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路径
- 格式:pdf
- 大小:208.96 KB
- 文档页数:2
现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张莉【摘要】The proposal of life education reflects the new direction of modern education.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life education in modern university is to emphasize the ontological value of life,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ultimate concern of life education,and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exploring life.To strengthen the lif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we should remodel the concept of life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 system,create an atmosphere in campus culture,infiltrate the content of life education in teaching,strengthen the experience of life education in practical activities,and promote the value of life valuation in theory research.%生命教育的出现,反映出我国现代教育的新走向.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于强调生命的本体价值,强调生命教育的实践体验和终极关怀,强调探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应在教育体制中重塑生命教育的理念,在校园文化中营造生命教育的氛围,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在实践活动中强化生命教育的体验,在理论研究中升华生命教育的价值.【期刊名称】《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17)004【总页数】4页(P515-518)【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价值取向【作者】张莉【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河南郑州 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近几年,生命教育不断地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这也是现代教育模式逐渐渗透到每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中的发展趋势。
浅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途径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重点分析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途径。
标签:校园文化意义途径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所在。
一、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所谓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等多个层面。
高校校园文化将课堂教学的严肃性、条例制度的规范性、精神底蕴的传承性、人际交往的广泛性、课余活动的自主性等融为一体。
可以说,校园文化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息息相关、无法割裂。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形成和牢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稳定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精神生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更可以促进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所以,无论对学生、学校、社会各方面来讲,校园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1.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塑造科学理想信念1.1充分利用大事、喜事和重大节庆日,结合青年学生特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例如可以以建国65周年、建党90周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等重大节庆日为契机,通过开设报告会、主题活动等,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教育活动,努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
1.2通过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举办形势政策报告会、讨论会等,向大学生介绍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情况,使他们在了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的同时,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让生命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生命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和能力。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走上健康、快乐的成长之路。
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教育,认为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要让生命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
我们要明确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生命是宝贵的,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
学校应该让生命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始终把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保护生命作为办学宗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命教育,让他们懂得生命的可贵,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锻造健康的心灵。
我们要加强师生的生命教育意识,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教育水平。
教师是学校生命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生命观念和行为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学生又是生命教育的接受者和实践者,要想让生命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必须加强对师生的生命教育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生命教育水平,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我们要创设生命教育的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具有渗透力,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要加强对生命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环境的创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生命教育讲座、主题读书活动等,使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都能感受到生命教育的力量。
我们要加强家校合作,使生命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中的两个重要环节,要让生命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密切合作。
学校要积极地开展生命教育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家长和学生一起关注生命教育,让他们一起成为生命教育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学校还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邀请家长参与生命教育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健康。
要让生命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论生命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作者:程德慧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第09期长期以来,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和科学主义的桎梏,现代德育痴迷于工具理性和实用知识的追求,而忽视了对学生本真生命的关注。
作为学校德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理应发挥它的人文教育功能,本文从生命教育的角度进行思考,努力挖掘校园文化中的人文教育功能,以提升学生精神,塑造学生个性,坚定学生信念。
一、20世纪以来的生命教育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和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利益,科学知识的巨大威力在人们头脑中占据着统治地位,成为人类文明的基石,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助推器,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异化了自己,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忽视了对人生命的本真关注。
20世纪初,瑞典作家爱伦·凯就发出“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的呼吁。
澳大利亚的教育史学家康纳尔提出教育要转向“人性化”。
苏联教育家哈尔拉莫夫等提出“教育人格化”的要求。
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生命的自然规律的教育又重新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70、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国际社会提出“学会生存、学会关心”,这些都体现了教育人性化走向。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这对我们当前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带来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
科学的发展观包涵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四大要素和原则,其中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和核心,全面发展是其重要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体现在教育上是一种理想、追求和信念,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把“人”放在中心地位,不断追求人的完善、和谐和丰富,促进人的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
它一方面体现了人性的内在向往和本能的自然追求,另一方面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外在要求。
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校园生活是他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方法近年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方法和策略。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资源,学生可以在学习以外的领域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例如,学生可以参与学术讲座、文化展览和艺术表演等活动,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促进学生的思想成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的机会。
丰富的文化活动和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开拓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与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交流和互动,学生能够增加自己的见识,培养辩证思维和全球意识。
3. 塑造高校的品牌形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塑造高校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个充满文化氛围和活力的校园吸引着更多的优秀学生和教师前来学习和工作,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举办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活动,高校可以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提高校园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1.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高校应加大对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投入。
例如,建造综合文化中心、艺术展览馆、演艺厅等多功能的场所,以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文化活动和体验的机会。
同时,高校还可以购买相关的设备和器材,以满足学生参与各类文化创作的需求。
2.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地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例如,可以举办文化艺术节、学术讲座、戏剧表演等活动,以展示高校的文化魅力和学术实力。
此外,高校还可以与当地的文化机构和社会组织合作,举办文化交流和合作项目,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3. 鼓励学生参与文化活动高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和社团组织。
例如,可以成立文艺社团、学术研究组织和志愿者团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艺和兴趣的平台。
让生命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生命教育是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行培养的重要一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实中,很多学校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往往会将其作为次要的工作内容或者是零散地进行一些生命教育的活动。
要让生命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要加强师生生命教育的培训和素养提升。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只有教师拥有良好的生命观和教育观,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生命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将生命教育理念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中。
要在课程设置中注入生命教育元素。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或者将生命教育元素融入到各个学科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体验的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切实感受生命的珍贵和脆弱。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生命教育主题的文化活动、开展生命教育主题的德育教育等方式来弘扬生命教育的理念和价值。
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横幅、宣传板等方式让学生在校园中无处不见生命教育的内容,让生命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要注重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两者之间的紧密合作对于学生的生命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与家长进行定期的沟通与交流,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生命教育工作,使其在家庭教育中也能贯彻生命教育的理念。
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家庭共育的活动,让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让生命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
只有将生命教育贯穿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才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成长。
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使命所在,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在校园里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及路径一、引言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校凝聚力和提高学校声誉等多种作用。
在校园里,如何发挥文化建设的作用,成为了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文化建设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1.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教育引导,可以让学生明辨是非、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2.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比赛,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各种文艺、体育等活动,并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计划设计、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文化建设对学校凝聚力的作用1. 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交流,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 增强学校内部凝聚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比赛,可以增强学校内部凝聚力,提高全体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提高学校声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一系列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活动和项目,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提升学校声誉。
四、如何发挥文化建设的作用1. 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文化建设计划是开展有效文化建设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计划要考虑到各个方面因素,并注重实际效果。
2.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和任务,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形成一支有力的文化建设团队,是开展有效文化建设工作的关键。
3. 注重创新和实践在文化建设中注重创新和实践,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尝试新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和影响力。
4. 加强与社会联系在文化建设中加强与社会联系,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实践路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校软实力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还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文将探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实践路径。
首先,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理念和精神的体现。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将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熏陶。
例如,通过校园标语、校训和校歌等方式,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精神风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卓越。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我,还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体育比赛、艺术节、科技展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从而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
再次,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不仅能学到书本知识,还能在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学校可以开设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鼓励学生参加文艺演出、书法绘画比赛等,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多种多样。
首先,学校应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
通过美化校园环境,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生活空间。
例如,校园的建筑风格、绿化布局、文化墙等,都可以传递学校的文化内涵和教育理念。
其次,学校应注重校园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文化、感受文化。
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读书会、电影赏析、讲座沙龙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
此外,学校应注重师生互动和文化交流。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学校的文化理念。
例如,学校可以通过班会、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师生感情。
最后,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创新和发展。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大学生时代是一个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在这个阶段,生命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命教育不仅是指关于生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是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观念,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避免走入错误的人生轨迹。
本文将从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面临的生命教育问题和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生活、发展、生命与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生命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大学阶段,许多学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生命教育能够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乐观面对。
2.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念。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生命教育有助于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命、人生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3.预防自我伤害和自杀行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压力、学业压力等问题成为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扰,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自我伤害、自杀行为。
生命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能力,预防自我伤害和自杀行为的发生。
4.提高健康意识。
通过生命教育,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问题,提高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
二、大学生面临的生命教育问题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一系列生命教育问题,主要包括心理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性健康问题等。
1.心理压力问题。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使得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压力问题,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学习焦虑、抑郁情绪等心理问题。
2.生活压力问题。
由于独立生活和学业压力,许多大学生在生活上面临种种挑战,包括经济困难、人际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会对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就业压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