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信用工具和外汇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13
1.2 信用工具和外汇教案 A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知道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2. 知道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3. 理解各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围。
4.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5. 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增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信用工具。
2. 外汇。
教学难点1. 外汇。
2. 汇率。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体验信用消费;课上采取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当我们到超市购物时不难发现,出口处有的用现金结算,有的直接刷卡结算。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深入,“无纸贸易”已成为21世纪的时代特色,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于信用工具和电子货币进行经济往来中的业务结算。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不再只熟悉和使用本国货币。
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信用工具和外汇”的相关知识。
二、讲授新课(一)信用工具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同时提出问题:11. 在核算经济往来时,通常使用什么结算方式?2. 你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什么样的信用工具?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展开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聆听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1)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2)信用卡教师活动:继续设问。
现在又有一个问题横在我们面前,请大家思考一下现金消费与刷卡消费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
(略)教师总结:是的,现金消费的确存在携带不方便、使用不安全、操作较复杂的问题,而刷卡消费除较简便、实用、高效和安全外,还可降低成本。
1.2 信用工具和外汇【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信用工具,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外汇的含义;理解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识记与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人民币稳定重要意义认识的正确态度。
【学习重、难点】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基础自主学习】一、结算与信用工具1、结算常用的两种结算方式是和。
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是和。
2、信用卡(1)含义:是具有消费、、、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信用卡可以集、、、、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的使用、简化手续、方便、增强,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3、支票(1)含义:支票是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分类:在我国主要分为支票和支票两种二、外汇与汇率1、外汇含义:外汇是用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1)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
(2)汇率的变化: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本币的汇率;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本币汇率。
(3)汇率变化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升高表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不利于。
3、中国政府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1)含义:对内保持稳定,对外保持稳定。
(2)意义:对、,对、,具有重要意义。
【过程探究】1、作为金融界的“朝阳产业”,信用卡业务目前正以“井喷式”的速度在飙升,我国开始从“现金付款时代”向信用卡时代转型。
信用卡业务为什么会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2、小张要到美国探亲,他用5万元人民币到中国银行去兑换成美元,兑换比率是100美元=682.80元人民币,过了一段时间,他预计这些钱不够用,又兑换了部分美元,这次的兑换比率是100美元=659.00元人民币。
(1)前后两次兑换的比率不同,第二次兑换时人民币的币值和汇率如何变化?外汇汇率如何变化?(2)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进出口以及我国公民出国旅游、劳务产生什么影响?(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效果评估训练】一、单项选择1、在转帐结算中,人们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有 ( )①转帐支票②汇票③现金支票④信用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某同学从网上成功预订了一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确认购买资格之后,即从该同学提供的VISA卡(全球通用的信用卡)中扣除门票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