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案及教学反思
- 格式:rtf
- 大小:7.77 MB
- 文档页数:5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作品梗概的概念,学会提取作品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形成简洁明了的作品梗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范文,学生能够掌握写作品梗概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感。
教学内容1. 作品梗概的定义:介绍作品梗概的含义,强调其作为作品简介的重要性。
2. 写作步骤: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作品梗概的写作,包括阅读作品、提取关键信息、形成梗概等步骤。
3. 范文分析:分析教材中提供的作品梗概范文,理解其结构和语言特点。
4. 实践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部自己熟悉的作品,尝试编写作品梗概,并相互交流分享。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作品梗概的概念,掌握编写作品梗概的基本方法。
2.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准确提取作品的关键信息,形成简洁明了的梗概。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材、范文材料。
- 学具:笔记本、笔、选定的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答或小测验的形式,复习作品梗概的基本知识。
2. 新授:详细讲解作品梗概的定义、写作步骤,结合范文进行深入分析。
3. 实践:学生分小组选择作品,按照所学步骤编写作品梗概,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与讨论: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梗概,全班进行讨论和评价。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作品梗概写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 写作品梗概- 提纲:1. 定义与重要性;2. 写作步骤;3. 范文分析;4. 实践练习;5. 注意事项作业设计- 必做题:选择一部文学作品,编写作品梗概。
- 选做题:收集不同的作品梗概,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课后反思-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 分析学生在编写作品梗概时遇到的问题,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指导。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2:写作品梗概(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作品梗概的含义,掌握提取和概括作品主要信息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阅读和思考,提炼出作品的核心内容,并以简洁、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兴趣。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作品梗概的定义:介绍作品梗概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梗概是对作品主要内容的简要概述。
2. 提取作品信息:教授学生如何从作品中提取关键信息,如主要人物、事件、地点等。
3. 概括作品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整理提取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
4. 撰写作品梗概:指导学生根据概括的内容,撰写作品梗概,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从作品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能用简洁、连贯的语言进行概括。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提炼出作品的核心内容,并撰写出高质量的作品梗概。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课本、PPT、黑板、粉笔等。
-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作品梗概的定义、提取作品信息的方法、概括作品内容的技巧等。
3. 示例:给出一个作品梗概的示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如何撰写作品梗概。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和修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5. 展示与评价:请几名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梗概,并进行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 写作品梗概- 正文:- 作品梗概的定义- 提取作品信息的方法- 概括作品内容的技巧- 撰写作品梗概的步骤作业设计- 个人作业: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作品,撰写作品梗概。
- 小组作业:分组讨论,互相修改和完善作品梗概。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作品梗概的含义和撰写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材解析】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作品梗概”,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梗概这一习作类型。
写梗概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十分有帮助。
本单元的《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课给学生提供了梗概的范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梗概,为习作作了铺垫。
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写作品梗概”。
梗概,是作品的简要内容,属于读书笔记的一种。
在本单元,学生通过学习《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课,对梗概有了一定的认识。
因此,有了一定的写作品梗概的基础。
教材的第一部分,通过三个生活情境,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到梗概。
让学生初步了解梗概的作用和目的,以此激发他们的习作动机。
教材的第二部分,提示了写梗概一般要经历的三个步骤。
并对每个步骤进行了具体指导。
其中,“读懂内容,把握脉络”是写梗概的基础和前提:“筛选概括,合并成段”是写梗概的关键。
教材提示了具体的方法:保留“主干”,去除“枝叶”。
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主要章节的内容。
所谓“主干”。
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所谓“枝叶”,则是这本书细枝末节的内容。
学生只有区别好“主干”和“枝叶”,才能够写好梗概。
“锤炼语言,连贯表达"是写梗概的最后环节,通过适当删补内容,将概括出来的“主干”连接起来,让梗概内容完整,语意清楚,语言连贯。
教材的第三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写好以后读给同学听”“根据他们的反馈,对没写清楚的地方进行修改”。
评价标准是梗概能否让读者明白这本书的大意,把评价对象交给读者,形成一种真实的评价,让学生懂得写梗概的基本要求就是用简洁的语言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书的大意。
【教学目标】1.能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出作品梗概。
2.能与同学分享自己写的梗概,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教学重点】能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出作品梗概。
【教学难点】如何写作品梗概。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引出习作主题1.(出示课件3)教师引导:同学们,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的:1.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用简练的语言介绍一本书。
2.理清书籍内容的框架、把握要点。
3.锤炼语言,表达连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最近我们学校要举办一次读书活动,要求我们六年级的学生为低年级的同学推荐一本书。
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说说你的想法(同桌相互交流)2.教师点评导入新课: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可以用梗概的形式,用简练的语言进行介绍。
我们在用文字向别人介绍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或推荐一篇文章时,常常会用到写梗概的方法。
写梗概,就是把书、文章或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学会写故事梗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自己看过的书、文章和影视作品,还能培养分析概括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品梗概的写法。
二、启发思路。
1.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梗概部分,说说你的发现。
(脉络清晰,写出了书的内容的基本框架,使用概括性语言,主次分明,过渡自然,语意清楚连贯。
)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从内容、构段方式、语言、立意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1)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讲了几件事。
(2)引导学生把每件事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并合并成段。
(3)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3.梗概要求。
(不能改变作品的中心思想;抓住作品的主要内容,保留作品的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品的思想内容,使它成为通顺的、连贯的短文章。
)4.根据要求,挑选自己想介绍的书试写作品梗概。
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本书。
2.写作技巧点拨。
第一步:读。
通过精读原作,尽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原作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果一两遍读不明白就多读几遍,直到完全理解原作。
第二步:抽。
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抽取出原作各部分的大意。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作品梗概的概念,掌握写作品梗概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内容1. 作品梗概的定义:介绍作品梗概的含义和作用。
2. 写作方法:讲解如何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提炼作品的主题、描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作品梗概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4. 实践练习:指导学生进行作品梗概的写作练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作品梗概的写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作品梗概的写作。
2. 难点:如何提炼作品的主题,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品的内容。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选定的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授:讲解作品梗概的定义、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作品梗概的写作技巧。
3. 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篇作品梗概的写作,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梗概,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作品梗概写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板书设计1. 写作品梗概2. 正文:包括作品梗概的定义、写作方法、案例分析、实践练习等环节的关键内容。
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一篇作品梗概的写作。
2. 选做题: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写一篇作品梗概。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2.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作品梗概的写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作品梗概的写作。
同时,通过阅读和写作,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作品梗概的含义,掌握作品梗概的基本结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梗概的含义和作用2. 作品梗概的基本结构3. 写作品梗概的步骤和方法4. 作品梗概的写作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作品梗概的基本结构,学会写作品梗概。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把握作品的主题,提炼出作品的精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作文纸、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对作品梗概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作品梗概的含义、作用和基本结构。
3. 案例分析:分析一篇经典的作品梗概,让学生了解作品梗概的写作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写一篇作品梗概。
5. 点评与指导:对学生写的作品梗概进行点评,指导他们如何修改和提高。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作品梗概的写作技巧。
六、板书设计1. 作品梗概的含义和作用2. 作品梗概的基本结构3. 写作品梗概的步骤和方法4. 作品梗概的写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写一篇作品梗概。
2. 要求:结构清晰,语言简练,能够准确表达作品的精髓。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作品梗概的写作方法。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根据学生的需求,补充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以上就是我对于《写作品梗概》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目标]1.能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作品梗概。
【语文要素】2.能与同学分享自己写的梗概,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教学重难点]能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作品梗概。
[教学课时]1-2课时一、理解“梗概”含义:明确内容写什么(一)理解梗概1.教师出示词语义项,引导学生理解“梗概”一词的含义,并拓展延伸理解“作品梗概”的含义。
(板书:梗概作品)2.师生共同阅读几篇作品——通讯《开国大典》、小说《绿山墙的安妮》、电影《银河补习班》的梗概,使学生对梗概有感性印象。
(二)初识梗概特点学生自由汇报发现的梗概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相机点评,凸显作品梗概语言准确、简洁、完整的特点。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么写一本书的梗概。
(板书补齐课题)二、明确“梗概”的意义:理解文体是什么(一)什么时候需要写作品梗概1.师生讨论什么时候需要写作品梗概。
2.教师出示教材中列举的三种情境。
遇到以上情境,就需要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用十分简练的语言介绍作品。
(二)作品梗概写给谁看1.师生讨论作品梗概写给谁看。
2.教师小结:作品梗概是一种应用文,它有特定的读者、特定的使用情况。
人们使用它来表达观点、传递信息。
它具有准确性、简洁性、完整性、针对性等特点。
三、学习“梗概”写法:练习怎么写(一)出示写法步骤教师出示教材给出的步骤。
学生朗读习作步骤及习作要点,并尝试用三个词概括三个步骤:读懂内容——概括内容——连贯内容。
(二)对比探究写法1.回忆五年级学过的“缩写故事”中缩写的方法。
(删除、保留、合并、改写)2.对比发现二者的相同点。
如,都要删除“细枝末节”,要保留文章“主干”,还要改一改,使留下的内容自然连贯。
3.教师出示缩写、梗概的含义,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发现二者的不同。
(1)缩写: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是在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不变的前提下,保留其主要情节,把长文章缩成短文章的一种写作形式。
缩写要忠实于原文内容和原文体裁,缩写后的文章要有故事、有情节,不随意添加自己的看法、感想和体会。
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作品梗概,以及它的作用和特点。
2.学生能够观察、分析、概括文本,写出简洁、准确的作品梗概。
3.学术能力:学生能够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叙述作品主题、特点和重要情节。
4.语言能力:学生能够掌握梗概叙述的语言和形式,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什么是作品梗概,它的作用和特点。
2.如何观察、分析、概括文本,写出简洁、准确的作品梗概。
三、教学难点1.如何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叙述作品主题、特点和重要情节。
2.如何掌握梗概叙述的语言和形式,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导入1.师生互动。
老师与学生互动,在课堂上引入《麦兜故事》。
2.提出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人问你这部电影是关于什么的,你会怎么回答?第二步:学习作品梗概1.清晰概念。
教师通过课件等展示方式,介绍什么是作品梗概以及它的作用和特点。
2.联系实际。
将《麦兜故事》变成讲解实作梗概的案例,介绍如何从一个长篇作品中提炼出主线故事。
3.举例验证码。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作品(如小说、电影、漫画)梗概的表现形式。
第三步:写作品梗概实践1.将学生分组。
教师让学生分组,小组内互相讨论自己选定书籍的梗概和热议。
2.播放音乐或讲解道具。
配合音乐或道具,引出作品梗概的写作过程,并提示孩子们可以从什么角度了解作品,以及如何挑选故事中最重要的部分。
3.撰写梗概。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撰写自己心目中的梗概。
第四步:小组交流、互评1.小组交流展示。
小组展示自己撰写的梗概,并分享如何选取这部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
2.互评。
组员进行互评,评选出最佳的一篇作品梗概,并提出其他作品梗概的改进建议。
第五步:总结1.回顾。
老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程所讲解的知识和梗概写作的技巧。
2.思考。
老师带领学生思考:梗概的表述是否简洁,是否准确传达了原作精髓?五、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结合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感到有趣和生动的氛围,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案与反思第1篇】《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保留“主干”,去除“枝叶”。
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3.锤炼语言,表达连贯。
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4.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与同学交流讨论,并进行修改。
学习重点难点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保留“主干”,去除“枝叶”。
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3.锤炼语言,表达连贯。
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4.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与同学交流讨论,并进行修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保留“主干”,去除“枝叶”。
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二、对于书,我们都不陌生。
书,好书,到底会给人带来什么呢?在我们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过读书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读过什么好书,向大家介绍一本你喜欢的好书。
【出示课件1】1.课件出示名人名言。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轼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让学生读这些名人名言,谈谈自己的体会。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3.总结:这个单元让我们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在这些长篇小说或短篇小说中,篇幅都比较长,想要简要说说主要内容,就需要学会概括内容。
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案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学写作品梗概的作用。
2.学习写作品梗概的要求,抓住作品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写成梗概。
3.指导学生写作品梗概,注意脉络清晰,主要内容突出,语言简练。
教学重点明确学写作品梗概的作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写作品梗概,注意脉络清晰,主要内容突出,语言简练。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书籍作品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教师谈话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从梗概部分,我们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也激发了我们阅读名著的兴趣。
而当我们向别人介绍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或推荐一篇文章时,常常会用到写作品梗概的方法。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如何写作品梗概。
二、指导写法1.回顾课文,了解什么是梗概。
2.回忆课文《鲁滨逊漂流记》,想一想我们从作品的梗概中,知道了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指名答。
教师小结:梗概主要写了流落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并与他成为伙伴。
船长,28 年后,他救了一位遭到水手叛变的回到英国。
3.学会写作品梗概有什么作用呢?结合《鲁滨逊漂流记》一课来回答。
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学会写作品的梗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自己看过的书、文章和影视作品,还能培养分析概括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梗概要求1.结合学过的课文,小组讨论,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2.小组派代表发言。
3.教师小结:写作品梗概,要做到以下方面。
(1)不能改变原文或者作品的中心思想;(2)要抓住原文或者作品的主要内容,保留原文的主要情节;(3)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原文的思想内容,使它成为通顺、连贯的短文。
四、指导构思1.那么,我们如何写作品梗概呢?2.小组交流,派代表发言。
3.教师出示课件,小结:第一步:读。
通过对原文的精读,尽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原文的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