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增长及人口问题学案 中国版带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90.63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了解历史上世界人口增长状况。
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重难点) 3.掌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教材整理1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阅读教材P2至P3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人类社会初期(1)特点: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2)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
2.工业革命后(1)特点: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2)原因:生产力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特点: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
(2)原因:科技进步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
教材整理2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阅读教材P4至P5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发展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1)划分依据: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
(2)阶段划分:分为原始低增长阶段、高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和低增长阶段。
(3)划分意义:体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转变的过程。
教材整理3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阅读教材P5至P7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最为突出的人口问题(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
(2)人口年龄结构失调。
2.发展中国家(1)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0~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过大等问题。
(2)影响①人口增长过快,加大了资源、环境和社会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压力,同时也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②少年儿童比重过大,产生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影响未来的发展。
③沉重的人口负担,加剧了贫困,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人口分布图、人口统计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和增长特点。
2.联系实际,说明人口问题及其对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点: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成因。
【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世界人口的增长知识准备: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2006年2月26日世界人口达65亿,2012年将达70亿。
但全球各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平均,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非洲为2.8%,南美洲2.2%,欧洲0.3%,北美洲0.7%,大洋州1.2%。
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与环境、资源不协调就会产生人口问题。
知识形成与应用: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回答下列问题:(一)阅读课本P701.从图中可以看出,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____,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____,到2012年,世界人口总数已达_____。
预计未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_____,说明世界总的出生率_____死亡率,使得人口总数得以不断增长。
3.世界有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来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人口增长速度越。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和决定的。
4.人口自然增长率=-()()=×100%-×100%()()5.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从课本71页的地区分布图看,等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学习任务二:世界人口的分布知识形成与应用:图4.4世界人口的分布,并假设你是一位部落的首领,带领你的部落寻找合读课本P72适的居住地区:(1)你的部落共有10万人,你希望选择一个人口密度(即每平方千米人口数)在100人左右的地方,因此你必须选择一个占地约为_________平方千米的地方。
地理:1.2《众多的人口》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一、自学内容:“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人口东多西少”(11—15)二、自学目标:1、记住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特点,了解中国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记住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
2、记住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
3、充分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我国人口分布和增长情况三、自学重点:1、记住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特点2、了解中国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记住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四、自学过程任务一:自学11-12页“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部分内容1.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人,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目前,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万左右。
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
5.阅读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
①从公元初到1578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或慢)。
②到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这就是我国人口增长的第一次高峰。
到年以后,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到2000年达12.95亿,这就是我国人口的第二次增长高峰。
③新中国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或慢)。
6.各组讨论: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哪些?7.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数量应怎样发展?8.我国人口多、人口增长快,我国现在实行的人口政策是什么?任务二:自学12页“人口东多西少”部分内容9.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和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分析①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以黑龙江省和云南省市为界,呈分布。
这条线是—一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也叫胡焕庸线。
②回顾学过的人口密度公式:③找出四省区的人口数和面积数,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
④我国人口最多的省是,面积最大的省是。
五、建构知网人口特点:人口大,人口增长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给和____________众带来巨大压力。
学案(1课时)【目标解读:】1.基础要求:了解世界人口增长饿趋势和地区差异2.核心要求:三种人口增长模式,而人口“三率”又是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关键。
这两个知识点要重点理解并掌握。
3.能力要求:学会结合某一个区域的人口统计数据,对其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判断,并分析其原因。
【课前自主学习】一、基础概览1.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①, 20世纪以来是人口阶段。
2.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人口和共同决定的。
3.人口的发展经历了、、三种模式。
4.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5.目前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人口最少的是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年增长人口数量最多的是洲。
二、预习思考(1)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读后回答①-③题。
①.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 B.② C.③ D.④②.四个国家中,最有可能位于欧洲的国家是()A.① B.② C.③ D.④③.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处于过渡模式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人口年龄结构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各年龄组(通常以5岁为一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其类型有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
通常把少年儿童(15岁以下)占总人口的40%以上的年龄结构称为年轻型,而把老年人(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年龄结构称为老年型。
(2)根据以上资料结合课本P5图1-1-4第一个人口金字塔图,判断该图属于型年龄结构,导致此种年龄结构的原因是,该种年龄结构会带来什么社会问题?【课堂合作探究】一、世界人口增长1、特点:不匀速增长二、人口增长模式(P5阅读资料及P6-P7正文)特别提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死亡率的下降,结束于出生率的下降。
※技巧点拔: 1、高高低模式中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40‰左右,而三低模式中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10‰左右,据此可将三种模式区别开。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学案:人口问题前言:①从命题趋势看,命题者常以某小区域或某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为切入点,探究人口现象产生的原因。
考试重点是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
②考核能力要求是判读人口统计图表,解读图表信息,展开人文要素之间的逻辑推理。
③因此,在复习中首先是理解人口相关概念,其次要发挥数学计算能力,从量的增减,量的变化趋势、量的变化率,到极值意义等方面思考问题。
再次是强化图表解读训练,在训练中提升解题能力。
一、人口基础概念1.人口增长模式①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人口的增长要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社会生产力水平深刻影响着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的关系。
②3种人口增长模式a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右右。
自然增长率<1%b传统型:出生率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c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1%左右。
自然增长率<1%,接近0,甚至负值。
④相关计算a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b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十迁移率(机械增长率)c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当人口增长率(自然+机械)>0,人口净增长。
d2021年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人口共14.1178亿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e几个国家的人口参数美国:美国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国,美国2022总人口数为 3.349亿人,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59%,而且每年有将近100万人口迁入。
俄罗斯:总人口1.46亿人。
人口增长率-0.72%日本:1.257亿人,人口增长率-0.3%印度:14.07088亿人,人口增长率0.99%巴基斯坦:2.29亿人,人口增长率2%越南:9733.86万人,人口增长率0.9%韩国:5106.9万人,人口增长率0.5%巴西:2.16亿人,人囗增长率0.72%2.人口老龄化①区域人口老龄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7%。
【寄语:同学们,新年好!新的一年,我们期待着你更大的进步!】地理好望角学案第2期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第二课时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1、当今世界存在的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调。
2、世界人口增长不平衡的表现?(1)发展中国家人口持续增长;(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2)发达国家人口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欧洲)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影响?措施分别是什么? 问题:①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②0~14岁的少儿人口比重过大。
影响:人口增长过快①会加大对资源、环境、社会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压力;②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人们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 ③使尚未解决温饱的穷国更加贫困,也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④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影响未来的发展。
沉重的人口负担,加剧了贫困,还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最终形成“人口增长—社会贫困—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 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4、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影响?措施分别是什么? 问题:①人口增长缓慢;②人口老龄化。
影响:①劳动力不足;②青壮年负担过重,③社会赡养费用增加,政府财政压力增大。
④改变社会的储蓄和投资行为,造成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 措施:①鼓励生育;②接纳海外移民。
5、一般将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定为老年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定为老龄化的开始;比重达到10%定为严重老龄化。
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比重几乎都超过10%,意大利、瑞典已达18% 课堂活动题:1、分析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因素:①经济因素——生产力水平起决定性作用 ②年龄构成③社会因素: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条件,社会和家庭观念,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人口政策,等2、对照世界政区图,找出10个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0‰以下和20‰以上的国家,说说它们的地区分布有什么特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0‰以下的国家:澳大利亚、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芬兰、乌克兰、瑞士、瑞典、美国。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一、找已不会、矫正反馈:1.同学们,不看课本,读空白中国政区图,尽最大努力回顾填写上节课讲的34省区简称。
2. 生参看课本,同桌相互批阅二、新课教学导入放一段“中国的人口”录像。
〔提问〕:从录像中我们看到中国人口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人口数量大)三、新课教学1.根据下表提供的我国人口增长数据,要求学生绘出1764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观察我国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1)我国人口基数过大。
(2)增长速度过快。
年份人口(亿)1764 2.11840 4.11937 4.51949 5.41982 10.31990 11.31996 12.2(总结〕: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形成了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庞大的人口总量。
2、〔提问〕:(1)新中国成立以前为什么人口增长缓慢?(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什么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由于旧中国经济落后,战争、灾荒频繁,疫病多,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
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
3. 观察“中国人口分布”图,思考以下问题:(1)找到黑河——腾冲一线,对照图例观察线两侧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密度的差异。
观察哪些省区人口大于200人/平方千米,哪些省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
(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该线两侧的面积、人口所占比例。
(3)确认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4:读下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问题?(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遇到哪些困难和阻力?(3)我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有什么好处?5.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料P15,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1) 我国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为什么仍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2)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课堂实事延伸目前我国的主要人口问题,一方面是我国的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现象突出。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主笔:审备: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我过的人口数量、分布,学会分析我过的人口增长趋势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学习重难点】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人口政策。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1根据规定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人口出生率不断(),使我国人口迅速()。
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同时表明,各地人口增长速度并不(),自1990年以来,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人口增长()。
4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西部地区人口();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平原,盆地人口(),山地,高原人口();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汉族地区人口(),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
5由于我国(),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人口与()()()()的矛盾依然突出。
6实行(),控制人口(),提高人口(),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二。
1.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几位()A.一 B.二 C.三 D.四2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3.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山东省 B.河南省 C.广东省 D.四川省4.我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西藏自治区B.青海省C.宁夏回族自治区D.澳门特别行政区5.2000年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A.6个 B.7个 C.8个 D.9个6.四个直辖市中,人口最多的是(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重庆7.我国各地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均衡,自1990年以来,人口增长较快的是()A东部地区 B.西部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8.我国的人口分界线是()A.秦岭——淮河B.黑河——腾冲C.漠河——腾冲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9.下列四省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江苏省B.西藏自治区C.湖南省D.宁夏回族自治区10.在世界各国中,城镇人口最多的是()A.美国 B.俄罗斯 C.中国 D.印度11.下列地形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丘陵12.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大约少生了几亿人()A.2 B.3 C.4 D.5本课小结:在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三率:1.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 率和 率两者共同决定。
人口 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的存活婴儿数在该国活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人口 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在该国活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2.人口自然增长率= —二、世界人口变化: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20世纪以来是人口增长的 时期,根本原因是 和 等方面的进步。
2.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1)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 。
在教材P 3图1.4上标示出七大洲。
(2)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 。
有些国家人口数量还会逐渐下降,如 和 ,并相应的采取了的政策 。
(3)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由于 的独立, 的发展, 的进步,人口 下降,导致人口增长很快,其中很多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采取了 政策。
【探 究 案】探究一:世界人口的增长地区分布差异、原因、人口政策1、仔细读图1.4, 洲人口数量最多, 洲人口增长最快。
2、人口政策(图1. 5)读图思考:为实现人口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各国或各地区能否采取相同的人口政策及措施?为什么?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一样吗?有何影响?如何解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 后 果对 策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探究二:得大妈者得天下:北京一理财经理陪舞陪出千万大单每晚8点,北京东直门来福士广场,在大妈阵中总有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格外显眼,他对整场表演非常娴熟,每个角色都能“无缝切入”,小伙子是某银行的理财经理,他跳舞的目的是拓展客户。
“观众中什么人都有。
一位以前做房地产的阿姨常来看演出,慢慢被我发展成客户,现在在我们行有上千万存款。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银行来说,广场舞大妈们是非常优质的客户,她们有钱有闲,掌控家中财政大权,对投资理财也感兴趣,特别是青睐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我国人口的数量、增长特点、分布特征、人口政策过程与方法: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分析我国人口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情感与价值观:进行我国人口国情教育,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一、课前探究: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前两框题,完成下列问题:1、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数量居世界第。
2、读图1-8完成P11活动1、2、33、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提高和改善,人口死亡率,出生率,使我国人口迅速。
学习任务二:阅读教材三、四框,完成下列问题:1、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西部地区人口,大致以为界线。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增长。
导致人口与的矛盾十分突出。
因此,实行,控制,提高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具体要求是:。
二、预习交流:三、互助提升:1、完成教材P11活动1、2、32、完成教材P13活动1-4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C、D、E三条曲线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增长幅度最小的是,造成其增长幅度小的原因是。
(2)A、B两条曲线下降幅度大的是,造成下降的原因是。
(3)对比我国与世界人均耕地,人均粮食产量,提高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人口方面应采取的政策是,具体要求是。
四、体验成功:1、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A、藏B、港C、台D、澳2、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仍新增1200多万人,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基数大C、人口死亡率小D、自然条件好,经济发展快3、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A、四川、西藏B、广东、海南C、山东、香港D、河南、澳门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贸易活动频繁B、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很大的改善C、社会劳动力需求量大幅度提高D、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5、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是()A、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B、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大C、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D、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6、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D、人口增长快,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五、快乐心得:数量:亿增长特点:快原因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不均匀,东西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突出特点:基数,增长。
1、人口增长快慢用什么来表示?自然增长率2、当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小于0会出现什么状况?当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大于0会怎么样?大于2%会怎么样?负增长、增长、快速增长解析:当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会小于0,这就意味着每年死亡的人数超过出生的人数,人口出现负增长,反之,人口则会增长,当超过2%,一般认定为快速增长,想一想,一个国家如果有100万人口,如果保证年自然增长率2%,仅仅36年,人口就会翻一翻!3、读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图,说一说可以将其分为哪几个部分?4、(1)如果将其分成三部分,在1949年之前,人口增长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呀?答案:1600年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600年到1949年,人口有所增长(2)出现该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呀?(3)为此,该时期政府通常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答案:原因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前,生产力落后、战争频繁,人口死亡率较高,此时政府通常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解析:因为人口死亡率高,所以要保持高出生率以防止人口数量下降,在古代社会,人口就意味着劳动力,人口越多,劳动力就越多,统治阶级就能获得更高的赋税)5、(1)在1949年到1997年,这一阶段,人口增长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呀?(2)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呀?快速增长,原因是因为这一时期新中国成立,政局安定、经济发展。
(3)该特点下,人口增长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呀?请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分别阐述。
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经济: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交通拥挤、治安形势恶化解析:从图中会发现1949年到1997年人口在快速增长,人口快速增长会导致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人口数量过多就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口过多就意味着每个人可以分得的资源变少,因为现有资源变少,就迫使人们扩大开发自然资源的规模,从而导致生态破坏,同时,人口过多,产生的垃圾也会增加最终导致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耕地面积、土地资源、工作岗位都是有限的,人口过多,人均粮食就会减少,如果少到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会引起饥荒,导致饥饿贫困,甚至大量人口死亡(非洲存在,中国没有饥荒);人口快速增长,数量过多,而住宅数量有限,许多人就被迫搬入居住条件较差的房子,被迫争夺数量有限的工作岗位,例如蜗居(重点大学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好工作,而被迫挤在拥挤的房子里)、硕蚁(高学历穷人),甚至在八九十年代,社会治安混乱,也和许多青年找不到工作,而在社会上成为闲散人员。
(4)为了针对这一时期产生的人口问题,政府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加以应对呀?实际上我国自80年代以来已经实行了什么人口政策?(2个小问题)控制生育计划生育解析: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人口过多造成的,所以要控制人口数量,而又不能采用极端的方式,所以要计划生育6、(1)在1997年到2002年之间,人口增长又出现了什么新特点?人口增长速度减缓(2)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或者问,地理老师会成为独生子女是因为国家执行了什么样的生育政策?因为之前的计划生育政策解析:计划生育使得中国少出生了4亿人口(3)如果不加以控制,这种人口增长趋势会导致什么样的人口问题产生?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解析:这时的人口增长已经减缓,这是出生率低造成的,如果持续下去,当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就会减少,当出生的新生儿越来越少,整个国家老年人所占比例会越来越高,例如70年代儿童和老年人的比值为六比一,据估计,进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儿童与老年人的比值将为一比六,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这样下去,干活的人就少了,每位年轻人要赡养的老人数量就增加了,以前6位子女养2位老人,现在一位子女就要养2位老人!长此以往,整个国家就会丧失活力,能够拿起武器上战场保卫祖国的人也会减少。
(4)政府及时认识到了问题,并在2016年采取了什么人口政策加以应对?或者问,是什么人口政策导致你多了一个兄弟姐妹,不能和地理老师一样成为独生子女?二胎政策解析: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所以要增加青年人口数量,要放开生育,但是,因为我们国家没有完全步入发达国家,属于“未富先老”,与此同时,仍然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么多的人仍然会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和社会经济压力,所以不能完全放开生育,因此采取二胎政策二、人口分布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一说人口密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哪里?亚洲南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东部2、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来看,人口密集的地区通常具有什么样的规律?中低纬度、沿海、平原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口分布规律?请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课本60页)、世界降水量分布图(课本64页)、世界气候分布图(课本69页)、世界地形图(课本最后一页)论述这四个地区人口密集的共同原因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4、人口有密集的地区,也有人口稀疏的地区,请你在世界人口分布图当中找一找人口稀疏的地区,并说出这些地区人口为什么稀疏?热带雨林地区:因为该地区高温高湿,不适合人类居住热带沙漠地区:极端干旱,不适合人类居住两极地区:高纬度,气候寒冷青藏高原:地势高峻,高寒缺氧温带大陆内部:干旱少雨,气温年较差大5、通过以上的学习过程,你能说一说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都有那些吗?请不要简单罗列这些因素,请把这些因素和人口之间的关系串联起来。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河流;社会经济因素:交通、经济;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解析:人们都愿意生活在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的地方,试想一下,如果把你扔在一个气候非常炎热,天天气温在38摄氏度的地方,你买的冰淇淋刚打开包装,就融化了,或者把你扔在一个天天零下50摄氏度的地方,你一出门,眉毛上全是霜,你从家带的热水,还没到学校就冻成冰块了,你在户外吃口热饭,瞬间因为寒冷和你的舌头粘在一起,你乐意过这样的生活吗?所以说,气候会影响人口的分布;把你扔在山沟里,如果你要去上学,很遗憾,距离你家500米是陡崖,你需要绕路5公里才能去上学,你要去买零食,抱歉,商店在距离你家50米远的地方,但是你要过去需要越过两处山谷;如果你想骑自行车去找同学玩,很不巧,修建公路的沥青是山上没有的,所以你只能走泥路,而走这样的陆骑车还没有步行快,山里交通非常不便,如果这么讲,你还记不住地形会影响人口分布,那就请你每个周去爬一趟磁山,你感受一下,要爬到海拔不足200米的山顶,你要绕多少路!河流主要在小尺度、小范围内影响人口分布,靠近河流,便于取水,靠近河流,便于利用水上交通。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以通过影响气候(具体怎么影响在这里就不说了)来影响人口分布,所以把位置也算在影响因素里。
最为重要的是交通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试想一下,如果你住在磁山脚下去永旺购物,那是什么感觉?住在御景华城,去永旺购物,那又是什么感觉?为什么永旺开在长江路,而不是磁山呢?因为长江路是主干道,交通便利呀。
河流当中也含有提供便利水上交通的意思,海陆位置也有提供便利交通的意味。
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交通更为便利,你住在烟台,如果你想从美国买一台外星人笔记本电脑,美国船直接把货物卸在烟台就可以了,如果你住在新疆,美国船就需要在烟台卸货,然后通过火车运到新疆,是不是更麻烦了?你还可以这样想:你如果想利用陆上交通,你不仅需要造汽车或者火车,你还要建公路和铁路,火车在铁轨上才能跑的!而海运和河运却不一样,你只需要造船就可以,把船扔水里,船自己在水上跑就行,这样就节省了成本,所以说沿海的位置不仅为人口的分布提供了差异较小的气温和合适的降水量,还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经济很简单,哪里挣钱多,人就愿意去哪里,企业也是一样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都乐意移民美国(富),却没有人移民到尼日利亚(穷)。
6、地理老师当初找工作的时候,选择来烟台(假如年薪15万),而不是去了新疆(年薪5万),刮大白的工人在新疆月薪5000,在烟台月薪10000。
请问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去哪里工作?这说明除了自然因素会影响人口分布,还有什么因素也会影响人口分布?经济7、读图A和图B分别反映了人口分布的什么规律?图A反映了海拔越高,人口越少,人口主要集中在平原;图B反映了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经纬网1-5ADABD 6-10AADDC 11C 12A 25B 13-15CDB 16-20ABDBC 21-25CBDAD 26-30CDCAD 31-35BBDAA 36无37-40CDDD 41-42AC 43A或B 44-45BB 46-50CABAA 51-55CBCBD 56-60CACBD 61-62BC地球运动1-5BCCDB 6-10CABDD 11-15BDBAC 16-20ACDCC 21-25BACBB 26-30BCB,29题无正确答案C31-32AD 34-35BD 36-40CADCB 41无42-44ABB 45无46-50CAACB 51-55CDDBD 56-58BBA地图阅读1-5AABAD 6-10DBCCD 11-15DDBBD 16-20CDBDA 21-25ACBDC 26-30DADCB 31-35DCCCC 36-40CABCC 41-45CDBCA地形图1-5DADBC 6-9BABA 2D 10C 11-15DADAD 16-20DADDD 21-24BCBA 25C 26-30ACBCC31-35DDBDD 36B B卷34、35BB 37-40DBCB 41-45BCDDD 46-50CDCBDB卷1-5ABABB 6-7BB 7C 8-10ADC 11-15CDDCA 16-20CDCCA 21-25BBDCA 26-30CDBCC 31-33ABC 33题①②③都可以选1、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旅游者到哪几个国家旅游,语言障碍会相对少一些?A、马来西亚、新加坡B、韩国、日本C、俄罗斯、西班牙 D 、英国、美国2、使用阿拉伯语的人主要居住在()A、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B、东南亚C、撒哈拉以南非洲D、非洲西部和中部3、下列经书,按顺序说分别属于哪个宗教?(古兰经、大藏经、圣经)A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B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C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D全佛教4、看书的封面,你能确定出《巴黎圣母院》反映的内容与哪种宗教习俗有关吗?作者的母语是哪种语言?A基督教、英语B伊斯兰教、阿拉伯语C基督教、西班牙语D基督教、法语5、看书的封面,你能确定出《穆斯林的葬礼》反映的内容与哪种宗教习俗有关吗,这种宗教用语是什么语言吗?A基督教、英语B伊斯兰教、阿拉伯语C伊斯兰教、西班牙语D基督教、法语6、佛教是泰国的国教,泰国被称为“黄袍之国”。
下列宗教物品会出现在泰国的是:A B C D7、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教以后,日本人有可能信仰什么宗教呢?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印度教8、下列关于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佛教创始于中国B.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C.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D.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9、“每个礼拜日都去教堂做礼拜”是对下列哪一宗教的活动描述()A.伊斯兰教B.基督教 C.犹太教D.佛教10、下列关于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B.西班牙语仅限于西班牙人使用C.世界三大宗教中除印度教外都起源于亚洲西部D.亚洲的西部和非洲的北部的居民大多说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11、8、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12、使用阿拉伯语的人主要居住在()A、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B、东南亚C、撒哈拉以南非洲D、非洲西部和中部13、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志愿者们加强学习英语,主要是因为()A.英语比较容易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C.学校的学生都在学英语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13、关于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14、下列关于城市和乡村的叙述,正确的是:()A、乡村大多依山傍水,以利于排放污水B、城市人口密度通常大于乡村地区C、乡村多沿河、山麓分布D、城市多在地势平缓处,以利于耕种15、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些河流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B、河流下游的三角洲地区易被海水淹没,聚落分布比较分散C、在一些矿产地,由于开矿占有大量土地,所以聚落较少D、在高山、荒漠地区,聚落稀少16、下列关于聚落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不对传统聚落加以保护,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B、应尽力保护那些具有传统特色、民族特色的聚落C、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D、对于那些较为破旧的聚落,应该拆除,以利于美化环境17、下列地点不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A、水源充足的地方B、交通不便的地方C、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方18、下列气候区内,聚落稀少的是()A、热带沙漠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9、现代大城市更易出现在()A、水源充足的地方B、气候宜人的地方C、地势平坦的地方D、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的地方20、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的工作是()A、耕作业和畜牧业B、副业和建筑业C、渔业和林业D、工业和服务业21、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A、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的B、为了防止小偷进入偷盗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D、厚墙是为了减少白天炎热的太阳辐射,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22、非洲北部的主要人种属于A 白种人B 黄种人C 黑种人D混血种人23、印第安人主要分布在A 美洲B 亚洲C非洲D欧洲24、划分人种的依据是A生活习惯 B 语言文字C外表体质 D 宗教信仰25、河流交汇处比通常的河流沿岸会发展出规模更大的聚落,这体现了什么因素在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作用?A水源B经济C交通D土壤26、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改革开发之前是一片荒地,改革开放,在此地实施了特殊的招商引资的政策后逐渐发展壮大,这体现了什么因素在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作用?A宗教、文化B政治、政策C地形、土壤D气温、降水27、沿海、沿河的地区聚落规模通常要比内陆、远离河流和海洋的地区要大,影响因素是:A位置B气候C纬度D地形28关于人口增长趋势及其问题,说法正确的是A在古代社会,由于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所以社会养老负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