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主管中药师考试辅导:止嗽散
- 格式:doc
- 大小:0.74 KB
- 文档页数:1
止嗽散——《医学心悟》方清程国彭,可治新久咳嗽,无论外感内伤皆可用之(阴虚肺燥以致咳嗽或咯血者忌用)原文: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甘草(炒)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共为末。
每服三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予制此药普送,只前七味,服者多效。
或问∶药极轻微,而取效甚广,何也?予曰∶药不贵险峻,惟期中病而已,此方系予苦心揣摩而得也。
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
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
经曰∶微寒微咳。
寒之感也,若小寇然,启门逐之即去矣。
医者不审,妄用清凉酸涩之剂,未免闭门留寇,寇欲出而无门,必至穿逾而走,则咳而见红。
肺有二窍,一在鼻,一在喉。
鼻窍贵开而不闭,喉窍宜闭而不开。
今鼻窍不通,则喉窍将启能无虑乎?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
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宜其投之有效欤?附论于此,以谘明哲。
现代研究经验:★●止嗽散见于清代名医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中。
为了说明本方能用于各种外感咳嗽,有必要对其药物功能做一简介。
方中紫菀、百部,性均温润,紫菀味苦辛,百部味苦甘,皆入肺经,二药性微温而不热,润而不寒,可理肺止咳,新久咳嗽均能使用。
白前与桔梗性平相同,都有辛味,但白前有甘味,桔梗兼苦味,桔梗能宣达肺气而利膈,白前能下气开壅而止嗽,同有辛味上升,甘苦下降的作用,不论寒咳热咳均能应用,以上四味为本方主药,因其有升有降,有出有入,故能调整气机升降失常;方中另有橘红祛痰化湿,荆芥散风疏表,甘草缓急止嗽。
由于本方具有温而不燥、润而不腻、苦不过寒、辛不过热等特点,因此,对于肺的宣散肃降、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的咳嗽,都能使用。
临床上,对于风寒咳嗽,用止嗽散治疗,可在原方中加苏叶、防风等辛温发散之品;对于风热咳嗽,用止嗽散治疗应当减小紫菀、百部的用量,加入桑叶、菊花、薄荷、瓜蒌皮等辛凉清解化痰之品,以加强本方散风清热、止咳化痰之力。
一、解表药:发散风寒:1.麻黄:①风寒感冒②咳嗽气喘③风水水肿④风寒湿痹⑤阴疽⑥水肿、小便不利。
辛温宣散,主入肺经,作用重在开宣肺气,以外散风寒,内平喘咳,下通水道,且宣散之力颇强。
故只适于风寒表实证、肺气壅遏的实喘及风水水肿而无汗者。
(1)发汗解表:风寒表实证。
麻黄汤(君),小青龙汤(君),防风通圣散(表里双解剂-臣-宣肺解表)(2)宣肺平喘:喘咳实证。
麻杏石甘汤(君),定喘汤(降气剂-君)(3)利水消肿:风水水肿。
利尿退肿。
(4)散寒通滞:阳和汤(温经散寒剂-佐-宣散在体表之寒凝)2.桂枝:①风寒感冒②风寒湿痹③寒凝血滞诸痛证④痰饮、蓄水证⑤心悸。
辛温发散,甘温助阳,外能发散风寒,内能温通血脉,为风寒外感、寒凝血滞、阳不化气等证之要药。
其发汗之力虽不及麻黄,然其味甘力缓又无伤阳之弊,故风寒感冒虚实皆可应用。
(1)发汗解表(发汗解肌):风寒感冒。
桂枝汤(君),麻黄汤(臣),小青龙汤(君-助麻黄发汗,温阳化饮),再造散(扶正解表剂之阳虚外感风寒:君),再造散(扶正解表剂:君)(2)温经散寒(温通经脉):寒凝血滞诸痛证。
黄芪桂枝五物汤(温经散寒剂-臣),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剂-君-温经通脉,温经散寒),黄芪桂枝五物汤(温经散寒剂-臣-散风寒而温经通痹),(3)助阳化气:脾肾阳虚、阳不化水、水湿内停引起的痰饮眩悸、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证:痰饮、蓄水证。
心悸。
肾气丸(补阳剂:臣),炙甘草汤(气血双补剂-佐-温心阳,通血脉),小建中汤(温中祛寒剂-臣-温阳祛虚寒),肾气丸(补阳剂-臣-助命门以温阳化气)3.紫苏:①风寒感冒②胸闷呕吐③胎动不安④鱼蟹中毒。
辛温行散,叶轻如肺,能发散风寒、宣肺止咳;梗如脾胃,善于行气和中,理气安胎。
故为风寒咳嗽、脾胃气滞所常用,此外,又解鱼蟹之毒(鱼蟹变质,食后吐泻、腹痛)。
(1)发散风寒(发汗解表):风寒表证。
风寒感冒,咳嗽痰多。
参苏饮(扶正解表剂:君)(2)行气宽中:脾胃气滞及呕吐证。
止嗽散治疗咳嗽临证体会【关键词】止嗽散;咳嗽;辨证论治止嗽散出自清代医家程钟龄《医学心悟》,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陈皮、甘草7味药组成,具有止咳化痰、疏表宣肺之功,为后世治咳嗽常用之方。
方中紫菀、百部温润止咳;桔梗辛苦,能升提肺气以利膈;白前辛甘平善下气开壅止咳;佐以陈皮宣肺利气祛痰;荆芥散风解表;甘草缓急止咳。
全方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正如程氏所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
”笔者临证既根据本方“平和中正”的特点进行加减,又辨证调整药物,改其“中性”,使之有所“偏”,从而使药证相合而收功。
现介绍如下。
1 辨证化裁1.1 风寒临床上,若风寒所致咳嗽,则以风寒表证不著,或有轻微恶寒,或咽痒则咳,咳痰不爽,痰白或粘,舌苔薄白,脉浮者为宜。
应用时,一般以橘红易陈皮。
若表寒仍较明显者,加紫苏叶、防风;表寒甚者可适当加麻黄;咳重加杏仁。
1.2 风热对风热病邪引起的咳嗽,本方适宜于风热咳嗽表证不著、咳甚而频者,使用该方主要在于取其宣润及化痰之功。
应用时去荆芥,白前易前胡。
有表热者加牛蒡子、连翘;咳重加杏仁;痰粘或黄而难以咳出者加浙贝母、瓜蒌;咽红而痛者加板蓝根、射干;阴虚见舌红、口干者加沙参。
1.3 肺热对于肺热咳嗽者,因止嗽散并非直接用于肺热咳嗽治疗的主方,但肺热咳嗽若见肺气失宣,郁而生热,则可取本方宣降之功,透解邪热,且润而不伤津液。
肺热灼津为痰,肺郁不宣则津液失于敷布而为痰,本方可宣肺化痰。
应用时去荆芥、白前,加青黛、黄芩等以清肺热;咳重加前胡、杏仁;痰黄而粘者加浙贝母、瓜蒌;咽红而痛者加牛蒡子、蚤休、射干。
1.4 痰浊痰浊咳嗽者,证见咳嗽痰多色白,胸部满闷不适,舌苔白而偏腻。
应用时,本方去荆芥,加半夏、茯苓、枳壳,即止嗽散合枳桔二陈汤之意。
1.5 郁火郁火所致者,主要是指肝郁化火,上逆侮肺,肺失宣肃而致咳。
虽然止嗽散宣降肺气、润肺化痰止咳,并无清泄郁火之功,但肺气得以宣降,则郁火可泄,此为治疗郁火咳嗽的前提,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
中医方剂速记顺口溜—简单实用1.解表剂1.麻黄汤--干妈贵姓(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2.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3.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川芎羌活)4.香苏散--扶苏批草(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甘草)5.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6.止嗽散--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皮桔梗荆芥白前百部甘草紫箢)7.银翘散--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荆芥子牛蒡子薄荷银花竹叶豆豉甘草芦根桔梗连翘)8.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与方名一样)10.柴葛解肌汤--钦差抢劫时,只要姜枣草根.(黄芩柴胡羌活桔梗石膏白芷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葛根)11.升麻葛根汤--麻哥要草(升麻葛根芍药甘草)12.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13.参苏饮--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根打姜草(木香前胡枳壳半夏茯苓桔梗人参紫苏叶陈皮葛根大枣生姜甘草)14.加减崴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东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豆豉生葱白)2.泻下剂1.大承气汤--小黄识谱(芒硝大黄枳实厚朴)2.大黄牡丹汤--大人忙担冬瓜(大黄桃仁芒硝牡丹皮冬瓜子)大陷胸汤--大陷胸汤谁大笑(甘遂大黄芒硝)3.大黄附子汤--细心大夫(细辛大黄附子)4.温脾汤--黄夫人当家炒姜忙(大黄附子人参当归甘草干姜芒硝)5.麻子仁丸--朴实妈要黄杏蜜(厚朴枳实麻子仁芍药大黄杏仁蜂蜜)6.济川煎--智者骑马,从容西归(枳壳泽泻升麻肉苁蓉牛膝当归)7.十枣汤--甘愿着急(甘遂芫花大枣大戟)黄龙汤--肖大人识谱当炒姜枣根(芒硝大黄人参枳实厚朴当归甘草生8.姜大枣桔梗)3.和解剂1.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生姜黄芩柴胡甘草大枣半夏人参)2.大柴胡汤--秦皇只要半壶枣酱(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柴胡大枣生姜)3.蒿芩清胆汤--皇陵青竹,半壁植皮(黄芩茯苓青蒿竹茹半夏碧玉散枳壳陈皮)4.达原饮--后母要冰炒黄果仁(厚朴知母芍药槟榔甘草黄芩草果仁)5.四逆散--柴草制药(柴胡甘草枳实芍药)6.逍遥散--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茯苓白芍柴胡当归甘草** 白术烧生姜薄荷)7.痛泻要方--猪皮少缝(白术陈皮白芍防风)8.半夏泻心汤--秦莲婶炒枣拌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半夏干姜)4.清热剂1.白虎汤--师母炒米(石膏知母甘草粳米)2.竹叶石膏汤--草人半夜卖米糕(甘草人参半夏竹叶麦冬粳米石膏)3.清营汤--瞧皇帝住西单卖银元(连翘黄连生地竹叶犀角丹参麦冬银花元参)4.犀角地黄汤--单脚扫地(丹皮犀角芍药生地)5.黄连解毒汤--百子练琴(黄柏栀子黄连黄芩)6.清瘟败毒饮-- 十母亲住西草原,接连巧生赤皮子(石膏知母黄芩竹叶犀角甘草元参桔梗川连连翘生地赤芍丹皮栀子)7.凉膈散--住黄山大忙敲草核(竹叶黄芩山栀子大黄芒硝连翘甘草薄荷)8.普济消毒饮--黄牛白马联合巧耕陈草根,胜元胡(黄芩牛蒡子白僵蚕马勃黄连薄荷连翘桔梗陈皮甘草板蓝根生麻元参柴胡)9.防风通圣散--黄妈石河值勤住草房,忙借船摆渡归金石桥(大黄黄麻滑石薄荷栀子黄芩白术甘草防风芒硝桔梗川芎白芍** 当归荆芥石膏连翘)10.仙方活命饮--贾母造房,没花金银,只要陈甘归乡(穿山甲贝母皂角刺防风没药天花粉金银花白芷赤芍药陈皮甘草当归乳香)11.导赤散--草地牧主(甘草生地木通竹叶)12.龙胆泻肝汤--皇帝通知龙龟卸柴草车(黄芩生地木通栀子龙胆草当归泽泻柴胡甘草车前13.左金丸-- 昨进黄鱼(“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为6:1”)14.苇茎汤--冬桃已萎(冬瓜子桃仁薏苡仁苇茎)15.泻白散--赶白骨精(甘草桑白皮地骨皮粳米)16.清胃散--生母当皇帝(升麻牡丹皮当归黄连生地)17.玉女煎--师弟卖母牛(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18.葛根黄芩黄连汤--秦莲割草(黄芩黄连葛根甘草)19.芍药汤--草官要秦香莲当大兵(甘草官桂芍药黄芩木香黄连当归大黄槟榔)20.白头翁汤--百翁练琴(黄柏白头翁黄连秦皮)21.青蒿鳖甲汤--庆贾母诞生(青蒿鳖甲知母丹皮生地)22.清骨散--知青浇草,地鳖胡饮(知母青蒿秦艽甘草地骨皮鳖甲胡黄连银柴胡)23.当归六黄汤--弟弟骑白龟练琴(生地熟地黄芪黄柏当归黄连黄芩)5.祛暑剂1.清络汤--河边西瓜和丝瓜不如猪心金银扁豆花(荷叶边西瓜脆衣丝瓜络竹叶心金银花扁豆花)2.香薷散--猴想炒扁豆(厚朴香薷炒白扁豆)3.新加香薷饮--香花逗俏猴(香薷银花扁豆花连翘厚朴)4.六一散-- 六一拾草(滑石与甘草用量比为6:1)5.桂苓甘露散--憨猪倌责令猪羔滑竿(寒水石猪苓官桂泽泻茯苓白术石膏滑石甘草)6.清暑益气汤--师母深夜卖黄瓜和糙米(石斛知母西洋参竹叶麦冬黄连西瓜脆衣荷梗甘草粳米)6.温里剂1.理中丸--草人赶猪(甘草人参干姜白术)2.小建中汤--姜姨要草枣汁(生姜饴糖芍药甘草大枣桂枝)3.大建中汤--姜姨任教(生姜饴糖人参蜀椒)4.吴茱萸汤--乌江找人(吴茱萸生姜大枣人参)5.四逆汤--将干父子(干姜甘草附子)6.回阳救逆汤--陈夫人下令炒五香酱猪肉(陈皮附子人参半夏茯苓甘草五味子麝香干姜白术7.当归四逆汤--肝大的同志要当心(甘草大枣** 通草桂枝芍药当归细辛)8.黄芪桂枝五物汤--姜只要大旗(生姜桂枝芍药大枣黄芪)9.阳和汤--皇帝将生贵娇子(麻黄熟地姜炭生甘草肉桂鹿角胶白芥子)7.补益剂1.四君子汤--夫人赶猪(茯苓人参甘草白术)2.参苓白术散--沙夫人一早要接编百草帘(砂仁茯苓人参薏苡仁大枣山药桔梗扁豆白术干草莲子肉)3.补中益气汤--麻人赶猪,虎皮当旗(升麻人参甘草白术柴胡陈皮当归黄芪)4.生脉散--生脉散救“无脉人”(五味子麦冬人参)5.玉屏风散--房主弃屏风(防风白术黄芪)6.完带汤--白人苍山批草药糊疖子(白术人参苍术山药陈皮甘草芍药柴胡黑芥穗车前子)7.四物汤--弟摆船归(熟地白芍川芎当归)8.当归补血汤--骑龟(黄芪当归)9.归脾汤--大龙草原牧猪,奇人神算将归(大枣龙眼肉甘草远志木香白术黄芪人参茯神酸枣仁生姜当归)10.八珍汤--兄弟当大将,要夫人赶猪(川芎熟地当归大枣生姜芍药茯苓人参甘草白术)11.灸甘草汤--弟清早教草人卖芝麻酱(生地清酒大枣阿胶甘草人参麦冬桂枝麻仁生姜)12.六味地黄丸--渔夫单要熟蟹(山茱萸茯苓丹皮山药熟地泽泻)13.左归丸--愚弟要牛狗兔鹿龟(山茱萸熟地山药牛膝枸杞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14.大补阴丸--风致白龟驻地(蜂蜜知母黄柏龟板猪脊髓熟地)15.一贯煎--麦地练狗当杀(麦冬生地川楝子枸杞当归沙参)16.肾气丸--贵子腹泻单要黄鱼(桂枝附子茯苓泽泻丹皮山药干地黄山茱萸)17.右归丸--独育狗鹿兔,当地要富贵(杜仲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胶菟丝子当归熟地山药附子肉桂)18.地黄饮子--贵妇从远东赴沪地,将尝大巴鱼何味(官桂附子肉苁蓉远志卖门冬茯苓石斛熟地生姜菖蒲大枣巴戟天山茱萸薄荷五味子)19.龟鹿二仙胶--人骑鹿龟(人参枸杞鹿角龟板)20.七宝美髯丹--乌龟骑牛拎只兔(何首乌当归枸杞牛膝赤白茯苓补骨脂菟丝子)8.固涩剂1.牡蛎散--骑马卖牡蛎(黄芪麻黄根小麦牡蛎)2.九仙散--乌梅丧母无人管,速叫九仙去借款(乌梅桑白皮贝母五味子人参** 罂粟壳阿胶** 桔梗款冬花)3.真人养脏汤--穆桂英挡住草蔻要何人(木香肉桂罂粟壳当归白术甘草肉豆蔻白芍药诃子人参)4.四神丸--枣将骨肉喂鱼(大枣生姜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5.金锁固精丸--龙母脸欠圆(龙骨牡蛎莲须芡实沙苑蒺藜)6.桑螵蛸散--自家人常孤身飘荡(远志龟甲人参菖蒲龙骨茯神桑螵蛸当归)7.固冲汤--探骑母龙背,潜航筑山海(棕榈炭黄芪煅牡蛎煅龙骨五倍子茜草白杭芍白术山萸肉海螵蛸)8.易黄汤--要十车黄果(山药芡实车前子黄柏白果)9.安神剂1.朱砂安神丸--朱砂敢当皇帝(朱砂甘草当归黄连生地)2.天王补心丹--田夫洁身早跪地,但愿卖猪五百只(天门冬茯苓桔梗人参酸枣仁当归生地丹参元参麦门冬朱砂五3.味子柏子仁远志)4.酸枣仁汤--令母熊找草(茯苓知母川芎酸枣仁甘草)5.甘麦大枣汤--组成同方名(甘草小麦大枣)10.开窍剂1.安宫牛黄丸--雄兵勤练射犀牛,只欲珍珠金箔衣(雄黄冰片黄芩黄连麝香犀角牛黄山栀郁金珍珠朱砂金箔衣)2.紫雪--肖二四十元二角炒四箱生金砂(“肖二”朴硝、硝石“四十”石膏、滑石、磁石、寒水石元参“二角”犀角、羚3.羊角甘草“四箱”麝香、丁香、沉香、青木香升麻黄金朱砂)4.至宝丹--龙虎射杀雄牛,安带金银角(龙脑琥珀麝香朱砂雄黄牛黄安息香玳瑁金箔银箔犀角)5.苏合香丸--傻朱熹就想笔和龙(朱砂白术犀角“就想”青木香、香附、白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苏合香、6.熏陆香筚茇诃黎勒龙脑)11.理气剂1.越鞠丸--父子唱川曲(香附栀子苍术川芎神曲)2.枳实薤白桂枝汤--止泻后食瓜(桂枝薤白厚朴枳实瓜蒌)3.半夏厚朴汤--夏侯将复苏(半夏厚朴生姜茯苓苏叶)4.金铃子散--金铃悬壶(金铃子玄胡)5.厚朴温中汤--幕后炒酱豆腐皮(木香厚朴甘草干姜草豆蔻仁茯苓陈皮)6.天台乌药散--八子回乡,木屋请宾喝高粱酒(巴豆川楝子小茴香木香乌药青皮槟榔** 高良姜酒)7.暖肝煎--小狗无肉,铃铛响(小茴香枸杞乌药肉桂茯苓当归沉香)8.苏子降气汤--苏子叶找肉脯盛夏归草湖(苏子苏叶大枣肉桂厚朴生姜半夏当归甘草前胡)9.定喘汤--桑叔炒白果黄杏拌麻花(桑白皮苏子甘草白果黄芩杏仁半夏麻黄款冬花)10.小半夏汤--盛夏喝小半夏汤(生姜半夏)11.旋覆代赭汤--将干瞎找戴花人(生姜甘草半夏大枣代赭石旋覆花人参)12.橘皮竹茹汤--姜大人煮皮草(生姜大枣人参竹茹橘皮甘草)13.丁香柿蒂汤--湘江市人(丁香生姜柿蒂人参)12.理血剂1.桃核承气汤--盲干黄桃汁(芒硝甘草大黄桃仁桂枝)2.血府逐瘀汤--俏桃红穿柴草要当牛耕地(枳壳桃仁红花川芎柴胡甘草芍药当归牛膝桔梗生地)3.通窍活血汤--凶桃红吃葱姜喝香枣酒(川芎桃仁红花赤勺老葱生姜** 麝香大枣黄酒)4.膈下逐瘀汤--五灵兄桃红母胡吃香草乌龟壳(五灵脂川芎桃仁红花牡丹皮玄胡赤芍香附甘草乌药当归枳壳)5.少腹逐瘀汤--颜回要官熊赤子归浦江(延胡索小茴香没药官桂川芎赤芍五灵脂当归蒲黄干姜)6.身痛逐瘀汤--活灵龙逃秦川,红牛要归附曹(羌活五灵脂地龙桃仁秦艽川芎红花牛膝没药当归香附甘草)7.补阳还五汤--当地凶人持红旗(当归地龙川芎桃仁赤勺红花黄芪)8.复元活血汤--柴贵人山楼打草(柴胡当归桃仁穿山甲瓜蒌根大黄甘草)9.七厘散--朱红儿没乳摄冰雪(朱砂红花儿茶没药乳香麝香冰片血竭)10.温经汤--熊皮贵,无人要,冬将夏,草当浇(川芎牡丹皮桂枝吴茱萸人参芍药麦冬生姜半夏甘草当归阿胶)11.生化汤--将干逃归川(干姜甘草桃仁当归川芎)12.失笑散--黄磷失效(蒲黄五灵脂)13.桂枝茯苓丸--贵人服丹药(桂枝桃仁茯苓牡丹皮芍药)14.鳖甲煎丸--别家骄郎紫峰行,桃仁贵妇牡丹亭,半夏秦君笑卖扇,浙江后人围药湖(鳖甲阿胶蜣螂紫葳蜂巢** 桃仁桂枝鼠妇牡丹葶苈半夏黄芩川军赤硝瞿麦乌扇蛰虫干姜厚朴人参石苇芍药柴胡)15.十灰散--大鸡蛋黄和小鸡毛,总值百钱(大蓟炭丹皮炭大黄炭荷叶炭小蓟炭茅根炭棕榈炭山栀炭侧柏炭茜草炭)16.咳血方--海带和瓜子(海粉青黛诃子瓜篓仁栀子)17.小蓟饮子--拾草节,侄子归,竹地扑通捉小鸡(滑石甘草藕节栀子当归竹叶生地蒲黄木通** 小蓟)18.槐花散--百岁之槐(侧柏叶荆芥穗枳壳槐花)19.黄土汤--嘱咐勤浇黄土草地(白术附子黄芩阿胶灶心黄土甘草干地黄)13.治风剂1.川芎茶调散--草熊戴新戒指,呛风喝茶(甘草川芎** 细辛荆芥白芷羌活防风薄荷清茶)2.大秦艽汤--秦皇拎枪逐二弟独归川药房制席草膏(秦艽黄芩茯苓羌活白术生地熟地独活当归川芎芍药防风白芷细辛甘草石膏)3.小活络丹--二乌龙没乳难活(川乌草乌地龙没药乳香天南星**)4.牵正散--蚕服全蝎(白僵蚕附子全蝎)5.玉真散--防止驸马抢南星(防风白芷附子天麻羌活南星)6.消风散--谨防馋牛通仓库,十亩草地归胡妈(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木通苍术苦参石膏知母甘草生地当归胡麻)7.羚角钩藤汤--领狗上草地,主妇少背菊(羚羊角钩藤桑叶甘草生地竹茹茯神白芍川贝菊花)8.镇肝熄风汤--天涯少草龙牡恋,牛鬼折姻缘(天冬麦芽白芍甘草龙骨牡蛎川楝子怀牛膝龟板生赭石茵陈元参)9.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教绝技伏神擒牛众致意(天麻钩藤夜交藤石决明桑寄生茯神黄芩牛膝杜仲栀子益母草)10.大定风珠--贾母五弟要归,阿妈买草鸡(鳖甲生牡蛎五味子干地黄芍药龟板阿胶麻仁麦冬炙甘草鸡子黄)14.治燥剂1.杏苏散--苏杏姐将找陈夏领草支前(苏叶杏仁桔梗生姜大枣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壳前胡)2.桑杏汤--傻贝母只吃桑杏梨皮(沙参贝母栀皮香豉桑叶杏仁梨皮)3.清燥救肺汤--失业人胡麻仁,卖芭蕉炒杏仁(石膏桑叶人参胡麻仁麦冬枇杷叶阿胶甘草杏仁)4.增液汤--玄生卖地(玄参麦冬生地)5.麦门冬汤--夏大人卖炒米(半夏大枣人参麦冬甘草粳米)6.益胃汤--玉帝卖砂糖(玉竹生地麦冬沙参冰糖)7.养阴清肺汤--玄生卖货单少河北草(玄参生地麦冬** 丹皮白芍薄荷贝母甘草)8.百合固金汤--弟弟卖草药,百元皆归母(生地熟地麦冬甘草芍药百合元参桔梗当归贝母)15.祛湿剂1.平胃散--姜枣草皮厚猪不吃(生姜大枣甘草陈皮厚朴苍术**)2.藿香正气散--陈姐服下腹皮草后想找江苏白蜘蛛(陈皮桔梗茯苓半夏大腹皮甘草厚朴藿香大枣生姜紫苏白芷白术)3.茵陈蒿汤--茵陈治黄(茵陈蒿栀子大黄)4.八正散--黄山边区等通滑草车(大黄山栀萹蓄瞿麦灯心草木通滑石甘草车前子)5.三仁汤--三人后半夜通话(“杏仁、白寇仁、薏苡仁”厚朴半夏竹叶白通草滑石)6.甘露消毒丹--秦香莲飞石射陈,石菖蒲搏斗被捅(黄芩藿香连翘飞滑石射干茵陈石菖蒲薄荷白豆蔻川贝母木通)7.连朴饮--廉颇只吃拌卤脯(川连厚朴焦栀香豉半夏芦根石菖蒲)8.当归拈痛汤--陈妈葛母尝甘苦,租枪防身当擒白蟹(茵陈升麻葛根知母苍术甘草苦参猪苓羌活防风人参当归黄芩白术泽泻)9.二妙散--二妙藏黄柏(苍术黄柏)10.五苓散--领贵妇择白猪(猪苓桂枝茯苓泽泻白术)11.猪苓汤--谢玲玲滑跤(泽泻猪苓茯苓滑石阿胶)12.防已黄芪汤--草房黄找白浆(甘草防己黄芪大枣白术生姜)13.五皮散--扶桑讲沉浮(茯苓皮桑白皮生姜皮陈橘皮大腹皮)14.苓桂术甘汤--组成同方剂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15.真武汤--珠江富少林(白术生姜附子芍药茯苓)16.实脾散--夫妇枣煮草姜,生瓜果脯香槟(附子茯苓大枣白术甘草干姜生姜木瓜草果厚朴木香槟榔)17.萆薢分清饮--巫医比唱(乌药益智川萆薢石菖蒲)18.羌活胜湿汤--高兄疯蛮抢活干(藁本川芎防风蔓荆子羌活独活炙甘草)19.独活寄生汤--情人细心独寄贵药,杜兄放牛归伏草地(秦艽人参细辛独活桑寄生肉桂心芍药杜仲川芎防风牛膝当归茯苓甘草干地黄)16.祛痰剂1.二陈汤--陈夏领草莓酱(陈橘红半夏茯苓炙甘草乌梅生姜)2.温胆汤--珠江夏令早食柑橘(竹茹生姜半夏茯苓大枣枳实甘草橘皮)3.茯苓丸--夏令将滞销(半夏茯苓生姜枳壳风化朴硝)4.清气化痰丸--陈皮杏仁拌黄瓜实难服(陈皮杏仁半夏黄芩瓜蒌皮枳实胆南星茯苓)5.小陷胸汤--黄连下楼(黄连半夏瓜蒌)6.滚痰丸--大秦诚实(大黄黄芩沉香礞石)7.贝母瓜蒌散--陈母拎蒌接花粉(陈橘红贝母茯苓瓜蒌桔梗天花粉)8.苓甘五味姜辛汤--组成同方剂名9.三子养亲汤--三子来借书(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10.半夏白术天麻汤--夏伏天煮姜枣炒橘红(半夏茯苓天麻白术生姜大枣甘草橘红)11.定痫丸--丹麦杀声常鸣,陈干下南疆伏虎,扶母珠江远歇(丹参麦冬辰砂** 石菖蒲明天麻陈皮甘草半夏天南星12.姜汁茯苓琥珀茯神贝母竹沥僵蚕远志全蝎)17.消食剂1.保和丸--神父下山敲沉锣(神曲茯苓半夏山楂连翘陈皮萝卜子)2.枳实导滞丸--责令白实勤练黄曲(泽泻茯苓白术枳实黄芩黄连大黄神曲)3.木香槟榔丸--俏郎清晨牵牛,香妇白脸牧黄鹅(枳壳槟榔青皮陈皮牵牛香附黄柏黄连木香大黄莪术)4.健脾丸--夫人赶猪卖山神,陈香。
卫生资格考试中药学中级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试题精选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80分)1、寓行气于止血之中,寄疏风于清肠之内的是A、咳血方B、小蓟饮子C、地黄饮子D、槐花散E、黄土汤答案: D解析:槐花散:方中槐花善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为君药。
臣以侧柏叶清热止血。
荆芥穗炒用,入血分而止血;枳壳行气宽肠,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寓行气于止血之中,寄疏风于清肠之内。
2、具有疏散风热,消痈散结,利尿功效的药是(B)A.金银花B.连翘C.牛黄D.白头翁E.射干3、香豆素与碱反应的特点是A、遇碱后内酯水解开环,加酸后又可环合成内酯环B、加碱内酯水解开环,生成顺式邻羟桂皮酸盐,加酸不环合,但长时间加热可生成反式邻羟桂皮酸盐C、加碱内酯水解开环,加酸后又可环合成内酯环,但如长时间在碱中加热,生成反式邻羟桂皮酸盐,加酸不能环合D、加碱内酯水解开环,并伴有颜色反应E、加碱生成的盐可溶于水答案: C解析:【考点】香豆素类的理化性质——内酯环的碱水解【解析】香豆素类分子中具内酯结构,碱性条件下可水解开环,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
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盐的溶液经酸化至中性或酸性即闭环恢复为内酯结构。
但如果与碱液长时间加热,再经酸化也不能环合为内酯。
4、入煎剂需先煎的药物是A、薄荷B、附子C、番泻叶D、车前子E、桔梗答案: B解析: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它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5、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遣药组方的方剂是A、川芎茶调散B、牵正散C、消风散D、天麻钩藤饮E、大定风珠答案: C解析:消风散方中的当归、生地黄、胡麻养血活血,滋阴润燥,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是为佐药。
6、砂炒时,辅料砂主要是起 (C)A .协同作用B.中和作用C .中间传热体作用D .吸附油性作用7、阴虚外感应选用的中药是A、鳖甲B、麦冬C、天冬D、牡蛎E、玉竹答案: E解析:玉竹的应用:1.肺阴虚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必考知识点:治风化痰剂止嗽散前部挽紧陈草结。
(白前桔梗)君百部紫菀荆芥陈皮甘草功效:止咳化痰,疏表宣肺。
主治:风邪犯肺咳嗽。
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
半夏白术天麻汤三伏夏天煮橘红。
大枣生姜甘草茯苓 (半夏天麻)君白术橘红功效: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
头眩胸闷。
梅尼尔综合症,自主神经失调,脑血管硬化,慢性胃肠炎,前庭神经炎,脑血管功能障碍。
清热化痰剂清气化痰丸猩猩夏将咳,勤拾瓜皮服。
胆星(君) 杏仁半夏生姜汁黄芩枳实瓜蒌仁陈皮茯苓功效: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蕴肺证。
痰稠难咳,胸闷气急。
急慢性气管炎,肺炎。
小陷胸汤小陷胸汤连下楼。
黄连半夏瓜蒌(君)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痰热互结。
胸脘痞满,按之则痛。
痰黄而稠。
急慢性胃炎,胆系疾病,慢性肝炎,渗出性胸膜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肋间神经痛。
加味小陷胸汤小陷胸汤加枳实栀子功效:清肝泻火,化痰开结。
主治:肝火所致的脾满呕吐,嘈杂痰多等证。
小调中汤小陷胸汤加甘草生姜功效:化痰泻火。
主治:痰火内结。
柴胡陷胸汤胡琴接连下楼拾姜柴胡黄芩桔梗黄连半夏瓜蒌仁枳实生姜功效:和解少阳,清热化痰,宽胸理气。
主治:寒热往来,呕恶不食,胸膈痞满,按之痛。
滚痰丸承蒙将军情。
沉香礞石(君) 大黄黄芩功效:泻火逐痰。
主治:实热老痰,发为惊悸,昏迷。
便秘苔黄。
癫痫,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消瘰丸消瘰丸圆贝利梦。
玄参贝母牡蛎功效:清热消痰,软坚散结。
主治: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单纯性甲状腺肿。
燥湿化痰剂二陈汤二陈夏服陈草梅酱半夏(君) 茯苓陈皮炙甘草乌梅生姜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痰多易咳,胸闷恶心。
感冒,气管炎,神经性呕吐,脑血管意外,内耳性眩晕,癫痫,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妊娠恶阻,小儿流涎。
温胆汤:二陈食姜如枣(注:《医学传心录》云,“二陈橘半茯苓草,清气化痰诚如宝”,现今用二陈汤多去掉乌梅)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枳实生姜竹茹大枣功效:涤痰开窍。
卫生资格考试中药学中级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试题精选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80分)1、简单香豆素不包括A、伞形花内酯B、当归内酯C、七叶苷D、蛇床子素E、旱前胡甲素答案: E解析:旱前胡甲素属于角型呋喃香豆素。
2、根据苷键原子的不同,苷类化合物可以分为A、氰苷、氮苷、碳苷、氧苷B、氰苷、酯苷、醇苷、酚苷C、硫苷、氮苷、氧苷、碳苷D、氧苷、酯苷、醇苷、酚苷E、碳苷、氮苷、硫苷、氰苷答案: C解析:根据苷键原子的不同可以分为:硫苷、氮苷、氧苷、碳苷;根据氧原子的性质不同又可以分为:醇苷、氰苷、酯苷、吲哚苷。
3、用于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的基础方是()A升麻葛根汤 B柴葛解肌汤 C竹叶柳蒡汤 D普济消毒饮 E败毒散答案:A4、麻黄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A、生物碱B、叶绿素C、树脂D、草酸钙E、淀粉答案: A解析:麻黄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生物碱。
麻黄中主要含有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前者占总生物碱的40%~90%;其次是少量的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和去甲基麻黄碱、去甲伪麻黄碱。
5、附子的来源是(D)A.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主根B.毛茛科植物北乌头侧根的加工品C.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主根D.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6、下列各成分除哪个外均无3-OHA、大豆素B、葛根素C、杜鹃素D、黄芩素E、槲皮素答案: E解析:槲皮素属于黄酮醇。
其结构特点是在黄酮基本母核的3位上连有羟基或其他含氧基团。
7、方剂配伍体现了“火郁发之”含义的是A、清胃散B、五积散C、一贯煎D、牡蛎散E、逍遥散答案: A解析:清胃散中升麻清热解毒,有火郁发之之意。
8、栀子用于退黄疸,常配伍(A)B.吴茱萸C.木香D.苍术E.半夏、瓜蒌9、治疗阳虚水肿,身半以下肿甚的方剂是A、实脾散B、苓桂猪甘汤C、五苓散D、猪苓汤E、真武汤答案: A解析:实脾散主治阳虚水肿。
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迟。
10、下列哪项是防己的功效A、祛风湿,消骨鲠,解暑B、祛风湿,止痛,化湿和胃C、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D、祛风湿,止痛,安胎E、祛风湿,通经络,平肝答案: C解析:防己性能:苦、辛,寒。
止嗽散的神奇功效与作用止嗽散一、古方简介【来源】《医学心悟》。
【组成】桔梗9g,荆芥9g,0紫菀9g,百部9g,白前9g,炒甘草3g,陈皮6g。
【功效】止咳化痰,疏风宣肺。
【主治】风痰咳嗽。
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不数。
二、临床新用内科疾病老年性肺部感染【案例】某女,68岁,1998年9月12日初诊。
咳嗽反复不愈8天,咳少量稀白痰,无胸痛、发热,咽稍充血,胃纳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
听诊:右下肺呼吸音减弱,血白细胞5.16x109/L,中性粒细胞占63%。
胸部X线摄片示:右下肺见小片状模糊阴影,为右下肺炎症。
诊断:老年性肺部感染(风寒型)。
治宜疏风散寒,温润止咳。
处方:生姜、紫菀各15g,苦杏仁、百部各12g,白前、紫苏叶、法半夏、桔梗各10g,陈皮8g,甘草5g,每天1剂,水煎服。
配合10%葡萄糖250ml加鱼腥草注射液3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
二诊:3天后,咳嗽消失。
续治3天,行胸部X线摄片复查示:原病变阴影已全部吸收。
拟陈夏六君子丸善后[李景昌.止嗽散加味治疗老年性肺部感染89例.新中医.2000,32(7):58]。
【按语】止嗽散中苦杏仁、紫菀、百部,宣肺祛痰,温润止咳,为主药;白前肃降肺气,法半夏、陈皮理气散结化痰,酌加紫苏叶疏散风邪以利肺,甘草、桔梗利咽止咳。
全方温润平和,不寒不燥,长于宣肺肃降,化痰止咳,用于老年性肺部感染的治疗,祛邪而不伤正。
鱼腥草功能清热解毒,善清肺热,解毒散痈,对于治疗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有较好的疗效。
止嗽散药性偏温,用于治疗老年肺部感染以风寒型、脾虚型较为对症,对于风热型、肺胃热盛型,只要辨证准确,随症加减用药,同样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单选题]1.清胃散的主治症是()。
A.胃气上逆症(江南博哥)B.胃火牙痛症C.肝火犯胃症D.胃热阴虚症E.胆胃不和症参考答案:B[单选题]2.用异羟肟酸铁反应检识香豆素时,反应条件是()。
A.碱性B.先碱性,后酸性C.酸性D.先酸性,后碱性E.中性参考答案:B[单选题]3.蜂蜜不具有的功效是()。
A.润燥B.止痛C.补中D.补血E.解毒参考答案:D[单选题]4.石斛具有的功效是()。
A.益胃生津,滋阴清热B.滋补肝肾,凉血止血C.补益肝肾,乌须明目D.养阴清肺,清心除烦E.补气养阴,润肺止咳参考答案:A[单选题]5.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闭症神昏,无论热闭、寒闭,均可选用的药物是()。
A.牛黄B.麝香C.石菖蒲D.羚羊角E.苏合香参考答案:B[单选题]6.分段沉淀法分离皂苷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什么性质?()A.难溶于乙醇B.易溶于乙醚C.极性差异D.碱性差异E.酸性差异参考答案:C[单选题]7.酸枣仁汤中配伍川芎的主要用意是()。
A.祛瘀血,止疼痛B.行气滞,化瘀血C.调肝血,疏肝气D.祛风邪,止头痛E.祛风邪,止痹痛参考答案:C[单选题]8.朱砂安神丸的功用是()。
A.养心安神,滋阴补肾B.补肾宁心,益智安神C.益阴明目,重镇安神D.镇心安神,清热养血E.清热开窍,镇痉安神参考答案:D[单选题]9.六味地黄丸与肾气丸的共同药物为()。
A.泽泻、山萸肉B.熟地黄、淮山药C.丹皮、干地黄D.桂枝、附子E.知母、茯苓参考答案:A[单选题]10.补中益气汤中配伍黄芪的用意是()。
A.补气固表B.补气升阳C.补气生血D.补气行水E.补气活血参考答案:B[单选题]11.下列方剂中可用于治疗疝气瘕聚的是()。
A.温经汤B.逍遥散C.一贯煎D.大建中汤E.身痛逐瘀汤参考答案:C[单选题]12.大补阴丸中体现“滋阴降火”配伍意义的药物是()。
A.沙参、麦冬B.黄柏、知母C.熟地、山药D.枸杞、当归E.栀子、苦参参考答案:B[单选题]13.归脾汤的功用是()。
“止嗽散”“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是清代程钟龄积30年治咳经验之总结。
书中述可治诸般咳嗽,药物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两斤,甘草(炒)12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共为末。
每服3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程氏在论述此方时写道:“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
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
……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
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笔者在临床上多采用汤剂加减运用,经验证,疗效较为满意,深感古人制方之妙,现举两例以证明之。
例一:周某,男,18岁,3月20日初诊。
自述感冒后出现咳嗽,服用抗生素,止咳药效果欠佳。
现症见咽痒干咳少痰,咽喉疼痛,无汗恶寒,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证属风寒袭肺,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选止嗽散加减,药用桔梗18克,紫菀15克,荆芥15克,防风15克,百部12克,陈皮9克,杏仁9克,板蓝根15克,牛蒡子15克,升麻15克,红花3克,连翘15克,炙麻黄3克,玄参9克,生甘草9克,生姜15克,葱白3段。
每日一剂,分3次服用,连服3剂后微汗出,无咽痛,咳止。
例二:张某,女,31岁,4月20日初诊。
自述感冒后出现咳嗽,伴咽痛、发热,西医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
给予静脉应用抗生素一周后,咽痛发热消失,仍咳嗽,服抗生素,止咳药效果不佳。
现症见喉痒即咳,夜间常咳醒,晨起有少量黏痰,伴乏力汗多,大便偏干难下,口干咽燥,舌红,苔薄黄,脉细而数。
证属风邪留恋,气阴两亏,肺失宣肃。
治宜益气养阴,宣肺止咳。
方选止嗽散加减,药用沙参15克,麦冬15克,姜半夏15克,紫菀12克,百部12克,款冬花12克,桔梗15克,荆芥12克,防风15克,苏叶9克,杏仁12克,太子参15克,五味子15克,葛根12克,生甘草9克。
【方源】《医学心悟》
【组成】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二斤(各1000g)陈皮一斤(500g)甘草(炒)十二两(375g)
【用法】共为末,每服6~9g,温开水或姜汤迭下。
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水煎服。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
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配伍意义】
本方证为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咳仍不止者。
治宜着重理肺止咳,微加疏散之药。
方中紫菀、百部合而为君,止咳化痰,百部并可润肺止咳。
桔梗味苦辛而性平,善于开宣肺气;白前味辛甘性平,长于降气化痰。
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为臣药。
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以祛在表之余邪;陈皮理气化痰,均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功,是为佐使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