烦躁起来。
尤其是上下课时,捧抱着大叠讲义,站立在潮湿的街头,看着呼啸如流水奔涌的大小车辆,却拦不住一辆计程车,那份狼狈,无由地令人沮丧。
也是在这样绵绵密密、雨势不绝的午后,匆忙的赶赴学校。
搭车之前,先寻觅一家书店,复印若干讲义给学生,因为时间的紧迫,我几乎是跑进去的,迅速将原稿递交从未谋面的女店员。
那女孩有一双细白的手掌,铺好原稿,发动机器,她先复印了两张尺寸较小的,然后将两张复印稿并排成一大张。
抬起头,她微笑着说:“这样不必复印八十张,只要复印四十张就够了。
好不好?”
我chà异地看着她继续工作,在复印机一阵又一阵的光亮闪动里,也chà异地看着她的美丽。
原本,她长的五官平凡无奇,然而,此刻当我的心灵完全沉浸在这样宁mì
的气氛中,她不再是个平凡的女孩。
我看着她仔细地把每一张纸整齐裁开、叠好,装进袋子,连同原稿还给我。
付出双倍劳动,却只换来一半的酬劳,她主动做了,还显得格外光彩。
离开的时候,我的脚步缓慢了些。
焦躁的感觉,全消散在一位陌生人善意的温柔中。
并且发现,即使行走在雨里,也可以是一种自在心情。
第二次去澎湖,不再有亢奋的热烈情绪,反而能在阳光、海洋以外,见到更多的更好的东西。
望安岛上任意放牧的牛群;刚从海中捞起的白色珊瑚,用指甲轻划,会发出“铮”的声响。
夏日渡海,从望安岛到将军屿,一个距离现代文明更远的地方。
有些废弃的房屋,仍保留着传统建筑风格,只是屋瓦和窗棂都绿草盈眼了。
岛上看不见什么人,可以清晰听见鞋底与水泥地的摩擦声,这是一个隔绝的世界呢!
转过一丛丛怒放的天人菊,在某个不起眼的墙角,我被一样事物惊住了——一部蓝色的公用电话。
不过是一部公用电话,市区里多得几乎感觉不到;然而,当我想到当初设置计划,渡海前来装置、架接海底电缆……那么复杂庞大的工程,只为了让一个人传递他的平安或者思念,忍不住要为这样妥帖的心意而动容了。
一个月的大陆探亲之旅,到了后期已如残兵败将,恨不能丢盔弃甲。
大城市的火车站规模不小,从下车的月台到出口,往往的上上下下攀爬许多阶梯,那些大小箱子早超过我们的负hè能力了。
那一次,在南方的城市,车站阶梯上,我们一步也挣不动,只好停下来喘息。
一个年轻男子从我们身边走过,像其他旅客一样,而不同的是他注视着我们,并且也停下来。
“我来吧!”
他温和的说着,用卷起衣袖的手臂提起大箱子,一直送到顶端。
我们感激地向他道谢,他只笑一笑,很快地隐dùn在人群中。
着白色衬衫的背影,笑容像学生般纯净,是我在那次旅行中,最美的印象了。
现代人因为寂寞的缘故,特别热衷于“谈”情“说”爱;然而又因为吝啬的缘故多构筑在薄弱的基础上。
有时候,承受陌生人的好意,也忍不住自问,我曾经替不相干的旁人做过什么事?
人与世界的诸多联系,其实常常是与陌生人的交接,而对于这些人,无欲无求,反而能够表现出真正的善意。
每一次照面,如芰荷映水,都是最珍贵而美丽的人间情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2分)
觅()亢()
棂()芰()
2.根据拼音填汉字。
(2分)
chà()mì()
hè()dùn()
3.本文一共讲述了几件事?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这几件事的共同点是什么?(5分)
4.我为什么chà异?为什么那女孩“五官平凡”,我却觉得她“美丽”而且“不平凡”?(3分)
5.为什么离开复印店的时候,“我”的脚步放慢了?(用原文回答)(2分)
6.在澎湖的小岛上,看到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电话,为什么让我如此动容?(3分)
7.从作者对车站帮我拿行李的男子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这位男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8.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2分)
9.经济建设,吸引外资,促进合作,离不开软环境建设,“软环境”就是本文提到的人与人之间,与陌生人之间,甚至不曾谋面的人之间的相处状况。
通过阅读,结合现实,你对身边软环境的建设有何感想和建议?(4分)(三)文学放飞(4分)
《西游记》这部名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个人物,请阐明你喜欢的理由。
三、作文(40分)
题目:欣赏_________(补全题目,完成作文)
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鄙锢熳蹭黝犀绽诘
2.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标致:漂亮。
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3.(1)× (2)√ (3)× (4)√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一)1.《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2.粲然笑意、黯然失色、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冷酷锐利、意趣盎然、顿生凄凉。
3.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的丰富的感情。
4.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准确恰当地描写在各种情形下托尔斯泰的情感变化:愤怒使之冷峻,不悦使之结冰,友善使之和缓,激情使之炽烈。
5.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恰到好处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二)1.mì kànɡ línɡ jì
2.诧谧荷遁
3.三件事:(1)复印店女孩的热情细致感染了我;(2)望安岛的公用电话极富人情化感动了我;(3)火车站一位陌生男子的帮助使我难忘。
共同点:都是在与陌生人接触中体会到人间温暖。
4.没想到女孩如此热情细致周到。
她美好的心灵、宁静柔和的气质使人觉得美丽而且不平凡。
5.焦躁的感觉全消散在一位陌生人善意的温柔中,并且发现即使行走在雨里,也可以是一种自在的心情。
6.当我想到当初设置计划,渡海来装置架接海底电缆……那么复杂庞大的工程,只为了让一个人传递他的平安或者思念,忍不住要为这样妥帖的心意而动容了。
7.他是一个热情、善良、乐于助人的人。
8.希望人们多份爱心,为他人和社会尽一点力。
9.略(围绕“为他人和社会献爱心,尽一点力、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合作”来谈即可)
(三)如:孙悟空。
他爱好自由、追求平等、善恶分明、不怕困难。
(能阐述理由即可)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