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桂花雨》课文原文及解读《桂花雨》课文原文及解读桂花雨课文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桂花雨》课文原文及解读,欢迎阅读!课文原文: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
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
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
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
惟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
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
小时候,我对无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
桂花树不像梅树那么有姿态,笨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
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
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
“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故乡是近海县份,八月正是台风季节。
母亲称之为“风水忌”。
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
”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
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
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家老爷爷,一斗给毛家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
“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描写桂花的雨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1. 桂花飘香,轻柔的雨点如诗如画地落下。
2. 细雨如丝,与桂花相互交织,仿佛天上的琼帘。
3. 桂花树下,一缕雨丝轻轻地滑过花瓣。
4. 雨点纷坠,如密密细雨,点缀在桂花枝头。
5. 窗外细雨飘洒,悄悄滋养着桂花的芳香。
6. 滴滴细雨敲打着花瓣,桂花香气飘散开来。
7. 雨丝如绸,拂过桂花枝端,美丽的画面令人陶醉。
8. 清风拂面,桂花雨点纷纷洒落,宛如花海中的细雪。
9. 桂花雨滴触碰花瓣,散发出迷人的清香。
10. 轻柔的雨水滋润了桂花,芬芳扑鼻而来。
11. 雨点落满桂花树,微微摇曳的姿态更显婉约。
12. 密密细雨点缀在桂花树上,犹如珍珠般亮丽。
13. 雨丝纷纷拂过桂花,似乎将每朵花瓣描绘得更加娇媚。
14. 轻盈的雨丝落在桂花树上,细腻的花朵恍如仙境。
15. 雨丝如帘,柔柔地拂过桂花,如诗如画。
16. 清风拂面,细雨点点与桂花相伴,绽放幸福的芳香。
17. 桂花雨露滋润了每一片花瓣,闪耀出夜空的美丽。
18. 雨水滑过桂花的花瓣,仿佛抚过了一颗亲切的心。
19. 细雨洒满桂花,勾勒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20. 随风飘落的细雨滋润了桂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21. 雨水洒在桂花上,细细琢磨出一首诗的节奏。
22. 雨细如丝,与桂花相依,相映成趣。
23. 桂花绽放在雨中,似乎更显出它的妩媚娇艳。
24. 细雨如沐,桂花香气环绕,散发着它独有的美丽。
25. 一朵朵桂花被雨水轻洗,娇艳欲滴。
26. 桂花树下,雨点滴落到地上,溅起层层涟漪。
27. 桂花雨滴洒落在湖面上,如夜空中璀璨的星光。
28. 细雨轻吻着桂花的花瓣,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29. 桂花似乎在细雨的滋润下呈现出更加明媚的光芒。
30. 桂花绽放在雨中,香气醉人,如梦如幻。
31. 雨水洗去尘埃,唤醒了沉睡的桂花,迸发出生机盎然的光彩。
32. 细雨柔柔洒下,桂花迎风绽放,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
33. 雨点打湿了桂花的花瓣,娇媚可人。
五年级上册《桂花雨》原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原文桂花雨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
我喜欢的是桂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
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要求: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知识要求:自学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描写桂花雨的句子唯美简短(篇一)桂花雨,如丝如雾,轻盈而柔美。
每当秋风乍起,桂花随风而落,如雨滴滴,点点洒在人间。
宛如仙女的泪珠,飘落在大地上,散发出一种清香,弥漫了整个季节。
桂花雨是一幅美丽而浪漫的画卷,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好的感受。
1. 秋风吹起,桂花飘零,化作了一阵阵花雨,如同仙女在轻盈地飞舞。
2. 桂花雨洒落,仿佛万千星辰坠落人间,闪耀着夜空的美丽。
3. 柔和的阳光透过桂花雨的洒落,映照出一片金黄,仿佛步入了仙境。
4. 桂花雨散发出的淡雅香气,让人沉醉在花海中,忘记凡尘的烦忧。
5. 细雨纷纷,桂花飘飘,每一朵花瓣都如诗如画,落在心头。
6. 桂花雨如诗如画,点缀了秋天的画卷,使人心生向往和温馨。
7. 桂花雨的美丽不言而喻,它是秋天给我们的最美礼物。
8. 纷纷飘落的桂花,宛如花雨,洒满了大地,也洒满了人们的心田。
9. 在桂花雨的洗礼下,心中涌动着一种宁静和踏实。
10. 桂花雨洒落在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宛如一池的诗意与浪漫。
11. 桂花飘香,雨露滋润,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12. 轻轻飘落的桂花,如落叶般清脆,带给人们一份宁静和安慰。
13. 风儿轻拂,桂花飘散,像是秋天给大地的一个温柔的拥抱。
14. 桂花雨轻盈自如,飘荡在空中,点缀着秋天的浪漫。
15. 姹紫嫣红的桂花雨,给这个季节带来了无尽的诗意和浪漫。
16. 飘飘洒洒的桂花雨,唤醒了大地沉睡的心灵。
17. 桂花雨如花瓣般飘落,抚摸着人们的心扉,带来无穷的愉悦和温暖。
18. 桂花雨从树梢上落下,萦绕在空气中,仿佛一阵馨香的吻。
19. 轻轻摇曳的桂花雨,落在每个人的心房,盛开了温暖的情愫。
20. 桂花雨的美丽,无需言语,便能让人感动和心醉。
21. 桂花雨轻柔洒落,如同天上的仙女精灵,舞动着美丽的身姿。
22. 桂花雨点点滴滴地洒落,轻柔如缕,温暖如润泽。
23. 桂花雨散发出的香气,穿越时空,萦绕在人们的梦幻之中。
24. 雨丝纷纷,化作了桂花飘零,点缀了秋天的天空和大地。
桂花雨教学设计《桂花雨》教案(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敬业的小编午夜帮大家收集整理的5篇桂花雨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桂花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课(齐读课题)《桂花雨》2、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很喜欢桂花,是因为(桂花很香)是啊!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桂花开得较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板书:桂花香3.你知道对于作者来说,什么事是她童年生活里较难忘的事?(生:摇桂花)4、为什么摇桂花会在作者的记忆中留下如此难以抹去的痕迹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童年去了解一番。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一)、作者摇花前(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是写作者摇桂花前的表现?哪些句子是写作者摇桂花时的表现?细细品读这些句子,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2)交流:1.哪些句子写了作者摇桂花前的表现?指名说,相机出示。
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2.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老是、缠着体会着急的心情、反复问了好多次)3.就是啊!作者小时候也像有的同学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呢?想想你平时央求妈妈答应你要求时是怎么说的。
那谁来当回小作者,问问妈妈,抓住关键词语把作者此刻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评语:瞧你多心急呀!读得不错!;女生读评:瞧你急的,撒娇的本事都用上了!(师: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听到母亲的话,小作者更加急了。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此刻的心情。
(齐读句子。
)二)、作者摇花时过渡:哪些句子是写作者摇桂花时的表现?相机出示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教材简析:
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2个生字,理解“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浸、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桂花的朴实,香味迷人。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引导学生感受桂花的香,感悟它所包含的故乡情。
教学难点:
能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喜欢桂花、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桂花雨,飘洒在故乡的小院里,飘洒在我的记忆里。
思乡的情,就这般如阵阵桂花的香味一样,浓浓淡淡,飘飘洒洒。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是乡情的浓缩。
以此为窗口,让学生走进窗口,倘徉在文本中,在语言中、想象中感悟乡情,感悟灵性的桂花雨。
设计思路:
《桂花雨》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台湾作家琦君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悟作者感情的方法。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导入时,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说一说桂花的外形及香味并通过欣赏桂花图片、和同桌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桂花香时我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桂花浓郁、迷人的香味。
如课前点燃桂花香、让学生闻一闻桂花茶的香味,课文结束时让学生品尝香甜的桂花茶和美味的桂花糕会,以及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总之,真实的情境教学,以读代讲,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感受生活之美好,童年之有趣,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桂花已经开了。
怎么样,香不香?那说到桂花(相机板书:桂花),描写桂花的诗句也不少,我们来读一读吧!
桂子花开,香飘十里;金秋十月,桂子飘香。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韩愈
2、那由桂花的香味你又会联想到哪些相关的词语或成语呢?(老师这里也有一组词语是形容桂花的香味:)
注:芳香扑鼻、浓郁、迷人、陶醉、沁人心脾
3、是呀,同学们都很喜欢桂花。
台湾有位女作家叫琦君,她一生漂泊,11岁离开家乡,32岁去了台湾,60岁又移居美国,84岁重回故乡。
可是,无论她身在何处,让她最难以忘怀的就是故乡的桂花和她童年时代摇落的那一场——桂花雨(板书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回到童年,去感受那一场——桂花雨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让我们用心地去读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到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两遍。
2、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1)、让我们先来解决学好课文的拦路虎——生字词吧,有信心吗?
(2)、出示生字词(生字分别用绿、红色显示;生字词分三排写)
zhuōcuōtán lǔ
笨笨拙拙撮一点檀香桂花卤
左右谢落尤其拣去都是
新鲜吩咐帮助糕饼
3、指名读词语。
◆笨笨拙拙拙就是笨再来读,读出叠词的感觉,尾音轻一点。
你觉得此时作者还是在说“笨”吗?
“撮”是怎样地拿?我们也学着母亲的样子撮一点桂花。
学生做动作。
“桂花卤”老师带来了,是用……又香又甜,课前已经给同学们闻过了,可以泡茶、也可以煮桂花粥、做桂花糕。
全班连起来读生字词。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琦君说:“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她喜欢桂花的什么呢?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1、她最喜欢桂花的什么?
2、学生交流。
3、逐点学习:
1、)她喜欢桂花的姿态朴实无华——“笨笨拙拙”
2、)她喜欢桂花的旺盛的生命力——“满树”“茂密的叶子”
3、)她喜欢桂花的谦虚,不张扬——“仔细地”“找”“细花”“不与繁花斗艳”
4、)她喜欢桂花的香气味儿——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迷人”——深吸一口气,好好闻闻;你陶醉在花香中了吗?
这儿有个词用得特别妙——“真是”——你还可以换成哪个词?(十分,特别,格外,很)把这个词放在句子中读读,你读出了什么?(桂花真香呀,快陶醉了)
4、琦君爱桂花,爱它的朴实无华,爱它的谦虚不张扬,尤其爱它的香气迷人。
(四)、初读初悟,体会桂花的香气。
1、除了第一自然段,课文其他地方描写桂花香味的句子还有很多呢,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再细细读一读,读出桂花的香,读出你对桂花的爱。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选了三句最能体现桂花香的句子,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品一品。
(1)、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a、他读的时候,把哪个词强调出来了?
b、这儿的“真是”一词,能不能拿掉?(拿掉“真是”一词,教师范读)感觉?
“真是”——还可以换成哪个词?
c、那我们能试着把这种令人陶醉的感觉读出来吗?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a、你们认为他(她)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b、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陶醉一下。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a、同学们注意到没有,这句话中有个字好像似曾相识,在上面找找看?
b、请同学们分别读读这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点?(都有“浸”字;而且都说的桂花香,令人陶醉。
)
c、老师来读读这两句话,你们仔细听一听,找找这两句话的不同点!
一个用的是“浸”字,一个用的是“沉浸”。
一个说的是“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一个说的是“整个村庄”。
一个是说“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一个是说“全年”。
(师:是呀!一年四季,无时无刻,桂花总是与我相伴,与全村人相伴,大家尽情享受着桂花的馈赠,桂花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
3、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交流,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使人陶醉的画面。
把这一幅幅画面连起来,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一些什么?(是个桂子飘香的、迷人的村庄。
)
(五)、设疑思考:
请同学们再读母亲说的这句话:●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
1、看来,在母亲的心目中,世界上最香的桂花是(引读)——家乡旧宅院子里的桂花。
家乡旧宅院子里的桂花是独一无二的,是其他地方的桂花不可替代的。
2、母亲的对桂花的喜爱也深深感染了琦君,琦君也爱桂花,爱它的不与繁花斗艳,爱它的香气迷人,还爱它的什么呢,我们下堂课再细细学习。
(六)、作业
1、钢笔字描红。
2、积累背诵,描写桂花的诗句。
板书:
桂花雨(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