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的营养生理特点
- 格式:docx
- 大小:3.50 KB
- 文档页数:2
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喂策略断奶是仔猪生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仔猪从母猪身上戒掉母乳,开始接受其他饲料的过渡期。
在这个时期,仔猪的营养需求非常重要,饲喂策略也需要得当。
本文将探讨断奶仔猪的营养需求及饲喂策略。
一、断奶仔猪的营养需求1. 蛋白质蛋白质是仔猪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断奶阶段的仔猪需要充足的蛋白质来保证其良好的生长发育。
合理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质量对仔猪的饲养十分重要,一般来说,断奶仔猪需要蛋白质含量在18%以上,且需要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如鱼粉、豆粕等。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仔猪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断奶仔猪需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来支持其生长发育。
合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能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仔猪的生长。
一般来说,断奶仔猪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需要在60%以上。
3. 脂肪适量的脂肪对仔猪的生长发育也十分重要,脂肪不仅是营养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够提供能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脂肪含量不能过高,否则容易引起仔猪的消化问题。
4.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仔猪的生长发育也非常重要,尤其是钙、磷和维生素D等对骨骼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断奶仔猪的饲料中需要添加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断奶仔猪的饲喂策略1. 逐渐断奶在断奶仔猪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逐渐断奶的方式,将断奶仔猪从母猪身上逐渐戒掉母乳,开始接受其他饲料。
一般来说,断奶的过程需要持续1-2周,逐渐将断奶仔猪的饲料从母乳中过渡到其他饲料上。
2. 提供优质饲料断奶仔猪需要的饲料必须是优质的,蛋白质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充足、脂肪含量适宜,并且要添加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需要确保饲料的卫生和安全,防止因为饲料问题导致仔猪生病或者生长发育不良。
3. 定时定量饲喂对断奶仔猪进行定时定量的饲喂是非常重要的,养成良好的饲喂习惯能够保证仔猪充足的营养供应,促进其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需要对断奶仔猪进行3-4次的定时定量饲喂。
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喂策略断奶是指将仔猪从母猪身边分离,停止母乳喂养,改为采用人工喂养方法。
断奶后的仔猪需要根据其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营养需求进行科学的饲喂,以保证其良好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
本文将围绕着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喂策略展开讨论。
一、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1. 蛋白质断奶后的仔猪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来支持其生长发育。
蛋白质是仔猪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提供必要的氨基酸,促进肌肉和组织的生长。
在断奶仔猪的饲料中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含量,一般要求蛋白质含量在18%以上。
2. 脂肪脂肪是仔猪生长所必需的热量来源,同时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携带者。
适量的脂肪能够提高饲料的能量密度,促进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在断奶仔猪的饲料中要添加适量的脂肪,一般要求脂肪含量在3%左右。
3.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仔猪的主要能量来源,能够满足仔猪的生长发育和体能需求。
在断奶仔猪的饲料中要保证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以满足其能量需求。
4. 矿物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仔猪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素,对于骨骼的形成、免疫力的提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断奶后的仔猪饲料中要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二、断奶仔猪的饲喂策略1. 选择适宜的饲料断奶后的仔猪需要特别注意饲料的选择,一般可选择适宜的断奶仔猪专用饲料,其中含有较高水平的乳清蛋白和优质蛋白,适合断奶仔猪的消化吸收。
2. 饲喂时间和次数断奶后的仔猪需要定时定量的饲喂,一般每天饲喂3-4次,饲喂时间分别在早晨、中午、下午和晚上。
每次饲喂的时间要固定,以帮助仔猪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
3. 饲喂量断奶后的仔猪每次饲喂的量要适当,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一般可以根据仔猪的体重和生长发育情况来确定饲喂量,逐渐增加至达到每天所需的饲料量。
4. 饲喂环境在饲喂断奶仔猪时,需要注意饲喂环境的卫生和舒适性。
保持饲喂场所的清洁卫生,避免仔猪因环境干扰而影响食欲和消化吸收。
5. 饮水管理断奶后的仔猪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以满足其日常生活和生长发育的需求。
1断奶仔猪生理特点1.1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全仔猪断奶时消化道发育尚未完善,三周龄前仔猪消化器官的体积和重量较小,其胃肠道蠕动能力弱,主要采食流食。
断奶仔猪消化腺处于发育状态,胃液分泌少而不稳定,其胃内pH 值≥4,8~10周龄仔猪胃内pH 值才能达到成年猪的水平。
断奶仔猪小肠绒毛长度、绒毛面积,小肠上皮凹陷深度和淋巴细胞等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仔猪断奶时由于采食形式(由食液态母乳转变为食固体的饲料)发生变化,会造成小肠绒毛长度降低。
1.2内源酶分泌不稳定早期断奶仔猪,消化酶尚未建立稳定的运行系统,断奶和更换饲料会给仔猪造成较大的应激,使其消化道内各种酶的活性出现变化。
仔猪断奶后体内的各种消化酶浓度经过1周左右的下降后逐渐恢复,两周后大部分恢复或超过断奶前水平。
1.3肠道微生态系统不稳定哺乳期仔猪胃内细菌主要是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乳酸菌能耐受较低pH 值环境,并能发酵乳糖,生成乳酸,对维持胃内酸性环境有一定作用。
断奶后仔猪胃内pH 值上升,消化道细菌总数升高,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所占比例下降,有害菌群(主要是大肠菌群)比例上升,大肠杆菌在小肠前段定植的机会增大,仔猪肠道受损,发生腹泻机率增加。
1.4抗病力弱仔猪可通过母乳获得被动免疫力,并可在自然状态下逐步产生主动免疫力。
母源抗体1周后逐渐减少,一般出生后2~3周仔猪会失去母源抗体的保护,而仔猪自身免疫力不能提供足够的保护。
仔猪免疫空白期易感染疾病。
2人工乳选择早期断奶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酶分泌不足,免疫力低,其肠道绒毛受损、脱落,易出现生长迟滞,严重腹泻、脱水等现象。
另外规李换祥(河南省宜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宜阳471600)中图分类号:S81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8964(2019)10-0041-02收稿日期:2019-08-29断奶仔猪生理特点和人工乳选择41模化猪场常会采用断大留小的方式超前断奶(4~5kg以上,日龄在13~15d的哺乳期仔猪提前断奶),这部分仔猪会出现明显的断奶应激。
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调控措施(一)1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1.1特雷隆消化酶活性低仔猪乳仔猪消化道白苞酶的分泌量较低,胃内仅有凝乳酶、胃蛋白酶,且含量仅为十多岁猪的1/3~1/4。
同时,胃底腺不发达,不能分泌足够盐酸。
缺乏游离的盐酸,胃蛋白酶就没有活性,不能消化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质。
Lindemann等(1986)报道,4周龄仔猪断奶7d后,胰脂肪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凝乳酶等活性下降到二岁前的1/3,除胰脂肪酶外,其他酶要经过两周才能恢复或者超过断奶前水平。
张振斌等(1999)试验发现,空肠内容物中胰蛋白酶活性在断奶后第2d降低了50%,科紫麻活性在断奶后第6d和第9d分别降低了50.8%和33.8%。
Cera等(1990)研究发现,哺乳仔猪0~5周龄期间肠道脂肪酶活性几乎逐周成倍增加,但21d或35d断奶时,酶活性停止增加,需要经过1周恢复后才能重新增加,8周龄后仔猪消化道酶系统趋于正常渐趋水平。
1.2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变化明显断奶后,仔猪消化系统小肠细胞的形态结构显著发生显著差异,主要就主要表现为小肠消失严重的绒毛萎缩、隐窝变深、肠黏膜淋巴细胞增生和隐窝细胞有丝分裂速度加快。
王静华(2003)报道,21日龄仔猪断奶5d后,肠绒毛高度降低了50%。
戴德渊(2006)报道,断奶后11d肠隐窝深度明显增加,肠绒毛高度总体而言降低。
同时,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蔗糖酶、乳糖酶、异麦芽糖酶、海藻糖酶等活性下降,这些变化可导致肠道营养物质消化和不良。
而当螺科鹑的营养物质到达大肠时,被微生物利用,产生甲烷、硫化氢、尸胺、腐胺等有害物质,刺激肠蠕动加快,引起肠道表面张力升高,最后导致腹泻。
1.3免疫力降低,抗病力弱仔猪获得免疫主要选自两方面,一是通过吮吸母乳拿到被动免疫;二是在自然状态下仔猪自身免疫系统生成、新陈代谢而形成的主动免疫。
初乳以IgG为主,约占80%,IgA占15%,IgM占5%;常乳以IgA为主,约占60%,IgG为30%。
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喂策略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养猪户关注到了断奶仔猪的养殖。
断奶仔猪是指刚刚断奶的小猪,它们需要特别的营养和饲喂策略来保证它们的健康生长。
本文将针对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和饲喂策略做出详细的介绍。
我们来看一下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
断奶仔猪由于刚刚断奶,胃肠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还比较弱,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饲料的组成和营养成分的平衡。
断奶仔猪的主要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蛋白质是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物质,它是断奶仔猪体内组织生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情况下,断奶仔猪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在20%~22%左右,这样才能满足它们生长发育的需要。
蛋白质的来源也要尽量多样化,包括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以保证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
碳水化合物是供给断奶仔猪能量的主要来源,它是断奶仔猪进行运动和生长发育的重要能量物质。
合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有助于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一般情况下,断奶仔猪的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要在50%~60%左右。
脂肪是断奶仔猪体内重要的能量储备物质,对于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和保持体温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脂肪的含量过高会影响断奶仔猪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因此脂肪的含量要适度控制在10%~15%左右。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断奶仔猪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它们对于断奶仔猪的骨骼发育、免疫力和生殖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断奶仔猪的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要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以满足它们的营养需求。
除了以上的基本营养需要外,断奶仔猪还需要大量的饮水来保证它们的生长发育。
饮水不足会导致断奶仔猪的食欲下降,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影响它们的生长发育。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断奶仔猪的饲喂策略。
需要选择高质量的饲料来满足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专门针对断奶仔猪配制的全价料或浓缩料来饲喂。
这些饲料一般营养成分均衡,能够满足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需求。
断奶仔猪的营养生理特点
断奶是指将仔猪从母猪的乳汁中分离出来,开始接受其他食物的过程。
断奶后的仔猪需要适应新的饲养环境和饲料,因此其营养生理特点也有一些变化。
1. 饮食转变:断奶仔猪从完全依赖母猪乳汁为主要饲料转变为摄取固体饲料为主要来源。
在断奶后,仔猪的胃肠道逐渐发育完善,能够消化吸收更多种类的饲料。
因此,断奶仔猪的饮食需要由乳汁向固体饲料的过渡,饲喂含有足够营养的断奶饲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2. 营养需求增加:断奶仔猪离开母猪后,需要通过饲料摄取更多的营养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
饲喂高能高蛋白的断奶饲料,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供给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此外,断奶仔猪还需要适当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补充,以促进其健康发育。
3. 消化吸收能力提高:断奶后,仔猪的胃肠道逐渐发育成熟,消化吸收能力也逐渐增强。
仔猪的胃酸分泌逐渐增多,胃肠道酶活性也逐渐提高,能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养分。
因此,在断奶后的饲喂中,可以适当降低饲料的粉碎度,增加饲料的粗纤维含量,以促进仔猪胃肠道的健康发育和功能。
4. 免疫力下降:断奶后,仔猪失去了母猪提供的乳汁中的抗体和免疫物质的保护。
仔猪的免疫力也逐渐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
物的侵袭。
因此,在断奶后的饲养中,需要加强仔猪的疫苗接种和疾病预防措施,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5. 衔接期营养管理:断奶是仔猪生长发育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衔接期的开始。
衔接期是指断奶后的一段时间,仔猪需要适应新的饲养环境和饲料,并进行生长发育的转变。
在衔接期的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饲喂断奶饲料的质量和数量,合理控制饲料的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以及适时的添加饲料添加剂,如益生菌、酶制剂等,以促进仔猪的消化吸收和免疫功能的发育。
总结起来,断奶仔猪的营养生理特点主要包括饮食转变、营养需求增加、消化吸收能力提高、免疫力下降和衔接期营养管理等方面。
只有在合理的饲养管理下,才能满足断奶仔猪的营养需求,促进其健康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